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性格/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人格障礙類型通常可分為A、B、C型人格及其他,而每個人格又分有不同的屬性。

A型人格(奇怪型或異常型)[編輯]

可分為妄想型人格、孤僻型人格以及(精神)分裂型人格

偏執型人格(妄想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編輯]

特點[編輯]

  • 不相信任何人、揣測他人意圖對自己圖謀不軌、質疑他人甚至親近之人的忠誠,經常心懷忌妒。
  • 總是處於防備狀態,從不吐露心聲,滿腹懷疑。
  • 固執己見,表現出理性、冷靜、富有邏輯,堅決抵制他人的誤解。
  • 時常覺得別人對他不忠。
  • 難以表現出溫暖或正向情緒,缺乏幽默感。
  • 對誰都不信任、對誰也不同情。
  • 聽不進任何意見、總覺得被別人欺負。
  • 對拒絕與挫折過分敏感
  • 將自己看得過分重要
  • 常毫無根據地將事情解釋為陰謀

偏執型人格者就像是一輛預警系統運作不良的車子,再小的摩擦都會觸發警報,他們認為這個世界充滿危險,自己又脆弱不堪,因此需要保護。某種程度而言,偏執性人格患者需要為自己樹立敵人,以獲得內心的平靜以及證實自己的不信任是合理的。依據自身挑選的敵人而定,偏執型人格者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罪犯──證明他們無法迴避基於人類社會中的道德選擇。

在偏執性人格底下,分為攻擊型偏執人格和敏感型偏執人格,敏感型偏執人格會表現得較多疑{對於自身和他人),對於自我是否定的、帶有負面印象的。藉助抗憂鬱藥物,輔以心理治療,敏感型人格通常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而攻擊性人格障礙是一種在行為上和情緒上有明顯衝動性的人格障礙,患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也叫做衝動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很少會主動就醫,因為他們多半不會認為自己有病,然而,不斷和人發生衝突而感到被拋棄,會讓他們陷入憂鬱,想找人一吐為快時,才去找精神科醫師求助。有兩種藥物在病症發作期間具有一定療效:神經鎮靜劑和抗憂鬱藥,神經鎮靜劑是最早使用的藥物,又名抗妄想藥物,緩解或消除受迫害的想法和某些攻擊性症狀,抗憂鬱藥則可以幫助敏感型偏執性人格患者的情緒變得更加樂觀。現在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亦有透過心理治療師所進行的心理治療,主要可以分成兩類:認知提高法需先跟患者建立起信任關係,之後透過幫助患者全面性的理解偏執性人格的性質、特點、以及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並且讓其自動自發的希望可以改變其人格。交友訓練法則透過鼓勵患者積極從事交友活動,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信任他人以及消除患者自身因為人格所導致的不安全感。

情愛妄想症

情愛妄想症的患者會陷入和他人談戀愛的妄想之中,這些人通常有較高的社經地位,甚至可能是公眾人物等和患者從未或極少有過接觸的人。患者會將對方的一些言行舉止解讀為對自己愛意的表達。另外,在某些網戀詐騙案也可看見受害者有類似的症狀。詐騙者時常會偽造的自己高社會地位以對受害人騙取金錢,而當這樣的詐騙持續一段時間後,多數人都能看出不對勁,但患有情愛妄想症的受害者卻會堅信對方的愛是真的。例如在2011年的台灣,一名在台積電任職、擁有博士學歷的女性就被謊稱自己是中情局局長的網戀對象詐騙數萬美元,但卻仍對這份愛情信誓旦旦,即使被警方直接指出自己受到詐騙依然深信不疑。[1]從這樣的案例也能看出妄想症和人的智力、學歷無關。

成因[編輯]

  • 基因遺傳
  • 大腦發育遲緩
  • 早期失愛: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絕的家庭環境之中。缺乏母愛,經常被指責和否定。
  • 後天受挫:成長中連續地遭受生活打擊,經常遇到挫折和失敗例如經常受侮辱或冤屈。
  • 自我苛求:擁有偏執型人格的人自我要求標準極高,並與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間構成尖銳的矛盾。但是從不公開承認自身的某些缺陷。如個子不高、長相不出眾、才能不突出等。 
  • 處境異常:某些異常的處境也使人偏執。如沒有學歷的人,厭惡別人談論學歷,經濟狀況不好的人,迴避談論經濟收入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

如何相處[編輯]

  • 明確表達動機與意圖:偏執型人格會一直抱有懷疑他人圖謀不軌的傾向,因此,不要對他表露出能證實其猜測的跡象,交流時態度堅定、明確、清晰,提供的資訊不應模稜兩可,留有被曲解的餘地。
  • 遵守遊戲規則:互動中不經意的小舉動,都有可能被對方解讀成嘲笑或輕視的表現。所以,如果合作夥伴是一位偏執性人格者,就必須遵守遊戲規則,盡可能不讓對方等待,迅速回覆郵件,注意禮貌,避免打斷他說話等。
  • 不要使用情緒化字眼指責:使用情緒化的字眼指責或羞辱偏執性人格患者,可能造成對方將你視為敵人,並進一步證實他對你的懷疑。

孤僻型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SPD)[編輯]

特點[編輯]

  • 經常表現的面無表情、心不在焉,令人難以揣測。
  • 情緒較不穩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常常大發雷霆或抑鬱寡歡。
  • 受別人的誇獎與批評時顯得無動於衷。
  • 喜歡獨處,偏好一個人的活動,不會主動要求別人陪伴,卻時常感到孤單、寂寞。。
  • 親密朋友不多,而且往往是家庭成員,不容易結交朋友。
  • 通常不能對自己的狀況做出判斷,需要別人告訴他要做什麼它才會去做。
  • 嚴重者可能會有自殘傾向。

成因[編輯]

一些證據顯示,A類人格障礙(奇怪型或異常型疾患受一些相同的基因、環境因素影響。如果人有精神分裂症話,他們有分裂人格障礙的危險也會增加。雙生子研究表明,分裂人格障礙是遺傳性的。除了這個直接證據,研究表明,分裂人格的遺傳率大約在50%-59%。參與這項研究的Sula Wolff表示,「人格分裂」是與生俱來的,很有可能是由基因控制的 」。人格分裂和體重不足也有可能有基因上的聯繫。

