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心理學緒論
超普通心理學 |
---|
心理學緒論 |
心理學研究法 |
行為的生理基礎 |
感覺與知覺 |
感覺系統‧知覺系統 |
意識 |
睡眠‧夢 |
學習 |
記憶 |
感官記憶‧短期記憶‧工作記憶‧長期記憶 |
語言與思考 |
認知科學‧語言‧思考 |
智力 |
智力理論‧人工智慧 |
發展心理學 |
動機與情緒 |
情緒的種類 |
壓力與健康 |
性格 |
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 |
心理異常 |
心理異常的治療 |
社會心理學 |
社會認知、基模、歸因、態度‧自我 |
本章節為心理學緒論,我們將其分為幾個部分介紹:
- 核心概念
- 先由心理學的定義與心理學導論讓讀者了解心理學是什麼,再將心理學分為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並簡述之。
- 近代研究
- 理論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批判心理學、完形心理學等。
- 應用心理學
- 犯罪心理學、網路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政治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廣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經濟心理學、工業心理學、法律心理學、投資心理學、戀愛心理學等。
- 跨文化研究
- 介紹跨文化心理學,包含:本土心理學、中國古代心理學與現代心理學。探討中、西心理學的研究差異,並比較兩者與臺灣心理學。
- 主要研究方式
- 以心理和文化因素去探究和解釋心理與文化的變異。
- 主要研究方向
-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個性與認知的變異性和不變異性。
- 生活應用
- 介紹心理學的各種治療應用,將其推廣至部門管理、臨床治療、商業行為、社會中的群己關係與互動等日常大小事上。
核心概念
[编辑]導言
[编辑]心理學(psychology)一詞由古希臘文「psyche」(靈魂)和「logos」(理論或學問)組成,其研究與探討的範疇包含在任何時間和場合下,人類的行為受心理的影響。至當代,心理學的研究面向已十分廣泛,而研究範疇大多圍繞三點:較為內隱(implicit)方面的「心智」、較為外顯(explicit)的「行為」與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此當代心理學界以一個涵蓋面廣且簡明的敘述來定義此門科學,即「心理學是一門探討(內隱)心智與(外顯)行為,以及二者關係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
心理學的核心研究對象主要是以人類為主,但由於道德、倫理、法律等限制,無法直接以人作為研究對象,心理學家會利用動物或電腦的模擬來進行研究。因此,廣義而言,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和動物的心理狀態、現象、精神功能與行為的科學,並分為理論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生活中許多現象都與心理學有關,人們通常認為人對事物的認知是出自於直覺,但若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有時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美國心理醫師Rebecca Snyder等人以三個面向來研究人類的行為和心理:
- 行為:如說話、互動、選擇等一切可由肉眼觀察到的言行舉止。
- 心理:如意識、記憶、邏輯推理、評斷等「內在的認知」,或是如情感、態度、信仰、興趣等「隱含的情緒與動機」。其中,意識(consciousness)和思考(thinking)是產生情緒重要的一環。
- 科學:指的是一種對事實觀察思考判斷的態度,強調客觀、精確、實證與可重複性。
心理學與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心理學一方面試圖以大腦的運作來解釋個體的基本行為與心理活動,另一方面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活動在社會行為和社會動力中的意義與角色,並非只是研究人類心理上的變化與通則。本教科書的目的是闡述心理學中的各種面向,包括心靈、理論、人類、行動等,以引導讀者進入豐富而多彩的心理學世界,本書也介紹各個類別的心理學和其研究所涵蓋的內容,而這與個人日常生活或是當代重要議題都息息相關。
心理學的目標
[编辑]心理學的目標大致可分為四項:描述(describing)、詮釋(explaining)、預測(predicting)和改變(changing)。
- 描述(describing)
- 描述是對「人類或其他具有意識的生命體」的行為進行精確觀察和客觀描述,使我們更容易觀察對象的行為,並了解正常和異常的行為。心理學家觀察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並描述其行為及該行為發生時的條件,稱為行為資料(behavioral data)。在收集資料時,心理學研究者會選擇最適當的分析層次(level of analysis),並設計測量工具來測量行為,以確保研究的客觀性。心理學家可能會採取不同的分析層次來探討個體行為,例如從社會、人際互動層次到較細微的個體行為單位層次。心理學家描述資料時,對於詞彙需有明確的定義,以免在表達時產生誤會。若描述資訊所用的特定詞彙具有多種意義,則需加以解釋。
- 詮釋(explaining)
- 合理解釋心理歷程與行為,是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在詮釋之前,需謹慎分析觀察結果,並建立合理的因果關係,賦予詮釋意義。當某些行為與現象成為研究主題時,需透過科學方法驗證及詮釋這些行為與現象。詮釋通常假設多數行為受到多因素聯合影響。解釋某種行為時,心理學家會從個人層面和外在因素兩方面著手。例如,研究霸凌現象時,可能會檢視霸凌者背負的壓力(內在解釋)或霸凌者展現優越感的動機(外在解釋)。綜合考量多種因素的影響來進行詮釋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部分。
- 預測(predicting)
- 若兩件事物具有因果關係(causality)或相關性(correlation),便可進行推理和預測,描述某種行為即將發生的可能性。為提升預測準確度,研究人員會改變實驗條件,觀察結果變化,以檢視兩事物間是否具有因果關係,因為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若最終結果顯示兩事物具有因果關係且成功預測出行為,我們便可根據此原則預測未來行為在符合條件下的再度發生。預測行為是判斷我們是否了解自身行為
- 改變(changing)
- 心理學家希望根據已知原理或法則去改變心理歷程及行為,藉以維持理想行為、啟動特定行為,或是停止、改善不合理的行為,以便對人們的生活進行建設性和持久的改變。同時也希望可以影響行為模式、改變行為強度及行為出現的頻率。改變人類行為是心理學的一個重點,其涵蓋的領域也很廣泛,例如減少產後焦慮、改善學習記憶、提升自信心讓人際間的相處變得更簡單等,從治療精神疾病到提高人類福祉都是透過對心理學的的研究進而改變人類行為的實際應用。改變行為的能力至關重要,若透過創造某些條件讓行為受到限制,除了能夠有效解釋行為和心理之間的因果關係,也能驗證科學詮釋的真偽。
綜上所述,心理學研究的終極目標乃是透過改善人們生活上的問題及障礙,期待能打造出更好的社會環境。
心理學的發展門類
[编辑]心理學發展快速,涵蓋的領域在過程中也不斷分化出新的門類,因此心理學的門類並非單一固定的,而可能會隨著研究發展、社會演進,衍伸出不同的派別類型。 以下主要將心理學的門類分為「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並介紹其子類。
理論心理學(Theoretical psychology)
- 理論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學根本理論性質的一個心理學分支,是研究心理現象、探討心理科學基本原理的一門跨領域的學問。理論心理學起源於科學哲學,其擴增的分支皆以邏輯和理性為基礎。它的目的在於解釋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它注重於觀察心理現象的本質、機制和過程,追求普遍的解釋與科學的理論。包括: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計量學等。
- 實驗心理學(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實驗心理學將心理學視為一般自然科學,早期的實驗心理學家注重思辨,主要使用特定技術與實驗方法收集和分析資料,再以理論加以證明,從而發現行為及心理歷程在變因上的因果關係,涵蓋的範圍較廣泛,注重研究方法。在20世紀上半葉,實驗心理學與行為主義(Behaviorism)密切相關,但也忽略了精神現象。如:學習、記憶、認知、動機、情緒等各方面的基本心理歷程。
- 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 生物心理學創始人為馮特,又稱生物心理學、心理生物學或行為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以探討行為,感受和心理歷程的生物化學為基礎,並以腦內的生理事件解釋心理現象,研究各腦區結構的功能及各感官,神經系統與腺體的功能和人類心智與行為的關係,並分析這些部分如何參與腦的整體工作。如:神經系統(以大腦為主)、內分泌腺與行為的交互影響關係、藥物之於人體的影響等等。
- 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發展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類不同年齡時的心理轉變。這當中包括了兒童的心理與成人的差異、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以及當兒童有心理障礙時應當如何處理。過去的學者把兒童心理學等同於發展心理學,根據約翰·桑托洛克(Santrock, 2004)的理論,在當時的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一般人的心理發展在成年以後就不再改變,所以,當時的發展心理學只著重兒童的心理發展;不過後來心理學家開始發現人類在成年以後,心理狀況亦會繼續發展,所以,有關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發展的研究開始如雨後春筍的發表。之後,不少人開始以整全的角度來觀看人生的心理發展,成為了今日的畢生發展心理學。
- 「發展」是指個體自受胎至死亡的一生期間,其行為產生連續性與擴展性改變的歷程,在此之中,個體行為不斷充實,由簡單而複雜,由粗略而精細,由分立而調和,由分化而統整。一般學界的共識認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對心理發展有影響,有時甚至也難以區分;研究顯示,在後天因素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有強烈的影響,尤其負面的經驗更會對子女的發展造成影響。研究一般認為,不論其他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教養本身對子女將來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響;另外,所有的家長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根據金貝立·科普科[5](Kimberly Kopko)的定義,教養方式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定義:控制與溫暖。控制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管理程度;而溫暖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接受和回應程度。」發展心理學涵蓋了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病理學(child psychopathology)、法證發展心理學,而依據階段則可分為幼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
- 性格心理學(Personality psychology)
- 又稱人格心理學,探討人與人之間不同且具持久性的行為特徵。「人格」意指一個人特定的行為系統,不單包括性格,還包括信念、自我觀念等。性格心理學家會研究人格的構成特徵、形成及其發展模式,以及影響因素、評量與理論的建立等等,從而評估其對塑造人類行為的影響。人格的形成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而發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論,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論、社會認知論、人本主義及生物學派等。
- 精神分析論
- 主要由心理動力論為出發點,提出者為佛洛依德,他認為人格可以分為意識層次、前意識層次以及潛意識層次,而要解釋這三個層次則需要人格結構中的自我、本我還有超我。 大眾對精神分析最大的誤解是他們只懂得佛洛依德、可能有榮格、或許還有阿德勒。實際上要了解當代精神分析應該去讀讀晦澀難懂的拉康(被稱為自笛卡爾以來法國最重要的哲人,在歐洲也被稱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來最有創意和影響的思想家-百度百科)與在中文界更加冷門的比昂(「比昂的理論模型讓我們在知識上邁出了一大步,從畜力時代到了蒸汽時代。從這種新的元心理學中衍生出一系列完全不同以往的臨床技術,所以如果某人不了解比昂的理論模型,那麼他也無法掌握由此而來的新技術。 ”——意大利精神分析協會主席安東尼諾·費羅)。此外,在因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而新興的「生態心理學」中,就現有的中文資料而言,榮格派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比昂繼弗洛依德後提出了另一種人格/心理模型,即網格圖,被人稱為精神分析的「元素週期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爾法功能這個概念。而拉康的三界系統更是引入了拓撲學來描述一個人的人格結構,為精神分析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 社會認知論
- 提出者為班杜拉,他認為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只和個人的控制,也會受到環境和社會的影響,稱為互相決定論。而一個人能不能適應生活或是具不具備克服障礙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有高度相關。又依據社會學習理論,性格的產生以及改變和個人對於環境或是週遭人的觀察以及學習能力有關。
- 人本主義
- 以馬斯洛為主,他曾提出著名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強調人有生存、安全、社會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五種需求,而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得種種行為則需要靠學習得來。人格的影響因素包含父母對子女的遺傳基因、人們自己後天的學習以及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等等。
- 生物學派
- 生物學則是非常強調遺傳基因控制這部分,因為不同的基因編碼可能導致不同的大腦生理構造,人格並非只受後天的個人經驗影響。而艾森克更是認為人格可以分為內外向、神經質傾向(Neuroricism)以及精神症狀(Psychoticism)傾向三大維度。
-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 運用社會學研究方法和假設,研究社會中個人的行為與心理歷程。其所涵蓋的範圍從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關係至團體與團體之間的連結與影響,如人際關係、利他行為、群眾、社會認知等等。主要研究的面向為:態度、社會認知、認知障礙、社會影響和人際關係等行為。社會心理學填補了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空白模糊地帶。通常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分為個體過程、人際過程、群體過程三種。著名實驗有:Asch符合性實驗、波波娃娃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及米爾格拉姆實驗等。
-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 是對諸如注意力、語言使用、記憶、感知、問題解決、推理、思考、智力、人類知覺、決策和創造力等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於1958年出版的《知覺與傳播》一書中指出,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是一種利用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思考與推理在人類大腦中的運作模式與電腦軟體在電腦中的運作道理相似,我們可以將認知心理學理解為訊息加工心理學,它將人看作是一個訊息加工的系統,而認知就是一種訊息加工,包括感覺輸入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認知心理學已經逐漸發展成跨領域的認知科學,整合了許多不同關於心靈以及心智處理的研究。知覺心理學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子領域,研究主題涉及人類認知系統中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面向。透過對知覺的定義與計量,研究外在世界的現象如何變成感官神經系統之訊息,知覺作為一種外在世界的符號表現系統,如何互相影響、形成行動,和知覺對於人類的生存有甚麼幫助等。
- 心理計量學(Psychometrics)
- 研究如何測量人類的心理特質(如異常行為、思維、情緒、性格等)與能力(如智力、特殊領域的能力跟知識等),並用客觀量化(利用統計)的方式表現出來。心理測驗即為其研究範疇之一。測驗時常涉及四個領域,分別是常模化和等值法、信度、效度、題目分析(item analysis)。
-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
- 完形心理學強調心靈的整體性,認為心理現象應被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割成獨立的部分來研究。主要研究知覺、學習和問題解決,強調心靈的整體性和結構性。研究方法包括實驗法、動物實驗和觀察法。
應用心理學(Applied psychology)
- 將心理學的理論和原則實際地運用在其他各種領域中,例如管理學、組織學、法律、醫療等領域,集中於解決研究問題。包括教育與學校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等學術領域。
- 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
- 犯罪心理學為犯罪學和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子領域。主要研究罪犯和犯罪嫌疑人的觀點、思想、意圖、行為和反應。而犯罪心理學其中又囊括了:審判心理學、矯正心理學、狹義的犯罪心理學及被害者心理學。
- 犯罪心理學家在法庭上扮演著許多角色,包括被傳喚為鑑定人(英美法稱為專家證人)以及對受害者與犯罪參與者進行心理評估,幫助法官和陪審團了解犯人的心理、證人記憶的可信性等問題。此外,犯罪心理學家也研究有效預防再犯的不同類型的計劃,並了解罪犯可能患有哪些精神障礙,以幫助預防犯罪。
- 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 psychology)
- 研究教學環境與教學方法,將各種心理學知識應用在教育上,以期能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室管理以及行政效率等。通常教育心理學常跟學校心理學交替使用,但教育心理學多在理論方法上作為研究對象,學校心理學則著重於實務進行。教育心理學主要是以心理學為基礎,而後發展出研究教育問題的眾多特殊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課程發展、組織學習和課堂管理。
- 學校心理學(School psychology)
- 在教育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等分支的基礎上,以心理學如何應用於學校為主軸,將學校師生作為服務對象,給予不適應學校及學習的學生幫助,並提供教師教學上的建議。
- 主要運用心理測驗、教育評量及其他心理學專業知識,直接從事學生身心發展、學習狀況及行為適應之早期鑑別工作,進而根據評量及診斷結果,為身心障礙、學習困難、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的學生發展個別教育計畫或心理調度(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或透過諮詢歷程,增進教師心理與輔導知能,加強其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間接改善學生學習與發展的狀況。
-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Clinic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 主要探討如何歸類、診斷與治療心理疾病,透過瞭解人的異常行為,進一步做出診斷,並衡鑑與治療。
- 臨床心理學 (Clinical psychology,又稱診療心理學)
- 研究治療與診斷心理異常症狀,主要是了解、預防及舒緩心理上的困擾及心理疾病。如恐慌、焦躁、憂鬱、暴食、性無能、官能失調等。為具人性關懷之專業助人及心理學工作者,重視人格的養成、自我認識、服務學習、專業倫理和全人教育等範疇。
依其內涵可說是醫院中的一種心理診斷活動,指心理學家在醫院或臨床運用專業的方法探索並觀察患者,有時包含量化的衡量,以便診斷並治療,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醫學心理學的部門。
臨床心理學已普遍運用於醫學的各領域,如心理治療、身體醫學、小兒科、神經病學、整型外科等。未來可能延伸至非心理病患之心理健康的服務,如輔導中心,從事兒童、職業、婚姻、家庭、老人病學、酗酒、藥癮及自殺等的輔導。
- 諮商心理學(Counseling psychology,又稱心理諮詢)
- 研究如何提供諮商與輔導。當一個人有需要時,透過與諮商者的互動來協助其覺察和瞭解自身,探究滿足需要或解決問題之方法。如青少年問題、感情婚姻問題、人際處理問題等。
目前主要的四大諮商理論取向,包括心理分析取向、行為治療取向、認知治療取向、人本心理學取向。不同的理論取向有其主要目的及學派,並可簡述如下:- 心理分析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察覺問題、獲得領悟;相關學派有精神分析治療法、阿德勒學派。
- 行為治療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改變問題行為;相關學派有行為治療法。
- 認知治療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修正錯誤的觀念及非理性想法;相關學派有理情治療法、現實治療法、交流分析法。
- 人本心理學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自我成長、發掘潛能;相關學派有當事人中心治療法、完形治療法。
-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工業(工商產業)與組織心理學(英語: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簡稱:工商心理學(英語:I-O psychology)、勞動心理學、工作心理學(英語:work psychology),是應用心理學的其中一種,是對員工、職場、組織所進行的科學研究,與組織行為學及人力資本互為息息相關的學科領域。工業,工作和組織心理學(IWO)是國際上該領域的更廣泛的全球術語。該學科是與工作有關的人類行為科學,將心理學理論和原則應用於組織和個人的工作場所以及個人的工作生活[1]。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接受過科學家-從業者模型的培訓。 它們通過改善績效,激勵,工作滿意度,職業安全與衛生以及員工的整體健康狀況來為組織的成功做出貢獻。 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對員工的行為和態度進行研究,以及如何通過僱用實踐,培訓計劃,反饋和管理系統來改善這些行為和態度。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為規律及其心理學基礎,其內容包括管理心理學、勞動心理學、工程心理學、人事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等。
-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14年《職業展望手冊》(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工業(工商產業)與組織心理學是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職業。估計工業(工商產業)與組織心理學將增長53%,平均薪資為$109,030美元,在前十名中 百分之百的收入2018年的$192,150美元。截至2020年,IO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會(APA)在美國認可的17個專業之一[5]。 它由美國心理學會的第14部門代表,並正式稱為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協會(SIOP)。主要是分別員工、顧客及消費者的心理層級,包含招聘、從眾多應徵者中選用員工,並包含對員工的訓練、績效評價、工作滿意度、工作行為、工作壓力管理。其涉及心理學、管理學(含組織行為學與人力資源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心理學和經濟學等等。了解組織心理,目的也是為了進步利用、管理,達至組織的目標。
- 組織心理學(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從其研究層次而言,包括了個體、團體與組織。這些層次的研究需整合心理學、社會學、行為科學、社會心理學、人類文化學與管理科學等等,以綜合研究組織中的個體行為、團體行為、領導與權力和政治行為。
- 工業心理學(Industrial psychology)
- 主要目的及實際應用為提升生產力。生產力的影響因素脫離不了物理環境的條件、個人的條件及組織的條件。將心理學知識應用在工業生產及管理,研究人類對生產、分配、財貨等消費關係,可解決工業上人類行為問題。可細分成四部分,分別為人事心理、組織心理、工程心理及消費心理。
- 詳細介紹可見:https://spiketren.gitbooks.io/psy101/content/ch16/gong_ye_xin_li_xue.html
其他心理學門類
- 社區心理學(Community psychology)
- 社區心理學關注個人與其社區、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合作性的研究與行動,進一步探討在生態、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等不同脈絡中的人類行為,並長期致力於預防、賦權、社會改變等工作,以有效提昇個人安適、幸福感(well-being)、社區與社會的生活品質。相關學科包括生態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比較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公共衛生、社會學、社會工作和社區總體營造。
- 社區心理學有以下的核心價值:
- 一、預防重於治療
- 基本上,「預防(初級預防)」優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次級預防)」,更優於「治療復健(三級預防)」。而初級預防也稱為「全面性預防」(universal prevention)或「心理衛生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 in mental health),其主要目標在維持個人心理健康的狀態,或減低問題或疾病的發生率,如在特定期間在某一地區或人口群體產生某類問題或疾病的新增個案人數。
初級預防方案的對象可以是整個群體,或特定的高風險群體,旨在全面性地維持心理健康並減少問題的發生率。這些方案可分為增加個人強度、減低個人限度、增加社會支持、減低社會壓力、增加物理與環境資源、減低物理與環境的壓迫等六大面向。:::初級預防方案的對象是整個群體(如群體介入模式)而非少數或單一的個人,並可分為增加個人強度、減低個人限度、增加社會支持、減低社會壓力、增加物理與環境資源、減低物理與環境的壓迫等六大面向。
- 二、追求個人與家庭的幸福
- 幸福是一種身心健康的狀況。除了沒有精神疾病外,還能夠擁有良好的正向特質、因應能力、工作滿意度、生活品質等。而家庭往往是個人康健的基石,此外,個人的社會支持網絡和社區的連結也在促進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區心理學家可以規劃提昇社會情緒能力、社會支持網絡、互助團體、職場心理健康的相關預防方案,或是致力於社會服務及政府政策的興革、倡導等。藉由促進群體心理健康,逐步達到幸福社會的終極目標。
- 三、凝聚社區心理意識
- 「社區心理意識」(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亦稱「社群意識」,或接近「社區精神」(community spirit)的概念,是指某一群體居民所共同產生的社會凝聚與情緒連結之感覺,如歸屬感、相互支持等。目前,社區心理學家已進行鄰里、學校、教室、互助團體、宗教組織、職場、網路社群等相關社區意識的研究主題。在實務方面,2005年美國卡崔娜颶風災害有應用此一概念在社區復原的過程之中。另外,有一些美國的社區心理學家則探討如何測量社區心理意識,以及如何藉以降低犯罪被害恐懼的相關議題。
- 四、生態系統分析與介入
- 1979年,Bronfenbrenner提出「人類生態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強調社會脈絡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性,此生態觀點影響到發展心理學與社區心理學兩個領域。由此,社區心理學逐漸發展生態層次分析的理論模式,包括「個人」(individuals)、「微系統」(microsystems)(家庭、朋友網絡、工作群組、音樂或合唱團體、軍事部隊等)、「組織」(organizations)(學校、職場、鄰里協會、宗教團體、在地商業或勞工團體、社區聯盟等)、「地域」(localities)(鄰里、城鎮、鄉村地區、都市等)與「鉅系統」(macrosystems)(文化、社會、政府、政黨、社團法人、大眾媒體、社會運動、信仰系統等)。
- 五、個人、組織與社區的賦權
- 賦權是個人、組織與社區藉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的過程或機制,使自己獲得掌控與自身相關事務的力量,並提昇個人生活、組織功能與社區生活品質,是社區心理學的重要精神與概念之一。賦權透過由下而上、公民參與、協同合作、非正式協助系統等方式,進而使「個人」相信本身是有能力的,事情是可控制的、或有改變的可能性,專業者在這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與促發者。賦權理論的重要開拓者是美國著名的社區心理學家 Julian Rappaport 與 Marc A. Zimmerman 。
