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绪论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本章节为心理学绪论,我们将其分为几个部分介绍:

核心概念
先由心理学的定义与心理学导论让读者了解心理学是什么,再将心理学分为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并简述之。
近代研究
  • 理论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批判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等。
  • 应用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网络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政治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经济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投资心理学、恋爱心理学等。
跨文化研究
介绍跨文化心理学,包含:本土心理学、中国古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探讨中、西心理学的研究差异,并比较两者与台湾心理学。
  • 主要研究方式
以心理和文化因素去探究和解释心理与文化的变异。
  • 主要研究方向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个性与认知的变异性和不变异性。
生活应用
介绍心理学的各种治疗应用,将其推广至部门管理、临床治疗、商业行为、社会中的群己关系与互动等日常大小事上。

核心概念

[编辑]

导言

[编辑]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由古希腊文“psyche”(灵魂)和“logos”(理论或学问)组成,其研究与探讨的范畴包含在任何时间和场合下,人类的行为受心理的影响。至当代,心理学的研究面向已十分广泛,而研究范畴大多围绕三点:较为内隐(implicit)方面的“心智”、较为外显(explicit)的“行为”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当代心理学界以一个涵盖面广且简明的叙述来定义此门科学,即“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内隐)心智与(外显)行为,以及二者关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

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主要是以人类为主,但由于道德、伦理、法律等限制,无法直接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心理学家会利用动物或电脑的模拟来进行研究。因此,广义而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状态、现象、精神功能与行为的科学,并分为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心理学有关,人们通常认为人对事物的认知是出自于直觉,但若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美国心理医师Rebecca Snyder等人以三个面向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心理:

  1. 行为:如说话、互动、选择等一切可由肉眼观察到的言行举止。
  2. 心理:如意识、记忆、逻辑推理、评断等“内在的认知”,或是如情感、态度、信仰、兴趣等“隐含的情绪与动机”。其中,意识(consciousness)和思考(thinking)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3. 科学:指的是一种对事实观察思考判断的态度,强调客观、精确、实证与可重复性。

心理学与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一方面试图以大脑的运作来解释个体的基本行为与心理活动,另一方面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活动在社会行为和社会动力中的意义与角色,并非只是研究人类心理上的变化与通则。本教科书的目的是阐述心理学中的各种面向,包括心灵、理论、人类、行动等,以引导读者进入丰富而多彩的心理学世界,本书也介绍各个类别的心理学和其研究所涵盖的内容,而这与个人日常生活或是当代重要议题都息息相关。

心理学的目标

[编辑]

心理学的目标大致可分为四项:描述(describing)、诠释(explaining)、预测(predicting)和改变(changing)。

  • 描述(describing)
描述是对“人类或其他具有意识的生命体”的行为进行精确观察和客观描述,使我们更容易观察对象的行为,并了解正常和异常的行为。心理学家观察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并描述其行为及该行为发生时的条件,称为行为资料(behavioral data)。在收集资料时,心理学研究者会选择最适当的分析层次(level of analysis),并设计测量工具来测量行为,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心理学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分析层次来探讨个体行为,例如从社会、人际互动层次到较细微的个体行为单位层次。心理学家描述资料时,对于词汇需有明确的定义,以免在表达时产生误会。若描述资讯所用的特定词汇具有多种意义,则需加以解释。
  • 诠释(explaining)
合理解释心理历程与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在诠释之前,需谨慎分析观察结果,并建立合理的因果关系,赋予诠释意义。当某些行为与现象成为研究主题时,需透过科学方法验证及诠释这些行为与现象。诠释通常假设多数行为受到多因素联合影响。解释某种行为时,心理学家会从个人层面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着手。例如,研究霸凌现象时,可能会检视霸凌者背负的压力(内在解释)或霸凌者展现优越感的动机(外在解释)。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影响来进行诠释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 预测(predicting)
若两件事物具有因果关系(causality)或相关性(correlation),便可进行推理和预测,描述某种行为即将发生的可能性。为提升预测准确度,研究人员会改变实验条件,观察结果变化,以检视两事物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因为相关性不代表因果关系。若最终结果显示两事物具有因果关系且成功预测出行为,我们便可根据此原则预测未来行为在符合条件下的再度发生。预测行为是判断我们是否了解自身行为


  • 改变(changing)
心理学家希望根据已知原理或法则去改变心理历程及行为,藉以维持理想行为、启动特定行为,或是停止、改善不合理的行为,以便对人们的生活进行建设性和持久的改变。同时也希望可以影响行为模式、改变行为强度及行为出现的频率。改变人类行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点,其涵盖的领域也很广泛,例如减少产后焦虑、改善学习记忆、提升自信心让人际间的相处变得更简单等,从治疗精神疾病到提高人类福祉都是透过对心理学的的研究进而改变人类行为的实际应用。改变行为的能力至关重要,若透过创造某些条件让行为受到限制,除了能够有效解释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能验证科学诠释的真伪。


综上所述,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乃是透过改善人们生活上的问题及障碍,期待能打造出更好的社会环境。

心理学的发展门类

[编辑]

心理学发展快速,涵盖的领域在过程中也不断分化出新的门类,因此心理学的门类并非单一固定的,而可能会随着研究发展、社会演进,衍伸出不同的派别类型。 以下主要将心理学的门类分为“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并介绍其子类。


理论心理学(Theoretical psychology

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理论性质的一个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跨领域的学问。理论心理学起源于科学哲学,其扩增的分支皆以逻辑和理性为基础。它的目的在于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及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它注重于观察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和过程,追求普遍的解释与科学的理论。包括: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计量学等。
实验心理学将心理学视为一般自然科学,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家注重思辨,主要使用特定技术与实验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再以理论加以证明,从而发现行为及心理历程在变因上的因果关系,涵盖的范围较广泛,注重研究方法。在20世纪上半叶,实验心理学与行为主义(Behaviorism)密切相关,但也忽略了精神现象。如:学习、记忆、认知、动机、情绪等各方面的基本心理历程。
生物心理学创始人为冯特,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以探讨行为,感受和心理历程的生物化学为基础,并以脑内的生理事件解释心理现象,研究各脑区结构的功能及各感官,神经系统与腺体的功能和人类心智与行为的关系,并分析这些部分如何参与脑的整体工作。如:神经系统(以大脑为主)、内分泌腺与行为的交互影响关系、药物之于人体的影响等等。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类不同年龄时的心理转变。这当中包括了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当儿童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过去的学者把儿童心理学等同于发展心理学,根据约翰·桑托洛克(Santrock, 2004)的理论,在当时的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在成年以后就不再改变,所以,当时的发展心理学只着重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过后来心理学家开始发现人类在成年以后,心理状况亦会继续发展,所以,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开始如雨后春笋的发表。之后,不少人开始以整全的角度来观看人生的心理发展,成为了今日的毕生发展心理学。
“发展”是指个体自受胎至死亡的一生期间,其行为产生连续性与扩展性改变的历程,在此之中,个体行为不断充实,由简单而复杂,由粗略而精细,由分立而调和,由分化而统整。一般学界的共识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对心理发展有影响,有时甚至也难以区分;研究显示,在后天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有强烈的影响,尤其负面的经验更会对子女的发展造成影响。研究一般认为,不论其他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教养本身对子女将来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响;另外,所有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根据金贝立·科普科[5](Kimberly Kopko)的定义,教养方式可以“由两个层面来定义:控制与温暖。控制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管理程度;而温暖指的是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接受和回应程度。”发展心理学涵盖了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病理学(child psychopathology)、法证发展心理学,而依据阶段则可分为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又称人格心理学,探讨人与人之间不同且具持久性的行为特征。“人格”意指一个人特定的行为系统,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性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形成及其发展模式,以及影响因素、评量与理论的建立等等,从而评估其对塑造人类行为的影响。人格的形成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论,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论、社会认知论、人本主义及生物学派等。
  • 精神分析论
主要由心理动力论为出发点,提出者为佛洛依德,他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意识层次、前意识层次以及潜意识层次,而要解释这三个层次则需要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本我还有超我。 大众对精神分析最大的误解是他们只懂得佛洛依德、可能有荣格、或许还有阿德勒。实际上要了解当代精神分析应该去读读晦涩难懂的拉康(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百度百科)与在中文界更加冷门的比昂(“比昂的理论模型让我们在知识上迈出了一大步,从畜力时代到了蒸汽时代。从这种新的元心理学中衍生出一系列完全不同以往的临床技术,所以如果某人不了解比昂的理论模型,那么他也无法掌握由此而来的新技术。 ”——意大利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安东尼诺·费罗)。此外,在因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新兴的“生态心理学”中,就现有的中文资料而言,荣格派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比昂继弗洛依德后提出了另一种人格/心理模型,即网格图,被人称为精神分析的“元素周期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尔法功能这个概念。而拉康的三界系统更是引入了拓扑学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为精神分析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 社会认知论
提出者为班杜拉,他认为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只和个人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称为互相决定论。而一个人能不能适应生活或是具不具备克服障碍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有高度相关。又依据社会学习理论,性格的产生以及改变和个人对于环境或是周遭人的观察以及学习能力有关。
  • 人本主义
马斯洛为主,他曾提出著名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强调人有生存、安全、社会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需求,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得种种行为则需要靠学习得来。人格的影响因素包含父母对子女的遗传基因、人们自己后天的学习以及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等等。
  • 生物学派
生物学则是非常强调遗传基因控制这部分,因为不同的基因编码可能导致不同的大脑生理构造,人格并非只受后天的个人经验影响。而艾森克更是认为人格可以分为内外向、神经质倾向(Neuroricism)以及精神症状(Psychoticism)倾向三大维度。
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假设,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与心理历程。其所涵盖的范围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至团体与团体之间的连结与影响,如人际关系、利他行为、群众、社会认知等等。主要研究的面向为:态度、社会认知、认知障碍、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等行为。社会心理学填补了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空白模糊地带。通常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个体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三种。著名实验有:Asch符合性实验、波波娃娃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及米尔格拉姆实验等。
是对诸如注意力、语言使用、记忆、感知、问题解决、推理、思考、智力、人类知觉、决策和创造力等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中指出,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是一种利用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模式与电脑软件在电脑中的运作道理相似,我们可以将认知心理学理解为讯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讯息加工的系统,而认知就是一种讯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已经逐渐发展成跨领域的认知科学,整合了许多不同关于心灵以及心智处理的研究。知觉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子领域,研究主题涉及人类认知系统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面向。透过对知觉的定义与计量,研究外在世界的现象如何变成感官神经系统之讯息,知觉作为一种外在世界的符号表现系统,如何互相影响、形成行动,和知觉对于人类的生存有什么帮助等。
研究如何测量人类的心理特质(如异常行为、思维、情绪、性格等)与能力(如智力、特殊领域的能力跟知识等),并用客观量化(利用统计)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测验即为其研究范畴之一。测验时常涉及四个领域,分别是常模化和等值法、信度、效度、题目分析(item analysis)。
完形心理学强调心灵的整体性,认为心理现象应被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成独立的部分来研究。主要研究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强调心灵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动物实验和观察法。


应用心理学(Applied psychology

将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实际地运用在其他各种领域中,例如管理学、组织学、法律、医疗等领域,集中于解决研究问题。包括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临床与咨商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学术领域。
犯罪心理学为犯罪学和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子领域。主要研究罪犯和犯罪嫌疑人的观点、思想、意图、行为和反应。而犯罪心理学其中又囊括了:审判心理学、矫正心理学、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及被害者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家在法庭上扮演着许多角色,包括被传唤为鉴定人(英美法称为专家证人)以及对受害者与犯罪参与者进行心理评估,帮助法官和陪审团了解犯人的心理、证人记忆的可信性等问题。此外,犯罪心理学家也研究有效预防再犯的不同类型的计划,并了解罪犯可能患有哪些精神障碍,以帮助预防犯罪。
研究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将各种心理学知识应用在教育上,以期能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室管理以及行政效率等。通常教育心理学常跟学校心理学交替使用,但教育心理学多在理论方法上作为研究对象,学校心理学则着重于实务进行。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以心理学为基础,而后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和课堂管理。
在教育心理学及临床心理学等分支的基础上,以心理学如何应用于学校为主轴,将学校师生作为服务对象,给予不适应学校及学习的学生帮助,并提供教师教学上的建议。
主要运用心理测验、教育评量及其他心理学专业知识,直接从事学生身心发展、学习状况及行为适应之早期鉴别工作,进而根据评量及诊断结果,为身心障碍、学习困难、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学生发展个别教育计划或心理调度(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或透过咨询历程,增进教师心理与辅导知能,加强其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间接改善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状况。
  • 临床与咨商心理学(Clinic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主要探讨如何归类、诊断与治疗心理疾病,透过了解人的异常行为,进一步做出诊断,并衡鉴与治疗。
研究治疗与诊断心理异常症状,主要是了解、预防及舒缓心理上的困扰及心理疾病。如恐慌、焦躁、忧郁、暴食、性无能、官能失调等。为具人性关怀之专业助人及心理学工作者,重视人格的养成、自我认识、服务学习、专业伦理和全人教育等范畴。
依其内涵可说是医院中的一种心理诊断活动,指心理学家在医院或临床运用专业的方法探索并观察患者,有时包含量化的衡量,以便诊断并治疗,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医学心理学的部门。
临床心理学已普遍运用于医学的各领域,如心理治疗、身体医学、小儿科、神经病学、整型外科等。未来可能延伸至非心理病患之心理健康的服务,如辅导中心,从事儿童、职业、婚姻、家庭、老人病学、酗酒、药瘾及自杀等的辅导。
研究如何提供咨商与辅导。当一个人有需要时,透过与咨商者的互动来协助其觉察和了解自身,探究满足需要或解决问题之方法。如青少年问题、感情婚姻问题、人际处理问题等。
目前主要的四大咨商理论取向,包括心理分析取向、行为治疗取向、认知治疗取向、人本心理学取向。不同的理论取向有其主要目的及学派,并可简述如下:
心理分析取向:目的为协助个体察觉问题、获得领悟;相关学派有精神分析治疗法、阿德勒学派
行为治疗取向:目的为协助个体改变问题行为;相关学派有行为治疗法。
认知治疗取向:目的为协助个体修正错误的观念及非理性想法;相关学派有理情治疗法、现实治疗法、交流分析法。
人本心理学取向:目的为协助个体自我成长、发掘潜能;相关学派有当事人中心治疗法、完形治疗法。
工业(工商产业)与组织心理学(英语: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简称:工商心理学(英语:I-O psychology)、劳动心理学、工作心理学(英语:work psychology),是应用心理学的其中一种,是对员工、职场、组织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与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本互为息息相关的学科领域。工业,工作和组织心理学(IWO)是国际上该领域的更广泛的全球术语。该学科是与工作有关的人类行为科学,将心理学理论和原则应用于组织和个人的工作场所以及个人的工作生活[1]。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接受过科学家-从业者模型的培训。 它们通过改善绩效,激励,工作满意度,职业安全与卫生以及员工的整体健康状况来为组织的成功做出贡献。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进行研究,以及如何通过雇用实践,培训计划,反馈和管理系统来改善这些行为和态度。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其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4年《职业展望手册》(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工业(工商产业)与组织心理学是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职业。估计工业(工商产业)与组织心理学将增长53%,平均薪资为$109,030美元,在前十名中 百分之百的收入2018年的$192,150美元。截至2020年,IO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会(APA)在美国认可的17个专业之一[5]。 它由美国心理学会的第14部门代表,并正式称为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协会(SIOP)。主要是分别员工、顾客及消费者的心理层级,包含招聘、从众多应征者中选用员工,并包含对员工的训练、绩效评价、工作满意度、工作行为、工作压力管理。其涉及心理学、管理学(含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等。了解组织心理,目的也是为了进步利用、管理,达至组织的目标。
从其研究层次而言,包括了个体、团体与组织。这些层次的研究需整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与管理科学等等,以综合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团体行为、领导与权力和政治行为。
主要目的及实际应用为提升生产力。生产力的影响因素脱离不了物理环境的条件、个人的条件及组织的条件。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工业生产及管理,研究人类对生产、分配、财货等消费关系,可解决工业上人类行为问题。可细分成四部分,分别为人事心理、组织心理、工程心理及消费心理。
详细介绍可见:https://spiketren.gitbooks.io/psy101/content/ch16/gong_ye_xin_li_xue.html


其他心理学门类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人与其社区、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合作性的研究与行动,进一步探讨在生态、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不同脉络中的人类行为,并长期致力于预防、赋权、社会改变等工作,以有效提升个人安适、幸福感(well-being)、社区与社会的生活品质。相关学科包括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比较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公共卫生、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区总体营造。
社区心理学有以下的核心价值:
一、预防重于治疗
基本上,“预防(初级预防)”优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次级预防)”,更优于“治疗复健(三级预防)”。而初级预防也称为“全面性预防”(universal prevention)或“心理卫生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in mental health),其主要目标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状态,或减低问题或疾病的发生率,如在特定期间在某一地区或人口群体产生某类问题或疾病的新增个案人数。

初级预防方案的对象可以是整个群体,或特定的高风险群体,旨在全面性地维持心理健康并减少问题的发生率。这些方案可分为增加个人强度、减低个人限度、增加社会支持、减低社会压力、增加物理与环境资源、减低物理与环境的压迫等六大面向。:::初级预防方案的对象是整个群体(如群体介入模式)而非少数或单一的个人,并可分为增加个人强度、减低个人限度、增加社会支持、减低社会压力、增加物理与环境资源、减低物理与环境的压迫等六大面向。