一般來說,產前孕婦營養不良, 早產以及出生時體重低下都有可能使新生兒遭受精神病的影響,同時也容易使他們發展成為分裂人格障礙者。那些遭遇過創傷性腦損傷的人也有這種危險。 其他研究發現,極度完美主義、充滿負能量的父母也可能會使孩子有分裂人格障礙。


孤僻型人格,在醫學上也稱作「類精神分裂型人格」,但是,這不等同於精神分裂症,孤僻型人格絕沒有精神分裂症的意思,精神分裂症不是一種人格障礙,而是一種疾病,患有精神裂症的患者會出現精神錯亂的症狀,但孤僻型人格者不會。孤僻型人格者無法像一般人去理解他人的反應,對他們而言,他人反應像是難解的謎題,於是,和他人交流時,孤僻型人格者會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像是跟自己語言不通的外國人聊天一樣,這種感覺和某些孤僻型人格者的感受同,事需要格外費力的事情。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孤僻型人格者對於人際關係不敢興趣,跟一般人相比,他們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包括別人的欣賞和稱讚,比起其他竭盡所能,想要獲得欣賞和稱讚的人格障礙者(表演型人格者、自戀型人格者)相比,孤僻型人格者更加自給自足,他們可以在內心世界和自己擅長的領域中獲得滿足,孤僻型人格者喜歡幻想、獨自工作、創造屬於自己的環境,而不是從他人身上取得認同。

在現代社會,人們必須懂得如何和不同人打交道、如何留下好印象,若想吸引合作夥伴、說服僱主、領導團隊,許多職業以及感情都維繫在與他人良好溝通的基礎上,因此,孤僻型人格患者很可能在情感上和人際交往中陷入孤立。

如何相處[編輯]

  • 尊重他的獨處需求:對於孤僻型人格者而言,他人的陪伴不是溫暖的,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獨處能讓他們更加專注於自己讓工作效率提升。
  • 給予適合其天賦的工作:孤僻型人格者喜歡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專長領域中,因此通常較偏愛可以長時間獨處的職業,像是程式設計師、研究工程師或是手工藝者,或是從事學術研究。
  • 用心傾聽他的內心世界:孤僻型人格者往往擁有極為豐富的內心世界與獨特的思維,這種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解釋了許多創作家、藝術家、研究員或作家都有孤僻型人格者的特徵。
  • 不要求他表達強烈情感,或是在他面前滔滔不絕:就像是不能要求一台家用汽車展現出跑車的技能,我們也不能期待孤僻型人格者表達出強烈的情感。孤僻型人格者話不多,往往會被誤認為是良好的聽眾,也因為如此,在孤僻型人格者非自願的情況下,渴望滔滔不絕向人傾訴的人會對他們不停分享,此時孤僻型人格者常會感到疲憊及厭煩。

分裂型人格[編輯]

分裂型人格障礙 (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SPD ) ,也稱作類精神分裂人格違常、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或孤僻型人格障礙症。

特點[編輯]

  • 對社會聯繫缺乏興趣
  • 傾向於獨立生活、沉默寡言和感情淡漠
  • 受影響者可能無法和他人形成健康的依賴關係,也可能會描繪出豐富的幻想世界。
  • 易被神秘學說、東方宗教和新世紀信仰所吸引
  • 對別人、自己和世界的感知,有着「怪誕」的信念。

「怪誕」的描述是相較於個體所屬文化群體的傳統觀念而言。例如:假設一個深信,死人會從棺木裏爬出來實施報復,這樣的行為在海地農民中並不是「怪誕」的,但若抱着這樣想法的是一個嚴守科學準則的科學家,那相較於他所處的文化群體,便能以「怪誕」來描述。

分裂型人格者常常會在各處看到「異象」(例如:一輛運送啤酒的卡車從分裂型人格者身邊駛過,這個人馬上就會看到母親想讓自己打電話給她的異象,因為她母親喝的就是這個牌子的啤酒)。此外,分裂型人格者往往還會對轉世,像是感覺到去世的親人通過自己的身體和人對話、或是對特異的現象、外星生物深信不疑。這些事物對於他們而言,並非只是有趣的話題,而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感覺得到」的深層信念。

以戲劇角色舉例,大衛·林區(David Lynch)執導的美國電視劇《雙峰》(Twin Peaks)中,「圓木女士」就具有分裂型人格的特徵。她總是懷抱一根木柴,溫柔地跟它說話,並不斷收到電話留言。這部電視劇始終彌漫着一股濃郁的詭異氣息:奇異人物的出場、超自然異象、印第安巫術、身體變形、駭人的幻覺,而角色聯邦探員戴爾·庫珀,也有怪誕的信念和離奇的行為,例如對着自己並不存在的秘書戴安娜,用答錄機錄下自己的想法等等。

此外,分裂型人格與思覺失調症似乎具有某種相似性。思覺失調患者的親屬中,出現分裂型人格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然而分裂型人格者對現實的接納度,是高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分裂型人格者很少會出現精神分裂症急性發作階段所產生的的幻覺。一些精神病學家認為,分裂型人格是思覺失調症的次級表現形式。

分裂型人格者通常較難以適應社會生活,除非能找到一份不會因為他們古怪的性情而成為與人接觸的絆腳石(與世隔絕的職業);或者身邊之人能夠接受他們,不會使他們產生遭受迫害的感覺的工作。比如說:藝術家,天才與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患有人格分裂或躁鬱症,例如梵谷、托爾斯泰等。在藝術創作上,這些精神疾病反而會在有些時候成為助力,他們得以以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並記錄、描繪、創作。

分裂型人格如何改善?——催眠治療[編輯]

有一種相似的人格障礙叫做「解離性神遊症(Dissociative Fugue)」: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平日裏整潔乖巧的女孩,會階段性地離家出走,跟偶遇的同伴漫無目的地遊蕩好幾天,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諸如酗酒、吸毒等,然後回到家中又恢復了往日的人格,並對自己之前的行為毫無記憶。

