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社會心理學/團隊動力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此文章將補充社會心理學於「團隊動力」的概念。本篇將分爲三個部分來講解:團體結構(Group composition)、團體決策(Group Decision)、團體作業(Group Performance)。

團體結構(Group composition)[编辑]

在社會心理學中,團體被定義爲兩位或以上相互以來且影響的群體,并且自身認爲自己為該團體其中一員的人所組合而成。

社會角色[编辑]

團體組成中會有不同的角色存在,像是最常見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舉例台灣幾乎所有男性都參與過的軍中生活來説,在初入營區生活,每個被領導者會被編上不同的代號來加速分辨及歸類;領導者則是班長、士官長、營長等等的角色。參與之中的所有人也會從一開始的不熟悉到最後的接受并且習慣自己於之中的角色及任務。

去個人化[编辑]

去個人化就類似於匿名發言,像是某些社交媒體平臺提供匿名發言的選項。此時我們便會發現許多人會出現攻擊且不尋常的言論及行爲,這是因爲匿名后人們降低了公開責任意識。

團體決策(Group decision)[编辑]

團體決策是團體成員面對團體所遇到的問題,探尋問題解決策略的過程。

團體迷思[编辑]

團體迷思是指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由於成員想讓自己的能與團體更為一致,就算意見不同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又或者是在提出意見后被忽視,此情況會令整個團體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進行客觀分析。團體迷思可能導致團體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糟糕的決定。部份成員即使並不贊同團體的最終決定,但在團體迷思的影響下,也會順從團體。

團體意見極化[编辑]

在一個群體中,個人決策因為受到群體的影響,比起獨自一人決策時,更容易做出極端的決定,這個社會現象,被稱為團體決策計劃。 在正常狀況下,一個人在進行決策時,會有風險趨避的傾向。普通的理性決策者,會傾向於避免有風險、可能會造成自己損失的決定。 但是當個人身處團體中時,群體成員中原已存在的傾向性得到加強,使一種觀點或態度從原來的群體平均水平,加強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現象。結果使人把毫不存在的事當成事實,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團體作業[编辑]

社會散漫[编辑]

社會散漫指的是責任分散后,團體中大家因爲其他人也會做而忽略/忽視該責任。舉例來説我們在路上看到有人跌倒了,但是因爲自己覺得路上有很多人,會有其他人去幫忙,便沒有伸出援手。此現象為社會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