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动机与情绪/情绪的种类
超普通心理学 |
---|
心理学绪论 |
心理学研究法 |
行为的生理基础 |
感觉与知觉 |
感觉系统‧知觉系统 |
意识 |
睡眠‧梦 |
学习 |
记忆 |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 |
语言与思考 |
认知科学‧语言‧思考 |
智力 |
智力理论‧人工智能 |
发展心理学 |
动机与情绪 |
情绪的种类 |
压力与健康 |
性格 |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 |
心理异常 |
心理异常的治疗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认知、基模、归因、态度‧自我 |
在这个小节之中,我们列出了不同心理学家定义基本情绪与情绪模型的方法,并且挑出一些被心理学家研究过相当有趣的主题来与大家分享。
情绪模型介绍
[编辑]每个学者所归类出的基本情绪模型不尽相同,模型依性质会分为离散类别和连续向度两种。
离散向度
[编辑]本类型的情绪模型主张情绪是由数个“基本情绪”所组合而成。
- Tomkin(1962)八种基本情绪[1]
- 惊讶、有趣、愉悦、愤怒、害怕、嫌恶、羞愧、痛苦。Tomkin 是首批强调不用经过学习便有的立即性情绪反应的心理学家之一,正如婴儿在尚未学习前,便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响产生恐惧的反应,因此似乎有些刺激造成的情绪反应是“先天设计好的”。
- Ekman(1972)六种基本情绪
- 惊讶、愤怒、厌恶、快乐、悲伤、恐惧。同时,Ekman也是脸部表情研究的先驱,前述的六种基本情绪就是被普遍认为最容易认得以及制造的表情。
- Plutchik(1980)情绪轮理论(Wheel of emotions)
- 在Plutchik的情绪轮中,相互接近的情绪是关系较密切的,容易混合出现,而距离较远之情绪则较无关联性(但也可能混合出现),相对两端的(如:高兴相对于悲伤)则是相反的情绪。(在经过大量情绪字眼评比之后得出8种基本情绪,分别为喜悦、悲伤、害怕、愤怒、接纳、厌恶、惊讶、期待)[2]
- 这个情绪轮模型同时也跟色轮一样,不同情绪如颜色一般可由较基本之情绪混合而成。
- Plutchik 将情绪分成对立的四对,每对情绪互为对立,亦即两极性:
- 喜悦-悲伤
- 害怕-愤怒
- 惊讶-期待
- 接纳-厌恶
- 情绪除了两极化以外,两种情绪相互混和可以形成光谱以外的情绪,并且不只相邻的情绪容易混合,其实远距的情绪也可以混合,例如:
- 第一级对子:相邻情绪的混合,如:快乐+接受=友谊、恐惧+惊讶=警觉
- 第二级对子:相隔一格的情绪混合,如:快乐+害怕=罪恶感、悲哀+愤怒=郁闷
- 第三级对子:相隔三格的情绪混合,如:快乐+惊讶=愉悦、预期+恐惧=焦虑
- 在Plutchik的情绪轮中,相互接近的情绪是关系较密切的,容易混合出现,而距离较远之情绪则较无关联性(但也可能混合出现),相对两端的(如:高兴相对于悲伤)则是相反的情绪。(在经过大量情绪字眼评比之后得出8种基本情绪,分别为喜悦、悲伤、害怕、愤怒、接纳、厌恶、惊讶、期待)[2]
- 对于华人的情绪研究
连续向度
[编辑]- Russell (1974) 环形理论
- 以两个基本向度所构成的情绪环列模型,依照愉悦与否与激发程度的强弱,形成一个2维的平面,并以一个360度的环状结构表示。其中愉悦(0度)、兴奋(45度)、激发的(225度)、悲伤的(135度)等等。模型中越高位置的情绪越激扬,越低位置的情绪越不活泼;越左方的情绪越负面,越右方的情绪越正面。其中以“愉快、轻松、厌烦、惊恐”为四个基本区的典型代表情绪。而这个模型是罗素让参与者对二十八个情绪字眼在激发与愉悦两个向度进行分类,接着用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这个以愉悦与激发为主要情绪向度的理论。[5]
其他情绪理论
[编辑]一些理论则聚焦于情绪的来源以及产生过程,如:
- 詹郎二氏情绪论(James-Lange theory, 1884):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从心理学的观点,提出其个人的情绪论:“情绪是由心理对某些事实的知觉,产生身体表现,再进而兴起某种情感,包含生理变化及具体行动。”同时,丹麦籍生理学家兰吉(C. Lange, 1834~1900)发展的理论是历来最有影响力的情绪理论,与詹姆斯主张类似,认为当个人受到刺激时,会先引起相关的生理反应(如心跳与呼吸加快),大脑认知对生理反应诠释后,才产生情绪的感受。其理论有“脸部回馈假说(the facial-feedback hypothesis)”,主张个人的情绪感受来自于脸部肌肉活动的回馈。微笑使我们心情愉快;脸部表情引发生理变化。
- 坎巴二氏情绪论(Cannon-Bard theory, 1900 ):美籍生理学家坎农(W.B. Cannon, 1871~1945)与巴德(D. Bard, 1898~1977)两人均对詹姆斯与兰吉的说法抱有怀疑,他们认为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以及大脑认知对刺激事件的诠释,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次序关系,不一定有前后顺序或回馈的关系,而是由刺激同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加以整合,进而产生情绪。对情绪刺激的知觉(perception)、心理生理反应(physiological reaction)与情绪感受经验(feeling),三者间皆会相互影响,是一种彼此交互作用的回路。
也有些理论关注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 情绪二因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或认知唤起论(Theory of Cognitive Arousal):夏赫特(S. Schachter, 1922~)与拉撒路斯(R. Lazarus)等人主张当刺激事件引起个人的生理反应时,个人即根据所处的情境因素加以诠释刺激事件与生理反应,生理上的激动(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认知上的归类(Cognitive label)两种成分共同影响情绪变化,之后才形成特定的情绪,算是结合了前两个理论。
- LeDoux Theory:资讯同时借由快速路径和慢速路径传递,快速刺激的生理(例如:恐惧)可以直接产生情绪也可以透过慢速认知再诠释之后再产生情绪。
- Temporal sequence theory:认知受时序的影响,例如:认知1→情绪1→认知2→情绪2(绊到石头跌倒→愤怒→抬头发现众人围观→羞耻)
情绪的构成
[编辑]情绪(emotion)是一种心理感受,也是客观生理反应,更是一种社会表达,具有其目的性。引起这些反应的刺激可能来自体内、内在的思绪或环境。 而各种不同的反应牵涉著认知、生理和行为等层面。情绪构成理论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有五个基本元素必须在短时间内协调、同步地进行。