此外,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在經歷創傷後發展出多重人格,而是一些更容易將意識「解離」為不同狀態的人,似乎更容易發展出多重人格。解離性障礙會表現出一系列的症狀:短暫的人格解體(在幾秒鐘內感覺自己是另一個人)、乩童附身的感覺、靈魂出竅的感覺、自己看自己就像在看另一個人的感覺,以及催眠狀態,主體在這種情況下會進入一種有別於清醒和睡眠的狀態。治療者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Inter Self Helper,ISH),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減少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似乎那些最容易陷入催眠狀態的人,恰好就是在經歷創傷之後最容易出現解離性障礙的人。另外,催眠還是一種治療手法,既被用來治療多重人格障礙,也被用來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針對這兩種病症的治療中,催眠需在能讓患者感到安心的氛圍下進行,目的在於讓主體重新意識到被自己以解離機制「驅散」,從意識中剝離出來的那些令人難以承受的記憶和情緒。解離性障礙及其最為可怕的一面—多重人格—是個極為寬泛而複雜的主題,堪稱專業中的專業,在此只是做出了概述而已。

誘發催眠的方法各異,命名繁多,根據不同的方式、時間和對象加以劃分:

  • 依施術者區分:
    • 自我催眠:自己為自己催眠的方法。
    • 他人催眠:催眠師進行催眠的方法。
  • 依暗示條件區分:
    • 言語催眠:運用語言進行暗示的催眠法。
    • 操作催眠:非語言性催眠法,運用行為、動作、音樂或電流等作為暗示性刺激,達到催眠狀態。
  • 依意識狀態區分:
    • 覺醒時催眠:在意識清晰時進行暗示性催眠。
    • 睡眠時催眠:在睡眠狀態進行催眠。
  • 配合情況區分:
    • 合作者催眠:對自願合作者進行催眠。
    • 反抗性催眠:對不願意配合者進行催眠。
  • 依進入催眠速度區分:
    • 快速催眠:瞬間進入催眠狀態得分法。
    • 慢速催眠:逐漸使受試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

B型人格 (戲劇型或情感型)[編輯]

可分為反社會人格、邊緣型人格、戲劇化人格以及自戀型人格

反社會型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編輯]

反社會人格大多發病原因與遺傳、大腦發育不良、家庭、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患有此人格者往往看起來與一般人無異。必須超過18歲才能夠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特徵是長期無視或侵犯他人,常表現為道德意識或良心低落。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公認的最難治療的心理障礙之一

特點[編輯]

這種人格的最大特點,就是不遵守社會中的規範和法律,並伴隨着情緒衝動,難以堅持長期的活動和缺乏,甚至完全沒有罪惡感。具有這種人格障礙的男性人數是女性的三倍,在社區的盛行率,男性約佔3%,女性約佔1%,在監獄中的盛行率約為75%。這種人通常不會考慮自己應盡的社會義務,缺乏為他人着想的感情,待人冷酷無情。反社會人格大多具有下列「七無」特徵:

  1. 無社會責任感
  2. 無道德觀念
  3. 無恐懼心理
  4. 無罪惡感
  5. 無自控自製的心理能力
  6. 無真實或真正感情
  7. 無悔改之心


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對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症的診斷標準,15歲以上者若對他人權益表現出不尊重或是侵犯,且呈現在下列症狀,符合三項以上,即有可能是反社會人格

  1. 無法符合社會規範對守法的要求,而呈現一再導致逮捕的行為
  2. 欺騙虛偽,呈現一再說謊、使用化名、或為自己利益或享樂而愚弄他人
  3. 辦事衝動或無法事先計劃
  4. 易怒且具攻擊性,呈現一再打架或攻擊別人身體
  5. 做事魯莽,不考慮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6. 長久的無責任感,呈現一再無法維持經久工作或信守金錢上的義務
  7. 缺乏懊悔心,呈現出對傷害、虐待他人或竊取別人財物覺得無所謂或將其合理化
  8. 患者目前年齡至少十八歲

成因[編輯]

遺傳[編輯]

在可能涉及的特定基因中,MAO-A基因被關注,其可分解單胺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各種研究基因與行為關係的研究表明,導致產生較少MAO-A的基因變異,例如啟動子區域的2R和3R等位基因,與男性的攻擊行為有關。這種聯繫還受到早期生活中負面經歷的影響,有低活動性變體(MAOA-L)的兒童比受到高活動性變體(MAOA-H)的兒童遭受虐待的可能性更大。

SLC6A4的基因,是另一個與反社會行為和人格特質有關的基因。

通過2016年發表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經確定了ASPD的其他多種基因候選物。

生理學[編輯]

激素和神經遞質[編輯]

大腦受傷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標準發育受到破壞,從而導致激素釋放,從而改變正常發育模式。睪丸激素是一種激素,在大腦的侵略性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引用)。

雖然較低的血清素水平可能與ASPD相關,但也有證據表明,在許多實驗中,血清素功能下降與衝動和攻擊性高度相關。衝動與血清素代謝異常有關。

一些研究發現,在受虐待兒童中,單胺氧化酶A與反社會行為之間存在關聯,包括行為障礙和成人反社會人格障礙。

神經學[編輯]

反社會行為可能與頭部創傷有關。反社會行為與右半形核,左島和額極皮層的灰質減少有關。

表現出反社會行為的人表現出前額葉皮層活動減少。前額葉皮層參與許多執行功能,包括行為抑制,提前計劃,確定行動後果以及區分是非。

CSP(Cavum septi pellucidi)是邊緣神經發育不良的標誌,它的存在與某些精神障礙(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存在鬆散的聯繫。一項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有CSP者的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水平明顯更高。

環境[編輯]

有人猜測他們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某些原因導致他們對社會失去信任,例如:家暴、偏誤教導、家庭背景等等;進而影響到思想上的異常。

