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智力/智力理论
超普通心理学 |
---|
心理学绪论 |
心理学研究法 |
行为的生理基础 |
感觉与知觉 |
感觉系统‧知觉系统 |
意识 |
睡眠‧梦 |
学习 |
记忆 |
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 |
语言与思考 |
认知科学‧语言‧思考 |
智力 |
智力理论‧人工智能 |
发展心理学 |
动机与情绪 |
情绪的种类 |
压力与健康 |
性格 |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 |
心理异常 |
心理异常的治疗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认知、基模、归因、态度‧自我 |
心理计量取向
[编辑]智力结构论
[编辑]到底智力由什么所构成,在心理学中至今仍无一个定论,故列举以下四个做为大致说明:
二因说
[编辑]智力二因论,简称二因论(two factor theory),是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1863~1945)于1904年所倡议。二因论将人类智力分为两种因素:
- 普通因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
- 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素
按查尔斯的解释,人的G因素为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动上,从而显示个人能力的高低。而S因素代表的特殊能力,只与少数生活活动有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二因论最早在智力领域中应用了因素分析,对后续的理论影响很大。他发现个体在不同智力测验上的成绩高度相关,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操作的基础,而与特殊智力相关联的因素就是特殊因素(S因素)。
查尔斯认为,人完成任何一种作业的过程都是由G和S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G因素为固定的,而S因素会因不同事件而有所变动,例如,一个人完成算术推理测验作业是由G+Sa来实现的,而完成言语测验作业是G+Sb来实现的...。G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虽然人们都有这种智力,但每个人具有这种智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各种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的试验及取样来求得G因素。
此理论的缺点为对于影响智力的因素过于简化且不精确,但开创性的思考方式,让后续的学者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切入点。
多因说
[编辑]由心理学家桑带克(L.L.Thorndike)所创。他不同意斯皮尔曼的二因论,并在其论文中猜想人类的智力应该由抽象智力,具体智力,社会智力三者构成。多因论在智力理论所扮演的角色,是理论家而非实践者。此理论对智力层次理论(hierarchical theory)颇具启发性,但实际应用此理论编制量表者并不多。
群因说
[编辑]为薛斯顿(L.L.Thurstone)受桑带克(L.L.Thorndike)的理论所启发。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是根据其中的六种能力的相关计算而成。各种心理能力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量。例如,推理(R)与语词流畅(W)的相关为0.48;数字运算(N)与语词理解(V)的相关为0.38;语词流畅(W)与语词理解(V)的相关为0.51。
薛斯顿的理论将心智能力的分类扩充为七个,分别为:
名称 | 能力 |
词句理解 | 明了词意与文义 |
语词流畅 | 思考迅速,表达得宜 |
数字能力 | 运算能力 |
空间关系 | 能判断图像中的空间关系 |
记忆能力 | 具有对事物的回顾及回想能力 |
知觉速度 | 迅速且精确判断异同的能力 |
推理能力 | 以演算归纳法来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
智力结构模式说
[编辑]由吉尔佛德(J.P.Guilford,1961)所创,他利用因素分析法将多因论扩大且充实化,他主张智力由三个向度所构成:
- 引起思维的材料,决定思维内容(content)
- 进行思维心理活动,决定思维运作(operation)
- 整理思维的结果,获得思维产物(product)
思维历程中的三类事件代表了构成智力的三大类元素,每一类元素又各自包括多个次级元素。
向度 | 意义 | 例子 |
第一向度(内容) | 材料或运作资讯的性质 | 图形、符号(如文字、数目)、语意、行为(关于他人的行为、态度等)以及听觉 |
第二向度(运作) | 受试者做什么 | 记忆、认知、扩散思考(特别是创造性活动)、聚敛思考以及评价 |
第三向度(产物) | 受试者对试题反应的结果 | 单位、级别、关系、系统、变换及含意等 |
我们在这里将三个向度想像成一个立方体(智力结构模型图),彼此相互作用,因此人的智力总共有4X5X6=120种因素所构成。吉尔佛德最新的解释,则将原来属于形状的一类,分割成视觉与听觉两类,使得内容由四类刺激增加为五类刺激。也就是说人类的智力是由150(5X5X6)种不同因素构成。
然而,虽然形式上在吉尔佛德的理论中包含了三个向度,但实际上真正代表智力高低的是思考运作;人在对引起思考的情境表现出思考结果之前,经历的内在思考运作过程,就是所谓的智力。因此不同于传统智力测验重视的题目性质,他更在意的是受测者的思路历程。
在思考运作中,吉尔佛德列出了聚敛思考与扩散思考两个概念,所谓聚敛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指人们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根据已有知识,依循规则求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学校中的制式学习以及智力测验所测的智力,均属聚敛性思考的能力。至于所谓扩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则是指人们在思考解决问题时,可以想到多个可能的解决方式,而非钻牛角尖的追求单一答案。这种未必遵循常规的思考方式,称为创造力(creativity)。
补充:此模式可以指出智能结构各变项之间的关系,可见人类智力因子极为复杂。米克(M. Meeker, 1969)便曾经使用智能结构模式,将〔斯比量表〕及〔魏氏智力量表〕的题目加以归类与应用。
智力三层次理论(Three-stratum model)
[编辑]卡罗(John B.Carroll)透过队四百六十一组研究资料的整合分析提出智力三层次理论。 他认为智力的结构像个金字塔,塔顶是一般的g因素;中间层由八个广泛能力组成,如同流体与结晶智力理论之广泛能力;金字塔最底层是六十九个特定能力,如拼字能力。 智力三层次理论有三层结构,与流体与结晶智力理论皆为阶层性智力理论。
讯息处理论
[编辑]讯息处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又称资讯处理论,采用讯息处理视角,根据儿童心理基本成分的成熟过程的变化来解释心智发展。该理论的基础是,人类会处理他们接收到的资讯,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做出反应。这种观点认为心智跟电脑一样,会负责分析来自环境的资讯。
根据心理发展的标准讯息处理模型,心智的机制包括:获取讯息的注意力机制、主动操纵讯息的工作记忆、被动保持讯息以留到将来使用的长期记忆。而随着儿童成长,大脑也会随之成熟,导致儿童处理和回应感官所接收资讯的能力进步,这一理论探讨这过程如何发生。该理论强调了一种“连续”的发展模式,这与认知发展理论家如皮亚杰的看法相反,他认为思维发展是阶段性进行的。
