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普通心理学/心理异常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核心观念

[编辑]

心理异常其实自古有之,每个文明看待的方式也不大一样。有些行为在某些文化被认为是病,有些则非。在这个章节中,我们会分析心理异常在历史上的演变,讨论其客观性问题,接着再着眼于近代,根据近代心理学家发展出的众多定义与诊断方式,了解有关心理异常的“近代观点”

定义心理异常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心理疾病不像生理疾病一般,有着明确而客观的判定标准(像是抽血数据或进行断层扫描得出结果等);此外,心理疾病有很多模糊地带,不论是关于病人主观的检查报告,或是外在行为的观察,都可能受到治疗者本身的主观意识所影响。所以同是心理专业人员、却产生不同的诊断结果,在精神医疗中也经常发生。

心理异常

[编辑]

心理异常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例如焦虑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这些心理疾病的表现形式各异,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 焦虑症:焦虑症通常表现为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并伴随着一系列生理症状,如心悸、呼吸急促、出汗和肌肉紧张。个体可能会经历持续的焦虑状态或突然的恐慌发作,这些症状可能会干扰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 忧郁症:忧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其他常见症状包括食欲改变、体重波动、失眠或过度睡眠、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无价值感和自杀念头。忧郁症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均有深远的影响,并可能导致社交孤立和工作能力下降。
  • 思觉失调症:思觉失调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幻觉和妄想。患有思觉失调症的个体可能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幻听)或坚信错误的观念(妄想),如被迫害或拥有特异功能。此外,思觉失调症患者可能表现出情感淡漠、社交退缩和行为怪异,这些症状对其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躁郁症: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特征是情绪的极端波动,包括躁狂期和忧郁期。躁狂期的症状包括高昂的情绪、过度活跃、自信心过强和冲动行为,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疲惫感。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

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除了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外,心理异常的发展还可能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社会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可能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心理异常的形成和表现。

心理异常的评估和诊断:心理异常的评估和诊断:虽然心理异常的界定标准因文化、价值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心理学家和精神医生通常会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或《国际疾病分类》(ICD-11)来评估和诊断心理异常。这些工具和标准通常是根据症状的出现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来制定的。

心理异常的治疗和管理:心理异常可以透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和管理。治疗方法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病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个体的需求和偏好。

进一步探讨心理异常的定义和理解对于理解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对心理异常的研究和讨论也是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以下列举的是常用来判定异常的标准:

  • 统计的少数:以统计的观点,在团体中与常态不同且罕见的行为,就是异常行为。然而此标准也存在特定盲点,像是智力超常等在人群中也是少数但却不会被认定为异常、某些疾病或许并非呈现正态分布、测量内容会受社会文化所制约等。
  • 内省经验标准: 这里通常指病患之主观体验与观察者根据经验的判断。这种判断极具主观性,标准因为不同人有各自的常模而不同,因此需要接受过专业教育及临床经验者较能以大致相近的标准进行判断。
  • 违反社会标准:意即符合社会常模。每个社会文化都有其合宜行为的标准,如果行为过度偏移这个标准,就会被视为异常。举例来说,奴工的逃跑曾一度被视为心智异常的表现,但现今社会却能接受这种行为;台湾民间信仰流行的乩童神灵上身,在西方社会被认为是癫痫发作。
  • 适应不良的行为:很多心理学者将异常行为定义为干扰个人、他人或社会达成目标的行为。依照这个定义,有益于个人或社会福祉的行为是正常行为,例如认真准备心理学期末考;破坏个人或社会的行为是异常行为,例如考试作弊。
  • 个人的痛苦:一个人可能符合社会规范,外在行为也没有偏差,能够适当的维持生活,但内心却为莫名的焦虑、害怕、愤怒、忧郁感到极为苦恼。这个标准考虑的是个人主观的感受,而非外在社会的框架,因此专业人士的诊断中夹杂着主观经验是在心理异常诊断中常有的情况。

