跳转到内容

中國歷史/近代中國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本章主要講述的內容有:中華民國清朝之後,於1912年開始統治中國大陆,1949年之後,因國共內戰失利,退居台灣以及福建周圍的部分島嶼。

辛亥革命

[编辑]
孫文

自上而下立憲運動改革、長期首崇滿洲的民族歧視政策以及義和團運動的失敗,使得很多中國人相信只有通過徹底的革命,廢除掉舊有的制度和體制,並建立新的制度和體制纔是有效的方法。而其中鼓吹最力者為孫文(1866~1925)。孫文早年曾於檀香山接受西式教育,見識到歐美民主共和國家的進步,使其成為反清的共和主義者,同時也在海外華人、留學生,尤其是日本的留學生間受到矚目。1894年,清廷於甲午戰爭中戰敗,更加確信其革命救國的志向,於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會員以會黨人士和華僑為主,試圖凝聚反清革命勢力。隔年便策動廣州起事,但消息走漏以致失敗,革命黨人陸皓東(1868~1895)等人遭捕殉難。而孫文則遭清朝政府通緝,亡於海外各地,持續鼓吹革命事業。經歷戊戌政變和義和團事件後,部分立憲派有識知識份子轉而支持革命,並紛紛組織革命團體,如黃興(1874~1916)、宋教仁(1882~1913)等人於湖南組織華興會;蔡元培等人於上海組織光復會。在日留學生亦積極投入宣傳革命,如陳天華撰寫《猛回頭》、《警示鐘》等宣傳冊子。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联合各地革命者,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认为“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而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所以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孫文被推舉為總理,同時以《民報》作為機關刊物。同盟會結合原本的興中會與其他革命團體,成為全國統一性革命組織,並陸續發動多次革命,其中又以廣州黃花崗之役(或稱廣州三二九之役)最為慘烈,而中國國內的一些地區軍閥、百日維新後流亡海外的改革派以及海外的華人也對這個運動給以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孫中山的政治理念在1897年形成,1905年首次在東京發表,並在1920年代早期作過一些修改。他的理論集中在「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民族主義號召人民推翻滿族的統治以及結束外國霸權在中國的勢力;民權表達了孫中山期望建立一個普選的共和政府的理想;民生,通常被描述成為社會主義,是指通過對生產方式所有制的規範來幫助平民。

之後革命組織開始在中國兩湖地區開始進行革命事業。湖北陸續出現「科學補習所」、「日知會」等革命組織。日知會遭查禁後,革命派改組織以新軍為目標的「文學社」,同時還有以會黨為基礎的「共進會」。1911年,同盟會中部總會於上海成立,並共同推舉宋教仁為領袖,且與文學社、共進會保持聯繫。同年,郵傳部尚書盛宣懷公布「鐵路國有政策」,主張與外國銀行借款以將民辦鐵路修築權歸為收歸國有。由於補償辦法不甚公平,引起各地紳民強烈反彈,發起保路運動,其中又以四川省最為激烈,紛紛罷課罷市以表達抗議。清廷派端方(1861~1911)為督辦大臣處理此事,然而川督趙爾豐直接採取武力鎮壓方式槍殺民眾數十人,以致事態越發嚴重。清廷於是調動武漢駐軍前往四川鎮壓由此事所導致的民變,湖北頓時防務空虛,僅約8000於人的新軍駐守,革命黨人決議陽曆10月6日在此起事。後因消息外洩,文學社於新軍的革命黨人遂於陽曆10月10日(陰曆八月十九日)發難,並順利占領武昌,是為武昌起義,此日並為中華民國國慶雙十節的由來。

起義成功後,湖北軍政府成立,並由黎元洪(1864~1928)出任都督,此次起義並迅速擴展到鄰近的城市,各省紛紛響應並進而宣布脫離清朝獨立,並得到遍佈全中國的同盟會成員的支持。到了11月底,24個省中的15個宣佈從清政府獨立,並各省派遣代表於上海開會,決議由湖北軍政府為民國中央政府,並推舉黎元洪為中央軍政府大都督,且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一個月後,孫中山從美國返回中國。孫中山在美國時從海外華人和美國的同情者間為這次革命籌集了資金。