艾金生–谢扶润记忆模型
[编辑]艾金生–谢扶润记忆模型(Atkinson–Shiffrin Memory Model),又称多重记忆模型(Multi-Store Model, Modal Model)由艾金生(Atkinson)和谢扶润(Shiffrin)于1968年提出,用以说明他们的人类记忆理论。
多重历程系指人类把记忆视为一种讯息来处理,这里所指的记忆不是一单一历程的运作,而是将身体所收受的讯息分成许多不同的阶段来处理,在每一个阶段的处理记忆方式都不尽相同,各自会形成一段讯息处理之历程。这个模型表明,人类记忆按照产生的时间先后可分为感觉收录、短期记忆及长期记忆三类。
感觉收录(Sensotry Register,SR)指的是对讯息的一种短暂停留,而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有同时处理讯息元素容量的局限性,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LTM)是允许我们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而非一群机械式学习事实的精细化结构,这些结构被称为“基模”,其为组合知识基础的认知结构。
讯息处理的心理历程
[编辑]第一阶段 输入与输出 |
|
第二阶段 译码、编码与解码 |
|
第三阶段 储存与检索 |
|
由上述可得知,讯息处理的内在历程,包括了三个心理特征:
- 讯息处理是阶段性的。
- 各阶段的功能是不同的,有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
- 讯息处理不是单向直进式,而是前后交互作用的。
讯息处理论和上述的认知发展论,都是以认知实作来说明人类智力本质及智力的发展过程。只不过,讯息处理论强调如何说明智力的本质,如个人处理讯息的速度等,而认知发展是描述心智如何发展。讯息处理论研究智力本质的方式是由以下方面探讨:
- 讯息处理的速度研究
- 选择反应的时间:指的是测试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一种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的时间。
- 字汇触接的速度:杭特(Hunt,1978,1980)研究发现要了解人类智力可从个人如何从长期记忆中将字汇资讯检索及触接的速度来了解。一个智力高的人,字汇触接的速度越快,则愈能利用剩余时间处理及解决问题。
- 推理历程的速度
认知发展论
[编辑]最知名的就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 Piaget) ,主张智能表现在适应环境上。智能发展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调适与同化,而此又促成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因此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仅是量变,也会产生质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类智能的本质和发展的综合理论。该理论涉及知识本身的本质以及人类如何逐渐获得,构建和使用它。
认知发展论的重点如下:
- 个体的认知发展,在性质上就是智能发展。每一年龄所表现的能力,全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两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在个体智能发展的心理历程中,适应、同化、调适、认知基模等均属重要概念。
- 智能发展分四个阶段:
- 感觉动作期(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2岁):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性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其基模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
- 前运思期(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例: 假如我们拿两个质量一样大的黏土球给孩子看后,将其中一个压扁。当我们问这个时期的孩子两个黏土现在是否一样大时,他很有可能会回答︰“扁的比较大。”由此可见,孩子尚未具有判断质量上这种抽象概念的能力。
- 具体运思期(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7-11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与守恒的道理。例: 这个时期的大部分的孩童能理解数学运算的可逆性,有能力从4+6=10的式子推导出10-6=4。
- 形式运思期(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11-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思考解决问题。例: 皮亚杰曾以摆动吊锤做实验,实验结果发现,达到形式运思期水平的受试者能够从吊绳长短、吊锤重量、推动力量三种变化中进行假设,并推理出实验要求的解答。
此外,上述智能发展的四个时期有以下的特色:
- 发展顺序不变,但具有个别差异。
- 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别性)。
- 依赖认知发展,但可普遍化为其它功能。
- 各发展阶段都是在逻辑上有组织的整体。
- 各阶段的顺序是自然的阶层(所有成功发展的阶段都会有前面阶段的元素参与合作,但后一阶段比起前面的阶段,更加不同,而且更加统整)。
- 每个阶段,在思考模式上会表现出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
而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或建构过程有三个核心概念:
- 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与基模 (schema)
- 基模是描述一种思维或行为模式,可以用来组织资讯的类别及资讯之间的关系。皮亚杰认为基模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是个体运用与生俱来的基本行为模式,能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
- 组织与适应
- 组织:个体在处理其周围事务时能统整运用自己身体与心智的各种功能,以达到目的的一种身心历程。
- 适应:在此理论中,意旨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基模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在此过程中会因需要产生同化、调适,两种彼此互补的心理。
- 同化:指个体在运用其既有基模解决问题时,将遇见的新事物纳入既有基模,此新事物即同化在其既有基模之内,成为新的知识。
- 调适:指在既有基模无法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主动修改其既有基模,而达到目的的历程。
- 失衡与平衡
- 失衡:当个体无法同化新知识经验时,心理上自然会感到失衡。此时会产生一内在驱力,驱使个体改变既有基模。
- 平衡:当个体能够轻易同化新知识经验时,心理上自然会感到平衡。平衡有以下三种:
- 同化和顺化之间的联系。
- 个体基模中子系统的平衡。
- 调节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两者关系的平衡。
