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超普通心理學/記憶/長期記憶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長期記憶是已經存放在腦海中,要用回憶方式召回,它是過去的記憶,因與現在的事件相較,所有的記憶都算是「以前的」。長期記憶容量是很大的,而且以很有組織的方式存放著。大腦皮質上有視覺記憶區、感覺區與語言區等,都和記憶的貯存有關,假如這些地方受損,相關的記憶就會消失。而海馬迴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皮質下方,具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

從訊息處理的觀點來看,長期記憶是感官記憶和短期記憶的相對概念,一般指訊息儲存時間在一分鐘以上,最長可以保存終生的記憶。按照Willim James的看法,長期記憶構成了一個人「心理上的過去」,它是個體經驗積累和心理發展的前提。長期記憶中儲存著我們從世界中習得的知識,提供活動所需的知識基礎。

認知心理學對長期記憶的研究有兩個鮮明的特點:

  • 長期記憶被分為不同的類型或系統,而不再被視為單一的實體,如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表象系統和言語系統等。
  • 著眼於內部的處理過程,重視訊息的內部表徵和組織。近年來,認知心理學對長期記憶的研究主要針對語意記憶,並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模型。

人類的長期記憶幾乎可以說是無限量的,且容量較無限制。短期記憶經過一段時間的複誦,可以轉換為容量極大的長期記憶,其儲存在腦海中的時間可長至數月或數年,甚至終身不忘,是人們解決各種日常生活問題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情緒激動或壓力的情況下,產生的荷爾蒙會幫助長期記憶,讓記憶的內容長久不忘。

複誦容易使訊息由短期進入長期記憶,短期記憶中的訊息,會因為受到干擾而快速消失(約20秒)。覆誦能將訊息持續保持在短期記憶中,而保持愈久的訊息愈可能被轉化為長期記憶。然而,仍需要經過記憶穩固的歷程,才會變成長期記憶。有意義的事物較容易形成長期記憶。

影響長期記憶的因素

[編輯]

時間

[編輯]

根據巴立克(Bahrick, 1975)等學者的研究,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能正確保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時間過得越久,遺忘得也就越多。

複誦

[編輯]

短期記憶必須藉由重複行為才能形成長期記憶。但是,單純的重複沒有太大意義,必須以「記憶」為前提不斷複誦才行。德國心理學家 Ebbinghaus 的研究發現,多數人現下讀的書,在二十分鐘之後只記得其中六成,到了隔天更是只記得其中的三成。但之後遺忘的速度較為趨緩,到了一個月後還能記得其中的兩成。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複習,則可以有效提昇長期記憶量。專心複誦的過程可以促使我們仔細對訊息內容進行紀錄,並藉以加深印象。複誦分為兩種類型:

a.維持複誦(maintenance rehearsal):單純背誦而不賦予其意義。如:背誦一串電話號碼。
b.引申複誦(elaborative rehearsal):將背誦內容賦予其特別意義,將產生良好記憶效果。如:背誦親友的出生年月日。

閃光燈效應(flashbulb effect)

[編輯]

當發生戲劇化、震撼或是驚人的事件時,人們不只會記住該事件,還能記住與此事件不直接相關的細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能讓我們產生非常生動的記憶,不僅細節豐富且持續時間非常長。因為事件多與自身相關,且通常當下的警覺性比較高,我們通常能記得這些事情的存在或是在哪個時間點存在。舉例而言,當事人對於921大地震發生當下、車禍發生當下、開學第一天發生的事情、婚禮上突發的事件等特別的生活經驗會比較容易成為長期記憶。

閃光燈效應只能代表對這些事情印象很深刻,對於這些事情的內容卻不一定是正確的。在解釋性新聞網站 The Conversation 中,拉法耶特學院的心理學副教授在「Flashbulb對戲劇性事件的記憶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準確『寫到』他們發現雖然每個人都有生動且完整的回憶,但有些回憶卻發生了很大變化。」[35] 因為當人在回想事件時,不只回想那事件發生的記憶,也包括情緒的記憶在內,而情緒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所以內容不一定是正確的。

閃光燈存儲器(FM)
最初被稱為閃光燈記憶(FM)的理論,這個術語是由Roger Brown和James Kulik在1977年創造的。他們認為閃光燈記憶是非常重要的現象,因為這些記憶經常被排練,因為記憶是重要的或情感上與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使記憶更容易和更生動地記憶。根據該理論,人們在生動的細節中記得有關FM的六個重要特徵:
  • 地點(事件發生時該人的位置)
  • 正在進行的活動(他們正在做什麼)
  • 舉報人(他們如何了解這一事件)
  • 自己的影響(他們的感受以及事件對他們的影響)
  • 其他影響(其他影響和感受)
  • 後果(事件的重要性/結果)
例如:在看到震憾人心事件的新聞報導之後,留下不容易磨滅的印象。

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

[編輯]

指個人在記憶許多個連續項目時,這些項目在序列中的位置,會影響記憶的效果。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分野的證據之一來自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由艾賓浩司最早發現,回憶的正確率會隨事件刺激發生的時間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個人在回憶一連串連續項目時,會因項目的先後順序影響記憶效果。其中,若是此記憶為長期記憶,則連續項目的最初的項的回憶成功機率最高,稱為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若連續項目最後出現的刺激回憶成功機率最高,則此記憶停留在短期記憶中,稱為新近效應(Recency Effect)。

前面項目記得比較好,回憶的成功率最高的原因是-當一個人在記一連串的項目時,每次都會重頭開始複誦,所以最初的項目就複習(複誦)很多次。短期記憶慢慢成為長期記憶。最後項目成功機率高是因為-最近接收到或聽到的訊息還記憶猶新,所以容易回憶。而居於序列中間部分的項目,可能受前後項目訊息的干擾,以致最不容易記得。研究顯示長期記憶較差但短期記憶正常的人多是內側盧葉受損;而長期記憶正常但短期記憶缺失的人多是頂葉與顳葉受損。

在生活中我們寫作或是演講都能運用到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像是要寫一篇好的文章的方法就是需要有一個好的開頭來吸引讀者興趣,然後在作文的最後面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當讀者在閱讀一篇很長的文章時,中間的內容會因為文章太長使讀者不易記住,但是讀者對開頭與結尾卻印象深刻。因為文章開頭只受到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terference),文章結尾只受到順攝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文章中間的內容則是受到順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兩個的影響。相同的,在演講時在一開始講得很好和在結尾的時候講的很好,中間不太好也對整體的結果差異太大,因為聽眾不會清楚記得中間的內容。

酒精

[編輯]

在攝入過量的酒精之後,酒精可能會對外顯記憶與內隱記憶都產生影響。

外顯記憶

[編輯]

酒精可能損害情境記憶的編碼,喝酒後產生的短暫失憶便可能是由於酒精導致情境記憶編碼困難的結果。此外,過量的酒精也可能嚴重損害外顯記憶的檢索。醉酒者在情境記憶的回憶和反應時間上表現較差,也可能對辨識能力造成損害。[1]

酒精對外顯記憶的影響不僅限於編碼困難和檢索困難。研究顯示,醉酒者在回憶情境記憶時,可能會出現信息片段的回憶,而非完整的情境。這種片段性的回憶可能會導致酒後失憶的現象,因為情境記憶的編碼受到酒精影響而不完整或混亂。此外,酒精還可能對記憶的時間順序和詳細信息的回憶能力造成損害,進一步影響個體對特定事件或情境的準確記憶。

內隱記憶

[編輯]

內隱記憶不需要意識或有意識的回憶,是由先前經驗引發的記憶,通常為通過經驗和重複學習形成的,比如騎腳踏車、彈鋼琴。酒精可能嚴重損害外顯記憶的檢索,但對內隱記憶的檢索則不會產生影響。在實驗中,醉酒者在內隱記憶識別任務上的表現通常優於外顯記憶的表現。儘管酒精對於內隱記憶的檢索影響較小,醉酒者對於內隱記憶任務的執行能力仍然會受到酒精影響而隨個人體質程度不一的降低。尤其在運動、肢體技能相關任務的執行上,酒精會對人體的注意力、認知、運動協調能力產生影響,間接使人無法達到平常的水準。

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和長期工作記憶

[編輯]

艾賓浩斯 (Ebbinghause,1850~1909)將實驗法引入人類記憶的研究時,意識到個體的知識、經歷和興趣影響著日常生活的回憶和保存。實驗之所以採用無意義音節就是為了儘量減少相關經驗的影響。為了排除受試者使用已經習得的技巧與策略的可能性,他將實驗材料快速的序列呈現。由此,艾賓浩斯研究了加強聯想的機制和記憶的一般規律。其後的研究者通常呈現給受試者一個不相關的詞表,要求受試者立即或在一段時間後再現詞表,以此來探討記憶一般規律和記憶容量。

在傳統的記憶模型中,即時自由回憶從暫時的短期記憶中直接提取項目,或者從歷時更長的長期記憶中透過提取線索來提取。短期記憶的容量是7+2個組塊,一個組塊相應於長期記憶中一個熟悉的模式。短期記憶中的儲存是暫時的,當注意轉移後,原來儲存在短期記憶中的訊息在幾秒鐘後就無法提供。與短期記憶不同,長期記憶中卻儲存量大、時間長,不同的項目之間以及項目與當前情境的特徵主要以聯想的形式儲存。從長期記憶提取的主要瓶頸是缺乏長期記憶中透過目標項目聯繫的提取線索。長期記憶中儲存訊息的另一個特點是後端相訊息的儲存可能幹擾原先儲存的訊息。人類記憶的這些特性與長期工作記憶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長期工作記憶存在與長期記憶不同的特點:長期記憶的提取很慢,需要1秒;而且新的可提取記憶痕跡的儲存也非常緩慢,需要5至10秒。學者的估計,對不熟悉材料以每個組塊10秒的速度記憶,但是,對於長期工作記憶,專家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就可以將專業領域的表徵材料儲存在長期記憶中。

另外,覆誦單字的實驗結果也發現了序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的新進效應初始效應。最末背誦的單字距離作答時間最近,所以即使來不及複習也能正確回答。最前面覆誦的單字一直被複習,因而得以進入長期記憶,也更容易被記起。從此實驗也可得證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屬於不同系統。

記憶的登錄(Encoding)

[編輯]

登錄記憶的方式:

  • 語義代碼(Semantic code):長期記憶會轉換成意義的方式登錄
  • 意義編碼(Encoding meaning):用概念的方式記憶
  • 圖像代表(Representing images):用圖像的方式記憶

此外,記憶登錄也有其特殊性(Encoding specificity):

  • 情境相關記憶(Context-dependent memory),是指回到背誦時的相同情境下,將有助於記憶的提取。例如:背誦時讓受實驗者喝酒。之後驗收,沒有酒的時候很難背出來,但提供受試者酒以後,就可以很順利背出來了。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常覺得別人講的某些話會很容易的連結到他們所講話的時空背景。
  • 語言相關記憶(Language-dependent memory):若提取時跟當初背誦時所使用的語言相同,會有較好的提取效果。