- 六、尊重族群多元價值及發展
- 人類多元價值是建立在能夠彼此皆能尊重不同的性別、種族、文化傳統、國籍、性取向、社經地位等。為了順利或有效進行社區介入的工作,社區心理學家或社區諮商員必須接受多元文化相關訓練(如RESPECTFUL模式),累積不同於自身社經文化背景的實務經驗,培養高度的文化敏感度,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歧視、偏見或社會分化(social fragmentation)。因此,在以服務群體最佳利益的考量之下,「間接」服務是較可行的協助方式,例如倡導、諮詢或相關機構人員教育訓練等。
- 七、跨領域的協同合作
- 跨領域的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是社區心理學領域非常重視的專業價值與實務理念。社區心理學家強調找出個人及社區的優勢,以促進其正向改變,並且尊重服務群體現有的生活經驗、智慧、社會網絡、組織、文化傳統與其他相關資源,因為這些利基往往是其解決或克服問題的最佳良方。因此,社區心理學家透過「公民參與」或「社區聯盟」(不同性質的在地機構或宗教團體)的方式,形成一種合作的關係,彼此貢獻心力,進而最終讓服務群體能靠自己的力量走過難關。此跨領域協同合作、社區聯盟等概念的探討,以加拿大社區心理學家 Tom Wolff 為代表。
- 八、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 社會正義乃是在社會中,權力、義務、機會、資源等能夠做到公正合理地讓所有民眾均衡享有。因此,社會正義有「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與「程序正義」(procedural justice)兩個重要概念。由於美國社區心理學的興起是受其1960年代各項社會與政治改革浪潮的影響,以致社區心理學家最強調的專業價值就是社會正義。針對社會改變的部份,可以透過大眾媒體的倡導或社會行銷方式,進而影響社會政策或改變公眾態度。
- 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環境心理學(英語: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著重在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 環境心理學中對環境的定義廣泛,可以涵蓋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建成環境、學習環境與資訊環境。1960年代後期,科學家開始質疑人類的行為是否與自然環境或建築環境之間有所關聯,環境心理學才開始成為一個被公認的學術領域。環境心理學的學科概念致力於價值觀發展與解決問題,研究目標主要在於解決複雜的環境問題,並追求個人在整體社會中的福祉與生活品質。
- 無論從地方到全球的尺度,在解決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下所產生的問題時,人類必須擁有一種基於人性的模型,以針對環境情況來進行反應。這個模型可以幫助人類進行環境的設計、管理、保護和恢復;加強合理的行為與預測可能的結果;當環境條件有所缺乏時,診斷並解決問題。環境心理學致力於發展這種基於人性的模型,同時保留其結合了多種廣泛學科的特點。並探討了諸如公共財資源管理;尋路系統(Wayfinding)的複雜設定;環境壓力對人類表現的影響;環境重建;人類資訊處理以及促進持續的環境保育行為等不同問題。 近年則更加關注氣候變遷對社會及社會科學的影響、關切再現(re-emergence)與限制成長(limits-to-growth)等問題、並更加的注重環境可持續性領域的問題。作為一個科際整合領域,除了研究心理學家外,環境心理學也吸引了其他知識領域的學者參與研究,包括地理學、經濟學、景觀設計、政策與都市計畫及規劃、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和工業與商業設計領域都有針對環境心理學的研究產生。環境心理學是對環境、環境如何影響人以及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直接研究,並具體以識別問題、提出針對已識別問題之解決方案來運作。因此環境心理學必須以問題為導向。作為一個問題導向領域,能夠識別問題,並透過研究找尋已識別問題的解決方案是至關重要的。解決方案並有助於使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並創造社會內部運作所需的豐富知識。環境心理學家Harold Proshansky指出環境心理學致力於「通過問題識別來改善社會」這中心價值也使環境心理學成為一個「價值導向」的領域。
-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 正向心理學,又稱積極心理學,是對「什麼使人生最值得度過」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側重於個人和社會福祉。它研究「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人特徵和積極的制度…它旨在提高生活品質。」隨著研究者尋找共同點,並以更好的福祉為基礎,該研究領域多年來穩步增長。1998 年,當 Martin Seligman 選擇積極心理學作為他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期間的主題時,積極心理學開始成為一個新的心理學領域。這是對過去的做法的一種反應,過去的做法往往側重於精神疾病,並強調適應不良的行為和消極的思維。它建立在亞伯拉罕·馬斯洛、羅洛·梅、詹姆斯·布根塔爾(James Bugental)和卡爾·羅傑斯的人文主義運動之上,該些運動鼓勵強調幸福、生活福祉(英語:Well-being 或 wellness、prudential value,意近生活品質)和積極性,從而為現在所謂的積極心理學奠定基礎。積極心理學關注 eudaimonia,這是一個古希臘術語,意思是「美好的生活」,也是反思對幸福生活和充實生活貢獻最大的因素的概念。積極心理學家經常交替使用主觀幸福感(英語:Subjective well-being,縮寫作 SWB)和幸福(英語:happiness)這兩個術語。
- 正向心理學家認為,許多因素可能有助於幸福和主觀幸福感。例如,與配偶、家人、朋友、同事和更廣泛的網絡的社會聯繫;俱樂部或社會組織的會員資格;體育鍛煉和冥想練習。靈性也可以被認為是導致幸福感增加的一個因素。靈性實踐和宗教奉獻是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的一個主題,作為增加幸福感的另一個可能來源和積極心理學的附加部分。幸福感可能會隨著財務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當沒有進一步的收益或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後,幸福感可能會趨於平穩甚至下降。正向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包括協助個人和組織發現自己的長處,並利用它們來增加和保持其各自的水平和福利。治療師,輔導員,教練員和其他各種心理專業人員可以使用新的方法和技術,來構築和拓寬那些不一定有精神病或精神錯亂的人的生活。
- 法庭心理學(Forensic psychology,又稱法證心理學、法醫心理學、司法心理學)
- 法庭心理學(英語:Forensic Psychology)又稱法證心理學、法醫心理學、司法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內容涉及到法律。法庭心理學的主要部分是參與刑事司法體系的工作。這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原則,並把它們應用到法律制度,而主要是在法庭上。 1893年授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教授,是第一個研究和學習證詞心理的人。法庭心理學主要運用於社會中的司法體系。在司法系統下的各種人士,如律師、檢察官、證人、法官,其工作時的行為模式以及可能影響他們表現的因素,皆屬於法庭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藉由法庭心理學,使法庭上的審判得以有更多方面的解析,完善法院中的審判過程。
- 2001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委員會的代表,認可法庭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業。一個廣泛的定義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人類行為,與相關的法律程序;第二部分是心理學的實踐,在法律體系中進行磋商,包括刑事和民事法律。因此也有了法庭心理學家的工作職位,他們通常在下列幾個崗位下就職,從事教學、研究、培訓和監督學生,和參與其他教育相關的活動、協助執法,他們的工作是與警察或其他執法機構合作、懲教心理學家從事囚犯和罪犯矯正工作、評估在刑事或民事案件中,當事人心理健康的狀況、成為專業證人,與一般證人不同,有表達意見的能力、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如當事人要求,法庭心理學家可提供心理治療、法庭心理學家經常參與審判諮詢,亦是法律心理學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法庭心理學家為法院工作。法院對他們的提問一般不會是心理問題,而是法律問題,回應的語言必須為法院理解。例如,法庭心理學家經常被法院委任,去評估被告接受審判的能力。
- 法院也經常任命一名法庭心理學家,去評估被告人在犯罪時的心理狀態。這是對被告在犯罪時是精神錯亂或神智清醒的評估,因為其中會涉及到刑事責任。這些主要都不是心理的問題,而是法律的問題。因此,法庭心理學家必須能夠將當事人心理所傳達的情況,轉化為法律見解的內容。法庭心理學家的一個重要職能,是在法庭上作為專家證人提供證詞。他們也可能需對判定提供專業見解,被告人是否在法律上有資格受審的問題。
- 二、追求個人與家庭的幸福
- 中華民國刑法第19條第1項:「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我國在責任能力採兩階段判斷模式。第一階段是判斷法條中的「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此一部分由精神科醫師進行認定,然而,法官也可對「顯然未達」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逕行判斷,而非一概由專家鑑定(96年度台上字第6992號判決)。第二階段則是「識別能力」及「控制能力」的判斷,以前一階段的醫學實證為基礎,由法官從法律的評價觀點判斷該行為人是否有選擇合法行為的能力。[1]
- 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 psychology)
- 比較心理學通過一個人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不同物種之間的行爲與思考方式的差異來更好地瞭解一個行爲如何可以在不同物種中被培養出來以及該行爲對不同物種的影響,有助了解此行為在生態及演化上的意義。跟比較心理學非常相似的一門研究是動物行爲學-然而,動物行爲并非心理學。
- 動物心理學-又名動物行為學-是一門生物學。動物行爲在於通過解剖與觀察,從一個生物學的角度來研究動物是否跟人類一樣有主觀的意識跟情緒。動物心理學的定義是「動物所為及如何為之 (What an animal does and how it does it)」。
- 兩者主要的分別在於比較心理較爲注重實驗室研究并在一個人工環境中觀察行爲的表現,而動物行爲學的研究則都位於自然野生環境當中,以便能讓動物自己的本能充分地被發揮出來。
- 健康心理學(Health psychology)
- 健康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社會等各層面因素對於個體健康的影響。透過心理與醫學方面的結合,希望在心理與生理層面上徹底治療病人,並讓醫療行為變得更加完整。該學科關注了解心理、行為和文化因素如何導致身體健康和疾病。心理因素會直接影響健康的例子如,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慢性環境應激源累積起來會損害健康。行為因素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例如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行為會損害(吸煙或過量飲酒)或增強(鍛煉)健康。 健康心理學家採用生物心理社會方法,認為健康不僅是生物過程(例如病毒、腫瘤等)的產物,也是心理(例如思想和信念)、行為(例如習慣)和社會過程(例如社會經濟地位和種族)的產物。 通過了解影響健康的心理因素,並建設性地應用這些知識,健康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直接與個案合作或間接參與大規模公共衛生計劃來改善健康。此外,健康心理學家可以幫助培訓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治療患者時應用該學科產生的知識。健康心理學家在各種環境中工作: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一起在醫院和診所工作,在公共衛生部門從事大規模的行為改變和健康促進計劃,抑或在大學及醫學院任教和進行研究。
-
- 復健心理學(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 復健心理學主要應用在復健方面的醫療行為。藉由關注復健時期的身心狀態,幫助患者更順利的完成整體復健過程,並能藉此克服困難且提升之後的生活品質。
- 復健心理學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失能者和慢性病患者的獨立性、功能狀態、健康以及社會參與。其評估和治療範圍包括社會心理、認知、行為和功能狀態、自尊、應對技巧和生活品質。由於患者經歷的情況差異很大,復健心理學家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法。該學科採取整體分析(holistic approach),考慮個人在更廣泛的社會背景下的情況,並評估可能促進或阻礙功能的環境和人口因素。這種方法整合了個人因素(如缺陷、損傷、優勢、資源)和環境因素,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一致。 除了臨床實踐外,復健心理學家還從事諮詢、專案開發、教學、培訓、公共政策和宣傳。復健心理學與臨床神經心理學、諮詢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等專業共用一些技術能力;然而,復健心理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專注於與患有各種殘疾和慢性病的個案合作,以維持或推進職業發展;在跨學科醫療團隊的背景下工作;並作為社會變革的推動者,改善社會對失能者和慢性病患者的態度。復健心理學家作為失能者的倡導者,致力於消除態度、政策和物理障礙,並強調就業、環境可及性、社會角色和社區融合。 復健心理學家在各種醫療環境中提供臨床服務,包括急症護理醫院、住院和門診康復中心、輔助生活中心、長期護理機構、專科診所和社區機構。他們通常在跨學科團隊中工作,該團隊通常包括物理治療醫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根據個案需要,護士、社會工作者、義肢師、牧師和個案經理也可能包括在內。團隊成員共同制定治療計劃,設定目標,教育患者及其支持網,並促進出院計劃。
- 運動心理學(Sport psychology)
- 運動心理學是從1890年代才開始發展的心理學次領域,透過運動目的分為競技運動心理學(sport psychology)與健身運動心理學(Exercise Psychology),主要是在探討運動者的行為,從中找出一些原則和指導方針來幫助參與運動的人獲得益處與表現提升。
- 運動心理學主要研究目的有以下兩點:
- (1)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響運動者的生理表現
- (2)了解參與競技與健身運動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發展。
- 運動心理學家透過這些研究來協助運動員、一般人與身障人士盡可能達到運動的最佳表現或是個人滿足。
- 女性主義心理學(feminist psychology)
- 女性心理學是隨著女權思想發展,所出現對男性主導性別視角下的心理學發展理論的反應。其特點為以女性角度出發,以性別為焦點的探討,feminist psychology一詞在19世紀後期心理學家Karen Horney的著作中被提出。Karen Horney認為,男性現實無法描述女性心理或定義她們的性別,因為她們沒有從女孩或女性的經歷中獲得訊息。需要新的女權主義方法,因為女性的社會存在對於理解她們的心理至關重要。Carol Gilligan 博士的研究表明,女性心理的某些特徵的出現是為了符合男性定義的既定社會秩序,而不一定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性別或心理的性質。
- Karen Horney尤其針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部份性別角度的心理學觀點進行反駁,認為它是男性主導的,因此懷有偏見和男性中心主義的觀點。由於這個原因,弗洛伊德的理論無法描述女性氣質,因為它是由男性現實而非實際女性經驗所決定的。弗洛伊德曾經提出陰莖嫉妒(penis envy),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會產生對陰莖構造的忌妒,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她已經看到了並且知道她沒有它並且想要擁有它"。霍妮反駁了弗洛伊德的說法,並且提出womb envy的對立觀點,即男性也會羨慕女性所擁有的生理特徵、懷孕本能,並因此產生忌妒心與自卑感。她解構陰莖嫉妒,將其描述為女性想要表達自己對成功和安全的自然需求。有一個類比將霍妮的女性心理描述為對世界和生活的肯定樂觀,而弗洛伊德則以否定世界和生活的悲觀主義為導向。在她撰寫的關於女性心理學的 14 篇論文中,霍尼提供了一種看待女性的新方式,強調她們不應該通過丈夫、孩子和家庭獲得價值。
- 政治心理學(Political Psychology)
- 政治心理學是一個跨學科的學術領域,研究心理學和政治學之間的關係,專注於研究人類在政治上的思考、情緒、和行為[1]。政治心理學分析政治學上與選民、立法者、地方和中央的政府和行政、國際組織、政黨、和協會。「政治心理學」一詞強調心理學為中央領域,因此這門學科也可以被稱為「政治的心理學」,以便強調其跨學科的本質[2]。政治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也包括了人類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學、精神病學,以及其他更為疏遠的領域例如經濟學、哲學、以及美術。
- 政治心理學產生於20世紀初期,弗洛伊德等人當時採用心理學方法解釋政治現象。但是直到1930-40年代,隨著《精神病理學與政治》、《權力與人格》等著作的出版,這門學科才真正成立。政治心理學學科正式產生於普法戰爭與社會主義革命期間,於1940年代至1950年代以心理分析為特色,1960年代與1970年代的「理性人」假設開啟了政治選舉和政治態度的大門,1980年代和1990年代又圍繞政治信仰、訊息處理、決策過程等主題展開。政治心理學中有許多概念。例如社會視角下的烏合之眾理論,群體社會理論,行為學視角下的格式塔理論,認知協調理論,從理性人視角出發的理性選擇理論,防衛理論等等。弗洛伊德對政治心理學具有非常大的貢獻,他認為一個領導的行為和他們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其本我、自我、超我。政治心理學常被應用於政治選舉、群體決策、恐怖襲擊分析等各個方面,或以解釋政治現象。
- 網路心理學 (Cyberpsycology)
- 網路心理學是一種新興的網路名詞,通常是指以心理學經典理論為基礎,以實證研究為手段,研究網際網路相關情景下,人的心理、行為及其規律性的一門應用心理學學科。目前網路心理學仍處在形成和完備階段。網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網際網路使用對人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人格、一般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能力、社會適應性等心理特徵的一般影響;網際網路人格的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網上/網下雙重人格問題;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響;網際網路使用成癮(或稱網路成癮、網癮)的早期干預、治療,及網路成癮者的愈後的社會再適應問題;色情、暴力等不良網路資訊對網路使用者的影響;等。其中最熱門的題材,即網癮形成及及戒斷方法、網際網路對人格形成改變和重建的影響。
- 網路心理學研究領域還集中在熱門社會問題上,網路心理學既沒形成其核心理論,也沒形成其特有的研究方法。更沒有其專業的研究隊伍和學術期刊。因而更多時候,網路心理學還只是作為一個正在形成的學科而被提及。儘管如此,學術界建立網路心理學的熱情非常巨大,別有用心者也著意用網路心理學相關名詞愚弄公眾。這使得網路心理學的知名度遠遠大於其學術地位。我們相信,隨著廣大心理學研究工作者的不斷努力,隨著社會生活網路化的不斷推進,網路心理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將很快的發展完備。
- 消費心理學(Consumer behavior)
- 消費心理學常見的誘餌效應,是將其作為一種潛在的營銷策略,用以影響消費者選擇。例如:購物網站上有A手錶及B手錶,A手錶價格較低,具價格優勢,B手錶價格較高,但因其品牌而具備品質優勢,此時若加入價格高於A手錶但品質與A手錶差不多的C手錶作為誘餌,消費者可能因而偏向選擇A手錶。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可在招聘、醫療、甚至政治方面產生強大的影響。例如: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Christian Von Wagner 發現如果在給人們做一次結腸、直腸癌檢查或不做檢查的選擇中,加入要等待較久且不方便的醫院做預約的誘餌選項,做原先一次檢查的人數比例會上升。誘餌效應表明著,呈現事實的過程中,我們的判斷是多麼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即使那些額外信息可能沒有干擾整體判斷。
心理學研究
[编辑]主要研究目標
[编辑]描述(describing)、詮釋(explaining)、預測(predicting)、控制(controlling)。(詳見心理學的目標)
研究種類
[编辑](1)心理學量表研究:
- 透過問卷與量表的方式,衡量一些較難取得的客觀特質,例如一個人的動機、開心程度、性格等。以MBTI性格測試(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為例,測驗其中一項指標將人的性格分成「內向」與「外向」,忽略了介於量表光譜中間的灰色地帶,故於無法精確控制變數的量表研究中,較難建立清楚的因果關係,而相較於MBTI性格測試,五大人格特質則是另一種信度與效度較高的測驗量表,該理論確定了五項因素,每項因素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小項不同的值:
經驗開放性(創新/好奇vs一致/謹慎) 盡責性(高效/有序vs奢侈/粗心) 外向性(開朗/活力vs獨處/矜持) 親和性(友善/同情vs批判/挑剔) 神經質(敏感/緊張vs堅韌/自信)。
(2)電腦實驗研究:
- 利用電腦度量人的認知與行為,可以控制實驗中無關的變數。以MATLAB(Matrix Laboratory)為例,心理學家透過軟體設計實驗後以程式語言控制各個變項,在高度可控制的環境下精確量化受試者的認知與行為,一般而言皆可建立因果關係。
(3)電腦模型模擬研究:
- 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我們可以了解人類感知與大腦訊號之間的關係。例如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觀察人類看到特定影像時各個腦區的反應後,讓機器學習從人類大腦反應推測看到的是什麼影像,甚至重建該影像。從應用層面來看,在了解腦訊號的本質後,我們就可以將其轉換為操控機器的訊號,藉此有效控制義肢等外部機器。
(4)腦掃描研究:
- 結合醫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以直接或間接對大腦的功能、結構和藥理學特性進行影像分析來研究腦部運作。目前較新的影像技術為核磁共振成像(MRI),由物理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和化學家保羅・勞特伯(Paul Lauterbur)研發,他們因此於200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研究取向
[编辑]- 基礎研究
- 重視理論的探討,目的在於發現事實的真相,並探求事物變化之原理及原則,以建立學說,達成陳述、詮釋、預測或控制人類行為之目的,如:各種人類行為原理的發現(學習律、效果律或增強原理)。
- 應用研究
- 應用心理學原理或方法,以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為目標,如結合人體工學與心理學之人因工程學(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設計令人更舒服的房車座椅;或利用知覺心理學之似動現象(Apparent motion),應用於廣告招牌之設計。
研究方法種類
[编辑]心理學的知識是運用科學方法得來的,而依據各門科學研究的對象,其挑選的科學方法也不盡相同。
- 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method)
- 針對單一或少數樣本進行全盤性的研究與討論,以了解其獨特性,並且據以提出校正或改善方案,或探究其與全體的異同之處。由於此方法容易侷限於調查者的的主觀意識,因此實驗結果較難以推廣,也因為資料篩選困難,因此通常施用於罕見、具特殊性的對象上。但因針對單一對象研究的資料幅度大、層次深,故能使研究者對於理論有更深入的理解,或是從特殊個案獲得新理論的依據。
- 觀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
- 觀察法是心理學中被廣為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客觀立場,在不影響被觀察人的情況下,真實地了解人類與動物生活中的行為反應與心理感受。根據研究目的,研究者直接進行觀察並記錄個體或族群的行為活動或表現,並從中分析、解釋發現的相關問題。研究對象多半難以表達自己的心思意念,如:動物、嬰幼兒、兒童或精神病患等族群。觀察法也常使用於機構或組織,以協助員工績效的評估。可依研究情境分為:(1)自然觀察法(2)控制觀察法;或依研究者參與之立場分為:(1)參與式觀察(2)非參與式觀察。然而觀察法可能在管理幅度(span of management)過大時產生偏誤。
- 調查法 (Survey method)
- 依調查工具的不同,可分成各種形式的調查方法。主要分為:
- 問卷調查法:可以短時間蒐集多數人意見,但需特別留意問卷設計的嚴謹性與取樣的合理性。簡單來說,問卷法可以一次寄發很多問卷給大量的受試者填寫,但因這樣的方式缺乏測試者與受試者的直接互動,受試者可能無法完全掌握問卷想要傳達的內容,或者會出現受試者亂回答、不交回問卷的狀況,而使問卷調查法會有不嚴謹的隱憂;還有另一個問題是:受試者個體本身的差異也會影響問卷結果,所以選取的受試群體也是潛在影響結果的因素。
- 訪問調查法:較耗時、費力,在執行上難度較高,且不適合做量化的統計分析。但可以藉由取得較深入的資訊,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而在這裡可以發現,訪問調查法可以彌補上述問卷調查法會出現的問題,因為它可以深入的了解訪問的受試者的各種心理狀態,也可由測試者當下就記錄第一手的結果,比較具有反映真實受試者狀況的能力。然而,付出的代價就是花費太多時間,受試者數量會比問卷法少很多,所以如何適當選去上述二法,需要測試者謹慎的評估。
- 實驗法 (Experimental method)
- 在心理學研究法中,唯有實驗法可以用來確立兩事件間的因果關係。簡單來說,實驗法是在實驗者的控制下,有系統的操弄某個變項,看此種變化是否會影響另一個變項,並找出變項之間的關聯性。需經過嚴謹的考量與檢核,才能確認依變項的差異是自變項所造成的。透過數據分析,找出自變量與因變量間的相關係數,以此推估研究的可信價值度。例如,在一個探討智力和學業成績關係的實驗中,智力有高有低、學業成績有好有壞,可以具有不同的數值,也可以改變,因此智力和學業成績都是變項。
- 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此模擬方式不需使用實驗室,而是將實驗方法直接應用於真實環境中,以觀察最貼近真實的現象。
- 實驗法的兩難
- 實驗的進行勢必需要受試者參與,而數以億計的實驗中,難免有可能對受試者造成負面影響的實驗。屆時,設計實驗者和進行實驗者,很可能面臨需要對受試者說謊的情況。此時,一般大眾勢必會認為此行為不公不義,畢竟以詐術、欺瞞等方式來取得實驗數據,一般不被社會價值觀所允許。在道德正義和最大化利益間該如何取捨,是實驗法面臨的一大難題。
- 實驗法的主要詞彙
- 自變量:被實驗者直接操弄的實驗項目。
- 因變量:被獨變項影響所產生的變化、結果、事件或特性。
- 實驗組:受試者被置於特殊的操弄環境。
- 對照組(控制組):受試者不施予實驗操弄,可能是完全無操弄,或另一種不同的操弄方式。
- 統計法(Statistical method)
- 統計法係指通過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範圍、程度等數量關係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係、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數學與數據統計無疑已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法之一,在心理學之中也是相當重要的實驗方法。統計法就是運用數學方式建立數學模型,對通過調查的獲取有關受試者的各種數據及資料進行數理統計及分析,形成定量的結論。統計法為目前較為廣用的現代科學方法,是一種比較科學、精準和客觀的測評方法,其具體應用方法很多,在實際世界中最常使用的是指標評分法與圖表測評法,
- 相關法 (Correlational method)
- 心理學家使用相關法來探討一個因素(研究變項)的變化與另一個因素變化之間的關聯性。相關法容易設計和實施,因此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中普遍應用。經由「相關係數」探求變項間的關係、程度及方向。變項關係程度,分為完全相關、高相關、中等相關、低相關和零相關等;變相關係方向分為正相關、負相關兩種。另外,變項間有相關性並不代表彼此有因果關係,若變項間關係程度很高,則可進一步研究探討其中是否有因果關係。
- 測驗法(Test method)
- 測驗法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心理測驗法(Psychological test method),其目的是對人類的心理現象或人格特質,進行科學性的客觀與標準化之測量。匯集若干標準的刺激,在受控制的情況下,引起受試者的反應並進行系統化的觀察程序。心理測驗的特徵是必須經過標準化(standardization),亦即測驗的編制、使用、實測、計分和解釋都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和原則,必須具備常模(norm)、信度(reliability)及效度(validity)。
- 因應心理學的不同領域與研究目的,現在普遍使用的測驗方法分為許多種類,像是智力測驗(Intelligence test)、人格測驗(Personality test)、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以及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等。
- 內省法(Introspection method)