对皮亚杰而言,认知发展是由生物成熟和环境经验引起的心理过程的渐进式重组。他相信孩子们会建构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和他们在环境中发现的事物之间经历差异,然后相应地调整他们的想法。此外,皮亚杰声称认知发展是人类生物体的核心,语言的学习取决于通过认知发展获得的知识和理解。皮亚杰早期的作品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室和“开放式教育”是皮杰观点的直接应用。尽管皮亚杰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皮亚杰的学说也有一些缺点:他虽然提出了心智的发展理论,但只将重心摆在儿童及青少年的智慧发展过程,而完全忽略成长的其他阶段及达成某些成就的过程、步骤。皮亚杰的理论重心只放在某一种特定的思考模式上,而排除了其他的情况。这使他的理论存在局限性。
皮亚杰指出,现实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系统,实际是参考定义动态系统的两个条件来定义的。具体而言,他认为现实涉及转换和国家:转换是指事物或个人可以经历的所有变化方式;国家是指在转变之间可以找到事物或人的条件或外观。例如:可能会有形状或形式、大小的变化。因此,皮亚杰认为,如果人类智能具有适应性,它必须具有代表现实的变革和静态方面的功能。他提出,操作智能负责表达和操纵现实的动态或转换方面,而形象智能则负责表达现实的静态方面。
认知表征理论
[编辑]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表征理论有两个重点:
- 人类经知觉而将外在环境中周遭的事物或事件转换为内在的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或知识表征。
- 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认为从事象变化中发现其原理原则,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
针对学童的认知发展,布鲁纳提出表征系统论,他把认知发展分成三个学习阶段:
- 动作表征期(Enactive Representation):认为三岁以下幼儿靠动作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亦即靠动作来获得知识。
- 形象表征期(图像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认为儿童经由对物体知觉留在记忆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图形等,即可获得知识。
- 符号表征期(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认为学童能不被局限于知觉心像,已能跳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符号、语言、文字为依据的求知方式。
此外,布鲁纳以认知论为基础,提倡“启发式教学法”,重视语言教学,认为语言是认知发展的基础,并且强调学习知识和身心成熟,对认知发展同等重要,而发现学习可以提早让符号表征期来临。他同时也提倡“螺旋式课程”,此课程是依据学科的“概念结构”,来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设计。布鲁纳将学习内容主题发展为不同层次,儿童学习依序由简而繁渐进学习,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循序渐进下逐渐熟悉这些概念的意义,使想学习的基本原理在不同层次中,也有机会不断复习,而且能借由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作模拟思考、推理假设与重新思考以发现概念之意义,
将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运用在教学上的有下列特点:
- 认知发展及认知结构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了解如何配合学生之认知结构与发展过程,设计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才能将最适当的教材授予学生。
- 教学历程应配合认知发展:教学策略顺序必须先配合个人认知发展段,再考虑个别差异及教材性质。
- 教学过程应掌握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学方法应重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例如:好奇心、成就动机、认同感及互惠感。
- 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认知历程:强调“如何学习”的历程。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会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概念、原则等事实性知识去解决问题。
将此理论与上一个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做比较:
- 认知发展分期中的符号表征期,相当于皮亚杰的形式运思期。
- 认知发展分期中的图像表征期,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思期。
- 布鲁纳与皮亚杰都认为认知发展不只是量的改变,而且是质的改变。
布鲁纳的学习阶段符号表征期相当于国中时期,已能用符号来了解外在事务,开始运用语言、逻辑及数学,而不再局限于知觉心像。学生能以符号来代表知识和经验,显示学生的认知能力已发展到最高层次,即将步入青少年期,身心发展将有更大的突破。以认知论为基础,提倡启发式教学法,重视语言教学,认为语言是认知发展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形式运思期,已能用抽象思考,能使用系统的实验来解决问题。认为11岁以上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发展特征是具有形式运思或操作的能力。但国中生的形式运思能力非一朝一夕的改变,必须经由种种的课程设计与活动的激荡。
CHC理论(Cattell-Horn-Carroll Theory)
[编辑]2000年时,心理学家约翰.麦格鲁(John McGrew)与符列拿根(Dawn P. Flanagan)再次整合前人观点,修正了CHC理论,为新近智力测量主要依据。上层仍是g因素,而CHC理论认为单一广泛性的因素更能代表智力,所以在广泛能力层次,除了采取流体与结晶智力理论的10项能力外,也加入领域特定知识、心理动作能力、心理动作速度以及触觉、嗅觉和动觉,因此中层包含了流体推理、知识理解、短期记忆、视觉空间处理能力、听觉处理能力、长期记忆、认知处理速度、读写能力、数理知识,底层为s。根据此理论,可以选择不同智力测验的分量表加以组合,来反映CHC理论中所定义的广泛能力。 惟此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或问题: 1.因素结构的稳定性:对于CHC理论所提出的智力因素结构的稳定性,一些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样本中仍可能存在变化,这导致对此理论的一些质疑。 2.适用性问题:CHC理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通用的理论,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不适用。例如,对于非西方文化或特殊人群,这种理论的适用性可能存在限制。 3.对S因素的定义不清:CHC理论中的S因素被用来描述特定领域的能力,但其定义并不清晰,这可能导致对于这些因素的理解和测量存在困难。 4.智力测试的选择性:根据CHC理论,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智力测试来评估广泛能力,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过程,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偏见。