記憶的儲存與遺忘(Storing and forgetting)

[編輯]

記憶的儲存有 total-time hypothesis :在短期記憶時花的時間越長,資訊在長期記憶中保留的時間越久。而在花一樣的時間之下:可用分散式背誦 (distributed learning )或集中式背誦 (massed learning),而把時間分散在不同日子去背誦,也就是分散式背誦,效果會比集中式背誦好。因此學生每次上課後回家念個一小時,會比一次集中念很多小時來的有效果。此外,用精緻化背誦 (elaboration learning )經過自己有意義的重組與安排,在長期記憶可以保存的時間最久。舉例而言,上課多做筆記、轉化為自己所容易理解的,將可記憶更久。

組織記憶資訊(Organizing information)

[編輯]

組織記憶資訊的方法有:

  • 語意記憶 Semantic memory(事實),這不受時間地點影響。例如:台灣最高的山為玉山,這個答案不受時間、地點影響。
  • 情節記憶 Episodic memory(事件)。例如:五歲生日當天(時間),在很特別精緻的小公園裡(空間)的慶生會記憶;或是把一個剛看過的電影情節用口述的方式講出來。
  • 基模 Schema:傾向將類似的概念重組起來。在長期記憶裡,記憶量太大了,所以會傾向把類似概念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成為基模。例如:吃飯的基模是進餐廳、看菜單、點菜、吃東西、付錢、離開。

長期記憶的排列與架構

[編輯]
  • 歸類:將所要記憶的資料加以歸類。
  • 分層次:將所要記憶的材料,依其性質、特徵或屬性給予分層組織,將有益於記憶。
  • 語意網路:有一些資料不容易作系統的分類與分層次組織,但是可以由這些資料的相關概念組成語意網路,來幫助記憶。
  • 先前經驗的圖象:對某些特定事物產生記憶圖象,利用某些名詞產生圖象,所組成的印象。

人類有將不同事物以意義以及概念分類的能力。例如:回憶先前至賣場買了什麼一定會將同類商品一起回憶 :蘋果、牛奶、零食歸類時食品區,而牙刷、牙膏等歸類於日常用品區。上述的概念包含一個物體的屬性、抽象想法以及關係。

生理機制

[編輯]

長期記憶維持記憶與大腦神經元之間聯繫的強化息息相關。當這些由神經建構的網絡更加頻繁地對彼此發送訊號時,神經元的化學突觸在聯絡上會變得更有效率,而這些變化創造了記憶。這個過程便稱為「長期增強作用」(LTP,longterm potentiation),是指加強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以達到更經常刺激的結果。當然,由於突觸的改變並非瞬間一蹴可幾的,所以LTP也是循序漸進。我們將LTP發生與記憶儲存的週期合稱為固化(consolidation)。

LTP主要發生在突觸上的改變,故神經傳遞物質以及荷爾蒙都有機會影響到記憶的生成。如:壓力大時,人們會分泌更多的麩胺酸(Glutamate),而麩胺酸這種神經傳遞物質會促使記憶的生成(LTP),這也是為什麼在考試前我們通常能記住較多東西的原因。此外血清素(serotonin)、腎上腺素(epinephrine)、雌性激素(estrogen)皆有助於記憶的形成。

有個迷思要澄清,就是記憶不僅僅發生在大腦的皮質而已,如外顯記憶中,海馬迴(Hippocampus)便扮演了記憶前處理的重要角色。海馬迴幫助我們編碼使我們能夠更清楚兩件不同記憶之間的連結(Eichenbaum,1999);此外,海馬迴也可切換記憶,短暫地把記憶引導到大腦的其他部分,如皮質。少了海馬迴,我們的外顯記憶將變得效率低下且雜亂無章。除了海馬迴之外,還有小腦(cerebellum)和杏仁核(amygdala),它們分別處理內隱和情感記憶。

在生理學上,長期記憶的建立涉及大腦中神經元結構的物理變化過程,此過程被稱為長期增強,雖然仍有許多細節尚未被完全了解,但是最主要的原理機制已被確定:人在進行學習時,大腦中的神經元電路(即所謂的神經網絡)會被建立,並且隨著學習進行而改變、加強神經網絡結構,這些神經迴路是由許多神經元組成,而這些神經元通過稱為突觸的特殊連接相互通信。然後,因為在神經元內部涉及創造新蛋白質的過程,利用神經傳導物質跨越突觸間隙向受體進行電化學訊號轉移,大腦神經元中的某些迴路因為被重複使用(學習中進行的重複練習或意義聯想)使得迴路的通訊強度得到加強,最後,隨著重複使用,這些突觸連接的效率也會增加,促進神經衝動沿特定神經迴路通過,在經過視覺皮層、聽覺皮層、皮層關聯區域等的許多連接之後,長期記憶基本上就會形成。

長期記憶形成的過程在結構和功能上都與短期(工作)記憶的創建不同,短期記憶是利用額葉,前額葉和大腦的頂葉來主控各區域的神經元執行瞬態模式的溝通以進行記憶,長期記憶則是由大腦主控廣泛分佈於各神經迴路的那些穩定持久的電位變化訊號。和長期記憶的形成有關的另一個構造是海馬迴,海馬迴這個構造基本上是長期記憶的一個臨時中轉點,雖然海馬迴並不用於儲存信息,但是海馬迴對於將短期記憶合併到長期記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研究認為海馬迴參與了神經連接結構在最初學習後三個月以上的維持及改變。

傳統與非傳統觀點

[編輯]
焦點 傳統的三貯存所觀點 其他的記憶觀點
記憶貯存所的關係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性質不同,可能是併排或上下連結著。 短期記憶、工作記憶與長期記憶成巢內包圍的關係;工作記憶只包含最近被激發的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只包括少部分的工作記憶。
訊息的移動 訊息直接從短期記憶被移到長期記憶,反之亦然。訊息從未同時放置在此貯存所中。 訊息保留在長期記憶中。當被激發時訊息移到工作記憶中,此處是長期記憶的一個專門區,工作記憶積極的將訊息活躍的移進或移出短期記憶中。
術語 工作記憶是短期記憶的另一名稱;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不同。 工作記憶是長期記憶的一部份,是最近被激發的知識(事件與程序知識),包含了快速消失的短期訊息。
強調 強調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不同。 強調訊息被激發而移入工作記憶中以及工作記憶在記憶歷程的重要性。

附註:工作記憶的觀點是由Cantor&Engle 1993;Engle, 1994;Engle, Cantor&Carullo,1992等人所提出。

長期記憶的類型

[編輯]

長期記憶概念上可透過「習得知識(memory with knowledge)」的有無分為兩大類:含有知識之「陳述記憶」與通常為習慣、技術等無知識之「非陳述記憶」。 分類依據透過「是否對特定記憶內容產生有意識的內省(whether conscious introspection about the contents of the particular memory trace is absent[2])」(Fabbro, 1999),白話來說就是你不能透過絞盡腦汁思考出「非陳述記憶」裡的內容。 大部分認知心理學家將長期記憶分為兩個類別:外顯和內隱。外顯記憶是長期記憶中可以被回想和有意識深思熟慮的知識。另一方面,內隱記憶則是我們無法有意識回想的知識,但在沒有察覺下,將影響我們的行為或想法。這些不同種類的記憶連結腦中的不同部位。 行為與神經科學家利用不同記憶測量方式將長期記憶作了以下的分類:

陳述性/外顯性記憶(declarative/explicit memory)

[編輯]

「可陳述」指能夠明確想起某事件或事實,並能用言語表達、描述的記憶,可透過有意識的回憶過程直接提取,又可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或意識記憶(conscious memory),儲存於腦內側盧葉 (hippocampal and neocortex)。一輩子所累積的經驗、知識可用語言描述或以心像呈現,因此皆可被稱為「陳述性記憶」。陳述性記憶是不完美且容易被扭曲的,其中又分為「情節記憶」與「語意記憶」兩種。

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

[編輯]

與習得的知識相關,以概念為組織元素。用來儲存非個人經驗的一些事實性知識,以網路的方式組成,並以屬性階層和語意關聯性連結網路。舉例:美國第一任總統是喬治華盛頓。

  • 不太隨年紀增長而衰退。
  • 由內側顳葉(inferotemporal lobe)調控,受損會造成記憶困難。
  • 腦傷病人的研究進一步指出,概念除了知覺與語意屬性也包含功能(如:椅子可以坐)與操作(如:圓形門把利用扭轉力打開)的多元屬性。

語意記憶是意義的記憶,包括文字、事實、理論和概念-陳述性知識;這些記憶不需要與特殊經驗連結,它是以命題、影像和基模儲存。

命題和命題網路
命題是知識的最小單位,它能判斷真假。這個陳述:「1.他借了桌布。2.這桌布是古董。」命題共有的訊息彼此相關,認知心理學家稱為命題網路。例如上述兩個命題共有的訊息是桌布(他借了桌布和這桌布是古董)。存在網路中的是意義而不是確切的字或字的順序。相同的命題網路存在這個命題:「這古董桌布被他借了」。這意義相同且以一組關係存在記憶中。
大部分的訊息有可能是以命題網路的方式儲存和表徵。當我們想要回憶一些訊息的時候,我們可能轉換他的意義(像命題網路中的表徵)為熟悉的說法或句子或心理圖片。同時,因為命題是以網路存在,回憶一些訊息能觸發或活化其他的訊息。但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網路,因為他們不是我們意識記憶的一部分。這個情形很像當我們用母語形成一句話的時候,並不會意識到內在的文法結構,我們不會為了要說一個句子而做一個圖表。
影像
影像是基於訊息的結構或現象的表徵。當我們形成影像時(像你在做一個問題時),我們會試著去記住或創造訊息的物理特徵和空間結構。例如:當人們被問到他們的客廳窗戶有多少片玻璃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會在「他們心裡的眼睛」中形成窗戶的影像,並開始數有幾片-當有越多片時,反應所花的時間就越多。如果訊息是以像「我的客廳的窗戶有七片玻璃」這樣的命題表徵,每個人大約花相同的時間來回應,不論這數字是多少(7或是27)。然而,有些心理學家相信影像和圖片一樣儲存;有些則相信我們將命題儲存在長期記憶當中,當有需要時才將它轉換到工作記憶中成為圖片。另外,影像有可能包含每種程序的特徵-有些影像的記憶,有些語言或命題陳述的記憶。「你心裡的眼睛」看到的影像與實際影像並不完全相同,要完成心理影像複雜的轉換較實際影像的轉換困難。
基模
命題和個別的影像用在表徵個別的概念和關係時是好的,但是通常我們對一個主題的知識會結合影像和命題。為了解釋這種複雜的知識,心理學家們發展了基模的概念(Gagne,Yekovich,&Yekovich,1993)。基模是組織大量訊息的抽象知識結構,可以視為一種較大的記憶單位。一個基模(單數形式)是表徵一個事件,概念或技巧的樣式或指南。