一、认知评估:注意到外界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认知系统自动评估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触发接下来的情绪反应(例如:看到心爱的宠物死亡,主人的认知系统把这件事评估为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负面事件)。 二、身体反应:情绪的生理构成,身体自动反应,使主体适应这一突发状况(例如:意识到死亡无法挽回,宠物的主人神经系统觉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频率变慢)。 三、感受:人们体验到的主观感情(例如:在宠物死亡后,主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系列反应,主观意识察觉到这些变化,把这些反应统称为“悲伤”)。 四、表达:面部和声音变化表现出这个人的情绪,这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达情绪主体对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动意向(例如:看到宠物死亡,主人紧皱眉头,嘴角向下,哭泣)。对情绪的表达既有人类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独有的成分。 五、行动的倾向:情绪会产生动机,引发下一个行动(例如:悲伤的时候希望找人倾诉,愤怒的时候会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
正面情绪
[编辑]心理学家奥驰在1955年,因为发现老鼠能学会按下杠杆自我刺激下视丘,并乐此不疲,开启所谓的“快乐中枢”实验。但人类的正向情绪的研究直至1990年代才有蓬勃的发展,2000年正向心理学的兴起也使得正面情绪获得了重视,主要是因为正向情绪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的功能与行为,其次是因正向情绪难以定义与测量,导致其远远落后于负向情绪之研究。
正向情绪最常见的就是“快乐”,通常有这种特质的人个性比较稳定、值得信赖、擅长控制状况或适应陌生环境(DeNeve, 1999;DeVeve & Cooper, 1998)。调查指出大多数的美国中年人认为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是生活中快乐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包括身定健康、经济稳定、自我发展、信仰亦或是享受生活( Markus, Ryff, Curhan & Palmersheim, 2004 )。有些人觉得自主性,亦即能控自生活或重要的事件,才是幸福的来源( Markus et al, 2004),具有自主性的人不但比较快乐而且更健康( Lachman & Firth, 2004)。
事实上,正面情绪深受先天因素——遗传的影响,研究显示掌管自制力的左额叶较活跃者更加快乐;重大事件的影响力也会影响人的正面情绪,但影响的时间较短且因事件而异。改变先天因素有几种方法:
- 使用抗忧郁剂(SSRI类)为常见的方法,但患者可能排斥服用药物,故实质的疗效通常不高,并且有耐受性提高的疑虑。
- 静坐、瑜珈或祈祷,可训练专注力、降低非理性想法,已有医学证实可以改变脑部结构。
- 心理治疗,为目前较主流的方法,透过说出心中的秘密、恐惧,透过建立理性的信念。
扩展与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Barbara Fredrickson提出扩展与建构理论指正向情绪经验(包括:愉快、个人兴趣、满足感、爱的感受)可以帮助个人扩展思想与行动,并能建构及扩展个人资源。正向情绪主要功能在于扩展人的意识、会增进人的视野、学习能力与对事件做出回馈之能力;而负向情绪则导致狭隘的增加生存机会之行为,如远离危险、静止不动等。正向情绪跟复原力有关,复原力高的人会采用正向情绪安抚内在的心理创伤。扩展与建构理论具有以下两项假设:
- 扩展(broaden):就“短期”而言,正向情绪可增进个人认知功能。包括:扩展注意力广度与思考行动选择。
- 建立(build):就“长期”而言,正向情绪可增进个人建立有利于适应的各种资源。
愉悦(joy)
[编辑]在安全、稳定、熟悉的环境下有所斩获、快意地游刃有余,人会变得跃跃欲试、高兴、爱玩、爱尝试、想和他人共聚一处、互动、活泼。在愉悦的状态下人们会变得很容易学习外界事物、接触外界事物。
感恩(gratitude)
[编辑]感恩是属于比较安静的正向情绪,比较平静、不明显,但更加的与外界连结(much more social)。感恩通常发生在个体从外界接受到意料之外的帮忙、馈赠之时。个体会认为是外界有人特意做了某些好事,才能让他得到当前的好处,由衷而出的喜悦(joy)加上珍惜、感谢外界的帮助就成了感恩。
当人处于感恩的正向状态下,会更倾向去回报社会、回报施恩者,甚至改变自身的态度、信念,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施恩者。
宁静恬淡(serenity)
[编辑]同样属于安静的正向情绪。在平静恬淡的环境下,人的外在不会有太具体的行为与情绪起伏,仅仅是一种涓涓细流的正向、稳定、放松、肯定自我的感受。你很可能什么都不想做,但希望这种感觉持续越久越好,此时你的精神活动比起外在行为来说特别丰富,沉醉在自己的恬淡世界中,与自己的记忆、人格、感受进行重整,重塑自身的信念、厘清自身的目标。
兴致(interest)
[编辑]很多人会压抑、视而不见“兴致”的存在,因为太频繁了。它是一种好奇、新奇、勇于探索及挑战的正向情绪。对于有兴致的事情你不一定能掌握全局或是精通它,比如你突然对做菜很有兴致,就算原先你连泡面都不会煮,但你会跃跃欲试,想要向目标前进、开发、学习、找出秘诀、体会未知事物的神秘感。
希望(hope)
[编辑]希望是一种心理状态,通常与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持有积极、乐观的期待或信念相关。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励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实现他们的目标和理想。希望也可以在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人们度过艰难的时刻。
希望通常与信心、乐观和信念相关联,它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相信事情会变得更好或达成特定目标。希望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体现,激励人们去追求他们渴望的事物,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在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希望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有助于人们应对压力和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除了个人层面上的希望,希望也可以是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现象。例如,在社会上,希望可以是一个社会运动的推动力,激励人们团结起来争取正义和变革。在文化上,希望可能是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看法和行为。
总的来说,希望是一种强大的心理状态,能够激励人们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并寻找生活中的意义和目的。