流体推理 | (Gf,指解决新奇问题能力,如归纳、演绎、逻辑推理) |
---|---|
知识理解 | (Gc,指获取、使用语言和文化讯息的广度与深度的能力) |
短期记忆 | (Gsm,指取得、保存短期讯息的能力) |
长期记忆 | (Glr,指储存新讯息并通过联结而稳固讯息记忆的能力) |
视觉空间处理能力 | (Gv,指产生、储存、提取、转换影像或感觉至心像的能力) |
听觉处理能力 | (Ga,指对声音的反应能力) |
认知处理速度 | (Gs,指认知作业的顺畅、自动化程度) |
读写能力 | (Grw,指阅读或书写时陈述和取得知识的能力) |
数理知识 | (Gq,指数字运算的掌握力) |
流动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与固定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编辑]最早由Raymond Bernard Cattell在1971年提出。流动智力(简称Gf)指的是基础的认知与解决问题能力,如知觉,运算,推理等。而固定智力(简称Gc)则是学会的技能与知识。一般而言,流动智力会随着时间衰退,固定智力则随着时间成长。例如:青少年相对于老人而言反应较迅速,思考也较活跃:但老人所累积的经验与知识较年轻人多。
社会实用取向
[编辑]古代中国人对“智”这个概念涵盖非常广泛,老子认为了解他人和自我了解是智力的重要成分,“智”也与道德密不可分。在人才拔擢上,虽然成功地仕途深受科举考试内容形式所限,但许多出名的古人在文采、道德、能力、事功上都是出类拔萃的人。
相对于东方较广泛的智力定义(文采、道德、能力、事功),西方的智力研究到了1980年代,心理学者对智力的理论从数理逻辑、语文、空间、记忆等逐渐扩充到社会的实用性。
以下介绍的三个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智力三元论、情绪智力,共同特点就是认为传统智力所测得范围过于狭隘,欠缺预测成功以及社会适应所必要的智力元素。
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
[编辑]1983年,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以他的多元智力理论挑战“古典”整体智力观,他认为不同文化的成人需要各种不同的技能,并做出结论:智力并非为单一潜在心理能力或因素,而是许多智力的组合,因此智力是“在特定文化环境或社群中,解决问题或创造成果的能力”。他将智力定义为“某一文化所重视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人的智力并不局限于智力测验的结果,对于在生活情境中表现优异者来说,以传统智力测验来测量智力,并不一定能显现他们的天赋。
加德纳提出了智力可分为九个向度,语文、逻辑、空间、音乐、身体动觉、人际、自我了解、自我观察与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这九个向度彼此独立,每个人都具备上述九种能力,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不同文化的成人表现出各种智力组合,虽然正常人都具备某种智力,但每个人拥有智力的不同组合,才是构成个体差异的基础。透过研究脑伤病患的案例,成为了加德纳理论的证据。此理论讨论的智力本质,在许多人定义的智力下,可能根本不成立,但此理论使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能力(如音乐、人际等)开始受到重视。 1999年,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另外提出了存在智能。
语言智能
[编辑]诗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曾说:“诗人的逻辑跟科学家的逻辑一样严谨,只是应用的地方不同而已。”同时他也说过:“构思意象与构思论证需要同等的脑力。”以科学家的逻辑为例,其智能运用体现在掌握某一前提或法则跟另一前提的关联时的敏锐度优于一般人,如同诗人的逻辑运用在对字意的敏感度。
语言智能是指对于口语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包含语意、语法、声调、音韵等层面的运用,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语言的四要素为:语言、语法、语意、语用。诗人对于语音也要有相当的感受力,语言的音韵、诗的声音以及韵律也是诗词的一部分,因此诗人不仅需重视语音,也需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另外诗人也需要熟稔语法以及语用,包含对于字词的安排、顺序和变化,综合以上条件才能架构出一首完整的诗。但若非诗人的话,语言的功能就不在于写诗,而会体现于其他作用。例如:语言能力—利用语言说服别人、语言记忆力—能够以语言为工具来协助记忆资讯。另外还可以用语言来思考语言,可以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等。
语言需经由学习历程习得,刚出生时的牙牙学语、一岁时能说出单字、三岁时能说出字串、五岁时就能接近成人般流利地说话。但有另一派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与生俱来的知识,他们可以说出自然语言,因而能迅速习得语言。关于语言障碍,有许多小孩在语言上的学习困难来自听觉。与普通人不同,当他们无法分解一连串的语音时,便会影响理解,这是“语音”上的语言障碍。而若是“语言”上的语言障碍的话,则会在模仿他人说话时出现字词简化、错乱等情况。
对多数人来说,语言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注意力的重点。科学家靠语言把资讯传达给他人,文字是科学家传达脑中想法的媒介与手段;但对于小说家、散文家等身份而言,用字遣词便显得非常重要,文字对于他们而言就不只是传达“想法”的工具,而是晋升为传达“情感”的媒介。
语言像是耳听口说的智能,而并非视觉的媒介,也非空间形式的智能,因为在语言系统受损时,他们阅读会受到影响,但视觉与空间受到伤害时,语言能力却不会受到影响。
语文智能高的人,可能会喜欢对话讨论、阅读、说故事、写作、文学诗词、语文幽默、文字推敲等活动。学习时主要透过语言和文字思考。在工作上擅长口头沟通和文字表达,能清楚地表达想法让其他人了解,并正确地理解他人传达的资讯。
音乐智能
[编辑]音乐智能是最早出现的智能,能敏锐地察觉、区辨并掌握声音、音乐、旋律和节奏的能力,让人可以对于声音讯息的意义进行传达、沟通、理解甚至创造。音乐智能的研究使我们了解人们对于音乐的特殊偏好,同时启发我们有关音乐和其他人类智能的关系。音乐智能的核心能力包括“微小的音乐能力”与“大段落的音乐能力”。
音乐的理解并非来自于精确计算或预测,而是源于对音乐模式和结构的直觉理解。这种理解是通过对音乐的长期接触培养的,也能透过学习音乐理论,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如音阶、和弦、节奏和旋律结构,提升自己对音乐理解的能力。音调和韵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就是以某一频率发出并根据系统安排所创造的声音。音乐的概念可以是水平的,如同音调随时间倾泻而出;也可以是垂直的,同时发出多个声音,产生和谐与不和谐的效果。音质则是仅次于音调与韵律的重要元素,也就是音调的特色。
音乐中包含的感情是音乐的核心之谜,过去实证主义(Positivism)试图以客观的角度形容音乐,强调音乐的节奏、音调、音色、作曲方式,并避免感情介入,透过这些分析方式强调音乐的理性,但实际上音乐中夹杂着许多感情含义,论及音乐时也几乎无法完全撇除感情要素。心理学家也在实验中证明这种说法,如:高音调能引发听众更高昂的心情及更积极的影响。
音乐智能的发展期源于婴儿时期,婴儿早在两个月时就能配合母亲的歌声、音调做出反应;四个月则能更进一步配合节奏;到了两岁时,可以发出一系列的精准音调,或是即兴歌曲。