基模告訴你一個類別的典型特徵,對一個物品或情境的預期是甚麼。當我們將基模用在一個特定的情境時,這型態有填滿特定訊息的「開槽」。基模是個人的。例如,我的古董基模比起一個古董收藏家,發展的較不豐富。這跟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所談到的基模有非常類似的概念。

當你聽到,「他借了這古董桌巾」這個句子時,你知道的甚至比兩個命題還要多。這是因為你有「借」、「桌巾」、「古董」和「他」這個人的基模。沒有人另外告訴你其他資訊,但你知道的有:

  • 借出桌巾的人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條桌巾了,因為已經在他那裏了。
  • 他有責任還桌巾給借他的人。

這些訊息並沒有明確的陳述出來,但它是我們基模中對於「借」的意義的一部分,所以會套用此基模得到特定訊息的背後資訊。其他的基模可能會讓你想到,桌巾不是塑膠做的(如果它真的是古董的話)、他可能邀請客人來吃飯。如果你認識他,你對他這個人的基模甚至能讓你預測,他會在甚麼情況下歸還這個桌巾。

另一種基模,故事文法(有時候稱為內容或故事結構的基模)能幫助學生了解或記住故事(Gagne,Yekovich,&Yekovich,1993;Rumelhart & Ortony,1977)。故事文法可能像:謀殺案的發現、尋找線索、確定兇手致命的錯誤、設下讓嫌疑犯供認的妙計、兇手進入圈套,最後謎案獲得解答!也就是說,故事文法是可以適用於很多個別故事的一般典型結構。為了瞭解一個故事,我們選擇適當的基模。然後,我們用這個架構來決定哪些細節是重要的、要找哪些訊息,以及要記住甚麼。基模就好像是故事中應該發生甚麼事的理論。基模用「質問」內容的方式引導我們,指出我們預期要找的特定訊息,讓故事有意義。如果我們活化「謀殺謎案基模」,我們可能會對線索或是兇手的致命錯誤產生警覺。如果沒有適當的基模,要了解一個故事、教科書或教室中的課程,會是一個非常慢且困難的過程,就像你沒有地圖,卻要在新的城市找路一樣。用來表徵日常生活情境中事件的典型順序之基模稱之為「腳本」或是「事件基模」。

  • 語意記憶模型:

若論及模型的建構,語意記憶的本質是它的內容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經驗實例,如情景記憶。相反,存儲在語意記憶中的是經驗的「要點」,一種適用於各種經驗對象的抽象結構,並描述了這些對象之間的分類和功能關係。因此,完整的語意記憶理論不僅要考慮這些「要點」的表徵結構,還要考慮如何從經驗中提取它們。


一、網絡模型:

各種網絡在許多語意記憶理論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般而言,網絡由通過鏈路連接的一組節點組成。節點可以表示概念,單詞,感知特徵,或者根本不表示任何東西。可以對鏈接進行加權,使得一些鏈接比其他鏈接更強,或者等效地具有這樣的長度,使得一些鏈接比其他鏈接花費更長的時間來遍歷。網絡的所有這些特徵已經被用在語意記憶的模型中,其示例在下面找到。
舉例:可教語言理解(Teachable Language Comprehender,TLC)。在這個模型中,每個節點都是一個單詞,代表一個概念(如「Bird」)。每個節點存儲一組屬性(如「可以飛」或「有翅膀」)以及指向其他節點(如「雞」)的指針(即鏈接)。節點直接鏈接到那些節點,它們是子類或超類(即「Bird」將連接到「Chicken」和「Animal」)。
因此,TLC是一種分層知識表示,其中表示大類別的高級節點(通過子類的節點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到那些類別的許多實例,而表示特定實例的節點處於較低級別,僅連接到他們的超級。此外,屬性存儲在它們適用的最高類別級別。例如,「黃色」將與「金絲雀」一起存儲,「有翅膀」將與「鳥」一起存儲(一級向上),「可移動」將與「動物」一起存儲(另一級別)。
節點還可以存儲對其上級節點的屬性的否定(即,「NOT-can fly」將與「penguin」一起存儲)。這提供了一種表示的經濟性,因為屬性僅存儲在它們變得必不可少的類別級別,即它們成為關鍵特徵(見下文)。TLC中的處理是一種傳播激活的形式。也就是說,當節點變為活動狀態時,該激活通過它們之間的鏈接傳播到其他節點。
Collins和Quillian後來更新了TLC以包括加權連接以解釋這種影響。這個更新的TLC能夠解釋熟悉效果和典型效應。它的最大優點是它清楚地解釋了啟動:如果相關信息(「素數」)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呈現,你更有可能從內存中檢索信息。 TLC還沒有一些記憶現象,包括為什麼人們能夠快速回應明顯錯誤的問題(比如「雞是流星?」)。

二、特徵模型:

意指將語義類別視為由相對非結構化的特徵集組成。由Smith,Shoben和Rips(1974)提出的語義特徵比較模型將存儲器描述為由不同概念的特徵列表組成。根據這種觀點,不會直接檢索類別之間的關係,而是間接計算它們。例如,受試者可以通過比較表示其主題和謂詞概念的特徵集來驗證句子。
這種計算特徵比較模型包括Meyer(1970), Rips(1975), Smith等人提出的模型。 (1974)。早期的感知和概念分類工作假設類別具有關鍵特徵,類別成員資格可以通過特徵組合的邏輯規則來確定。最近的理論已經接受了類別可能具有不明確或「模糊」的結構並且已經提出了用於驗證類別成員資格的機率或全局相似性模型。

三、聯想模型:

關聯」 - 兩條信息之間的關係 - 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不同層次的心理表徵的關聯對於記憶和認知模型至關重要。內存中的項集合之間的關聯集等同於網絡中節點之間的鏈接,其中每個節點對應於存儲器中的唯一項。實際上,神經網絡和語義網絡可以被表徵為認知的關聯模型。然而,關聯通常更清楚地表示為N×N矩陣,其中N是存儲器中的項目數。因此,矩陣的每個單元對應於行項和列項之間的關聯強度。
通常認為學習是一個關聯強化的過程;每當內存中的兩個項同時處於活動狀態時,它們之間的關聯就會變得更強,且兩項訊息之間更容易互相激活。
三個在聯想記憶研究領域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模型分別是SAM(Search of Associave Memory)TODAM( Theory of Distributed Associative Memory)MatrixSAM 屬於情景記憶模型TODAM語義記憶模型Matrix模型為情景記憶與語義記憶的混合模型

四、統計模型:

將語義信息的獲取表徵為來自一組離散體驗的統計推斷,分佈在多個「上下文」中。雖然這些模型的細節不同,但它們通常使用(項目×上下文)矩陣,其中每個單元格表示在給定上下文中內存中的項目發生的次數,通過矩陣的統計分析收集語義信息。這些模型中的許多模型與搜尋引擎中使用的模型類似(例如,參見Griffiths等,2007 和Anderson,1990 ),儘管尚不清楚它們是否實際使用相同的計算機系統。
舉例而言,超空間模擬到語言(HAL)僅將上下文視為直接圍繞給定的單詞。 HAL計算NxN矩陣,其中N是其詞典中的單詞數,使用10個字的閱讀框逐步移動通過文本語料庫。與SAM中一樣(見上文),只要兩個單詞同時在幀中,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就會增加,即NxN矩陣中的相應單元遞增,兩個單詞之間的距離越大,關聯增加的量就越小(具體來說,Delta = 11-d,其中d是兩者之間的距離框架中的兩個單詞)。如在LSA中(參見上文),兩個單詞之間的語義相似姓由它們的向量之間的角度的餘弦給出(也可以對該矩陣執行維數減少)。然後,在HAL中,如果兩個單詞傾向於出現相同的單詞,則它們在語義上是相關的。注意,即使被比較的詞實際上並不共同發生(即「雞」和「金絲雀」),這也可能成立。
  • 語意記憶的位置:
目前關於此議題有兩種主流觀點。一方面,許多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認為語義記憶是由情景記憶中涉及的相同腦系統存儲的。這些包括內側顳葉(MTL)和海馬結構。在該系統中,海馬結構「編碼」記憶,或者使得記憶可以完全形成,並且皮質在初始編碼過程完成之後存儲記憶。最近,已經提出了新的證據來支持對這一假設的更精確的解釋。海馬結構包括其他結構:海馬本身,內嗅皮質和周圍皮質。後兩者組成了「海馬旁皮質」。雖然完全喪失了情景記憶,但是對海馬體有損傷的遺傳學但是一些倖免的海馬旁皮質能夠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完整語義記憶。
這有力地表明,導致語義記憶的信息編碼在海馬體中沒有生理基礎。然後,這就提出了語義記憶可能位於何處的問題。有些人認為語義記憶存在於時間新皮層中。其他人認為語義知識廣泛分佈在所有大腦區域。為了說明後一種觀點,請考慮您對狗的了解。持有「分佈式語義知識」觀點的研究人員認為,您對狗的聲音的知識存在於您的聽覺皮層中,而您識別和想像狗的視覺特徵的能力存在於您的視覺皮層中。最近的證據支持這樣的觀點,即時間極點是雙峰的單峰語義表示為多模態表示的收斂區。這些區域特別容易受到語義癡呆的損害,語義癡呆的特徵在於全局語義缺陷。
  • 神經相關和記憶學習:
海馬區域對於語意記憶涉及陳述性記憶非常重要。左下前額葉皮層(PFC)和左後顳區是涉及語意記憶使用的其他區域。影響外側和內側皮質的顳葉損傷與語義障礙有關。對大腦不同區域的損害會對語意記憶產生不同的影響。神經影像證據表明左側海馬區域在語意記憶任務期間表現出活動增加。在語義檢索期間,右中額葉回的兩個區域和右下顳回的區域同樣表現出活動的增加。對語意記憶中涉及的區域的破壞會導致各種不足,具體取決於損壞的區域和類型。
例如,Lambon Ralph,Lowe和Rogers(2007)發現,根據損傷的位置和類型,患者對一種語義類別的知識缺陷不同,可能會發生類別特異性損傷。類別特異性損傷可能表明知識可能依賴於在不同區域編碼的感覺和運動特性(Farah和McClelland,1991)。特定類別的損傷可能涉及皮質區域,其中表示生物和非生物的東西,以及表徵特徵和概念關係的區域。根據對語義系統的損害,一種類型可能比另一種類型更受青睞。在許多情況下,有一個領域比另一個領域更好(即生活和非生命事物在特徵和概念關係上的表現,反之亦然)。不同的疾病和病症可以影響語意記憶的生物學運作。已經進行了各種研究以試圖確定對語意記憶的不同方面的影響。
例如,Lambon,Lowe和Rogers(2007)研究了語義癡呆和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對語意記憶的不同影響。他們發現語意性癡呆症具有更廣泛的語意障礙。此外,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導致的語意記憶缺陷傾向於具有更多類別特異性損傷。其他影響語意記憶的疾病 - 例如阿爾茨海默病 - 在臨床上被觀察為命名,識別或描述對象的錯誤。而研究人員將這種損害歸因於語意知識的退化(Koenig等人,2007)。各種神經成像和研究指向由大腦中不同區域產生的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
還有其他研究表明,語意記憶和情景記憶都是單一的陳述性記憶系統的一部分,但在更大的整體中代表不同的部門和部分。根據是否訪問語意或情景記憶,激活大腦內的不同區域。某些專家仍在爭論這兩種類型的記憶是否來自不同的系統,或者神經成像是否會因為在檢索過程中激活不同的心理過程而使其看起來如此。
  • 語意記憶障礙:
  1. 語意類別特定的損傷
    特定類別的損傷可能導致廣泛的,不完整的損傷或局部損傷。特定類別的損傷可分為四類。感知和功能特徵,地形組織,信息量和相互關係是語意記憶障礙功能下降的領域(Warrington和Shallice,1984)。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語意記憶障礙,導致錯誤描述和命名對象,但不一定是類別特定的。語意癡呆是另一種與語義記憶相關的疾病。語意癡呆是一種語言障礙,其特徵在於理解和識別單詞的惡化。損傷包括難以生成熟悉的單詞,難以命名對象和視覺識別的困難。研究表明,顳葉可能是語意記憶障礙的類別特定障礙的原因。除了特定類別的損傷外,語言記憶障礙還包括模態特異性損傷(Cohen等,2002)。
  2. 模態特定的損傷
    還參考模態討論了語義記憶。不同的組件表示來自不同感覺運動通道的信息。基於輸入模態,模態特定損傷被分成單獨的子系統。不同輸入模態的示例包括視覺,聽覺和觸覺輸入。模態特定損傷也根據信息類型劃分為子系統。視覺與口頭和感知與功能信息是信息類型的例子。模態特異性可以解釋語意記憶障礙中的類別特定損傷。視覺語意的損害主要損害生物的知識,對功能語意的破壞主要損害無生命事物的知識。
  3. 語意難治性訪問和語義存儲障礙
    語意記憶障礙分為兩組,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與語意存儲障礙。可以根據以下四個因素分辨。
  • 時間因素: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的一個關鍵特徵是時間扭曲。與自然響應時間相比,注意到對某些刺激的響應時間的減少。
  • 響應一致性:在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中,會發現在理解和響應多次出現的刺激方面存在不一致。時間因素影響響應一致性。在語意存儲障礙中,沒有觀察到在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中那樣對特定項目的不一致反應。
  • 刺激頻率:決定了認知的所有階段的表現。極端詞頻效應在語意存儲障礙中是常見的,而在語意難治性接入障礙中,詞頻效應是最小的。
  • 語意相關性:有實驗利用「近距離」和「遠距離」組的比較測試了語意相關性。「關閉」分組具有相關的單詞,因為它們來自同一類別。例如,服裝類型列表將是「近距離」分組。「遠程」分組包含具有廣泛分類差異的單詞。不相關的詞語將屬於這一類。比較近距離和遠距離群體表明,在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中,語意相關性具有負面影響。在語意存儲障礙中沒有觀察到這種情況。特定類別和形態特定的損傷是語意記憶的訪問和存儲障礙的重要組成部分。
  • 近代/未來研究方向:
語意記憶在過去的15年中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部分原因在於功能性神經影像學方法的發展,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這些方法已用於解決一些問題。關於我們理解語意記憶的核心問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功能磁共振(fMRI)允許認知神經科學家探索關於語意記憶的神經網絡組織的不同假設。通過使用這些神經影像技術,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參與者在執行認知任務時的大腦活動。這些任務可以包括但不限於命名對象,決定兩個刺激是否屬於同一對像類別,或者將圖片與其書面或口頭名稱相匹配。
語意記憶不是在表達或檢索各種語義知識中扮演專用和特權角色的任何一個大腦區域,而是功能和解剖學上不同的系統的集合,其中每個屬性特定的系統與感覺運動模態相關聯(即視覺),甚至更具體地說是該模態中的屬性(即顏色)。神經影像學研究還提出了語意處理和感覺運動處理之間的區別。仍處於開發早期階段的新想法是語意記憶,如感知,可以細分為視覺信息的類型 - 顏色,大小,形式和動作。 Thompson-Schill(2003)發現左側或雙側腹側顳葉皮質似乎參與了顏色和形態知識的檢索,左側顳側皮層的運動知識,以及頂層皮層的大小知識。神經影像學研究提出了一個龐大的,分佈式的語意表徵網絡,這些語意表徵由屬性最小化,也可能另外按類別組織。
這些網絡包括「腹側(形態和顏色知識)和側面(運動知識)顳葉皮層,頂葉皮層(大小知識)和前運動皮層(操縱知識)的廣泛區域。其他區域,例如更多的顳葉皮層前區,可能涉及非感性(例如言語)概念知識的表示,也許是以某種明確組織的方式。「有人認為,在顳頂網絡中,前顳葉對於語意處理相對更為重要,而後驗也是如此。語言區域對於詞彙檢索來說相對更重要。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編輯]

情節記憶是屬於個人的主觀知覺經驗,是個人對特殊事件的記憶,包含事件脈絡、時空背景、人物、活動,以及當時個人情緒、感官、意念等內在狀態,可由有意識的從回想經驗中提取。我們大多可以知道事件何時發生。相反的,我們通常無法描述何時獲得語意記憶。另外,一般認為情節記憶系統能夠提供語意記憶最基本的支持。 例如:回想生日會想到每年吃的水果蛋糕、大後天要考試、去年跨年在台北101跟男朋友吃了昂貴的燭光晚餐。

對於情節記憶的提取,如同拼拼圖一般,若提取時對這段記憶的線索越多、干擾越少,則越容易成功提取記憶,例如記憶的編碼具有特異性,在相同的環境元素下,我們更容易想起自己與特定人有見過面,這便是由於線索較多。 可以特別注意的是,想不起來的記憶並非消失,而是提取失敗。提取失敗的原因,則可能是訊息喪失或受到干擾。

  • 隨年紀增長呈線性衰退:Ex:921 地震發生的時候人在哪裡、在做什麼
  • 內側顳葉(medial temporal lobe)(海馬迴及其周邊組織):若無顳葉內側,則只有辦法將記憶變成新的程序性記憶(如:彈鋼琴),而無法記得事件發生經過。
  • 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特別是左腦):能幫助組織訊息能更有效地儲存,依照每個部位的特定功能,使訊息能在其發揮作用。

上述的兩項劃分有得到一些病例的支持,如:有些失憶症患者難以回憶特定情境(情節記憶),但可以對此做一般的言語描述(語意記憶);有些智力落後症患者可以記住個人具體事件(情節記憶),但難以記憶抽象的數學運算規則(語意記憶)。不過兩者在某些情況下,也難以二分法看待,例如吃過的香蕉保存於情節記憶,但香蕉本身是語意記憶;以及對特定時空的情節記憶,經過在不同背景的多次重覆後,便會逐漸概括為語意記憶。因此,現在傾向於將兩者視為一個連續體的兩端。

塗爾文定義了情節記憶(回憶)的三個關鍵屬性:
  1. 主觀的時間感(或心理時間旅行)
  2. 與自我的聯繫
  3. 自主意識(自主意識是指一種特殊的意識,伴隨著記憶的行為,使個體能夠在主觀時間內意識到自我。)
  除了塗爾文之外,其他人還提到了回憶的重要方面,包括視覺意象,敘事結構,語義信息檢索和熟悉感。記錄到情景記憶中的事件可以觸發情節學習,即由於事件而發生的行為變化。例如,被狗咬傷後對狗的恐懼是偶然學習的結果。情景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回憶過程。回憶是一個過程,它引發與特定事件或經歷相關的上下文信息的檢索。
  • 情節記憶的認知神經科學深究:新的情景記憶的形成需要內側顳葉,包括海馬體的結構。沒有內側顳葉,人們就能夠形成新的程序記憶(例如:彈鋼琴),但卻無法記住它們發生的事件。此外,前額葉皮層(特別是右半球)也參與新的情景記憶的形成(也稱為情節編碼)。對前額葉皮層有損傷的患者可以學習新的信息,但往往會以無序的方式這樣做。例如,他們可能會顯示他們過去看過的對象的正常識別,但無法回想起何時何地被查看過。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前額皮質有助於組織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存儲,並利用其在執行功能中的作用。其他人認為,前額葉皮層是增強編碼的語義策略的基礎,例如考慮研究材料的意義或在工作記憶中排練它。因此,研究人員不同意情節記憶存儲在海馬體中的時間長短。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情節記憶總是依賴於海馬體。其他人認為海馬只能在短時間內存儲情節記憶,之後記憶會被整合到新皮質中。最近的證據表明,成人海馬中的神經發生可以緩解舊記憶的消除並提高形成新記憶的效率,從而加強了後一種觀點。
  • 年齡差異:情節記憶在大約3至4歲時出現。檢索情節記憶時,在年輕(23-39歲)和老年人(67-80歲)之間激活的特定腦區(主要是海馬體)似乎不同:老年人往往會激活他們的左右海馬體,而年輕人只激活左邊。
  • 腦傷和情節記憶
  1. 根據對行為研究的回顧,有人認為某些自閉症患者可能會對邊緣 - 前額外情節記憶系統產生選擇性損傷。[24]另一項研究則指出了個人經歷事件的偶發性或自覺性記憶中的自閉症缺陷的證據。
  2. 阿爾茨海默病往往會在其他大腦區域之前損害海馬體。
  3. 一種罕見的貝類中毒稱為失憶性貝毒中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 ASP):有些海洋藻類會產生軟骨藻酸(Domoic acid),累積在濾食性貝類中,人類若吃下含足量軟骨藻酸的貝類,會出現癲癇、喪失記憶,少數情況會死亡。
  4. 高沙可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稱健忘症候群)是由硫胺素(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常肇因於酗酒、長期嘔吐、缺乏飲食等造成的營養不良。
  5. 皮質醇(Cortisol,又稱壓力賀爾蒙)水平上升會顯著抑制記憶,可能導致抑鬱症中的記憶缺陷。
  6. MDMA(俗稱搖頭丸)的使用與情景記憶的持續缺陷有關。
  • 動物的記憶:最初是認為動物不具有情節記憶,但後續的實驗中發現有情節記憶的部分特徵,目前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對於情節記憶的異同目前仍存在爭議。
  • 與「語義記憶」的關係:情節記憶允許想像回到過去,提供了將先前感受與當前情況相關聯的手段。另一方面,語義記憶是我們「已獲得的」事實、概念和技能的結構化記錄,因此,語義信息源自累積的情節記憶。情景記憶可以被認為是將語義記憶中的項目聯繫在一起的「地圖」。例如,所有遇到「狗」外觀和聲音的方式都將構成該詞的語義表示。然後,關於狗的所有情節記憶將參考「狗」的這種單一語義表示,同樣地,所有與狗的新體驗將修改該狗的單個語義表示。
  語義和情境記憶共同構成了我們的陳述性記憶。它們各自代表上下文的不同部分以形成完整的圖像。因此,影響情景記憶的東西也會影響語義記憶。例如,來自內側顳葉損傷的順行性遺忘是聲明記憶的損害,其影響發作和語義記憶操作。最初,塗爾文提出,情節和語義記憶是在檢索中相互競爭的獨立系統。然而,當Howard和Kahana完成支持相反的潛在語義分析(LSA)的實驗時,這個理論被拒絕了。當時間關聯的強度降低時,兩者一起工作,而不是語義相似性的增加,因此當情節線索也很強時,檢索的語義線索最強。
  • 情節記憶與「Déjà vu」(既視感)
  既視感指的是人在第一次經歷或見到某場景時,對此場面或周圍的事物有著莫名的熟悉感,彷彿和曾經經歷過一般。
  而此現象有一部分解釋和情節記憶有關,例如我們曾去過建築設計非常類似的地方,並有著我們來過這種建築的記憶(也是一種情節記憶)。而當我們之後看到非此地卻設計相似的建築物時,因為記憶中我們曾經去過或看過相似建築的記憶被調出,此刻看到的建築與腦中的情節記憶進行比對,使我們產生了所謂的「Déjà vu」。