二、追求个人与家庭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身心健康的状况。除了没有精神疾病外,还能够拥有良好的正向特质、因应能力、工作满意度、生活品质等。而家庭往往是个人康健的基石,此外,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区的连结也在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区心理学家可以规划提升社会情绪能力、社会支持网络、互助团体、职场心理健康的相关预防方案,或是致力于社会服务及政府政策的兴革、倡导等。借由促进群体心理健康,逐步达到幸福社会的终极目标。
三、凝聚社区心理意识
“社区心理意识”(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亦称“社群意识”,或接近“社区精神”(community spirit)的概念,是指某一群体居民所共同产生的社会凝聚与情绪连结之感觉,如归属感、相互支持等。目前,社区心理学家已进行邻里、学校、教室、互助团体、宗教组织、职场、网络社群等相关社区意识的研究主题。在实务方面,2005年美国卡崔娜飓风灾害有应用此一概念在社区复原的过程之中。另外,有一些美国的社区心理学家则探讨如何测量社区心理意识,以及如何藉以降低犯罪被害恐惧的相关议题。
四、生态系统分析与介入
1979年,Bronfenbrenner提出“人类生态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强调社会脉络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此生态观点影响到发展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学两个领域。由此,社区心理学逐渐发展生态层次分析的理论模式,包括“个人”(individuals)、“微系统”(microsystems)(家庭、朋友网络、工作群组、音乐或合唱团体、军事部队等)、“组织”(organizations)(学校、职场、邻里协会、宗教团体、在地商业或劳工团体、社区联盟等)、“地域”(localities)(邻里、城镇、乡村地区、都市等)与“巨系统”(macrosystems)(文化、社会、政府、政党、社团法人、大众媒体、社会运动、信仰系统等)。
五、个人、组织与社区的赋权
赋权是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参与、合作的过程或机制,使自己获得掌控与自身相关事务的力量,并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是社区心理学的重要精神与概念之一。赋权透过由下而上、公民参与、协同合作、非正式协助系统等方式,进而使“个人”相信本身是有能力的,事情是可控制的、或有改变的可能性,专业者在这过程所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与促发者。赋权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美国著名的社区心理学家 Julian Rappaport 与 Marc A. Zimmerman 。
六、尊重族群多元价值及发展
人类多元价值是建立在能够彼此皆能尊重不同的性别、种族、文化传统、国籍、性取向、社经地位等。为了顺利或有效进行社区介入的工作,社区心理学家或社区咨商员必须接受多元文化相关训练(如RESPECTFUL模式),累积不同于自身社经文化背景的实务经验,培养高度的文化敏感度,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歧视、偏见或社会分化(social fragmentation)。因此,在以服务群体最佳利益的考量之下,“间接”服务是较可行的协助方式,例如倡导、咨询或相关机构人员教育训练等。
七、跨领域的协同合作
跨领域的协同合作(collaboration)是社区心理学领域非常重视的专业价值与实务理念。社区心理学家强调找出个人及社区的优势,以促进其正向改变,并且尊重服务群体现有的生活经验、智慧、社会网络、组织、文化传统与其他相关资源,因为这些利基往往是其解决或克服问题的最佳良方。因此,社区心理学家透过“公民参与”或“社区联盟”(不同性质的在地机构或宗教团体)的方式,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彼此贡献心力,进而最终让服务群体能靠自己的力量走过难关。此跨领域协同合作、社区联盟等概念的探讨,以加拿大社区心理学家 Tom Wolff 为代表。
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正义乃是在社会中,权力、义务、机会、资源等能够做到公正合理地让所有民众均衡享有。因此,社会正义有“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与“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两个重要概念。由于美国社区心理学的兴起是受其1960年代各项社会与政治改革浪潮的影响,以致社区心理学家最强调的专业价值就是社会正义。针对社会改变的部分,可以透过大众媒体的倡导或社会行销方式,进而影响社会政策或改变公众态度。
环境心理学(英语: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是一个跨领域的学科,着重在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环境心理学中对环境的定义广泛,可以涵盖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建成环境、学习环境与资讯环境。1960年代后期,科学家开始质疑人类的行为是否与自然环境或建筑环境之间有所关联,环境心理学才开始成为一个被公认的学术领域。环境心理学的学科概念致力于价值观发展与解决问题,研究目标主要在于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并追求个人在整体社会中的福祉与生活品质。
无论从地方到全球的尺度,在解决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问题时,人类必须拥有一种基于人性的模型,以针对环境情况来进行反应。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人类进行环境的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加强合理的行为与预测可能的结果;当环境条件有所缺乏时,诊断并解决问题。环境心理学致力于发展这种基于人性的模型,同时保留其结合了多种广泛学科的特点。并探讨了诸如公共财资源管理;寻路系统(Wayfinding)的复杂设定;环境压力对人类表现的影响;环境重建;人类资讯处理以及促进持续的环境保育行为等不同问题。 近年则更加关注气候变迁对社会及社会科学的影响、关切再现(re-emergence)与限制成长(limits-to-growth)等问题、并更加的注重环境可持续性领域的问题。作为一个科际整合领域,除了研究心理学家外,环境心理学也吸引了其他知识领域的学者参与研究,包括地理学、经济学、景观设计、政策与都市计划及规划、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和工业与商业设计领域都有针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产生。环境心理学是对环境、环境如何影响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直接研究,并具体以识别问题、提出针对已识别问题之解决方案来运作。因此环境心理学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作为一个问题导向领域,能够识别问题,并透过研究找寻已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解决方案并有助于使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并创造社会内部运作所需的丰富知识。环境心理学家Harold Proshansky指出环境心理学致力于“通过问题识别来改善社会”这中心价值也使环境心理学成为一个“价值导向”的领域。
正向心理学,又称积极心理学,是对“什么使人生最值得度过”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侧重于个人和社会福祉。它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征和积极的制度…它旨在提高生活品质。”随着研究者寻找共同点,并以更好的福祉为基础,该研究领域多年来稳步增长。1998 年,当 Martin Seligman 选择积极心理学作为他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的主题时,积极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这是对过去的做法的一种反应,过去的做法往往侧重于精神疾病,并强调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消极的思维。它建立在亚伯拉罕·马斯洛、罗洛·梅、詹姆斯·布根塔尔(James Bugental)和卡尔·罗杰斯的人文主义运动之上,该些运动鼓励强调幸福、生活福祉(英语:Well-being 或 wellness、prudential value,意近生活品质)和积极性,从而为现在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奠定基础。积极心理学关注 eudaimonia,这是一个古希腊术语,意思是“美好的生活”,也是反思对幸福生活和充实生活贡献最大的因素的概念。积极心理学家经常交替使用主观幸福感(英语:Subjective well-being,缩写作 SWB)和幸福(英语:happiness)这两个术语。
正向心理学家认为,许多因素可能有助于幸福和主观幸福感。例如,与配偶、家人、朋友、同事和更广泛的网络的社会联系;俱乐部或社会组织的会员资格;体育锻炼和冥想练习。灵性也可以被认为是导致幸福感增加的一个因素。灵性实践和宗教奉献是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的一个主题,作为增加幸福感的另一个可能来源和积极心理学的附加部分。幸福感可能会随着财务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当没有进一步的收益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幸福感可能会趋于平稳甚至下降。正向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包括协助个人和组织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利用它们来增加和保持其各自的水平和福利。治疗师,辅导员,教练员和其他各种心理专业人员可以使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构筑和拓宽那些不一定有精神病或精神错乱的人的生活。
  • 法庭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又称法证心理学、法医心理学、司法心理学)
法庭心理学(英语:Forensic Psychology)又称法证心理学、法医心理学、司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内容涉及到法律。法庭心理学的主要部分是参与刑事司法体系的工作。这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原则,并把它们应用到法律制度,而主要是在法庭上。 1893年授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教授,是第一个研究和学习证词心理的人。法庭心理学主要运用于社会中的司法体系。在司法系统下的各种人士,如律师、检察官、证人、法官,其工作时的行为模式以及可能影响他们表现的因素,皆属于法庭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借由法庭心理学,使法庭上的审判得以有更多方面的解析,完善法院中的审判过程。
200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委员会的代表,认可法庭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一个广泛的定义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人类行为,与相关的法律程序;第二部分是心理学的实践,在法律体系中进行磋商,包括刑事和民事法律。因此也有了法庭心理学家的工作职位,他们通常在下列几个岗位下就职,从事教学、研究、培训和监督学生,和参与其他教育相关的活动、协助执法,他们的工作是与警察或其他执法机构合作、惩教心理学家从事囚犯和罪犯矫正工作、评估在刑事或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心理健康的状况、成为专业证人,与一般证人不同,有表达意见的能力、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如当事人要求,法庭心理学家可提供心理治疗、法庭心理学家经常参与审判咨询,亦是法律心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法庭心理学家为法院工作。法院对他们的提问一般不会是心理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回应的语言必须为法院理解。例如,法庭心理学家经常被法院委任,去评估被告接受审判的能力。
法院也经常任命一名法庭心理学家,去评估被告人在犯罪时的心理状态。这是对被告在犯罪时是精神错乱或神智清醒的评估,因为其中会涉及到刑事责任。这些主要都不是心理的问题,而是法律的问题。因此,法庭心理学家必须能够将当事人心理所传达的情况,转化为法律见解的内容。法庭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在法庭上作为专家证人提供证词。他们也可能需对判定提供专业见解,被告人是否在法律上有资格受审的问题。
中华民国刑法第19条第1项:“行为时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识其行为违法或欠缺依其辨识而行为之能力者,不罚。”我国在责任能力采两阶段判断模式。第一阶段是判断法条中的“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此一部分由精神科医师进行认定,然而,法官也可对“显然未达”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径行判断,而非一概由专家鉴定(96年度台上字第6992号判决)。第二阶段则是“识别能力”及“控制能力”的判断,以前一阶段的医学实证为基础,由法官从法律的评价观点判断该行为人是否有选择合法行为的能力。[1]
比较心理学通过一个人类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行为与思考方式的差异来更好地了解一个行为如何可以在不同物种中被培养出来以及该行为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有助了解此行为在生态及演化上的意义。跟比较心理学非常相似的一门研究是动物行为学-然而,动物行为并非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又名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生物学。动物行为在于通过解剖与观察,从一个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动物是否跟人类一样有主观的意识跟情绪。动物心理学的定义是“动物所为及如何为之 (What an animal does and how it does it)”。
两者主要的分别在于比较心理较为注重实验室研究并在一个人工环境中观察行为的表现,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则都位于自然野生环境当中,以便能让动物自己的本能充分地被发挥出来。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社会等各层面因素对于个体健康的影响。透过心理与医学方面的结合,希望在心理与生理层面上彻底治疗病人,并让医疗行为变得更加完整。该学科关注了解心理、行为和文化因素如何导致身体健康和疾病。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健康的例子如,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慢性环境应激源累积起来会损害健康。行为因素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行为会损害(吸烟或过量饮酒)或增强(锻炼)健康。 健康心理学家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方法,认为健康不仅是生物过程(例如病毒、肿瘤等)的产物,也是心理(例如思想和信念)、行为(例如习惯)和社会过程(例如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的产物。 通过了解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并建设性地应用这些知识,健康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直接与个案合作或间接参与大规模公共卫生计划来改善健康。此外,健康心理学家可以帮助培训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治疗患者时应用该学科产生的知识。健康心理学家在各种环境中工作: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一起在医院和诊所工作,在公共卫生部门从事大规模的行为改变和健康促进计划,抑或在大学及医学院任教和进行研究。
复健心理学主要应用在复健方面的医疗行为。借由关注复健时期的身心状态,帮助患者更顺利的完成整体复健过程,并能借此克服困难且提升之后的生活品质。
复健心理学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失能者和慢性病患者的独立性、功能状态、健康以及社会参与。其评估和治疗范围包括社会心理、认知、行为和功能状态、自尊、应对技巧和生活品质。由于患者经历的情况差异很大,复健心理学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该学科采取整体分析(holistic approach),考虑个人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的情况,并评估可能促进或阻碍功能的环境和人口因素。这种方法整合了个人因素(如缺陷、损伤、优势、资源)和环境因素,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一致。 除了临床实践外,复健心理学家还从事咨询、专案开发、教学、培训、公共政策和宣传。复健心理学与临床神经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专业共用一些技术能力;然而,复健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专注于与患有各种残疾和慢性病的个案合作,以维持或推进职业发展;在跨学科医疗团队的背景下工作;并作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改善社会对失能者和慢性病患者的态度。复健心理学家作为失能者的倡导者,致力于消除态度、政策和物理障碍,并强调就业、环境可及性、社会角色和社区融合。 复健心理学家在各种医疗环境中提供临床服务,包括急症护理医院、住院和门诊康复中心、辅助生活中心、长期护理机构、专科诊所和社区机构。他们通常在跨学科团队中工作,该团队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根据个案需要,护士、社会工作者、义肢师、牧师和个案经理也可能包括在内。团队成员共同制定治疗计划,设定目标,教育患者及其支持网,并促进出院计划。
运动心理学是从1890年代才开始发展的心理学次领域,透过运动目的分为竞技运动心理学(sport psychology)与健身运动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主要是在探讨运动者的行为,从中找出一些原则和指导方针来帮助参与运动的人获得益处与表现提升。
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有以下两点:
(1)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运动者的生理表现
(2)了解参与竞技与健身运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
运动心理学家透过这些研究来协助运动员、一般人与身障人士尽可能达到运动的最佳表现或是个人满足。
  • 女性主义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
女性心理学是随着女权思想发展,所出现对男性主导性别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理论的反应。其特点为以女性角度出发,以性别为焦点的探讨,feminist psychology一词在19世纪后期心理学家Karen Horney的著作中被提出。Karen Horney认为,男性现实无法描述女性心理或定义她们的性别,因为她们没有从女孩或女性的经历中获得讯息。需要新的女权主义方法,因为女性的社会存在对于理解她们的心理至关重要。Carol Gilligan 博士的研究表明,女性心理的某些特征的出现是为了符合男性定义的既定社会秩序,而不一定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性别或心理的性质。
Karen Horney尤其针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部分性别角度的心理学观点进行反驳,认为它是男性主导的,因此怀有偏见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观点。由于这个原因,弗洛伊德的理论无法描述女性气质,因为它是由男性现实而非实际女性经验所决定的。弗洛伊德曾经提出阴茎嫉妒(penis envy),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对阴茎构造的忌妒,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她已经看到了并且知道她没有它并且想要拥有它"。霍妮反驳了弗洛伊德的说法,并且提出womb envy的对立观点,即男性也会羡慕女性所拥有的生理特征、怀孕本能,并因此产生忌妒心与自卑感。她解构阴茎嫉妒,将其描述为女性想要表达自己对成功和安全的自然需求。有一个类比将霍妮的女性心理描述为对世界和生活的肯定乐观,而弗洛伊德则以否定世界和生活的悲观主义为导向。在她撰写的关于女性心理学的 14 篇论文中,霍尼提供了一种看待女性的新方式,强调她们不应该通过丈夫、孩子和家庭获得价值。
政治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研究心理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关系,专注于研究人类在政治上的思考、情绪、和行为[1]。政治心理学分析政治学上与选民、立法者、地方和中央的政府和行政、国际组织、政党、和协会。“政治心理学”一词强调心理学为中央领域,因此这门学科也可以被称为“政治的心理学”,以便强调其跨学科的本质[2]。政治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也包括了人类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以及其他更为疏远的领域例如经济学、哲学、以及美术。
政治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等人当时采用心理学方法解释政治现象。但是直到1930-40年代,随着《精神病理学与政治》、《权力与人格》等著作的出版,这门学科才真正成立。政治心理学学科正式产生于普法战争与社会主义革命期间,于1940年代至1950年代以心理分析为特色,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理性人”假设开启了政治选举和政治态度的大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又围绕政治信仰、讯息处理、决策过程等主题展开。政治心理学中有许多概念。例如社会视角下的乌合之众理论,群体社会理论,行为学视角下的格式塔理论,认知协调理论,从理性人视角出发的理性选择理论,防卫理论等等。弗洛伊德对政治心理学具有非常大的贡献,他认为一个领导的行为和他们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本我、自我、超我。政治心理学常被应用于政治选举、群体决策、恐怖袭击分析等各个方面,或以解释政治现象。
网络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名词,通常是指以心理学经典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研究互联网相关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学科。目前网络心理学仍处在形成和完备阶段。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互联网使用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一般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心理特征的一般影响;互联网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互联网使用者的网上/网下双重人格问题;互联网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互联网使用成瘾(或称网络成瘾、网瘾)的早期干预、治疗,及网络成瘾者的愈后的社会再适应问题;色情、暴力等不良网络资讯对网络使用者的影响;等。其中最热门的题材,即网瘾形成及及戒断方法、互联网对人格形成改变和重建的影响。
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还集中在热门社会问题上,网络心理学既没形成其核心理论,也没形成其特有的研究方法。更没有其专业的研究队伍和学术期刊。因而更多时候,网络心理学还只是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学科而被提及。尽管如此,学术界建立网络心理学的热情非常巨大,别有用心者也着意用网络心理学相关名词愚弄公众。这使得网络心理学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其学术地位。我们相信,随着广大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的不断推进,网络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将很快的发展完备。
消费心理学常见的诱饵效应,是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营销策略,用以影响消费者选择。例如:购物网站上有A手表及B手表,A手表价格较低,具价格优势,B手表价格较高,但因其品牌而具备品质优势,此时若加入价格高于A手表但品质与A手表差不多的C手表作为诱饵,消费者可能因而偏向选择A手表。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可在招聘、医疗、甚至政治方面产生强大的影响。例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Christian Von Wagner 发现如果在给人们做一次结肠、直肠癌检查或不做检查的选择中,加入要等待较久且不方便的医院做预约的诱饵选项,做原先一次检查的人数比例会上升。诱饵效应表明著,呈现事实的过程中,我们的判断是多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那些额外信息可能没有干扰整体判断。

心理学研究

[编辑]

主要研究目标

[编辑]

描述(describing)、诠释(explaining)、预测(predicting)、控制(controlling)。(详见心理学的目标

研究种类

[编辑]

(1)心理学量表研究:

透过问卷与量表的方式,衡量一些较难取得的客观特质,例如一个人的动机、开心程度、性格等。以MBTI性格测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为例,测验其中一项指标将人的性格分成“内向”与“外向”,忽略了介于量表光谱中间的灰色地带,故于无法精确控制变数的量表研究中,较难建立清楚的因果关系,而相较于MBTI性格测试,五大人格特质则是另一种信度与效度较高的测验量表,该理论确定了五项因素,每项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两小项不同的值:
經驗開放性(創新/好奇vs一致/謹慎)
盡責性(高效/有序vs奢侈/粗心)
外向性(開朗/活力vs獨處/矜持)
親和性(友善/同情vs批判/挑剔)
神經質(敏感/緊張vs堅韌/自信)。

(2)电脑实验研究:

利用电脑度量人的认知与行为,可以控制实验中无关的变数。以MATLAB(Matrix Laboratory)为例,心理学家透过软件设计实验后以程式语言控制各个变项,在高度可控制的环境下精确量化受试者的认知与行为,一般而言皆可建立因果关系。

(3)电脑模型模拟研究:

透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感知与大脑讯号之间的关系。例如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观察人类看到特定影像时各个脑区的反应后,让机器学习从人类大脑反应推测看到的是什么影像,甚至重建该影像。从应用层面来看,在了解脑讯号的本质后,我们就可以将其转换为操控机器的讯号,借此有效控制义肢等外部机器。

(4)脑扫描研究

结合医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以直接或间接对大脑的功能、结构和药理学特性进行影像分析来研究脑部运作。目前较新的影像技术为核磁共振成像(MRI),由物理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和化学家保罗・劳特伯(Paul Lauterbur)研发,他们因此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取向

[编辑]
基础研究
重视理论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事实的真相,并探求事物变化之原理及原则,以建立学说,达成陈述、诠释、预测或控制人类行为之目的,如:各种人类行为原理的发现(学习律、效果律或增强原理)。
应用研究
应用心理学原理或方法,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为目标,如结合人体工学与心理学之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设计令人更舒服的房车座椅;或利用知觉心理学之似动现象(Apparent motion),应用于广告招牌之设计。


研究方法种类

[编辑]

心理学的知识是运用科学方法得来的,而依据各门科学研究的对象,其挑选的科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 个案研究法 (Case study method)
针对单一或少数样本进行全盘性的研究与讨论,以了解其独特性,并且据以提出校正或改善方案,或探究其与全体的异同之处。由于此方法容易局限于调查者的的主观意识,因此实验结果较难以推广,也因为资料筛选困难,因此通常施用于罕见、具特殊性的对象上。但因针对单一对象研究的资料幅度大、层次深,故能使研究者对于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或是从特殊个案获得新理论的依据。
  • 观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心理学中被广为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客观立场,在不影响被观察人的情况下,真实地了解人类与动物生活中的行为反应与心理感受。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直接进行观察并记录个体或族群的行为活动或表现,并从中分析、解释发现的相关问题。研究对象多半难以表达自己的心思意念,如:动物、婴幼儿、儿童或精神病患等族群。观察法也常使用于机构或组织,以协助员工绩效的评估。可依研究情境分为:(1)自然观察法(2)控制观察法;或依研究者参与之立场分为:(1)参与式观察(2)非参与式观察。然而观察法可能在管理幅度(span of management)过大时产生偏误。
  • 调查法 (Survey method)
依调查工具的不同,可分成各种形式的调查方法。主要分为:
  1. 问卷调查法:可以短时间搜集多数人意见,但需特别留意问卷设计的严谨性与取样的合理性。简单来说,问卷法可以一次寄发很多问卷给大量的受试者填写,但因这样的方式缺乏测试者与受试者的直接互动,受试者可能无法完全掌握问卷想要传达的内容,或者会出现受试者乱回答、不交回问卷的状况,而使问卷调查法会有不严谨的隐忧;还有另一个问题是:受试者个体本身的差异也会影响问卷结果,所以选取的受试群体也是潜在影响结果的因素。
  2. 访问调查法:较耗时、费力,在执行上难度较高,且不适合做量化的统计分析。但可以借由取得较深入的资讯,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而在这里可以发现,访问调查法可以弥补上述问卷调查法会出现的问题,因为它可以深入的了解访问的受试者的各种心理状态,也可由测试者当下就记录第一手的结果,比较具有反映真实受试者状况的能力。然而,付出的代价就是花费太多时间,受试者数量会比问卷法少很多,所以如何适当选去上述二法,需要测试者谨慎的评估。
  • 实验法 (Experimental method)
在心理学研究法中,唯有实验法可以用来确立两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简单来说,实验法是在实验者的控制下,有系统的操弄某个变项,看此种变化是否会影响另一个变项,并找出变项之间的关联性。需经过严谨的考量与检核,才能确认依变项的差异是自变项所造成的。透过数据分析,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以此推估研究的可信价值度。例如,在一个探讨智力和学业成绩关系的实验中,智力有高有低、学业成绩有好有坏,可以具有不同的数值,也可以改变,因此智力和学业成绩都是变项。
实地实验(Field experiment):此模拟方式不需使用实验室,而是将实验方法直接应用于真实环境中,以观察最贴近真实的现象。
实验法的两难
实验的进行势必需要受试者参与,而数以亿计的实验中,难免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负面影响的实验。届时,设计实验者和进行实验者,很可能面临需要对受试者说谎的情况。此时,一般大众势必会认为此行为不公不义,毕竟以诈术、欺瞒等方式来取得实验数据,一般不被社会价值观所允许。在道德正义和最大化利益间该如何取舍,是实验法面临的一大难题。
实验法的主要词汇
自变量:被实验者直接操弄的实验项目。
因变量:被独变项影响所产生的变化、结果、事件或特性。
实验组:受试者被置于特殊的操弄环境。
对照组(控制组):受试者不施予实验操弄,可能是完全无操弄,或另一种不同的操弄方式。
  • 统计法(Statistical method)
统计法系指通过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藉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数学与数据统计无疑已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法之一,在心理学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实验方法。统计法就是运用数学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对通过调查的获取有关受试者的各种数据及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及分析,形成定量的结论。统计法为目前较为广用的现代科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精准和客观的测评方法,其具体应用方法很多,在实际世界中最常使用的是指标评分法与图表测评法,
  • 相关法 (Correlational method)
心理学家使用相关法来探讨一个因素(研究变项)的变化与另一个因素变化之间的关联性。相关法容易设计和实施,因此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普遍应用。经由相关系数探求变项间的关系、程度及方向。变项关系程度,分为完全相关、高相关、中等相关、低相关和零相关等;变相关系方向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两种。另外,变项间有相关性并不代表彼此有因果关系,若变项间关系程度很高,则可进一步研究探讨其中是否有因果关系。
  • 测验法(Test method)
测验法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心理测验法(Psychological test method),其目的是对人类的心理现象或人格特质,进行科学性的客观与标准化之测量。汇集若干标准的刺激,在受控制的情况下,引起受试者的反应并进行系统化的观察程序。心理测验的特征是必须经过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亦即测验的编制、使用、实测、计分和解释都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必须具备常模(norm)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
因应心理学的不同领域与研究目的,现在普遍使用的测验方法分为许多种类,像是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人格测验(Personality test)、性向测验(Aptitude test)以及成就测验(Achievement test)等。
  • 内省法(Introspection method)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是指个人采用自我观察的方式,客观的分析及观察自己的内在经验。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可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难以透过内省法自我观察得到。或是因受试者个人因素,即使意识到也不愿面对或是报告出来,做出不真实的应答而混淆结果。因此可将内省法和其他客观研究方法结合,而发挥其心理学上的作用。
内省法对研究人的心理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内省法又分自我观察法(也叫自我内省法)和实验内省法。自我观察法是透过个人审视自身的状况来分析、认识自己。实验内省法是将内省和实验结合,由受试者将心理状况报告出来,再透过资料报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心理学结论,如此可让内省的心理经验透过科学手段来尽量合乎科学,可重复论证。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方法外,心理学家在专注的研究领域内也常因研究议题的拓展,需要发展更多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科学精神及拓展相关知识,如:心理测验法、焦点群集法、德怀术(Delphi method) 等。

研究设计

[编辑]
实验设计类型 说明 优点 缺点
控制实验设计 实验人员操控一个或多个独变项,并观察依变项产生的变化。实验受试者被随机分派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中。 可根据被操弄的变数所产生的结果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其结论可能无法应用到实验室以外的环境;依据可真实代表母体的样本而研究;另外也可能牵涉到伦理的议题。
类实验设计 具有许多实验设计的特征,但受试者没有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或实验组。在某些实验中甚至没有对照组。 在某些情境中使用此种设计会比较方便研究,可能用在无法随机分派受试者或伦理上不可能随机分派受试者的情境中;对研究庞大数量的受试者而言,此种设计可能会比较容易。 根据变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做出因果的推论。
相关性设计 研究者观察两个或多个自然发生的变数其相关程度。研究者不直接操弄变数,并且没有对受试者做随机分派。

研究的偏误

[编辑]
观察者偏误(实验者的期待效应)

指观察者自身的动机、期望和先前经验等人为因素影响数据本身的客观性。例如:聪明汉斯(Clever Hans)。汉斯是一匹会算术的马,可以透过敲击马蹄的次数给出简单算数问题的答案。但事实上汉斯并不是真的会算数,而是因为当汉斯刚好敲击出正确答案的次数时,人群往往会开始鼓动,汉斯便透过观察归纳出这是该停下来的时候。此为观察者期待效应里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意即人们所看到、听到的并非事物真正的模样,而是由于观察者预期某种测试的结果,而自动将部分事实忽视或当作无关或无意义而筛选掉的现象。

  • 排除方式
1.双盲实验:意即实验主持者与受试者皆没有提前知晓实验内容,而是由第三方观察者于解盲阶段进行解释与实验结果之分析,以避免因实验者与受试者之人为因素(例:预期心理、主观意见等等)而产生误导。
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资料搜集的所有阶段(施测、晤谈、实验),都应该采用统一一贯的程序:以设计相同的问题、事前建立规则等方式,确保所有受试者经历的实验程序都是完全相同的。
3.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指将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具有一致意义概念,让研究人员观察本身也被标准化。要如何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方法:可以借由在实验中授予所有变项(variable)“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解决。 操作性定义是指:将事物以可观察、测量、操作的方式来表达界定,例如我们对于饥饿这个抽象性概念,界定为人体连续24小时未进食。至于变项:则是指实验中,数量或性质上会发生变动的任何因素。包含研究人员操控的自变项(independent variable)与因自变项变动导致出不同结果的依变项(dependent variable)。
被观察者(被研究者)偏误
在许多研究中,被研究者所造成的误差也应该纳入考虑,因心里会影响生理的状态(生理也会影响心理如老化)。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另外还有“受试者效应”,当受试者得知自己被观察时,可能会做出非典型的行为而造成误差。
此外,相对于安慰剂效应,亦有“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或是发生霍桑效应,也就是被观察者在被观察前就已知研究问题,因此被观察者会尽力去满足观察者的需求。
  • 排除方式: 引入类似实验条件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例如:不止比较吃真药与不吃药,还要比较吃真药与吃假药。
研究混淆变项因素
未控因素可能与实验共变,使得实验结果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研究时,希望能够考虑这些混淆因素(研究时的实验控制、研究后的统计控制)所可能造成的结果,并尽量避免这些行为(使用双盲安慰剂),抑或是将其纳入研究限制,在研究中考虑其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估算其可能的影响范围,从而删除可能受到影响的资料。
假设有一实验以“暴力老师导致暴力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一所幼儿园内之学童依男女分组,且该实验将殴打布偶定义为暴力行为。实验中,幼儿园老师在男生组面前殴打玩偶,而在女孩组面前无任何殴打玩偶之行为,并在实验结束后观察学生,记录其是否有殴打玩偶的行为。研究结果发现,男生组有殴打玩偶的行为,女生组则无。
此实验可能有以下的混淆因素:
志同道合的分组
假设受试者能够自由选择组别,使得分组的性别不平衡。此时,男同学较多的组别很可能因为激素的影响,造成此实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干扰。
  • 排除方式:由实验主持者随机分派组别,透过随机的方式排除其他未考虑或隐藏的共变因子。