音乐与语言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且科学家发现早在石器时代便有“乐器”;而大自然中的动物虽然与人类的语言不通,但音乐却是与人类相通的。最直接与音乐相关的动物声音即是鸟鸣,鸟类因为特殊的环境刺激使得歌声有广泛的发展模式。虽然音乐与语言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但心理学家德依许透过实验证明,语言与音乐的处理机制并不相同。例如:在音乐测试中加入音调、语言的干扰,结果显示音乐干扰的错误率远高于语言的干扰。大多数的人,语言能力由左脑发展,而音乐能力由右脑发展。音乐如同其他智能一般,是独立的智能,他是不依赖物体的智能,透过耳和口就能使音乐能力增强。
音乐智能强的人,平常喜欢听音乐、唱歌、演奏乐器等,对于音乐中想要传达的情绪很敏感。
逻辑数学智能
[编辑]与语言智能、音乐智能不同,逻辑数学智能和口耳官能并不相干,而是与实际存在的事物息息相关,并借由“实体”发展到“定理”,再由“感觉运动”发展到“抽象领域”。逻辑数学智能是指擅长数字运算和逻辑思考推理的能力,包含对于抽象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分析处理等。
有关逻辑数学智能的研究必须始于幼儿:
- 刚出生的婴儿能探索身边各种反应并预期其行为。
- 幼儿能以相似特征将同类事物分类。
- 六、七岁时就能计算东西的数目,也可以进行数目多寡的比较,掌握估算数量的方法与数量的含义。
- 而七到十岁时能够在脑中进行计算,不需要实际触碰物体。
然而以上这些计算能力只限于实物,这样的现象被科学家皮亚杰称为“具体运算”,意即只能计算实际存在的事物,无法计算抽象的概念。
而在脑部组织上,逻辑数学智能主要与右脑相关,也因次有些人失去了语言能力却能计算、有些人失去计算能力但语言能力正常,由此可推论语言与数学逻辑的智能基本上是互相独立的。
逻辑数学智能高的人,喜欢思考、提出问题、探究事物的规律和逻辑,通常在数理科目的表现较好。学习时主要透过分析和推理思考。在工作上能找出矛盾和不合理之处,进一步厘清问题,有系统地搜集资讯、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空间智能
[编辑]空间智能最重要的是在于:
- 正确察觉世界的能力
- 根据个人最初的察觉进行变化与修正的能力
- 在缺乏相关肉体刺激下,依然能够重新创造个人视觉经验的能力。
这些能力显然不同,所以空间智能可以是各种能力的混合,但若拥有以上提及的能力,表示在空间智能方面是相对突出的。
空间智能很容易与视觉联想在一起,因为正常人的空间智能时常来自于人对视觉世界的观察,同时也和视觉世界有紧密的关联。美国心理测验学者赛斯通(L.LThurstone)把空间智能分为三个要素,包括:
- 由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
- 模拟的图像中想像某部分移动或内部替换的能力
- 思考观察者身体方位空间关系的能力。
此外凯利又将空间智能分为感受和记忆几何图形的能力。
空间智能来自可能存在两个不同形体间,或是存在两个看来遥不可及经验相似之处。例如:许多能够察觉不同领域之间相同处的譬喻能力,都是来自空间智能的表现;可以把重要的科学观念具体化亦是空间智能的展现。很多人认为空间智能与语言智能可以相提并论,然而他们各有代表的系统,语言是语言码,空间是形象码,在脑部中语言属于左脑半球,形象则属于右脑半球。
空间智能高的人,对于空间位置、色彩线条、光线、外观形状的敏感度很高,喜欢想像、设计、涂鸦、拼图、迷宫、插画、动画等。学习时主要透过感觉和图像思考。
身体动觉智能
[编辑]身体动觉智能可以分成两种核心能力,包含:
- 表达目的而使用的身体技巧:能够掌握身体动作的人,如舞者或游泳选手。
- 处理物理的身体技巧:以高明技巧处理物体的人,如工匠、球员、乐器家,或是运用有关的角色,如发明家或演员。
身体动觉智能是能够独立存在的,有些人语言和逻辑能力被破坏,但在执行高度运动活动方面却毫无困难。观察推论身体智能的发展可能是从工具的运用方式而来,较低等的灵长目,不常使用工具,也不特别有生产力和创造力,而较高等的灵长类则会使用工具,例如黑猩猩就有相当的惊人的效果,他们会用物体插入白蚁的巢穴,并挖出白蚁来食用,是高等的捕捉方式。 熟练工具是一种学习而来的技巧,必须有相当大量的尝试错误及长期保留的记忆能力。过去三四百万年前的人类的演化,可以由越来越复杂的工具来形容,能人使用的工具只比黑猩猩高阶一点,像是用来重击的圆石,与用来砍切的利石。到现代人类开始定居,可以使用火,还有用工具狩猎,建立房屋等精细的工作。我们可以由使用物体,到使用工具已达成目的,到更复杂的使用工具以产生非直接影响等能力中,看到人类在于操作工具精度上的演化。
身体动觉智能是指运用身体表达想法、感受,以及透过双手操作事物或制作物品的能力。身体动觉智能强的人,手势和肢体语言丰富,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户外活动、刺激的娱乐、定期运动、或喜欢烹饪、木工、模型制作等手工。主要透过实作和体验来学习。在工作上能胜任需要体力和劳动的项目。
人际智能
[编辑]人际智能是指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气质、动机和技能方面的差异,体会他人的感觉,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理论上,具有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人的特点是他们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性情、动机和他们合作的能力的敏感性,以便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工作。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Earl Gardner)的说法,人与人之间的情报常被误解为外向或喜欢其他人,那些具有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人能够轻松地进行有效沟通和同情与他人,可能是领导者或追随者。他们经常喜欢讨论和辩论。加德纳把这与戈尔曼的情商相提并论。 人际智能高的人,可以区辨他人的表情讯息、声音线索、肢体动作。平常会有人找他们讲心事或协调人际冲突。在工作上遇到问题会愿意找人帮忙、也愿意主动帮助别人,擅长和人互动、建立良好关系与团队合作。这些人适合那些具有较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职业包括销售人员,政治家,经理,教师,讲师,辅导员和社会工作者。
内省智能(自我了解智能)
[编辑]内省智能是指拥有自知之明并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了解自己内在的想法、情绪、感受、动机、梦想和优缺点,并能自我反省和自律的能力。内省是对自己有意识的思想和感受的考察。在心理学中,内省的过程完全依赖于观察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在精神中,它可能指的是对一个人的灵魂的考察,透过反思自己的内心,而与外部观察形成鲜明对比。内省通常提供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访问,而不是来自于书本中的知识体验,因此心灵的个体体验是独特的。数千年来,内省一直是哲学讨论的主题。哲学家柏拉图问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冷静耐心地审视自己的想法,彻底检查看看我们这些在我们身上的表现呢?” 虽然内省适用於哲学思想的许多方面,但它最有名的地方可能是来自认识论中,与自我的对话(包含我是谁,从哪来,往哪去)。在这种情况下,内省通常与感知,理性,记忆和经验作为知识来源进行比较。
加德纳在解释内省智能时,曾引用过一位作家的日记,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听到那个人自杀的消息,恐怖的感觉使我浑身软弱无力。但是看到花的那次,我发现了一个战胜敏感和懦怯的方法,我不再感到软弱了。虽然惊吓产生的震撼在我身上仍然存在,但现在我对此已能欣然接受。在一次受到惊吓之后,我总是觉得这种经历特别宝贵。我因而猜测正是这种接受惊吓的能力,使我成了作家。我大胆地对此做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受到惊吓之后,立刻有将一切记录下来的愿望。我感到好像受到了打击,但事实上没有。我像小孩子一样,想像这打击来自藏在日常生活后面某一哲理的闪现,是生活表面现象后面某些真实事物的标记。于是我将其组成句子,写出他的本质。” 此段文字记录了作者在生活中的一段感受。作者清楚的剖析自己当下面临的情绪、想法与感受,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加德纳认为,本段日记所隐含的正是内省智能的关键:关于人类(自己)内心世界的认知。这些认知包含了解自身的感情生活及情绪的变化、清楚的分辨出这些微妙的情感,并且加以标示,以作为理解及指导自身行为的准则。