另一種看法是,他們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們難以學得制約反應,也有人認為他們只是善於逃避心中不舒服的感受而已,但是這些揣測不僅缺乏理論依據,也顯然與反社會人格的特徵有所矛盾而不知所云,尤其反社會人格者遭證實的無情感反應、無良心制約、無道德意識及無罪惡感的事實,突顯出"逃避心中不舒服感受"的說法非常荒謬無稽。

跟所有的人格障礙一樣,反社會型人格在青春期就會有所表現。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青少年會透過一連串與眾不同的行為引起師長父母的注意:翹課、打架鬥毆、偷竊、酗酒或吸毒、濫交、一時興起的離家出走、漫無目的的遠行等。這些行為在青少年中並不罕見,若在未來發展成反社會型人格則會更頻繁出現。若在青少年時期處理得當,大部分的人都會變得比較安分,並能在未來長大成人之後,重新適應社會生活,但他們通常還是會選擇具有冒險性質或居無定所的職業。

反社會型人格者的感情和職業生活大多動盪不安,而其中更有一些人在生活中,不斷地經歷著變化無常和情感衝動,這些人鮮少在意自己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而且不會產生罪惡感,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他們總是會做出違法行為。另外,許多研究也顯示,反社會型人格在因違反法律而入獄的受刑者中,佔有很高的比例。(當然,導致犯罪行為的原因並不都是人格的問題,而是涉及各式各樣的社會因素。)

事實上某些特殊時期,反而特別適合反社會型人格者生存—戰爭、革命、探索新大陸;在這些時期,鍾愛冒險、容易衝動和鮮有罪惡感的人就會感到「如魚得水」。換言之,如果時空背景轉移,今天被關在獄中的受刑人當中,有些人很可能在另一番情景之下會成為膽大妄為的海盜、探險家或士兵。但是,某些反社會型人格者在同樣熱衷冒險行為的團體中,對團體的規則亦表現得不大安分,情緒太過衝動。於是,會遭到同樣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同伴排斥,只不過後者的適應能力更強。簡而言之,不論善或惡,就算是黑社會,也會要求組織成員遵守某些規則。

治療[編輯]

因為反社會性人格的成因十分複雜,因此對於其治療亦缺乏一個確定有效的方式。其中針對生理上所導致的反社會性人格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對其幫助不大;而對於環境所導致的反社會性人格,心理治療亦可形成一定作用。

心理治療[編輯]

在住院治療時,組成同質性的自助團體,透過其身處的環境改變其偏差行為。或是透過實施認知領悟療法,幫助其了解自己的行為對社會的危害,培養責任感、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使讓反社會人格者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然而尚須注意的是,心理治療僅對環境形成或是症狀較輕的反社會型人格較才有療效。

藥物治療[編輯]

出現焦慮、憂鬱症狀時,可使用抗焦慮、抗憂鬱劑,但需小心藥物濫用問題。同時目前藥物治療的療效並不顯著。

表演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費盡心機想要引起他人注意,難以忍受自己不是眾人焦點。
  • 以自我為中心,總希望得到別人的照顧、注意和讚揚。
  • 表面上顯得熱情而討人喜歡,但情感膚淺、缺乏真誠、易變而幼稚。
  • 說話的方式激情洋溢,情緒化且變化無常。
  • 有時候對於小事情反應十分強烈。
  • 具有將周圍的人理想化或肆意貶低的傾向。
  • 容易感情用事。
  • 偏好新奇穿搭以吸引他人目光
  • 受挫或應機情況下可能會有表演性的自殘舉動

在表演型人格一詞出現之前,這類型的人被稱為「歇斯底里人格」,歇斯底里源自於希臘語hystéra──是對女性特有器官──子宮的稱呼,古希臘人認為女性的吵鬧與歇斯底里是來自於子宮的躁動不安,後來醫學界棄用歇斯底里來為表演型人格患者命名,因為男性也會出現相同的症狀。

流行病學家對於表演型人格者進行研究發現,擁有表演型人格障礙者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男性表演型人格者的行為舉止也會因為現存的男女社會角色而有所不同。男性表演型人格患者多半會表現得非常有自信,發表熱情洋溢的表白,像是戲劇中追逐女人的角色一般,渴望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表演型人格者在不同地區國家會有不同的表現,在不同文化背景對於人格的定義以應做區別。

事實上,演員、律師、政客或公關人員往往都具有某種程度上的表演型人格,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負責吸引公眾的關注,讓觀眾為之傾倒而操縱他們的情緒,表演型人格者常被此種職業吸引,是因為能在其中獲得屬於自己的「舞台」,也能幫助他們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但有時極端的表現、善變的情緒和對關注的渴望,最終會使身邊的人感到疲憊不堪,最終離去,此時,表演型人格者更加確信應該不停誘惑討好新結識的人,以免對方離開他,而後再次遭受到挫折,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治療方面上,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目的要讓患者先對自己的人格特質有所察覺,減低焦慮與空虛感,提升自信,發揮所長,進而建立較有效率的人際溝通技巧,減少膚淺、虛偽、過度情緒化等不適切的言行。若患者因為不適切行為而產生身體上的症狀,諸如沮喪、焦慮等,則可以考慮合併藥物治療,以減輕這些症狀的痛苦。但是單靠藥物,並不足以解決問題。同時表演型人格障礙較難治療且患者多呈現出高自殺率,故國外經常採用住院治療以避免患者自傷,心理療法方面可以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目前臨床上主要是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

如何相處[編輯]

  • 把抓狂行為當成他們的正常行為:過分的戲劇化行為並非「任性」而為,而是一種人格的存在方式,對於表演型人格者而言,這不是在胡鬧,而是他的正常行為,是一種從他人身上獲取自信、將某些太過沮喪的情緒扼殺在鬧舉的方式。
  • 給予「確立原則」的表演舞台:在工作場合,尤其是在開會於,會使表演型人格者感到特別不自在,他們多半只能發表含糊而高談闊論的發言,但是,若能先為他們指派工作、表明規則,就能引導表演型人格者做出更恰當是一的舉動。
  • 不要嘲笑表演型人格者:表演型人格者往往容易激動,對他人的看法極為在意,所以,因為他誇張行為所招致的嘲笑對於表演型人格者的傷害更大,而且可能迫使他以更加激烈的手段取得對方的關注,例如出現痛哭流涕、自殺、罷工等行為。
  • 不要施捨過多的同情:表演型人格者多愁善感、內心深處脆弱不堪以及孩子氣的行為可能會讓人心生同情,想要去保護他們,但若是無法與表演型人格者保持適當距離,可能容易陷入他陰晴不定的情緒漩渦中,將自己捲入誇張的表演而受傷。