受试者间设计
在分组时,两组中可能刚好有一组平均年龄较大,另一组平均年龄较小,若平均年龄大的学生本就相对暴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 排除方式:改采匹配法,由实验主持者根据受试者性质分配,或改用受试者内设计排除个体差异(即对同一个受试者进行两个实验条件)。
受试者内设计
因受试者为幼儿园学生,随着实验时间的拉长,受试者可能在实验后期开始变得不耐烦,故而影响情绪,导致受试者产生暴力行为。
  • 排除方式:实验条件要具有随机的时间次序。意即部分受试者先进行实验条件一,另一部分受试者则先进行实验条件二,如此可平均结果降低时序上的差异;或是透过拉长时距,拉长两个实验条件进行的时间间隔,以尽量排除第一个实验条件测试时间过长而可能造成的干扰。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编辑]

利用信度以及效度来确保学者所做出的测量与其所假设的“构念”有所相关,且所有研究法都有潜在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构念(Construct)
指在经过观察、归纳、思考后,对于抽象的事物,创造出以其他一般抽象的观念作解释,并且能具体衡量的指标。例如:学者创造出“智商”这个构念,用以具体测量人们认知能力。心理学上常用构念来帮助理解人类的行为。
信度(Reliability)
指心理测验、研究资料的一致性以及稳定性。信度良好就如同一台精准的仪器,在不同时间下,只要给予相同条件,测出来的结果应该都要近似。相反的,如果我们站上一台体重计测量体重,每次结果都大相径庭,那我们就会认为其不具备信度,即结果不可靠。而信度高也不见得正确,若信度高但效度低(例如量体重来估计智商的高低),研究结果依旧不能信任。
信度测试(Reliability)可以分成三种:
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同一时间点,同一组测量工具测出来的稳定度。其测试方法有三种:
  • 折半法:将同一组测量工具在同一时间拆成两份(多半以奇数、偶数题分半),并计算两份测验的相关系数,作为信度的估计。
  • 克隆巴赫系数(英语:Cronbach's alpha),又称 alpha信度(alpha reliability):对于同一个概念经常存在多道不同的题目,或甚至有多份不同的量表;不同题目或不同量表所测出结果的一致性,以相关系数之期望值表示,就是它们的“alpha信度”。alpha信度之详细解释及计算公式可参考超链接。
  • 一般认为“alpha信度”的值具有下列意义:
Cronbach's alpha Internal consistency
α >= 0.9 Excellent
0.8 <= α < 0.9 Good
0.7 <= α < 0.8 Acceptable
0.6 <= α < 0.7 Questionable
0.5 <= α < 0.6 Poor
α < 0.5 Unacceptable
  • 评分者之间的信度:评分者之间对于同一事件意见的一致程度。
长期稳定性 (Stability over time)
.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对同一群受试者,以同一测验,在不同时间点测验两次;以这两次测验结果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即为长期稳定性(或称再测信度)。此系数可以表示测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的稳定性;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系数越高,代表长期稳定性越好。
实施时须注意两次实验的相隔时间。若两次测验相隔时间太短,会受到受试者的练习与记忆之影响(即受试者对上次实验内容记忆犹新),导致结果呈现出稳定性高的假象。
相反地,若两次测验相隔时间太长,受试者的心智发展与经验累积可能改变测验结果,而使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性被过分低估。
等值性 (Equivalence)
.复本信度(Altemate-Form Reliability):
同样目的的测验可能在测验型式、题数、难度或时间限制上类似或一致,但题目不同;这样的测验被称为复本测验。对同一群受试者,在同一时间以两复本测验施测。以这两次测验结果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即为等值性(或称复本信度)。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系数越高,代表等值性越好。
效度(Validity)
即有效性,指评量测验或工具是否能满足其测验意图。一个测量人类的智商的测验,应以智力题测量而非用体重计测量智商。
最主要的概念为建构效度,指测量工具能测量理论的程度。其可分为两大类:
翻译效度
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良好反应建构概念。可再分为两类:
  • 表面效度:呈现建构效度最弱的一种方式,仅以主观判断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能于表面上良好反映建构概念。
  • 内容效度:确认可操作性在建构中对应的范围是否良好反应。
效标关联效度
以测验分数和效标等准则来判断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良好反应建构概念,和翻译效度之差别在于翻译效度的准则即为概念本身。效标关联效度可再分为四类:
  • 预测效度:衡量测验工具之可操作化程度与理论上可预测的实验结果之关联性。
  • 同时效度:衡量测验工具之可操作化程度与现有实验结果之关联性。
  • 聚合效度:衡量不同测验工具对实验结果所反应出的相似程度(理论上应该相似)。
  • 区别效度:衡量不同测验工具对实验结果所反应出的分岐程度(理论上应该分岐)。
具备效度的实验:代表研究人员能走出实验室,将研究结果应用至社会。具信度而不具效度:此实验没有太大意义。例如我们利用精准的天平来测量物品的颜色,纵使天平多么的精准、一致(信度),所得出的数据,对于我们想求得的变项或特性依然没有帮助。
信度与效度
信度低 信度高
效度低 从测验结果无法衡量原本预定测量之特性,且缺乏一致性 结果具备一致性,但无法衡量原本预定之特性
效度高 结果可衡量原本预定之特性,但缺乏一致性 结果可衡量原本预定之特性,且具有一致性及稳定性

研究的道德争议

[编辑]

每项研究计划都有其可能获得之“利益”,但实验程序有可能涉及风险、痛苦、压力,甚至是欺骗,使得受试者要付出适度的“代价”。心理学家必须适度权衡利益以及代价,并且设法减轻道德瑕疵。

常引发心理学伦理争议的有以下两个:

研究伦理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中文名为科学研究与伦理审查委员会。此委员会的宗旨在于审查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之进行方法,从而确保他们符合道德标准。其审查与监督范围包括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等,同时也进行某种形式的风险与收益的分析,以确定是否应该进行研究。
  • 和人有关的研究
    • 需要取得实验对象同意
    • 若非需要不要有欺骗的行为
    • 事后释疑
    • 维护实验对象隐私
  • 和动物有关的研究
    • 确认无法透过非动物来进行实验才进行动物实验
    • 降低动物痛苦,如给予适当的居住环境、避免不合理的对待
神经科学伦理
  • 神经伦理学:结合认知神经科学以及伦理学两个领域,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的伦理学或伦理学的认知神经科学
  • 研究的新议题
    • 记忆消除药物的使用情境
    • 脑部扫描测谎、犯罪倾向、学业表现、雇用的正当性

美国心理学会(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伦理信条与守则 ”(Ethical Principle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就其中对于基本规范的重要准则进行说明:

充分告知后同意
人类为受试者的实验中,主试者应该要在实验开始前告诉将进行的程序、风险以及利益,而受试者须书面同意表示已获得充分告知。并且担保个人隐私将受保护,且受试者得随时无条件退出实验。
风险、获益的评鉴
研究人员有义务将风险降到最低,告知受试者,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万一。在涉及风险时,负责审查的单位应充分谨慎权衡实验带来的利益是否有其必要性。
有意的欺瞒
有时实验若告知受试者所有程序情节,势必得到偏差的结果。然而并不能仅以此理由正当化所有欺瞒行为。审查委员会对于涉及欺瞒的实验,可以施加约束条件、观察实验程序的初步示范,甚至可能直接驳回。最基本的要求:
  • 可能带来身体上的疼痛或是情绪苦恼者,一定不能被误导。
  • 必须具有科学、教育上的重要性,方足以说明欺瞒之正当性。
  • 必须确定欺瞒有必要性,意即找不定其他更小侵害的方法。
  • 研究人员在实验完成后须向受试者解释欺瞒必要性。
  • 说明真相后,受试者有机会撤销其资料。
事后释疑
心理学研究重视研究人员与受试者间的资讯交流。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应使每位受试者参与听证报告,并告知研究资讯,确定无人混淆、不安。若曾有欺瞒行为则必须一并告知欺骗的原因以及必要性。在报告完毕后,受试者考量自身权益后有权选择撤销自己的资料。
心理学专业人员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编辑]

一、 研究者应该忠实报导研究的发现,不得假造、修改或隐瞒资料。

二、 研究者应对其研究资料的真实性负完全的责任;研究论文发表后,如果发现论文资料有错,应尽快的和期刊主编或出版者联络,以便更正错误,公诸读者。

三、 研究者不应将他人之研究成果据为己有,如在文中偶尔使用他人的资料或著作时,应注明其来源。

四、 在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可以在“作者”与“作者注”中公布各方对研究的贡献。对研究有重要且直接贡献的人,得列名为论文作者;这些人包括:

(1)形成研究概念或假设者,
(2)设计研究者,
(3)分析资料者,
(4)研判资料之意义者,
(5)撰写论文者。
论文作者应按照每个人对研究的整体贡献,依序排名。

五、 每篇论文均应在“作者注”指明“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在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对研究有重大贡献,且熟知研究内容。

六、 以学位论文改写之著作发表,主要作者应视贡献而定。指导教授与学生应就作者序,在研究与发表过程中,依据上述第四点中所列的五大事项之贡献程度,沟通决定作者序。

七、 当研究或论文发生问题时(譬如,有人质疑论文有剽窃之嫌),所有作者亦应共同分担责任。故在论文完稿后,所有作者都应该阅读论文手稿。主要研究者应准备文件,当所有作者都对论文内容认可后,大家共同签名,以示负责。

八、 重复他人研究、使用他人观点、引用他人文字,须在论文中说明来源,并加引用,否则即有“剽窃”之嫌。

九、 研究者不可“一稿两投”,即同一篇文章不可以同时投递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术期刊,也不可利用同样的一批资料,撰写两篇观点类似的文章,分两次投稿。下列情况和“一稿两投”类似,唯在投稿过程及论文中若详细说明状况,仍为学术界容许:

(1)将曾经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重新收录在“论文集”或其他专书中。
(2)以新方法重新分析曾经发表之旧资料,并产生新观点,或者以新的理论角度重新研判旧资料,并产生新结论之论文。
(3)以“节录”或“通讯”的方式将论文的部分内容先行公布。
(4)以另一种语言将论文全文翻译或节录转译。

十、 研究者应在其研究成果发表后五年内,保留原始资料以备查验。若其他研究者有需要作其它分析时,研究者亦可分享其资料。分享之资料仍应遵守保密原则且应保障研究参与者的法律权益。

十一、 心理学专业人员于审查会议发表、期刊著作、奖助经费或研究计划时,应谨守保密原则并尊重作者的所有权。

动物研究的争议

[编辑]

实验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医药研究、科学研究等领域,许多学者相信使用动物进行临床实验,不仅会使得实验结果更精准,且通过动物测试项目的物质更能适应于人体;然而利用动物进行研究也引起以下争议。

基础实验缺乏临床价值
反对使用动物研究的人认为,许多基础的生理研究只是出于科学家的好奇,而非临床目的及价值。不过支持者认为如果没有基础研究,许多疾病的研究势必无法达成。
过多重复的实验
相同的实验结果反复验证,是科学验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反对动物研究的人提出,科学界做了太多不必要的相同实验,造成动物的大量牺牲。1975至1982年间的期刊抽样调查显示:有关动物饥饿的实验已经刊行了550次,而且尚未包括许多从未在期刊上发表的实验,这代表了有大量实验动物的受苦与牺牲。
人类应用和动物实验的差异
在动物身上实验有效的药物不一定作用在人身上,抑或是对人无害的药物可能对动物有极大的危害。
例如:数年前由安眠药Thalidomide所引起的畸形新生儿悲剧,此种安眠药经动物实验证实为安全,但事实上是对人类有害的药物。相反地,人类常用的阿司匹林,在动物实验中却会致猫于死地;通常无害的盘尼西林也会对天竺鼠产生极大的毒性。
动物遭受不必要的虐待及痛苦
美国的动物福利法中规定,可能引起痛苦的实验应咨询兽医师。除非动物“有必要”经历痛苦,否则便需使用适当的麻醉剂、镇定剂或止痛剂,或提出其他折衷的办法。然而法律中并无明文定义何为“必要”的痛苦。例如在LD50药物毒性测验中,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很少有研究者为实验动物施予麻醉,因而造成动物极大的痛苦。
动物实验养成残忍的人格
在实验室里,研究者极易被训练成把动物当成一种“工具”,久而久之可能会视动物所经历的痛苦为理所当然。
动物实验以外的替代方法
某些研究可以使用细胞或组织培养来完成,有时电脑模拟也可以作为动物实验的理想替代方案。

动物研究有容易控制、繁殖快速、可以比拟人类、结果得用以促进动物健康等优点,但仍存有“人类与其他生物存有道德差异”的深层道德疑虑。为此,有学者订定动物研究相关的严格准则,要求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并且注重动物的健康福利等,以期减轻动物研究的道德争议。

3R原则

3R原则是指在试验中更加道德地使用动物的指导原则。

Reduction(减少):使研究人员能够从较少的动物获得相当水平的信息,或从相同数量的动物获得更多信息的方法
Refinement(优化):减轻或减少实验动物潜在痛苦的方法,并增强所用动物的动物福利。
Replacement(替代):在可能实现相同的科学目标时,非动物方法优于动物方法的使用。

心理学的本土化

[编辑]

心理学在台起源与发展

  • 心理学在华人文化中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于1907年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美学和心理学,期间他学习了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这些课程由威廉·冯特亲授,蔡元培也是冯特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学生。蔡元培回国后曾担任教育总长与北京大学校长,并支持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陈大齐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 陈大齐来台后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心理系与政治大学,并曾担任政大校长。台湾最早的心理学教育出现在台湾大学的前身——日据时代的台北帝国大学,成立之初即在文政学部内设立心理学讲座,讲座由饭沼龙远与力丸慈圆教授担任,他们以台湾高山原住民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智能、记忆与色彩观念。当时从德国大批购置实验仪器并收集外文心理学书籍,这些资源在台湾光复后仍保存在文学院哲学系内。
  • 心理学在台湾有系统地发展应追溯至1949年。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台大校长傅斯年在哲学系方东美教授的建议下,决定于理学院内创立心理学系,由北京大学毕业的苏芗雨教授担任系主任。创系之初的教员包括陈大齐、郑发育及汤冠英等教授,其后许多大学也相继创立心理学系。

早期心理学研究

  • 在日据时代的台北帝国大学,早期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高山原住民族的智能、记忆和色彩观念上。这些研究帮助理解原住民的心理特征和文化背景,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 1949年后,台大心理学系的成立标志着台湾心理学教育和研究的系统化发展。在苏芗雨教授的领导下,心理学系逐步发展壮大,并吸引了陈大齐、郑发育和汤冠英等著名学者的加入。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推动了心理学在台湾的快速发展。

心理学的应用

  • 现代心理学在台湾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还包括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等领域。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改进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机构和学会

  •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台湾成立了许多心理学相关的学术机构和学会,如台湾心理学会等,这些机构在推动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理学会创办

[编辑]
心理学在台湾的发展基本上和在其他地区一样,即先有研究者零星分散的任职于一些机构,然后由这群人再组成学会、发表期刊、学术研究报告,以提升该领域的学术人口。学会的成立是一个区域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显示该领域的学术人口已经达到关键数量。而在1961年台湾的心理学界创办了“中国心理学会”,在2003年更名为“台湾心理学会”,该学会更在2017年成为国际心理科学联盟的一员。创立台湾心理学会后,其他一些次领域的学者也成立更适合他们专业的学会,如台湾临床心理学会、台湾认知神经科学会等。但是,在心理系于台湾大学理学院设立后,国内的心理学者所从事的心理学研究,依旧无法摆脱对西方心理学内容的依赖;无论是方法学、概念及研究范围、主题等层面,皆无法有所突破。直到近年来台湾国内学者深入反省,与文化内涵关系密切的心理学研究应该朝“本土化”的方向探索,因而有“本土心理学”研究的诞生;最有名的倡导者为台大心理系杨国枢教授,致力于推动华人性格研究。

心理学本土化

[编辑]
心理学本土化是台湾心理学界所倡议的一项重要学术运动,它追求华人心理学研究在世界心理学潮流中的定位与特色。从早年刘英茂教授建立中文字词常模推动中文认知研究,以及柯永河教授建立“柯氏性格量表”测量正常与异常的行为开始,一些台湾心理学家便努力思考华人文化下独特的心理反应,一起推动具有文化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随着西方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一些非欧美背景的社会心理学者认为进行跨文化下比较的心理学研究,只是反映西方心理学家对不同文化的设想,以及他们自己的理论建构,无法真正让人们了解生长在非西方文化下的人的思维行止。杨国枢教授曾在1993年指出西方跨文化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采取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理论、变项及工具,难以反映当地的社会文化真相。比如与希腊裔的美国心理学家讨论中国人有关于“仁”的观念,对方则完全无法理解与掌握。

东方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

[编辑]
对于身处各个文化的心理学家而言,应当思考与自身文化相关联的心理学议题,并设法设计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来探讨这些议题。以台港陆三地的本土心理学家为例,他们会研究孝道、人情面子、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属于中华文化独特的心理现象、议题,或是“社会取向”、“关系取向”及“家长式领导”在工商或其他心理学次领域中的角色,相对于西方心理学的概念,这更贴近于华人的日常生活。由于本土化运动的影响,重新提醒了心理学界重视社会文化对人类认知、情绪与其他心智历程的主导性作用。一些学者致力于建构本土心理学数据库,“台湾地区华人情绪刺激与相关反映常模”即为一例。而杨国枢教授在1995年举办了第一届的“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广邀两岸三地与海外各领域华人心理学者参与,目的之一便是希望散播华人心理学本土化学术的种子。此会隔年举办一次,现在已成为华人最大的心理学学术会议。
本土化心理学运动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研究本土现象,而是重新提醒心理学界重视社会文化对人类认知、情绪与其他心智发展历程的主导作用。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教育中心开设的“本土心理学概论”对于其理论、研究方法有更深一层的介绍,课程中广邀各地学者、研究员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分享。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编辑]

从前言中已让我们对“心理学”这门学问有初步的了解。然而想更深入探讨这门科学,我们可以从它所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其衍生出的六大主义,来充分了解心理学的背景知识。首先,我们得从心理学是如何出现进行探讨。

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中心思想发展

[编辑]

心理学可以说是以哲学为起源,科学为推进力,而衍生出的一门学问。以1879年为分水岭,自这一年开始,科学的心理学逐渐为社会所公认,且以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的活动,开始得到大家的响应。关键人物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威廉.冯特,他是第一个将自己称之为心理学家的人,其在莱比锡大学所创之心理实验室被视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公元1879年以前,统称为哲学心理学的年代。哲学心理学顾名思义是以哲学的角度来影响心理学的发展,以探究人类的本质为出发点,融入哲学性的思考与分析,像是“知识论”,用来探讨人如何而能知觉这个世界。虽然哲学心理学以古代文明为支撑背景,像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皆属于受哲学心理学影响的学者,但仍然相当模糊难以界定,因此之后才会有科学心理学的崛起,给予心理学更稳固的方向发展。

两个影响心理学重要的哲学观点:

理性主义(Rationalism)代表人物 柏拉图,笛卡儿
知识由逻辑推理而来,人先天即有诠释知识的机制,复杂混乱的讯息会经过组织解释、统合、逻辑推演而成为知识;此一观点影响了完形学派(Gestalttheorie)的心理学家。
经验主义(Empiricism)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 洛克, 休谟
知识由感官经验而来,经后天的累积获得。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提出白板论(Tabula Rasa),主张人并没有被天赋的观念,人在出生时犹如一块白板,随着后天经验的增加而积累成知识;此一观点影响了连结论(Connectionism)的心理学家。

而哲学心理学又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西方上古心理学史
[编辑]

一般认为其介于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为止,著名人物如前述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著名的二元并存论,强调人性存有两个世界,一个为身体所处的现实世界,另一个为灵魂所在的理性世界,且灵魂是以理性为中心,欲望、感情其次。此外,有学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受其影响。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著有“论灵魂”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他是第一个理论性的解释心灵运作方式的人,并对于当时仍以灵魂为探讨方向的哲学心理学来说,有着显著的影响力。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灵如白纸,站在经验论的立场研究心理,他的研究内容包含记忆、感情、睡眠等主题。其对于身心关系的研究影响后来十九世纪的心理学,且其提出的一元论反对柏拉图主张的二元论。
一元论(Monism)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乃本体论的分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中立一元论认为,物质或精神皆是唯一实在者的我们所观测到或认知的性质。
近代心理学史
[编辑]

近代心理学史始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心理学家威廉.冯特(1832~1920)所创的结构主义为止,著名人物有笛卡儿、洛克、康德等。文艺复兴期间孕育出的三大学派: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及浪漫主义。其对于身心、天性与教养、知识来源、自由意志等等的讨论,对后来的心理学有功不可没的贡献,并在后期产生用“以人为本”为研究重点的实验心理学家,如谬勒。

笛卡儿
笛卡儿提出“先天观念论”,赋予身心关系一种突破性的思考。认为由心为出发点,理性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将哲学心理学的观念逐渐导向科学心理学。
洛克
十七世纪英国的心理学经验主义促成了英国哲学家休姆及洛克发展出了经验主义。洛克提出“经验主义”,是一种和笛卡儿相反的论点,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借由后天经验所影响的,而知识的来源则是建立在感官经验。
康德
启蒙时代著名的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德国唯心主义康德义务主义等许多流派。
现代心理学史
[编辑]

始于十九世纪威廉.冯特的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期间经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并一直到近期的认知主义。

早期现代心理学兴起于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的心理学实验室。20世纪初,弗洛伊德借由其临床治疗经验中所创的精神分析学,深深影响着后来心理学发展,尤其心理治疗面向。

20世纪早期的自然科学倾向机械式宇宙观,使心理学家提出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并认为不该探讨定义模糊不清的“意识”问题。行为主义受到当时学界的支持,借由行为主义方法所获得的资料,比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资料来得更有说服力。由于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含有许多问题,再加上过于主观的判定,致使多数心理学家都撇清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并强调心理学不是研究意识的学问。

行为主义盛行期间的心理学派,除了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外,还有从存在主义衍伸出的存在心理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

20世纪6、70年代,因为医疗技术及实验方法的进步,使认知心理学、脑神经心理学等有更迅速的发展。此外,社会心理学承继完形心理学以及第二次大战后的社会需求,因此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门类。

东方心理学史
[编辑]

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

而佛家哲学中,人类的心识活动,称为“有为”,其泛指一般人意识与潜意识中以自我为中心而有私欲性的心识活动,其中佛家中的一门派别认为烦恼的来源是自我意识的成分。自我意识形成后就会衍生喜爱、痴心、傲慢等心态,进而产生欲望。

另外老子分析人的认知,第一步是为了生存,所以需要区分本来没有区别的万物;区分之后,就有欲望;欲望产生之后,就有了自我意识。整体上而言,东方的心理学重视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在这一部分,庄子可说是对于人类的心理探讨最深的古代东方学者。