而心理学上目前接受的异常定义,包括下述判准:

(1)社会常模法则:用来比较人们在测验或评估中的表现。它考虑了人们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提供了一个标准来评估个人的表现是否正常或符合预期。这种方法不仅在临床诊断中有用,还在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发挥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表现水平。

(2)可理解性法则:就是确保你写的或说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容易理解。用简单的词语,避免复杂的句子,确保你的思路清晰连贯,不让读者感到困惑。同时,要考虑读者的背景和知识,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想法。

(3)生存福祉法则:指确保生存必需品充足的原则。这包括足够的食物、饮水、住所和安全。当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才能享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生存福祉法则强调了满足生理需求对于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这是其他层次需求的基础。

而《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TR) 将异常标准划分为下列 7 项指标,病患的指标若符合越多条,其行为会越被倾向认为是“变态而异常的”:

  1. 痛苦或功能不良
  2. 不适应性
  3. 非理性
  4. 不可预测性
  5. 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
  6. 令观察者不适
  7. 对道德与理想标准的违反

由上述定义得知,“行为偏离社会文化”、“难以从寻常角度来理解”、“无法适应生活造成自身或周遭他人的压力与困扰”,是判定异常行为的要件。其中,适应与生存福祉尤其重要,因为当今社会越趋多元化,对于特立独行能适应环境而不影响自己与他人者,往往采取尊重的态度。

根据 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临床上在与痛苦有相关列症状或行为,干扰个人的心理异常现象” 。像医学相关疾病一样,心理障碍也会受到生理以及环境上的影响。从心理学的立场去证实或治疗心理疾病,即为“临床心理学”,由“心理诊断”及“心理疗法”两个主轴所构成。

历史观点

[编辑]

早期(文艺复兴之前)

[编辑]

人类一直以来对于心理异常(Mental illness)心存畏惧,而对于这些不熟悉的心理疾患,早期人们不断试图找方法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魔鬼论(demonology)”。中古欧洲认为异常行为是由于受到恶魔附身,认为解决方法就是施予酷刑以驱逐附于身上的恶魔,而使用绞刑或火刑,造成许多无辜的人死亡。

  • 魔鬼、神明和魔法
在中国、埃及、希伯来和希腊的早期文明中,都有把异常行为当做是魔鬼或神明附身的纪录。异常包括表现反常的激动、过动、违反宗教信仰的举动等,而这被认为是被魔鬼附身。治疗这些异常行为的主要方式是驱魔,包括祈祷、咒语、药汁等等。
公元前 400 年左右的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体内有四种不同的体液,分别是血液(代表了热和湿)、黏液(黏液则代表冷和湿)、黄胆汁(代表了热和干)、黑胆汁(代表着冷和干),而人的情绪以及健康状况都跟体液的组成以及比例有关,体液的失调会导致生理及心理疾病。他把所有心理疾病分为狂躁症(mania)忧郁症(melancholia)和脑炎(phrenitis),并且依据他的临床经验对各种疾病做详尽的描述。
几百年后,古罗马医学家阿莱泰乌斯盖伦详尽的解释及发展其理论。阿莱泰乌斯对抑郁和躁狂症进行完整临床记录;而盖伦将疯狂的原因归结为身体和心理两大因素。
  • 希腊与罗马
希波克拉底之后许多希腊与罗马的医学家不再把心理异常看做是魔鬼或神明的作用。当时提供心理异常者愉悦的环境成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舞会、舞蹈、音乐会、散步等等;同时也有很多医生使用节食、按摩、水疗、运动、教育,或是放血、清洗净化等等的治疗方式。
其中,克劳狄乌斯·盖伦(Galen)是最有影响力的希腊医学家之一,他透过解剖动物使人们对神经系统有进一步的认识,把心理异常的成因区分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成因。