敬畏(awe)
[编辑]当个体接触那些伟大、庄严、稳重、杰出优秀的人才时,内心产生的崇高感,或是面对不熟悉、复杂环境时的尊敬、小心翼翼。人们处于敬畏下,自我变得比较不重要,更容易细心、专注在适应环境上,将自己尽力融入大环境、优秀人才的底下。
自豪(pride)
[编辑]自豪通常表现为一种因个人成就或优秀表现而产生的愉悦和满足的情感,并包含高度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个人感受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对自己所达成的目标或成就感到满足和欣喜。自豪感能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励进一步的成就行为、改善自我形象。
最受欢迎的正向情绪——幽默(Humor)
[编辑]幽默是一种令对方出乎意料的答案,可以是自嘲,或是用特别的角度解读事物,不仅令人会心一笑、无伤大雅,同时还能化解严肃尴尬的气氛。幽默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能让生活增添逗趣与轻松氛围,巧妙避免许多不愉快。
定义
[编辑]虽然幽默广泛存在于生活中,但对于“幽默”一词的确切定义,至今古今中外仍尚未有定论。《辞海》中描述幽默为“美学名词。透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或不通情理之处。”;美国《新时代百科全书》在列举各家说法后总结为“……各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最好的幽默定义也许最简单不过:幽默是一切滑稽可笑的事物。”;《大英百科全书》则把一切逗笑的东西都归类为幽默。
在此我们定义“幽默” (humor) 指的是个体在接受到某一刺激之后,经历失谐以及解困认知的历程,引发个体有好笑愉悦的感觉,并伴随个体有微笑或大笑的外显行为反应(陈学志,1991)。而幽默感 (sense of humor) 是一种容易诱发以及感受幽默经验之稳定的人格特质。
历史
[编辑]“幽默”(Humor) 一词最初是医学的生理学用词,拉丁字原意为“潮湿”后来又指“液体或体液”,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组成,四种液体比例不同使形成的气质类型也有所差异,“幽默”一词在医学上所使用的生理含义一直用至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人们开始关注人的心理状态是如何受到这些“体液比例”所影响,因此幽默一词的意义逐渐转变为泛指一个人的性情与气质,直到今日大家用来形容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情,通常也有荒谬、滑稽、笨拙等等的意涵。16世纪末期,幽默开始走入艺术领域的阶段,艺术家以可笑的形式来表达具有美的意涵,而后统称幽默为一种以滑稽可笑的形式来表达真理、智慧和美的喜剧美学。
而中文的“幽默”一词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屈原《楚辞.九章.怀沙》中“孔静幽默之句”,此处意即“寂静无声”。而至近代,林语堂发明了“幽默”这个词,也发表了大量和幽默相关的随笔散文,例如:〈论幽默〉、〈论东西文化的幽默〉,也于1924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幽默杂话〉两篇介绍他所认为的幽默体系,因此林语堂又被称为“幽默大师”。
分类
[编辑]自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幽默”这个概念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心理学上对于“幽默”仍未有听的定论,而幽默往往和“笑”、“嘲讽”、“滑稽”、“有趣”、“好笑”、“荒谬”等词并列(陈学志,1991),不同的幽默倾向亦会产生不同的分类法。
- 依“行为”分类:
Kuiper, Grimshaw, Leite Krish (2004) 提出三种不同的幽默风格
- 正向技巧型的幽默(Social Skilled Humor):存在人际互动中,能够自然地使用一些幽默或笑话的技巧,来缩短人际距离或化解人际压力,并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 负向的粗鲁型幽默(Boorish Humor):偏好使用粗鲁型的笑话或幽默,以及喜欢在人际关系互动中使用攻击型幽默。
- 造作型幽默(Belabored Humor):无法自然表现的幽默;无法自在的使用幽默或表达笑话,而使用幽默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博取他人的注意或认同。
- 依“功能”分类:
Ziv (1984) 将幽默分成五类
- 攻击功能类型:以幽默来嘲讽挖苦,从而伤害别人的自尊,惯用这类型幽默的人往往与忧郁、焦虑、敌意、攻击、心理性症状有正相关。
- 性功能类型:以猥琐的语言或性暗示达到幽默的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幽默的性暗示能够增进彼次的关系,带来情趣,但若含有性暗示的言语行为使某些人感到不悦,甚至是感到遭受侵犯,则很有可能构成性骚扰。
- 社会功能类型:能够帮助个体加强沟通、化解分歧、引起他人注意、缓解紧张关系等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幽默还有自我解嘲的功用,使个体能够机制的挽回面子。
- 对抗焦虑功能类型:能用于对抗一些负面情况,适当的幽默能够转移注意力,缓解压抑的情绪,令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
- 智力功能类型:能够促进个人的创新能力与记忆力,高超的幽默技巧更能展示智力水平。
- 依“性质”分类:
Martin, Puhlik-Doris, Gray(2003)将幽默分成两类:
- 适应性幽默(Adaptive Humor Style):有助于适应社会、人际交往、化解压力的幽默。
- 非适应性幽默(Maladaptive Humor Style):与适应性幽默相反。
另外,Martin等人(2003)建立了幽默感的框架,并在此框架上又将将幽默感细分为“对自己或对他人”、“良善的或有害的”两个向度。其中,“对自己”系指使用的幽默能够提升自己(intrapsychic function of humor),“对他人”指的是使用的幽默能提升与他人的关系(interpersonal humor);“良善的”指的是所使用的幽默是有善意的(Humor is relatively benevolent),“有害的”则指的是其有伤害性(Humor is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or injurious)。
幽默风格量表
[编辑]依照Martin建立的幽默的两向度分类法,我们可得到拥有四种幽默风格的“幽默风格量表”(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用来测量个体在使用幽默上的差异。而此四种幽默风格分别为:
正面 | 负面 | |
---|---|---|
对自己 | 自我提升型幽默 | 自我贬抑型幽默 |
对他人 | 亲和型幽默 | 攻击型幽默 |
此幽默风格量表可用于评估人们日常使用的幽默方式,因此该情境下使用的幽默应是相当自然不刻意的,也经常在无知觉的社交或心理状态下使用(Martin, 2007; Martin et al., 2003)。以下简介此四种幽默风格:
- 亲和型幽默(Affiliative humor)——对他人良善:
- 此种幽默类型可用于逗笑他人、促进人际关系(enhance ones’s relationships)和降低人际间紧张的局势。个体倾向做有趣的事、说笑话和自发性进行善意的机制戏谑,通常包括笑话、巧辩等方式。例如:“我喜欢逗别人笑。”是一种友善的使用幽默来促进人际和谐的假设。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很有幽默感,通常指的就是这种亲和型幽默,因为其主动性的举动、言语常能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让人们喜欢与其相处,来获得生活中的愉悦成分。
- 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对自己良善:
- 此种幽默风格指的是其可用来提升自我。个体倾向于维持幽默的人生观,当遇到生活上的困境会运用幽默来提振自己,就算遇到逆境也会维持幽默观,并使用幽默作为情绪调节的机制,通常包括自嘲、自我调侃等方式。例如:“我现在感到痛苦无助,但我会尽量想一些有趣的事情来提振自己!”Martin 等人(2003)认为自我提升型幽默应该是四个幽默风格当中最接近传统、狭义概念的幽默,而被 Freud 视为是一种健康的防御机制或因应方式。自我提升型幽默在个体遇到人生低潮时可以成为振奋自我的力量,通常这种人也会是比较容易在失败时与自己自处的人,能够在不如意的时候,找到一种舒适、愉快的方式保持自己心情轻松,是一种高EQ的展现。通常具有这类型幽默的人,挫折忍受力较强并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压力。
- 攻击型幽默 (Aggressive humor)——对他人有害:
- 此种幽默风格系指使用消遣他人的幽默来提升自己(use of humor to enhance the self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个体倾向利用幽默为目的来批评操作他人。例如:讽刺、挖苦、嘲笑、辱骂等表现形式。其中也包含使用具有潜在攻击性的幽默,也被归类为“带有歧视性的幽默”,例如:”你长太丑啊“。此种幽默通常会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伤害他人,尽管其带有有趣的成分,但在不正确的时间点并不会被视为正向的幽默。非但无助于促进人际关系,也无法使周围气氛更加愉悦,导致扫兴、败兴、造成周围朋友的压力等负面结果,一般被视为是不利于人际关系进展的幽默类型。现今网络常出现的地狱梗也是攻击型幽默的一种。
- 自我贬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对自己有害:
- 此种幽默系指使用消遣自己的幽默方式来提升与他人的关系(use of humor to en- hance relationships at the expense of self),也就是过度自嘲或自我揶揄。个体倾向过度自我贬抑,借由表现或者叙述自己不幸却有趣的事情来取悦、娱乐他人,降低自尊或牺牲自我的形象,让他人觉得自己是滑稽可笑的,使他人喜欢或接受自己。例如:“我说了上次我干的蠢事,希望他会觉得我很有趣而喜欢我。”而有些常用来自我贬抑的人格特质,包括路痴、贪吃等,这些较为无伤大雅的负面形容词,意外地可以带来一种可爱、有趣的效果,对于自身形象不但没有扣分,反而有加分的效果。不过,此种幽默类型会使个体隐藏、忽略自己的负向感觉,企图借此来获得所属的团体的助益或认可。有可能会降低自尊过度讨好他人,而使内心受到伤害,事实上,这是一种否认自我的防卫机制,和自我提升型幽默相反。
不过此种幽默也可能降低其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度,例如:常常考试平均60分,然后一个学霸每次都考90分,但这次考了80分,然后他说“哈哈,我昨天睡过头忘记复习结果考砸了呢!“这样的话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白眼。
幽默对人的影响
[编辑]幽默是一种微妙且难以界定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有人说:“分析幽默是那些没有幽默感的人所进行的无聊游戏。”然而,随心理学家不放弃的研究与探讨,终究将幽默的神秘面纱揭下。适度的幽默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正向的帮助,许多研究皆指出,运用幽默应付生活剧变或重大压力是非常有效的。《适应生活》一书中指出:幽默是应付生活变化压力的五个有效办法之一(其他四个方法是期待克制、助人与升华)(Villant, 1977)。“笑”可能无法解决问题,却能让人发现新的途径以面对问题,在关键时刻不会钻牛角尖。幽默高手更能了解人生必然会有痛苦或悲哀,因此,不会抗拒或者逃避,而能洒脱地去面对。幽默在社会互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促进人际关系,增加社会凝聚力,并且在沟通中起到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幽默感强的人通常更受欢迎,因为他们能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使人感到自在。在职场中,幽默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软技能,有助于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合作效率。然而,幽默也需要适度和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误解或冒犯。例如:在不合适的场合或对不熟悉的人开玩笑,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或不成熟。因此,理解幽默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接受程度,是运用幽默时需要考量的关键。
陈学志与徐芝君(2006)曾提出一个汇合的模式来说明幽默产生的历程。在这个模式中,输入的有以下两者:
“幽默结构”是呈现方式与刺激间的关系,亦是指幽默呈现的技巧,例如:夸大、模仿、假装、矛盾、双关等。“幽默内容”为幽默刺激的内容,如性、攻击、讽刺等。而通过整个模式,输出内在放松、愉悦、笑的反应。
在中间的处理过程包含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两种历程:
- 认知活动:为幽默结构的技巧所引发,因为其中夸大、矛盾、双关等技巧,会令人出乎意料且赶到不和谐,产生失谐(incongruity)的情形,进而产生紧张、不舒服的生理反应。(陈学志,1997)这样的失谐不能单纯以思考解决,而需要转换角度以及惯用的框架(“基模转换”),不必谨慎逻辑,即便是似是而非、强词夺理的方式(如谐音)即可。否则将会陷入困惑或莫名的感受与状态。解困之后为了消除之前引发的生理反应,会产生快速剧烈的呼吸反应消耗能量,而笑这种回复历程会提供放松与愉悦。所以面临幽默之后发笑可说是面对失谐的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为了调节这些没有即时危险的失谐状态,让人体从紧绷,消耗唤起的热量,回到正常的状态。此理论为Koestler1964年提出的释放过剩能量理论(surplus energy release theory)。