庄子对人类的心理世界,以及心理活动有着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认知。在齐物论中也提及环境会影响人心,让人的本性日渐消散。人类时而欣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欢乐,让庄子不禁思考究竟是认知支配情绪,还是情绪影响认知?这其实是不得知的。

另外,庄子非常强调有关于立场所影响的心理认知。他曾经说过,“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大意是在说是非对错的判断是由于立场所致,而立场则是由于先前环境所致,造成内心自己选择了标准,而有了一切人类的情绪。

古典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取向(学派)

[编辑]
研究取向 简述 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主张心理学能够进行实验和科学数据分析 冯特(Wilhelm M. Wundt
结构学派(Structuralism 采用内省法探讨人类意识的结构亦即基本组成结构 冯特(Wilhelm M. Wundt
功能学派(Functionalism 探讨为什么人(动物)会发展出某种心理特质,着重在心智与行为怎样(How)及为何(Why)发生 詹姆士(William James
完形心理学派(Gestalt Psychology 主张一个人知觉意识受刺激讯息的组型所影响,研究须从全体刺激在结构完好时入手 马科斯·韦特墨(Max Wertheimer
寇特·考夫卡(Kurt Koffka
沃夫冈·科勒(Wolfgang Köhler
心理分析学派(Psychodynamic 探讨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及潜意识对其造成的影响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荣格(Carl Jung
阿德勒(Alfred Adler
行为学派(Behaviorism 主张由于人类心灵是无法客观研究的,所以应该集中研究于探讨动物的行为,较接近当代的科学基础 华生(John B. Watson
史金纳(Burrhus F. Skinner
新行为学派(Neo Behaviorism) 在华生行为学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入中介变数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 史金纳(Burrhus F. Skinner
社会文化取向的研究(Social-cultural 主张在探讨一个人的行为与思维时,应重视此人所属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 海德(Fritz Heider
费司丁格(Leon Festinger
夏赫特(Stanley Schachter
认知学派(Cognitive 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的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功能的心理机制,类似电脑科学:探讨资讯取得、处理、储存的过程 艾宾浩司(Hermann Ebbinghaus
皮雅杰(Jean Piaget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编辑]

让心理学得以实践的是科学实验。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M. Wundt)被公认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也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他于公元1874年发表了《生理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此为第一本心理学课本,展露了冯特欲利用客观的研究量测转变心理学为科学的强烈企图。在此书中,冯特将科学方法导入心理研究,使心理学脱离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冯特于公元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采用科学方法“内省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所以1879年也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开始。这两项贡献确立了科学心理学的地位与未来发展。冯特也创建了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结构主义”,与其弟子铁钦纳(E. B. Titchener)同为集大成者。冯特认为心理学是能够实验和科学数据分析的,他的实验中会训练受测者表达心理感受的方式,让他们可以较精准地叙述心里的感受,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说出心里的感受仍是主观的想法,因人而异,不能将这些数据视为精准的心理学分析。

由奥斯瓦尔德•库尔佩(Oswald Külpe)所领导的维尔茨堡学派(Würzburg)亦在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中设下了一个里程碑。库尔佩与其他的科学家共同开发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在其设计的实验中,实验对象会先受到较复杂的刺激(如:逻辑问题),并在一段时间后(如:解决问题),向实验者回顾在此过程意识所发生的事情。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不同于冯特(Wilhelm M. Wundt)的意识元素,包括意识集(Bewuβtseinslagen)、意识(Bewuβtheiten)、想法(Gedanken),并被统称为无图像思想。

结构学派(Structural Psychology
[编辑]
  • 提出者:冯特(Wilhelm M. Wundt, 1832~1921)& 爱德华·铁钦纳(Edward Titchener, 1867~1927)
  • 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他认为借由科学的分析可以剖析人类的意识经验,进而找出意识组成的基本成分。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的主张可能是受到当时其他科学确认基本单位后蓬勃发展的影响,例如化学的元素学说、物理的原子学说以及生物学的细胞学说。他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 背景:古典物理学发达,提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
  • 内省(Introspection):将意识(Consciousness)分割成多块(building blocks)
    • 心理学是从个体本身的观点研究其自觉的经验,因此采用内省法来进行实验。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是一种受试者陈述自身意识经验,而让研究者研究内在心理历程的方法。在内省法的实验中,参与者必须于实验期间详细检查自己经验了什么,并于实验结束后将自我省查的结果表达出来。然而,参与者不被允许任意的自省,他们必须依照研究者的要求进行精准的自省。通常,研究者会要求受试者在实验中检视各种“生命要素”(如:感觉、知觉与情绪),以及一些能引起生命要素反应之刺激(如光、声音、颜色)的状况。例如受试者可能会报告“快节拍会引起激动的感觉”。
    • 人类的意识是由思想、情感与冲动所组成的,其中思想来自于外界,属于客观的部分,而情感与冲动都是由内在所萌生的,因此属于主观的部分。
    • 主张心理就是意识经验,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是发现基本意识经验的性质,必须对意识经验加以分析,得出若干的心理基本要素之后,再研究各心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 缺点:内省法偏主观,有过于狭隘的疑虑。
    • 心理分析学派:反对结构主义只重视意识经验,而不重视意识以外的部分。
    • 功能主义学派:反对结构主义以心理结构为研究主体,而不重视意识的“功能”,例如推理、记忆、运算等。
    • 行为主义学派:批评结构主义的“内省法”仍旧流于主观、不够客观科学化。
    • 完形心理学派:认为结构主义将意识切分成基本元素是根本上的错误,因为意识并非单由这些小部分组成,更包含不同部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性质。
    •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结构主义缺乏生物学基础。
  • 没落:结构学派的没落可能是因为透过内省法所产出的研究发现难以被重复验证,一个难以重复验证的研究难以取信于人,故造成了结构学派的没落。此外,研究结果与日常生活世界的不相容,无法解决现实世界的心理相关问题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以下为结构主义的重要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 生平 理论内容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Gustav Fechner 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一位实验心理学的早期先驱以及心理物理学的创建者。 借由观察一个人对感官刺激的反应,来了解心理现象。例如费希纳定律(Fechner law)指出,S=KlogR,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在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之上,刺激强度如果按几何级数增加,而引起的感觉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增加。费希纳的实验方法称作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这是在有关感官与知觉的研究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实验方法。
威廉·冯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开设实验心理学的课程,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强调以“经验”为研究对象,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是感觉(sensation)和感情(feeling)。这两种心理元素会组成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借由研究者给予刺激,来观察受试者的反应。[7]在一个研究中,冯特和他的学生希望探讨外界的刺激会在人类的意识中引发何种反应,他们用节拍器发出声音,控制发出声音的频率和时间长度,当参与者听到节拍器发出的声音,要检查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经历到什么,然后将内心省察的结果报告出来(即为内省法),从中冯特发现到人类反应时间的存在。而为了精密控制实验的进行,冯特在实验中采用许多器械,包含能记录千分之一秒的计时器以及能呈现短暂刺激的速示器,借由这些设备,冯特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例如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会受到实验只是的影响,当彭特给受试者以下两种指示:一为听到声响后立刻说听到,二为听到声响后立即覆诵该声响。经比较发先接受前一指示的受试者反应时间较后者快,这个实验也是第一次有人以实证研究资料区别感觉(sensation)以及知觉(perception),冯特认为感官有两个要素:性质(quality)和强度(intensity),同时他也开创了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这个测量指标探讨心智运作的研究策略。

冯特的风格对心理学界有着极重大的启发,他的研究显现了科学实验的特征,意即研究者改变刺激的某些因素进而测量受试者的感受或反应。在当时对其他的心理学家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冯特成立实验室不久后,吸引了不少心理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

爱德华·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 英国籍美国心理学家,是冯特的学生,他在康乃尔大学中的实验室使用内省法来研究心理学。 在冯特的感官要素中再加入了第三者:清晰度(clearness)。认为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区别,乃在于物理学所研究的经验并不为所经验的个人、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注:爱德华·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区分心理学和物理学的想法,可藉天文学上的观察为例来加以说明。在1796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马克林(Maskelyne)发现,他的助手观察星星经过的时间相较他所得的时间,几乎慢了一秒钟;1794期间,他们两人对星星经过的时间的观察相当一致。然而到了1795的夏天,马克林发现助手所记录的时间往往比他慢半秒钟。马克林当然一再提醒他的助手,而且这位助手也显然努力加以修正。但在1796年初“延误”的时间竟然达到了十分之八秒。这个“误差”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当时钟表的校正要依赖这种观察,而且根据这个钟表才能决定天文学上的时间和地点。马克林没有办法,只好将他的助手解聘。 这位助手失职的原因,一直到1819年天文学者贝瑟尔(Bessel)的研究才搞清楚,并证实这位助手并不是故意疏忽造成错误的,这种错误乃是个人在观察上有误差的缘故。换句话说,今天即使是很资深的天文学家做观察,得到的时间也会不一样。纵使相差不大,总免不了有波动,有时快、有时慢。铁钦纳所谓的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即是指此:若所测量的经验,因人而异,则对这个现象加以研究的,便是心理学研究的课题。简而言之,物理学研究的准确性不会依靠于操作者(实验人员)的经验,而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

功能学派(Functional Psychology
[编辑]
  • 提出者:詹姆士(William James
  • 受到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天择说影响
  • 研究心智如何协助个体在环境中活动
  • 从动物的观察能提供关于人类行为的线索
  • 应用:带动心理学重视应用,并影响教育界(如霍尔:发展重演进化历史;杜威实用主义:思考与创造)。
  • 简介:兴起于189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为先驱,其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著作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ey)和安吉尔(J. Angell)等等。 此派受达尔文(Ch. Darwin, 1809~1882)进化论及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认为生物的每个特征必具备某种特定的功能,使其利于环境中生存,而意识是人类的重要特征,所以他认为意识对人类的生存必担任着重要的部分,因此他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重视心智功能。詹姆斯也在心理学史上首次提出“意识流”的概念,认为人类的意识是“动态”的,他将人类的意识比喻为河川,觉得意识活动是像不停流动的“流水”,是不能够将流水截断分析内容的,因此无法以内省法研究。而杜威也曾透过反射弧的概念来反对结构主义,他认为意识活动就像反射弧,是个完整的连续流程、循环,不能将刺激、感觉及反应各自孤立来理解。而詹姆士强调心理学的分析应着重于个人适应环境时所显现的心理及行为功能,透过“观察”理解意识是如何组成,而非分析大脑的意识“结构”,因此主要采用了观察法与实验法,研究对象也从个人扩大到动物层面。
  • 缺点:即便有相同的研究方针(探讨意识的生存功能),但是却缺乏一致的研究方式及解释。

强调应用性,和基本的心理学研究问题无关。

完形心理学派,又称格式塔学派(Gestalt Psychology
[编辑]
  • 提出者:
    • 魏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完形心理学的创始人。首先从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的实验,对物体移动的感觉做出解释,例如火车移动时窗外静止不动的物体似乎不断往后退去,揭橥了完形主义的根本要义。对于“创造性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无论是在心理学对于思维的观点上,或是在教育实践的启发上,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 柯勒 (Wolfgang Köhler,1887~1967):以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为验证完形心理学提供实验的依据;并且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著名的实验研究,研究顿悟学习,将完形心理学系统化。
    •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假若要为心理学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说,心理学是探讨生物和外在世界接触时的行为的科学。”将完形理论贯彻到发展心理学的体系中,扩展了完形主义理论的研究范畴。
  • 贡献:提出许多知觉组织结构的原则
  • 应用:改善教育
  • 格式塔学派(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ism)反对冯特的结构主义,认为意识经验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无法被还原成要素,也就是“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the whole is something els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形状(shape)、形式(form)”,就像是一杯饮料如果把所有的原料分开来的话,就会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因此研究时必须要从整体的总和下手,而非多种单一元素的组合。格式塔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韦特莫(Max Wertheimer)创建,他提出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Perception of Movement),之后他在法兰克福大学认识的两位助教库勒(Wolfgang Köhler)以及考夫卡(Kurt Koffka)将学派更进一步扩展。

此外,出生于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融合了社会心理学,创立了拓朴心理学,提倡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个人单独行为,也要研究一群人在一起的行为,因为人在团体中会因所在位置或角色受到周围影响,库尔特·勒温成为第一位重视并社会行为的学者。

  • 拓朴心理学

勒温(Kurt Lewin,德国心理学家,1890~1947)所创立,否定行为学派所提倡的刺激-反应的单一对应关系,而认为人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行为上的变化。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考夫卡(Kurt Koffka)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所谓的环境被他称为心理环境,是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勒温把准环境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举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了解。他说:“好比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考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难安,必须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得以恢复。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人的知觉并不是由单一刺激引起的单一感觉所构成,而是由整体所决定、更为庞大的东西。格式塔也强调东西有趋于规律安定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蕴涵律(德文:Gesetz der Prägnanz,又称为布拉哥南斯律)。蕴涵律包含了接近律、相似律、闭合律、连续律等(参见后面的章节-感觉与知觉),接近律指接近的物体容易被看做一体;相似律指彼此类似的物体倾向被归类成一体;闭合律指许多独立的元素因其排列关系,容易被看成封闭的图案或物体;连续律则指呈大脑习惯将连续排列的物体看起来是连续的形体。而以上规则常会在平面设计上使用。

另一个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是飞现象Phi phenomenon,又称视错觉),产生视觉必须包含刺激及视觉系统的配合,而光线视刺激的主要来源,所以视错觉指的是实际上静止的物体或图形,通过快速连续的闪烁显示,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正在移动的错觉,例如 Akiyoshi Kitaoka 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旋转蛇。而生活中常见的电影、霓红灯(红灯依序亮起,营造出红灯在跑的假象)也都是似动现象的例子。

似动现象可以分为下列三种:

  • 自动现象:例如黑暗中看到的光,渐渐亮起,看起来有靠近的感觉;而变暗又像是后退,其实本身并没有动。
  • 闪动现象:又称飞现象,一般看到的霓虹灯就是,只是轮流亮起红灯,看起来好像是红灯在跑,其实并没有。
  • 诱动现象:例如布袋戏人偶不动背景动,像人偶在飞的样子;物体没有动,但受到另一物体移动的刺激,会感觉原先的物体移动。
心理分析学派(Psychodynamic
[编辑]

由奥地利心理学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创立,主张行为受内在所驱使,和冯特一样,佛洛依德注意到心理结构的成分,但他将重心放在意识不到的历程。佛洛依德认为“意识”只包含了知觉那部分的讯息,还有许多平常无法觉知的讯息隐藏在“潜意识”(Unconscious)。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因为心理防御机转使得人们无法得知潜意识的讯息,但这些讯息却不知不觉影响着人类行为,一个有时会因为这些讯息而做出社会认为“病态”的行为,他认为可利用精神分析,在防御薄弱时(例如梦境中或者自由联想)收集潜意识的讯息,并分析这些讯息可能的意义及对个案的影响。佛洛依德身为一名精神科医师,在临床经验发现早期创伤经验在长期困扰会导致精神疾病,在1885年时到巴黎拜著名神经学家沙可(Jean-Martin Charcot)为师,受到沙可研究歇斯底里的影响,开始了他对于早期或童年创伤经历和情绪病的研究。佛洛依德也发展了许多重要理论,例如其著作《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三部分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等。

佛洛依德的理论在实务工作上也有深远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家如荣格(Carl Gustav Jung)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等,运用其理及分析方法来诊治个案,也对其理论作进一步地修正。然而佛洛依德理论最饱受批评的是其无法进行科学检验,亦即缺乏“可否证性(Falsifiability)”,因此不被视为真正的科学;但心理分析理论仍在其他领域如文学、艺术、哲学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其它人文学科学者们则认为佛洛伊德“根本不是科学家,而是个诠释者。”

行为学派(Behaviorism
[编辑]

行为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1958.9.25)在1913年通过动物行为研究而创立。行为学派主张所有行为都是制约的结果,强调心理学是以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外在可观察的行为,环境借由增强特定习惯来塑造行为。承袭了功能主义注重环境与强调致用的观点,改进了功能主义对科学方法地忽略,行为学派以较严谨的实验取向,将研究集中于探讨动物的行为,因为心灵难以客观研究。20世纪初期,华生在演讲时以“从行为主义者看心理学”为主题,随后此演讲内容发表在《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主张心理学的价值在对于行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意识。上述文章的第一段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立场:

根据行为主义观点,心理学是一门完全客观的实验性的自然科学。它的理论目标是预报和控制行为。“内省”并不是构成它最内核的部分,其资料也不具备充分的科学价值,来解释意识。行为主义者在研究动物反应的努力中,认识到人与动物之间并没有分界线。人的行为,连同其所有的精巧与复杂,只构成行为主义者的总体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行为学派认为任何行为都可分解成“刺激”及“反应”的联结,而心理学的目的就是发现从刺激引发反应的规则,而所谓“心灵”则是夹在刺激和反应中间的“黑盒子”,并非心理学需要或有能力去讨论的对象。而华生最著名的言论: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1930)

而在华生鼓吹行为主义前,已经有学者用一些规则解释动物的行为,如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让狗在看到饲养者身影或听到声音就会分泌唾液,而在此之后,华生也做了小艾伯特实验,让小艾伯特在白鼠与巨响产生连结,并产生恐惧,从此看到白鼠都会害怕。除此之外,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8.31-1949.8.9)是另一位发现行为规律的先驱,其知名的“迷笼”实验,研究猫如何学习从中逃脱出来,而此研究也发表在《科学》(Science)及《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

在实验中,桑代克以迷笼实验发现尝试错误的学习原理,深入研究与分析影响学习之因素,将之整理成三大类,即为学习三大定律。

  • 准备率:桑代克发现猫在饥饿时,比较会有打开笼门来出笼吃东西的行为。也就是当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有所准备(饥饿的猫)时,行为结果通常会较符合预期之反应;相反地,若在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反应结果通常不如预期;而若没有让有所准备的个体表现时,通常会使该个体感到挫折。
  • 练习率:桑代克发现若是让猫能多次练习,猫开启笼门逃脱的速度与正确度也会提高。也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个体能透过反复、大量的练习来增强反应与刺激的连结,使学习效果增加,而学习记忆也能从短期记忆,透过反复学习变成长期记忆。
  • 效果率:在实验中,桑代克发现若笼外摆放食物时,猫的开笼反应会比较强烈,但若是将笼外的食物取走,猫的反应会减低,积极主动又正确开笼的行为呈现削弱现象。这可以说明若是能满足个体的需求时,刺激与反应连结较强,个体的表现也会较佳;反之,若是反应后的结果是负面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就会被减弱。

除了学习三大定律外,增强理论亦为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之一,增强理论应用效果率原理,来研究若是个体的表现行为与结果,例如:当小朋友向老师主动问好时(行为表现),老师报以热烈回应并给予肯定(提供增强物),未来小朋友更容易主动向师长打招呼(增加行为次数)。

新行为学派
[编辑]
  • 格斯理的邻近性学习理论
基本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理(Edwin Ray Guthrie,1886-1959)是新行为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深信科学应研究可观察、客观的事实,重视关于华生的机体内部的刺激-反应间的作用。格斯理将邻近性学习理论解释为伴随着某一种运动的刺激性成分及运动本身的联动(学习为刺激的要素和学习目的之间形成的联动),在一种运动中,若成分机制越多元,与之相结合的刺激便越多样,学习、练习的时间便愈多。简而言之,学习是由必要的练习、大量的线索与反应配合和错误纠正所组成的联动,最终在个体本身汇集大量的习惯下,一次性地完成学习这个动作。
  • 应用
  • 学习过程之控制:鼓励或阻止特定行为之发生,并找出导致此行为发生的线索,安排适当情境,引导发展,良好行为得以发生。多用刺激支持良好之行为,因为任何之行为都可能是一个复合刺激的组合,良好行为的建立所连结的刺激越多,将有效减少个体分散心思去对抗不良行为并强迫自身不停做出反应,而为了养成特定之习惯,习惯将成为自动反应。如:在遇到红灯的时候即立即停车。不破坏正常秩序以达成正确反应。
  • 心理治疗: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为渐进式暴露疗法,共包含三个步骤:
  1. 刺激的层次:根据情况引起的恐惧与引起恐惧的事件中心理上的接近程度,并依次排列。
  2. 放松训练:教导如何使放松的活动处于直接的语言控制下,辨识个人的紧张、放松的时间点。
  3. 对抗性条件:将忍受和对抗性条件作用做结合,消去个人的焦虑之抑制,降低刺激系统中较弱刺激之恐惧。
  • 假设演绎方法论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赫尔(Clark L.Hull 1884—1952),为新行为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赫尔的心理学观点源于科学理论和哲学的理论。
  • 思想渊源
赫尔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可向其他的物理学等,采用假设演绎方法论。此理论体系,不仅能将实验结果加以统整,使其变的系统化,更可指出未来之研究方向。
  • 研究内容
赫尔指出,发现科学事实的方法有:第一种是无计划的观察;第二种是系统性观察;第三种是对观察的假设进行验证;第四种则是根据严格演绎的三步骤法(假设演绎法)。
而假设演绎法是赫尔认为最有价值的,此方法有三种步骤:首先是引入定义系统;其次是公设(选择理论命题作为研究前提);最后得出定理(以定义及公设的内容中,演绎而来的)。
  • 非正统行为主义-挫折与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约翰.多拉德(John Dollard, 1900-1980)和美国心理学家尼尔·米勒于1931年合著出版《挫折与攻击》一书,内容谈到如何按学习原理使一只白鼠模仿另一只白鼠的行为,并且提出挫折 - 攻击假设(Frustrac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该假设为当个人在遭遇障碍时,将可能产生攻击之冲动,或是在机会被抢夺时,对于强夺者将会产生敌意。
两人以白鼠作为实验,实验过程:将两只白鼠放置笼子里,并通电引来电击,而白鼠即会开始相互攻击。若仅有一只白鼠在笼中,在白鼠身旁中任何事物将会被攻击。二人认为白鼠的攻击性行为,应来自挫折的发生(认为是对方引来电击的挫折行为),当追究出其挫折根源,即可预估其反应。反应行为包括多种,攻击性算是常发生的行为之一。
二人透过内驱力、线索、强化、反应来解释其理论的核心,提出内驱力有内、外部之分,两者都是为了驱使行为,而发出的刺激指示,当调整后的行为,满足了驱力即可产生相对应的酬报。

现代心理学理论的七大方法取向

[编辑]
包含行为取向精神分析取向人本取向认知取向心理生物学取向演化取向社会文化取向
行为取向
[编辑]
  • 提出者:华生&斯肯纳
  • 心智不能被观察,但行为可以,心理学应探讨行为
  • 加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结

代表人物为:斯肯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3.20-1990.8.18) 主要论点:个体一切行为的产生与改变均系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关系。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自然科学多发展到了偏向机械式的宇宙观,注重量化、认为应以客观的方式讨论心理学,而非以前多以主观、内省的方式探讨意识的部分,可说是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后,研究重点从人的内心意识转向展现在外的行为,并指出行为是唯一或最简单可以了解内心的方法,但认为它可能只是表现了精神状态运作后的结果。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其于书内提及四大主张:

  • 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并非意识
  •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 环境决定个体行为
  • 在动物上做的实验结果可以推论到人类

这种客观实验方式为标准的行为取向,因此被人称为行为主义学。他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刺激做出反应而产生的现象,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因此若只能在假设意识存在的前提下讨论心理学,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华生认为一切行动必定都源自一个刺激,一切行为都是可以借由学习而习得的。华生曾经以一个十一个月大的幼儿进行实验,他先让幼儿看到白老鼠在前面跑,当幼儿想要伸手去摸老鼠时,就在旁边敲槌子来吓小孩,结果发现当这些幼儿长大后,他们都会很害怕白老鼠,甚至连看到白色的兔子或毛皮大衣也会害怕,华生以此主张一个人的特质多半是由后天环境所决定的。此学派后进心理学家又依研究方法不同分为两大派,即是古典制约与操作制约。