- 內省法,又稱自我觀察法,是指個人採用自我觀察的方式,客觀的分析及觀察自己的內在經驗。但人的心理活動分為可意識到的和未意識到的,未意識到的心理活動難以透過內省法自我觀察得到。或是因受試者個人因素,即使意識到也不願面對或是報告出來,做出不真實的應答而混淆結果。因此可將內省法和其他客觀研究方法結合,而發揮其心理學上的作用。
- 內省法對研究人的心理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內省法又分自我觀察法(也叫自我內省法)和實驗內省法。自我觀察法是透過個人審視自身的狀況來分析、認識自己。實驗內省法是將內省和實驗結合,由受試者將心理狀況報告出來,再透過資料報告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心理學結論,如此可讓內省的心理經驗透過科學手段來盡量合乎科學,可重複論證。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除了上述常見的方法外,心理學家在專注的研究領域內也常因研究議題的拓展,需要發展更多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科學精神及拓展相關知識,如:心理測驗法、焦點群集法、德懷術(Delphi method) 等。
研究設計
[编辑]實驗設計類型 | 說明 | 優點 | 缺點 |
---|---|---|---|
控制實驗設計 | 實驗人員操控一個或多個獨變項,並觀察依變項產生的變化。實驗受試者被隨機分派到實驗組或對照組中。 | 可根據被操弄的變數所產生的結果做出因果性的結論。 | 其結論可能無法應用到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依據可真實代表母體的樣本而研究;另外也可能牽涉到倫理的議題。 |
類實驗設計 | 具有許多實驗設計的特徵,但受試者沒有被隨機分配到對照組或實驗組。在某些實驗中甚至沒有對照組。 | 在某些情境中使用此種設計會比較方便研究,可能用在無法隨機分派受試者或倫理上不可能隨機分派受試者的情境中;對研究龐大數量的受試者而言,此種設計可能會比較容易。 | 根據變數之間的關係不能做出因果的推論。 |
相關性設計 | 研究者觀察兩個或多個自然發生的變數其相關程度。研究者不直接操弄變數,並且沒有對受試者做隨機分派。 |
研究的偏誤
[编辑]- 觀察者偏誤(實驗者的期待效應)
指觀察者自身的動機、期望和先前經驗等人為因素影響數據本身的客觀性。例如:聰明漢斯(Clever Hans)。漢斯是一匹會算術的馬,可以透過敲擊馬蹄的次數給出簡單算數問題的答案。但事實上漢斯並不是真的會算數,而是因為當漢斯剛好敲擊出正確答案的次數時,人群往往會開始鼓動,漢斯便透過觀察歸納出這是該停下來的時候。此為觀察者期待效應裡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意即人們所看到、聽到的並非事物真正的模樣,而是由於觀察者預期某種測試的結果,而自動將部分事實忽視或當作無關或無意義而篩選掉的現象。
- 排除方式:
- 1.雙盲實驗:意即實驗主持者與受試者皆沒有提前知曉實驗內容,而是由第三方觀察者於解盲階段進行解釋與實驗結果之分析,以避免因實驗者與受試者之人為因素(例:預期心理、主觀意見等等)而產生誤導。
- 2.標準化(standardization):資料蒐集的所有階段(施測、晤談、實驗),都應該採用統一一貫的程序:以設計相同的問題、事前建立規則等方式,確保所有受試者經歷的實驗程序都是完全相同的。
- 3.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指將抽象的理論轉換為具有一致意義概念,讓研究人員觀察本身也被標準化。要如何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的方法:可以藉由在實驗中授予所有變項(variable)「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解決。 操作性定義是指:將事物以可觀察、測量、操作的方式來表達界定,例如我們對於飢餓這個抽象性概念,界定為人體連續24小時未進食。至於變項:則是指實驗中,數量或性質上會發生變動的任何因素。包含研究人員操控的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與因自變項變動導致出不同結果的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
- 被觀察者(被研究者)偏誤
- 在許多研究中,被研究者所造成的誤差也應該納入考慮,因心裡會影響生理的狀態(生理也會影響心理如老化)。例如: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另外還有「受試者效應」,當受試者得知自己被觀察時,可能會做出非典型的行為而造成誤差。
- 此外,相對於安慰劑效應,亦有「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或是發生霍桑效應,也就是被觀察者在被觀察前就已知研究問題,因此被觀察者會盡力去滿足觀察者的需求。
- 排除方式: 引入類似實驗條件的安慰劑對照(Placebo Control)。例如:不止比較吃真藥與不吃藥,還要比較吃真藥與吃假藥。
- 研究混淆變項因素
- 未控因素可能與實驗共變,使得實驗結果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研究時,希望能夠考慮這些混淆因素(研究時的實驗控制、研究後的統計控制)所可能造成的結果,並盡量避免這些行為(使用雙盲安慰劑),抑或是將其納入研究限制,在研究中考慮其可能對結果產生的影響,並估算其可能的影響範圍,從而刪除可能受到影響的資料。
- 假設有一實驗以「暴力老師導致暴力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將一所幼兒園內之學童依男女分組,且該實驗將毆打布偶定義為暴力行為。實驗中,幼兒園老師在男生組面前毆打玩偶,而在女孩組面前無任何毆打玩偶之行為,並在實驗結束後觀察學生,記錄其是否有毆打玩偶的行為。研究結果發現,男生組有毆打玩偶的行為,女生組則無。
- 此實驗可能有以下的混淆因素:
- 志同道合的分組
- 假設受試者能夠自由選擇組別,使得分組的性別不平衡。此時,男同學較多的組別很可能因為激素的影響,造成此實驗的結果可能受到干擾。
- 排除方式:由實驗主持者隨機分派組別,透過隨機的方式排除其他未考慮或隱藏的共變因子。
- 受試者間設計
- 在分組時,兩組中可能剛好有一組平均年齡較大,另一組平均年齡較小,若平均年齡大的學生本就相對暴力,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 排除方式:改採匹配法,由實驗主持者根據受試者性質分配,或改用受試者內設計排除個體差異(即對同一個受試者進行兩個實驗條件)。
- 受試者內設計
- 因受試者為幼兒園學生,隨著實驗時間的拉長,受試者可能在實驗後期開始變得不耐煩,故而影響情緒,導致受試者產生暴力行為。
- 排除方式:實驗條件要具有隨機的時間次序。意即部分受試者先進行實驗條件一,另一部分受試者則先進行實驗條件二,如此可平均結果降低時序上的差異;或是透過拉長時距,拉長兩個實驗條件進行的時間間隔,以盡量排除第一個實驗條件測試時間過長而可能造成的干擾。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编辑]利用信度以及效度來確保學者所做出的測量與其所假設的「構念」有所相關,且所有研究法都有潛在的信度與效度問題。
- 構念(Construct)
- 指在經過觀察、歸納、思考後,對於抽象的事物,創造出以其他一般抽象的觀念作解釋,並且能具體衡量的指標。例如:學者創造出「智商」這個構念,用以具體測量人們認知能力。心理學上常用構念來幫助理解人類的行為。
- 信度(Reliability)
- 指心理測驗、研究資料的一致性以及穩定性。信度良好就如同一臺精準的儀器,在不同時間下,只要給予相同條件,測出來的結果應該都要近似。相反的,如果我們站上一臺體重計測量體重,每次結果都大相逕庭,那我們就會認為其不具備信度,即結果不可靠。而信度高也不見得正確,若信度高但效度低(例如量體重來估計智商的高低),研究結果依舊不能信任。
- 信度測試(Reliability)可以分成三種:
- 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 同一時間點,同一組測量工具測出來的穩定度。其測試方法有三種:
- 折半法:將同一組測量工具在同一時間拆成兩份(多半以奇數、偶數題分半),並計算兩份測驗的相關係數,作為信度的估計。
- 克隆巴赫係數(英語:Cronbach's alpha),又稱 alpha信度(alpha reliability):對於同一個概念經常存在多道不同的題目,或甚至有多份不同的量表;不同題目或不同量表所測出結果的一致性,以相關係數之期望值表示,就是它們的「alpha信度」。alpha信度之詳細解釋及計算公式可參考超連結。
- 一般認為「alpha信度」的值具有下列意義:
Cronbach's alpha Internal consistency α >= 0.9 Excellent 0.8 <= α < 0.9 Good 0.7 <= α < 0.8 Acceptable 0.6 <= α < 0.7 Questionable 0.5 <= α < 0.6 Poor α < 0.5 Unacceptable
- 評分者之間的信度:評分者之間對於同一事件意見的一致程度。
- 長期穩定性 (Stability over time)
- .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 對同一群受試者,以同一測驗,在不同時間點測驗兩次;以這兩次測驗結果計算出的相關係數,即為長期穩定性(或稱再測信度)。此係數可以表示測驗結果經過一段時間後的穩定性;兩次測驗結果的相關係數越高,代表長期穩定性越好。
- 實施時須注意兩次實驗的相隔時間。若兩次測驗相隔時間太短,會受到受試者的練習與記憶之影響(即受試者對上次實驗內容記憶猶新),導致結果呈現出穩定性高的假象。
- 相反地,若兩次測驗相隔時間太長,受試者的心智發展與經驗累積可能改變測驗結果,而使兩次測驗結果的相關性被過份低估。
- 等值性 (Equivalence)
- .複本信度(Altemate-Form Reliability):
- 同樣目的的測驗可能在測驗型式、題數、難度或時間限制上類似或一致,但題目不同;這樣的測驗被稱為複本測驗。對同一群受試者,在同一時間以兩複本測驗施測。以這兩次測驗結果計算出的相關係數,即為等值性(或稱複本信度)。兩次測驗結果的相關係數越高,代表等值性越好。
- 效度(Validity)
- 即有效性,指評量測驗或工具是否能滿足其測驗意圖。一個測量人類的智商的測驗,應以智力題測量而非用體重計測量智商。
- 最主要的概念為建構效度,指測量工具能測量理論的程度。其可分為兩大類:
- 翻譯效度
- 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良好反應建構概念。可再分為兩類:
- 表面效度:呈現建構效度最弱的一種方式,僅以主觀判斷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能於表面上良好反映建構概念。
- 內容效度:確認可操作性在建構中對應的範圍是否良好反應。
- 效標關聯效度
- 以測驗分數和效標等準則來判斷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良好反應建構概念,和翻譯效度之差別在於翻譯效度的準則即為概念本身。效標關聯效度可再分為四類:
- 預測效度:衡量測驗工具之可操作化程度與理論上可預測的實驗結果之關聯性。
- 同時效度:衡量測驗工具之可操作化程度與現有實驗結果之關聯性。
- 聚合效度:衡量不同測驗工具對實驗結果所反應出的相似程度(理論上應該相似)。
- 區別效度:衡量不同測驗工具對實驗結果所反應出的分岐程度(理論上應該分岐)。
- 具備效度的實驗:代表研究人員能走出實驗室,將研究結果應用至社會。具信度而不具效度:此實驗沒有太大意義。例如我們利用精準的天平來測量物品的顏色,縱使天平多麼的精準、一致(信度),所得出的數據,對於我們想求得的變項或特性依然沒有幫助。
信度低 | 信度高 | |
---|---|---|
效度低 | 從測驗結果無法衡量原本預定測量之特性,且缺乏一致性 | 結果具備一致性,但無法衡量原本預定之特性 |
效度高 | 結果可衡量原本預定之特性,但缺乏一致性 | 結果可衡量原本預定之特性,且具有一致性及穩定性 |
研究的道德爭議
[编辑]每項研究計畫都有其可能獲得之「利益」,但實驗程序有可能涉及風險、痛苦、壓力,甚至是欺騙,使得受試者要付出適度的「代價」。心理學家必須適度權衡利益以及代價,並且設法減輕道德瑕疵。
常引發心理學倫理爭議的有以下兩個:
- 研究倫理
-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中文名為科學研究與倫理審查委員會。此委員會的宗旨在於審查世界各國科學研究之進行方法,從而確保他們符合道德標準。其審查與監督範圍包括生物、醫學和行為研究等,同時也進行某種形式的風險與收益的分析,以確定是否應該進行研究。
- 和人有關的研究
- 需要取得實驗對象同意
- 若非需要不要有欺騙的行為
- 事後釋疑
- 維護實驗對象隱私
- 和動物有關的研究
- 確認無法透過非動物來進行實驗才進行動物實驗
- 降低動物痛苦,如給予適當的居住環境、避免不合理的對待
- 和人有關的研究
- 神經科學倫理
-
- 神經倫理學:結合認知神經科學以及倫理學兩個領域,研究認知神經科學的倫理學或倫理學的認知神經科學
- 研究的新議題
- 記憶消除藥物的使用情境
- 腦部掃描測謊、犯罪傾向、學業表現、雇用的正當性
美國心理學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心理學專業人員的倫理信條與守則 」(Ethical Principle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就其中對於基本規範的重要準則進行說明:
- 充分告知後同意
- 人類為受試者的實驗中,主試者應該要在實驗開始前告訴將進行的程序、風險以及利益,而受試者須書面同意表示已獲得充分告知。並且擔保個人隱私將受保護,且受試者得隨時無條件退出實驗。
- 風險、獲益的評鑑
- 研究人員有義務將風險降到最低,告知受試者,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防萬一。在涉及風險時,負責審查的單位應充分謹慎權衡實驗帶來的利益是否有其必要性。
- 有意的欺瞞
- 有時實驗若告知受試者所有程序情節,勢必得到偏差的結果。然而並不能僅以此理由正當化所有欺瞞行為。審查委員會對於涉及欺瞞的實驗,可以施加約束條件、觀察實驗程序的初步示範,甚至可能直接駁回。最基本的要求:
- 可能帶來身體上的疼痛或是情緒苦惱者,一定不能被誤導。
- 必須具有科學、教育上的重要性,方足以說明欺瞞之正當性。
- 必須確定欺瞞有必要性,意即找不定其他更小侵害的方法。
- 研究人員在實驗完成後須向受試者解釋欺瞞必要性。
- 說明真相後,受試者有機會撤銷其資料。
- 事後釋疑
- 心理學研究重視研究人員與受試者間的資訊交流。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應使每位受試者參與聽證報告,並告知研究資訊,確定無人混淆、不安。若曾有欺瞞行為則必須一併告知欺騙的原因以及必要性。在報告完畢後,受試者考量自身權益後有權選擇撤銷自己的資料。
心理學專業人員論文的撰寫與發表
[编辑]一、 研究者應該忠實報導研究的發現,不得假造、修改或隱瞞資料。
二、 研究者應對其研究資料的真實性負完全的責任;研究論文發表後,如果發現論文資料有錯,應盡快的和期刊主編或出版者聯絡,以便更正錯誤,公諸讀者。
三、 研究者不應將他人之研究成果據為己有,如在文中偶爾使用他人的資料或著作時,應註明其來源。
四、 在一篇論文中,研究者可以在「作者」與「作者註」中公佈各方對研究的貢獻。對研究有重要且直接貢獻的人,得列名為論文作者;這些人包括:
- (1)形成研究概念或假設者,
- (2)設計研究者,
- (3)分析資料者,
- (4)研判資料之意義者,
- (5)撰寫論文者。
- 論文作者應按照每個人對研究的整體貢獻,依序排名。
五、 每篇論文均應在「作者註」指明「通訊作者」。通訊作者在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應對研究有重大貢獻,且熟知研究內容。
六、 以學位論文改寫之著作發表,主要作者應視貢獻而定。指導教授與學生應就作者序,在研究與發表過程中,依據上述第四點中所列的五大事項之貢獻程度,溝通決定作者序。
七、 當研究或論文發生問題時(譬如,有人質疑論文有剽竊之嫌),所有作者亦應共同分擔責任。故在論文完稿後,所有作者都應該閱讀論文手稿。主要研究者應準備文件,當所有作者都對論文內容認可後,大家共同簽名,以示負責。
八、 重複他人研究、使用他人觀點、引用他人文字,須在論文中說明來源,並加引用,否則即有「剽竊」之嫌。
九、 研究者不可「一稿兩投」,即同一篇文章不可以同時投遞兩個(或兩個以上)學術期刊,也不可利用同樣的一批資料,撰寫兩篇觀點類似的文章,分兩次投稿。下列情況和「一稿兩投」類似,唯在投稿過程及論文中若詳細說明狀況,仍為學術界容許:
- (1)將曾經發表在期刊上的文章重新收錄在「論文集」或其他專書中。
- (2)以新方法重新分析曾經發表之舊資料,並產生新觀點,或者以新的理論角度重新研判舊資料,並產生新結論之論文。
- (3)以「節錄」或「通訊」的方式將論文的部分內容先行公佈。
- (4)以另一種語言將論文全文翻譯或節錄轉譯。
十、 研究者應在其研究成果發表後五年內,保留原始資料以備查驗。若其他研究者有需要作其它分析時,研究者亦可分享其資料。分享之資料仍應遵守保密原則且應保障研究參與者的法律權益。
十一、 心理學專業人員於審查會議發表、期刊著作、獎助經費或研究計畫時,應謹守保密原則並尊重作者的所有權。
動物研究的爭議
[编辑]實驗動物被廣泛地應用於心理學、醫藥研究、科學研究等領域,許多學者相信使用動物進行臨床實驗,不僅會使得實驗結果更精準,且通過動物測試項目的物質更能適應於人體;然而利用動物進行研究也引起以下爭議。
- 基礎實驗缺乏臨床價值
- 反對使用動物研究的人認為,許多基礎的生理研究只是出於科學家的好奇,而非臨床目的及價值。不過支持者認為如果沒有基礎研究,許多疾病的研究勢必無法達成。
- 過多重複的實驗
- 相同的實驗結果反覆驗證,是科學驗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反對動物研究的人提出,科學界做了太多不必要的相同實驗,造成動物的大量犧牲。1975至1982年間的期刊抽樣調查顯示:有關動物飢餓的實驗已經刊行了550次,而且尚未包括許多從未在期刊上發表的實驗,這代表了有大量實驗動物的受苦與犧牲。
- 人類應用和動物實驗的差異
- 在動物身上實驗有效的藥物不一定作用在人身上,抑或是對人無害的藥物可能對動物有極大的危害。
- 例如:數年前由安眠藥Thalidomide所引起的畸形新生兒悲劇,此種安眠藥經動物實驗證實為安全,但事實上是對人類有害的藥物。相反地,人類常用的阿斯匹靈,在動物實驗中卻會致貓於死地;通常無害的盤尼西林也會對天竺鼠產生極大的毒性。
- 動物遭受不必要的虐待及痛苦
- 美國的動物福利法中規定,可能引起痛苦的實驗應諮詢獸醫師。除非動物「有必要」經歷痛苦,否則便需使用適當的麻醉劑、鎮定劑或止痛劑,或提出其他折衷的辦法。然而法律中並無明文定義何為「必要」的痛苦。例如在LD50藥物毒性測驗中,為了避免影響實驗結果,很少有研究者為實驗動物施予麻醉,因而造成動物極大的痛苦。
- 動物實驗養成殘忍的人格
- 在實驗室裡,研究者極易被訓練成把動物當成一種「工具」,久而久之可能會視動物所經歷的痛苦為理所當然。
- 動物實驗以外的替代方法
- 某些研究可以使用細胞或組織培養來完成,有時電腦模擬也可以作為動物實驗的理想替代方案。
動物研究有容易控制、繁殖快速、可以比擬人類、結果得用以促進動物健康等優點,但仍存有「人類與其他生物存有道德差異」的深層道德疑慮。為此,有學者訂定動物研究相關的嚴格準則,要求必須要有良好的環境,並且注重動物的健康福利等,以期減輕動物研究的道德爭議。
- 3R原則
3R原則是指在試驗中更加道德地使用動物的指導原則。
- Reduction(減少):使研究人員能夠從較少的動物獲得相當水平的信息,或從相同數量的動物獲得更多信息的方法
- Refinement(優化):減輕或減少實驗動物潛在痛苦的方法,並增強所用動物的動物福利。
- Replacement(替代):在可能實現相同的科學目標時,非動物方法優於動物方法的使用。
心理學的本土化
[编辑]心理學在臺起源與發展
- 心理學在華人文化中的發展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於1907年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哲學、美學和心理學,期間他學習了實驗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這些課程由威廉·馮特親授,蔡元培也是馮特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國學生。蔡元培回國後曾擔任教育總長與北京大學校長,並支持中國現代心理學先驅陳大齊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心理實驗室。
- 陳大齊來臺後曾任教於臺灣大學心理系與政治大學,並曾擔任政大校長。臺灣最早的心理學教育出現在臺灣大學的前身——日據時代的臺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初即在文政學部內設立心理學講座,講座由飯沼龍遠與力丸慈圓教授擔任,他們以臺灣高山原住民族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智能、記憶與色彩觀念。當時從德國大批購置實驗儀器並收集外文心理學書籍,這些資源在臺灣光復後仍保存在文學院哲學系內。
- 心理學在臺灣有系統地發展應追溯至1949年。具有心理學背景的臺大校長傅斯年在哲學系方東美教授的建議下,決定於理學院內創立心理學系,由北京大學畢業的蘇薌雨教授擔任系主任。創系之初的教員包括陳大齊、鄭發育及湯冠英等教授,其後許多大學也相繼創立心理學系。
早期心理學研究
- 在日據時代的臺北帝國大學,早期心理學研究主要集中在臺灣高山原住民族的智能、記憶和色彩觀念上。這些研究幫助理解原住民的心理特徵和文化背景,對後來的心理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經驗。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 1949年後,臺大心理學系的成立標誌著臺灣心理學教育和研究的系統化發展。在蘇薌雨教授的領導下,心理學系逐步發展壯大,並吸引了陳大齊、鄭發育和湯冠英等著名學者的加入。他們的教學和研究推動了心理學在臺灣的快速發展。
心理學的應用
- 現代心理學在臺灣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僅限於學術研究,還包括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和工業心理學等領域。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和實踐,在心理健康、教育改進和企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術機構和學會
-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臺灣成立了許多心理學相關的學術機構和學會,如臺灣心理學會等,這些機構在推動心理學研究和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心理學會創辦
[编辑]- 心理學在台灣的發展基本上和在其他地區一樣,即先有研究者零星分散的任職於一些機構,然後由這群人再組成學會、發表期刊、學術研究報告,以提升該領域的學術人口。學會的成立是一個區域學術發展的重要指標,顯示該領域的學術人口已經達到關鍵數量。而在1961年臺灣的心理學界創辦了「中國心理學會」,在2003年更名為「臺灣心理學會」,該學會更在2017年成為國際心理科學聯盟的一員。創立台灣心理學會後,其他一些次領域的學者也成立更適合他們專業的學會,如臺灣臨床心理學會、臺灣認知神經科學會等。但是,在心理系於臺灣大學理學院設立後,國內的心理學者所從事的心理學研究,依舊無法擺脫對西方心理學內容的依賴;無論是方法學、概念及研究範圍、主題等層面,皆無法有所突破。直到近年來臺灣國內學者深入反省,與文化內涵關係密切的心理學研究應該朝「本土化」的方向探索,因而有「本土心理學」研究的誕生;最有名的倡導者為臺大心理系楊國樞教授,致力於推動華人性格研究。
心理學本土化
[编辑]- 心理學本土化是台灣心理學界所倡議的一項重要學術運動,它追求華人心理學研究在世界心理學潮流中的定位與特色。從早年劉英茂教授建立中文字詞常模推動中文認知研究,以及柯永河教授建立「柯氏性格量表」測量正常與異常的行為開始,一些台灣心理學家便努力思考華人文化下獨特的心理反應,一起推動具有文化特色的心理學研究。隨著西方跨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一些非歐美背景的社會心理學者認為進行跨文化下比較的心理學研究,只是反映西方心理學家對不同文化的設想,以及他們自己的理論建構,無法真正讓人們了解生長在非西方文化下的人的思維行止。楊國樞教授曾在1993年指出西方跨文化心理學的大多數研究都是採取西方心理學的研究課題、理論、變項及工具,難以反映當地的社會文化真相。比如與希臘裔的美國心理學家討論中國人有關於「仁」的觀念,對方則完全無法理解與掌握。
東方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
[编辑]- 對於身處各個文化的心理學家而言,應當思考與自身文化相關聯的心理學議題,並設法設計符合當地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來探討這些議題。以臺港陸三地的本土心理學家為例,他們會研究孝道、人情面子、中庸之道、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小不忍則亂大謀等等屬於中華文化獨特的心理現象、議題,或是「社會取向」、「關係取向」及「家長式領導」在工商或其他心理學次領域中的角色,相對於西方心理學的概念,這更貼近於華人的日常生活。由於本土化運動的影響,重新提醒了心理學界重視社會文化對人類認知、情緒與其他心智歷程的主導性作用。一些學者致力於建構本土心理學資料庫,「臺灣地區華人情緒刺激與相關反映常模」即為一例。而楊國樞教授在1995年舉辦了第一屆的「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廣邀兩岸三地與海外各領域華人心理學者參與,目的之一便是希望散播華人心理學本土化學術的種子。此會隔年舉辦一次,現在已成為華人最大的心理學學術會議。
- 本土化心理學運動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研究本土現象,而是重新提醒心理學界重視社會文化對人類認知、情緒與其他心智發展歷程的主導作用。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開設的「本土心理學概論」對於其理論、研究方法有更深一層的介紹,課程中廣邀各地學者、研究員針對不同主題進行分享。
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编辑]從前言中已讓我們對「心理學」這門學問有初步的了解。然而想更深入探討這門科學,我們可以從它所形成的歷史脈絡,以及其衍生出的六大主義,來充分瞭解心理學的背景知識。首先,我們得從心理學是如何出現進行探討。
哲學心理學與科學心理學的中心思想發展
[编辑]心理學可以說是以哲學為起源,科學為推進力,而衍生出的一門學問。以1879年為分水嶺,自這一年開始,科學的心理學逐漸為社會所公認,且以科學方法研究心理學的活動,開始得到大家的響應。關鍵人物是德國的生理學家威廉.馮特,他是第一個將自己稱之為心理學家的人,其在萊比錫大學所創之心理實驗室被視為是現代心理學的開端。
西元1879年以前,統稱為哲學心理學的年代。哲學心理學顧名思義是以哲學的角度來影響心理學的發展,以探究人類的本質為出發點,融入哲學性的思考與分析,像是「知識論」,用來探討人如何而能知覺這個世界。雖然哲學心理學以古代文明為支撐背景,像是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皆屬於受哲學心理學影響的學者,但仍然相當模糊難以界定,因此之後才會有科學心理學的崛起,給予心理學更穩固的方向發展。
兩個影響心理學重要的哲學觀點:
- 理性主義(Rationalism)代表人物 柏拉圖,笛卡兒
- 知識由邏輯推理而來,人先天即有詮釋知識的機制,複雜混亂的訊息會經過組織解釋、統合、邏輯推演而成為知識;此一觀點影響了完形學派(Gestalttheorie)的心理學家。
- 經驗主義(Empiricism)代表人物 亞里斯多德, 洛克, 休謨
- 知識由感官經驗而來,經後天的累積獲得。洛克的《人類理解論》提出白板論(Tabula Rasa),主張人並沒有被天賦的觀念,人在出生時猶如一塊白板,隨著後天經驗的增加而積累成知識;此一觀點影響了連結論(Connectionism)的心理學家。
而哲學心理學又可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西方上古心理學史
[编辑]一般認為其介於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為止,著名人物如前述之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 柏拉圖
- 著名的二元並存論,強調人性存有兩個世界,一個為身體所處的現實世界,另一個為靈魂所在的理性世界,且靈魂是以理性為中心,慾望、感情其次。此外,有學者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論(本我、自我、超我)受其影響。
- 亞里斯多德
- 亞里斯多德著有「論靈魂」一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心理現象的著作。他是第一個理論性的解釋心靈運作方式的人,並對於當時仍以靈魂為探討方向的哲學心理學來說,有著顯著的影響力。亞里斯多德認為心靈如白紙,站在經驗論的立場研究心理,他的研究內容包含記憶、感情、睡眠等主題。其對於身心關係的研究影響後來十九世紀的心理學,且其提出的一元論反對柏拉圖主張的二元論。
- 一元論(Monism)是認為世界只有一個本原的哲學學說,乃本體論的分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唯心主義的一元論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中立一元論認為,物質或精神皆是唯一實在者的我們所觀測到或認知的性質。
近代心理學史
[编辑]近代心理學史始於十五世紀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心理學家威廉.馮特(1832~1920)所創的結構主義為止,著名人物有笛卡兒、洛克、康德等。文藝復興期間孕育出的三大學派: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及浪漫主義。其對於身心、天性與教養、知識來源、自由意志等等的討論,對後來的心理學有功不可沒的貢獻,並在後期產生用「以人為本」為研究重點的實驗心理學家,如謬勒。
- 笛卡兒
- 笛卡兒提出「先天觀念論」,賦予身心關係一種突破性的思考。認為由心為出發點,理性控制身體的各種活動,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將哲學心理學的觀念逐漸導向科學心理學。
- 洛克
- 十七世紀英國的心理學經驗主義促成了英國哲學家休姆及洛克發展出了經驗主義。洛克提出「經驗主義」,是一種和笛卡兒相反的論點,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藉由後天經驗所影響的,而知識的來源則是建立在感官經驗。
- 康德
- 啟蒙時代著名的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許多流派。
現代心理學史
[编辑]始於十九世紀威廉.馮特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期間經歷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並一直到近期的認知主義。
早期現代心理學興起於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立的心理學實驗室。20世紀初,弗洛伊德藉由其臨床治療經驗中所創的精神分析學,深深影響著後來心理學發展,尤其心理治療面向。
20世紀早期的自然科學傾向機械式宇宙觀,使心理學家提出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並認為不該探討定義模糊不清的「意識」問題。行為主義受到當時學界的支持,藉由行為主義方法所獲得的資料,比運用精神分析方法的資料來得更有說服力。由於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含有許多問題,再加上過於主觀的判定,致使多數心理學家都撇清與精神分析的關係,並強調心理學不是研究意識的學問。
行為主義盛行期間的心理學派,除了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外,還有從存在主義衍伸出的存在心理學,以及20世紀60年代的人本主義。