- 情意处理:历程由幽默的内容所产生,幽默的内容时常是包含挑战社会规范或禁忌的成分,以及对于人事物的攻击或嘲讽。从佛洛依德的观点,他透过研究维也纳当时的笑话,他认为人们被超我限制的某些内在能量(例如本我驱力、性、攻击),在体内累积需要发泄,而笑话提供合法发泄能量的管道。因此幽默不会直接、露骨的展现性与暴力,而是透过精美的包装。另外季尔曼(Dolf Zillmann,1983)也指出,幽默提供“无害的幽默线索”,让人们对于敌对个体的贬抑和的是可以合法存在,且隐藏人们的内疚与道德压力。
幽默的脑神经机制
[编辑]所谓幽默的字句,也许指的是一则笑话,在人阅读过后,产生好笑的情绪时,他的理解历程是同时包含“失谐解惑”的认知历程,以及“人格推敲”的后所引发的好笑的情感反应。詹雨臻等人利用核磁功能影像技术,是图找出幽默的认知与情意历程所对应之脑部活化区(Chan, Chou, Chen & Liang, 2012)。
- 情感部分:也就是人格推论以及幽默情绪引发的部分,发现额叶在幽默地理解历程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其中在大脑两边的额下回(IFG,Inferior frontal gyrus)和左半脑的额上回(SFG,superior frontal gyrus)有较大的活化,这些区域与语意理解、语意选择以及语意统整有关。
- 认知理解部分:亦即失谐——解困部分,我们发现大脑皮质以及皮质下的够早在幽默理解欣赏的部分,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左半脑的腹内侧的前额回(vmPFC,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以及双侧傍海马回(parahippocampal gyrus)和皮质下双侧的杏仁核有较大的活化,而这些区域和回馈系统(reward system)有关,例如:神经传导物质的多巴胺(Dopamine)可能在我们听了幽默有趣的笑话,进而分泌,负责传递大脑情绪感受的讯息,进而启动酬赏回路而引发好笑开心的愉悦情绪感受(Chan et al.,2012)。
上述的研究成功的将笑话中的“认知理解”与“情感”的成分分离。詹雨臻等人进一步研究认知理解中的“失谐”与“解困”的神经基础,发现右半脑的中颞回(MTG,middle temporal gyrus)和额中回(MFG,middle frontal gyrus)负责失谐的侦测,这些区域(右半MTG和右MFG)主宰语意中途的侦探以及语意讯息的储存。而左半脑的额上回(SFG)和下顶小叶(IPL)扮演解困的历程,而这些区域(左SFG和左IPL)主宰语意理解与统整(Chan et al., 2013)。
根据上述的描述,詹雨臻的研究团队建构出了一个幽默语意理解(包括:失谐的侦测,以及失谐过程的解困历程)和幽默引发的愉悦的感受之三阶段神经回路模型。首先,幽默的第一个历程“失谐”主要由右半脑的中颞回和额中叶负责,主要处理语意冲突侦测与语意讯息的储存。接着,由两边的额下回,以及左半脑的额上回和下顶小叶扮演解困的过程,这些区域主在语意理解与统整。最后,“愉悦好笑的情绪”则活化了与酬赏回馈系统有关酬赏回馈系统有关腹内侧前额回和皮质下的大脑两边杏仁核以及两侧傍海马回。经过这个统整说明了幽默的脑部机制使一个全脑的传递活化,包含左右半球以及上下皮质的脑细胞。
幽默理论
[编辑]幽默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对笑的解释。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幽默理论,不同研究者亦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幽默。现有的幽默理论从生理、认知、动机三个层面解释幽默。在幽默研究上,有三大源远流长的理论流派,即社会行为角度的优越/蔑视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三者构成了外国幽默研究的基础理论,当代有很多关于幽默的研究方法, 出发点都跟这三大理论有密切联系。以下将详加叙述。
- 优越/蔑视论(Superiority/Disparagement Theory)
- 优越/蔑视论认为,我们不必立即意识到自己比较优越;而被嘲笑的对象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种想法,一种政治制度或一种现象,即使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也可以成为被贬的对象。
- 优越/蔑视论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修辞学理论,主要包括那些基于怨恨、敌视、嘲笑、攻击、蔑视、优越的幽默理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认为,相对于满足的笑而言,嘲笑才是笑的主要形态。因此,笑的意义主要是否定、鄙夷、或幸灾乐祸。从这一意义上说,笑是邪恶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笑的刺激因素可以是对丑的模仿,而笑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快感。
- 英国哲学家汤玛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笑是“一种突然的荣耀感,产生于我们与别人的弱点或先前的自我的比较”。霍布斯(1651)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优势理论”的观点来解释幽默现象。他认为笑是当人们和以前的自己做比较,或发现他人的缺点时,突然感到自己非常杰出所引起的“意外的荣耀”。霍布斯进一步提出,嘲笑别人的弱点目的在于提升自尊。幽默是人们对较无能者表现出来的恶意,喜剧是模仿逊于一般人的人。在对人类情绪、情感范围的合成分析中,优越感在幽默起着重要的作用。
- 虽然优越论在21世纪的今天看起来似乎有些过时,也受过许多抨击,但今天仍有人追随。如Charles Gruner(1997)就曾重新阐释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他的理论包括三个部分:
- 每一个幽默的情境都有一个优胜者和失败者;
- 乖讹总是出现在幽默的情境中;
- 幽默需要有惊奇的要素。
- 简而言之,尽管幽默的优越理论内部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其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笑的人都藉嘲笑别人或事物的不幸,或通过蔑视别人或事物来显示自己的优越。
- 释放论(Relief/Release Theory)
- 释放论具有明确的心理、生理学含义,这种看法将“笑 ”视为社会约束所产生的紧张和压抑心理的一种释放。佛洛伊德是释放论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收录在他的著作《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 在书中,佛洛伊德(1960)认为幽默(humor)、机智(wit)、喜感(comic)三种不同精神能量可转化为笑,而笑可以区分为“无意的”和“有意的”;有意的笑产生于人们强烈的性和攻击性冲动,包含攻击性的或关于性的内容,幽默中乐趣的主要来源是欲望在潜意识的层次寻求宣泄,从而诱发大笑或者狂笑;而无意的笑话则很少具有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仅仅能诱发微笑或痴痴的笑。