古典制约学派
代表的心理学家为俄罗斯的巴夫洛夫,著名的实验为:狗的分泌唾液实验。实验中巴夫洛夫穿着白色实验衣将狗食放置餐盘中,一开始狗是因为看到狗食而流口水,但之后有一次,巴夫洛夫依旧穿着白色实验衣但并未带着狗食进入狗的视线,发现狗仍然会流口水,此反应则称为制约反应,因为一个无关的刺激而产生流口水的制约反应。
古典制约学习现象可分为五个:
削弱
完成古典制约学习后,若之后只是出现制约刺激,则对于制约刺激的反应将会越来越弱。举上面实验为例,若巴夫洛夫一次又一次地只穿着实验衣而不带狗食进入狗的视线,则狗的流口水反应将一次次地减弱。
自我恢复
若制约反应被削弱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再次出现制约刺激时,又会出现制约反应。举上面实验为例,若巴夫洛夫让狗的流口水反应减弱后,使狗休息几天,在休息后再着实验衣而未带狗食进入狗的视线,狗依旧会产生流口水的制约反应。
类化(刺激泛化)
即制约学习完成后,若发生其他类似的制约刺激,将产生相同的制约反应。例如:别人之后穿着实验衣进入狗的视线,狗依旧会产生流口水的制约反应。
辨别(刺激分化)
制约学习完成后,若同时出现许多类似的制约刺激,会先有类化现象,然而接受刺激者将在多次的学习之后,能进行辨别、区分,并精准地对制约刺激做出反应。例如:别人之后穿着白色实验衣不带着狗食进入狗的视线,狗会产生流口水的制约反应,久了后能分辨出唯有巴夫洛夫这个人穿着白色实验衣出现才产生制约反应。
高次制约学习
制约学习完成后若出现其他制约刺激与原本的制约刺激一起出现,新的刺激也可以引发受刺激体的制约反应。例如:巴夫洛夫之后穿着白色实验衣且带着一顶蓝色帽子进入狗的视线,若有天巴夫洛夫只带着蓝色帽子出现,狗也会产生制约反应。
操作制约学派
又称工具制约,代表的心理学家为美国的桑代克及史金纳。桑代克以猫进行迷笼实验,桑代克发现当猫一开始放进笼时,动作十分惊恐且琐碎,但这之中不小心误触出入口的机关后顺利逃出,之后桑代克再将这只猫放入迷笼后,发现猫的混乱动作减少,触动开关的速度和时间也渐渐缩短,这样的动作学习,被称为操作制约,而这样的学习原理则称为正增强作用,即增加行为出现的一种安排。而史金纳则是用了史金纳箱证实行为是借由学习而来的,箱子中有一根推杆,只要关在箱子内的老鼠偶然把推杆推下去,就会有饲料掉出来,实验结果发现下一次老鼠想要吃饲料的时候,就会主动去推推杆,由此可知老鼠可以自发性的学习。帕弗洛夫是将狗训练成一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行为,属于古典反射,而桑代克与史金纳所进行的实验则是使猫和老鼠自发性的学习行为,属于操作型制约学习。支持行为主义学的知名行为主义者,包括了自称为新行为主义的克拉克.L.赫尔(Clark Leonard Hull),以及稍后发展了认知主义的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hace Tolman)。

总而言之,行为取向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在控制情境下观察行为的变化。此内涵就像传统行为学派的研究主题差不多,但更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动物可以通过增强和惩罚来调整行为以学会按杠杆以获得食物,然而,这忽略了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如情感和动机如何影响行为等,并非绝对。

精神分析取向
[编辑]

代表人物:佛洛伊德重要著作包括:《歇斯底里症研究》、《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学》、《性学三论》、《超越快乐原则》、《文明及其不满》等。

主要论点:以潜意识为基础对行为内在原因所作的解释。

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科医生佛洛伊德凭其临床经验,研究“心理”失去了应有的功能之后,引起适应不良的原因。因而发展出著名的心理动力学,而后发展出许多的分支,其中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被现在心理学界认为其和佛洛依德为心理动力学的代表。整体而言心理动力学派认为人的心灵分为意识及潜意识,其中潜意识会推动人的行为。 此学派主要研究的方向大致为人类潜意识的动机以了解人性并治疗精神疾病。希望在对人性解释和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上,仍遵循早期精神学派所强调的潜意识和采用分析方法治疗心理疾病的理念,扩大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对日后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及临床心理学都留下了重大的影响。

重要理论内容有:

潜意识
意识为人类可以察觉到的,如早餐吃什么、第一印象等,可意识的心理活动即意识。而生物本能,如欲望、生命力和冲动等,因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人理智,故长期进入人的深层意识中而无法被察觉,这就是潜意识。下意识则是介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常为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或念头等等,在个人控制能力松懈时会出现让个体察觉,如梦话或喝醉时的胡言乱语。
人格发展论
根据对人格发展论解读的不同,佛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及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指一切本能的欲望,本我按照满足己身快乐的原则不理会社会规范或道德伦理,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自己快乐;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一切思考、判断或记忆,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在个人的生物欲望与社会规范间进行调节,维持体制的和谐;超我则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透过内化社会规范,在这样的体制下实现自我理想,以达到心灵上的富裕。但荣格则将人格分为内向及外向,内向的人通常将内心的感受由内而外投射出去,并且多主观意识,这样类型的人内心情绪处里不佳时,较易得到忧郁症。外向的人则是将这股原欲投射在自己和其他人之间,若是情绪处理不佳则较易得到躁郁症。
梦境
佛洛依德认为,梦境是我们回应睡眠时候心灵活动的方式,梦并不是为了干扰睡眠而存在,相反的,梦的功能是为了清除心灵活动的刺激,使得睡眠得以延续。梦的内容包含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梦的显意是我们在梦中实际看到的内容,而梦的隐意则是显意背后透过做梦者联想所诠释出的内容,我们可以说,梦的显意是隐意被审查和转化后,可被接受、妥协的版本。对佛洛伊德《梦的解析》很大的一个误解在于把他当做解梦书来看待,认为他提供了不同的梦境的解释。事实上佛洛伊德认为,当我们在分析梦时,要把做梦的人的脉络以及整个梦的内容考虑进去,因此所有梦的形象都不会是固定的,不会只有一个意义并且对每个人都不相同。梦境被认为是认识潜意识重要的路径,因为当我们分析了梦的隐意,我们对那些被审查而不出现在意识也不出现在梦的显意的内容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带我们认识潜意识的也不是梦本身,而是做梦者对梦的诠释。透过诠释梦境,人能更了解自我和潜意识。
移情
移情最基本的概念是被分析者把曾经与他者(通常是童年的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分析师和被分析者的重要他人间被建立起了一个错误的连结。更广义的说,被转移的不只是情感,而是一系列的心理经验,但在被分析者的感受里,这一系列的心理经验关乎的是分析师,并不属于过去。移情并不只发生在诊疗室,也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被分析者赋予了过去的重要他人一个具体的形象,并将被分析者所遇到新的人都摆到这个固定不变的位置当中,而他所经历的世界是在一个有限的、固定的脚本下,如此一来,他没有办法形成新的经验、新的关系,而只是不断的在重复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关系,这样的结构可能导致与他人关系的破坏或是误解,甚至造成了一再重复的失败经验与关系。分析师的角色就是试图指出被分析者的脚本与世界的差异,这样的诠释能让被分析者有意识的再次经验过去,或重构过去的经验,同时让他认知到移情正在运作,并且在分析师的协助之下开始有能力去干预移情所造成的不断重复。
快乐原则及现实原则
佛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主要遵循快乐原则及现实原则。快乐原则指的是获取快感和避免不快感,未实现的愿望会带来紧张关系,因此是不快感,而当愿望实现时则会消除紧张关系获得快感,人会追求透过愿望的满足,解消紧张关系,进而获得快感。然而在现实世界,人们的愿望并不会总是得到满足,因此发展出现实原则,对愿望满足的追求不再依循一个最短的路径,而是依据外在世界的条件,来延迟愿望的满足。
死亡欲力
为了永久的解消愿望不能满足所带来的紧张关系,佛洛伊德认为我们有一个趋向死亡以使紧张永久解消的本能。这样的欲力首先导向内在,倾向自我毁灭,而后会以侵略的形式导向外在。
伊底帕斯情结
伊底帕斯情结又常被称作恋母/恋父情结。佛洛伊德认为,幼儿会对异性父母产生性欲望,同性父母会因此变成追求异性父母的障碍,而原先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在伊底帕斯情结发展后抹上了一层敌对的色彩,与同性父母间的关系也变得矛盾。随着幼儿生长,其会渐渐学习了解到,对异性父母的追求是不可能的,因为同性父母比他强大,同时社会的规范也不允许他这么做,而最终放弃了对异性父母的性欲望转而认同同性父母。伊底帕斯情结常被批评受限于一父一母的家庭且取决于文化的影响而不具普遍性,但也有观点认为,伊底帕斯情结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一种普遍性:我们出生的时候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而必须仰赖一个比我们强大的个体的照顾,不可避免,我们对于照顾我们的人会有不同的、矛盾、正负向混杂的情感,但在社会关系越来越强的情况下,社会规范带来的禁制代表小孩必须放弃或控制自己的内在情感。
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佛洛伊德将儿童及青少年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获得满足的方式,如果在每个阶段给予过多或过少的满足都可能造成往后人格发展固着在那个阶段。
  1. 口腔期
    • 时间:出生到18个月。
    • 叙述:主要满足来自吸吮和咀嚼。
    • 顺利发展:长大后较开朗乐观。
    • 未顺利发展:长大后会有嚼食口香糖与笔尖、吸烟、酗酒等行为。性格上较悲观、依赖。
  2. 肛门期
    • 时间:18个月到3岁。
    • 叙述:快乐来自于控制粪便的排出和保留。
    • 顺利发展:人格获得良好发展。
    • 未顺利发展:造成原因包含忍便与恣意排便,忍便的后果包含倔强、小气、吝啬等,恣意排便的后果包含不计后果、粗心、挑衅或洁癖等。
  3. 性器期
    • 时间:3岁到6岁。
    • 叙述:快乐来自于性器官,男童对自己的母亲产生爱慕并将父亲视为竞争对象。
    • 未顺利发展:无法正确认知性器。
  4. 潜伏期
    • 时间:6岁到12岁。
    • 叙述:注意力放到生活的周遭,相较于之前口腔、肛门、性器期欲望较低,故称为潜伏期。
  5. 两性期
    • 时间:青春期以后。
    • 叙述:对异性的兴趣为主要因素。
    • 未顺利发展:性冷淡、人际关系失调等。

在心理学界,许多学者受到佛洛依德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之后衍生出了不同的学派,整理如下:

心理学理论 代表人物 发展背景与内容
分析心理学 荣格(Carl Jung 佛洛依德的徒弟,但是自精神分析分离出来,创立荣格心理学。强调自我的发展功能,不重视性、潜意识,反而主张以精神活力取代欲力
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Alfred Adler 主张心理属于个人,因此不认为佛洛依德的理论中人心可以被分为自我、超我与本我,而且认为人自出生以来心中便有自卑感,并非是接触社会才产生的,人的心灵需要借由克服自卑感而成长,衍生出了追求幸福的心理学。
新佛洛伊德学派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
卡伦.霍尼(Karen Horney
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
认为人心受到社会的影响,不认同佛洛伊德的理论中,心理不受到社会影响的部分。他们认为着重家庭关系的佛洛伊德,已经不适于个人主义疏离的现今社会(尤其在美国),也认为弗洛依德的性与生物主义太突出,而忽略了文化与社会的因素。因而被现今学术认定为新佛洛伊德学派。然而,佛洛姆宁可自视为佛洛伊德学派,并曾说:“这一目的并不构成对弗洛依德的‘修正’或‘新弗洛依德主义’,毋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代替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弗洛姆著作精选》,页668),再者,在《精神分析的危机》中,他说:“我与新佛洛伊德学派之间的差异要大于相似点,特别是‘文化’观点。他们以传统人类学来思考文化类型,而我的方式则建立在对形成社会基础之经济、政治与心理力量的分析上。”(页32)(卡维波,1991)
自我心理学 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
海因兹.哈特曼(Heinz Hartmann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
安娜.佛洛伊德是佛洛伊德的女儿,认为自我的功能并不仅止于调节超我与本我,主张自我具有自律性,发展的目的是确认自我认同。
自体心理学 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 认为自体借由与他人的关系而成长。
克莱恩学派 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 克莱恩学派主要以出生后一个月的婴儿与母亲的互动作为线索,研究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着重于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早期关系模式:克莱恩提出,婴儿从出生起就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有着复杂的心理互动。她认为,婴儿通过一系列幻想和投射机制经验和处理这些关系。

分裂和整合:克莱恩认为,早期发展阶段的儿童倾向于将外部世界分裂为“好的”和“坏的”部分,以保护自己免受痛苦的情感。随着成长,他们学会将这些部分整合为一个更完整、更复杂的个体观念。

投射性认同:这是克莱恩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体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投射到外部对象(如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上,并通过这些对象的体验来整合和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

嫉妒和贪婪:克莱恩认为这些强烈的情感在婴儿的早期发展中非常关键,特别是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和家庭动态中的竞争。

克莱恩学派的理论和技术也对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特别是儿童精神分析和治疗有重要影响。她的追随者和批评者都对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

人本取向
[编辑]
  • 提出者:卡尔·罗哲斯(Carl Rogers)&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 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
  • 个体努力达到自我实现,正向的心理学

代表人物:卡尔·罗哲斯、亚伯拉罕·马斯洛

主要论点:以人性本善即天赋潜力的观念解释在正常环境下个体自我实现的历程。

其中以此取向最耳闻的即是始于1960 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故只研究人的行为而不去探讨人的本性,拿精神个案为实验,不考虑正常人心理,故提出理论极度不同于过去各家心理学学派,因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主要题材应该是经验和意义而不是行为,认为行为主义忽略了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成分,亦批判传统心理学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中忽视了个体。心理学的重点应是个体独特性,故研究该从人的本性探讨,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力。基本理论大致可分下列几种:

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在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的前提下而引起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马斯洛将其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心理需要,并同时主张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前者是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后者是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为物质基础的。惟此种理论只是一种先天的倾向,可受经验与后天教育而改变,如苏格拉底面对判决赴死、文天祥抗元宁死不降,皆是说明未必以生理需要为基础,才能追求自我实现,反倒是为了自我实现,放弃生理需求。

此学派著名的人本心理学家有马斯洛和罗哲斯,他们最著名的理论即是众所皆知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必须先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最终达成自我实现,强调心理学关注重点不应于人类的问题症状而是其正面特质。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认为人性观包括现象场、真诚自我感受、自我实现、自我一致性等等。

总而言之,人本取向的研究主要是以主观经验发展出助人发展自我潜力从而充分自我实现的理论,此取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从心理学历史发展来看所探讨的是自由意志与自身决定的问题,故本取向主张以正常生活中的需求、欲望、情感、意志等层面做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以人本身价值为出发点,故而称之人本心理学。

认知取向
[编辑]
  • 提出者:艾伦(Allen Newell) & 赫伯特(Herbert Simon)。
  • 重视心理处理过程 。
  • 以“电脑”为模型(输入→过滤资讯→侦测→输出),模拟认知的运作情形。
  •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

主要论点:泛指对于一般认知历程的解释,狭义仅指对讯息处理行为的解释。

此取向最耳闻的即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广泛。具体的说法为认知心理学为一门对人类心智历程与结构的科学分析,其主要探讨内容是人类知识上的产生与转换及使用,如记忆的储存和应用之研究。1960年代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此年代的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信息加工观点,此波心理学派典转移的风潮被称为“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首先是1956年,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麻省理工工学院会议中发表了乔姆斯基谱系;身为语言学家的乔姆斯基,亦与行为主义学派的Skinner展开论战,批评后者认为“孩童语言学习是一种操作型制约”的说法。

而后1957年,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斯马特发表计算机模式理论,即是影响后世极深的General Problem Solver。也由于此先驱者,专门研讨认知心理学的书籍开始问世。

英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唐纳德.布罗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于1958年出版《知觉与传播》一书曾指出,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上。

德裔美国认知心理学家Ulric Neisser 的研究多半与自然环境与生活事件记忆的观察与连结有关,而于1967出版的《认知心理学》被后世认知心理学的先河,故又为“认知心理学之父”。其于书中曾阐述“认知”是由人体感知觉系统所接收到之资讯,经过六种心理历程的解析而产生的结果。这六个心理历程如下,

  • 转换(transformed):意即将感知的外界刺激转变成形式记忆
  • 缩减(reduced) :意即将大量的资讯和感知输入进行过滤和筛选
  • 添加(elaborated) :即是当外界资讯供应不足时,人体的知识系统经验会自动添加和补充资料
  • 储存(stored) :即将经前述过程处理后的资料进行存放
  • 提取(recovered) :将已储存的资料拿出来
  • 使用(used) :即使用自己已经储存且提取出来的资料

认知心理学将传统各家心理学学派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加以综合和延续,并从其他学科中得到启发并连结各领域科学,创造新的思考角度探讨人类心智历程的架构及发展,是一门以科学方法验证人类内部讯息处理的新兴学科。总而言之,认知取向的研究主要为从认知历程中探讨知识学习记忆和运用的心理历程。

心理生物学取向
[编辑]

代表人物:卡尔·拉斯利(Karl Lashley)和唐纳德·赫伯(Donald Hebb)

主要论点:以生理心理学与神经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前提,对个体行为与心理历程所做出来的解释。

此取向较著名的即是完形心理学,此诞生于1912年。完形心理学从现象学的理论出发,主要以“直接经验” 或“现象经验”做为其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就是指意识组织结构和整体的行为。完形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整个刺激情境所做整体性的反应,而非向部分刺激去做分解式的反应。 比如音乐、美术不能用拆开的方式去欣赏,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完形法则。

法则 定义 例子
图与地法则 在一个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域内,有些刺激突出,容易被察觉;而其他刺激则退居于次要地位形成背景 色盲表
接近法则 空间或时间彼此接近的刺激,容易被视为整体 桌上散置筷子,两支较接近者倾向于看作一双
相似法则 互相类似的个体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颜色、大小相近的图形
连续法则 刺激中能彼此连续成为图形者,即使其间无连续关系,人们也能组合在一起看作于整体 图像新诗
闭合法则 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完整的整体 由虚线段画成的图形可被辨识
对称法则 在若干刺激中,对称的刺激常会被视为一个整体 相较于一组八个点被视为一个整体,两组对称的黑点会被视为两个整体

完形心理学坚持心理的整体观,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完形,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在他们看来,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之总和。这对对于人类知觉现象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法则,称之“完形组织法则”,这些法则迄今仍为说明人类知觉运作的重要依据。

演化取向
[编辑]
  • 因为演化塑造成功的认知策略并存活
  • 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做比较

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天择说,主张同一物种内的个体间的性状(traits)皆存在变异(variation),当环境压力产生时,能够适应环境的个体经由天择而存活,其保存的遗传因子便可留给后代,从而累积变异而发生演化。也就是说当今生存的生物,其所表现的行为与心智能力应与适应环境有所关联。演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假设动物与人类的心智行为受到天择影响,以此研究其对于生物生存的帮助。

社会文化取向
[编辑]
  • 代表人物:Vygotsky

Vygotsky接续了自Piaget以来对心智发展的兴趣,但他认为,认知不能单由个体的层面来理解,因为心里的功能和认知的建构是从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开始,逐渐由个体所内化;也就是说,心智能力的发展是社会互动与社会经验的结果,它先是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层面,而后才进入儿童的内在心理层面。儿童在与父母及周遭的人互动时,逐渐学习到这些属于他文化之中的心理习性与语言模式,同时发展出高层次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及习性并非完全是由成人刻意交给儿童的,许多是透过文化的中介。

社会文化理论所阐述的,正是认知结构交织于个体玉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Vygotsky强调的除了社会与文化之外,他也关切历史在人类心理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虽然一般习惯将历史一词省略,仅保留社会与文化两个面向,但历史的重要性在于,儿童所学习的一切都是在他之外或在他之前就已经发生的。

跨文化学派
[编辑]

顾名思义,跨领域与心理学的结合研究方法,都可被归类于此。

心理学发展过程整理

[编辑]
学派 开创学者 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重要议题
结构主义 爱德华·铁钦纳和他的老师威廉·冯特 研究意识经验与其结构 实验,内省法 探讨感觉与情感的基础元素
格式塔学派 马科斯·韦特墨 描述心理过程的组织,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 观察感官知觉现象 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
心理动力论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解释人的个性与行为,并由此发展出治疗心理疾病的技术 个案研究 潜意识推动人的行为
功能/实用主义 威廉·詹姆士 研究心智如何运作,使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观察动物与人类行为 心智如何与为何产生?
行为主义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和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史金纳 单纯观察行为,并由学习的角度解释 观察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联 如何把小孩塑造成自己希望的特质?