20世紀6、70年代,因為醫療技術及實驗方法的進步,使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有更迅速的發展。此外,社會心理學承繼完形心理學以及第二次大戰後的社會需求,因此也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門類。
東方心理學史
[编辑]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其活動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如「心之官則思」(《孟子》),「人精在腦」、「頭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黃帝內經》等涉及醫學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闡述和應用。
而佛家哲學中,人類的心識活動,稱為「有為」,其泛指一般人意識與潛意識中以自我為中心而有私欲性的心識活動,其中佛家中的一門派別認為煩惱的來源是自我意識的成份。自我意識形成後就會衍生喜愛、癡心、傲慢等心態,進而產生欲望。
另外老子分析人的認知,第一步是為了生存,所以需要區分本來沒有區別的萬物;區分之後,就有欲望;欲望產生之後,就有了自我意識。整體上而言,東方的心理學重視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在這一部份,莊子可說是對於人類的心理探討最深的古代東方學者。
莊子對人類的心理世界,以及心理活動有著敏銳的觀察、深刻的認知。在齊物論中也提及環境會影響人心,讓人的本性日漸消散。人類時而欣喜,時而憤怒,時而悲哀,時而歡樂,讓莊子不禁思考究竟是認知支配情緒,還是情緒影響認知?這其實是不得知的。
另外,莊子非常強調有關於立場所影響的心理認知。他曾經說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大意是在說是非對錯的判斷是由於立場所致,而立場則是由於先前環境所致,造成內心自己選擇了標準,而有了一切人類的情緒。
古典心理學理論的重要研究取向(學派)
[编辑]研究取向 | 簡述 | 具代表性的心理學家 |
---|---|---|
實驗心理學(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主張心理學能夠進行實驗和科學數據分析 | 馮特(Wilhelm M. Wundt) |
結構學派(Structuralism) | 採用內省法探討人類意識的結構亦即基本組成結構 | 馮特(Wilhelm M. Wundt) |
功能學派(Functionalism) | 探討為什麼人(動物)會發展出某種心理特質,著重在心智與行為怎樣(How)及為何(Why)發生 | 詹姆士(William James) |
完形心理學派(Gestalt Psychology) | 主張一個人知覺意識受刺激訊息的組型所影響,研究須從全體刺激在結構完好時入手 | 馬科斯·韋特墨(Max Wertheimer) 寇特·考夫卡(Kurt Koffka) 沃夫岡·科勒(Wolfgang Köhler) |
心理分析學派(Psychodynamic) | 探討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及潛意識對其造成的影響 |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榮格(Carl Jung) 阿德勒(Alfred Adler) |
行為學派(Behaviorism) | 主張由於人類心靈是無法客觀研究的,所以應該集中研究於探討動物的行為,較接近當代的科學基礎 | 華生(John B. Watson) 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 |
新行為學派(Neo Behaviorism) | 在華生行為學派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加入中介變數而誕生的一系列學術流派的總稱 | 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 |
社會文化取向的研究(Social-cultural) | 主張在探討一個人的行為與思維時,應重視此人所屬的文化和社會環境對他的影響 | 海德(Fritz Heider) 費司丁格(Leon Festinger) 夏赫特(Stanley Schachter) |
認知學派(Cognitive) | 研究的重點在於探討人類的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功能的心理機制,類似電腦科學:探討資訊取得、處理、儲存的過程 | 艾賓浩司(Hermann Ebbinghaus) 皮雅傑(Jean Piaget) |
實驗心理學(Experimental psychology)
[编辑]讓心理學得以實踐的是科學實驗。德國心理學家馮特(Wilhelm M. Wundt)被公認是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於西元1874年發表了《生理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此為第一本心理學課本,展露了馮特欲利用客觀的研究量測轉變心理學為科學的強烈企圖。在此書中,馮特將科學方法導入心理研究,使心理學脫離生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馮特於西元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採用科學方法「內省法」進行心理學研究,所以1879年也被認為是科學心理學的開始。這兩項貢獻確立了科學心理學的地位與未來發展。馮特也創建了心理學的第一個學派「結構主義」,與其弟子鐵欽納(E. B. Titchener)同為集大成者。馮特認為心理學是能夠實驗和科學數據分析的,他的實驗中會訓練受測者表達心理感受的方式,讓他們可以較精準地敘述心裡的感受,但現代心理學認為人們說出心裡的感受仍是主觀的想法,因人而異,不能將這些數據視為精準的心理學分析。
由奧斯瓦爾德•庫爾佩(Oswald Külpe)所領導的維爾茨堡學派(Würzburg)亦在實驗心理學的發展中設下了一個里程碑。庫爾佩與其他的科學家共同開發了一種新的實驗方法,在其設計的實驗中,實驗對象會先受到較複雜的刺激(如:邏輯問題),並在一段時間後(如:解決問題),向實驗者回顧在此過程意識所發生的事情。並在此過程中,發現了不同於馮特(Wilhelm M. Wundt)的意識元素,包括意識集(Bewuβtseinslagen)、意識(Bewuβtheiten)、想法(Gedanken),並被統稱為無圖像思想。
結構學派(Structural Psychology)
[编辑]- 提出者:馮特(Wilhelm M. Wundt, 1832~1921)& 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Titchener, 1867~1927)
- 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即心理經驗的構成元素及結合的方式與規律,他認為藉由科學的分析可以剖析人類的意識經驗,進而找出意識組成的基本成分。並主張心理學應該用實驗內省法研究意識經驗的內容或構造,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及如何結合成各種複雜心理過程的規律。他的主張可能是受到當時其他科學確認基本單位後蓬勃發展的影響,例如化學的元素學說、物理的原子學說以及生物學的細胞學說。他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純科學,其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但不重視心理學的應用。該學派是用實驗法獨立研究心理學問題的學派,促進了西方心理學派的興起和美國心理學的發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現代心理學組成部分。
- 背景:古典物理學發達,提出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
- 內省(Introspection):將意識(Consciousness)分割成多塊(building blocks)
- 心理學是從個體本身的觀點研究其自覺的經驗,因此採用內省法來進行實驗。內省法,又稱「自我觀察」,是一種受試者陳述自身意識經驗,而讓研究者研究內在心理歷程的方法。在內省法的實驗中,參與者必須於實驗期間詳細檢查自己經驗了什麼,並於實驗結束後將自我省查的結果表達出來。然而,參與者不被允許任意的自省,他們必須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進行精準的自省。通常,研究者會要求受試者在實驗中檢視各種「生命要素」(如:感覺、知覺與情緒),以及一些能引起生命要素反應之刺激(如光、聲音、顏色)的狀況。例如受試者可能會報告「快節拍會引起激動的感覺」。
- 人類的意識是由思想、情感與衝動所組成的,其中思想來自於外界,屬於客觀的部分,而情感與衝動都是由內在所萌生的,因此屬於主觀的部分。
- 主張心理就是意識經驗,心理學家的主要工作是發現基本意識經驗的性質,必須對意識經驗加以分析,得出若干的心理基本要素之後,再研究各心理要素之間的關係。
- 缺點:內省法偏主觀,有過於狹隘的疑慮。
- 心理分析學派:反對結構主義只重視意識經驗,而不重視意識以外的部分。
- 功能主義學派:反對結構主義以心理結構為研究主體,而不重視意識的「功能」,例如推理、記憶、運算等。
- 行為主義學派:批評結構主義的「內省法」仍舊流於主觀、不夠客觀科學化。
- 完形心理學派:認為結構主義將意識切分成基本元素是根本上的錯誤,因為意識並非單由這些小部分組成,更包含不同部分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新性質。
- 認知主義學派:認為結構主義缺乏生物學基礎。
- 沒落:結構學派的沒落可能是因為透過內省法所產出的研究發現難以被重複驗證,一個難以重複驗證的研究難以取信於人,故造成了結構學派的沒落。此外,研究結果與日常生活世界的不相容,無法解決現實世界的心理相關問題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以下為結構主義的重要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 | 生平 | 理論內容 |
---|---|---|
古斯塔夫·西奧多·費希納(Gustav Fechner) | 德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是一位實驗心理學的早期先驅以及心理物理學的創建者。 | 藉由觀察一個人對感官刺激的反應,來了解心理現象。例如費希納定律(Fechner law)指出,S=KlogR,S是感覺強度,R是刺激強度,在絕對閾限(Absolute threshold)之上,刺激強度如果按幾何級數增加,而引起的感覺強度卻只按算術級數增加。費希納的實驗方法稱作為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這是在有關感官與知覺的研究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實驗方法。 |
威廉·馮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 | 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開設實驗心理學的課程,被稱為實驗心理學之父。 | 強調以「經驗」為研究對象,用「內省法」分析出意識過程的基本元素。認為最簡單的心理元素是感覺(sensation)和感情(feeling)。這兩種心理元素會組成各種複雜的心理現象。藉由研究者給予刺激,來觀察受試者的反應。[7]在一個研究中,馮特和他的學生希望探討外界的刺激會在人類的意識中引發何種反應,他們用節拍器發出聲音,控制發出聲音的頻率和時間長度,當參與者聽到節拍器發出的聲音,要檢查自己在這段時間內經歷到甚麼,然後將內心省察的結果報告出來(即為內省法),從中馮特發現到人類反應時間的存在。而為了精密控制實驗的進行,馮特在實驗中採用許多器械,包含能記錄千分之一秒的計時器以及能呈現短暫刺激的速示器,藉由這些設備,馮特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例如參與者的反應時間會受到實驗只是的影響,當彭特給受試者以下兩種指示:一為聽到聲響後立刻說聽到,二為聽到聲響後立即覆誦該聲響。經比較發先接受前一指示的受試者反應時間較後者快,這個實驗也是第一次有人以實證研究資料區別感覺(sensation)以及知覺(perception),馮特認為感官有兩個要素:性質(quality)和強度(intensity),同時他也開創了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這個測量指標探討心智運作的研究策略。
馮特的風格對心理學界有著極重大的啟發,他的研究顯現了科學實驗的特徵,意即研究者改變刺激的某些因素進而測量受試者的感受或反應。在當時對其他的心理學家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因此,在馮特成立實驗室不久後,吸引了不少心理學者進行類似的研究。 |
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 | 英國籍美國心理學家,是馮特的學生,他在康乃爾大學中的實驗室使用內省法來研究心理學。 | 在馮特的感官要素中再加入了第三者:清晰度(clearness)。認為心理學和物理學之間的區別,乃在於物理學所研究的經驗並不為所經驗的個人、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 |
註: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區分心理學和物理學的想法,可藉天文學上的觀察為例來加以說明。在1796年,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天文學家馬克林(Maskelyne)發現,他的助手觀察星星經過的時間相較他所得的時間,幾乎慢了一秒鐘;1794期間,他們兩人對星星經過的時間的觀察相當一致。然而到了1795的夏天,馬克林發現助手所記錄的時間往往比他慢半秒鐘。馬克林當然一再提醒他的助手,而且這位助手也顯然努力加以修正。但在1796年初「延誤」的時間竟然達到了十分之八秒。這個「誤差」是相當嚴重的,因為當時鐘錶的校正要依賴這種觀察,而且根據這個鐘錶才能決定天文學上的時間和地點。馬克林沒有辦法,只好將他的助手解聘。 這位助手失職的原因,一直到1819年天文學者貝瑟爾(Bessel)的研究才搞清楚,並證實這位助手並不是故意疏忽造成錯誤的,這種錯誤乃是個人在觀察上有誤差的緣故。換句話說,今天即使是很資深的天文學家做觀察,得到的時間也會不一樣。縱使相差不大,總免不了有波動,有時快、有時慢。鐵欽納所謂的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即是指此:若所測量的經驗,因人而異,則對這個現象加以研究的,便是心理學研究的課題。簡而言之,物理學研究的準確性不會依靠於操作者(實驗人員)的經驗,而心理學研究的則是依賴於操作者的經驗。
功能學派(Functional Psychology)
[编辑]- 提出者:詹姆士(William James)
- 受到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天擇說影響
- 研究心智如何協助個體在環境中活動
- 從動物的觀察能提供關於人類行為的線索
- 應用:帶動心理學重視應用,並影響教育界(如霍爾:發展重演進化歷史;杜威實用主義:思考與創造)。
- 簡介:興起於1890年代,以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為先驅,其被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著作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ey)和安吉爾(J. Angell)等等。 此派受達爾文(Ch. Darwin, 1809~1882)進化論及美國實用主義的影響,認為生物的每個特徵必具備某種特定的功能,使其利於環境中生存,而意識是人類的重要特徵,所以他認為意識對人類的生存必擔任著重要的部份,因此他主張心理學的研究應重視心智功能。詹姆斯也在心理學史上首次提出「意識流」的概念,認為人類的意識是「動態」的,他將人類的意識比喻為河川,覺得意識活動是像不停流動的「流水」,是不能夠將流水截斷分析內容的,因此無法以內省法研究。而杜威也曾透過反射弧的概念來反對結構主義,他認為意識活動就像反射弧,是個完整的連續流程、循環,不能將刺激、感覺及反應各自孤立來理解。而詹姆士強調心理學的分析應著重於個人適應環境時所顯現的心理及行為功能,透過「觀察」理解意識是如何組成,而非分析大腦的意識「結構」,因此主要採用了觀察法與實驗法,研究對象也從個人擴大到動物層面。
- 缺點:即便有相同的研究方針(探討意識的生存功能),但是卻缺乏一致的研究方式及解釋。
強調應用性,和基本的心理學研究問題無關。
完形心理學派,又稱格式塔學派(Gestalt Psychology)
[编辑]- 提出者:
- 魏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完形心理學的創始人。首先從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的實驗,對物體移動的感覺做出解釋,例如火車移動時窗外靜止不動的物體似乎不斷往後退去,揭櫫了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對於「創造性思維」(Productive thinking)無論是在心理學對於思維的觀點上,或是在教育實踐的啟發上,都是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 柯勒 (Wolfgang Köhler,1887~1967):以小雞視覺辨別實驗為驗證完形心理學提供實驗的依據;並且以黑猩猩為對象,進行著名的實驗研究,研究頓悟學習,將完形心理學系統化。
-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假若要為心理學下一個定義的話,我們可以說,心理學是探討生物和外在世界接觸時的行為的科學。」將完形理論貫徹到發展心理學的體系中,擴展了完形主義理論的研究範疇。
- 貢獻:提出許多知覺組織結構的原則
- 應用:改善教育
- 格式塔學派(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ism)反對馮特的結構主義,認為意識經驗是一個不能分割的整體,無法被還原成要素,也就是「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the whole is something els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形狀(shape)、形式(form)」,就像是一杯飲料如果把所有的原料分開來的話,就會失去其原本的意義,因此研究時必須要從整體的總和下手,而非多種單一元素的組合。格式塔心理學是由德國心理學家馬克思·韋特莫(Max Wertheimer)創建,他提出了一篇著名的論文《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Perception of Movement),之後他在法蘭克福大學認識的兩位助教庫勒(Wolfgang Köhler)以及考夫卡(Kurt Koffka)將學派更進一步擴展。
此外,出生於德國的美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融合了社會心理學,創立了拓樸心理學,提倡心理學不應該只研究個人單獨行為,也要研究一群人在一起的行為,因為人在團體中會因所在位置或角色受到周圍影響,庫爾特·勒溫成為第一位重視並社會行為的學者。
- 拓樸心理學
勒溫(Kurt Lewin,德國心理學家,1890~1947)所創立,否定行為學派所提倡的刺激-反應的單一對應關係,而認為人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行為上的變化。這個環境不是純客觀的環境,也不是考夫卡(Kurt Koffka)所說的行為環境,因為行為環境實際上是意識中的環境。勒溫所謂的環境被他稱為心理環境,是僅對行為有所影響的環境,他稱之為準環境。勒溫把準環境區分為三種,即準實在的環境、準社會的環境和準概念的環境。舉例說明準實在的環境,其他兩種環境的意義就可以類推瞭解。他說:「好比一個兒童知道他的母親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園中的游戲的行為便可隨之而不同,可是我們不能假定這個母親是否在家的事實存在於兒童的意識之內。」這就說明勒溫的心理環境有別於考夫卡的行為環境。
勒溫把需要區分為基本需要和準需要。飢思食、渴思飲,這種生理需要屬於前者;寫好了信要投郵筒,畢業臨近要寫論文,這種需要屬於後者。根據勒溫的學說,一個人有所需要,便產生了一種心理的緊張系統,心思不定,坐立難安,必須達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滿足了需要,然後緊張系統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得以恢復。
格式塔心理學主張人的知覺並不是由單一刺激引起的單一感覺所構成,而是由整體所決定、更為龐大的東西。格式塔也強調東西有趨於規律安定的傾向,這種傾向稱為蘊涵律(德文:Gesetz der Prägnanz,又稱為布拉哥南斯律)。蘊涵律包含了接近律、相似律、閉合律、連續律等(參見後面的章節-感覺與知覺),接近律指接近的物體容易被看做一體;相似律指彼此類似的物體傾向被歸類成一體;閉合律指許多獨立的元素因其排列關係,容易被看成封閉的圖案或物體;連續律則指呈大腦習慣將連續排列的物體看起來是連續的形體。而以上規則常會在平面設計上使用。
另一個格式塔心理學研究的是飛現象(Phi phenomenon,又稱視錯覺),產生視覺必須包含刺激及視覺系統的配合,而光線視刺激的主要來源,所以視錯覺指的是實際上靜止的物體或圖形,通過快速連續的閃爍顯示,在視覺上營造出一種正在移動的錯覺,例如 Akiyoshi Kitaoka 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旋轉蛇。而生活中常見的電影、霓紅燈(紅燈依序亮起,營造出紅燈在跑的假象)也都是似動現象的例子。
似動現象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 自動現象:例如黑暗中看到的光,漸漸亮起,看起來有靠近的感覺;而變暗又像是後退,其實本身並沒有動。
- 閃動現象:又稱飛現象,一般看到的霓虹燈就是,只是輪流亮起紅燈,看起來好像是紅燈在跑,其實並沒有。
- 誘動現象:例如布袋戲人偶不動背景動,像人偶在飛的樣子;物體沒有動,但受到另一物體移動的刺激,會感覺原先的物體移動。
心理分析學派(Psychodynamic)
[编辑]由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創立,主張行為受內在所驅使,和馮特一樣,佛洛依德注意到心理結構的成分,但他將重心放在意識不到的歷程。佛洛依德認為「意識」只包含了知覺那部分的訊息,還有許多平常無法覺知的訊息隱藏在「潛意識」(Unconscious)。雖然在一般情況下因為心理防禦機轉使得人們無法得知潛意識的訊息,但這些訊息卻不知不覺影響著人類行為,一個有時會因為這些訊息而做出社會認為「病態」的行為,他認為可利用精神分析,在防禦薄弱時(例如夢境中或者自由聯想)收集潛意識的訊息,並分析這些訊息可能的意義及對個案的影響。佛洛依德身為一名精神科醫師,在臨床經驗發現早期創傷經驗在長期困擾會導致精神疾病,在1885年時到巴黎拜著名神經學家沙可(Jean-Martin Charcot)為師,受到沙可研究歇斯底里的影響,開始了他對於早期或童年創傷經歷和情緒病的研究。佛洛依德也發展了許多重要理論,例如其著作《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三部分人格結構、性心理發展等。
佛洛依德的理論在實務工作上也有深遠的影響,臨床心理學家如榮格(Carl Gustav Jung)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等,運用其理及分析方法來診治個案,也對其理論作進一步地修正。然而佛洛依德理論最飽受批評的是其無法進行科學檢驗,亦即缺乏「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因此不被視為真正的科學;但心理分析理論仍在其他領域如文學、藝術、哲學都有重要的影響。而其它人文學科學者們則認為佛洛伊德「根本不是科學家,而是個詮釋者。」
行為學派(Behaviorism)
[编辑]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ohn B. Watson,1878.1.9-1958.9.25)在1913年通過動物行為研究而創立。行為學派主張所有行為都是制約的結果,強調心理學是以客觀的態度去研究外在可觀察的行為,環境藉由增強特定習慣來塑造行為。承襲了功能主義注重環境與強調致用的觀點,改進了功能主義對科學方法地忽略,行為學派以較嚴謹的實驗取向,將研究集中於探討動物的行為,因為心靈難以客觀研究。20世紀初期,華生在演講時以「從行為主義者看心理學」為主題,隨後此演講內容發表在《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主張心理學的價值在對於行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意識。上述文章的第一段簡明扼要地描述了華生的行為主義立場:
根據行為主義觀點,心理學是一門完全客觀的實驗性的自然科學。它的理論目標是預報和控制行為。「內省」並不是構成它最內核的部分,其資料也不具備充分的科學價值,來解釋意識。行為主義者在研究動物反應的努力中,認識到人與動物之間並沒有分界線。人的行為,連同其所有的精巧與複雜,只構成行為主義者的總體研究計劃的一部分。
行為學派認為任何行為都可分解成「刺激」及「反應」的聯結,而心理學的目的就是發現從刺激引發反應的規則,而所謂「心靈」則是夾在刺激和反應中間的「黑盒子」,並非心理學需要或有能力去討論的對象。而華生最著名的言論:
“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竊賊。我承認這超出了事實,但是持相反主張的人已經誇張了數千年。(1930) ”
而在華生鼓吹行為主義前,已經有學者用一些規則解釋動物的行為,如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讓狗在看到飼養者身影或聽到聲音就會分泌唾液,而在此之後,華生也做了小艾伯特實驗,讓小艾伯特在白鼠與巨響產生連結,並產生恐懼,從此看到白鼠都會害怕。除此之外,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8.31-1949.8.9)是另一位發現行為規律的先驅,其知名的「迷籠」實驗,研究貓如何學習從中逃脫出來,而此研究也發表在《科學》(Science)及《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
在實驗中,桑代克以迷籠實驗發現嘗試錯誤的學習原理,深入研究與分析影響學習之因素,將之整理成三大類,即為學習三大定律。
- 準備率:桑代克發現貓在飢餓時,比較會有打開籠門來出籠吃東西的行為。也就是當個體在生理心理上有所準備(飢餓的貓)時,行為結果通常會較符合預期之反應;相反地,若在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反應結果通常不如預期;而若沒有讓有所準備的個體表現時,通常會使該個體感到挫折。
- 練習率:桑代克發現若是讓貓能多次練習,貓開啟籠門逃脫的速度與正確度也會提高。也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個體能透過反覆、大量的練習來增強反應與刺激的連結,使學習效果增加,而學習記憶也能從短期記憶,透過反覆學習變成長期記憶。
- 效果率:在實驗中,桑代克發現若籠外擺放食物時,貓的開籠反應會比較強烈,但若是將籠外的食物取走,貓的反應會減低,積極主動又正確開籠的行為呈現削弱現象。這可以說明若是能滿足個體的需求時,刺激與反應連結較強,個體的表現也會較佳;反之,若是反應後的結果是負面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就會被減弱。
除了學習三大定律外,增強理論亦為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之一,增強理論應用效果率原理,來研究若是個體的表現行為與結果,例如:當小朋友向老師主動問好時(行為表現),老師報以熱烈回應並給予肯定(提供增強物),未來小朋友更容易主動向師長打招呼(增加行為次數)。
新行為學派
[编辑]- 格斯理的鄰近性學習理論
- 基本定律
-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理(Edwin Ray Guthrie,1886-1959)是新行為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深信科學應研究可觀察、客觀的事實,重視關於華生的機體內部的刺激-反應間的作用。格斯理將鄰近性學習理論解釋為伴隨著某一種運動的刺激性成分及運動本身的聯動(學習為刺激的要素和學習目的之間形成的聯動),在一種運動中,若成分機制越多元,與之相結合的刺激便越多樣,學習、練習的時間便愈多。簡而言之,學習是由必要的練習、大量的線索與反應配合和錯誤糾正所組成的聯動,最終在個體本身匯集大量的習慣下,一次性地完成學習這個動作。
- 應用
- 學習過程之控制:鼓勵或阻止特定行為之發生,並找出導致此行為發生的線索,安排適當情境,引導發展,良好行為得以發生。多用刺激支持良好之行為,因為任何之行為都可能是一個複合刺激的組合,良好行為的建立所連結的刺激越多,將有效減少個體分散心思去對抗不良行為並強迫自身不停做出反應,而為了養成特定之習慣,習慣將成為自動反應。如:在遇到紅燈的時候即立即停車。不破壞正常秩序以達成正確反應。
- 心理治療: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為漸進式暴露療法,共包含三個步驟:
- 刺激的層次:根據情況引起的恐懼與引起恐懼的事件中心理上的接近程度,並依次排列。
- 放鬆訓練:教導如何使放鬆的活動處於直接的語言控制下,辨識個人的緊張、放鬆的時間點。
- 對抗性條件:將忍受和對抗性條件作用做結合,消去個人的焦慮之抑制,降低刺激系統中較弱刺激之恐懼。
- 假設演繹方法論
- 是指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後,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美國心理學家克拉克·赫爾(Clark L.Hull 1884—1952),為新行為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赫爾的心理學觀點源於科學理論和哲學的理論。
- 思想淵源
- 赫爾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可向其他的物理學等,採用假設演繹方法論。此理論體系,不僅能將實驗結果加以統整,使其變的系統化,更可指出未來之研究方向。
- 研究內容
- 赫爾指出,發現科學事實的方法有:第一種是無計畫的觀察;第二種是系統性觀察;第三種是對觀察的假設進行驗證;第四種則是根據嚴格演繹的三步驟法(假設演繹法)。
- 而假設演繹法是赫爾認為最有價值的,此方法有三種步驟:首先是引入定義系統;其次是公設(選擇理論命題作為研究前提);最後得出定理(以定義及公設的內容中,演繹而來的)。
- 非正統行為主義-挫折與攻擊
- 美國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約翰.多拉德(John Dollard, 1900-1980)和美國心理學家尼爾·米勒於1931年合著出版《挫折與攻擊》一書,內容談到如何按學習原理使一隻白鼠模仿另一隻白鼠的行為,並且提出挫折 - 攻擊假設(Frustrac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該假設為當個人在遭遇障礙時,將可能產生攻擊之衝動,或是在機會被搶奪時,對於強奪者將會產生敵意。
- 兩人以白鼠作為實驗,實驗過程:將兩隻白鼠放置籠子裡,並通電引來電擊,而白鼠即會開始相互攻擊。若僅有一隻白鼠在籠中,在白鼠身旁中任何事物將會被攻擊。二人認為白鼠的攻擊性行為,應來自挫折的發生(認為是對方引來電擊的挫折行為),當追究出其挫折根源,即可預估其反應。反應行為包括多種,攻擊性算是常發生的行為之一。
- 二人透過內驅力、線索、強化、反應來解釋其理論的核心,提出內驅力有內、外部之分,兩者都是為了驅使行為,而發出的刺激指示,當調整後的行為,滿足了驅力即可產生相對應的酬報。
現代心理學理論的七大方法取向
[编辑]行為取向
[编辑]- 提出者:華生&斯肯納
- 心智不能被觀察,但行為可以,心理學應探討行為
- 加強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連結