- 而且,在佛洛伊德的术语中,“幽默 ”建立于有意识的基础上,而“笑话”则建立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斯宾塞(Herbert Spencer)认为笑是对压抑神经的一种放松。无论哪种笑,在笑的过程中,都有“过剩的精力”从其中“溢出”。在这当中,佛洛伊德没有论述太多幽默感的知识,而是论述了幽默感对人类情绪或情感生活的影响。
- 换言之,佛洛伊德并不关注什么是幽默,或什么幽默好笑,而是关注幽默的功能。后人沿着佛洛伊德的思路,兴起了研究幽默的治疗功效,即治疗性幽默(therapeutic humor)(佛洛伊德【译】,1989)。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是William F. Fry,他认为笑可加快动、静脉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生理健康(Fry & Savin,1988)。
此理论有不少争议,举例像是它无法解释不同紧张和释放之间的差异。释放理论未能区分幽默的释放和其他紧张释放,也依赖不协调来区分喜剧和其他反应。以下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 在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当比赛结束时,紧张情绪会通过眼泪和尖叫来释放,不管是痛苦还是喜悦的眼泪和尖叫,而非笑声,比赛的结果就像笑话的笑点一样是不确定的,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例如比赛结束时的一记三分球。 尽管释放理论能解释某些幽默现象,但其模型需要未来研究来更新其缺陷之处。
- 乖讹论(Incongruity Theory)
- 在当代幽默心理方面,“乖讹论”占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是对幽默和笑的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派理论,具有相当久的历史。“乖讹”这个概念大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最起码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乖讹”的定义广受引用,即“两个或更多不一致、不适合、不协调的部分或情况,在一个复杂的对象或集合中统一起来,或以一种头脑能注意到的方式获得某种互相关系,笑便源出于此。”(Attardo, 1997)。
- 康德(Immanuel Kant)是第一个从乖讹的角度为幽默下了完整定义的。他指出幽默来自于“从期待到期待落空的突然转换”。黑格尔认为,任何一个本质和现象对比,或任何一个目的和手段的对比,如果出现矛盾和不相称,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自我否定,这样的情况就会变得可笑。在每个事例中,笑是源于突然感觉到一个概念和现实之间的不和谐,而笑本身正是这种不和谐的表现。
- 幽默是“完全不同的事物的结合,将属于一个情境的事物并入另一情境”。当代常见的幽默模式是“乖讹——消解”(Incongruity -- Resolution,简称IR)的“二阶段”模式。在第一阶段中,笑话的接收者发现他对原文的期待与笑话的结尾不相符,换句话说,接收者遇到了不和谐,即笑话的妙语。在第二阶段,笑话的接收者专注于解决某种形式的问题,找到一条认知规则,这种认知规则使妙语部分紧跟笑话的主体部分,并使不和谐的部分显得和谐一致。
- 这两个阶段包括首先对原文作出一种解释,这一解释随后被第二种更有利的解释驳回。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解释其实是并存的。它加长了“准备”阶段,将第二阶段模式扩充为一个三阶段语言学的模式,即准备——乖讹——消解模式。其中,“准备”本身并不可笑,但它为不和谐奠定了基础。其他基于“乖讹”的理论包括Koestler(1964)的异类联想理论(Bisociation Theory),Paulos(1980)的灾变理论模式(Catastrophe-theory Model),以及Hofstadter和Gabora(1989)的框架合成理论等等。
- 当然,除了上述三大理论范畴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幽默研究,例如幽默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实验研究、工作场所中的幽默研究、儿童幽默和妇女幽默的研究、幽默与性别的研究、幽默与种族的研究、幽默的治疗功效研究、跨国和双语幽默研究等。
最新研究
[编辑]幽默可以作为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但正如“幽默的形成”单元所述,幽默中也可能包含攻击的成分。在《夫妻间幽默运用及其影响》一文中,作者分析了幽默在夫妻人际关系中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7】。
该研究对幽默种类的测量并未采用Martin等人(2003)的幽默风格量表(包括人际促进型、自我提升型、攻击型及自我贬抑型四种幽默风格)、De Koning与Weiss(2002)的幽默因应测量(工具性、正向、负向),或是Vassilis等人(2010)的幽默运用型态测量(联谊型、自我增强型、攻击型、低俗型、自我贬抑型五种),因为作者认为这些量表混淆了幽默动机与幽默形式。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将幽默动机与幽默表现形式分开测量的量表,将幽默动机分为“利他”、“利己”、“利关系”三种;幽默的表现形式则分为“自我贬抑”、“挖苦嘲讽”、“诙谐戏谑”三种。在婚姻品质的量化上,研究参考了伊庆春(1991)【8】和李良哲(1999)的量表。研究结果显示以下情形:
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利他与利关系的幽默动机、诙谐戏谑的幽默型态以及婚姻品质的两个层面上,丈夫的分数均显著高于妻子;但在利己的幽默动机,以及自我贬抑或挖苦嘲讽的幽默型态方面,夫妻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夫妻幽默类别:研究将夫妻幽默分类为四种:“夫诙谐自贬型”(25%)、“双多元运用型”(25%)、“双少用幽默型”(15%)、“妻嘲讽自贬型”(35%)。
幽默与婚姻品质:利关系幽默越高,对婚姻帮助越大。“夫诙谐自贬型”或“双少用幽默型”的夫妻相比于“妻嘲讽自贬型”的夫妻,有较高的婚姻品质。
负向情绪
[编辑]虽情绪的维度无法明确地分为正向与负向,但可粗略将负向情绪定义为—当刺激或环境会阻碍或违背个人动机时,所引发的情绪,例如恐惧、悲伤、愤怒。而这样的情绪会导致固定个体的思想—行动取向被窄化。
比起正面情绪,我们拥有的负面情绪种类更多。 心理学家薛佛 ( Phillip R. Shaver ) 和同伴参考了早前的情绪理论和自己的研究结果,将人的六种原始情绪及由它们衍生出的多种次级情绪绘制成了树状图表。六种原始情绪分别为: 爱 ( love )、愉悦 ( joy )、惊喜 ( surprise )、伤心 ( sadness )、愤怒 ( anger )、恐惧 ( fear )。从树状图表延伸出来的情绪种类中可以发现,我们负面情绪的种类超过正面情绪的种类。这样的情况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因为,无法对有利事件产生积极情绪远不如无法对负面事件作出反应得当来的严重——前者可能妨碍我们变得更幸福,但后者却会危及生命。