心理学的次领域

[编辑]

心理学是一个从欧洲启蒙,在北美展开的科学。研究指出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来源”调查:有62%来自美国与加拿大的研究者,29%来自欧洲研究者。当地民众了解并认同心理学的训练,使得当地获得心理学学位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多种工作。

心理学各次领域名称、研究内涵与工作应用

次领域 研究描述 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者可能任职的工作
生物心理学
行为精神学
研究人与其他动物的行为与心智背后得生理与神经机制 大多数的生物心理学家在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工作
临床与辅导心理学
探讨如何归类 、诊断与治疗各种心理疾病 临床与辅导心理学家同常在医院、学校辅导室等处工作;也有临床与辅导心理学家自己开设诊所为案主提供诊治
认知心理学
研究人类知觉、注意、记忆、推理、决策、问题解决、语言等心智功能 绝大多数的认知心理学家在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中工作
发展心理学
研究人从出生到老死的一生中,各项心智能力的变化过程 除了大学等研究机构外,发展心理学家也可能在中小学,甚至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有了发展心理学家的存在,这些学校或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孩子的问题,并设计出有效方案帮助前来机构求助的孩童及孩童家长。
司法心理学
研究在司法系统工作的各类人士(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证人等)工作时的行为及影响他们工作的心理因素 除了大学外,法律心理学家也会在各种与司法有关的机构工作
健康心理学
研究生理、行为和社会等面向的因素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家除了在大学工作外,也可以在医疗机构担任健康咨询顾问等职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探讨如何在公司与工厂的环境中应用心理学知识,提升各项决策与工作效率 除了公司的人事部门外,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家也可以在公司的研发单位任职,设计更符合员工使用的制度与工作环境
工程心理学
探讨“人机互动”模式,以使机具设计符合人类使用 任何制造机具提供人类使用的厂商都会需要工程心理学家。工程心理学家的介入,一家厂商便可能制造出更方便使用(use-friendly)的机具
社会心理学
探讨人与人之间,以及团体和团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及影响因素 除了大学与研究机构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一般公司的研发及人事部门任职
性格心理学
探讨人类行为 、情绪、人际互动等的倾向,以及影响因素 因为性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他们可以工作的范畴和社会心理学家相似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探讨如何将各种心理学知识应用在教育上,以提升教学成效、教室管理、学校行政效率等事项。
学校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知识以诊断、处理一些学童在学习上,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问题。他们也会提供一般教师教学上的建议。
教育心理学家通常在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而学校心理学家则在中小学或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他们主要的职掌是评估孩童的心理和学习问题,然后设计方案处理这些问题
运动心理学
探讨包括个人心理、训练及团队互动等因素如何影响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表现 运动心理学家可能工作的地方包括各种运动的职业性队伍、学校及运动中心
计量心理学
研究如何测量人们的各种心理特质(如性格与情绪,甚至异常的行为与思维)与能力(如智力、特定领域的知识与技巧、某种特殊能力等),并研判测验的结果 除了大学与研究机构外,任何需要“测验”的机构都可能成为剂量心理学假饿公作场域
经济心理学
行为经济学
结合心理学、经济学而诞生,探讨社会、认知以及情感因素如何影响个人或团体做出经济决策,进而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与公共选择的方式,或探讨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影响以及现象。而行为经济学更反转了传统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 除了大学与研究机构外,经济心理、行为经济学家可以在广告商、金融业任职,或在商业公司担任行销顾问、市场分析师等职务,也能在政府部门担任制定公共政策制定的顾问

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取向”代表的是他对心理学研究议题的重要性和应该如何探讨研究议题的看法,所以同属一个心理学次领域的学者可能对同样的研究议题、同一位案主或同一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做法。

近代研究

[编辑]

心理学的研究包含理论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理论心理学以发现事实,建立心理学的理论为目的;而应用心理学则试图活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理论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涵盖了众多学门的研究,于核心概念处我们已有基本的介绍,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会对这些学门做更近一步的介绍,以及介绍一些最新研究,以期可让读者了解理论心理学门及应用心理学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种类 研究重点 研究专业化
理论心理学 1.研究心理学的一般法则

2.聚焦于群体

3.研究方法以实验为中心

社会心理学、知觉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计量心理学、数理心理学、生态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以基础心理学所发现的法则及知识实际解决问题

2.聚焦于个人

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社区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灾害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性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心理学、交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空间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

[编辑]

理论心理学又称为体系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的一个理论分支,它关注心理现象的实质、机制,同时追求科学理论的支撑以及普遍的解释。换句话说,它在心理学本学科群中处于基本理论的地位。它探讨心理现象之间或心理现象与现实世界的相互连结规律,以达成解释、预测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目的,而且可定向指导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

应用心理学(applied psychology)

[编辑]

应用心理学是解决人类行为问题的研究和能力,如健康问题、工作场所问题或教育。应用心理学有多个专业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咨询服务、医学心理学和法医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侧重于理论,以及对问题实际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解。应用心理学则侧重于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施,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换句话说,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主要的区别在于,应用心理学使用基础心理学收集的资料来发展解决方案或程序,以解决人们在现实中所面临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他受威廉·詹姆斯的邀请从德国(柏林,斯特恩实验室)来到美国(哈佛),与 19 世纪后期许多有抱负的心理学家一样,他最初是研究哲学的。明斯特伯格对心理学领域有很多兴趣,如目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法医心理学。 1907 年,他写了几篇关于证词、供词和法庭程序的法律方面的杂志文章,最终发展成书《在证人席上》。次年,应用心理学部与哈佛心理实验室合作。在 9 年内,他贡献了八本英文书籍,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工业效率、商业和教学。最终,雨果和他的贡献使他成为应用心理学的创始者。 1920年,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AAP)成立,是心理学领域第一个国际学术协会。

跨文化研究

[编辑]

跨文化心理学

[编辑]

跨文化心理学是对人类行为和心理途径过程的科学研究,包括在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变异性和不变异性。通过扩大研究方法来识别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作用上的差异,从而延伸和发展心理学范畴。由于心理学是在北美和欧洲起源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担心被接受为普遍性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并不像原先假设的一样,特别是因为在其他文化中复制显著实验的许多尝试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功。由于存在诸如影响,认知,自我概念以及精神病理学,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的理论在“出口”到其他文化背景时是否缺乏外部消化,因此会存在某种问题, 跨文化心理学旨在考虑文化差异的情况下来重新审视它们,以解释文化差异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尽管一些批评者指出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缺陷,并声称其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之严重缺陷是在妨碍而不是帮助科学探索心理学中的普遍原理,但跨文化心理学家更多地研究都偏向于差异如何产生或变化,而不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共同性。

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框架

[编辑]

John Widdup Berry 等人,提出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框架,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之于“心理”的丰富内涵。它可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跨文化中出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该框架中的过程变数包括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两者分别植根于有交互作用的生态情境和社会政治情境中,并表现出某个群体的生物机体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生物适应包括某一个群体经长期进化后所能遗传的生理反应。文化适应包括人类群体对各种生态情境一切适应性的发明创造。文化传递包括文化化和社会化这两个过程。文化化是指成长中的个体受到他最先接触的文化影响的过程;社会化指的是个体接受更多特殊的教育和训练而获得的文化行为。人的社会化和文化化是个体与特定社会文化长期互动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个体成为受一定文化支配的合格的社会成员,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本土心理学

[编辑]

心理学虽起源于西方国家,并由西方流传至世界各地而影响心理学研究甚巨,但其使用的方法与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并不能达到相同效果。每个文化的发展都有其传统性、在地性,外来知识(如心理学)的传播须先透过在地化,才能让研究方法更贴近当地文化的真实情况。1970 年初期华人本土心理学家也在思考如何将西方来的心理学,套用至华人社会研究,其中杨国枢老师是团队的重要推手之一,他分析心理学发展有三个状态:本土、西化以及本土化,并致力于将华人的文化与传统融入西化的华人心理学,以科学方法研究某一特定族群团体或社会文化之中,人民的心理与行为所发展来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并与该文化之生态、经济、社会及历史的脉络融合。

在这几年里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领域宽广,产出丰厚的成果。在家族主义与组织行为、华人领导模式、父权式领导、差序式领导、领导行为与部属绩效、上司下属的信任关系、主管忠诚与组织忠诚、后儒家假说、世俗化形式主义这些主题上有许多的研究。

在人格心理学方面则有中庸心理、关系取向、权威取向、面子心理、人际和谐和冲突、社会比较历程、 宗教信仰与信仰改变、族群关系与冲突、内隐理论、古代人格理论、社会取向和成就动机、性的感情与情绪、嫉妒情绪与行为等研究。而发展与家庭心理学的主题较少,有道德与道德发展、耻感发展、家族主义与泛家族主义、孝道心理、亲子关系与适应、婚姻关系与适应、婆媳关系与适应、家庭教化等。

本土研究门类:

  • 中庸心理学

杨中芳教授的研究指出,华人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庸思想体系,在具体情境之中选择行动前后的思维过程,擅长于认清复杂的互动关系并以顾全大局为重。这个过程与儒家思想的自我修养有关,在成长过程中淡化了自我,尽量使对待别人如同对待自己。

  • 关系主义心理学

关系取向或关系主义为东方社会的文化特色,有别于西方文化呈现的个人主义性质,东方社会普遍盛行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关系结构。在文化形塑过程中,传统社会以精耕农业为主要经济型态,因此在经济匮乏与固守土地的社会条件下,个人不得不融入团体以获得利益,此种倾向逐渐发展成集体主义,又可以称为“家族集体主义”。社会中为让团体利益超越个人利益,东方社会容易强调关系中人与人应当如何互动,衍生出一套既定的文化系统,因此许多本土心理学研究着重于各层面人际互动对于关系取向之影响。

  • 权威取向心理学

华人社会中的权威取向可以归咎于家庭教育的型态,因华人的教养方式大多以权威型为主,要求孩子必须要尊敬长辈以维持和谐。经过社会化后,下位者会形成两种心理成分:权威敬重与权威服从,并了解其在社会中的角色义务,学习上对下关系互动的规范。而经由此关系结构不断的训练后,自然而然人们就容易依照权威模式行动。在比较西方个人主义与低权威取向社会后,许多本土心理研究着重于权威取向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以及现代化新权威取向之发展。

台湾心理学发展阶段:

有关台湾的心理学发展,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台湾心理学初创期,主要进行研究地方为台大心理系,对国外心理学理论研究也对中国古代本土心理学思想有着墨,探讨知觉方面的基本问题。
  • 第二阶段:此时期台大首批留学生返台加入研究工作,国外翻译著作和本土著作数目逐渐增多。许多大学在此时期增设了心理学系并开了许多心理学相关课程,台大也在 1961 年开了心理学研究所,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杨国枢先生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并大力提倡心理学本土化。
  • 第三阶段:各方面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蓬勃,不仅国外翻译著作和本土著作愈来愈多,也出现不少心理学专门的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现代医学心理学方面,也在此阶段逐渐成长。
  • 第四阶段:也为现阶段的心理学发展,对各领域研究更为深入。现代做心理治疗方面的技术也趋于成熟。现在有些学者也在做台湾心理学本土化和华人本土化的研究,希望发展出关于专属华人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不过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容易招致国际主流心理学的质疑与批评,再加上其研究可能只有少数学者在做,容易产生衔接上的断层,因此道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以及挑战。现在本土化心理学方向也主要为两路线:一条为以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并跟事实对照发展本土的研究。另一条为观察本土社会,从事实证主义路线,慢慢发展本土的研究。

中国心理学

[编辑]

中国心理学历史

[编辑]

中国心理学史分为两大部分,大致可以十九世纪西方心理学进入中国作为分水岭,分为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以及中国现今心理学。尽管中国历来关于心性、情感、才智方面的思想蓬勃兴盛,却普遍认为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以前,中国没有“心理学”,只有“心理学思想”,主要可归咎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习惯以抽象、高深的词句来形容、表达,使得许多想法难以被科学验证、无法成为理论,使其不符合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条件;另外“学而优则仕”的心态,也使得其他科学的发展遭致忽略。

中国传统心理学

[编辑]

中国传统心理学主要以人性为中心,探讨人的心性、知虑、性习、情欲,以及人与人、人与天、人与物的关系,在学习教育(教育心理学)、待人处世(社会心理学)、命相、医疗中都有显著的影响与应用。

  • 性习论以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最具代表,类似今日所说,人的个性受到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
  • 学习教育中,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则主张人性本善,因此强调环境的影响与重要性。
  • 服从礼而非刑,是儒家心理学根本,强调人心本善,以内在道德法则作规范;而法家主张人性本恶,强调对人的外控,以标准、规矩塑造人的行为规范。
  • 《黄帝内经》中论及“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认为心主宰了人的思维、行为、神志,并将临床上精神的疾病,诉诸于心(然古籍上的“心”与今日西医解剖学上的心有所不同,前者较偏向所有神志相关的人体器官的指称)。

中国现今心理学

[编辑]

中国的近代心理学发展主要分为胚芽时期、开创时期、低落时期与发展时期等四个时期。

  • 胚芽时期:在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心理学开始萌芽。站在古代心理学的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并吸取及融入国外现代心理学的知识与发展成果,逐步发展而成,尤其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发展更加迅速。
  • 开创时期:主要为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在生理心理、心理过程、发展心理、比较心理学等领域取得一定程度的结果。
  • 生理心理:主要观察内分泌系统、脑神经系统与行为关系。
  • 心理过程:主要为视知觉的研究,如汉字知觉、图形知觉、错觉等内容。
  • 发展心理学:进行了许多与儿童相关的观察与实验。
  • 比较心理学:做了与鸡胚胎行为的相关实验。
  • 低落时期:各方面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蓬勃,不仅国外翻译著作和本土著作愈来愈多,也出现不少心理学专门的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现代医学心理学方面,也在此阶段逐渐成长。
  • 发展时期:在各个基础心理学研究上,都发展得更为深广,例如出现了航空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特殊心理学,研究内容也都变得较为透彻与深入。其现今主要研究方向有几点:
  • 以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做为心理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 贯彻心理学理论并与实际上做结合,将研究应用在现代化建设
  • 透过国外心理学研究的讨论和分析,应用在中国上
  • 发掘中国古代心理学的经典思想和文字,提取为现代所应用

西方心理学大师对中国心理学思想也有一些评价,如马斯洛在《科学心理学》中讨论了道家的心理学方法,而荣格对《易经》也极为欣赏。所以中国心理学思想的体悟可说是一种传统,而西方心理学即便是一种科学,也是根植于他们的传统,两种传统各自有偏重的特点,只是西方心理学借助其自然科学而蓬勃发展,称霸现今心理学界。

心理实体论与心理非实体论

[编辑]

心理实体论最早可溯源于希腊哲学时代,其最根本的主张为认定人的身体外尚有一个非物质并且支配着身体的“灵魂”,为一切生命、思想与动力的根源,意思是我们预设人类的行动中存在一个等同于实体的内在心理机制及历程。心理学便是针对此心理机制进行研究的科学,先将要观察的现象以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和假设来拆解成数个独立要件,加以定义后再推演出要件间运作互动关联的建构模式,以此作为预测和控制的依据。

心理学家杨国枢于〈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中强调发展本土心理学的重要性,而李维伦教授则指出目前学界“心理实体论”的基本预设会使本土心理学发展困难:由于历史脉络、文化建构等因素,我们无法得知“东方”人的心理机制是否等同于“西方”社会,如此一来便无法使知识本土化。(同样地,西方一词其实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包含了各个地区和国家,也延伸出了各种心理学派别。)有鉴于此,他尝试提出一个本土心理学研究方向——受启于德国现象学哲学家海德格,早期作品中对人存在状态的现象学分析,及其后期作品中对语言的思考——李维伦发展出一套“非实体论”的研究取径。“心理现象的非实体化”指的就是谨慎思考研究者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关系,此反省模式亦是现象学的还原思考。

在心理学研究工作上,此还原思考模式可分别在两个层次进行。

  • 相涉关系(Relatedness): 相涉关系是事物与人遭逢(Encounter)的基础,也是人理解事物并表现出喜好、拒斥、反应和行动的根据。所以人在某一具体场景中和某一事物的相涉关系可以用来作为了解人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将此关系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涉入状态(Involvement): 若以心理实体论为预设观点,由于要探讨的是研究对象与其事物间的关系,因此研究者会试图保持主客分明的关系,但其实研究者免不了进入了一个涉入状态,意思是指当研究者对某些现象发问并提出探究时,研究者早就已经进入现象的关系之中。研究者必须厘清非实体化的理解关系,其中所牵涉到的议题包括了研究者的立足点,理解活动的本质,以及所产生之知识的性质。

根据李维伦教授的说法,发展心灵非实体化的研究方法必须处理以下两项任务:

  1. 研究行动本身的规划,确保“在相涉入之中理解”的关系,以避免同样采取主客分明的实体论思考方式。
  2. 设定非实体化研究方法的目标现象并对其特征加以考察,做为建构具体操作步骤的依据。

社会再现理论

[编辑]

台湾人如何想像心理学?这疑问可和中国心理学相比较,或与北美的研究相互参照后得到一些蛛丝马迹;而台湾人所想像的心理学,又是如何形成社会上的实践?或许可由法国新兴的社会心理学派所发展的“社会再现理论”切入、进行探讨。而台湾人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在台湾的文化脉络下,可观察得知心理学科、派别时常与政治有所牵连,其中政治色彩上的区别更是会造成其差异化的发展,彼此交织成一个巨大且绵密的网络。

社会再现理论的概念是由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于 1961 年所提出,在 1960 年代及 1980 年代,法国心理学家 Herzlich 和 Jodelet 已陆续采用此理论进行心理与疾病相关的实证研究。指于日常生活中,经社会沟通所产生出的“共同意识”,进一步转变为“共识性知识”,这套共识最后成为生活于这个社会下,群体内部成员所共享的常识。而这套具有社会共识性的知识体系,主要源自于人们的经验基础,亦源自于人们经传统、教育和社会相互交流后,所接收和传递的信息、知识与思维模式。换言之,社会再现是“公众”为了沟通与交互行为而产生,透过“个体”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及行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交流,一同建构出的一套社会共识。自 1960 年代由法国心理学家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提出至今,在法国、德国及西班牙有许多将社会再现理论运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甚至连结到文化心理学、社会相关联之心理学,亦即已从纯心理学延伸至其他社会科学的领域。

至于社会再现有何功能?由于他是一套蕴涵了价值观、想法和实践的动态系统,所以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建构秩序与提供规则。

  1. 建构秩序:赋予社会中的个体有能力,去找到他们自己在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掌控它。
  2. 提供规则:提供社会群体成员一个规则,可以对其自身所处的世界、个人和族群历史明确地的命名以及分类出多样相互行为,促使他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流、互通。

“观光领域”应用社会再现理论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举例来说,李若平(2008)以社会再现理论,探讨阿里山地区居民对于观光发展所产生的感受、赞同与否,他的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是造成居民对于观光发展有着正向感受与支持观光发展最大的原因。如果要清楚辨认一个“社区内部的社会再现”,最主要的关键在于辨别居民感受上的共通性与共识性,其中社会再现扮演着价值与感觉进行有意义地融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主角,便是社会个体,相对地以活动事件对居民的观光影响来看,主角即是社区居民。

以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知道社会再现是一套“社会个体对知识的重新建构过程”,意即社会中的个体于历史与文化的脉络中,与他人不断的互动后,其知识与价值观重新建构的过程。社会再现因具有“动态性”与“转变”的本质,因此社会再现是会不断的改变、亦是一种流动性的理念。假如摒弃一般普通心理学所提及的主题、撇开专业性理论部分,而从“心灵的角度”去切入(当然,于社会再现的探究中可能会参杂部分渲染的想像),或许就能探究出为何台湾于现今的社会脉络下,会造就出如此的社会再现。


参考资料为 漆明龙 台港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

生活应用

[编辑]

咨商专业

[编辑]

现代人的生活中总会面临些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可能会觉得心神不宁、心烦意乱,难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而咨商作为一种纾解的管道,是将心理学理论实际运用,透过“谈话”的方式,协助人们解决无法自行处理的问题。

从历史的演变下,心理治疗的开端是医疗模式的,和“对症下药”的逻辑相同,只是这个“药”是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为某种梳理问题的漫长过程。但反过来心理咨商的开端则没有这样的医疗态度,在当时心理学的主流,行为主义非常兴盛。因此孕育而生对其的批判,希望改善在这种行为科学逻辑下看待事物的缺陷。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病人,也不是只有负面的问题值得被标认出来。在1954年开始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作为人本心理学的开端,认为人不单只能由自身的观点出发来认识问题,而应该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存在者。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独特的潜能是可以被科学的认识的。

寻求咨商的当事人是咨商的主角,有权决定问题处理的优先级与深度;心理师则是过程中的催化剂,协助当事人面对、处理问题或困扰。一个大约的统计数字表示,咨商方式约有400多种,但没有任何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能指出,任何一种特定咨商方式的理论或技巧优于其他咨商方式。不过,理论与技巧的方向,大致上都在探讨如何帮助咨商员与接受咨商的个案建立良好的互动,以及如何能有效的帮助其个案。

  • 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师、咨商心理师、社会工作师的差别:

(1)精神科医师:如果有长期的情绪困扰,伴随着严重的精神疾病,如幻听、妄想,若有需要服药或手术的状况,便会向精神科医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当事人若涉及无论是先天或后天的脑部病变,或是有特殊的生理状况,例如因车祸所造成的脑部受伤等。而心理师或社工师如果发现当事人有精神疾病的状况,需要用药物支持,就必须先转介给精神科医师进行诊断跟处理,经医生指示后,心理师或社工师才能继续协助当事人。精神科医师主要的工作地点在医院或是个人开设的心理诊所。帮助当事人的角度在于当事人的疾病,包括持续性的困扰,或是突发性紧急的状况。精神科医师皆是受过专业医学训练,为毕业于医学院的专科医师,且领有医师证照与专科证照。

(2)临床心理师:当病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经过医师的药物治疗后较为稳定,需要心理治疗者,通常会由精神科医师转介给临床心理师。临床心理师比咨商心理师拥有较多精神医学的训练与经验,但仍需要医师的医嘱才能处理。目前临床心理师也可以处理一般的情绪问题或家庭问题,但方式跟咨商心理师较为不同,使用的学派也不尽相同。临床心理师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医院或是个人开设的心理治疗所。帮助当事人的角度在于协助当事人缓解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困扰,特别在于脑伤跟精神分裂症,以及持续性的心理困扰。临床心理师通常是从临床心理研究所硕士学历毕业,且须考取临床心理师执照,部分临床心理师则是由早期高考之心理师直接换证,或是通过特考取得执照。

(3)咨商心理师:主要处理一般的心理问题,例如情绪困扰、家庭问题、亲子关系、学习障碍或是生涯规划等,亦或是企业急需的员工协助方案(EAP)计划,都可以寻求咨商心理师的协助。但每位咨商心理师的专长不同,需事先做些功课了解其专长,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心理师。咨商心理师比临床心理师多一些医院机构以外的经验,对于精神疾病之外的问题,有较多的经验与资源。咨商心理师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学校、基金会、助人机构,或是个人开设的心理咨商所。帮助当事人解决一般心理困扰,包括不严重但持续性的、源自于特殊因素但暂时性的。咨商心理师通常是从咨商心理研究所硕士学历毕业,且须考取咨商心理师执照,部分咨商心理师在心理师法通过前即从事心理咨商工作,透过特考取得执照。

(4)社会工作师:面对特殊情况,例如家暴、性骚扰、性侵害、儿虐等,或是需要心理治疗、咨商,但是无法负担经济的压力,社工师都可以协助当事人找到最适用的社会资源。社工师也可以给予简单的情绪支持或同理,但不能进行更深入的心理咨商或治疗。社工师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医院、公家设立的社福单位、一般助人机构等。主要帮助当事人的角度在于社会资源的协助以及一般情绪上的支持与陪伴,包括持续性与突发性。社工师通常毕业于社工系大学学历毕业,且须通过社工师考试取得证照。

职能治疗

[编辑]

职能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 OT )。是利用各种活动来测验病人以协助诊断或训练病人达到机能上的自立。根据美国职能治疗学会(AOTA)的定义,职能治疗是借由‘有目的性的活动’来治疗或协助生理、心理、发展障碍或社会功能上有障碍及需要的人,使他们能获得最大的生活独立性。职能治疗这门科学由心理领域起家,由世界职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定义为“透过协助个案选择、安排与执行日常的智能活动,进而回复或提升其生活品质”,最大的目标不外乎使人们能够参与日常生活的活动。

“职能”指的是人们参与有目的、有意义的日常活动,包含七大领域:日常活动、工具性日常活动(例如社区性活动)、教育、工作、游玩、休闲及社会参与。

治疗对象

[编辑]

涵盖因生理、心理及日常社会功能上的障碍、发展迟缓、学习障碍、机能老化或者文化环境不利等因素,而造成实行个人活动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受限者。

领域

[编辑]

职能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分别为生理疾病职能治疗、儿童职能治疗、心理疾病职能治疗。

  • 生理疾病职能治疗:生理职能治疗主要是以脑中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头部外伤、脊髓损伤等生理疾患为主
  • 儿童职能治疗:针对脑性麻痹、身心发展迟缓、染色体异常、肌肉萎缩、脑伤、脊髓损伤或身体病弱、感觉统合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智能障碍、注意力缺损过动症、行为及情绪障碍等的个案。

治疗方式

[编辑]

职能治疗会利用各种活动和项目例如“有目的的活动”、“科技辅具”、“环境改造(无障碍环境)”来测试患者,以分析或训练患者达到技能上的自立,并且以“全人”作为思考中心看待个案。“全人”指的是将个案视为一完整个体,而不会只针对病症进行治疗,即使是另患有相同病症的个案,在职能治疗领域内所给予的治疗方式也会因为个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经过活动后,再根据患者生理及心理上所反映出的特性加以诊断,并给予合适的选择或改装,以符合患者的需求,协助他们日后在工作、社交、家庭、生活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心理治疗相关人员则是从中评估问题所在,针对个案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给予训练,让患者可以重获得生活的自主性。