代表人物為:斯肯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3.20-1990.8.18) 主要論點:個體一切行為的產生與改變均繫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關係。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自然科學多發展到了偏向機械式的宇宙觀,注重量化、認為應以客觀的方式討論心理學,而非以前多以主觀、內省的方式探討意識的部分,可說是心理學從行為主義後,研究重點從人的內心意識轉向展現在外的行為,並指出行為是唯一或最簡單可以了解內心的方法,但認為它可能只是表現了精神狀態運作後的結果。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於1913年發表《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學》,其於書內提及四大主張:
- 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並非意識
- 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預測和控制行為
- 環境決定個體行為
- 在動物上做的實驗結果可以推論到人類
這種客觀實驗方式為標準的行為取向,因此被人稱為行為主義學。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對刺激做出反應而產生的現象,心理學是一門行為科學,因此若只能在假設意識存在的前提下討論心理學,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華生認為一切行動必定都源自一個刺激,一切行為都是可以藉由學習而習得的。華生曾經以一個十一個月大的幼兒進行實驗,他先讓幼兒看到白老鼠在前面跑,當幼兒想要伸手去摸老鼠時,就在旁邊敲槌子來嚇小孩,結果發現當這些幼兒長大後,他們都會很害怕白老鼠,甚至連看到白色的兔子或毛皮大衣也會害怕,華生以此主張一個人的特質多半是由後天環境所決定的。此學派後進心理學家又依研究方法不同分為兩大派,即是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 古典制約學派
- 代表的心理學家為俄羅斯的巴夫洛夫,著名的實驗為:狗的分泌唾液實驗。實驗中巴夫洛夫穿著白色實驗衣將狗食放置餐盤中,一開始狗是因為看到狗食而流口水,但之後有一次,巴夫洛夫依舊穿著白色實驗衣但並未帶著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發現狗仍然會流口水,此反應則稱為制約反應,因為一個無關的刺激而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 古典制約學習現象可分為五個:
- 削弱
- 完成古典制約學習後,若之後只是出現制約刺激,則對於制約刺激的反應將會越來越弱。舉上面實驗為例,若巴夫洛夫一次又一次地只穿著實驗衣而不帶狗食進入狗的視線,則狗的流口水反應將一次次地減弱。
- 自我恢復
- 若制約反應被削弱後,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再次出現制約刺激時,又會出現制約反應。舉上面實驗為例,若巴夫洛夫讓狗的流口水反應減弱後,使狗休息幾天,在休息後再著實驗衣而未帶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狗依舊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 類化(刺激泛化)
- 即制約學習完成後,若發生其他類似的制約刺激,將產生相同的制約反應。例如:別人之後穿著實驗衣進入狗的視線,狗依舊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 辨別(刺激分化)
- 制約學習完成後,若同時出現許多類似的制約刺激,會先有類化現象,然而接受刺激者將在多次的學習之後,能進行辨別、區分,並精準地對制約刺激做出反應。例如:別人之後穿著白色實驗衣不帶著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狗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久了後能分辨出唯有巴夫洛夫這個人穿著白色實驗衣出現才產生制約反應。
- 高次制約學習
- 制約學習完成後若出現其他制約刺激與原本的制約刺激一起出現,新的刺激也可以引發受刺激體的制約反應。例如:巴夫洛夫之後穿著白色實驗衣且帶著一頂藍色帽子進入狗的視線,若有天巴夫洛夫只帶著藍色帽子出現,狗也會產生制約反應。
- 操作制約學派
- 又稱工具制約,代表的心理學家為美國的桑代克及史金納。桑代克以貓進行迷籠實驗,桑代克發現當貓一開始放進籠時,動作十分驚恐且瑣碎,但這之中不小心誤觸出入口的機關後順利逃出,之後桑代克再將這隻貓放入迷籠後,發現貓的混亂動作減少,觸動開關的速度和時間也漸漸縮短,這樣的動作學習,被稱為操作制約,而這樣的學習原理則稱為正增強作用,即增加行為出現的一種安排。而史金納則是用了史金納箱證實行為是藉由學習而來的,箱子中有一根推桿,只要關在箱子內的老鼠偶然把推桿推下去,就會有飼料掉出來,實驗結果發現下一次老鼠想要吃飼料的時候,就會主動去推推桿,由此可知老鼠可以自發性的學習。帕弗洛夫是將狗訓練成一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這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行為,屬於古典反射,而桑代克與史金納所進行的實驗則是使貓和老鼠自發性的學習行為,屬於操作型制約學習。支持行為主義學的知名行為主義者,包括了自稱為新行為主義的克拉克.L.赫爾(Clark Leonard Hull),以及稍後發展了認知主義的愛德華.C.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
總而言之,行為取向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在控制情境下觀察行為的變化。此內涵就像傳統行為學派的研究主題差不多,但更強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動物可以通過增強和懲罰來調整行為以學會按槓桿以獲得食物,然而,這忽略了內在心理狀態的變化,如情感和動機如何影響行為等,並非絕對。
精神分析取向
[编辑]代表人物:佛洛伊德重要著作包括:《歇斯底里症研究》、《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學》、《性學三論》、《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等。
主要論點:以潛意識為基礎對行為內在原因所作的解釋。
20世紀初,奧地利精神科醫生佛洛伊德憑其臨床經驗,研究「心理」失去了應有的功能之後,引起適應不良的原因。因而發展出著名的心理動力學,而後發展出許多的分支,其中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被現在心理學界認為其和佛洛依德為心理動力學的代表。整體而言心理動力學派認為人的心靈分為意識及潛意識,其中潛意識會推動人的行為。 此學派主要研究的方向大致為人類潛意識的動機以了解人性並治療精神疾病。希望在對人性解釋和心理治療的基本理念上,仍遵循早期精神學派所強調的潛意識和採用分析方法治療心理疾病的理念,擴大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對日後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都留下了重大的影響。
重要理論內容有:
- 潛意識
- 意識為人類可以察覺到的,如早餐吃什麼、第一印象等,可意識的心理活動即意識。而生物本能,如慾望、生命力和衝動等,因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和個人理智,故長期進入人的深層意識中而無法被察覺,這就是潛意識。下意識則是介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常為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或念頭等等,在個人控制能力鬆懈時會出現讓個體察覺,如夢話或喝醉時的胡言亂語。
- 人格發展論
- 根據對人格發展論解讀的不同,佛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個部分。本我指一切本能的慾望,本我按照滿足己身快樂的原則不理會社會規範或道德倫理,唯一的要求就是讓自己快樂;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一切思考、判斷或記憶,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在個人的生物慾望與社會規範間進行調節,維持體制的和諧;超我則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透過內化社會規範,在這樣的體制下實現自我理想,以達到心靈上的富裕。但榮格則將人格分為內向及外向,內向的人通常將內心的感受由內而外投射出去,並且多主觀意識,這樣類型的人內心情緒處裡不佳時,較易得到憂鬱症。外向的人則是將這股原慾投射在自己和其他人之間,若是情緒處理不佳則較易得到躁鬱症。
- 夢境
- 佛洛依德認為,夢境是我們回應睡眠時候心靈活動的方式,夢並不是為了干擾睡眠而存在,相反的,夢的功能是為了清除心靈活動的刺激,使得睡眠得以延續。夢的內容包含夢的顯意和夢的隱意,夢的顯意是我們在夢中實際看到的內容,而夢的隱意則是顯意背後透過做夢者聯想所詮釋出的內容,我們可以說,夢的顯意是隱意被審查和轉化後,可被接受、妥協的版本。對佛洛伊德《夢的解析》很大的一個誤解在於把他當做解夢書來看待,認為他提供了不同的夢境的解釋。事實上佛洛伊德認為,當我們在分析夢時,要把做夢的人的脈絡以及整個夢的內容考慮進去,因此所有夢的形象都不會是固定的,不會只有一個意義並且對每個人都不相同。夢境被認為是認識潛意識重要的路徑,因為當我們分析了夢的隱意,我們對那些被審查而不出現在意識也不出現在夢的顯意的內容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帶我們認識潛意識的也不是夢本身,而是做夢者對夢的詮釋。透過詮釋夢境,人能更了解自我和潛意識。
- 移情
- 移情最基本的概念是被分析者把曾經與他者(通常是童年的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到分析師身上,分析師和被分析者的重要他人間被建立起了一個錯誤的連結。更廣義的說,被轉移的不只是情感,而是一系列的心理經驗,但在被分析者的感受裡,這一系列的心理經驗關乎的是分析師,並不屬於過去。移情並不只發生在診療室,也會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被分析者賦予了過去的重要他人一個具體的形象,並將被分析者所遇到新的人都擺到這個固定不變的位置當中,而他所經歷的世界是在一個有限的、固定的腳本下,如此一來,他沒有辦法形成新的經驗、新的關係,而只是不斷的在重複過去的經驗、過去的關係,這樣的結構可能導致與他人關係的破壞或是誤解,甚至造成了一再重複的失敗經驗與關係。分析師的角色就是試圖指出被分析者的腳本與世界的差異,這樣的詮釋能讓被分析者有意識的再次經驗過去,或重構過去的經驗,同時讓他認知到移情正在運作,並且在分析師的協助之下開始有能力去干預移情所造成的不斷重複。
- 快樂原則及現實原則
- 佛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主要遵循快樂原則及現實原則。快樂原則指的是獲取快感和避免不快感,未實現的願望會帶來緊張關係,因此是不快感,而當願望實現時則會消除緊張關係獲得快感,人會追求透過願望的滿足,解消緊張關係,進而獲得快感。然而在現實世界,人們的願望並不會總是得到滿足,因此發展出現實原則,對願望滿足的追求不再依循一個最短的路徑,而是依據外在世界的條件,來延遲願望的滿足。
- 死亡欲力
- 為了永久的解消願望不能滿足所帶來的緊張關係,佛洛伊德認為我們有一個趨向死亡以使緊張永久解消的本能。這樣的欲力首先導向內在,傾向自我毀滅,而後會以侵略的形式導向外在。
- 伊底帕斯情結
- 伊底帕斯情結又常被稱作戀母/戀父情結。佛洛伊德認為,幼兒會對異性父母產生性慾望,同性父母會因此變成追求異性父母的障礙,而原先對同性父母的認同在伊底帕斯情結發展後抹上了一層敵對的色彩,與同性父母間的關係也變得矛盾。隨著幼兒生長,其會漸漸學習了解到,對異性父母的追求是不可能的,因為同性父母比他強大,同時社會的規範也不允許他這麼做,而最終放棄了對異性父母的性慾望轉而認同同性父母。伊底帕斯情結常被批評受限於一父一母的家庭且取決於文化的影響而不具普遍性,但也有觀點認為,伊底帕斯情結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存在一種普遍性:我們出生的時候處於一種無助的狀態,而必須仰賴一個比我們強大的個體的照顧,不可避免,我們對於照顧我們的人會有不同的、矛盾、正負向混雜的情感,但在社會關係越來越強的情況下,社會規範帶來的禁制代表小孩必須放棄或控制自己的內在情感。
- 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
- 佛洛伊德將兒童及青少年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獲得滿足的方式,如果在每個階段給予過多或過少的滿足都可能造成往後人格發展固著在那個階段。
- 口腔期
- 時間:出生到18個月。
- 敘述:主要滿足來自吸吮和咀嚼。
- 順利發展:長大後較開朗樂觀。
- 未順利發展:長大後會有嚼食口香糖與筆尖、吸菸、酗酒等行為。性格上較悲觀、依賴。
- 肛門期
- 時間:18個月到3歲。
- 敘述:快樂來自於控制糞便的排出和保留。
- 順利發展:人格獲得良好發展。
- 未順利發展:造成原因包含忍便與恣意排便,忍便的後果包含倔強、小氣、吝嗇等,恣意排便的後果包含不計後果、粗心、挑釁或潔癖等。
- 性器期
- 時間:3歲到6歲。
- 敘述:快樂來自於性器官,男童對自己的母親產生愛慕並將父親視為競爭對象。
- 未順利發展:無法正確認知性器。
- 潛伏期
- 時間:6歲到12歲。
- 敘述:注意力放到生活的周遭,相較於之前口腔、肛門、性器期慾望較低,故稱為潛伏期。
- 兩性期
- 時間:青春期以後。
- 敘述:對異性的興趣為主要因素。
- 未順利發展:性冷淡、人際關係失調等。
- 口腔期
在心理學界,許多學者受到佛洛依德的影響,在二十世紀之後衍生出了不同的學派,整理如下:
心理學理論 | 代表人物 | 發展背景與內容 |
---|---|---|
分析心理學 | 榮格(Carl Jung) | 佛洛依德的徒弟,但是自精神分析分離出來,創立榮格心理學。強調自我的發展功能,不重視性、潛意識,反而主張以精神活力取代欲力 |
個體心理學 | 阿德勒(Alfred Adler) | 主張心理屬於個人,因此不認為佛洛依德的理論中人心可以被分為自我、超我與本我,而且認為人自出生以來心中便有自卑感,並非是接觸社會才產生的,人的心靈需要藉由克服自卑感而成長,衍生出了追求幸福的心理學。 |
新佛洛伊德學派 |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 卡倫.霍尼(Karen Horney) 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 |
認為人心受到社會的影響,不認同佛洛伊德的理論中,心理不受到社會影響的部分。他們認為著重家庭關係的佛洛伊德,已經不適於個人主義疏離的現今社會(尤其在美國),也認為弗洛依德的性與生物主義太突出,而忽略了文化與社會的因素。因而被現今學術認定為新佛洛伊德學派。然而,佛洛姆寧可自視為佛洛伊德學派,並曾說:「這一目的並不構成對弗洛依德的『修正』或『新弗洛依德主義』,毋寧是以歷史唯物主義代替資產階級唯物主義。」(《弗洛姆著作精選》,頁668),再者,在《精神分析的危機》中,他說:「我與新佛洛伊德學派之間的差異要大於相似點,特別是『文化』觀點。他們以傳統人類學來思考文化類型,而我的方式則建立在對形成社會基礎之經濟、政治與心理力量的分析上。」(頁32)(卡維波,1991) |
自我心理學 | 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 海因兹.哈特曼(Heinz Hartmann)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 |
安娜.佛洛伊德是佛洛伊德的女兒,認為自我的功能並不僅止於調節超我與本我,主張自我具有自律性,發展的目的是確認自我認同。 |
自體心理學 | 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 | 認為自體藉由與他人的關係而成長。 |
克萊恩學派 |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 | 克萊恩學派主要以出生後一個月的嬰兒與母親的互動作為線索,研究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並著重於以下幾個主要概念:
早期關係模式:克萊恩提出,嬰兒從出生起就與外部世界(尤其是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有著復雜的心理互動。她認為,嬰兒通過一系列幻想和投射機制經驗和處理這些關係。 分裂和整合:克萊恩認為,早期發展階段的兒童傾向於將外部世界分裂為“好的”和“壞的”部分,以保護自己免受痛苦的情感。隨著成長,他們學會將這些部分整合為一個更完整、更複雜的個體觀念。 投射性認同:這是克萊恩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個體如何將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投射到外部對象(如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上,並通過這些對象的體驗來整合和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嫉妒和貪婪:克萊恩認為這些強烈的情感在嬰兒的早期發展中非常關鍵,特別是與兄弟姐妹的關係和家庭動態中的競爭。 克萊恩學派的理論和技術也對臨床心理治療實踐,特別是兒童精神分析和治療有重要影響。她的追隨者和批評者都對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做出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深化。 |
人本取向
[编辑]- 提出者: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
- 以客戶為中心的治療
- 個體努力達到自我實現,正向的心理學
代表人物:卡爾·羅哲斯、亞伯拉罕·馬斯洛
主要論點:以人性本善即天賦潛力的觀念解釋在正常環境下個體自我實現的歷程。
其中以此取向最耳聞的即是始於1960 年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其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故只研究人的行為而不去探討人的本性,拿精神個案為實驗,不考慮正常人心理,故提出理論極度不同於過去各家心理學學派,因被稱作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主要題材應該是經驗和意義而不是行為,認為行為主義忽略了人類活動中最重要的成分,亦批判傳統心理學在大量的數據統計中忽視了個體。心理學的重點應是個體獨特性,故研究該從人的本性探討,研究人的心理,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力。基本理論大致可分下列幾種:
- 人性本善論
- 人性本善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基本的人性觀,也是人本主義的動機論與人格論的出發點和理論支柱。他們認為,在適當的成長和自我實現的環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現為中性。人性的惡是由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在自我實現的環境被破壞的前提下而引起的。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也提出愛是人類的本性,是一種健康的感情關係,需要雙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需要的強度決定著動機的強度,但只有最為強烈的需要才形成人們的主要動機。馬斯洛將其需要層次理論分為低層次的基本需求和高層次心理需要,並同時主張低層次需要是高層次需要的基礎,各層次需要的產生與人的發育階段密切相關。
- 自我實現論
- 自我實現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個性發展理論的核心。理論認為,人的自我實現是完滿人性的實現和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前者是作為人類共性的潛能的自我實現,後者是作為個體差異的個人潛能的自我實現。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動機,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為物質基礎的。惟此種理論只是一種先天的傾向,可受經驗與後天教育而改變,如蘇格拉底面對判決赴死、文天祥抗元寧死不降,皆是說明未必以生理需要為基礎,才能追求自我實現,反倒是為了自我實現,放棄生理需求。
此學派著名的人本心理學家有馬斯洛和羅哲斯,他們最著名的理論即是眾所皆知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必須先滿足人類天生的需求最終達成自我實現,強調心理學關注重點不應於人類的問題症狀而是其正面特質。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認為人性觀包括現象場、真誠自我感受、自我實現、自我一致性等等。
總而言之,人本取向的研究主要是以主觀經驗發展出助人發展自我潛力從而充分自我實現的理論,此取向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從心理學歷史發展來看所探討的是自由意志與自身決定的問題,故本取向主張以正常生活中的需求、欲望、情感、意志等層面做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以人本身價值為出發點,故而稱之人本心理學。
認知取向
[编辑]- 提出者:艾倫(Allen Newell) & 赫伯特(Herbert Simon)。
- 重視心理處理過程 。
- 以「電腦」為模型(輸入→過濾資訊→偵測→輸出),模擬認知的運作情形。
- 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代表人物:皮亞傑、布魯納
主要論點:泛指對於一般認知歷程的解釋,狹義僅指對訊息處理行為的解釋。
此取向最耳聞的即是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的定義廣泛。具體的說法為認知心理學為一門對人類心智歷程與結構的科學分析,其主要探討內容是人類知識上的產生與轉換及使用,如記憶的儲存和應用之研究。1960年代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史上的重要年份。此年代的心理學研究都體現了心理學信息加工觀點,此波心理學派典轉移的風潮被稱為「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首先是1956年,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麻省理工工學院會議中發表了喬姆斯基譜系;身為語言學家的喬姆斯基,亦與行為主義學派的Skinner展開論戰,批評後者認為「孩童語言學習是一種操作型制約」的說法。
而後1957年,艾倫·紐厄爾和赫伯特·斯馬特發表計算機模式理論,即是影響後世極深的General Problem Solver。也由於此先驅者,專門研討認知心理學的書籍開始問世。
英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於1958年出版《知覺與傳播》一書曾指出,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種以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上。
德裔美國認知心理學家Ulric Neisser 的研究多半與自然環境與生活事件記憶的觀察與連結有關,而於1967出版的《認知心理學》被後世認知心理學的先河,故又為「認知心理學之父」。其於書中曾闡述「認知」是由人體感知覺系統所接收到之資訊,經過六種心理歷程的解析而產生的結果。這六個心理歷程如下,
- 轉換(transformed):意即將感知的外界刺激轉變成形式記憶
- 縮減(reduced) :意即將大量的資訊和感知輸入進行過濾和篩選
- 添加(elaborated) :即是當外界資訊供應不足時,人體的知識系統經驗會自動添加和補充資料
- 儲存(stored) :即將經前述過程處理後的資料進行存放
- 提取(recovered) :將已儲存的資料拿出來
- 使用(used) :即使用自己已經儲存且提取出來的資料
認知心理學將傳統各家心理學學派的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加以綜合和延續,並從其他學科中得到啟發並連結各領域科學,創造新的思考角度探討人類心智歷程的架構及發展,是一門以科學方法驗證人類內部訊息處理的新興學科。總而言之,認知取向的研究主要為從認知歷程中探討知識學習記憶和運用的心理歷程。
心理生物學取向
[编辑]代表人物:卡爾·拉斯利(Karl Lashley)和唐纳德·赫伯(Donald Hebb)
主要論點:以生理心理學與神經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前提,對個體行為與心理歷程所做出來的解釋。
此取向較著名的即是完形心理學,此誕生於1912年。完形心理學從現象學的理論出發,主要以「直接經驗」 或「現象經驗」做為其研究對象,具體而言就是指意識組織結構和整體的行為。完形心理學家認為,學習是個體對整個刺激情境所做整體性的反應,而非向部分刺激去做分解式的反應。 比如音樂、美術不能用拆開的方式去欣賞,因此出現了所謂的完形法則。
法則 | 定義 | 例子 |
---|---|---|
圖與地法則 | 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域內,有些刺激突出,容易被察覺;而其他刺激則退居於次要地位形成背景 | 色盲表 |
接近法則 | 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的刺激,容易被視為整體 | 桌上散置筷子,兩支較接近者傾向於看作一雙 |
相似法則 | 互相類似的個體刺激,容易被看成一個整體 | 顏色、大小相近的圖形 |
連續法則 | 刺激中能彼此連續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關係,人們也能組合在一起看作於整體 | 圖像新詩 |
閉合法則 | 刺激的特徵傾向於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向於當做閉合而完整的整體 | 由虛線段畫成的圖形可被辨識 |
對稱法則 | 在若干刺激中,對稱的刺激常會被視為一個整體 | 相較於一組八個點被視為一個整體,兩組對稱的黑點會被視為兩個整體 |
完形心理學堅持心理的整體觀,認為每一種心理現象都是一個完形,都是一個被分離的整體。在他們看來, 部份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不等於部份之總和。這對對於人類知覺現象與學習理論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稱之「完形組織法則」,這些法則迄今仍為說明人類知覺運作的重要依據。
演化取向
[编辑]- 因為演化塑造成功的認知策略並存活
- 將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的能力做比較
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提出了天擇說,主張同一物種內的個體間的性狀(traits)皆存在變異(variation),當環境壓力產生時,能夠適應環境的個體經由天擇而存活,其保存的遺傳因子便可留給後代,從而累積變異而發生演化。也就是說當今生存的生物,其所表現的行為與心智能力應與適應環境有所關聯。演化取向的心理學研究假設動物與人類的心智行為受到天擇影響,以此研究其對於生物生存的幫助。
社會文化取向
[编辑]- 代表人物:Vygotsky
Vygotsky接續了自Piaget以來對心智發展的興趣,但他認為,認知不能單由個體的層面來理解,因為心裡的功能和認知的建構是從社會關係與社會互動開始,逐漸由個體所內化;也就是說,心智能力的發展是社會互動與社會經驗的結果,它先是出現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關係層面,而後才進入兒童的內在心理層面。兒童在與父母及周遭的人互動時,逐漸學習到這些屬於他文化之中的心理習性與語言模式,同時發展出高層次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及習性並非完全是由成人刻意交給兒童的,許多是透過文化的中介。
社會文化理論所闡述的,正是認知結構交織於個體玉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但實際上,Vygotsky強調的除了社會與文化之外,他也關切歷史在人類心理發展所扮演的角色。雖然一般習慣將歷史一詞省略,僅保留社會與文化兩個面向,但歷史的重要性在於,兒童所學習的一切都是在他之外或在他之前就已經發生的。
跨文化學派
[编辑]顧名思義,跨領域與心理學的結合研究方法,都可被歸類於此。
心理學發展過程整理
[编辑]學派 | 開創學者 | 研究目標 | 研究方法 | 重要議題 |
---|---|---|---|---|
結構主義 | 愛德華·鐵欽納和他的老師威廉·馮特 | 研究意識經驗與其結構 | 實驗,內省法 | 探討感覺與情感的基礎元素 |
格式塔學派 | 馬科斯·韋特墨 | 描述心理過程的組織,主張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 | 觀察感官知覺現象 | 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 |
心理動力論 |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 解釋人的個性與行為,並由此發展出治療心理疾病的技術 | 個案研究 | 潛意識推動人的行為 |
功能/實用主義 | 威廉·詹姆士 | 研究心智如何運作,使生物可以適應環境 | 觀察動物與人類行為 | 心智如何與為何產生? |
行為主義 | 約翰·布羅德斯·華生和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史金納 | 單純觀察行為,並由學習的角度解釋 | 觀察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關聯 | 如何把小孩塑造成自己希望的特質? |
心理學的次領域
[编辑]心理學是一個從歐洲啟蒙,在北美展開的科學。研究指出美國心理學會「論文來源」調查:有62%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研究者,29%來自歐洲研究者。當地民眾瞭解並認同心理學的訓練,使得當地獲得心理學學位的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事多種工作。
心理學各次領域名稱、研究內涵與工作應用
次領域 | 研究描述 | 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者可能任職的工作 |
---|---|---|
生物心理學 行為精神學 |
研究人與其他動物的行為與心智背後得生理與神經機制 | 大多數的生物心理學家在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工作 |
臨床與輔導心理學 |
探討如何歸類 、診斷與治療各種心理疾病 | 臨床與輔導心理學家同常在醫院、學校輔導室等處工作;也有臨床與輔導心理學家自己開設診所為案主提供診治 |
認知心理學 |
研究人類知覺、注意、記憶、推理、決策、問題解決、語言等心智功能 | 絕大多數的認知心理學家在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中工作 |
發展心理學 |
研究人從出生到老死的一生中,各項心智能力的變化過程 | 除了大學等研究機構外,發展心理學家也可能在中小學,甚至社區服務中心工作。有了發展心理學家的存在,這些學校或機構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孩子的問題,並設計出有效方案幫助前來機構求助的孩童及孩童家長。 |
司法心理學 |
研究在司法系統工作的各類人士(包括法官、律師、檢察官、證人等)工作時的行為及影響他們工作的心理因素 | 除了大學外,法律心理學家也會在各種與司法有關的機構工作 |