自戀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對自己:

  • 覺得異己與眾不同、出類拔萃,應該比別人得到的更多。
  • 總想着如何在職場和愛情中,取得輝煌的成功。
  • 多半極為在意意自己的外表和衣着。
  • 時常只關心自己的權利而不願意盡自己的義務。

對他人:

  • 期望獲得關注和禮遇,若無,則容易生氣或大怒。
  • 利用、擺佈他人,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 鮮少表達出同理心,也很少被他人的情緒觸動。
  • 通常不會考慮別人的利益,只會要求別人按照他們的意志來做,不擇手段也要佔別人的便宜。
  • 貶低或看不起自己認為劣等的人

自戀型人格者缺乏同理心,自命不凡,他們自視甚高,而且堅持認為別人也應該知道這點,他們會主動提起自己的成功,並展現許多證據(照片、獎盃等),同時,也不在意自己造成他人的痛苦感受(恐懼、羞辱、羨慕等)。一般來說,自命不凡不只包含自戀,同時也包括一種提升自身形象的需要,例如:熱衷結交身分地位高於自己的人,以獲得對於自身價值的肯定又或是極度在意外表跟穿着。此外,在開車時也能反映出許多自戀型人格者的特徵,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相信自己可以違反交通規則,因為自認為可以掌控風險,這些人往往會跟他人解釋自己反應力夠快,因此超速行駛是安全的。

但是,在競爭的環境中,適度的自戀可能成為一種絕對性的優勢,常常在電視上看見的名人會展現出對自特別自滿且自信,經常使用溢美之詞描述自己,認為別人的稱讚是理所當然,這些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誇張的炫耀多為自戀型人格的特徵,或是正是讓他們成功的因素,換言之,在實力勢均力敵的情境底下,或許自戀的人比謙遜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自戀型人格者較不會瞻前顧後,因為他覺得第一名的位置是自己應得的,在面對挑戰時,他也不畏懼挫敗,因為他自認自己是最有能力的,他們的自戀,很可能助長了他們獲得成功的野心,並且能讓他們能靜輕易地面對看起來令人十分沮喪的困境。

如何相處[編輯]

  • 真誠的表達讚許:自戀型人格者認為自己應當得到讚賞,為此,如果想和自戀型人格者打好關係,不要吝嗇於讚許他的成功,因此,自戀型人格者會將你視為懂得欣賞他的價值的明眼人,這樣他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想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較不容易發生爭執。
  • 說明自己的想法:自戀型人格者常常抱怨周遭的人一無是處、愚不可及、忘恩負義,而言下之意則是,這些人沒有表現出他認為應該得到的尊敬及重視,此時可以想他解釋,自己對別人這種反應的看法,並且讓他了解這並不是告訴他是錯的,而是向他解釋每個人看待事情的方法都有所不同。
  • 指責時,對事不對人:在有必要的時候再提出批評,批評不應該以改變對方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為目的,而是促使對方改變自己的某些行為,真誠的態度對自戀型人格者相對較容易接受,而且較不容易引起對方的報復行為。


C型人格(焦慮型或恐懼型)[編輯]

可分為迴避型人格、依賴型人格以及強迫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泛化的緊張感與憂慮
  • 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沒有吸引力或不如別人
  • 在社交場合過分擔心會被人指責或拒絕
  • 除非肯定受人歡迎否則不肯與他人打交道
  • 出於維護軀體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風格上有許多限制
  • 由於擔心批評、指責或拒絕,迴避那些與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職業活動。

因為害怕在別人面前丟臉,此類患者經常選擇可獨立完成工作的職業,以降低與人社交的機會。有些患者會幻想與他人擁有完美、被愛和被別人接受的關係,不過因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這些關係,所以並不主動去追求。他們只有在確信不會被拒絕的情況下才願意與人建立關係,並只關注自己的缺點,經常貶低自我。

迴避型人格障礙在患者的努力和治療手段的幫助下,可以得到顯著改善,通常使用社交技能訓練、認知療法,以及逐漸增加社會接觸的曝露療法,參與社會實踐及提高其技能的團體治療療法。有時,也使用如藥物治療等各種技術。鑑於迴避性人格障礙患者在不信任醫師的情況下往往會逃避治療過程,治療的關鍵之處在於獲取並保持患者的信任。無論個人治療還是團體療法,其主要目的都是促使他們開始挑戰自己內心過度的負面自我評價。

成因[編輯]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自卑感被心理學家認為起源於人在幼年期的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感、痛苦感,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據精神分析,主要表現是不願意與人接觸,事實上,並不是由於自卑,一部分甚至非常自信,然而仍然會出現接觸障礙,根本原因是,在自我形成以前,受到監護人或者親近的人的精神或者軀體傷害,然而這種傷害雖然通常來源於孩子的父母或者教師以及一小部分是來自於同學和朋友,但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家庭階層和經濟狀態或者其父母孩童時期的缺乏關愛導致的意識形態遺傳。這部分人試圖自己搞定大部分的事情,減少與他人的接觸,潛意識裏避免使自己受到兒時類似的痛苦經歷。然而一部分人成年後同樣會出現接觸恐懼類似症狀,成因可能是與異性性接觸時受到挫折。

如何相處[編輯]

  • 使用社交技能訓練、認知療法,逐漸增加社會接觸的曝露療法。
  • 主要目的都是促使他們開始挑戰自己內心過度的負面自我評價
  • 熱情主動地回應他們,他們在你的熱情感化下也會變得開朗主動。
  • 對他的情緒有更多的接納,使其感到安全,從而能夠克服焦慮情緒。

依賴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支持,否則很難做決定:

  • 在沒有得到他人的肯定時,難以做出決定。
  • 總是讓別人為自己做出重大的決定。
  • 鮮少提出想法意見,喜歡隨波逐流。
  • 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待着,或是獨自做事情。
  • 通常沒有主見,缺乏自信心,需要依賴別人,生活中的任何大事都要依靠別人作出決定。

害怕失去關係,因此會不惜一切手段去維護這段關係:

  • 總是點頭稱是,以免使他人不悅。
  • 在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批評時,會感到不安和焦慮。
  • 接受沒有甚麼價值的辛苦工作,好讓對方或團隊中的其他人感到舒服。
  • 關係中斷時會惶恐不安。
  • 對長者和上級唯命是從,對配偶也是馴如綿羊。

依賴型人格者不僅僅是他想和他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有他害怕落單的恐懼。對他們而言,「孤獨」就是脆弱的代名詞,依賴型人格者害怕的是無法獨自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定,所以在做出任何決定前都會找人進行確認。追根究柢,就是為了盡量避免主動採取行動,他堅信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能力和特質。

依賴型人格者在和他人或團體互動時,很可能慣性的經歷三個階段:

  1. 攀附階段:竭盡所能的去確認自己會被接受。
  2. 依賴階段:很大程度上依賴他人或團體,通過別人的認可讓自己安心,讓別人替自己做決定。在此其中,依賴型人格者與周圍的共生環境令他滿足。
  3. 脆弱階段:意識到自己對於別人的過度依賴,並開始擔心在關心中斷或疏遠時,可能發生的後果,在這階段,主體會很快表現出具有病理性依賴的人格特徵。

依賴型人格者具有兩個典型的根本信念:第一,獨自一人是無法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的;第二,別人比自己強,如果對他們和藹可親就能幫助自己,所以必須不停的尋求他們的支持,並盡可能跟他們保持緊密的聯繫。依賴是人的本性,人類很早就懂得一定程度的依賴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一般人能依據不同的情況表現出獨立和依賴,然而,依賴型人格者卻無法表現出獨立的部分,而精神病學家將之稱為「退化」,其可能源自於分離焦慮,父母的行為、教育方式、生活事件,可能誘發依賴型人格核定特徵的形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由於他們堅信自己無法獨立解決問題,因此往往也會沒有自信、自卑、做事的時候不積極(如果依賴型人格是因為過多的失敗經驗所導致,往往也伴隨習得幸無助,而外顯上做事不積極),也可能伴隨着自我挫敗的防衛機制。(備註:自我挫敗是描述一個人明明知道完成目標需要努力,卻不去努力,如此這樣就可以把失敗歸類為指是自己沒盡力或其他的外在因素,而不是自己無能)

如何相處[編輯]

  • 告訴他,凡事樂在其中就好:對失敗及其後果的恐懼,是阻礙許多依賴型人格者採取行動的關鍵。依賴型人格者認為身邊的人都比自己強,因此害怕採取行動。
  •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依賴型人格者總懷有誘使你替他做決定的心思,而對方也常為了要幫他、為了節省時間,會覺得幫他做決定是一件明智的決定,但只會讓他更加依賴而已。
  • 不要嚴厲批評他主動行動卻失敗的事:鼓勵依賴型人格者不要依賴他人需要極大的耐性,雖然他可能做的不盡理想,但是對他的每一次嘗試都表示支持,並且做出客觀、具體評價,而非情緒化批評是重要的。

強迫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完美主義,對於細節、程序和合理安排過於專注。
  • 固執,頑固的堅持應該要按照自己的看法和規則做事。
  • 人際關係不佳,難以表達熱烈的情感,往往表現出冷漠和距離感。
  • 猶豫不決,因為和怕犯錯而難以做出決定,過分猶豫、喜好辯論。
  • 嚴守道德規範,責任感高,一絲不苟,沒有通融可能性。
  • 處事死板,過分謹慎。有自己一定要遵守的標準。凡事都循規蹈矩,墨守成規,不會標新立異。
  • 而且因為他們事事都要追求盡善盡美和完整精確,不能夠出一點差錯,因此不論做什麼都要反覆地檢查核對,直到確定已經完全正確。

強迫型人格患者特別擔心不完美(在意細節)和不確定性(遵守流程和查驗),因為他們認為有責任保持周圍環境的井然有序。他們的根本信念可能是「如果遵守規則,一切都會更好」和「如果事情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那就是徹底的失敗」,對於強迫型人格者而言,這種規則不僅套用在自己身上,也適用於他人,因為這個社會就應該要維持一定的秩序。相對的,強迫型人格者往往會覺得它人做事欠缺調理及責任感,所以常常會不相信他人,凡事都要自己檢查一遍,這些信念以及完美的典範常常會使他們無法將事情完成。

擁有強迫型人格並不等同於強迫症,強迫型人格並不是一種病。患有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人,會持續不斷的重複一種想法,強迫自己去不停重複做一些動作或心理行為,像是不斷洗手或是默念某些詞彙,通過這些來達到防止或減少他的焦慮或壓力,但這些行為並不會與現實生活有關聯。最大的不同,就是強迫型人格者會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及理性的,是會對身邊的人事物直接造成影響的,相對而言,強迫症是一個比較個人的病,患者只會不停折磨自己來達到舒緩焦慮的狀況。

如何相處[編輯]

  • 試着去欣賞嚴謹的態度:強迫型人格者得出發點通常是好的,太過粗暴地反駁反而會造成他認定你為不做事、不細心的,進而失去信任,反之,若是能表達出對於他精益求精的欣賞,強迫型人格者就會比較重視對於他的指教和批評。
  • 尊重凡是預先規劃的處世原則:強迫型人格者不喜歡驚喜,也不喜歡見機行事,避免讓他們感到意外以及要求完成緊急任務,會減輕他們許多壓力。
  • 樹立可靠,未雨綢繆的形象:遲到、無法兌現的諾言,容易讓你失去強迫型人格者的信任,因此,不要對強迫型人格者許下無法達成的諾言,並豎立可靠的形象,是讓他們放鬆並信任你的最佳方法。

其他型人格[編輯]