职能治疗的治疗方式甚多,包含艺术性、音乐性、园艺性、心理演剧、就业辅导等。而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会透过评估及分级来决定个案适合的活动难度,以标的JCR(just right challenge)为旨,该活动必须有适当的挑战性,不可使其太轻易完成,却又不可太困难,并且会依照个案进步程度进行调整。职能治疗的介入策略又分为两种,分别为治疗性活动与代偿性策略。

  • 治疗性活动:针对不足的能力加以训练。
  • 代偿性策略:思考并使用替代方案去完成活动。

由于职能治疗同时强调治疗个案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故职能治疗也跨越了心灵上的复健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复健两大领域。

休闲医疗

[编辑]

又称康乐治疗、游憩治疗,是指透过静态或是动态的休闲活动,让活动参与者生理、心理状态达到稳定的一种治疗方式。

治疗对象

[编辑]

忧郁症、思觉失调症、残障者、行为问题

治疗程序

[编辑]

O'Moorow & Reynolds(1989)对于休闲治疗提出了一个“APIE”四阶段的治疗程序:

  • 个案评估(Assessment)-休闲治疗师必须先进一步了解个案的兴趣、基本能力、生活环境。
  • 规划活动(Planning)-配合个案的体力、兴趣、活动所及范围,替他规划一套静态或动态活动来达到治疗目的。
  • 计划执行(Implementation)-实际将规划好的活动执行,让个案的生理、心理、社交行为方面接受治疗,早日改善。
  • 结果评估(Evaluation)-治疗活动结束后,休闲治疗师必须收集评估资料,来测量本次活动是否对于个案有达到效益。

治疗类型

[编辑]
  • 静态活动

1.园艺治疗:让个案实际接触园艺材料,与大自然接触,进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以达到治疗效果。

2.艺术治疗:

音乐治疗:利用简单的音乐活动,使个案接受治疗。

舞蹈治疗:透过舞蹈动作,让个案活动肢体来抒发自己,达到治疗效果。

戏剧治疗:利用角色扮演、默剧等方式,让个案得到身心灵的治疗方式。

  • 动态活动

1.游戏治疗:利用玩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改善个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能说是一种变通的咨询方式。

2.运动治疗:透过运动来治疗个案,也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方式,不仅能让个案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同时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也能改善个案的身心健康。


睡眠医学

[编辑]

睡眠医学,顾名思义就是治疗睡眠相关的疾病。睡眠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包含胸腔科、神经内科、小儿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而心理师和睡眠技师在睡眠医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帮助患者透过药物控制之外的方法,使其感到放松。在1970年代,随着失眠病患的求诊量增加,睡眠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等到2004年,睡眠医学才从副科被认证为正式专科。

心理学在睡眠医学的应用包括:失眠、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睡眠疾病相关的认知功能评估等。

行为睡眠医学(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是结合睡眠医学与心理学的新领域,包括对睡眠相关障碍的科学探究和临床治疗,重点关注影响睡眠的心理、生理、行为、认知、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睡眠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临床实践是一门循证行为健康学科,主要使用非药物治疗,通常以问题为中心,并针对特定的睡眠问题,也可以与其他医学或心理健康治疗(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的医学治疗、情绪障碍的心理治疗)相结合。对引发、维持睡眠相关的行为、思想和环境因素进行教育和系统性改变,为其主要技术涉及范围。

以常见的睡眠医学疾病而言,目前已证实认知取向的行为治疗对于治疗失眠有显著影响力,对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同样以行为取向治疗为主要介入方法。根据研究,目前影响睡眠的生理机制主要有三机制:恒定机制(Homeostatic Process)、昼夜节律机制(Circadian Process)与清醒激发系统(Arousal System)。

  • 恒定机制(Homeostatic Process):负责调控每天睡眠的时间长短。
  • 昼夜节律机制(Circadian Process):负责规划每天睡醒的时间,此二机制协同控制个体“睡眠”的运作。
  • 清醒激发系统(Arousal System):让个体维持脑袋“清醒”的状态,此系统会抑制睡眠系统的作用,在不应睡觉时让个体保持清醒,其受到情绪、压力及外在感官刺激影响,与心理相关的因素关系密切。

理论上在白天,清醒系统的运作会较睡眠系统的运作更为活跃,使个体可以在白天维持清醒状态来完成工作,到了晚上清醒系统运作减弱,睡眠系统运作增强,使得我们躺在床上可以顺利入睡。但对于失眠患者而言,身体控制睡眠与清醒的系统出现异常,晚上睡眠系统运作并未增强,清醒系统运作也未减弱,因此无法顺利入睡。

催眠与心理

[编辑]

催眠术(Mesmerism or Hypnotism)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中叶的德国,弗朗茨·安东·梅斯梅尔(Franz Anton Mesmer 1734-1815)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然后以他的名字将催眠术定名为“Mesmerism”,后来英国人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将其命名为“Hypnotism”,此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将其定义为“一种涉及集中注意,及减少周边察觉的意识状态,具有增强对建议的回应的特征。”

一、原理

[编辑]

脑波主要分为四种:α(8~13Hz)、β(13~30Hz)、θ(4-7Hz)、δ(<3Hz)波,一般状态时呈现β波,放松状态时呈现α波,而打盹状态(浅睡眠与放松过度)时呈现θ波,熟睡状态时则是呈现δ波。

催眠即是在α波和θ波的状态进行:当脑波呈现α波时,意识清醒且身体放松,此时意识和潜意识合一,不会互相对抗。在这种状态下,身体耗费的能量最少,脑部获得较多能量后运作更加快速、顺畅,也正是浅层的催眠状态。当脑波处于θ波时,意识逐渐变弱,大脑将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若意识中断,便会陷入睡眠状态;如果此时意识暂停使用,平常清醒时所具有的批判或道德意识将被埋藏起来,对于外界讯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Hyper-suggestibility),较容易接收外来的指令,也就是催眠。

二、方法

[编辑]

大多先使受试者完全放松,以进入α波和θ波的状态,再使用暗示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催眠。以下说明几种常见的暗示方法:

(一)言语暗示:透过言语将暗示的信息传达给受试者,例如对受试者说:“你现在置身在一个非常幽静的森林里。”

(二)环境暗示:将受试者置于一个适合催眠的场所,例如存在有助于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的光线、音乐、陈设等条件的室内。

三、运用与功效

[编辑]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指利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并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催眠能很好地推动人潜在的能力,现在部分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利用催眠以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如强迫症、忧郁症、治疗肥胖、协助戒烟、改善睡眠品质、解除心理压力、信心重建、治疗创伤症候群、恐惧症状、克服坏习惯、情绪问题等。除了催眠师的经验及技术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包含被催眠者与催眠师间的信任。催眠师本身是否具备快速与个案建立亲和感的能力,及被催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受暗示性(Hyper-suggestibility,可催眠性),皆是决定催眠能进入到何种深度的重要变因。事实上,每个人都具备被催眠的能力,但也因为每个人的状态各不相同,故进入催眠的速度、深度、及接受催眠的建议的程度都不尽相同。据说催眠程度也受年龄影响,一般认为在儿童时期受催眠的接受度较高,到了青少年达到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也有研究表明可催眠性受到遗传影响。

四、催眠的深度

[编辑]

催眠状态的深浅可分成浅度催眠、中度催眠、深度催眠,而一般粗分为6级深度[2],依照顺序是:

1级:小肌肉群的麻痹,例如眼皮肌肉,在催眠中会不听使唤,以致让眼睛张不开

2级:大肌肉群的麻痹,例如手臂僵直,无法举起手来

3级:所有的肌肉僵直,受催眠者无法起立,此时受催眠者会有部分痛觉的丧失,而且不能很清晰地数数目字

4级:疼痛丧失,接受指令下,可以忘记自己的名字。如果要在催眠下进行手术,至少要达到第四级的催眠深度

5级:触觉丧失。会产生正性幻觉,也就是可以看见其实并不存在的东西,譬如,受催眠者会在暗示下,在原本空白的墙壁上,看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时钟

6级:出现负性幻觉,也就是对于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受催眠者在催眠师的诱导下,会看不见。例如:在受催眠者面前有张桌子,但是在催眠师的暗示之下,受催眠者会看不见这张桌子。但是,如果要受催眠者走动的话,他又会无意识地自动避开这张桌子,而不会撞到。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当意识层面暂时休息、退居幕后,而让潜意识主导时,意识层面仍然扮演着监控者的角色。当环境对受催眠者有威胁时,此时监控的意识层面,就会暂时的取回监控权,以保护受催眠者本身

可利用欧内斯特·希尔加德编成类似心理测验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HSS),用以鉴定被试催眠感受性的高低。

五、相关理论

[编辑]

对于催眠状态的解释众说纷纭,较重要的理论分为以下几种:

(一)部分退化(partial regression)理论:催眠使受试者思维退化至较幼稚的阶段,且失去了正常清醒时所具备的控制能力,落入较原始的思维方式,因此抛弃理性冲动行事,进行幻想与幻觉的制作(Gill, 1972)。

(二)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理论:催眠本身仅是受试者在催眠师的诱导下,“过度”配合地扮演另一个角色。由于受试者对角色的期望和憧憬等因素,使他们愿意高度配合而做出某些行为(Barber,1979 & Spannos, 1986)。然而,很多学者坚持催眠是意识的另一种状态,并非角色扮演,因为即使是最配合的受试者,也不会同意在不给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而针对此质疑,角色扮演学者则认为,在适当的诱导下,譬如酬劳或奖赏,受试者还是有可能接受无麻醉的手术。

(三)意识分离(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理论: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 1977)根据实验观察,认为催眠将受试者的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的分流。第一个分流是受试者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分流则是受试者难于察觉、被掩蔽的意识活动,但其性质是较为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意识分离是生活中一种经常出现的正常体验,例如长途驾车的人对路上状况作出了一些反应,但大多无法回忆,正是因为当时意识明显地分离为驾驭汽车与个人思考两部分。

企业管理

[编辑]

不可否认的,无论是在公司或团队中,“人”都是重要一环,而管理心理学即是一门尝试探讨管理过程中个体所拥有的心理现象,并且应用在管理实务上的科学,期望透过动机、诱因变化激励人心,以及改进组织结构、建立领导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管理心理学主要从四个面向研究,分别是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与领导心理。


(一)四个研究面向

(1) 个体心理:由于团队中每个人的性格、能力、态度、目标等皆不尽相同,因此最基础的研究课题即是——领导者如何借由分析个体差异,给予最适当的诱因和动机,以最大化生产力。

(2) 群体心理:群体由多个个体组成,因此除了个体本身的差异,个体之间的互动其实亦直接影响着整体工作环境。故如何面对个体间摩擦、增进同事间情感等群体凝聚力相关的考验,都是管理者须正视的课题。

(3) 组织心理:着重于探讨组织对内和对外的心理条件,对内举凡组织规范、架构,甚至公司文化的建立,像是日系企业的严谨与纪律、新创公司的自由与朝气;对外好比品牌形象塑造、公司整体的目标精神,这些元素都影响着员工对公司的心态。

(4) 领导心理:是企业中影响人积极性的重要面向,其研究包含两个范畴: 一为静态研究,侧重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征与领导集体的结构特点;二为动态研究,侧重研究领导方法,探索不同领导行为、领导作风与领导效率的关系。


(二)管理心理学理论之应用

(1) 过度辩护理论(Overjustification Theory):是由雷波(M.R. Lepper)和格林尼(D. Greene)所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探讨关于实施奖励机制后,人们往往追求外在动机(奖酬)而忽略内在动机(工作乐趣)。在个体心理的基础上,领导者给予员工适当的奖励、动机,以提升他们的生产力,但长久施行下来,当奖励不再达到员工的期望,员工多半会倾向失去对于此工作的热情,生产力可能因而下滑。

然过度辩护理论可能存在样本偏差和未考虑长期影响的问题。例如研究者研究时可能仅限于特定样本,如雷波是针对幼稚园学童所进行研究,而不同样本可能有不同观点(E.g. 较避免强调个人成就、害怕表达自我的样本族群即便对于改变后奖励条件不满,仍可能维持相同生产力)。此外,该理论可能忽略了时空背景差异,例如过去与现今小孩的兴趣可能不同,给予相同奖励会有不同结果,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具有普遍性且难以复制,在应用解释上仍需要有所评估。

(2) 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指对人抱有高期望会导致更好的表现,而低期望会导致更糟。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莉娜·杰克森(Lenore Jacobson)于1968年进行的,称为“教室中的比马龙效应”(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告诉学校的老师,他们进行了一个新的测验,能够准确预测学生在未来学业上的成功。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这个测验,而学生的选择是随机的,并没有经过特殊的挑选。然而实验的结果却显示,当老师被告知这些学生未来可期时,他们确实在之后的表现比其他人更好。这证实了期望和预期对学生表现的影响。而将此效应应用在管理学上,便是将老师与学生的脚色替换成领导者与团队成员;领导者对于团队成员的期望可以影响整体团队的表现。当领导者拥有积极的期望,相信团队成员能够取得成功,这可能激发成员更努力地工作,以达到领导者的期望。

不过,自从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莉娜·杰克森(Lenore Jacobson)于1968年提出这个效应,有一些研究者试图重现这个试验,却无法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些研究几乎都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预期影响表现的影响程度(effect size)太小,无法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另外,这些研究也遇到无法控制干扰因素(confounding variable)的问题,例如受试者的社经地位等。不同社经地位的受试者面对期望所表现出的反应会不同,比如说,由于经济限制等其他障碍,来自弱势背景的学生可能更难被老师激励去接受高等教育等。

虽然大多数人仍然认为比马龙效应是影响课堂或工作场所表现的合理因素,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统计强度可能不像我们曾经想像的那么强大。

(3) 蔡格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此效应的实验内容如下: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蔡格尼(Bluma Zeigarnik)在餐厅用餐时,发现服务生能在没有纸笔的状况下,记住大量客人的需求,但过一段时间后,再询问该服务生先前那群客人的餐点,他却无法记得任何资讯。而后蔡格尼进行了一项实验,让两组人分别拼拼图,一组在拼图期间受到干扰,另一组则不干扰,最终发现受到干扰的组别对于拼图内容记忆犹新。此项效应可应用于管理上,当员工在工作时受到干扰时,往往会以完成为目标,而打断工作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最好的解决之道是专注于一件事并完成它。

值得留意的是,此说在实验设计与样本采取上可能有所不足,所得出之结果未必具有普遍性。亦即,此效应之常见解释为:未完成的任务会引起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并导致个人持续关注和记忆这个任务,以便在将来完成它。然而,身处不同情境的工作者,未必皆对达成任务一事抱有相同之态度,故其未完成任务时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此外,除了“任务处于尚未完成阶段”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影响记忆和注意力,例如个人兴趣和任务重要性等。因此,蔡格尼效应可能无法完全解释人们对任务的注意力和记忆。

(4) 延迟满足理论(Delaying Gratification):源自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华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所做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给一群四岁的小孩每人一颗棉花糖,并且在离开前告诉他们只要能忍十五分钟不吃,即可再获得一颗棉花糖。之后延伸观察这群儿童未来的升学表现,发现比起那些没忍住的孩子,当初忍住诱惑的人较为成功。此项理论可应用于管理上,员工往往会选择简单的工作去做,但是做那些困难的任务的员工在企业界往往是最为成功的。 延迟满足理论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样本的代表性是确保研究可复制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原始的“棉花糖实验”涉及到的是四岁的小孩,因此,若要复制这项研究,需要确保选取的样本具有类似年龄、文化背景和其他相关特征的代表性。且延迟满足理论可能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某些文化中,个人主要价值观可能强调即时满足和享乐,而不是长期目标的追求。因此,这些文化下的人们可能对于延迟满足的能力表现不同,这种文化差异性可能影响到理论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另外,延迟满足理论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视为影响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这种能力的表现和效果。例如,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状态、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延迟满足的表现,这些因素需要纳入考量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个理论。 (5)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霍桑实验最初的研究是探讨一系列控制条件(薪水、车间照明度、湿度、休息间隔,等)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实验细项又可分成分为照明,福利,访谈,群体四个阶段,但在后来结果发现实验环境中,研究对象的行为会受到研究者关注的影响,从而导致其行为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个效应最早由美国西罗德岛电气公司的研究人员埃尔顿·梅奥和弗里德里克·罗斯西森在1920年代观察到,并以该公司位于马萨诸塞州霍桑市的名称命名。在实验中,研究者发现,无论他们对工人采取何种措施,工人的生产率都有所提高,这并不是因为采取了特定的方法,而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研究者关注的影响而感到重视,并且因此感到自己的工作被重视。霍桑效应提醒我们,研究者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引发结果的偏差。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以及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透过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等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提高生产效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则是透过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根据。

关于企业与心理学之相关内容,牵涉到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是管理力与领导力,两者差别即是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管理须透过权力,而领导则是利用魅力,激励、鼓励等,让领导力作为一种影响力,使领导者本身成为典范,进而让下属可以更主动地顺服,而非因为权力而相对被动地配合。借由心理学活化企业管理,发展更进一步的弹性与成长,使得心理学对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组织由“人”和“物”两大因素构成,两大因素在组织中形成了三大关系系统:
①物-物关系:主要是技术管理的对象,包括材料、设备、资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管理。
②人-物关系:人与物形成一个交叉系统,部分作为技术管理的对象,但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
③人-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为管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活动行为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并对劳动者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

股市投资

[编辑]

投资心理学主要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与金融市场投资实务做结合,并对投资者在操盘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同时提出改善投资者行为的有效方法。投资心理学企图借由在心理学知识的使用上,对投资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描述更加一致、有组织且更完整。此外,透过投资心理背后的解析,协助投资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风格、财力和性格的交易方法。以下列举几个投资心理学现象:

1.“从众行为” (Herd Mentality)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泛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喜欢模仿多数人的想法或行为。最主要原因乃是因群体压力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认为跟着人群走就不会犯错。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现象是,投资者蜂拥响应分析师的建议,甚至是不看公司财报或营运数据,只凭亲朋好友的小道消息就盲目购入股票。除此之外,股价飙涨也很容易促使投资者一拥而入,尽管他们根本摸不着头绪股价为何上涨。因此,如果投资者易受他人影响,尽量减少接触资讯或看电视报纸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此外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更要有勇气做出与群众不同的行为,避免盲目相信或太过在于他人看法。
2.“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为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首次提出。塞勒认为每个人除了他钱包里、银行的实际账户之外,内心中会有不同的心理账户。而人们在心理上主观地将不同来源的收入与支出分门别类成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做出经济决策。例如:努力工作的薪水计入“辛劳工作”账户,当你从此账户提取金钱消费时,会因为工作而来的收入得之不易,因此在花费上更为谨慎小心;买卖股票的获益则被列为“意外之财”账户,因此这笔钱随意挥霍也没关系。换言之,如果人们想要更聪明消费、理性理财,就要避免落入心理账户的陷阱,以免浪费辛辛苦苦赚取的投资收入。
3.“展望理论”(the prospect theory)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康纳曼(Daniel Kahneman)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Nathan Tversky)提出。他们提出人们的主观感受的效用与实际获得或损失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主观效用的改变量是随着利益或损失的增加而递减。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现象是当投资者的股票赚钱时,倾向将手中的股票获利了结,也就是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而当投资者的股票亏钱时,倾向将股票留着,不愿意卖掉止损甚至会加买以压低自己的成本,也就是风险爱好(risk appetite)的表现。换言之,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避免过多的主观判断介入,理性分析投资的损益才能最大化获利。

行销和消费

[编辑]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具体的研究重点有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消费心理现象、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心理现象﹑消费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研究内容则包括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条件以及外部条件。借由消费心理学在实务上的运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可提高消费行为所带来的的效益,而对于商家、企业等经营者来说则可以提高经营效益。以下列举几个消费心理学现象:

1.“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为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人们进行决策时,常会把最先获得的资讯当成一个基准“锚点”,后来收到的其他资讯,都会被拿来和这个基准锚点做比较。例如说把原本的标价“一件300元”划掉而在旁边写上“一件100元”,由于300元的较高价格标示对消费者产生了锚定效应,便会让其认为以100元购买此商品有获利的感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近年开始探讨个人差异对锚定效应认知偏差的敏感度,最初的相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未能确定任何具有系统影响的预测因素;然而,在2019年投稿于⟪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报告[3]指出,锚定效应具有复制性,且个人差异测量值相当可靠,仅在智力、认知反思和基本人格特征的变异性上会有小部分的影响,例如该研究发现智力与锚定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宜家效应”(IKEA effect)是另一个有趣的例子。这个效应是一个认知偏误,相关研究〈IKEA效应:当劳动带来爱情〉(The IKEA effect: When labor leads to love)发表于《消费者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指出那些由消费者亲自组装的产品(相对于只是参阅该产品的说明书)会被他们认为有较高价值(网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57740811000829)。實際應用上,商家透過節省組裝成本、壓低售價,增加市場的競爭力;而消費者可由較低價格購入產品自行組裝,且因宜家效應而對產品品質更加滿意,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是雙贏的局面。
3.“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 指的是商品价格定得越高,有时会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类商品称为凡勃伦财(Veblen Good)。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消费亦有增长的趋势。
4.根据近年的产业实务与学术研究结果,“口碑(Word of Mouth)”逐渐成为衡量品牌成功指标。Lovett(2013)的研究归纳出 3 种形成口碑的关键因素-功能导向、社会导向以及情感导向心理需求。
① 功能导向的心理需求的口碑形成关键在于“知觉风险(Perceived Risk)”,包含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错误决策之后果严重性。消费者为了避免事后发生不愉快的经验,产生动力向其他人求助,衍生出品牌的推荐行为。
② 社会导向的心理需求是因应自尊与他尊而生的口碑。消费者借由提供别人经验、见识,让自己得到信心与价值感,此机制称为自我强化(Self-enhancement)。在此意识下,品牌所代表的“品质感”、“独特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此经营者可以运用手段提升商品的品质与独特性,或是唤起消费者认同,进而提高口碑。
③ 情感导向的心理需求的口碑形成关键在于挑动情绪,如致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让顾客在整个服务体验过程都维持高昂的正面情绪。媒体刊物经常使用耸动标题来刺激读者情绪,企业也常以“了不起的创新”、“小虾米击倒大鲸鱼”、“平凡人创造不平凡”等故事达到引起兴奋的功效。
5.“诱饵效应”(Decoy effect)也称作不对称支配效应(Asymmetric dominanceeffect) 或吸引效应(Attraction effect),是一种消费者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其选择或偏好受到诱饵(Decoy)影响而改变的现象。当两个选项各自具有优势属性之时,受测者不易选择,此时加入一个诱饵选项,使其属性接近原先两个选项之一(称作目标选项,Target)但稍差,该诱饵选项便会增加人们对目标选项的注意力,提升目标选项被选择的几率而同时减少另一个选项(称作竞争选项,Competitor)被选择的几率。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琳达·张(Linda Chang音译)表示:“如果你以特定方式设计选项,就能推动人们转而选择价格更高的产品。”例如:你买一杯咖啡,可能已经注意到,大、中、小三种容量——中杯价格几乎和大杯差不多,而你通常会为了贪小便宜挑选大杯。这种认知偏见会提出一项不太吸引人的额外选择——比如相对昂贵的中杯咖啡,诱使你支付超出理性选择的钱。
6.人类在做购买决策时,其心智决策主要可分成两种模式:情感决策模式(Affective model)以及理性认知决策模式(Cognitive model)。
① 情感决策模式的消费者(例如要买情人的生日礼物或是吃大餐时),做决策时会带着许多强烈的感觉。
② 出于理性认知决策模式的消费者(例如应付工作的消费行为)在做决策时较不情感取向,而是理性地专注于商品功能、性价比等资讯。
  • 学者 Laran & Michael Tsiros(2013)发现,当人们处于理性认知模式下,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境时会延后其购买决定;反之,则会加速决定速度。然而,对于处于情感决策模式的消费者却刚好相反,面对不确定的情境因素反倒会加强购买意愿。
  • 造成上述的原因在于,人们在情感决策模式时,做决定的当下包含了许多情绪感觉,处于这种情境的人们会期待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反之,若是处于理性认知模式的消费者,其对价格与资讯透明度较敏感,不确定性会带来他们的困扰,进而导致购买意愿的降低。