健康心理學 |
研究生理、行為和社會等面向的因素對個人健康的影響 | 健康心理學家除了在大學工作外,也可以在醫療機構擔任健康諮詢顧問等職 |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
探討如何在公司與工廠的環境中應用心理學知識,提升各項決策與工作效率 | 除了公司的人事部門外,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也可以在公司的研發單位任職,設計更符合員工使用的制度與工作環境 |
工程心理學 |
探討「人機互動」模式,以使機具設計符合人類使用 | 任何製造機具提供人類使用的廠商都會需要工程心理學家。工程心理學家的介入,一家廠商便可能製造出更方便使用(use-friendly)的機具 |
社會心理學 |
探討人與人之間,以及團體和團體之間的互動方式及影響因素 | 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可以在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公司、一般公司的研發及人事部門任職 |
性格心理學 |
探討人類行為 、情緒、人際互動等的傾向,以及影響因素 | 因為性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他們可以工作的範疇和社會心理學家相似 |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
教育心理學探討如何將各種心理學知識應用在教育上,以提升教學成效、教室管理、學校行政效率等事項。 學校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知識以診斷、處理一些學童在學習上,因為心理因素引起的問題。他們也會提供一般教師教學上的建議。 |
教育心理學家通常在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而學校心理學家則在中小學或教育行政機構為主。他們主要的職掌是評估孩童的心理和學習問題,然後設計方案處理這些問題 |
運動心理學 |
探討包括個人心理、訓練及團隊互動等因素如何影響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表現 | 運動心理學家可能工作的地方包括各種運動的職業性隊伍、學校及運動中心 |
計量心理學 |
研究如何測量人們的各種心理特質(如性格與情緒,甚至異常的行為與思維)與能力(如智力、特定領域的知識與技巧、某種特殊能力等),並研判測驗的結果 | 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任何需要「測驗」的機構都可能成為劑量心理學假餓公作場域 |
經濟心理學 行為經濟學 |
結合心理學、經濟學而誕生,探討社會、認知以及情感因素如何影響個人或團體做出經濟決策,進而了解市場經濟的運作與公共選擇的方式,或探討個體在經濟活動中的心理狀態、影響以及現象。而行為經濟學更反轉了傳統西方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 | 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經濟心理、行為經濟學家可以在廣告商、金融業任職,或在商業公司擔任行銷顧問、市場分析師等職務,也能在政府部門擔任制定公共政策制定的顧問 |
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取向」代表的是他對心理學研究議題的重要性和應該如何探討研究議題的看法,所以同屬一個心理學次領域的學者可能對同樣的研究議題、同一位案主或同一個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與做法。
近代研究
[编辑]心理學的研究包含理論心理學及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理論心理學以發現事實,建立心理學的理論為目的;而應用心理學則試圖活用理論,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理論心理學及應用心理學涵蓋了眾多學門的研究,於核心概念處我們已有基本的介紹,在這個部分,我們將會對這些學門做更近一步的介紹,以及介紹一些最新研究,以期可讓讀者瞭解理論心理學門及應用心理學門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
種類 | 研究重點 | 研究專業化 |
---|---|---|
理論心理學 | 1.研究心理學的一般法則
2.聚焦於群體 3.研究方法以實驗為中心 |
社會心理學、知覺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嬰幼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異常心理學、語言心理學、計量心理學、數理心理學、生態心理學 |
應用心理學 | 1.以基礎心理學所發現的法則及知識實際解決問題
2.聚焦於個人 |
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校心理學、工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社區心理學、家庭心理學、災害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性心理學、藝術心理學、宗教心理學、交通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空間心理學、民族心理學、軍事心理學、政治心理學、健康心理學、運動心理學 |
理論心理學
[编辑]理論心理學又稱為體繫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學根本性質的一個理論分支,它關注心理現象的實質、機制,同時追求科學理論的支撐以及普遍的解釋。換句話說,它在心理學本學科群中處於基本理論的地位。它探討心理現象之間或心理現象與現實世界的相互連結規律,以達成解釋、預測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目的,而且可定向指導心理學分支學科的研究。
應用心理學(applied psychology)
[编辑]應用心理學是解決人類行為問題的研究和能力,如健康問題、工作場所問題或教育。應用心理學有多個專業領域,包括臨床心理學、諮詢服務、醫學心理學和法醫心理學。 基礎心理學側重於理論,以及對問題實際解決方案的基本理解。應用心理學則側重於這些理論在現實世界中的實施,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換句話說,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主要的區別在於,應用心理學使用基礎心理學收集的資料來發展解決方案或程序,以解決人們在現實中所面臨的問題。
應用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他受威廉·詹姆斯的邀請從德國(柏林,斯特恩實驗室)來到美國(哈佛),與 19 世紀後期許多有抱負的心理學家一樣,他最初是研究哲學的。明斯特伯格對心理學領域有很多興趣,如目的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法醫心理學。 1907 年,他寫了幾篇關於證詞、供詞和法庭程序的法律方面的雜誌文章,最終發展成書《在證人席上》。次年,應用心理學部與哈佛心理實驗室合作。在 9 年內,他貢獻了八本英文書籍,將心理學應用於教育、工業效率、商業和教學。最終,雨果和他的貢獻使他成為應用心理學的創始者。 1920年,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IAAP)成立,是心理學領域第一個國際學術協會。
跨文化研究
[编辑]跨文化心理學
[编辑]跨文化心理學是對人類行為和心理途徑過程的科學研究,包括在不同文化條件下的變異性和不變異性。通過擴大研究方法來識別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作用上的差異,從而延伸和發展心理學範疇。由於心理學是在北美和歐洲起源的,一些心理學家開始擔心被接受為普遍性的理論和研究成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並不像原先假設的一樣,特別是因為在其他文化中複製顯著實驗的許多嘗試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功。由於存在諸如影響,認知,自我概念以及精神病理學,焦慮和抑鬱等問題的理論在「出口」到其他文化背景時是否缺乏外部消化,因此會存在某種問題, 跨文化心理學旨在考慮文化差異的情況下來重新審視它們,以解釋文化差異對認知和行為的影響。儘管一些批評者指出了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的方法論缺陷,並聲稱其所使用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之嚴重缺陷是在妨礙而不是幫助科學探索心理學中的普遍原理,但跨文化心理學家更多地研究都偏向於差異如何產生或變化,而不是在兩者之間尋找共同性。
跨文化心理學的概念框架
[编辑]John Widdup Berry 等人,提出跨文化心理學的概念框架,有助於我們理解“文化”之於“心理”的豐富內涵。它可以解釋人類行為的多樣性以及跨文化中出現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該框架中的過程變數包括生物適應和文化適應,兩者分別植根於有交互作用的生態情境和社會政治情境中,並表現出某個群體的生物機體特點和社會文化特點。生物適應包括某一個群體經長期進化後所能遺傳的生理反應。文化適應包括人類群體對各種生態情境一切適應性的發明創造。文化傳遞包括文化化和社會化這兩個過程。文化化是指成長中的個體受到他最先接觸的文化影響的過程;社會化指的是個體接受更多特殊的教育和訓練而獲得的文化行為。人的社會化和文化化是個體與特定社會文化長期互動的過程,其最終結果是使個體成為受一定文化支配的合格的社會成員,並和其他成員一起共同促進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本土心理學
[编辑]心理學雖起源於西方國家,並由西方流傳至世界各地而影響心理學研究甚鉅,但其使用的方法與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並不能達到相同效果。每個文化的發展都有其傳統性、在地性,外來知識(如心理學)的傳播須先透過在地化,才能讓研究方法更貼近當地文化的真實情況。1970 年初期華人本土心理學家也在思考如何將西方來的心理學,套用至華人社會研究,其中楊國樞老師是團隊的重要推手之一,他分析心理學發展有三個狀態:本土、西化以及本土化,並致力於將華人的文化與傳統融入西化的華人心理學,以科學方法研究某一特定族群團體或社會文化之中,人民的心理與行為所發展來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並與該文化之生態、經濟、社會及歷史的脈絡融合。
在這幾年裡臺灣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寬廣,產出豐厚的成果。在家族主義與組織行為、華人領導模式、父權式領導、差序式領導、領導行為與部屬績效、上司下屬的信任關係、主管忠誠與組織忠誠、後儒家假說、世俗化形式主義這些主題上有許多的研究。
在人格心理學方面則有中庸心理、關係取向、權威取向、面子心理、人際和諧和衝突、社會比較歷程、 宗教信仰與信仰改變、族群關係與衝突、內隱理論、古代人格理論、社會取向和成就動機、性的感情與情緒、嫉妒情緒與行為等研究。而發展與家庭心理學的主題較少,有道德與道德發展、恥感發展、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孝道心理、親子關係與適應、婚姻關係與適應、婆媳關係與適應、家庭教化等。
本土研究門類:
- 中庸心理學
楊中芳教授的研究指出,華人具有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中庸思想體系,在具體情境之中選擇行動前後的思維過程,擅長於認清複雜的互動關係並以顧全大局為重。這個過程與儒家思想的自我修養有關,在成長過程中淡化了自我,盡量使對待別人如同對待自己。
- 關係主義心理學
關係取向或關係主義為東方社會的文化特色,有別於西方文化呈現的個人主義性質,東方社會普遍盛行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關係結構。在文化形塑過程中,傳統社會以精耕農業為主要經濟型態,因此在經濟匱乏與固守土地的社會條件下,個人不得不融入團體以獲得利益,此種傾向逐漸發展成集體主義,又可以稱為「家族集體主義」。社會中為讓團體利益超越個人利益,東方社會容易強調關係中人與人應當如何互動,衍生出一套既定的文化系統,因此許多本土心理學研究著重於各層面人際互動對於關係取向之影響。
- 權威取向心理學
華人社會中的權威取向可以歸咎於家庭教育的型態,因華人的教養方式大多以權威型為主,要求孩子必須要尊敬長輩以維持和諧。經過社會化後,下位者會形成兩種心理成分:權威敬重與權威服從,並了解其在社會中的角色義務,學習上對下關係互動的規範。而經由此關係結構不斷的訓練後,自然而然人們就容易依照權威模式行動。在比較西方個人主義與低權威取向社會後,許多本土心理研究著重於權威取向人們的心理與行為,以及現代化新權威取向之發展。
台灣心理學發展階段:
有關臺灣的心理學發展,主要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臺灣心理學初創期,主要進行研究地方為臺大心理系,對國外心理學理論研究也對中國古代本土心理學思想有著墨,探討知覺方面的基本問題。
- 第二階段:此時期臺大首批留學生返臺加入研究工作,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數目逐漸增多。許多大學在此時期增設了心理學系並開了許多心理學相關課程,臺大也在 1961 年開了心理學研究所,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楊國樞先生致力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並大力提倡心理學本土化。
- 第三階段:各方面的心理學研究愈來愈蓬勃,不僅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愈來愈多,也出現不少心理學專門的出版社和圖書公司。現代醫學心理學方面,也在此階段逐漸成長。
- 第四階段:也為現階段的心理學發展,對各領域研究更為深入。現代做心理治療方面的技術也趨於成熟。現在有些學者也在做臺灣心理學本土化和華人本土化的研究,希望發展出關於專屬華人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不過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容易招致國際主流心理學的質疑與批評,再加上其研究可能只有少數學者在做,容易產生銜接上的斷層,因此道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以及挑戰。現在本土化心理學方向也主要為兩路線:一條為以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並跟事實對照發展本土的研究。另一條為觀察本土社會,從事實證主義路線,慢慢發展本土的研究。
中國心理學
[编辑]中國心理學歷史
[编辑]中國心理學史分為兩大部分,大致可以十九世紀西方心理學進入中國作為分水嶺,分為中國傳統心理學思想、以及中國現今心理學。儘管中國歷來關於心性、情感、才智方面的思想蓬勃興盛,卻普遍認為在西方心理學傳入以前,中國沒有「心理學」,只有「心理學思想」,主要可歸咎於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習慣以抽象、高深的詞句來形容、表達,使得許多想法難以被科學驗證、無法成為理論,使其不符合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條件;另外「學而優則仕」的心態,也使得其他科學的發展遭致忽略。
中國傳統心理學
[编辑]中國傳統心理學主要以人性為中心,探討人的心性、知慮、性習、情慾,以及人與人、人與天、人與物的關係,在學習教育(教育心理學)、待人處世(社會心理學)、命相、醫療中都有顯著的影響與應用。
- 性習論以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最具代表,類似今日所說,人的個性受到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影響。
- 學習教育中,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則主張人性本善,因此強調環境的影響與重要性。
- 服從禮而非刑,是儒家心理學根本,強調人心本善,以內在道德法則作規範;而法家主張人性本惡,強調對人的外控,以標準、規矩塑造人的行為規範。
- 《黃帝內經》中論及「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認為心主宰了人的思維、行為、神志,並將臨床上精神的疾病,訴諸於心(然古籍上的「心」與今日西醫解剖學上的心有所不同,前者較偏向所有神志相關的人體器官的指稱)。
中國現今心理學
[编辑]中國的近代心理學發展主要分為胚芽時期、開創時期、低落時期與發展時期等四個時期。
- 胚芽時期:在十九世紀後期,現代心理學開始萌芽。站在古代心理學的思想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並吸取及融入國外現代心理學的知識與發展成果,逐步發展而成,尤其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發展更加迅速。
- 開創時期:主要為心理學的基礎研究 ,在生理心理、心理過程、發展心理、比較心理學等領域取得一定程度的結果。
- 生理心理:主要觀察內分泌系統、腦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
- 心理過程:主要為視知覺的研究,如漢字知覺、圖形知覺、錯覺等內容。
- 發展心理學:進行了許多與兒童相關的觀察與實驗。
- 比較心理學:做了與雞胚胎行為的相關實驗。
- 低落時期:各方面的心理學研究愈來愈蓬勃,不僅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愈來愈多,也出現不少心理學專門的出版社和圖書公司。現代醫學心理學方面,也在此階段逐漸成長。
- 發展時期:在各個基礎心理學研究上,都發展得更為深廣,例如出現了航空心理學、工業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特殊心理學,研究內容也都變得較為透徹與深入。其現今主要研究方向有幾點:
- 以社會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做為心理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 貫徹心理學理論並與實際上做結合,將研究應用在現代化建設
- 透過國外心理學研究的討論和分析,應用在中國上
- 發掘中國古代心理學的經典思想和文字,提取為現代所應用
西方心理學大師對中國心理學思想也有一些評價,如馬斯洛在《科學心理學》中討論了道家的心理學方法,而榮格對《易經》也極為欣賞。所以中國心理學思想的體悟可說是一種傳統,而西方心理學即便是一種科學,也是根植於他們的傳統,兩種傳統各自有偏重的特點,只是西方心理學借助其自然科學而蓬勃發展,稱霸現今心理學界。
心理實體論與心理非實體論
[编辑]心理實體論最早可溯源於希臘哲學時代,其最根本的主張為認定人的身體外尚有一個非物質並且支配著身體的「靈魂」,為一切生命、思想與動力的根源,意思是我們預設人類的行動中存在一個等同於實體的內在心理機制及歷程。心理學便是針對此心理機制進行研究的科學,先將要觀察的現象以現有的心理學理論和假設來拆解成數個獨立要件,加以定義後再推演出要件間運作互動關聯的建構模式,以此作為預測和控制的依據。
心理學家楊國樞於〈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中強調發展本土心理學的重要性,而李維倫教授則指出目前學界「心理實體論」的基本預設會使本土心理學發展困難:由於歷史脈絡、文化建構等因素,我們無法得知「東方」人的心理機制是否等同於「西方」社會,如此一來便無法使知識本土化。(同樣地,西方一詞其實也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包含了各個地區和國家,也延伸出了各種心理學派別。)有鑑於此,他嘗試提出一個本土心理學研究方向——受啟於德國現象學哲學家海德格,早期作品中對人存在狀態的現象學分析,及其後期作品中對語言的思考——李維倫發展出一套「非實體論」的研究取徑。「心理現象的非實體化」指的就是謹慎思考研究者對心理現象的理解關係,此反省模式亦是現象學的還原思考。
在心理學研究工作上,此還原思考模式可分別在兩個層次進行。
- 相涉關係(Relatedness): 相涉關係是事物與人遭逢(Encounter)的基礎,也是人理解事物並表現出喜好、拒斥、反應和行動的根據。所以人在某一具體場景中和某一事物的相涉關係可以用來作為瞭解人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可以將此關係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 涉入狀態(Involvement): 若以心理實體論為預設觀點,由於要探討的是研究對象與其事物間的關係,因此研究者會試圖保持主客分明的關係,但其實研究者免不了進入了一個涉入狀態,意思是指當研究者對某些現象發問並提出探究時,研究者早就已經進入現象的關係之中。研究者必須釐清非實體化的理解關係,其中所牽涉到的議題包括了研究者的立足點,理解活動的本質,以及所產生之知識的性質。
根據李維倫教授的說法,發展心靈非實體化的研究方法必須處理以下兩項任務:
- 研究行動本身的規劃,確保「在相涉入之中理解」的關係,以避免同樣採取主客分明的實體論思考方式。
- 設定非實體化研究方法的目標現象並對其特徵加以考察,做為建構具體操作步驟的依據。
社會再現理論
[编辑]臺灣人如何想像心理學?這疑問可和中國心理學相比較,或與北美的研究相互參照後得到一些蛛絲馬跡;而臺灣人所想像的心理學,又是如何形成社會上的實踐?或許可由法國新興的社會心理學派所發展的「社會再現理論」切入、進行探討。而臺灣人是如何看待心理學的?在臺灣的文化脈絡下,可觀察得知心理學科、派別時常與政治有所牽連,其中政治色彩上的區別更是會造成其差異化的發展,彼此交織成一個巨大且綿密的網絡。
社會再現理論的概念是由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於 1961 年所提出,在 1960 年代及 1980 年代,法國心理學家 Herzlich 和 Jodelet 已陸續採用此理論進行心理與疾病相關的實證研究。指於日常生活中,經社會溝通所產生出的「共同意識」,進一步轉變為「共識性知識」,這套共識最後成為生活於這個社會下,群體内部成員所共享的常識。而這套具有社會共識性的知識體系,主要源自於人們的經驗基礎,亦源自於人們經傳统、教育和社會相互交流後,所接收和傳遞的信息、知識與思維模式。換言之,社會再現是「公眾」為了溝通與交互行為而產生,透過「個體」於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及行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交流,一同建構出的一套社會共識。自 1960 年代由法國心理學家 塞奇·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提出至今,在法國、德國及西班牙有許多將社會再現理論運用於其他領域的研究,甚至連結到文化心理學、社會相關聯之心理學,亦即已從純心理學延伸至其他社會科學的領域。
至於社會再現有何功能?由於他是一套蘊涵了價值觀、想法和實踐的動態系統,所以具有兩個重要的功能:建構秩序與提供規則。
- 建構秩序:賦予社會中的個體有能力,去找到他們自己在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中的定位,並進一步掌控它。
- 提供規則:提供社會群體成員一個規則,可以對其自身所處的世界、個人和族群歷史明確地的命名以及分類出多樣相互行為,促使他們彼此之間能夠交流、互通。
「觀光領域」應用社會再現理論的研究正方興未艾。舉例來說,李若平(2008)以社會再現理論,探討阿里山地區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所產生的感受、贊同與否,他的研究結果發現,「經濟」是造成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有著正向感受與支持觀光發展最大的原因。如果要清楚辨認一個「社區內部的社會再現」,最主要的關鍵在於辨別居民感受上的共通性與共識性,其中社會再現扮演著價值與感覺進行有意義地融合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主角,便是社會個體,相對地以活動事件對居民的觀光影響來看,主角即是社區居民。
以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社會再現是一套「社會個體對知識的重新建構過程」,意即社會中的個體於歷史與文化的脈絡中,與他人不斷的互動後,其知識與價值觀重新建構的過程。社會再現因具有「動態性」與「轉變」的本質,因此社會再現是會不斷的改變、亦是一種流動性的理念。假如摒棄一般普通心理學所提及的主題、撇開專業性理論部分,而從「心靈的角度」去切入(當然,於社會再現的探究中可能會參雜部分渲染的想像),或許就能探究出為何臺灣於現今的社會脈絡下,會造就出如此的社會再現。
參考資料為 漆明龍 台港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川北教育學院學報第12卷第2期
生活應用
[编辑]諮商專業
[编辑]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會面臨些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可能會覺得心神不寧、心煩意亂,難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而諮商作為一種紓解的管道,是將心理學理論實際運用,透過「談話」的方式,協助人們解決無法自行處理的問題。
從歷史的演變下,心理治療的開端是醫療模式的,和「對症下藥」的邏輯相同,只是這個「藥」是以對話的方式呈現,為某種梳理問題的漫長過程。但反過來心理諮商的開端則沒有這樣的醫療態度,在當時心理學的主流,行為主義非常興盛。因此孕育而生對其的批判,希望改善在這種行為科學邏輯下看待事物的缺陷。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病人,也不是只有負面的問題值得被標認出來。在1954年開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作為人本心理學的開端,認為人不單只能由自身的觀點出發來認識問題,而應該是一個自我實現的存在者。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人獨特的潛能是可以被科學的認識的。
尋求諮商的當事人是諮商的主角,有權決定問題處理的優先順序與深度;心理師則是過程中的催化劑,協助當事人面對、處理問題或困擾。一個大約的統計數字表示,諮商方式約有400多種,但沒有任何心理治療的相關研究能指出,任何一種特定諮商方式的理論或技巧優於其他諮商方式。不過,理論與技巧的方向,大致上都在探討如何幫助諮商員與接受諮商的個案建立良好的互動,以及如何能有效的幫助其個案。
- 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的差別:
(1)精神科醫師:如果有長期的情緒困擾,伴隨著嚴重的精神疾病,如幻聽、妄想,若有需要服藥或手術的狀況,便會向精神科醫師尋求幫助。特別是當事人若涉及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腦部病變,或是有特殊的生理狀況,例如因車禍所造成的腦部受傷等。而心理師或社工師如果發現當事人有精神疾病的狀況,需要用藥物支持,就必須先轉介給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跟處理,經醫生指示後,心理師或社工師才能繼續協助當事人。精神科醫師主要的工作地點在醫院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診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當事人的疾病,包括持續性的困擾,或是突發性緊急的狀況。精神科醫師皆是受過專業醫學訓練,為畢業於醫學院的專科醫師,且領有醫師證照與專科證照。
(2)臨床心理師:當病人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經過醫師的藥物治療後較為穩定,需要心理治療者,通常會由精神科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比諮商心理師擁有較多精神醫學的訓練與經驗,但仍需要醫師的醫囑才能處理。目前臨床心理師也可以處理一般的情緒問題或家庭問題,但方式跟諮商心理師較為不同,使用的學派也不盡相同。臨床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醫院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治療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協助當事人緩解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困擾,特別在於腦傷跟精神分裂症,以及持續性的心理困擾。臨床心理師通常是從臨床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且須考取臨床心理師執照,部分臨床心理師則是由早期高考之心理師直接換證,或是通過特考取得執照。
(3)諮商心理師:主要處理一般的心理問題,例如情緒困擾、家庭問題、親子關係、學習障礙或是生涯規劃等,亦或是企業急需的員工協助方案(EAP)計畫,都可以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但每位諮商心理師的專長不同,需事先做些功課了解其專長,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比臨床心理師多一些醫院機構以外的經驗,對於精神疾病之外的問題,有較多的經驗與資源。諮商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學校、基金會、助人機構,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諮商所。幫助當事人解決一般心理困擾,包括不嚴重但持續性的、源自於特殊因素但暫時性的。諮商心理師通常是從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且須考取諮商心理師執照,部分諮商心理師在心理師法通過前即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透過特考取得執照。
(4)社會工作師:面對特殊情況,例如家暴、性騷擾、性侵害、兒虐等,或是需要心理治療、諮商,但是無法負擔經濟的壓力,社工師都可以協助當事人找到最適用的社會資源。社工師也可以給予簡單的情緒支持或同理,但不能進行更深入的心理諮商或治療。社工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醫院、公家設立的社福單位、一般助人機構等。主要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社會資源的協助以及一般情緒上的支持與陪伴,包括持續性與突發性。社工師通常畢業於社工系大學學歷畢業,且須通過社工師考試取得證照。
職能治療
[编辑]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簡稱 OT )。是利用各種活動來測驗病人以協助診斷或訓練病人達到機能上的自立。根據美國職能治療學會(AOTA)的定義,職能治療是藉由『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及需要的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職能治療這門科學由心理領域起家,由世界職業治療師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定義為「透過協助個案選擇、安排與執行日常的智能活動,進而回覆或提升其生活品質」,最大的目標不外乎使人們能夠參與日常生活的活動。
「職能」指的是人們參與有目的、有意義的日常活動,包含七大領域:日常活動、工具性日常活動(例如社區性活動)、教育、工作、遊玩、休閒及社會參與。
治療對象