早期共和

[编辑]
宋教仁
中華民國國旗(1912~1928)

革命成功時,孫中山此時人於美國,得知消息後,決定先從事外交遊說工作。首先前往英國請求英國政府終止對清廷的貸款,並希望藉英日同盟的關係來影響日本態度。隨後轉往法國,商談借款事宜後方才回國。1911年,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則為臨時副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佈中華民國成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定都南京,並採象徵和、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的五色旗為國旗。清廷面對革命軍的攻勢,採「以漢制漢」政策,起用原遭攝政王載灃罷黜的袁世凱,袁世凱先攻下漢口,進逼漢陽,一方面向清廷展示實力,逼迫清廷任命其為內閣總理,進而使得北京的權力掌握在當時最強大的清朝軍隊指揮官和清朝內閣總理袁世凱手中;另一方面向革命黨人暗示其可一舉消滅革命軍的實力,並也有實力迫使清廷退位。袁世凱並派唐紹儀(1862~1938)於上海與革命黨人代表伍廷芳(1842~1322)議和。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體遭到內戰或外國軍隊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孫中山允諾若袁世凱能迫使清帝退位,並將大總統一職讓予袁世凱,達到把中國統一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得到孫中山的允諾後,袁世凱便對清廷施壓,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下詔退位,結束清朝268年的統治。3月8日,臨時政府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3月10日,袁世凱以北方軍情不穩為由,拒絕南下付任,革命派妥協允許袁世凱於北京就職,使袁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作為憲法前身的《臨時約法》採內閣制,意圖制衡袁世凱的總通職權。規定臨時政府採三權分立制,國會分為參、眾兩議院,最高司法機關為大理院,最高行政機關為國務院。中央政府以大總統為最高首長,而國務院設國務總理。

然而共和的進程比孫中山及其盟友對其的預料要慢。革命派並沒有軍隊,而袁世凱的權力也開始超越議會,袁世凱開始根據自己的意願修改了憲法並成為獨裁者。1912年8月,孫中山的盟友宋教仁(1882~1913)建立國民黨,這個黨是以清末革命派人事的同盟會聯合一些小黨派改組而成,推選孫中山為理事長,然而實際仍由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主張採法國式的責任內閣制和美國的地方分權制。1913年舉行的正式國會選舉中,國民黨獲得了議會中的大多數席位,國民黨組閣已經勢在必行了。袁世凱不願大權旁落,竟策動下屬於3月暗殺宋教仁於上海,舉國譁然,國民黨對於袁世凱的不滿開始增加。之後袁世凱在不經國會的同意下,私自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借款2500萬英鎊,企圖用武力來對付國民黨,史稱「善後大借款」。1913年,江西都督李烈鈞首先舉兵討袁,之後南部的幾個省亦進行了反對袁世凱的叛變,是為「二次革命」,叛變後來被袁世凱鎮壓,宣告失敗,孫中山及其發動者流亡日本,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力圖再次以武力反袁。1913年10月,在袁世凱的壓力下,議會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正式總統,黎元洪為副總統,而國內的主要勢力也開始承認袁的政府。而為了取得國際的認可,袁世凱採取妥協的立場,同意給與俄、英等列強所支持的外蒙古和西藏自治權,中國仍然是宗主國,但是保證俄國在外蒙古地區的權利和影響。

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並將國民黨黨員逐出議會。在幾個月內,他中止了議會的權利。1914年,下令解散國會,廢止《臨時約法》。5月強行頒佈了《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又修改《總統選舉法》,延長總統任期到一任十年,連選得以連任,更可指定候選人,至此中華民國已名存實亡了。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機入侵山東,取代原本德國於山東的地位。1915年,日本向北京政府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打算將中國納為日本的保護國。舉國上下發起抵制日貨的運動,然而袁世凱不顧民意,竟於5月9日決定除了第五號各項的內容再次協商外,其餘皆「即行允諾」,史稱「五九國恥」。