陳述記憶的運作方式

[編輯]
登錄
[編輯]

登錄表示所碰到的東西曾被注意、處理、準備儲存於記憶中,當登錄的程度精緻且深層時,這個記憶會比淺的、隨便記憶的來得好。當我們對於一件事思考越久就容易記得越清楚,越去研讀記憶就越好。偏好會主導我們的注意力,注意力則決定登錄的品質與數量,因此興趣與偏好便決定了記憶本質與強度。

儲存
[編輯]

永遠儲存的記憶並沒有分別的儲藏地點,實驗數據僅顯示脊椎和無脊椎動物的記憶儲存都有相同的原則,記憶是儲存在與知覺和處理記憶相同的大腦結構中,目前為止沒有方法可以直接指出記憶在大腦的哪裡,當然也沒辦法找出某一物體存在大腦的位置。雖然沒有單一的記憶儲存倉庫,且記憶並非散於神經系統的各處,而是大腦幾個區域合起來才代表一個表徵,每一個區域的貢獻也不同。登入一個經驗並構成該經驗的紀錄時,稱為『engram』。陳述性記憶的engram散佈於大腦不同區域,這些區域都有特殊的知覺與訊息處理歷程,這個原則也幫住我們了解什麼樣的人可以在特殊的領域有不同成就。舉例來說:職業運動選手可以記得以前球賽的細節、圍棋大師可以記得以前比賽的棋譜,但這些專家的知識並不是記憶的能力,而是藉由經驗得來的能力,使其可以登錄和組織某些特別的訊息。

提取
[編輯]

記憶是個重新建構的歷程,而不是重演過去發生的事情。心理學家Endel Tulving 和哈佛大學的薛克特強調提取『線索』的重要,記憶儲存的好不代表日後可以成功的提取。想要有效的回憶,提取的線索必須有效,最有效的線索就是這件事的特點。記憶提取與登錄時的心情與情境也有關,劍橋大學Alan Baddeley和Duncan Godden做了一個研究,當潛水者站在沙灘上或十呎的海水下記憶四十個沒有相關的字,然後測量這兩個情境中他們的記憶,結果顯示:在水底的字於水底測試時有較好的成績,在沙灘上的字於在沙灘上測時有較好的成績。整體來說,登錄與提取情境相同時,回憶出來的字會多出百分之十五。

編碼特異性(Encoding Specificity)
[編輯]

當檢索條件(例如上下文或線索)與形成記憶時存在的條件重複時,會比較容易記得,即編碼和提取的效果較好。例如,如果你在一個特定的房間學習考試,並之後在同一個房間參加考試,你會在那個考試中表現得更好。

遺忘
[編輯]

對於遺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說法:

  • 消退理論(Decay Theory):當記憶生成後即會在腦部中形成記憶痕跡(engram),長時間不被利用就會慢慢消失,但卻有許多現象是消退理論無法解釋的,例如人們經常回憶起很久以前的往事等,單靠消退理論不足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短期記憶很快就消失,有些卻會長期保存。 記憶痕跡:當記憶生成後,會使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產生深淺不一的皺褶,若此記憶經過一段時間而不被使用,留下的痕跡則會因為新陳代謝而逐漸變化、消失,最終形成遺忘。但目前記憶痕跡只是假設性的推論,並沒有生理學上的支持與論證。 記憶痕跡因廢用而消退:記憶因長期的廢棄不用,在人體自然的作用下,逐漸消除遺忘。若無法做到則形成疾病,例如超憶症(hyperthymesia)。
  • 干擾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新舊記憶的相互干擾。具體而言,人們的記憶不只會消退或消失,更有可能互相干擾、影響。其中依照記憶產生的先後而互相影響的情形,又可分為順向干擾及逆向干擾。 順向干擾(proactive inhibition):即舊學習的記憶影響新學習的記憶。例如: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心理學測驗中想起生物學的內容;朋友重辦手機門號後,當你想打電話給他時,會回想不起新號碼,是由於舊號碼的干擾。 逆向干擾(retroactive inhibition):即新記憶影響舊記憶的提取與存取。例如: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生物學的測驗中想起心理學的內容;睡前學習的效果優於白天,因為所受後繼學習的干擾較少;朋友重辦手機門號後,會回想不起舊號碼,是由於新號碼的干擾。
  • 壓抑說(repressed memory):又稱動機性遺忘。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提出的一種說法,常見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即因某些過去發生的事情,導致腦部產生防衛機制,壓抑住某些想法或記憶。
  • 同化說(assimilation theory):由奧蘇貝爾提出,認為遺忘是學習到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以後,高級的可代替低級的,使低級的觀念遺忘,從而簡化知識,減輕記憶量,是積極的遺忘,相反,若鞏固原有知識導致新舊知識混淆,導致記憶錯誤,是消極的遺忘。
  • 提取失敗假設(retrieval failure hypothesis):有人把人腦比作一個圖書館。記憶就是從圖書館裡取書的過程。如果沒有線索找不到書,圖書就會就會隱身在圖書館無法看到,這就好比遺忘。遺忘是找不到合適的提取線索而發生的,例如「舌尖現象」(也就是常說的「話在嘴邊」)。
  • 記憶檢索困難(Clue Dependent Forgetting):當人對受到的刺激解碼不完全時,會進入看似「知道卻想不起來的」狀態,也就是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phenomenon)。因為人類將同一記憶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分為不同部分存放,若無法透過解碼全部取回時,即會造成此現象。
  • 機體性因素:大腦嚴重損傷,經治療後如無法完全後原,就可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或健忘。

除了極少數的情況(例如重大消息或目睹一件意外發生)會使記憶深刻外,時間會使原本清晰充滿細節的記憶消弱。這個隨時間消失的記憶就是我們熟悉的遺忘現象。正常的記憶並不是事件的每一個細節,由於忘記細節,才能形成概念,逐漸將不同的經驗訓練累積,形成知識。

非陳述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

[編輯]

無法用言語表達描述的記憶,是關於如何去做某些事的知識,又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儲存於多種不同腦區。 「非陳述」是指屬於無意識,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且不能被表達的記憶形式,如動作與知覺技能,失憶症患者保有這些技能,且能表現出正常的條件反射與語意促發效應。當人學習過某知識,雖然無法主動回憶起來,但透過做了某一特定動作時,可觸發這個記憶。代表這些知識的記憶依舊存在,只是以一種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如:回想交通工具,會想到汽車、火車、公車、捷運等等。

依照在腦中儲存位置不同,可大致分為以下四種:促發、非聯結學習、聯結學習與程序記憶。

定義 舉例
促發 外界刺激的記憶誘發特定決策或反應的過程,包含「知覺促發」與「概念促發」 上課時老師不斷提到"defend"這個單字,下堂課的老師要大家舉例"de"開頭的單字,你會馬上說"defend",這便是一種概念促發
非聯結學習 包含「習慣化」與「敏感化」,這兩項學習有相反的效應。對刺激的習慣化會使行為或神經反應減弱,且刺激通常較弱而無害,另外其對刺激的針對性高,效應時間長。敏感化則是使行為或神經反應增強,且刺激通常較強或有害,其對刺激的針對性低,效應時間短。 習慣化:住在大馬路邊久了就不覺得吵

敏感化:看恐怖片一直被嚇到,突然有小聲音就被嚇到

聯結學習 包含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古典制約是指預測性的學習,而操作制約指的是試誤學習。
程序記憶 是技術性知識記憶。動作與知覺技能,可藉由練習,在不涉及有意識思考的情況下,不假思索地提取記憶並完成程序;所謂的程序,指的是「看到A便做B」這樣的流程順序 閱讀鏡中字以及光點追蹤。

促發 —— 知覺學習(perceptual learning)與促發效果(priming)

[編輯]

皆儲存在大腦皮質。知覺學習是在刺激下無意識習得的;促發效果則是在先前的經驗中無意識影響了行為,包含:重複促發(發生快,展現在知覺和概念層次)與語意促發(來自前一個刺激,而使後者發生較快)。

在第五章「意識」的無意識歷程(nonconscious processes)中有提到閾下知覺(subliminal)是無意識地受到刺激的影響。

隱式促發( subliminal priming ) 就是當一個人接觸到的一個新資訊會留在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中,這些新資訊沒有刻意地被回想,但是因為這些資訊是最近才接觸加上時間的初始效應,這個新資訊在人的腦中會比其他的資訊還要脫穎而出。這個新資訊會無意識地第一個跳出來,影響人的思考、記憶回想,以及回答問題。

促發是經由一些意識之外的程序,活化已經存在長期記憶的訊息。初始是指先前經驗會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之下,影響一個人當下的判斷和行為。一個人在遇到一種刺激之時,可能會激發相關聯的內存(記憶),從而影響判斷。促發的類型很多,有重複初始:一個刺激的重複導致影響後來的判斷;概念初始:相關概念的刺激影響後來判斷;語意初始是指一個「語意」的創造影響了後來的想法;感知初始是指以感官接收到的刺激影響後來想法;反向初始是指當人們意識到了他們「正在被初始」,而在刺激呈現過度的狀況下人們覺得它有偏見,因而受到影響而產生反向判斷。你可以從下面的填字問題,看到初始的例子。如果你寫的是MEMORY,而不是MENTOR或MEMBER或METEOR或其他ME開頭的字,那麼,初始可能已經扮演了角色,因為「MEMORY」這個字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初始可能是提取記憶系統中相關事物的活化和延伸的重要程序。

聯結學習 —— 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

[編輯]