[编辑]涵蓋因生理、心理及日常社會功能上的障礙、發展遲緩、學習障礙、機能老化或者文化環境不利等因素,而造成實行個人活動或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受限者。
領域
[编辑]職能治療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分別為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兒童職能治療、心理疾病職能治療。
- 生理疾病職能治療:生理職能治療主要是以腦中風、腦血管病變、腦腫瘤、頭部外傷、脊髓損傷等生理疾患為主
- 兒童職能治療:針對腦性麻痺、身心發展遲緩、染色體異常、肌肉萎縮、腦傷、脊髓損傷或身體病弱、感覺統合障礙、學習障礙、自閉症、智能障礙、注意力缺損過動症、行為及情緒障礙等的個案。
治療方式
[编辑]職能治療會利用各種活動和項目例如「有目的的活動」、「科技輔具」、「環境改造(無障礙環境)」來測試患者,以分析或訓練患者達到技能上的自立,並且以「全人」作為思考中心看待個案。「全人」指的是將個案視為一完整個體,而不會只針對病症進行治療,即使是另患有相同病症的個案,在職能治療領域內所給予的治療方式也會因為個案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經過活動後,再根據患者生理及心理上所反映出的特性加以診斷,並給予合適的選擇或改裝,以符合患者的需求,協助他們日後在工作、社交、家庭、生活上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心理治療相關人員則是從中評估問題所在,針對個案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給予訓練,讓患者可以重獲得生活的自主性。
職能治療的治療方式甚多,包含藝術性、音樂性、園藝性、心理演劇、就業輔導等。而在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會透過評估及分級來決定個案適合的活動難度,以標的JCR(just right challenge)為旨,該活動必須有適當的挑戰性,不可使其太輕易完成,卻又不可太困難,並且會依照個案進步程度進行調整。職能治療的介入策略又分為兩種,分別為治療性活動與代償性策略。
- 治療性活動:針對不足的能力加以訓練。
- 代償性策略:思考並使用替代方案去完成活動。
由於職能治療同時強調治療個案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故職能治療也跨越了心靈上的復健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復健兩大領域。
休閒醫療
[编辑]又稱康樂治療、遊憩治療,是指透過靜態或是動態的休閒活動,讓活動參與者生理、心理狀態達到穩定的一種治療方式。
治療對象
[编辑]憂鬱症、思覺失調症、殘障者、行為問題
治療程序
[编辑]O'Moorow & Reynolds(1989)對於休閒治療提出了一個「APIE」四階段的治療程序:
- 個案評估(Assessment)-休閒治療師必須先進一步了解個案的興趣、基本能力、生活環境。
- 規劃活動(Planning)-配合個案的體力、興趣、活動所及範圍,替他規劃一套靜態或動態活動來達到治療目的。
- 計畫執行(Implementation)-實際將規劃好的活動執行,讓個案的生理、心理、社交行為方面接受治療,早日改善。
- 結果評估(Evaluation)-治療活動結束後,休閒治療師必須收集評估資料,來測量本次活動是否對於個案有達到效益。
治療類型
[编辑]- 靜態活動
1.園藝治療:讓個案實際接觸園藝材料,與大自然接觸,進而紓解壓力與復健心靈,以達到治療效果。
2.藝術治療:
音樂治療:利用簡單的音樂活動,使個案接受治療。
舞蹈治療:透過舞蹈動作,讓個案活動肢體來抒發自己,達到治療效果。
戲劇治療:利用角色扮演、默劇等方式,讓個案得到身心靈的治療方式。
- 動態活動
1.遊戲治療:利用玩遊戲的方式,來達到改善個案的治療方法,同時也能說是一種變通的諮詢方式。
2.運動治療:透過運動來治療個案,也是較為特殊的一種方式,不僅能讓個案減少對他人的依賴性,同時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也能改善個案的身心健康。
睡眠醫學
[编辑]睡眠醫學,顧名思義就是治療睡眠相關的疾病。睡眠醫學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包含胸腔科、神經內科、小兒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而心理師和睡眠技師在睡眠醫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幫助患者透過藥物控制之外的方法,使其感到放鬆。在1970年代,隨著失眠病患的求診量增加,睡眠問題逐漸受到重視,等到2004年,睡眠醫學才從副科被認證為正式專科。
心理學在睡眠醫學的應用包括:失眠、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兒童睡眠問題、睡眠疾病相關的認知功能評估等。
行為睡眠醫學(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是結合睡眠醫學與心理學的新領域,包括對睡眠相關障礙的科學探究和臨床治療,重點關注影響睡眠的心理、生理、行為、認知、社會和文化因素,以及睡眠對這些因素的影響。其臨床實踐是一門循證行為健康學科,主要使用非藥物治療,通常以問題為中心,並針對特定的睡眠問題,也可以與其他醫學或心理健康治療(例如睡眠呼吸暫停的醫學治療、情緒障礙的心理治療)相結合。對引發、維持睡眠相關的行為、思想和環境因素進行教育和系統性改變,為其主要技術涉及範圍。
以常見的睡眠醫學疾病而言,目前已證實認知取向的行為治療對於治療失眠有顯著影響力,對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同樣以行為取向治療為主要介入方法。根據研究,目前影響睡眠的生理機制主要有三機制:恆定機制(Homeostatic Process)、晝夜節律機制(Circadian Process)與清醒激發系統(Arousal System)。
- 恆定機制(Homeostatic Process):負責調控每天睡眠的時間長短。
- 晝夜節律機制(Circadian Process):負責規劃每天睡醒的時間,此二機制協同控制個體「睡眠」的運作。
- 清醒激發系統(Arousal System):讓個體維持腦袋「清醒」的狀態,此系統會抑制睡眠系統的作用,在不應睡覺時讓個體保持清醒,其受到情緒、壓力及外在感官刺激影響,與心理相關的因素關係密切。
理論上在白天,清醒系統的運作會較睡眠系統的運作更為活躍,使個體可以在白天維持清醒狀態來完成工作,到了晚上清醒系統運作減弱,睡眠系統運作增強,使得我們躺在床上可以順利入睡。但對於失眠患者而言,身體控制睡眠與清醒的系統出現異常,晚上睡眠系統運作並未增強,清醒系統運作也未減弱,因此無法順利入睡。
催眠與心理
[编辑]催眠術(Mesmerism or Hypnotism)最早出現於18世紀中葉的德國,弗朗茨·安東·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 1734-1815)將其理論化和系統化,然後以他的名字將催眠術定名為「Mesmerism」,後來英國人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將其命名為「Hypnotism」,此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將其定義為「一種涉及集中注意,及減少周邊察覺的意識狀態,具有增強對建議的回應的特徵。」
一、原理
[编辑]腦波主要分為四種:α(8~13Hz)、β(13~30Hz)、θ(4-7Hz)、δ(<3Hz)波,一般狀態時呈現β波,放鬆狀態時呈現α波,而打盹狀態(淺睡眠與放鬆過度)時呈現θ波,熟睡狀態時則是呈現δ波。
催眠即是在α波和θ波的狀態進行:當腦波呈現α波時,意識清醒且身體放鬆,此時意識和潜意識合一,不會互相對抗。在這種狀態下,身體耗費的能量最少,腦部獲得較多能量後運作更加快速、順暢,也正是淺層的催眠狀態。當腦波處於θ波時,意識逐漸變弱,大腦將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若意識中斷,便會陷入睡眠狀態;如果此時意識暫停使用,平常清醒時所具有的批判或道德意識將被埋藏起來,對於外界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Hyper-suggestibility),較容易接收外來的指令,也就是催眠。
二、方法
[编辑]大多先使受試者完全放鬆,以進入α波和θ波的狀態,再使用暗示的方法對受試者進行催眠。以下說明幾種常見的暗示方法:
(一)言語暗示:透過言語將暗示的信息傳達給受試者,例如對受試者說:「你現在置身在一個非常幽靜的森林裡。」
(二)環境暗示:將受試者置於一個適合催眠的場所,例如存在有助於受試者進入催眠狀態的光線、音樂、陳設等條件的室內。
三、運用與功效
[编辑]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指利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範圍變得極度狹窄,並藉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催眠能很好地推動人潛在的能力,現在部分的心理治療方法是利用催眠以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如強迫症、憂鬱症、治療肥胖、協助戒菸、改善睡眠品質、解除心理壓力、信心重建、治療創傷症候群、恐懼症狀、克服壞習慣、情緒問題等。除了催眠師的經驗及技術外,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也包含被催眠者與催眠師間的信任。催眠師本身是否具備快速與個案建立親和感的能力,及被催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受暗示性(Hyper-suggestibility,可催眠性),皆是決定催眠能進入到何種深度的重要變因。事實上,每個人都具備被催眠的能力,但也因為每個人的狀態各不相同,故進入催眠的速度、深度、及接受催眠的建議的程度都不盡相同。據說催眠程度也受年齡影響,一般認為在兒童時期受催眠的接受度較高,到了青少年達到最高,之後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也有研究表明可催眠性受到遺傳影響。
四、催眠的深度
[编辑]催眠狀態的深淺可分成淺度催眠、中度催眠、深度催眠,而一般粗分為6級深度[2],依照順序是:
1級:小肌肉群的麻痺,例如眼皮肌肉,在催眠中會不聽使喚,以致讓眼睛張不開
2級:大肌肉群的麻痺,例如手臂僵直,無法舉起手來
3級:所有的肌肉僵直,受催眠者無法起立,此時受催眠者會有部份痛覺的喪失,而且不能很清晰地數數目字
4級:疼痛喪失,接受指令下,可以忘記自己的名字。如果要在催眠下進行手術,至少要達到第四級的催眠深度
5級:觸覺喪失。會產生正性幻覺,也就是可以看見其實並不存在的東西,譬如,受催眠者會在暗示下,在原本空白的牆壁上,看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時鐘
6級:出現負性幻覺,也就是對於實際上存在的東西,受催眠者在催眠師的誘導下,會看不見。例如:在受催眠者面前有張桌子,但是在催眠師的暗示之下,受催眠者會看不見這張桌子。但是,如果要受催眠者走動的話,他又會無意識地自動避開這張桌子,而不會撞到。 這就是前面所說的,當意識層面暫時休息、退居幕後,而讓潛意識主導時,意識層面仍然扮演著監控者的角色。當環境對受催眠者有威脅時,此時監控的意識層面,就會暫時的取回監控權,以保護受催眠者本身
可利用歐內斯特·希爾加德編成類似心理測驗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HSS),用以鑑定被試催眠感受性的高低。
五、相關理論
[编辑]對於催眠狀態的解釋眾說紛紜,較重要的理論分為以下幾種:
(一)部份退化(partial regression)理論:催眠使受試者思維退化至較幼稚的階段,且失去了正常清醒時所具備的控制能力,落入較原始的思維方式,因此拋棄理性衝動行事,進行幻想與幻覺的製作(Gill, 1972)。
(二)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理論:催眠本身僅是受試者在催眠師的誘導下,「過度」配合地扮演另一個角色。由於受試者對角色的期望和憧憬等因素,使他們願意高度配合而做出某些行為(Barber,1979 & Spannos, 1986)。然而,很多學者堅持催眠是意識的另一種狀態,並非角色扮演,因為即使是最配合的受試者,也不會同意在不給麻醉藥的情況下進行手術;而針對此質疑,角色扮演學者則認為,在適當的誘導下,譬如酬勞或獎賞,受試者還是有可能接受無麻醉的手術。
(三)意識分離(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理論:歐內斯特·希爾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 1977)根據實驗觀察,認為催眠將受試者的心理過程分離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進行的分流。第一個分流是受試者所經歷的意識活動,性質可能是扭曲的;第二個分流則是受試者難於察覺、被掩蔽的意識活動,但其性質是較為真實的,希爾加德稱之為「隱蔽觀察者」。意識分離是生活中一種經常出現的正常體驗,例如長途駕車的人對路上狀況作出了一些反應,但大多無法回憶,正是因為當時意識明顯地分離為駕馭汽車與個人思考兩部分。
企業管理
[编辑]不可否認的,無論是在公司或團隊中,「人」都是重要一環,而管理心理學即是一門嘗試探討管理過程中個體所擁有的心理現象,並且應用在管理實務上的科學,期望透過動機、誘因變化激勵人心,以及改進組織結構、建立領導效率進而達到提高工作與管理效率。管理心理學主要從四個面向研究,分別是個體心理、群體心理、組織心理與領導心理。
(一)四個研究面向
(1) 個體心理:由於團隊中每個人的性格、能力、態度、目標等皆不盡相同,因此最基礎的研究課題即是——領導者如何藉由分析個體差異,給予最適當的誘因和動機,以最大化生產力。
(2) 群體心理:群體由多個個體組成,因此除了個體本身的差異,個體之間的互動其實亦直接影響著整體工作環境。故如何面對個體間摩擦、增進同事間情感等群體凝聚力相關的考驗,都是管理者須正視的課題。
(3) 組織心理:著重於探討組織對內和對外的心理條件,對內舉凡組織規範、架構,甚至公司文化的建立,像是日系企業的嚴謹與紀律、新創公司的自由與朝氣;對外好比品牌形象塑造、公司整體的目標精神,這些元素都影響著員工對公司的心態。
(4) 領導心理:是企業中影響人積極性的重要面向,其研究包含兩個範疇: 一為靜態研究,側重研究領導者的個性特徵與領導集體的結構特點;二為動態研究,側重研究領導方法,探索不同領導行為、領導作風與領導效率的關係。
(二)管理心理學理論之應用
(1) 過度辯護理論(Overjustification Theory):是由雷波(M.R. Lepper)和格林尼(D. Greene)所提出的一種認知理論,探討關於實施獎勵機制後,人們往往追求外在動機(獎酬)而忽略內在動機(工作樂趣)。在個體心理的基礎上,領導者給予員工適當的獎勵、動機,以提升他們的生產力,但長久施行下來,當獎勵不再達到員工的期望,員工多半會傾向失去對於此工作的熱情,生產力可能因而下滑。
然過度辯護理論可能存在樣本偏差和未考慮長期影響的問題。例如研究者研究時可能僅限於特定樣本,如雷波是針對幼稚園學童所進行研究,而不同樣本可能有不同觀點(E.g. 較避免強調個人成就、害怕表達自我的樣本族群即便對於改變後獎勵條件不滿,仍可能維持相同生產力)。此外,該理論可能忽略了時空背景差異,例如過去與現今小孩的興趣可能不同,給予相同獎勵會有不同結果,這可能導致實驗結果不具有普遍性且難以複製,在應用解釋上仍需要有所評估。
(2)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指對人抱有高期望會導致更好的表現,而低期望會導致更糟。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和莉娜·傑克森(Lenore Jacobson)於1968年進行的,稱為「教室中的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學校的老師,他們進行了一個新的測驗,能夠準確預測學生在未來學業上的成功。然而,實際上並沒有這個測驗,而學生的選擇是隨機的,並沒有經過特殊的挑選。然而實驗的結果卻顯示,當老師被告知這些學生未來可期時,他們確實在之後的表現比其他人更好。這證實了期望和預期對學生表現的影響。而將此效應應用在管理學上,便是將老師與學生的腳色替換成領導者與團隊成員;領導者對於團隊成員的期望可以影響整體團隊的表現。當領導者擁有積極的期望,相信團隊成員能夠取得成功,這可能激發成員更努力地工作,以達到領導者的期望。
不過,自從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和莉娜·傑克森(Lenore Jacobson)於1968年提出這個效應,有一些研究者試圖重現這個試驗,卻無法得到同樣的結果。這些研究幾乎都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預期影響表現的影響程度(effect size)太小,無法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另外,這些研究也遇到無法控制干擾因素(confounding variable)的問題,例如受試者的社經地位等。不同社經地位的受試者面對期望所表現出的反應會不同,比如說,由於經濟限制等其他障礙,來自弱勢背景的學生可能更難被老師激勵去接受高等教育等。
雖然大多數人仍然認為比馬龍效應是影響課堂或工作場所表現的合理因素,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統計強度可能不像我們曾經想像的那麼強大。
(3) 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此效應的實驗內容如下:俄國心理學家布魯瑪.蔡格尼(Bluma Zeigarnik)在餐廳用餐時,發現服務生能在沒有紙筆的狀況下,記住大量客人的需求,但過一段時間後,再詢問該服務生先前那群客人的餐點,他卻無法記得任何資訊。而後蔡格尼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兩組人分別拼拼圖,一組在拼圖期間受到干擾,另一組則不干擾,最終發現受到干擾的組別對於拼圖內容記憶猶新。此項效應可應用於管理上,當員工在工作時受到干擾時,往往會以完成為目標,而打斷工作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因此最好的解決之道是專注於一件事並完成它。
值得留意的是,此說在實驗設計與樣本採取上可能有所不足,所得出之結果未必具有普遍性。亦即,此效應之常見解釋為:未完成的任務會引起一種心理上的不適,並導致個人持續關注和記憶這個任務,以便在將來完成它。然而,身處不同情境的工作者,未必皆對達成任務一事抱有相同之態度,故其未完成任務時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此外,除了「任務處於尚未完成階段」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影響記憶和注意力,例如個人興趣和任務重要性等。因此,蔡格尼效應可能無法完全解釋人們對任務的注意力和記憶。
(4) 延遲滿足理論(Delaying Gratification):源自於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所做的「棉花糖實驗」,實驗者給一群四歲的小孩每人一顆棉花糖,並且在離開前告訴他們只要能忍十五分鐘不吃,即可再獲得一顆棉花糖。之後延伸觀察這群兒童未來的升學表現,發現比起那些沒忍住的孩子,當初忍住誘惑的人較為成功。此項理論可應用於管理上,員工往往會選擇簡單的工作去做,但是做那些困難的任務的員工在企業界往往是最為成功的。 延遲滿足理論雖然在過去幾十年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但仍存在一些爭議和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樣本的代表性是確保研究可複製性的關鍵因素之一。原始的「棉花糖實驗」涉及到的是四歲的小孩,因此,若要複製這項研究,需要確保選取的樣本具有類似年齡、文化背景和其他相關特徵的代表性。且延遲滿足理論可能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在某些文化中,個人主要價值觀可能強調即時滿足和享樂,而不是長期目標的追求。因此,這些文化下的人們可能對於延遲滿足的能力表現不同,這種文化差異性可能影響到理論的普遍性和適用性。另外,延遲滿足理論將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視為影響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個體差異和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這種能力的表現和效果。例如,個體的認知能力、情感狀態、社會環境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延遲滿足的表現,這些因素需要納入考量以更全面地理解這個理論。 (5)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霍桑實驗最初的研究是探討一系列控制條件(薪水、車間照明度、濕度、休息間隔,等)對員工工作表現的影響。實驗細項又可分成分為照明,福利,訪談,群體四個階段,但在後來結果發現實驗環境中,研究對象的行為會受到研究者關注的影響,從而導致其行為發生改變的現象。 這個效應最早由美國西羅德島電氣公司的研究人員埃爾頓·梅奧和弗里德里克·羅斯西森在1920年代觀察到,並以該公司位於馬薩諸塞州霍桑市的名稱命名。在實驗中,研究者發現,無論他們對工人採取何種措施,工人的生產率都有所提高,這並不是因為採取了特定的方法,而是因為他們受到了研究者關注的影響而感到重視,並且因此感到自己的工作被重視。霍桑效應提醒我們,研究者在進行實驗時,必須意識到他們的存在可能會影響到研究對象的行為,從而引發結果的偏差。
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與組織行為有關的人的個體特點(如動機、能力、性向)、人的群體特點(如群體的分類、人與組織的相互作用)、領導行為特點(如領導風格、領導的評估與培訓等)、組織理論與組織變革(如組織的模型、組織變革與組織開發研究等)以及工作生活質量研究,著重透過改善工作環境、工作豐富化、擴大化等方面,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以提高生產效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學則是透過比較不同的地區、國家、社會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為的異同,為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合作經營企業提供科學根據。
關於企業與心理學之相關內容,牽涉到兩個重要概念,分別是管理力與領導力,兩者差別即是心理學的研究重點。管理須透過權力,而領導則是利用魅力,激勵、鼓勵等,讓領導力作為一種影響力,使領導者本身成為典範,進而讓下屬可以更主動地順服,而非因為權力而相對被動地配合。藉由心理學活化企業管理,發展更進一步的彈性與成長,使得心理學對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個組織由「人」和「物」兩大因素構成,兩大因素在組織中形成了三大關係系統:
①物-物關係:主要是技術管理的對象,包括材料、設備、資產、資金、技術等方面的管理。
②人-物關係:人與物形成一個交叉系統,部分作為技術管理的對象,但主要是勞動心理學與工程心理學的對象。
③人-人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為管理心理學主要的研究對象,在活動行為中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益,並對勞動者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教育。
股市投資
[编辑]投資心理學主要將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與金融市場投資實務做結合,並對投資者在操盤過程中產生的心理狀態,進行了合理的解釋,同時提出改善投資者行為的有效方法。投資心理學企圖藉由在心理學知識的使用上,對投資人行為背後的動機描述更加一致、有組織且更完整。此外,透過投資心理背後的解析,協助投資人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風格、財力和性格的交易方法。以下列舉幾個投資心理學現象:
- 1.「從眾行為」 (Herd Mentality)也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泛指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喜歡模仿多數人的想法或行為。最主要原因乃是因群體壓力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認為跟著人群走就不會犯錯。金融市場上最常見的現象是,投資者蜂擁響應分析師的建議,甚至是不看公司財報或營運數據,只憑親朋好友的小道消息就盲目購入股票。除此之外,股價飆漲也很容易促使投資者一擁而入,儘管他們根本摸不著頭緒股價為何上漲。因此,如果投資者易受他人影響,盡量减少接觸資訊或看電視報紙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此外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更要有勇氣做出與群眾不同的行為,避免盲目相信或太過在於他人看法。
- 2.「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為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首次提出。塞勒認為每個人除了他錢包裡、銀行的實際帳戶之外,內心中會有不同的心理帳戶。而人們在心理上主觀地將不同來源的收入與支出分門別類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並做出經濟決策。例如:努力工作的薪水計入「辛勞工作」帳戶,當你從此帳戶提取金錢消費時,會因為工作而來的收入得之不易,因此在花費上更為謹慎小心;買賣股票的獲益則被列為「意外之財」帳戶,因此這筆錢隨意揮霍也沒關係。換言之,如果人們想要更聰明消費、理性理財,就要避免落入心理帳戶的陷阱,以免浪費辛辛苦苦賺取的投資收入。
- 3.「展望理論」(the prospect theory)由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Nathan Tversky)提出。他們提出人們的主觀感受的效用與實際獲得或損失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主觀效用的改變量是隨著利益或損失的增加而遞減。金融市場上最常見的現象是當投資者的股票賺錢時,傾向將手中的股票獲利了結,也就是風險規避(risk aversion);而當投資者的股票虧錢時,傾向將股票留著,不願意賣掉止損甚至會加買以壓低自己的成本,也就是風險愛好(risk appetite)的表現。換言之,當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應避免過多的主觀判斷介入,理性分析投資的損益才能最大化獲利。
行銷和消費
[编辑]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其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徵。消費心理學具體的研究重點有市場營銷活動中的消費心理現象、消費者購買行為中的心理現象﹑消費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而研究內容則包括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條件以及外部條件。藉由消費心理學在實務上的運用,對於消費者來說,可提高消費行為所帶來的的效益,而對於商家、企業等經營者來說則可以提高經營效益。以下列舉幾個消費心理學現象:
- 1.「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為一個有趣的例子。當人們進行決策時,常會把最先獲得的資訊當成一個基準「錨點」,後來收到的其他資訊,都會被拿來和這個基準錨點做比較。例如說把原本的標價「一件300元」劃掉而在旁邊寫上「一件100元」,由於300元的較高價格標示對消費者產生了錨定效應,便會讓其認為以100元購買此商品有獲利的感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近年開始探討個人差異對錨定效應認知偏差的敏感度,最初的相關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未能確定任何具有系統影響的預測因素;然而,在2019年投稿於⟪歐洲社會心理學雜誌⟫的一篇研究報告[3]指出,錨定效應具有複製性,且個人差異測量值相當可靠,僅在智力、認知反思和基本人格特徵的變異性上會有小部分的影響,例如該研究發現智力與錨定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 2.「宜家效應」(IKEA effect)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這個效應是一個認知偏誤,相關研究〈IKEA效應:當勞動帶來愛情〉(The IKEA effect: When labor leads to love)發表於《消費者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指出那些由消費者親自組裝的產品(相對於只是參閱該產品的說明書)會被他們認為有較高價值(網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57740811000829)。實際應用上,商家透過節省組裝成本、壓低售價,增加市場的競爭力;而消費者可由較低價格購入產品自行組裝,且因宜家效應而對產品品質更加滿意,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是雙贏的局面。
- 3.「凡勃倫效應」(Veblen effect) 指的是商品價格定得越高,有時會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類商品稱為凡勃倫財(Veblen Good)。這種消費的目的並不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與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一種社會心理上的滿足。由於某些商品對別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購買高級轎車顯示地位的高貴,收集名畫顯示雅致的愛好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願意購買,因為只有商品的高價,才能顯示出購買者的富有和地位,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消費亦有增長的趨勢。
- 4.根據近年的產業實務與學術研究結果,「口碑(Word of Mouth)」逐漸成為衡量品牌成功指標。Lovett(2013)的研究歸納出 3 種形成口碑的關鍵因素-功能導向、社會導向以及情感導向心理需求。
- ① 功能導向的心理需求的口碑形成關鍵在於「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包含決策結果的不確定性、錯誤決策之後果嚴重性。消費者為了避免事後發生不愉快的經驗,產生動力向其他人求助,衍生出品牌的推薦行為。
- ② 社會導向的心理需求是因應自尊與他尊而生的口碑。消費者藉由提供別人經驗、見識,讓自己得到信心與價值感,此機制稱為自我強化(Self-enhancement)。在此意識下,品牌所代表的「品質感」、「獨特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此經營者可以運用手段提升商品的品質與獨特性,或是喚起消費者認同,進而提高口碑。
- ③ 情感導向的心理需求的口碑形成關鍵在於挑動情緒,如致力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讓顧客在整個服務體驗過程都維持高昂的正面情緒。媒體刊物經常使用聳動標題來刺激讀者情緒,企業也常以「了不起的創新」、「小蝦米擊倒大鯨魚」、「平凡人創造不平凡」等故事達到引起興奮的功效。