生活的本质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事情,也有消极的时刻。因此,完全没有负面情绪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说自己只会开心,从不伤心、沮丧,那么对方其实是压抑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由于情绪不会真的消失,所以它们的影响也不会消失,甚至回避感受这些情绪会使它们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伤害(Lefkoe, 2014)。
负面情绪在进化层面上有重要意义,它们既有快速预警的作用,又是一种保护机制。时至今日,负面情绪依然被定义为一种行动信号(action signal)。而相对的,正面情绪就不具有同样强烈的行为导向性,因为相比起为了追逐更多快乐所引起的动机,我们为摆脱眼下难耐的痛苦的动机往往更加强烈。
仇恨
[编辑]仇恨,这是一种常常与愤怒挂钩的情绪,当人类感受到此种情绪的时候,会明确的感到强烈的敌意、反感,仿佛心里有什么凶暴的东西正在涌动。仇很的来源有很多种,受到伤害、背叛,尊严受损、感情遇到挫折等。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恨是一种束缚的感觉,且是无法被定义的。有些人认为,仇恨的情绪只发生在当下,只要在当天入睡以前,寻求适当并且合理的管道途径发泄,大部分的冲动情绪都能缓解并消失。然而一旦没有适当发泄,可能日后只要看到一眼相关的人事物,都会立刻牵动冲动的仇恨情感,严重者可能会成为冲动情绪的奴隶,做出无法挽回的憾事。知名文学家哥特曾经说过,“仇恨是无法面对悲伤的胆小鬼所逃进的一个场所,复仇就是让生锈的剑沾满更多的血,悲伤就是让受伤的心沉浸在血池里,每砍一刀,刀刃就会生锈,接着拿去磨,最后剩下的就是随风飘散的铁锈。”。
- 仇恨犯罪
仇恨犯罪(Hate crime)起源于保护特定且少数群体的意识形态,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所犯下的歧视性犯罪行为。这些社会群体包括宗教、种族、身心障碍、性倾向、国籍、族群、性别、年龄、性别认同及政党等。在判断是否为仇恨犯罪而非其他犯罪动机时,需要考察犯罪人的动机是否包括针对特定群体的攻击。
- 仇恨言论
仇恨言论(Hate speech)是基于某些属性而攻击个人或团体的言论,这些属性包括人种、性别、族群、宗教、残疾或性倾向等。仇恨言论指的是有意贬抑、威吓,或煽动针对特定族群的暴力及偏见言论。在某些国家中,仇恨言论也是犯罪,因此会引起对言论自由和仇恨言论边界的争论。
- 仇恨团体
仇恨团体(Hate group)是针对某些人群的民族、种族、国籍、肤色、文化、宗教、语言、阶级、腔调、外貌、职业、性别、性别认
- 仇外
- 仇外或排外,指对外国人、外族人、外乡人、陌生人不满或恐惧,继而产生排斥、恐惧心理。其英文名字“xenophobia”是来源自希腊语“ξένος(xenos)”,意指“外来者”;“φόβος(phobos)”,意指“恐惧、隔离”。
- 与所有的恐惧症一样,排外主义是指当事人对恐惧的感觉有明确的意识,并且相信引起这种不适感觉的人是外国人、外乡人或是陌生人;这与种族主义和一般偏见是极为不同的(虽然这两者有可能同时存在),因为外人与自己不同国籍,或是不同种族外观上有明显的不同,而这明显的区别便导致种族主义。引起种族主义的是种族、血统、国籍,但引起仇外心理的可以是不同的因素。其一是一个社会之中,有不被视为属于该社会的一群,一般是外来的移民,虽然他们有可能已定居数世纪。这种仇外心理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敌意和暴力反应,最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大屠杀。其二是文化因素。所有文化都受外来文化影响,文化层面的仇外常常是针对外来的文化,像是外来用语影响本土语言。这种形式的仇外较少针对个人,但多数时候可以引发净化文化和语言的政治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孤立主义并不等于仇外。
愤怒,又称生气,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状态。
当一个人处于愤怒状态的时候,会丧失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能力和客观观察能力。愤怒也会激活人的左前额叶皮层,即带给人更多积极感受,并且伴随着,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升高等类似战斗或逃跑反应的身体警戒状态,以应对接下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现代心理学家将愤怒视为一种正常、自然和成熟的情绪表现,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是不可强行避免的,并且具有生存的功能价值。然而,不受控的愤怒会对个人或社会的生活品质产生负面影响,肯·史壮曼在《愤怒理论与管理:历史分析》指出,压制愤怒可能产生以下但不限于的有害影响:
- 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罹患各种疾病,如:癌症、关节炎、糖尿病等的风险提升
- 内分泌系统紊乱
- 加速脑细胞的衰老
愤怒被认为是最危险的情绪,因为可能会引发对方同等的反应,造成恶性循环。且愤怒多半随着恐惧、讨厌、内疚、羞愧等情绪发生。而愤怒之所以会产生攻击,学者提出下列几个理论:
-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当个人无法达成所想要达成的目标或受到阻碍时,就会激发攻击性,因而出现攻击行为。通常倾向于攻击引起自身阻碍的人或物。
- 认知新连结主义(Cognitive-neoassociationistic model)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愤怒是由不愉快的情境事件引起,即便没有特定对象也有可能产生(例如:噪音)。而愤怒的情绪亦可能造成短暂或永久的人际关系损伤,使孩童失去同侪认同(Lemerise & Dodge)。
悲伤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以下部分或全部的反应: 对悲伤的反应,可能包括胃痛、极度疲倦、头痛、肩颈僵硬及其他症状。 感觉哀伤、愤怒、否认、罪恶、焦虑、害怕、困惑、不相信与神智混乱 悲伤也会造成某些行为问题,例如无法入睡甚至社交退缩、不断哭泣、躁动、注意 力不集中、以及食欲低落。直到开始接受新的现实,悲痛逐渐缓和淡化,这时候当 事人才能逐步重拾过往的日常生活,随着时间流逝,悲伤与失落带来的痛苦和症状,终将慢慢平息。请记住,悲伤是十分个人化的历程,并没有固定及明确的复原时间表。
悲伤是面对失去时,一种正常、自然且健康的反应。当一个人面临艰难的人生变局时,了解悲伤历程有助于走出困境,并能从中学习成长。
精神科医生库伯勒-罗丝 (Elisabeth Kubler-Ross)是悲伤过程专家,她将悲伤分为五个阶段:
- 否认: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 愤怒:为什么会发生-是谁的错?
- 讨价还价:我愿意以....交换,如果可以不发生.....