教育和学习

[编辑]

教育心理学是探讨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导行为,及两者互动的科学;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上的实际问题,并建立有系统的教学理论。

对象与范围 : 教育心理学主要在研究人类,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心理及效果,此特定教育环境并不只限于应用在学校场所,但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育心理学家透过学习理论为指引,来帮助他们有效研究一般人的学习模式。当中有不少学习理论广为世人所接受,兹详列如下:

  1. 认知论:个体对环境中事物的认识与了解,视为学习的必要条件。认知论源于本世纪初叶的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重视知觉的整体性、重视环境中众多刺激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四条较为有名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认知论主要希望促进心理结构的改变, 而不是利用刺激与反应的方式去促成行为的加强与改变, 认知论主张个体面对一个学习情境时,能否产生学习效果,端赖以下两个条件:
(1)新情境与旧经验符合的程度:个体面对的学习情境中,通常包括熟悉的与生疏的两类刺激。熟知刺激较多时,即表示学习情境较符合个体已有的经验架构,容易认知、了解,故而容易学习。学生们都曾经验,如果阅读资料中生字、新词、专门语术超过了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时,无论怎样努力熟读强记,都很难学习到书本中真正的意义。
(2)新旧经验的结合并重组:学习并非是零碎经验的增加,而是以旧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吸收新经验,并将两种经验结合重组成为经验的整体。因此认知论者不重视被动的注入,而强调主动的吸收。
  1. 发展论:根据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童思考的能力是与日俱进的,一开始并没有成熟的抽象思考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上会利用道具的辅助,例如珠算盘、图卡、小模型等,协助学生建构他们的理解模式。

补充: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并不适切,应该是所有年龄层都会有四个认知发展阶段,只是各认知发展阶段的成长比例会有所不同。例如:六、七岁孩童会将玩具所发出的声音赋于意义一当枪发出的声音渐弱则认为自己已被敌人击败,即面对外在的刺激有一套抽象表征的思考方式。 或者根据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年纪较小的学童并没有社会规范的概念存在,一切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行动的准则。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建立奖惩制度,让学生知道做错事就会受到惩罚,替他们建立起最低水平──避罚服从取向的道德标准。

  1. 建构论:由“实践中学习”,而非依赖别人“告诉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教师除了观察儿童学习外,也需要在儿童活动期间吸引他们、为发现而惊呼,并用难题刺激起他们的理性思维。我们可以向他们发问:“真奇怪,为什么开水不会从那盛满水的杯边流出来呢?”教师有时会在儿童发生冲突时介入,但只会强调他们应找出问题所在,并促进他们去寻求解决办法及自行调解。
  2. 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理论则认为,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观察别的个体的社教化学习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若学生看到教师夸赞行为良好的同学,并且给予奖励,学生下次在老师面前就会显得更加守规矩。也就是说强调观察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改变是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结果。
  3. 动机理论:动机是需要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才能够转化为动机。因此个体的激励价值愈高,其期望概率愈高,则他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也愈大。所以教师可以适时的鼓励或奖励学生,让学生能有进步的动机与信心。
  4. 行为主义:假设所有行为的产生皆是由环境中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或是个体的生命史中所形塑而成的结果。行为主义重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向遵守课堂规则的学生进行表扬、颁星、等各种有系统的奖励,进而统整班级的秩序,使班级共好,进而改善整体学生的行为。行为主义主要仰赖以下五个教学过程, (a)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 (b)评估行为, (c)安排相倚关系 (d)实施方案 (e)评价方案。


心理学家告诉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可以更有效率的读书。以下是几个更有效率的读书秘诀:

  1. 千万不要节省读书时间 : 你能学到多少是你花了多少时间读书的函数。

(请注意:此段推论是有争议的,它过于简化了读书时间和学习的效果的关系。实际上,学习的效果并非仅取决于花多少时间,还受到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仅仅是花更多时间不一定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在此也附上一篇研究“读书时间和学习成效”的论文,若读者对此有兴趣可再点下方网址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也简述此论文的结论:此论文在分析来自17所高中的1285份有效问卷后,发现学生的读书时间(补习时间)与学习成效(学测成绩)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
网址: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6NTU05227059%22.&searchmode=basic )

  1. 分多次阅读 : 一次读一些比一次长时间阅读有效,为了避免考前填鸭硬记,考前设立每天或每周小时段读书的目标。
  2. 当你疲倦、饥饿或不能集中精神时,不要读书,待精神恢复及准备好时再开始读书。

(请注意:以上3点读书秘诀是有争议的,其过于一般化,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读者被误导,我将部分叙述划上删除线,以告知读者其是有争议的。)

书籍影音

[编辑]

核心观念

[编辑]

1.《普通心理学:核心概念》 作者:Philip G. Zimbardo、Robert L. Johnson、Vivian McCann 译者: 张文哲、洪光远、邱发忠、苏文贤 出版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2.《心理学概论:心灵与生活探索》 作者:John W. Santrock 译者: 黎士鸣, 锺天鸣 出版社: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心理学导论》 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Christel Lutz 译者: 危芷芬 出版社:双叶书廊有限公司

4.《行为主义》 作者:John Watson 译者:李维 出版社: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5.《认知心理学》 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出版社:双叶书廊有限公司出版

6.《认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郑昭明 出版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简介:

7.《动机与人格》

8.《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 作者:John Watson

9.《知觉与传播》 作者:Donald E. Broadbent

10.《这才是心理学!》 作者:Keith E. Stanovich 译者: 杨中芳 出版社:远流出版

11.《漫画心理学:心智如何探索复杂环境,又怎么愚弄我们?》 作者:Danny Oppenheimer, Grady Klein 译者: 朱怡康 出版社:行路出版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编辑]
1.《二元并存论》-柏拉图

二元论是一种本体论的观点(本体论又称为存在论、存有论等,为形而上学的其中一个基本分支,主要在探讨的是“存在”、“存有”等事情的本质,也可以说是探讨每件事物的基本特征,也就是“本质”),二元论则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由两个世界所组成,其中一个是我们的感官所感受知觉到的世界,另一个则是灵魂所存在的世界,而感官所感知的世界即是灵魂所处的世界的延伸。此理论为一哲学理论,有其历史文化的脉络可循,对心理学的探讨开启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个理论和现代的临床研究做对照后,会发现人类的心理反应确实不只是透过大脑来感知,比如,一个缺少手臂的人,也可能因为受到视觉或是听觉的刺激,感觉到自身手臂的疼痛(幻肢痛的研究),证实了除了各种感官神经的感觉以外,还有其他的感知能力。

2.《论灵魂》-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篇重要著作,其学术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后的重要延伸,更成为现今西方心理学史上的开创性著作。《论灵魂》具体研究生命物体的共同属性,其所探讨的问题为联系精神界及生理界的驱动原理。灵魂为一个生命原理,借此区分事物是否为生物,而不同种类的生物所拥有的灵魂种类也不尽相同。生物界中所有物种皆具有营养、生长、及繁衍的性质,此称为生魂;而动物界更具有感觉、渴望、及移动的能力,称之为觉魂。至于人类的灵魂不仅兼具上述两种类型的所有能力,更拥有独特的理性能力,可将此称为理性魂,人类在万物中是唯一灵魂兼具三种不同类型的能力。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虽与现代科学知识有所差距,但其观点已可对应至当代心理学等知识领域,为现今知识论奠定理论基础。

3.《佛洛伊德传》-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是近代医学、心理学乃至现代文艺理论上,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在自传里道出自己的秘密与苦斗的历史和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天才是怎样发展出来的,每一部理论与文采并茂的论著,是如何结晶出来的,锺士是佛洛依德相知相惜三十多年的好友,由他传记名著中我们可以了解佛氏的特质、性格、生活、工作乃至他的爱情与婚姻。

这本书以佛氏的学术良心而写就的“思想史”,经由受教于他的詹姆士.斯特雷奇译为英文,确实能让我们看到佛洛伊德多采多姿的精神生活,以及他所面临的种种挫败和成功,虽然我们不能亲眼见到其现身说法,但借着此书,的确可以让我们看到佛氏那深奥浩瀚学问的大致轮廓。

4.《危险疗程:心理学大师荣格、佛洛伊德,与她的故事》-John Kerr

她是荣格的病人,也是他的秘密恋人。她促成荣格与佛洛伊德的世纪交会,因此激荡出心理学发展与科学思潮的卓越高峰,却也造成这对师徒关系决裂、各立门户。这是心理学界最著名的三角关系,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心灵探险。

一九零四年,一位名叫萨宾娜.史碧尔埃的俄国年轻女子被带到苏黎世的精神病院,接受卡尔.荣格的治疗。受过良好教育的萨宾娜聪明有才华,成为荣格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两人跨越了医病关系界线,发展出不伦之恋。荣格将秘密恋人的案例以“萨宾娜.S”为代号发表,借此向佛洛伊德讨教,两人因此建立起深厚的师徒情谊,他们的思想交流为精神分析奠定了未来的基础。    临床心理学家暨出版社编辑约翰.克尔藉这段学术界不可告人的三角关系,巨细靡遗地重现二十世纪初精神病学发展与精神分析的崛起与兴盛。萨宾娜不仅促成两位心理学者的世纪性思想激荡,对精神分析做出实质贡献,她是荣格的“阿尼玛”,也成为佛洛伊德与荣格日后分道扬镳的风暴核心人物。

5.《梦的解析》-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这是一本赤裸裸地呈现真实人性的著作。在那个暗昧的时代,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放了潜意识的巨兽,试图摆脱现代社会的禁忌,从而颠覆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的发展和思考的方式,各种派别的学说、理论等得以建基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上,展开一种全新的文明向度。

在佛洛伊德之后,人们终于能正视自己内在的欲望和黑暗面──从此改变人与自身的关系,其精神分析方法,如火光划破漆黑的夜空,照亮幽渺、深邃无边的人类潜意识世界。

6.《精神分析引论》-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是佛洛伊德在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一七年间,在维也纳大学冬季学期开设的“精神分析基础引论”课程内的演讲内容集结。书中能够看到佛洛伊德对其先前理论(如后设心理学、精神分析等)所做的整理,更能看到佛洛伊德给未来心理学发展提供的种种可能;他以严谨的研究方式赋予科学新的意义,进而建构出他个人的文化理论与个体心理学;同时,他也在书中点出了当时心理学理论的问题,并以完整的架构陈述了自己的理论,也做出详细且容易理解的整理和摘要。

7.《感官知觉理论》
8.《人及其象征:荣格思想精华》
9.《服从权威:有多少罪恶,假服从之名而行?》-史丹利‧米尔格兰

内容记载史丹利‧米尔格兰的十九个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电击实验”,起因是当时纳粹分子艾希曼经耶路撒冷大审被判处死刑后,身为犹太人的作者开始反思权威与服从之间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想知道人类会无视结果、服从权威到何种程度。实验的结果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道德与自由意志的看法,并在日后撰写了一文《情境的力量》去讨论当时很少被人讨论的认知偏差 — "基因归因错误"。

10.《路西法效应》菲利普·津巴多

作者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史丹佛监狱实验的经过,并且对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案中美军狱警虐待囚犯的现象作出了社会心理学解释。

史丹佛监狱实验:将学生随机分配为狱卒和囚犯两组,被委派为狱卒的一组的学生的任务是要维持“监狱”里的秩序,确保囚犯乖乖听话、不闹事;囚犯组则安份地做其囚犯便可。在原本预计持续两周的计划中,仅执行了六天便被迫中断,因为当时无论监狱内外,情况皆已全然失控,且有多名囚犯情绪崩溃。第一天还有些怯懦、相敬如宾的囚犯和狱卒们,到第二天就爆发冲突,之后情况每况愈下,三分之一的狱卒被认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越演越烈的施虐、羞辱相继发生。当时有将近超过五十个相关及非相关人士一起关注这个实验,却没有一个人出声制止这个可怕的现象,即便每个人都因眼前的景象而感到恐惧,一直到实验主办人Philip Zimbardo的同事Christina Maslach表示强烈反对及抗议,才让这场实验提前结束。这个实验证实了,权力的赋予、角色的认同会让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改变,甚至让他们做出违反人性的事情。

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魔鬼撒旦。指一些平凡人或社会团体,在特定情形下,人格、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忽然堕落,将人性中邪恶一面释放出来,集体作出有违道德的行为,甚至反人类罪。

为何许多平凡人会出现这种心理异常转变,从而作出恶行,菲利浦教授认为成因如下:

  1. 盲目服从权威与纪律,使人渐渐地放弃独立意识,失去自我决断力,从而不经批判地接受上司或权威人士的不人道命令。
  2. 下令去集体作恶,分散与推诿个人之责任。
  3. 将其他人或个体去人性化,减低对其作恶的罪疚感。
  4. 将自己去识别化。透过匿名、变装等方式,避免为自己的恶行承担责任。
  5. 群体情绪化,互相加强彼此共同作恶的认同感,不再容易接受外来的意见,在有意无意下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线。
11.《原来这才是心理学》
12.《这才是心理学!》
13.《打开史金纳的箱子: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跨文化研究

[编辑]
1.《华人本土心理学》
2.《如何研究中国人》
3.《华人本土心理学与华人本土契合性》

生活应用

[编辑]
1.《由演剧到领悟》
2.《心灵舞台-心理剧的本土经验》
3.《心理剧的核心-心理剧的治疗层面》
4.《正念:八周静心计划,找回心的喜悦》
5.《网络心理讲义》
6.《教育心理学》
7.《军事心理》
8.《少有人走的路》
9.《先别急着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 The Secret to Sweet Success in Work and Life),
10.《过度饮食心理学:当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Kima Cargill
11.《小心,魔鬼就在你身边:犯罪心理学家教你辨识生活中的心理变态》,洁西卡.法罗丝Jessica Fellowes,凯莉.戴恩斯Kerry Daynes

影音

[编辑]
  1. 北京清华大学MOOC课程:心理学概论 / 共57集
  2. 耶鲁大学公开课程 / 中文翻译版本 / 共20集
  3. 心理学在TED
    1. 心理学观点的“幸运关键”:刘轩(Xuan Liu)
    2. 如何用科学方法验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吴娴(Denise Wu)
    3. 用头脑变魔术:Keith Barry
    4. Oliver Sacks:从幻觉认识我们的心智
    5. 如何解读别人的心思:Rebecca Saxe
    6. 我们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吗?:DanAriely
    7. How to spot a liar 识破谎言的假面: Pamela Meyer
    8. Reading minds through body language: Lynne Franklin
  4. 十大真相 心理学 Top 10 Facts Psychology
  5. 《一口吃心理学》为什么你不应该信任成功人士的建议?
  6. 解构从众心理学
  7. 台大开放式课程_普通心理学/共十二讲
  8. 台大开放式课程_梦的心理学/共十五讲

其他书籍

[编辑]

以下书籍均由各大学心理学概论课程教授指定及参考书目选取

学术类别

[编辑]
  1.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本土化的心理学。杨国枢。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年6月
  2. 诠释中国人的悲怨。余德慧、徐临嘉。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年6月,第一期
  3.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陈学志(2001):心理学。台北:学富。
  4. 陈忆贞译(Robert J.Steruberg著)(2006):普通心理学。台北:双叶。
  5. 张春兴(2003):心理学原理。台北:东华。
  6. 叶重新(2004):心理学。台北:心理。
  7. Benjamin,B.Lahey著,黎士鸣编译(2005):心理学概要。台北:丽文。
  8. John W. Santnock著,黎士鸣编译(2008):心理学概论。台北:双叶。
  9. 心理学:身体、心灵与文化的整合。梁庚辰主编,台大心理学策划。台大出版中心。

心理学与人生

[编辑]
  1. 前世今生的谜与惑。王溢嘉。野鹅出版。
  2. 夜间风景—梦。王溢嘉。野鹅出版。
  3. 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卡内基丛书。
  4. 沟通与人际关系。卡内基丛书。
  5. 超越自卑—个体心理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阿德勒。百善书房。
  6. 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Victor Frankl. 光启文化。
  7. 美丽新世界。贺胥黎。桂冠图书。
  8. 异乡人。卡谬。志文
  9. 压力人生:情绪管理与健康促进。李明滨著。健康出版。
  10. EQ Daniel Goldman 丹尼尔高曼之中文版书
  11. 走出生命的幽谷。沈楚文。张老师文化。
  12. 心理的迷惘与突破。沈楚文。张老师文化。
  13. 陆洛、高旭繁译(Wayne Weiter & Margaret A. Lloyd著)(2006):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台北:洪叶。
  14. 重新相处的勇气:36堂关于家庭、人际、职场的阿德勒勇气实践课。岸见一郎著,陈圣怡编译。枫书坊出版社。

流行心理学

[编辑]
  1. 被讨厌的勇气(1)(2):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教导。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究竟出版社。
  2. 康乃尔最经典的思考逻辑课:大数据时代,你一定要避开的自以为是。作者:汤玛斯.吉洛维奇。先觉出版社。
  3. 灵界的译者套书(全3册)作者:索非亚。三采出版社。
  4. 惊奇的力量:心理学家教你驾驭突发事件,利用惊喜打破单调的生活,点燃创意与生命 作者: 塔妮亚.露娜Tania Luna,黎安.伦宁格博士PhD Leeann Renninger

参考资料

[编辑]

核心观念

[编辑]
  1. Richard J.Gerrig著,游恒山译,《心理学 Psychology and Life》(台北:五南书局,2001年5月),ISBN 9789571117423
  2. 温世颂著,《心理学导论》(台北:三民书局,2007年1月),ISBN 9789571461779
  3. 彭聃龄著,《普通心理学》(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ISBN 9787303236879
  4. 卡维波,〈期待另一个弗洛姆〉,《当代杂志》第57期(1991年1月,台北),页92-106。
  5. 完形心理学之格式塔学派
  6. Wikipedia: Neuroethics(Neuroethics

近期研究

[编辑]
  1. Barry H. Kantowitz著,《实验心理学》(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ISBN 9787561724286
  2. Ronald T. Kellogg著,《Fundamental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SAGE Publications, Inc; Third版,2015年1月14),ISBN 9781483347585
  3. Jerry M. Burger著,《Personality, 8th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8th版,2014年4月),ISBN 9780495813965
  4. E. Jerry Phares著,吕俐安等译《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与专业》(台北:五南图书,1998年3月),ISBN 9789571115320
  5. Timothy J. Trull等著,游恒山译,《临床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2007年),ISBN 9789869508247
  6. 涩谷昌三著,刘名扬译,《图解心理学》(台北:漫游者文化,2015年3月),ISBN 9789865671372
  7. 激发运动员的颠峰表现––运动心理学 科学发展 2013年12月 492期pdf下载连结
  8. 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防治上之应用 101/11/16
  9. 维基百科: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批判社区心理学宗教心理学
  10. 谈广告心理学的发展与热点研究 丁家永 2012-05-15
  11. 健康心理学(连结无法使用)
  12. 尹继武: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基本评估 2015/12/30
  13. 犯罪矫治观念演变-痞客邦 2007/10/09
  14. 吴明富,〈从艺术治疗图画诊断分析到美感同理历程的省思:以开放画室个案探究为例〉,《台湾艺术治疗学刊》第2卷第1期(2010年8月,台北),页1-17。
  15. Suler, J. 著,《Photographic Psychology: Image and Psyche》(True Center Publishing)。
  16. Weiser, J. 著,《Phototherapy Techniques: Exploring the Secrets of Personal Snapshots and Family Albums第二版》(PhotoTherapy Centre Press,1999年1月),ISBN 9780968561904
  17. Würzburg School

跨文化研究

[编辑]
  1. 杨国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第1卷(1993年,台北),页6-88。
  2. 李维伦,〈本土心理学必须超越“心理实体论”〉,《本土心理学研究》第4卷(1995年,台北),页367-379。
  3. 李维伦,〈以“置身所在”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目标现象及其相关之方法论〉,《应用心理研究》第22卷(2004年,台北),页157 - 200。
  4. 黄光国,〈儒家社会中的生活目标与角色义务〉,《本土心理学研究》第22卷(2004年,台北),页121-198。
  5. 谢政育,〈“心理学”的社会再现:在台湾的初探〉,《硕士论文,国立清华大学》(2007年)。
  6. 洪淑芬,〈应用社会再现理论探讨居民对活动事件影响之知觉─以左营万年季为例〉,《硕士论文,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2009年)。
  7. 管健,〈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学研究》第4卷(2009年),页228-242。
  8. 杨中芳,〈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探研的初步进展〉,《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4卷(2010年,台北),页3-96。
  9. 简晋龙,黄囇莉,〈华人权威取向之内涵与形成历程〉,《本土心理学研究》第43卷(2015年,台北),页55-123。
  10. 中国心理学会网站
  11. 漆明龙,〈台港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川北教育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2002年)。

生活应用

[编辑]
  1. 2B293版1刷试阅
  2. 教育心理学- MBA智库百科
  3. 教育心理学- 台湾Wiki
  4.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ISBN 9789574833580
  5. 心理学考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及分支学科- 每日头条
  6. 教育心理学- 维基百科
  7. 行销和业务都该懂的心理学。经理人杂志。
  8. LOVETT, M. J., PERES, R., & SHACHAR, R. (2013). On Brands and Word of Mout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MR), 50(4), 427-444
  9. Juliano Laran & Michael Tsiro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ncertainty in Promotions invoiving Free Gifts,Journal of Marketing,77 ,112-123
  10. 管理心理学- MBA智库百科
  11. 管理心理学-维基百科
  12. 管理杂志,第 360 期,P42~50
  13. 心理学-维基百科
  14. 催眠与心理--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nosis
  15. 现代心理学- MBA智库百科
  16. 投资心理学- MBA智库百科
  17. 过度辩护理论 Overjustification Theory
  18. 霍桑效应-维基百科
  19. 毕马龙效应 Pygmalion effect
  20. 工作愈拖延只会愈烦,动手清空是唯一解答。经理人杂志。
  21. 放弃眼前诱惑,追求更长远的目标。经理人杂志。
  22. 10个管理心理学观点,让你一次读懂!-快乐工作人杂志
  23. Defining and Describing Media Psychology
  24. What is Media Psychology? And Why You Should Care
  25. 框架理论-MBA智库百科
  26. 使用与满足理论-MBA智库百科
  27. 飞现象-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_phenomenon
  28. 似动现象-http://cht.a-hospital.com/w/似动现象
  29. 克隆巴赫系数-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克隆巴赫系数
  30. CRONBACH’S ALPHA-https://stats.idre.ucla.edu/spss/faq/what-does-cronbachs-alpha-mean/
  1. 王皇玉,刑法总则,344-345,2023
  2. http://www.forson.com.tw/zh-tw/a1-2297/催眠深度的分級.html
  3. Predrag Teovanović,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nchoring Effect: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Insufficient Adjustment,网址: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39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