加德纳在另一本书《再建多元智能》中提出对内省智能更进一步的解析:“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处理自身欲望及恐惧的能力,并且有意义运用这些讯息去调适生活的能力。”由此得知,内省智能强调自我了解以及情绪。它使人能正视自己的弱点与错误。即使内省智能并不是生存本能,但却是很重要的生存技巧。
内省智能强的人,喜欢独处、安静的思考、透过各种管道了解自己、做自我规划。学习时主要透过个人深入思考的方式学习。在工作上可以反省自己的错误、做出回应、调整并改正。
自然观察智能
[编辑]指能够分辨、了解并探索动植物的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环境与生态保育的敏感性。擅长辨别、归类、观察、实验等,在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表现较强。学习时主要透过观察、归纳和实验来学习。 可以透过以下行为确认个体是否有自然观察智能的优势:
- 喜欢实地考察。
- 具有识别不同种类的鸟类,植物或其他生物的能力。
- 喜欢执行自然计划,如;观鸟,收集蝴蝶或昆虫,或饲养动物。
- 在学校与生物系统有关的主题,如:生物学,环境研究上表现出色。
- 注意其他人可能会错过的自然构造,如:云层,山脉,地质中的细节。
- 倾向于在自然环境中度过空闲时间。
- 与动物的关系要比与人的关系好。
- 呼吁动物权或环境保护。
- 拥有高度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来照顾地球生态。
存在智能
[编辑]能够解决人类生存深层问题的敏感度和能力,如:生命的意义,我们为何死亡以及死亡后到哪里?
可以透过以下特质判断个体是否具有存在智能的优势:
- 善於哲学性思考。
- 询问有关人类生存的深层问题,例如:我们来自哪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死后我们要去哪里?
- 喜欢见树亦见林。
- 喜欢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与他人讨论。
依上述的九个定义可以发现语文、逻辑、空间是传统智力测验量测的内容,其余的智能则是过去学校教育中较被忽视的智能。上述加德纳的理论对教育领域有深远的影响,也回应了前面智力对于教育的贡献,此量表提拱更多元的发展发现,拓展学生适性发展的可能。而站在此理论的反对派则认为加德纳忽略了工作记忆以及归纳推理这类认知能力对智力的影响。
整理以上九个向度的内容:
智能种类 | 定义 | 优异表现 | 大脑的神经系统 | 能力的内涵 | 能力的展现 | 主要的求知方式 |
---|---|---|---|---|---|---|
语文智能 | 运用口语及书面文字的能力,能把句法、音韵、等流利运用,喜欢阅读、写作等 | 诗人 老师 |
左颞叶 额叶 (布氏语言区 威氏语言区) |
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以表达自己想法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 把语言的结构、发音、意思、修辞和实际使用加以结合,并运用自如 | 书写、口语、阅读等各个语文层面的正式系统 |
逻辑-数学智能 | 运用数字和抽象推理的能力,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对科学的新发展会有兴趣 | 数学家 科学家 |
左顶叶 右半脑 |
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 | 计算、分类、分等、概括、推论和假设检定,及对逻辑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若-则、因果)、功能及其他相关抽象概念的敏感性 | 寻找和发现型态的历程、以及问题解决的历程 |
空间智能 | 知觉视觉或空间讯息加以转换、重现的能力 | 工程师 棋艺大师 航海家 |
右半脑后区 | 能以三维空间来思考,具有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能够把内在的空间世界表现出来 | 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以及能重现、转变或修饰心像,随意操控物件的位置,产生或解读图形讯息的能力 | 对外在、内在的观察 |
音乐智能 | 能创作、沟通并理解声音的意义,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敏感 | 作曲家 演奏家 |
右颞叶 | 能觉察、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 | 对音调、节奏、旋律或音质的敏感性,及歌唱、演奏、作曲、音乐创作等 | 倾听、声音、震动型态、节奏以及音色的形式 |
身体-运动智能 |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创造或改变事物 | 舞蹈家 演员 运动员 |
小脑 基底神经节 运动皮质 |
运用肢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运用身体的部分生产或改造事物 | 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弹性、速度、平衡、协调、敏捷,及自身感受、触觉的和由触觉引起的能力 | 身体移动和表现、做中学 |
人际智能 | 能觉察和区辨他人的感受、信念和意图 | 顾问 政治领袖 心理治疗师 |
额叶 颞叶 (右半球) 边缘系统 |
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 | 对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对暗示做出适当反应,以及与人有效交流 | 人与人的关系、沟通、团队工作、合作学习、社会技巧等 |
自我了解智能 (内省智能) |
能区分自己的感受 、意图和动机 | 宗教领袖 演员 小说家 |
额叶 顶叶 边缘系统 |
正确自我觉察的能力(自知之明),并依此做出适当的行为,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 |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认识自己的情绪、动机、兴趣和愿望,以及自尊、自省、自律、自主、达成自我实现 | 内省、后设认知、自我反省以及对人生课题的思考 |
自然观察智能 | 善于辨识和区分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的理解 | 生物学者 | 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 | 自然智能强的人,擅长辨别、归类、观察、实验等,在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表现较强。 | 主要透过观察、归纳和实验来学习。能胜任跟动植物、自然环境相关的工作。 | |
存在智能 | 能够有能力看到人类世界的全局,透过询问有关生命 、死亡与人在存在相关的问题 | 哲学家 思想家 宗教职业 |
迈克.安德森(Mike Anderson)的智力理论与认知发展
[编辑]心理学家迈克.安德森指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定义不清。再者,各种智力相关性过高,无法找出独立于其他能力的特定心智能力。因此安德森根据瑟斯顿(Louis Leon Thurstone)等研究者提出安德森的智力理论。此理论认为智力的差异源自产生思考“基本处理机制”的差异。安德森指出,提供普遍能力的机制称为模组(modules),且新模组的成熟得以解释认知能力随发展而增加。