1915年底,袁世凱圖謀帝制。首先安排美國人古德諾在報紙上發表「中國君主制教共和制為宜」,並由楊度等人組織「籌安會」製造帝制輿論,鼓吹君主立憲。12月,袁世凱接受參政院的「推戴書」,改民國為「中華帝國」,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自封為皇帝實施「洪憲帝制」。這引起了全國性的反對,梁啟超甚至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嚴加批評。年底,蔡鍔(1882~1916)與梁啟超密商後,聯合雲南將軍唐繼堯、李烈鈞等組成兩萬餘人的「護國軍」,起兵討袁,各省紛紛宣佈獨立。這場護國戰爭中袁世凱的軍隊受挫,而其部將也紛紛表示反對帝制,同時列強反對的態度也愈趨明顯。1916年3月,宣佈取消為期83天的洪憲帝制,袁世凱並於數月後病逝。

袁世凱死後,原第一任副總統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段以北洋正統派首領自居,依附日本帝國,掌握軍政大權,然而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國務院重大決定要經過大總統黎元洪蓋印方可發布,雙方因而彼此制肘。1917年3月至6月,黎段雙方因對德宣戰案而劍拔弩張,段發動督軍團會議施壓,而黎則以撤銷段的總理職務回應;在段策動安徽、奉天等八省先後宣布獨立的情形下,黎元洪不得不請督軍團團長張勳入京調解。然而張勳卻於7月1日擁立溥儀,改建帝制,是為「辮軍復辟」或「丁巳復辟」。該次復辟僅維持約12天即被段祺瑞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但是段祺瑞拒絕恢復被張勳解散的國會,從而引發孫中山號召國會議員南下,在廣州另組政府的護法運動。


軍閥混戰

[编辑]

国民大革命时期

[编辑]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

经过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湖南等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广东革命政府还创办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讲习所;两次东征陈炯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统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

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开始了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不到半年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期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至此,国民革命失败。不过,北伐取得成功

国共十年对峙

[编辑]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不久,国民政府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伐胜利结束。但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成为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吓倒,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接着,又取得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亡。日本扶植溥仪做"执政",建立"满洲国",后溥仪称帝,改"满洲国"为"满州帝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又发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取得了日军驻留上海的权利。

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订和“华北五省自治”,使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获得了和平解决,由此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抗日战争

[编辑]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四军,中共军队并入国民革命军。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许多成功,但仍丧失了大片国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执行持久抗战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取得了许多胜利。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国军奋力反击,仍不敌,上海沦陷。后日军攻打首都(南京),中华民国迁都,因指挥的问题与日军气盛,首都很快沦陷。后,日军屠杀,劫掠人民,是为"南京大屠杀",致三十万左右的人丧命,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叛国投敌;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抗战逐渐消极,故发生反共摩擦事件,对此,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坚决地回击和无情地揭露。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而后,随着太平洋战争暴发,美国也对日开战

1944年,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称为"指导人民胜利后的目标:建立民主新中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攻入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8月15日,在美苏打击下,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经过 八年(1937~1945)/十四年(1931~1945) 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次國共內戰

[编辑]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在谈判期间派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打退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但是,双方在立宪与组建政府方面发生纠纷,最后再次开战。

在无中共参与下,中华民国行宪,国民政府定立《中华民国宪法》,其在1947年(民国36年)12月25日施行前后,中国国家政权由中国国民党一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过渡至由全体国民依照新宪法中民主程序产生的中华民国政府之过程,整体流程大约自1946年(民国35年)12月至1948年(民国37年)7月间。依照中国国民党的政治理论,行宪过程为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由“训政时期”迈向“宪政时期”的过渡.但是,随着中华民国行宪与国共内战并行发生,使得行宪本身困难重重。中华民国政府为适应内战局势制订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始其暂时冻结宪法关于内阁制和虚位总统的个别条款,扩大总统的紧急处置权,使得总统能合乎宪法地调动军事力量和集中资源。以致其与民主背离,成为威权政体。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援助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就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共稱之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稱之動員戡亂。

1947年,中共军队抛弃国军番号,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国民党方面则称为“共军”。

从1946年夏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1947年前为国民革命军)粉碎了国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军的主力,加速了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中共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23日攻下南京。

1949年10月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参考文献

[编辑]
  • 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