焦慮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預期焦慮,且對於自己、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風險過度專注,表現出強烈或過度的擔心。
  • 肢體經常感到過度緊張,出現抖腳、咬指甲等行為。
  • 對於風險的高度關注,戒備所有潛在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以掌握狀況,即便是風險極低或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也高度關注。

焦慮型人格和非焦慮型人格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焦慮的「頻率」以及「強度」,雖然生活中處處有危險,但是大多數人都能將之忽視,得以繼續生活,並不妨礙人們對於可控制的風險採取預防措施,例如:開車時會繫上安全帶,但不會擔心在每個十字路口都發生意外事故;相反地,焦慮型人格會擔憂每個路口是否發生意外。由此可知,焦慮型人格對於人體的「預警系統」(early warning system:是指所有在自然界中部署的生物性或技術性系統,若未來可能發生危險,會透過個體或群體發佈消息。其目的是讓接收消息者可對即將發生的危險作出相應的準備與行動,以減輕或避開其帶來的傷害。)過於敏感,比起一般人,其焦慮的思維、肢體的緊張、控制的舉動都會顯得更頻繁和強烈。然而,焦慮型人格並非僅有缺點,雖然可能因為投入大量的心思警惕,導致生活品質不佳、精疲力竭,但也往往盡職盡責、能夠預見風險。

成因[編輯]

焦慮的來源主要是遺傳因素、教育與生活環境。多項研究證實,不論是任何形式的焦慮症,患者的一等親中有四分之一的機率也患有焦慮症,而環境因素中「童年時期遭遇喪親或分離」等因素可能是導致日後出現焦慮等症狀的最主要原因。對於精神分析師而言,神經質焦慮是因童年時未能解決無意識衝突,而產生的症狀,因此日常生活的種種焦慮,其實是為了對抗一種更深層的無意識焦慮,而此焦慮即與早年經歷的生活事件相關。

廣泛性焦慮症[編輯]

約有四分之一的焦慮症患者為廣泛性焦慮症,其主要症狀有:

  • 自主神經系統過於活躍:心悸、流汗、發熱、尿意頻繁、喉嚨發緊、呼吸急促、腸胃不適等症狀。
  • 肌肉緊張:背部及肩膀疼痛痙攣、疲勞感。
  • 對周遭環境高度警覺:感覺被窺伺、極度興奮、因焦慮而無法集中精神、易怒、睡眠障礙。

特定型焦慮症[編輯]

焦慮症的最大分支是特殊恐懼症,又稱特殊恐懼症,是由特定的刺激、情境導致恐懼和焦慮的病症。當患者遇上特定的對象,便會有恐懼的預期,而這些對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包含動物、場所、流體、特定情境等。常見的恐懼症如:恐懼飛行、血液、水、高速公路和通道等,而病症發作時,患者可能出現顫抖、氣短、心跳加快等症狀。

此外,焦慮症的種類還有分離型焦慮症、特定性焦慮症、社交焦慮症、恐慌症等。

如何相處[編輯]

  • 展現自己是可靠的人:對於焦慮型人格而言,世界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機械,當中的每個零件都有可能隨時「脫節」,引起故障,因此,若能讓焦慮型人格者覺得你並非故障的原因,他對你的焦慮便會減少,彼此的關係也會隨之改善。
  • 引導其想像問題發生後的處理方法:引導他想像自己焦慮的情境之結果,如果習慣在腦中假設場景,便能減少對這一事件的焦慮程度,此即脫敏治療(desensitization)。
  • 鼓勵他們主動就醫:現已有許多療法能夠幫助焦慮型人格者,包含服用抗焦慮藥、瑜珈的腹式呼吸、舒爾茲的密集自我鬆弛法、雅各布松的漸進放鬆法等;其中,定期和心理治療師約談,採用認知療法對於焦慮性人格尤其有效。

憂鬱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悲觀:總是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可能存在的風險,高估負面影響而低估正面影響。
  • 性情憂鬱:習慣性憂鬱、悶悶不樂,即使沒有發生不好的事情依然如此。
  • 失樂症(Anhedonia):鮮少感覺到快樂,即使正在從事休閒娛樂或碰到好事。
  • 自我貶低:自我感覺能力不足,即使得到他人的好評,依然會有無能感和罪惡感產生。
  • 整天愁眉不展,精神萎靡,情緒總處於低谷狀態,總是想些不高興的事情。

憂鬱型人格者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樂趣,從不主動做令人愜意的事情,這種無法感覺到快樂的狀態,被精神病學家稱做「失樂症」,性情孤僻、對家人的陪伴感到身心疲憊,或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社交能力,若是長時間表達出這樣的特質,就不是暫時性的憂鬱情緒,而是憂鬱型人格。對於自己、世界、和未來的三種負面看法稱為「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憂鬱型人格者有可能是在最初的常識使他們感到灰心喪氣,或可能是長期感覺不到快樂,已經讓他們不再心懷期待,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

憂鬱型人格經證實,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雖然症狀沒有憂鬱症強烈,但具有恆定特質的憂鬱型人格會受到遺傳影響,在憂鬱型人格者的家庭中,有相當高的比例的近親和遠親,都曾在某時期罹患憂鬱症。此外,也不能忽視成長及教育背景的影響,讓孩子型塑負面的自我印象的成長背景,很有可能增加其日後長大以後,成為憂鬱型人格的風險,若是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孩子屬於易感個體,更是印證了上述影響的可能性,傳統教育中,某些觀念會強加孩子無法達到的完美典範,這會是他們對於自身能力的不足感到負罪感,從而增加成為憂鬱型人格的機會。

而憂鬱型人格的治療方始分為心理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兩種。心理治療包括精神分析導向的心理療法、認知療法、人際關係療法等,藥物治療則是服用抗憂鬱藥,抗憂鬱藥的效果最少需要幾個星期才能發揮,此外,目前還沒有實驗結果可以預知哪種藥物對患者最有效。

如何相處[編輯]