除了模组,智力亦包含两个特定能力,其一为处理命题式的思考,另一个为处理视觉及空间的功能。上述的能力由“特定处理器”执行,模组负责的是执行特定功能,而特定处理器负责较广泛的知识类别,再者,特定处理器亦受基本处理机制影响。安德森的智力理论提出两种知识的途径:其一,透过基本处理机制,此及我们所称的“思考”,可以解释智力的个别差异。其二,为模组成熟后,以其作基础而产生的知识,可以解释智力发展。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论
[编辑]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研究智力的目的不是区分个体智力的差异,因为这样的做法对现实的生活并没有太实际的帮助或并不实用。虽然斯腾伯格觉得分析智力对于课业和其他领域方面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他认为大学和雇主不应仅仅根据这种智能测试来选择人,因为参加智力测验的人对于测试的题目没有什么兴趣,而且这跟日常的生活经验也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智力测验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此外,选择正确的答案这一点在现实世界中很少发生,生活中很少有事情是绝对的正确。人们每天面临的实际问题通常都是个人兴趣,与生活经历有关;且这些问题的全貌通常不清楚且定义也不如智力测验的题目般明确。也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常具有多个解决方案,需要弹性的判断而非绝对的答案。
因此他提出智力三元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igence)将智力分为三种:分析智力(analytic intelligence)、创意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与实用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
分析智力
[编辑]分析智力属于最基本的讯息处理,主要用于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尤其是理科上的问题。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重视讯息处理机制(information processing)中的经验、脉络以及基本讯息。理论包含三个次理论:成分次理论、经验次理论、脉络次理论。成分次理论将讯息处理视为三阶段的心智历程,而此三阶段都是分析智力的智力成分,其一,知识获得成分(实用能力)负责问题解决间的讯息比较、编码,主要探讨人们如何“利用”已知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的基础﹔第二,表现成分(创造能力)负责执行问题解决策略,即人们如何“运作”智力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策略﹔第三,“后设认知(metacognitive components)”(后改为分析能力)负责问题处理期间的规划、控制、评估等,可用于挑选最佳策略与了解问题解决的进展。可是有研究者指出,成分次理论并无法解释个体差异的问题。另外两个次理论不属于分析智力:经验次理论著重处理经验的影响﹔脉络次理论重视认知活动如何融入特定环境脉络,且焦点在三种心理历程:真实世界环境适应、选择、塑造。
分析智力与传统智力测验获得的结果相似,因此分析智力可以通过传统智力测试来衡量。其原因是因为,在拆解各种思绪作业的成分后,可看出不同IQ人们的不同运作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关键成分是编码历程及比较历程,试验者将类比问题加以编码,进而形成心理表征,且其认为,个别差异主要在于编码与比较历程的效率。简而言之,高IQ的人相较于低IQ的人会更擅长使用“后设认知”,来为特定且不同类型的问题制定不一样的解决策略,高IQ者通常为熟练的测者,虽可能花较多时间编码、解决问题所需时间可能未必较快,但形成的表征较为正确。如此策略挑选上的不同,可以解释为何高IQ的人相较于同伴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表现。
创意智力
[编辑]创意智力用于处理人们在面对“新奇”和“旧有认知”相冲突时的问题、以及面临新问题或环境,处理问题与环境的能力,其智力高低取决于当事人利用观察到的事物建立新观念或处理新事物的速度。例如当一群人迷失方向时,若有人可以迅速地找到新的路径回家,这个人的创意智力是被认可的。同时,创意智力与艺术方面才华的展现有关。
实用智力
[编辑]实用智力则是指解决日常生活中常遇到问题之能力,主要偏向实作方面,并且会反映在实际管理日常事务的事件上。实用智力并不与传统智力有关,即有高实用智力的人不一定有高IQ,因为实用智力主要与“适应”、“选择”、“塑造”新且不同情境的能力有关,其衍伸出来的能力便是我们常说的“生活智慧(street smarts)”或“生意头脑(business sense)”。
不同于前两者的成分层次与经验层次,实用智力属于情境次论。具体来说,实用智力包括几个面向,如:解决能力(如从理念中确认其问题的关联)、语文能力(如能说善道、字汇量丰富等)、社交能力(如允许错误的发生)等等。有些人虽然在学术领域表现出高度的智力,却未必能将这些智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这也显示实用智力独立于其他两者的重要性。
分析智力与实用智力的落差
[编辑]传统的IQ智力测验并不能包含所有斯腾伯格所提到的智力行为,也不能借由在他人身上贴上“高智商”或“低智商”的标签来轻易断定一个人的能力。例如:有一些在学校中课业成绩较差的小孩却有相当高水平的实用智力,包括在险恶环境下成长的贫民窟小孩,他们运用种种维生能力帮助自己存活;有一些赛马者虽然智商低,但是却能运用掌握到的关于赛马、马夫、场道的资讯来判断出下谁注比较能赢。然而,虽然看起来分析智力和实用智力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大数据研究仍表明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很重要,因为它将智力的概念扩展到大多数心理学家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而且它也强调了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然而,该理论的应用虽然如此广泛,其中却有许多部分难以测试。例如,虽然现阶段已经有了所谓测量“生活智慧”的方法,但它们仍然存在争议。斯腾伯格和他的同事们还开发了新的智力测试来评估分析实用和创造智力,他们提供的证据表明,这些测试的分数可以预测大学和某些工作的成功,至少和传统的智力测验一样;然而,也有其他研究人员质疑这种解释,他们认为这些新测试的价值可能部分归因于实用智力和分析智力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某种意义上这种新的测试可能与旧的测试相同。
故斯腾伯格利用智力三元论指出传统智力测验的两项限制:
- IQ仅是一项参考数据,并无法代表整体智力
- IQ的数据利用范围相当浅,仅能利用于例如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无法预测事业成就。
成功智力理论
[编辑]斯腾柏格近年来[2]又将他的智力三元论称之为成功智力理论(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因为他认为智力三元论中的3种智力,为个体社会文化情境中,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的成功要件。而成功智力不仅是学术表现的基础,也强调现实生活成就的基础。