- 沮丧:过度悲痛,什么都做不了。
- 接受:事情就是发生了,我已经可以平静面对。
悲伤的情绪多半来自丧失某项个体追求的人、事、物。而悲伤情绪的产生与其功能,有以下三种假说:
- 悲伤疼痛假说:是个体面对高度压力事件的心理反应,以身体的病痛反应为借喻,去面对失败与损失。
- 悲伤的回避假说:悲伤用于回避社会联系的功能,当受到排挤或不被欢迎时,会让你回避一段时间,等待情况好转,再重回社交圈。(N.B.Allen & Badcock,2003)
- 悲伤的求助假说:悲伤具有求助功能,能引起他人注意,让个体显得无助,增加受到帮助的机换(Watson&Andrews,2002)。
罪恶感
[编辑]当一个人想去做或已做过某种行为而这一行为又与构成他的良知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产生矛盾时,就会产生罪过和羞耻的体验,即为罪恶感。罪恶感是人们所有感觉中最让人痛苦的一种,当遭到罪恶感的笼罩,常常引起人们的焦虑、愤怒、抑郁等其他不良情绪。罪恶感与一个人的良知发展有关,道德低下的人缺乏罪恶感。
罪恶感的产生,主体需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越浓厚,其罪恶感的发生就越快、越深刻。若相反,即便是主体罪大恶极,也难产生罪恶感。罪恶感的来源可能为:
- 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或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将会引起危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 。
- 刑罚惩罚和威慑作用使主体认识到自己的意念或行为,将承担刑事责任或觉得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 受他人的启迪,经过内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或意念是有罪的。
罪恶感又称内疚。个体自觉违犯道德标准时的一种情感体验,属于道德感的一种形式。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罪恶感是自我欲望受制于超我,两者发生冲突而使个体自尊降低的结果。特别是在超我占优势时,非常有可能出现罪恶感。一般而言,罪恶感是在个体产生了违犯道德标准的行为而又自我认定对此行为负有责任而产生的一种悔恨自责的情感。罪恶感可以是一种轻微的、瞬息即逝的良心上的懊恼,也可以是由痛苦的自责引起的长期折磨。在通常情况下,罪恶感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属于亲社会情感,是人们纠正错误和自觉行动的一种动力。但与实际不相符的超强罪恶感、将罪过深深地归咎自身的自责狂,或缺乏罪恶感,则多见于多种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常有过强罪恶感,反社会人格者则常缺乏罪恶感。
罪恶感主要有三个阶段:
- 我曾经做错了事情,错误是我造成的。(确认这件事中我的责任)
- 绝对不该做这件错事。(对这件事情总体正确性的否认)
- 因为我做了不应该做的错事,因此,我是一个罪人,一个窝囊废,一个不可雕的朽木。(最终导致改变自我定义,暨某种意义上对自我的否定)
恐惧与杏仁核
[编辑]Joseph LeDoux(1996、2007)的研究指出,讯息传递至杏仁核有两种途径:
- 慢途径:感觉器官所接收的讯息大部分经一般神经传导路线传至大脑皮质区,由多种回路处理后,产生反应。
- 快途径:经丘脑传至杏仁核,虽反应较快但讯息无法完整处理。如此推测,受到外在刺激时,杏仁核会先用恐惧等情绪快速面对并反应,大脑皮质经过完整分析后再做出接续的反应,可视为身体的一种防卫机制。“杯弓蛇影”便是如此的情绪反应。杏仁核与恐惧记忆之形成也息息相关,恐惧惊跳反应测试(fear potentiated startle test)是一个目前常用来研究恐惧记忆是否形成及杏仁核功能是否正常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如下:先给予实验动物一个制约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例如灯光;再搭配一个嫌恶性的非制约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例如足部电击。经过连续性的配对训练后,实验动物会将两种刺激连在一起,以后若给予制约刺激时,受测动物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及呼吸变快等生理变化,行为上也会表现出因为害怕而静止不动的状况,此时若再给予一个声音刺激,此动物马上会因惊吓而向上跳起,经由跳起高度的实测值,即可判断该动物的恐惧记忆是否已形成。科学家在比较杏仁核正常和杏仁核受损老鼠的实验结果后,发现杏仁核受损老鼠的惊跳高度值明显低于正常老鼠;预先在老鼠脑中杏仁核处注射一些抑制其活性的药物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也类似杏仁核受损的老鼠,这些实验动物都不会出现明显的惊跳反应。由上述结果可得知,恐惧记忆的形成和恐惧记忆的表现都与杏仁核的功能正常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大脑意识与情绪启动
[编辑]边缘系统负责某些情绪的运作,例如杏仁核会启动愤怒与恐惧等负面的情绪反应。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由边缘系统所发动,负责我们意识运作的大脑前额叶也可以经由与边缘系统互动而发动情绪反应。
而主要的途径如下:
- 视丘→大脑皮质(意识反应)→杏仁核→下视丘→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反应
例如:当我们在报章上读到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续负面效应,会使我们担心失业问题、汇率变化和所存在银行的财务是否安全。而会产生这种负面的焦虑情绪反应是由大脑意识理性分析后所引起,并不是直接由边缘系统所发动,是大脑认为现在需要恐惧的情绪(焦虑是一种预期性的恐惧),进而下令杏仁核开始制造恐惧的生理反应。然而情绪反应一旦发动后,主控意识的大脑(前额叶)会进行理性的分析,并试图调控负面的情绪反应。但是边缘系统通往意识脑区的神经通路比意识脑区通往边缘系统的神经通路密集许多。因此一旦边缘系统强烈启动,意识脑区往往无法立即掌握主控权。
情绪的前因与后果
[编辑]情绪 | 前因 | 后果 |
---|---|---|
愤怒 | 对自己以及相关事物有所贬抑的攻击 | 攻击 |
焦虑 | 面对不确定威胁 | 逃离 |
惊吓 | 面对立即、具体、压倒性危险 | 驱逐 |
罪恶 | 违反道德需求 | 改过 |
羞耻 | 未达到自我理想 | 消失 |
难过 | 经历无法挽回的损失 | 退缩 |
羡慕 | 想要别人拥有的事物 | 驱逐 |
惊吓 | 面对立即、具体、压倒性危险 | 幻想 |
忌妒 | 怨恨第三者造成丧失或可能丧失他人情感 | 责怪 |
开心 | 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进展 | 积极行动 |
骄傲 | 借由自己、他人或认同团体所拥有的重要事物或成就,为自己增光,借此提高自我认同 | 提高自我认同 |
宽心 | 与目标不相符的压力情境好转或者消失 | 放松 |
希望 | 有最坏结果的打算,但对最好结果抱持盼望 | 勇于梦想 |
爱 | 渴望或参与情感,通常为彼此互相回报,但并非必然如此 | 成为更好的人 |
同情 | 被他人的苦难所打动,要提供协助 | 利他 |
参见
[编辑]- ↑ Tomkins, S.S. (2008). 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 The complete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
- ↑ 梁庚辰主编(2018)。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 郑昭明、陈英孜、卓淑玲、陈学志(2013)。华人情绪类别的结构分析。中华心理学刊,55(4),417-438。doi:10.6129/CJP.20130319b
- ↑ 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梁庚辰译)。
- ↑ 梁庚辰主编(2018)。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 梁庚辰主编(2018)。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 梁庚辰主编(2018)。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 梁庚辰主编(2018)。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