又稱為古典條件學習,是一種聯結學習。包含情緒反應(儲存在杏仁核)以及肢體學習(儲存在小腦),由刺激間互相連結而習得的。最有名例子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制約實驗。

神經機制:Hebb's Rule
俗稱為「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若兩個突觸前神經元時常同時向一突觸後神經元刺激,因為該突觸後神經元同時接收到兩個突觸前神經緣的神經傳導物質,導致突觸傳遞效能的增加,使兩神經元的聯結變強;反之則會變弱。赫布認為,當細胞 A 的軸突足夠接近以激發 B 細胞並以重複和持續的方式參與其刺激活化時,一個或兩個細胞中就會發生某種類型的生長過程或代謝變化,因此提高細胞A激活B的效率──'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附近神經元的同時刺激活化導致它們之間突觸連接的強度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神經元必須預先連接,彼此足夠接近,以便可以加強突觸。1970年代初期,LTP(長時程增強)被發現,證實了赫布的理論。證明發生了形態變化,分裂成海馬的受體樹突,加強了突觸連接。簡而言之,Hebb 原理是心理學和神經科學之間關係的基礎,因為它提供了將學習和行為與神經網絡聯繫起來的一般框架。

非連結學習 —— 習慣化(Habituation)敏感化(Sensitization)

[編輯]

皆屬於非聯結學習。屬於反射路徑的一種。指重複執行而自動化的行為。習慣化指重複接受刺激後,在短期會造成運動神經元變遲鈍,而長期則是會導致神經突觸數目減少。是一種重複刺激造成神經與行為的反應降低而產生一種對某刺激「習慣」的現象。例如:人住在馬路旁久了,就不覺得吵了。而敏感化則是和習慣化有相反的效果,被外界刺激後,神經與行為反應反而增強了。敏感化通常發生在面對強而有害的外界刺激,效應持續的時間較習慣化短,對刺激的針對性也較低,是可以快速保護自身的反應。例如:看鬼片一直受驚嚇刺激,有任何微小動靜時,反應就會很大(如尖叫)。

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

[編輯]

程序記憶屬於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一種長期記憶的形式,指關於技術、過程、做事方法的記憶。記憶有時候會被貯存在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中,當一個人做了某一特定身體動作時,便觸發了這個記憶。例如:當人學習過某些知識,卻無法回憶時,這些知識的記憶依舊存在,只是以一種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心理學家用補筆任務(一個單詞缺幾個字母,讓被試填補成最先想到的單詞)發現了這種記憶。

  • 程序記憶的發現

心理學家對遺忘症患者進行記憶測驗時,發現失憶症患者雖然在自由回憶和再認任務的成績明顯要差於正常人,但在補筆任務和詞干補筆任務的成績與正常人沒有差別。於是,心理學家推測有一種新概念的記憶形式——內隱記憶,遺忘症患者只是在外顯記憶上有缺陷,而他們的內隱記憶並沒有損傷。 同時心理學家在普通人的記憶測驗中也發現,自由回憶和再認任務的成績在幾天後的重測成績變化很大,而補筆任務和詞干補筆任務的成績變化不大,也因此推測這種新概念的記憶形式對於時間的影響並不敏感。 關於腦部特殊區域受損(如海馬迴損傷)案例研究指出,程序記憶和情節記憶是使用腦部的不同地方,且可以各自獨立運作的。對一個陳述性記憶正常、程序記憶受損的病患而言,他可能被反覆訓練一個任務或動作、並且記得先前的訓練的經歷,但在任務完成的速度或是程度上卻不會有改善的現象;若是程序記憶正常、陳述記憶受損的人,情況剛好相反,他沒辦法想起之前做過的實驗內容,但實際表現上卻會一次比一次好。另外小腦和基底核受損可能會影響程序記憶的學習。

  • 程序記憶的歷史

程序和陳述性記憶系統之間的區別首先是用簡單的語義來探索和理解的。兩個世紀以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開始寫關於記憶的文章。 「機械記憶」於1804年由Maine de Biran首次發現。威廉詹姆斯在其著名的著作「心理學原理」(1890)中提出,記憶和習慣之間存在差異。認知心理學在其早期忽視了學習對記憶系統的影響,這極大地限制了直到20世紀在程序學習中進行的研究。世紀之交使人們對程序記憶獲取,存儲和檢索過程中涉及的功能和結構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McDougall (1923)首先區分了顯性和隱性記憶。在20世紀70年代,程序和陳述性知識在人工智慧的文獻中得到了區分。 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分為兩個工作領域,一個側重於動物研究,另一個側重於遺忘患者。第一個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表明,陳述性記憶(「知道什麼」)和非陳述性或程序性(「知道如何」)記憶來自Milner(1962),通過證明一位嚴重失憶的患者Henry Molaison,以前知道作為患者HM,可以在沒有任何記憶之前學習手眼協調技能(鏡子繪圖)。儘管這一發現表明記憶不是由位於大腦中一個位置的單個系統組成,但當時其他人一致認為運動技能可能是一種特殊情況,代表了一種較少認知的記憶形式。

然而,通過改進和改進實驗措施,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使用具有不同位置和程度的結構損傷的遺忘患者。與失憶患者的工作增加導致他們能夠保留和學習除運動技能之外的任務。然而,這些發現在如何被認為是遺忘症患者有時在正常表現水平上達不到的缺點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健忘症被視為嚴格意義上的恢復缺陷。對遺忘患者的進一步研究發現了正常功能記憶的更大領域的技能。例如,使用鏡像閱讀任務,失憶患者表現出正常速度的表現,即使他們無法記住他們正在閱讀的一些單詞。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了關於程序記憶中涉及的機制的解剖學生理學。小腦,海馬,新紋狀體和基底神經節被確定為參與記憶獲取任務。


  • 程序記憶的益處

程序記憶帶來的第一個幫助,是工作記憶相關的技巧。工作記憶的模型主要集中在聲明性上,直到Oberauer認為聲明性和程序性記憶在工作記憶中可以被不同地處理。[3]工作記憶模型被認為分為兩個子組件;一個負責聲明,而另一個負責程序記憶。這兩個小節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獨立的。在考慮工作記憶的任何一種形式時,已經確定選擇過程在性質上可能非常相似。

再來,獲得技能也是很重要的益處。獲得技能需要練習。然而,僅僅重複一項任務並不能確保獲得技能。當觀察到的行為由於經驗或實踐而改變時,實現技能獲取。這被稱為學習,不能直接觀察。信息處理模型結合了這種經驗理念,提出技能是從信息處理的四個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發展而來的。這些組件包括:處理速度,在我們的處理系統中處理信息的速率;陳述性知識的廣度,個人事實信息存儲的大小;程序技能的廣度,執行實際技能的能力;和處理能力,工作記憶的代名詞。

處理能力對程序存儲器很重要,因為通過程序化過程,個體存儲程序存儲器。這通過將環境線索與適當的響應相關聯來提高技能使用。 Fitts(1954)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理解技能獲取的模型,該模型提出了通過完成各個階段可以學習的想法。涉及的階段包括:

階段模型
階段 特徵
認知階段 逐漸理解觀察到的技能如何構成,此階段對獲得技能非常重要,過程包括將要學習的技能拆解,並理解部分如何聚集在一起以執行任務,個人組織部份的方式稱為模式,原認知描述了個體選擇模式的方式
聯想階段 此階段反覆練習,直到出現反應模式,剃除無效行為以學習技能,在此階段區分重要與非重要刺激非常重要,且認為與技能相關的重要刺激量越大,此階段耗時越久
自治階段 最後階段,涉及完善技能的獲取,此階段最重要的是觀察技能的經驗與事實知識的儲存。
  • 另類觀點:「預測週期」

Tadlock(2005)提出了另一種通過程序記憶理解技能獲取的模型。該模型與Fitts 1954年的觀點有很大不同,因為它不需要有意識地理解技能的組成部分。相反,學習者僅需要在意識覺醒中保持期望的最終結果的概念。 Tadlock已將該視圖成功應用於閱讀修復(Scott et al,2010 )。涉及的階段包括:嘗試、失敗、隱含地分析結果、隱含地決定如何改變下一次嘗試以實現成功。這些階段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直到學習者建立或改造神經網絡以在沒有有意識思考的情況下適當且準確地指導活動。這種觀點的背景類似於物理治療如何幫助腦損傷患者恢復失去的功能。

患者在進行重複嘗試的同時保持期望的最終結果(例如,對手的運動的控制),而沒有意識到使手移動所需的神經活動。患者繼續嘗試直到實現移動。在腦損傷的情況下,取得多少進展取決於受傷的程度以及個人施加的「精神力」或「意志力」。大多數有閱讀障礙的人的大腦不受腦損傷的影響,但在閱讀領域的早期學習中存在不明確的問題而受到負面影響。由於大腦健康,Tadlock使用與預測週期相關的高度結構化方法成功地修復了輕度至重度閱讀問題(包括閱讀障礙)的個體。最後,有關實踐與學習的權力規律,如果涉及結果的知識,通常稱為反饋,則練習可以是學習新技能的有效方式。有觀察到的現像被稱為學習的冪律,它預測技能獲取率超過練習時間。

學習的冪律表明,學習在開始時以最快的速度發生,然後急劇減少。練習喪失銳化執行能力的速度與所練習的技能和學習技能的動物類型無關。例如,閱讀速度研究的參與者在實驗的最初幾天取得了最大的飛躍,而額外的練習日只有輕微的改善。如果主體被展示為完成任務的更有效方式,則可以克服學習的冪律。研究對象展示了一部電影,比較了他的任務表現,盡可能快地踢目標,以及最小化踢球時間的已知方法。雖然這個主題已達到他通過學習的力量定律所預測的通過實踐提高的能力的極限,但觀看這部電影導致了他的能力的突破,這違背了學習的冪律。觀看電影是觀察性學習的一個例子,它有效地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技術的新記憶,可以利用他或她未來的任務表現。

關於程序記憶的測試有很多,以下為幾個經典例子:

  1. 追求轉子任務用於研究視覺 - 運動跟蹤技能和手眼協調的裝置,要求參與者用光標跟蹤移動物體或使用手寫筆在計算機屏幕或轉盤上跟蹤目標。使用計算機屏幕版本,參與者在圓形路徑上跟隨一個點。追蹤轉子任務是一種簡單的純視覺 - 運動追蹤測試,在年齡組內具有一致的結果。這顯示了程序記憶的測量,並展示了參與者的精細運動技能。追蹤轉子任務測試由下面的綠色部分所示的運動皮層控制的精細運動技能。然後通過參與者的時間和對象的時間來計算結果。在後續試驗中進行測試時,遺忘參與者表明該運動任務沒有受損。然而,它確實受到睡眠不足和吸毒的影響。
  2. 連續反應時間任務:這項任務涉及讓參與者保留並學習程序技能,評估程序運動技能的特定記憶。通過觀察參與者保留和獲得新技能的能力的速度和準確性來衡量這些技能。反應時間是參與者回應提交給他們的指定線索所需的時間。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健忘症的參與者表現出較長的保留時間,這表明他們能夠保留技能並在稍後的時間點證明該任務的有效表現。
  3. 鏡像跟蹤任務:這項任務更具體地考慮了感官的整合,因為它是一種視覺運動測試,參與者學習一種涉及手眼協調的新運動技能。由於遺忘參與者能夠學習並保留這項任務,因此證據表明程序性記憶。繪製圖像是程序記憶的工作;一旦你弄清楚如何在鏡子中繪製圖像,你第二次就沒那麼困難了。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無法回憶起鏡像追蹤任務中獲得的技能,但他們無論如何都能獲得程序性能。
  4. 天氣預報任務:具體而言,該任務使用天氣預報的實驗分析。作為機率學習任務,參與者需要指出他們用於解決任務的策略。這是一種以程序方式學習的以認知為導向的任務。它是使用多維刺激設計的,因此參與者會獲得一組帶有形狀的卡片,然後被要求預測結果。在做出預測之後,參與者會收到反饋並根據反饋進行分類。例如,參與者可以顯示一種模式,然後被要求預測模式是指示好天氣還是惡劣天氣。實際天氣結果將由基於每張卡的機率規則確定。失憶的參與者在訓練中學習這項任務,但在以後的訓練控制中受到損害。
  5. 選擇反應任務:選擇反應任務已用於評估工作記憶。通過要求參與者遵循刺激反應規則,已經確定有助於衡量程序性工作記憶。

早期記憶的建構

[編輯]

我們不記得三歲之前的事並不代表幼兒沒有記憶。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普爾瑪特和他的同事發現35~38個月大的嬰兒可能回想起七個半月前發生的事,45~54個月大的幼兒能記得14個半月前的事。

辨認記憶:對幼小兒童來說,辨認記憶最先開始。六個月大的嬰兒能夠區別家人、朋友、和完全陌生人的臉孔。舉例來說,原本爸爸有又濃又密的落腮鬍,剃光鬍子後出現在6個月大的小嬰兒面前,小嬰兒便會以為是陌生人靠近而哇哇大哭。

回想記憶:當他們接近8~12個月大時,記憶開始擴大並加深,回憶開始出現,這是最早期的陳姓記憶形式。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賣達諾夫和曼德勒的研究顯示11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忙著形成持久的意識記憶。他們給12個嬰兒看所謂的因果順序的示範,此即吸引嬰兒注意的因果關係活動,例如把一個鈕扣放在盒子裡搖,讓盒子發出聲音,三個月後嬰兒又回到實驗室,同時讓他們玩盒子即鈕扣,所有嬰兒都會模仿前一次聚會時實驗者做給他們看的事情:他們會把鈕扣放到盒子裡搖晃,讓盒子發出聲音。

自傳式記憶的開始:經由回想記憶,幼兒會逐漸發育出完整的自傳式記憶,也就是他們自己在時間中所經歷的個人回憶,根據想要正確知道自傳式記憶何時第一次出現的研究,發現大部分人的最早回憶是約三歲半時形成,而一般女性的記憶比男性早一兩個月。

大部分的早期記憶是視覺的,而且有著鮮明的色彩,內容範圍很廣,但對150名高中及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大致可以歸為三類:

  • 重大創傷:像是受傷、驚嚇或走失。
  • 過渡性的:像是新的弟弟妹妹的出生或搬到新家。
  • 瑣碎不重要的:各種其他零碎記憶。

雖然第一個記憶的重要性較低,仍被某些心理學家認為可以顯示自己的主要本質。心理學家阿德勒寫道:「第一個記憶顯示出每個人對人生的基本看法。」阿德勒的第一個記憶是看著他較強壯較健康的兄弟在玩耍,自己則坐在一旁的長椅,不被重視,他長大後開創了一個以自卑情結為基礎的心理學學派。童年對大部分人而言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其他人則認為與其說忘記童年是記憶逐漸損耗,不如說是審慎的選擇(即使是無意識的)。根據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家科爾斯壯的說法,成人後的個性導致記憶的選擇性:人會記得並強化自我形象的過去事件,因此隨著變化中的現在而轉移遞嬗。

某些神經生物學家認為童年失憶症從生物機制來說可能有個簡單的解釋。雖然人生來就已有所有的神經元,新生大腦的功能卻尚未完全完成,在生下來的頭幾個月,數千個神經突觸形成但又被修剪掉,主要的關鍵發育期來了又去。其中顯著的是學習語言的關鍵發育時機,大約是在18個月的時候開啟,而到幼兒準備上學時關閉。一旦語言學習之窗開啟,幼童必須盡其所能學習,如果至少一種語言的句法沒有在這重要的時刻學好,語言的能力將終生受損,自傳式記憶這個把我們生活中的片段串起來成為連貫故事的記憶,似乎與語言一前一後發展,表示某些新的能力是語言及自傳式記憶所共有的。

事件記憶能固化成終身的回憶,可能也仰賴海馬迴的成熟,海馬迴在顳葉內面,主要負責把某些資訊從短期記憶移轉到長期記憶,有些證據顯示海馬迴一直到四、五歲才發育完全。也許遺忘幼年時的事情不是失掉記憶的結果,而是記憶從未適當的建立。大部分早期的記憶可能暫時被正在發育的腦草率處理掉了,只有當成熟的心智機器可用時,真正永遠的記憶才能形成並且保留下來。有些人認為越聰明的人,第一個永久記憶形成的越早,而根據瑞彼特和麥可因尼斯在377位年齡從54~83個月的受試者中,的確發現高智商受試者的最早記憶比智商低的更早產生。天才兒童不僅顯示出很早就有事件記憶,他們也有語意記憶。研究者認為也許這些結果表示聰明的腦比較快成熟,較有智慧的腦系統在發育時較早完成,且可能比他們同年齡的孩子來的早。

崔豔娟《交替傳譯中長時工作記憶研究》

[編輯]

當我們從外界接收訊息後,我們的大腦會先對訊息作初步的整理、歸類,然後暫存在短期記憶中,接著,較為重要的訊息會被更進一步儲存在長期記憶中,可能會一段時間都不再想起,但當我們有需要使用的時候,便會再次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來到短期記憶來使用。 受試者對熟悉的材料的處理比不熟悉的好,這說明了長時記憶對口譯的重要性非常高,口譯工作者為了追求口譯的速度和正確性,必須要時常閱讀,吸收新知,才能保有對語言的敏感度和長期記憶資料庫的活絡。這項研究也表明了長期記憶是可以透過大量的學習、訓練來增進,而不是有限制性的。

表象系統和言語系統

[編輯]

Paivio的雙重編碼理論從訊息編碼的角度將長期記憶分為兩個系統,即表現系統和言語系統。表象系統以表象代碼來儲存關於具體的客體和事件的訊息,它構成了非言語思維的表徵方式;言語系統以言語代碼來儲存言語訊息,具有聽覺-運動性質。這兩個系統彼此獨立又互相聯繫。Paivio認為,長期記憶中,除了語意代碼外,還存在一種表象代碼。語意代碼又稱為命題代碼,是一種抽象的意義表徵,具有命題的形式。表象代碼是記憶中事物的形象,有著與實際知覺相似的性質,並且與外部客體相類似,所以表象代碼被看作類比表徵。這兩類代碼的存在都有一些實驗上的證據。現在一致公認的是,語意代碼在長期記憶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表象代碼是否存在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海馬迴的空間記憶與方向定位

[編輯]

空間訊息的儲存與處理涉及海馬迴的功能。在老鼠的海馬區里,插一根記錄單個神經細胞的電極(electrode),讓老鼠在一個開放式的試驗區域自由的跑動,老鼠沿高架軌道來回跑動,停在各端吃小食品作為獎勵,同時記錄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 和老鼠跑的路線及位置,當老鼠跑到實驗房間的某個地方的時候,海馬迴內的某一個特定的神經細胞A就會動作(active),而周圍的其他細胞是不動作(inactive)的,而跑到其他地方的時候,這個A細胞就不會產生做用,而另一個或多個細胞就會放電,這種對自身在環境中所處位置而產生對應反應的神經細胞,被稱為定位細胞(place cells)。對於每個 place cell 所對應的實際位置區域便被定義為 place field。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推測,這些 space cells 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

  • Locale system:在學習時,知道自己位置和空間位置,形成圖譜(絕對位置)。
  • Taxon system:用某東西指引另一東西的位置(相對位置)。

認知輿圖理論與實驗證據

[編輯]

海馬迴儲存了與環境相對應的空間輿圖(以外界空間相對位置為基準),他獨立於動物的自身觀點,到某一地方,海馬迴某一細胞就有反應 。 實驗:莫氏水迷津-->海馬迴受損影響表現 人的海馬迴也是,無論想像或實際處於該處都有反應。

細胞空域的形成受經驗的影響

[編輯]

海馬迴表徵空間的方式,可能只是不同細胞對應不同位置,也就是說,海馬迴中細胞的距離關係未必反映環境中的距離關係(視網膜細胞-環境:topographical),可能海馬迴中細胞間距離是反映某種重要特質。

海馬迴涉及靈活運用記憶應付問題

[編輯]

實驗:老鼠聞某一位味道(a or x),其指涉的接下來的味道相反,要從b or y中擇一 Eichenbaum認為,海馬迴的存在,能夠靈活運用規則性知識。

記憶與常人的海馬迴

[編輯]

後側海馬迴與空間記憶有關 。 計程車司機海馬迴後方的灰質較正常人大,而此現象有兩種解釋:

  • 因為計程車司機開車開久了,時常運用到空間記憶的他們,海馬迴會開始產生變化,像是生成新的神經或是突觸增加,因此體積增大。
  • 海馬迴較小的人在計程車執照的考試時被淘汰了,留下來的合格者的海馬迴本來比較就大,因此計程車司機才會被觀察到海馬迴較大的特徵。

(海馬迴是否會經訓練而變大待研究)

長短期記憶是次第或並行歷程?