- 5.「誘餌效應」(Decoy effect)也稱作不對稱支配效應(Asymmetric dominanceeffect) 或吸引效應(Attraction effect),是一種消費者在多屬性決策問題中,其選擇或偏好受到誘餌(Decoy)影響而改變的現象。當兩個選項各自具有優勢屬性之時,受測者不易選擇,此時加入一個誘餌選項,使其屬性接近原先兩個選項之一(稱作目標選項,Target)但稍差,該誘餌選項便會增加人們對目標選項的注意力,提昇目標選項被選擇的機率而同時減少另一個選項(稱作競爭選項,Competitor)被選擇的機率。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琳達·張(Linda Chang音譯)表示:「如果你以特定方式設計選項,就能推動人們轉而選擇價格更高的產品。」例如:你買一杯咖啡,可能已經注意到,大、中、小三種容量——中杯價格幾乎和大杯差不多,而你通常會為了貪小便宜挑選大杯。這種認知偏見會提出一項不太吸引人的額外選擇——比如相對昂貴的中杯咖啡,誘使你支付超出理性選擇的錢。
- 6.人類在做購買決策時,其心智決策主要可分成兩種模式:情感決策模式(Affective model)以及理性認知決策模式(Cognitive model)。
- ① 情感決策模式的消費者(例如要買情人的生日禮物或是吃大餐時),做決策時會帶著許多強烈的感覺。
- ② 出於理性認知決策模式的消費者(例如應付工作的消費行為)在做決策時較不情感取向,而是理性地專注於商品功能、性價比等資訊。
- 學者 Laran & Michael Tsiros(2013)發現,當人們處於理性認知模式下,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情境時會延後其購買決定;反之,則會加速決定速度。然而,對於處於情感決策模式的消費者卻剛好相反,面對不確定的情境因素反倒會加強購買意願。
- 造成上述的原因在於,人們在情感決策模式時,做決定的當下包含了許多情緒感覺,處於這種情境的人們會期待不確定性帶來的驚喜感;反之,若是處於理性認知模式的消費者,其對價格與資訊透明度較敏感,不確定性會帶來他們的困擾,進而導致購買意願的降低。
教育和學習
[编辑]教育心理學是探討學生學習行為、教師教導行為,及兩者互動的科學;目的是為了解決教育上的實際問題,並建立有系統的教學理論。
對象與範圍 : 教育心理學主要在研究人類,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教育環境下的學習心理及效果,此特定教育環境並不只限於應用在學校場所,但主要是研究學生及教師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如何學習和教師如何教學的基本心理學規律。
教育心理學家透過學習理論為指引,來幫助他們有效研究一般人的學習模式。當中有不少學習理論廣為世人所接受,茲詳列如下:
- 認知論:個體對環境中事物的認識與了解,視為學習的必要條件。認知論源於本世紀初葉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重視知覺的整體性、重視環境中眾多刺激之間的關係。其中有四條較為有名的教學原則, 動機原則, 結構原則, 程序原則, 強化原則。認知論主要希望促進心理結構的改變, 而不是利用刺激與反應的方式去促成行為的加強與改變, 認知論主張個體面對一個學習情境時,能否產生學習效果,端賴以下兩個條件:
- (1)新情境與舊經驗符合的程度:個體面對的學習情境中,通常包括熟悉的與生疏的兩類刺激。熟知刺激較多時,即表示學習情境較符合個體已有的經驗架構,容易認知、了解,故而容易學習。學生們都曾經驗,如果閱讀資料中生字、新詞、專門語術超過了個人的能力和經驗時,無論怎樣努力熟讀強記,都很難學習到書本中真正的意義。
- (2)新舊經驗的結合並重組:學習並非是零碎經驗的增加,而是以舊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吸收新經驗,並將兩種經驗結合重組成為經驗的整體。因此認知論者不重視被動的注入,而強調主動的吸收。
- 發展論: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學童思考的能力是與日俱進的,一開始並沒有成熟的抽象思考能力,因此老師在教學上會利用道具的輔助,例如珠算盤、圖卡、小模型等,協助學生建構他們的理解模式。
補充:近年來也有學者認為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並不適切,應該是所有年齡層都會有四個認知發展階段,只是各認知發展階段的成長比例會有所不同。例如:六、七歲孩童會將玩具所發出的聲音賦於意義一當槍發出的聲音漸弱則認為自己已被敵人擊敗,即面對外在的刺激有一套抽象表徵的思考方式。 或者根據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年紀較小的學童並沒有社會規範的概念存在,一切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作為行動的準則。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建立獎懲制度,讓學生知道做錯事就會受到懲罰,替他們建立起最低水平──避罰服從取向的道德標準。
- 建構論:由「實踐中學習」,而非依賴別人「告訴他們」會發生什麼事。教師除了觀察兒童學習外,也需要在兒童活動期間吸引他們、為發現而驚呼,並用難題刺激起他們的理性思維。我們可以向他們發問:「真奇怪,為什麼開水不會從那盛滿水的杯邊流出來呢?」教師有時會在兒童發生衝突時介入,但只會強調他們應找出問題所在,並促進他們去尋求解決辦法及自行調解。
- 社會認知論:社會認知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教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若學生看到教師誇讚行為良好的同學,並且給予獎勵,學生下次在老師面前就會顯得更加守規矩。也就是說強調觀察學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習者的行為改變是觀察他人行為及其後果的結果。
- 動機理論:動機是需要產生的,當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並且滿足需要的對象時,需要才能夠轉化為動機。因此個體的激勵價值愈高,其期望概率愈高,則他完成目標的努力程度也愈大。所以教師可以適時的鼓勵或獎勵學生,讓學生能有進步的動機與信心。
- 行為主義:假設所有行為的產生皆是由環境中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或是個體的生命史中所形塑而成的結果。行為主義重視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向遵守課堂規則的學生進行表揚、頒星、等各種有系統的獎勵,進而統整班級的秩序,使班級共好,進而改善整體學生的行為。行為主義主要仰賴以下五個教學過程, (a)具體說明最終的行為表現, (b)評估行為, (c)安排相倚關係 (d)實施方案 (e)評價方案。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可以更有效率的讀書。以下是幾個更有效率的讀書秘訣:
千萬不要節省讀書時間 : 你能學到多少是你花了多少時間讀書的函數。
(請注意:此段推論是有爭議的,它過於簡化了讀書時間和學習的效果的關係。實際上,學習的效果並非僅取決於花多少時間,還受到學習方法、學習環境等因素影響。因此,僅僅是花更多時間不一定就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在此也附上一篇研究「讀書時間和學習成效」的論文,若讀者對此有興趣可再點下方網址進行深入研究。
同時也簡述此論文的結論:此論文在分析來自17所高中的1285份有效問卷後,發現學生的讀書時間(補習時間)與學習成效(學測成績)之間並沒有顯著關係。
網址: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6NTU05227059%22.&searchmode=basic )
分多次閱讀 : 一次讀一些比一次長時間閱讀有效,為了避免考前填鴨硬記,考前設立每天或每周小時段讀書的目標。當你疲倦、飢餓或不能集中精神時,不要讀書,待精神恢復及準備好時再開始讀書。
(請注意:以上3點讀書秘訣是有爭議的,其過於一般化,並非所有人都適用。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讀者被誤導,我將部分敘述劃上刪除線,以告知讀者其是有爭議的。)
書籍影音
[编辑]核心觀念
[编辑]1.《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 作者:Philip G. Zimbardo、Robert L. Johnson、Vivian McCann 譯者: 張文哲、洪光遠、邱發忠、蘇文賢 出版社: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2.《心理學概論:心靈與生活探索》 作者:John W. Santrock 譯者: 黎士鳴, 鍾天鳴 出版社: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心理學導論》 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Christel Lutz 譯者: 危芷芬 出版社: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4.《行為主義》 作者:John Watson 譯者:李維 出版社: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5.《認知心理學》 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出版社: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出版
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作者:鄭昭明 出版社: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簡介:
7.《動機與人格》
8.《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學》 作者:John Watson
9.《知覺與傳播》 作者:Donald E. Broadbent
10.《這才是心理學!》 作者:Keith E. Stanovich 譯者: 楊中芳 出版社:遠流出版
11.《漫畫心理學:心智如何探索複雜環境,又怎麼愚弄我們?》 作者:Danny Oppenheimer, Grady Klein 譯者: 朱怡康 出版社:行路出版
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编辑]- 1.《二元並存論》-柏拉圖
二元論是一種本體論的觀點(本體論又稱為存在論、存有論等,為形上學的其中一個基本分支,主要在探討的是「存在」、「存有」等事情的本質,也可以說是探討每件事物的基本特徵,也就是「本質」),二元論則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由兩個世界所組成,其中一個是我們的感官所感受知覺到的世界,另一個則是靈魂所存在的世界,而感官所感知的世界即是靈魂所處的世界的延伸。此理論為一哲學理論,有其歷史文化的脈絡可循,對心理學的探討開啟不同的觀點。但是,這個理論和現代的臨床研究做對照後,會發現人類的心理反應確實不只是透過大腦來感知,比如,一個缺少手臂的人,也可能因為受到視覺或是聽覺的刺激,感覺到自身手臂的疼痛(幻肢痛的研究),證實了除了各種感官神經的感覺以外,還有其他的感知能力。
- 2.《論靈魂》-亞里斯多德
《論靈魂》是亞里斯多德的一篇重要著作,其學術價值不僅是《形而上學》後的重要延伸,更成為現今西方心理學史上的開創性著作。《論靈魂》具體研究生命物體的共同屬性,其所探討的問題為聯繫精神界及生理界的驅動原理。靈魂為一個生命原理,藉此區分事物是否為生物,而不同種類的生物所擁有的靈魂種類也不盡相同。生物界中所有物種皆具有營養、生長、及繁衍的性質,此稱為生魂;而動物界更具有感覺、渴望、及移動的能力,稱之為覺魂。至於人類的靈魂不僅兼具上述兩種類型的所有能力,更擁有獨特的理性能力,可將此稱為理性魂,人類在萬物中是唯一靈魂兼具三種不同類型的能力。綜上所述,亞里斯多德的理論雖與現代科學知識有所差距,但其觀點已可對應至當代心理學等知識領域,為現今知識論奠定理論基礎。
- 3.《佛洛伊德傳》-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是近代醫學、心理學乃至現代文藝理論上,影響最大、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在自傳裏道出自己的秘密與苦鬥的歷史和心路歷程,讓我們看到一個天才是怎樣發展出來的,每一部理論與文采並茂的論著,是如何結晶出來的,鍾士是佛洛依德相知相惜三十多年的好友,由他傳記名著中我們可以了解佛氏的特質、性格、生活、工作乃至他的愛情與婚姻。
這本書以佛氏的學術良心而寫就的「思想史」,經由受教於他的詹姆士.斯特雷奇譯為英文,確實能讓我們看到佛洛伊德多采多姿的精神生活,以及他所面臨的種種挫敗和成功,雖然我們不能親眼見到其現身說法,但藉著此書,的確可以讓我們看到佛氏那深奧浩瀚學問的大致輪廓。
- 4.《危險療程:心理學大師榮格、佛洛伊德,與她的故事》-John Kerr
她是榮格的病人,也是他的祕密戀人。她促成榮格與佛洛伊德的世紀交會,因此激盪出心理學發展與科學思潮的卓越高峰,卻也造成這對師徒關係決裂、各立門戶。這是心理學界最著名的三角關係,也是最引人入勝的心靈探險。
一九零四年,一位名叫薩賓娜.史碧爾埃的俄國年輕女子被帶到蘇黎世的精神病院,接受卡爾.榮格的治療。受過良好教育的薩賓娜聰明有才華,成為榮格不可多得的研究對象,兩人跨越了醫病關係界線,發展出不倫之戀。榮格將秘密戀人的案例以「薩賓娜.S」為代號發表,藉此向佛洛伊德討教,兩人因此建立起深厚的師徒情誼,他們的思想交流為精神分析奠定了未來的基礎。 臨床心理學家暨出版社編輯約翰.克爾藉這段學術界不可告人的三角關係,鉅細靡遺地重現二十世紀初精神病學發展與精神分析的崛起與興盛。薩賓娜不僅促成兩位心理學者的世紀性思想激盪,對精神分析做出實質貢獻,她是榮格的「阿尼瑪」,也成為佛洛伊德與榮格日後分道揚鑣的風暴核心人物。
- 5.《夢的解析》-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這是一本赤裸裸地呈現真實人性的著作。在那個闇昧的時代,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放了潛意識的巨獸,試圖擺脫現代社會的禁忌,從而顛覆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的發展和思考的方式,各種派別的學說、理論等得以建基於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上,展開一種全新的文明向度。
在佛洛伊德之後,人們終於能正視自己內在的欲望和黑暗面──從此改變人與自身的關係,其精神分析方法,如火光劃破漆黑的夜空,照亮幽渺、深邃無邊的人類潛意識世界。
- 6.《精神分析引論》-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論》是佛洛伊德在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一七年間,在維也納大學冬季學期開設的「精神分析基礎引論」課程內的演講內容集結。書中能夠看到佛洛伊德對其先前理論(如後設心理學、精神分析等)所做的整理,更能看到佛洛伊德給未來心理學發展提供的種種可能;他以嚴謹的研究方式賦予科學新的意義,進而建構出他個人的文化理論與個體心理學;同時,他也在書中點出了當時心理學理論的問題,並以完整的架構陳述了自己的理論,也做出詳細且容易理解的整理和摘要。
- 7.《感官知覺理論》
- 8.《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 9.《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史丹利‧米爾格蘭
內容記載史丹利‧米爾格蘭的十九個實驗,其中最著名的是「電擊實驗」,起因是當時納粹分子艾希曼經耶路撒冷大審被判處死刑後,身為猶太人的作者開始反思權威與服從之間的關係。實驗的目的在於想知道人類會無視結果、服從權威到何種程度。實驗的結果也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道德與自由意志的看法,並在日後撰寫了一文《情境的力量》去討論當時很少被人討論的認知偏差 — "基因歸因錯誤"。
- 10.《路西法效應》菲利普·津巴多
作者在書中詳細敘述了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經過,並且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案中美軍獄警虐待囚犯的現象作出了社會心理學解釋。
史丹佛監獄實驗:將學生隨機分配為獄卒和囚犯兩組,被委派為獄卒的一組的學生的任務是要維持「監獄」裡的秩序,確保囚犯乖乖聽話、不鬧事;囚犯組則安份地做其囚犯便可。在原本預計持續兩週的計畫中,僅執行了六天便被迫中斷,因為當時無論監獄內外,情況皆已全然失控,且有多名囚犯情緒崩潰。第一天還有些怯懦、相敬如賓的囚犯和獄卒們,到第二天就爆發衝突,之後情況每況愈下,三分之一的獄卒被認為顯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傾向,越演越烈的施虐、羞辱相繼發生。當時有將近超過五十個相關及非相關人士一起關注這個實驗,卻沒有一個人出聲制止這個可怕的現象,即便每個人都因眼前的景象而感到恐懼,一直到實驗主辦人Philip Zimbardo的同事Christina Maslach表示強烈反對及抗議,才讓這場實驗提前結束。這個實驗證實了,權力的賦予、角色的認同會讓一般人的行為產生巨大的改變,甚至讓他們做出違反人性的事情。
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魔鬼撒旦。指一些平凡人或社會團體,在特定情形下,人格、思維和行為方式會忽然墮落,將人性中邪惡一面釋放出來,集體作出有違道德的行為,甚至反人類罪。
為何許多平凡人會出現這種心理異常轉變,從而作出惡行,菲利浦教授認為成因如下:
- 盲目服從權威與紀律,使人漸漸地放棄獨立意識,失去自我決斷力,從而不經批判地接受上司或權威人士的不人道命令。
- 下令去集體作惡,分散與推諉個人之責任。
- 將其他人或個體去人性化,減低對其作惡的罪疚感。
- 將自己去識別化。透過匿名、變裝等方式,避免為自己的惡行承擔責任。
- 群體情緒化,互相加強彼此共同作惡的認同感,不再容易接受外來的意見,在有意無意下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線。
- 11.《原來這才是心理學》
- 12.《這才是心理學!》
- 13.《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跨文化研究
[编辑]- 1.《華人本土心理學》
- 2.《如何研究中國人》
- 3.《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本土契合性》
生活應用
[编辑]- 1.《由演劇到領悟》
- 2.《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
- 3.《心理劇的核心-心理劇的治療層面》
- 4.《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
- 5.《網路心理講義》
- 6.《教育心理學》
- 7.《軍事心理》
- 8.《少有人走的路》
- 9.《先別急著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 The Secret to Sweet Success in Work and Life),
- 10.《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Kima Cargill
- 11.《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犯罪心理學家教你辨識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潔西卡.法羅絲Jessica Fellowes,凱莉.戴恩斯Kerry Daynes
影音
[编辑]- 北京清華大學MOOC課程:心理學概論 / 共57集
- 耶魯大學公開課程 / 中文翻譯版本 / 共20集
- 心理學在TED
- 十大真相 心理學 Top 10 Facts Psychology
- 《一口吃心理學》為什麼你不應該信任成功人士的建議?
- 解構從眾心理學
- 台大開放式課程_普通心理學/共十二講
- 台大開放式課程_夢的心理學/共十五講
其他書籍
[编辑]以下書籍均由各大學心理學概論課程教授指定及參考書目選取
學術類別
[编辑]-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本土化的心理學。楊國樞。本土心理學研究,1993年6月
- 詮釋中國人的悲怨。余德慧、徐臨嘉。本土心理學研究,1993年6月,第一期
-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學富。
- 陳憶貞譯(Robert J.Steruberg著)(2006):普通心理學。台北:雙葉。
-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
- 葉重新(2004):心理學。台北:心理。
- Benjamin,B.Lahey著,黎士鳴編譯(2005):心理學概要。台北:麗文。
- John W. Santnock著,黎士鳴編譯(2008):心理學概論。台北:雙葉。
-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梁庚辰主編,臺大心理學策劃。臺大出版中心。
心理學與人生
[编辑]- 前世今生的謎與惑。王溢嘉。野鵝出版。
- 夜間風景—夢。王溢嘉。野鵝出版。
- 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卡內基叢書。
- 溝通與人際關係。卡內基叢書。
- 超越自卑—個體心理學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阿德勒。百善書房。
-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Victor Frankl. 光啟文化。
- 美麗新世界。賀胥黎。桂冠圖書。
- 異鄉人。卡謬。志文
- 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李明濱著。健康出版。
- EQ Daniel Goldman 丹尼爾高曼之中文版書
- 走出生命的幽谷。沈楚文。張老師文化。
- 心理的迷惘與突破。沈楚文。張老師文化。
- 陸洛、高旭繁譯(Wayne Weiter & Margaret A. Lloyd著)(2006):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台北:洪葉。
- 重新相處的勇氣:36堂關於家庭、人際、職場的阿德勒勇氣實踐課。岸見一郎著,陳聖怡編譯。楓書坊出版社。
流行心理學
[编辑]- 被討厭的勇氣(1)(2):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究竟出版社。
-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作者:湯瑪斯.吉洛維奇。先覺出版社。
- 靈界的譯者套書(全3冊)作者:索非亞。三采出版社。
- 驚奇的力量:心理學家教你駕馭突發事件,利用驚喜打破單調的生活,點燃創意與生命 作者: 塔妮亞.露娜Tania Luna,黎安.倫寧格博士PhD Leeann Renninger
參考資料
[编辑]核心觀念
[编辑]- Richard J.Gerrig著,游恆山譯,《心理學 Psychology and Life》(台北:五南書局,2001年5月),ISBN 9789571117423。
- 溫世頌著,《心理學導論》(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ISBN 9789571461779。
- 彭聃齡著,《普通心理學》(中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ISBN 9787303236879。
- 卡維波,〈期待另一個弗洛姆〉,《當代雜誌》第57期(1991年1月,台北),頁92-106。
- 完形心理學之格式塔學派
- Wikipedia: Neuroethics(Neuroethics)
近期研究
[编辑]- Barry H. Kantowitz著,《實驗心理學》(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ISBN 9787561724286。
- Ronald T. Kellogg著,《Fundamental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SAGE Publications, Inc; Third版,2015年1月14),ISBN 9781483347585。
- Jerry M. Burger著,《Personality, 8th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8th版,2014年4月),ISBN 9780495813965。
- E. Jerry Phares著,呂俐安等譯《臨床心理學-概念、方法與專業》(台北:五南圖書,1998年3月),ISBN 9789571115320。
- Timothy J. Trull等著,游恆山譯,《臨床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2007年),ISBN 9789869508247。
- 澀谷昌三著,劉名揚譯,《圖解心理學》(台北:漫遊者文化,2015年3月),ISBN 9789865671372。
- 激發運動員的顛峰表現––運動心理學 科學發展 2013年12月 492期pdf下載連結
- 犯罪心理學在犯罪防治上之應用 101/11/16
- 維基百科: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批判社區心理學、宗教心理學
- 談廣告心理學的發展與熱點研究 丁家永 2012-05-15
- 健康心理學(連結無法使用)
- 尹繼武:國際政治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基本評估 2015/12/30
- 犯罪矯治觀念演變-痞客邦 2007/10/09
- 吳明富,〈從藝術治療圖畫診斷分析到美感同理歷程的省思:以開放畫室個案探究爲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第2卷第1期(2010年8月,台北),頁1-17。
- Suler, J. 著,《Photographic Psychology: Image and Psyche》(True Center Publishing)。
- Weiser, J. 著,《Phototherapy Techniques: Exploring the Secrets of Personal Snapshots and Family Albums第二版》(PhotoTherapy Centre Press,1999年1月),ISBN 9780968561904。
- Würzburg School
跨文化研究
[编辑]- 楊國樞,〈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卷(1993年,台北),頁6-88。
- 李維倫,〈本土心理學必須超越「心理實體論」〉,《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卷(1995年,台北),頁367-379。
- 李維倫,〈以「置身所在」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第22卷(2004年,台北),頁157 - 200。
- 黃光國,〈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2卷(2004年,台北),頁121-198。
- 謝政育,〈「心理學」的社會再現:在臺灣的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2007年)。
- 洪淑芬,〈應用社會再現理論探討居民對活動事件影響之知覺─以左營萬年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09年)。
- 管健,〈社會表徵理論的起源與發展〉,《社會學研究》第4卷(2009年),頁228-242。
- 楊中芳,〈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探研的初步進展〉,《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4卷(2010年,台北),頁3-96。
- 簡晉龍,黃囇莉,〈華人權威取向之內涵與形成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3卷(2015年,台北),頁55-123。
- 中國心理學會網站
- 漆明龍,〈台港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川北教育學院學報》第12卷第2期(2002年)。
生活應用
[编辑]- 2B293版1刷試閱
- 教育心理學- MBA智库百科
- 教育心理學- 台灣Wiki
- 張春興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ISBN 9789574833580。
- 心理學考研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及分支學科- 每日頭條
- 教育心理學- 維基百科
- 行銷和業務都該懂的心理學。經理人雜誌。
- LOVETT, M. J., PERES, R., & SHACHAR, R. (2013). On Brands and Word of Mout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MR), 50(4), 427-444
- Juliano Laran & Michael Tsiro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ncertainty in Promotions invoiving Free Gifts,Journal of Marketing,77 ,112-123
- 管理心理學- MBA智库百科
- 管理心理學-維基百科
- 管理雜誌,第 360 期,P42~50
- 心理學-維基百科
- 催眠與心理--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nosis
- 現代心理學- MBA智库百科
- 投資心理學- MBA智库百科
- 過度辯護理論 Overjustification Theory
- 霍桑效應-維基百科
- 畢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
- 工作愈拖延只會愈煩,動手清空是唯一解答。經理人雜誌。
- 放棄眼前誘惑,追求更長遠的目標。經理人雜誌。
- 10個管理心理學觀點,讓你一次讀懂!-快樂工作人雜誌
- Defining and Describing Media Psychology
- What is Media Psychology? And Why You Should Care
- 框架理論-MBA智庫百科
- 使用與滿足理論-MBA智庫百科
- 飛現象-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_phenomenon
- 似動現象-http://cht.a-hospital.com/w/似动现象
- 克隆巴赫係數-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克隆巴赫系数
- CRONBACH’S ALPHA-https://stats.idre.ucla.edu/spss/faq/what-does-cronbachs-alpha-mean/
- ↑ 王皇玉,刑法總則,344-345,2023
- ↑ http://www.forson.com.tw/zh-tw/a1-2297/催眠深度的分級.html
- ↑ Predrag Teovanović,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nchoring Effect: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Insufficient Adjustment,網址: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39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