  • 用提問的方式喚醒他的正向思考:盡量不要以斥責的方式來譴責憂鬱型人格者,在認可他看法的同時,試着以提問的方式,將他的注意力吸引至正面的地方。像是:「為什麼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呢?你每次都習慣這麼說,但最後都還是將事情完美達成了啊!」
  • 以同理的方式表達你的期望:避免用放棄的心態,以及強加的態度對待憂鬱型人格者,試着同理他們的感受,以同理的請求表達自記的期望,而不是命令。
  • 用具體的話語,表達你對他的重視:憂鬱型人格者往往自視甚低,對他們而言,最好的良藥就是你的關懷和重視,並且一定要真誠,讚賞十分明確,針對事件而非個人。

被動攻擊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在職業或個人領域中,對他人要求會做出習慣性的反抗。
  • 只要是「指令」都會誇大質疑,並慣於指責權威人物。
  • 採取迂迴式反抗:工作拖延、故意降低工作效率、生悶氣、故意忘記、抱怨不被理解、不受信任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 習慣在內心隱藏忿怨和仇恨。對分配給他們的事情,當面答應,點頭如搗蒜;心裏卻在想方設法拖拉敷衍或假裝忘記,常常找藉口故意把事情搞糟。

在工作上,被動攻擊型人格的角色似乎就只知道和人起衝突、唱反調,將所有來自上級的指令,都當作對自己的冒犯,這很有可能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權威」的代表。在工作之外,被動攻擊型人格者可以是一位討人歡喜的朋友,他的問題主要來自與權威有關的現象,無法忍受被人差遣,被動反抗,這些都是被動攻擊型人格者的特質。

被動型人格者的信念是:「順從即是失敗。」有時甚至連簡單的要求,都會觸發被動型人格者的反抗,然而,他們很難以真誠的方式表達對於權威的反抗,因為他們的另一個信念可能是:「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太危險了。」

也許,我們都有面對權威者提出的不友善要求,遍不想做那件事的想法,但這些想法或行動為偶然出現的,若是個體一生中都以幾近恆定的方式表現出來時,我們才將他定義為人格障礙。例如,青少年在叛逆時期,在家裏或學校做出被動攻擊行為:賭氣、不做功課、惹父母生氣等,但在他們的心理發展形成身分認同的過程中,是正常發展階段,若是個體終其一生都出現被動攻擊型人格者的症狀,才可稱之為被動攻擊型人格者,也因如此,診斷被動攻擊型人格者是不容易的。

如何相處[編輯]

  • 友善的對待他:被動攻擊型人格者,對於他人的輕視非常敏感,為此,如果粗暴或高傲的提出要求,馬上就會激起對方的敵意,另外,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下,沒有人會喜歡被強硬的提出要求,也很不願意去執行。
  • 主動詢問他的意見:很多人都希望能遇到這樣的上司──事前會三思,而非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下屬,如果讓對方感覺到能餐與和自己有關的決定,不僅是被動攻擊型人格者,大部分的人的工作態度以及效率都會有更好的展現。
  • 不要假裝沒看見他的反抗行為:一旦發現對方出現類似故意搗亂、賭氣、暗中報復的行為時,立即以「提問」的方式做出回應,透過理性提問了解被動攻擊型人格者,能使對方更快、更坦率的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

逃避型人格[編輯]

特點[編輯]

  • 極度敏感,非常害怕別人的批評和嘲笑,總是擔心自己鬧笑話。
  • 只要無法確定對方懷有無條件的好意,就會避免與對方建立關係。
  • 避免可能令自己受到傷害或感到尷尬的情形,諸如結識陌生人或發展一段親密關係。
  • 自我貶低,經常低估自己的能力或貶低自己的成功。
  • 因為害怕而始終保持謙遜和退讓的工作,或是從事大材小用的工作。
  • 缺乏自尊心與自信心,總是看不到自己的強項和好處,一直誇大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擔心被人奚落嘲弄因此不願與人來往。

研究者發現,逃避型人格具有兩種不同的面相:

  • 典型逃避型人格:雖然是焦慮多疑的人,但依然能和特定人建立積極且持久的關係。
  • 孤獨型逃避型人格:這些人既焦慮又多疑,無法相信他人,進而無法和他人建立關係,只能痛苦的活在孤獨中。

這兩種逃避型人格者之所以不同,很可能是童年時期與父母關係的好壞有關。

社交恐懼症[編輯]

指的就是一種對他人批評的恐懼,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走進一間有好幾個人在等待自己的房間、跟陌生人攀談等,這些情況多少會造成人的恐懼,對於某些人而言,這種焦慮過於強烈,從而演變成一種真正的恐懼症,他們竭力避免一切存在風險的情形。社交恐懼症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情形:害怕在公眾場合演講、害怕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和某人見面,害怕臉紅等。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將這種面對別人時的焦慮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 正常的焦慮:一般人面對許多人的社交場合會出現的「正常焦慮」
  • 社交恐懼症:指更為強烈的焦慮,並習慣性的逃避某些令人擔憂的情形。
  • 逃避型人格的焦慮:隱藏的更深,並伴隨對他人的評價和拒絕幾乎等於的恐懼。

如何相處[編輯]

  • 幫助他循序漸進地達成目標:逃避型人格者自覺低人一等,害怕遭到他人的拒絕和恥笑,然而這種情況是可以改善的,減輕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循序漸進的方式,讓當事人面對自身的害怕,並讓他們意識到實際情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
  • 明確表達你對他的想法很在意:逃避型人格往往認為自身的想法沒有太大的價值,而且,他會認為如果反駁了對方,會造成對方對他採取拒絕的態度,因此要讓他明白你想要知道他的觀點,而非單純的附和。
  • 用始終如一的態度對待他:逃避型人格者需要「安心」的感覺,這樣他們才能取得進步,所以,就算結果不盡人意,也應該向逃避型人格者表明你對他們的欣賞態度,一切如往,不會因為某次的小犯錯而改變。
  • 不要任由他去承擔所有苦差事:逃避型人格者在工作中常常讓步,為了不要遭人否定,他們往願意替別人辦事,確保不被排擠,這時應該表達對逃避型人格者的尊重及關注,不要讓他默默做了所有苦差事。
  1. 冒牌CIA頭子 騙倒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