成功智力理论中3个主要智力成分分别对应先前智力三元论的3个智力:
组成(要素)分论 componential subtheory |
分析智力:认为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 | 元成分: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其中,三种成分中起到核心作用。 |
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 | ||
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 | ||
经验分论 experiential subtheory |
创意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的能力。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 | 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 |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更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 ||
情境分论 contextual subtheory |
实用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得的知识经验以处理其日常事务的能力。 | 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
史蒂芬.塞西(Stephen Ceci)的生物生态理论
[编辑]史蒂芬.塞西(Stephen Ceci)提出“多元认知潜能”,而非单一的整体智力或因素。多元能力是能由社会环境或脉络的机会所塑造。根据塞西的理论,日常或现实中的智力无法仅用整体智力或智商来解释,而是取决于多元认知潜能及丰富、有组织的知识基础。
总整理
[编辑]理论 | 提出者 | 提出背景 | 重要内容 |
---|---|---|---|
智力多元论(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 美国心理学家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 从脑部受创伤的病人身上发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在《心智架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意在打破传统智力测验以语文与逻辑方面为主、轻忽个别差异的局限。 |
智力的定义: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 构成智力者的八种能力:
另有存在智力 |
修正智力多元论 | 迈克.安德森(Mike Anderson) | 迈克.安德森指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定义不清。 |
除了模组,智力亦包含两个特定能力:
|
智力三元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 美国斯腾柏格(Robert J. Sternberg) | (无) |
受认知心理学上讯息处理论的影响
|
生物生态理论 | 史蒂芬.塞西(Stephen Ceci) | (无) |
智力无法只用整体智力或智商解释,而是取决于多元认知潜能 |
认知神经取向
[编辑]认知科学,或是称为讯息处理心理学,是运用上个世纪心理学者发明的方法,以了解皮亚杰及其他认知理论者所研究的作业。例如他们会探讨儿童在处里数目守恒概念的问题时,每一秒的心理步骤,其过程始于讯息传递到眼耳处,结束于由口或手交出答案时。这类心理学家试图以最精密的细节,描述受测儿童所用的所有步骤,而不像皮亚杰只量三个基本的阶段。讯息处理心理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详尽且一丝不苟的描述这些步骤,把这些心理过程整合成如同电脑处理资讯(输出输入;译码、编码与解码;储存与检索储存)等流程,而这样精密的工作不但需要分析作业本身,也要分析受测者的思想与行为。
认知科学家在详尽地处理洞察作业的结构,使我们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讯息接收、储存记忆、重组应用都包含在内,此外还有监控认知能力的概念,可以决定该解决的哪些问题、该达成哪些目标,以及先后顺序。此理论强调机械的美式思考:做什么、依照哪种顺序,以达到某一特定的效果。
PASS理论(Planning,Attention-Arousal,Simultaneous and Successive theory of intelligence)
[编辑]PASS理论对智力抱持独特的观点,不仅扩大智力测验所测量能力的范畴,而且特别重视基础的脑区功能分析。PASS理论依据俄国神经医学大师卢力推(Aleksandr R.Luria)的脑区功能分析,以及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来定义认知历程。该理论可从四个基本认知历程来了解智力,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四个认知历程是由三个独立,但彼此相关的大脑系统(功能单位)构成,每一功能单位对应特定的大脑区域:
- 注意认知历程(Attention-Arousal theory of intelligence):负责警醒与注意调节,让个体选择性地注意或忽略某些刺激。
- 同时处理与连续处理历程(Simultaneous and Successive theory of intelligence):进行讯息的编辑、转换或保留。同时处理让个体在同一时间处理相互关联的讯息并加以整合;连续处理则是让个体以一种特定的序列顺序将刺激整合。
- 计划(Planning theory of intelligence):负责策略发展与使用以及认知活动的自我监控。
不过评估智力时应该区隔知识与认知历程。以PASS理论为基础发展的认知评量系统,常用于分析学童在四大基本认知历程以及学业成就表现的落差与一致性,以便鉴定学童的学习障碍。当学童某一认知历程呈现显著弱势时(低于常模平均以及个人的四个认知历程之平均),需近一步检视其学业成就。若学业成就与优势认知历程有显著落差,而与弱势的认知历程表现一致,则推论该名学童有某方面的认知历程缺陷,符合学习障碍的判断。这个理论在智力测量以及教育介入的成效上有相当大的贡献。
认知科学虽然有某些方面的进步,但他缺乏不同认知形式的互相关联或差异的理论,千百种专门的讯息处理器各司其职,却不相干。此学家常常犯下的错误:提出单一而普遍的解决问题机制,能够应用在人类所遭遇的各种问题上,但对于人类智力最重要的创造力却毫无提及,对于具有无限多答案的问题毫不重视。
顶额整合理论(parieto-frontal integration theory)
[编辑]顶额整合理论指出智力并不存在单一特定脑区,而是在不同脑区所连结而成的网络,而且智力与讯息处理效率有关。此一研究发现似乎是目前探究智力的生理基础相关研究的共识。
- 感觉处理,主要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包括了特定的颞叶和顶叶区域 。
- 感觉抽象和阐述包括顶叶皮层(尤其是超边缘,上顶骨和角回旋)。
- 顶叶皮层和额叶之间的互动尤其重要。
- 反应的选择和抑制包括前扣带回。
这个理论认为,更高的IQ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顶叶,前扣带皮层和特定颞叶和顶叶皮层区域之间更高效通话合作的结果。 主张智力运作是由于位于颞叶与枕叶的脑区先分别处理听觉与视觉资讯,再交由顶叶进行资讯的整合和抽象化;然后透过顶叶与额叶脑区互动,评估问题;决定解决方法后,由前扣带回负责反应的选择并抑制相关竞争反应。每个人智力的差异取决于脑的运作效率,聪明的人脑皮质间网络的运作较为正确与迅速,而对智力表现具关键影响力的是额叶与顶叶脑区间网络讯息的传输效率(Jung & Hai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