[編輯]

長期記憶定要有短期記憶才出現嗎?若然,則無短期記憶者,一定沒有長期記憶。但是病人KF的verbal STM很差,而長期記憶卻是正常的,這顯示兩者好像是獨立運作的。但此現象可能有另外解釋:KF空間視覺長短期記憶皆正常。刺激只要用視覺方式呈現,KF短期記憶表現較佳。

神經影像的研究顯示與這兩種工作記憶有關的區域包括:(D),Broca’s area (B),語音迴路(P)以及前葉動眼區 (F)。 視覺工作記憶PFD,語文工作記憶涉及PBD。KF後者受損,但是前者可能完好。

記憶穩固

[編輯]

訊息在收錄到長期記憶前,必須經過「穩固」歷程才能留下穩定的記憶。

在西元一世紀時,一位羅馬演說家在其訓練課程提及睡眠會使講稿的記憶變得更加成熟,現代實驗證據確實發現學習後睡眠有助於訊息的儲存(Walker & Stickgold, 2006)。十九世紀末,法國學者Ribot(1882)注意到因意外使腦部受衝擊的人,甦醒之後常常不記得意外是如何發生,甚至連意外前一段時間的事情也忘記了。他認為這逆溯失憶症源於新收錄的記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留在記憶當中,若過程中腦部受到打擊,記憶便無法穩固。此外,許多失憶症患者的逆溯失憶梯度顯示越是新的記憶愈容易受到腦部受損的衝擊。

研究證據

  • Muller & Pilzecker(1900)讓參與者學習無意義的音節列表,發現在學完十分鐘內的幾次回憶測試中,失誤會越來越少。據此他們認為剛學完時,多數項目在腦中還是處於尚未穩固的狀態,所以容易發生錯誤。另外,研究也發現若在學習與回憶測試間插入其他心智活動,回憶效果將變差;但若插入活動與學習的間隔越遠,干擾效果就越小。因此他們認為學習後有某些生理活動在神經迴路中持續,而這是使記憶連結固定所必需的。
  • 另一項支持記憶穩固的證據來自於憂鬱症病人,醫學界透過「痙攣腦部電擊治療」緩解憂鬱症狀,但發現在治療後,病人常會忘記治療前一段時間的事情。這份醫療報告吸引了生理學家與心理學家的注意,有兩個研究先後報告在老鼠學完迷宮作業後給予痙攣性腦部電擊,會妨礙爾後的記憶,而且電擊的時間越接近學習,干擾的效果越大;如果學完後隔半天才給予電擊,記憶就不會受影響。
  • 加拿大心理學家海伯(Donald Hebb)在經典著作《行為建構》一書中,提出了記憶的雙痕跡理論。他認為事件發生後早期的記憶有賴於事件刺激引起的神經震盪活動,當這些震盪活動在腦中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造成神經網路在結構上的永久性變化,成為長期記憶的基礎。
  • 墨戈注意到海伯的理論正好可以解釋腦部電擊的效果,腦電擊干擾了海伯所謂的神經震盪活動,故阻礙了長期記憶的行程。若是如此,則學習後加強腦部的相關震盪活動應該可以促進記憶。墨戈實驗發現在學習後立即注射神經刺激確實能促進老鼠的長期記憶。後續研究發現海伯所謂的生化改變涉及了神經細胞內的蛋白質合成(Barondes & Cohen, 1966),且學習確實可以助長神經突觸的增加( Chang & Greenough, 1984)。腦中新合成的某些蛋白質可能就是突觸生長之所必須,也是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不可或缺的因素(Davis & Squire, 1984)。最近有研究發現運動有助於記憶的穩固,在學習後一段時間運動的參與者,48小時後記憶表現優於不運動的控制組或學後立即運動組。這顯示運動在穩固的某些階段裡,提供有意於訊息儲存的促進因子。

對於記憶需要多少時間來穩固,不同研究顯示的時間從短於幾秒到長達數年。對於這樣巨大的差異,認知心理學家Larry R. Squire提出下列看法:

記憶穩固是個連續的歷程,可大致分為——突觸穩固、系統穩固兩階段。前者是訊息在記憶關鍵區海馬迴建立統合性神經連結,透過神經共振活動產生結構與生化變化,使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通常數小時內可以完成。後者指聯繫記憶中關鍵訊息的神經連結由海馬迴一到大腦皮質做永久性儲存,要花上較長的時間。學習後施予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會影響前者,逆溯性失憶梯度是幾小時;而切除海馬迴會影響後者,逆溯性失憶梯度是幾個月,甚至幾年(Squire & Avarez, 1995)。

記憶穩固理論的一項挑戰是有研究發現,在記憶完成穩固並測得正常記憶表現後,施予干擾腦部運作的處置還可以削弱再測時的回憶表現。因此有學者認為記憶其實從未穩固而可以被干擾(Lewis, 1979)。Karim Nader 則以實驗證據顯示,已經穩固的記憶在提取後會變得不穩定,因而需再度穩固曾能重回穩定的狀態。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記憶穩固可以排除其他無關訊息的干擾需要長期保存的關鍵資訊,但記憶活化後的再穩固可以使得再提取舊記憶應付新挑戰時,融入新增的資訊。再穩固的歷程使的個體應付環境的知識能夠與時俱進。

雙過程理論

[編輯]

不同的理論家Anderson & Bower提出自由回憶和再認的雙過程理論只稍有不同。之所以稱為雙過程理論,是因為假設自由回憶涉及兩個獨立的過程:第一個過程為提取過程,可能的項目被從長時間記憶中提取出來;第二個過程為決定或再認過程,涉及決定從長時間記憶中提取出來的信息是否是適當的。

這一理論假設再認記憶只涉及決定或再認過程,而不涉及提取過程。且按照雙過程理論,自由回憶永遠也不會比再認好:如果決定過程不能有效的工作,再認就會失敗;而無論是提取過程無效還是決定過程無效,自由回憶都會失敗。

  • 巴瑞科(Bahrick)報告了一些支持雙過程理論的證據:他給被試者呈現一些單詞,然後要求被試者進行自由回憶。如果被試者不能自由回憶起來,就給它們呈現一些和單詞有關的回憶線索。根據雙過程理論,有線索的成功自由回憶機率,應該等於正確提取每個單詞的機率與提取之後再認的機率乘積。正是巴瑞科的發現,說明自由回憶包括雙過程理論所確認的兩個過程。

然而,雙過程理論過於簡單,一些預測沒有得到證實,例如:瓦特金斯(Watkins)檢驗了自由回憶不可能比再認好這一預測,他給被試者呈現成對的有關聯之詞,讓他們進行有線索的回憶,然而自由回憶的成績是67%,而再認成績只有90%。

總之,雙過程理論描述了在自由回憶和再認中有時涉及到的過程,但它並不是一個普遍充份的理論,例如:有時候在試圖回憶一個熟人的名字時,我們可能會提取幾個可能的名字,並從中選擇一個。然而,假如有人問起你前男友或前女友的名字,在回答前,你就不太可能會想起好幾個名字,換句話說,雙過程理論在自由回憶任務較難時比較具應用性。

編碼特殊性原則

[編輯]

在理解從長時間記憶中提取信息方面,最重要的貢獻來自於圖爾文(Endel Tulving)。他的核心思想是編碼特殊性原則:一個要被記住的項目是根據他學習時的上下文編碼的,產生了一個將目標與上下文聯繫起來的唯一痕跡。當提取要被記住的項目時,線索信息必須與情境中的項目痕跡恰當的匹配起來。 換句話說,提取時的信息需要盡可能的與包含在記憶痕跡中的信息保持重疊。

編碼特殊性原則試圖應用於解釋自由回憶和再認記憶。再認記憶通常之所以好於自由回憶,原因是在絕大多數再認記憶測驗中,可利用信息與儲存於記憶痕跡中的信息有更大的重疊。

有一種現象叫作可回憶詞的再認失敗,可以用編碼特殊性原則來解釋,而不是雙過程理論。有好幾個類似的研究中,先給被試者進行再認測驗,然後讓再認被試者進行自由回憶,其中有些不能被再認的項目被回憶起來。按照雙過程理論,這種現象根本不會發生,但實際上這一現象相當普遍。圖爾文和佛賴克謝對各種研究的結果進行了討論,他們注意到,再認與自由回憶間只有令人吃驚的微小聯繫。他們提出,這一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可用於自由回憶測驗的信息與可用於再認測驗的信息幾乎毫不相干。

總結來說,編碼特殊性原則認為提取的信息(含情境信息)與記憶痕跡中的信息有大量重合時,記憶成績會提高。但提取涉及的遠不只提取環境中的信息與記憶痕跡中信息的簡單匹配。

先備知識

[編輯]

所謂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指的是習得且存於LTS的知識,對於學習新的知識相當有幫助。每個人具有的先備知識不盡相同。此外,個人記憶系統分有以下幾種記憶,這對於理解先備知識有其重要性:事件記憶(注重時間與環境背景進而將之形成「心象」)、語意記憶(即人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像是鹽酸不能喝;而我們通常透過「基模」與心智模式來認知外在世界)、程序性記憶(透過練習習得「如何做」某件事)、條件記憶。

錯誤與干擾

[編輯]

與短期記憶不同,發生在長期記憶中的遺忘是當神經網絡中神經元之間的先前強化突觸連接變弱,或者是當新神經網絡被激活疊加在較舊神經網絡上時,會導致舊神經網絡被干擾而失去舊記憶。最近的研究表明,長期記憶並不會保存在靜止狀態,而是以完全動態的方式進行儲存,與之相應的理論有信息處理模型所強調的動態信息連接與提取。

有研究人員在每天訪問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的研究中發現,每次訪問此人對於同一件事的描述都稍有不同,換句話說就是長期記憶可能會因為其他記憶干擾而容易遺忘細節(即此長期記憶有部分被轉換成其他記憶)。

另外,記憶專家Elizabeth Loftus就曾示範如何輕鬆地觸發人們的虛假記憶,在她最著名的一項實驗中,她能夠讓四分之一的參與者相信他們在兒童時期有在購物中心迷路過的虛假記憶,即使全部參與者在實驗前全部聲稱自己沒有迷路的經驗。 此外,Loctus於2005《False Beliefs About Fattening Food Can Have Healthy Consequences》指出,她嘗試向人植入更加正面的記憶,協助人們遠離不健康食品、喜歡健康食品、戒酒。如此製造虛假記憶的手法可以改善人體健康,帶來正向影響,然而實驗的道德底線是我們必須關切的

理論解釋

[編輯]

有理論解釋說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錯過有關事件的重要細節,為了填補信息中缺失的部分,大腦會製作看似有意義的細節,且在某些情況下,新記憶會疊加於舊記憶上,因此使得人們很難回憶起實際發生的事情。這個理論雖然目前還不是很完備,但已有實際研究證據的支持,因此,長期記憶的動態儲存似乎真的是人們能建立持久卻易被干擾的記憶信息的機制基礎。

上述過程的發生經過多個研究結論的整合後,推測其原因是因為長期記憶的形成過程中神經元首先會編碼在大腦皮層和海馬迴以使記憶產生主體,所以每次進行編碼時,都會被一組相似但不相同的神經元重新進行編碼,所以進行訪問通常讓被訪問者的記憶更為加強。

但這種重新編碼的方式會對信息的記憶結構產生影響,也就是記憶的細節可能會改變,讓有些方面的細節會被強化記憶而另一些方面的細節卻會被削弱記憶甚至完全丟失,至於哪方面的細節會被強化或削弱取決於哪些神經元在重新編碼的過程被激活。

參考文獻

[編輯]
  1. (Cobb, G. M., Larkin, K. T., Ziolko, S. K., & Goodwin, A. H.,2000)
  2. Fabbro, F. (1999). The neurolinguistics of bilingualism: An introduction. Psychology Press/Taylor & Francis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