中国的魔法和驱魔 在古代中国,人们也相信异常行为是由邪灵或恶鬼附身引起的。传统中医认为通过针灸、中药、气功等方式可以驱除身体内的恶气,从而治疗心理异常。

埃及的宗教治疗 古埃及人相信心理异常是神明或灵魂的干扰,因此他们会进行各种宗教仪式和祭祀来求助。这些仪式包括祈祷、祭祀、游行等,旨在取悦神明以解除异常行为。

希伯来的先知和预言 在古代希伯来文化中,心理异常被认为是神的谴责或预示。先知和祭司会通过祈祷和牺牲来向神寻求指引,以治疗患者的心理异常。

印度的瑜伽和冥想 在古代印度,瑜伽和冥想被视为治疗身心异常的有效方法。通过呼吸练习、冥想和身体姿势,人们试图平衡身心,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

阿拉伯的诗歌疗法 在古代阿拉伯文化中,诗歌被视为治疗心理异常的一种手段。诗人会创作诗歌,以表达患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释放情绪和压力。

印第安的自然疗法 在印第安文化中,人们相信自然和大地的力量可以治愈身心。通过与自然互动、参与仪式和传统舞蹈,人们试图找到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非洲的部落治疗 在非洲的部落社会中,族长和巫师被认为有治疗心理异常的能力。他们会通过祈祷、祭祀和仪式来驱除邪灵,从而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

现代(文艺复兴之后)

[编辑]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后,精神病患开始被送进医院治疗,但此时的治疗尚不人道且疗效不佳,直至 18 世纪末,由于医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心理障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疾病,而开始对其进行分析与治疗。

  • 心理异常作为疾病
在医学模式发展之际,心理障碍被认为是生理上的疾病。菲力普・皮奈尔医生 (Philippe Pinel, 1745–1826) 最早建立心理疾病分类系统,以帮助临床工作者识别心理障碍。德国医生埃米尔·克雷佩林 (Emil Kraepelin, 1856-1926) 开创第一个全面分类、带有医疗诊断风格的系统,获得现代精神医学之父的称号。
然而,随着医学与心理学的分家。心理学对“心理异常”有了不同的看法,心理学家也逐渐摆脱医学界的看法,借由新的学科典范“心理学模式”,讨论新的“心理异常”问题。
心理学模式则认为是心理上的疾病。弗阑斯・麦斯麦 (Franz Mesmer, 1734-1815) 认为障碍是由某种力量的流动中断而引起,并发表了称为“动物磁力”的技术,而后发展成为催眠术;“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以催眠实验阐述人格和变态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对现代心理病理学仍具深远影响。
  • 心理异常判断上的困难
专业人士对心理异常的主观判断,往往会受偏见导致案例的的误判,有两种常见的情境。首先是精神疾病收容机构,机构里的所有病人多被视为有心理异常,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在机构的病人都存在心理异常。然而当这些病人做出正常行为时,有很大的机会依旧被大众视为心理异常。此类最经典的实验莫过于罗森汉恩实验,其借由让假病人混入精神病院,揭示了诊断者可能会因为偏见而产生标签效应。因此若只从表面的行为现象判断心理状态,是有一定风险的。第二种是文化性的族群划分,因为人们都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属的文化,所以他人偏离自身文化的行为容易被视为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
心理学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展开一系列关于“心理异常作为疾病”的论辩,如下方介绍。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疾病”定义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疾病是指一个人患有行为上或心理上的临床病征,而病征必须具备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1. 为精神病人个人带来痛苦(Personal distress)
  2. 降低精神病人个人能力(Impairment)
  3. 有带来死亡、痛楚、丧失能力或丧失自由的危害性(Psychological dysfunction)
  4. 身体上可能会以疼痛如头痛或腹痛等方式呈现(心理因素对生理造成影响)

现代心理学

[编辑]

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中,心理异常所产生的异常行为有四种可能特质:

  1. 统计上少见的(脱离统计常模)。
  2. 适应不良的(妨碍个体有效运用自己的能力)。
  3. 个体行为模式被周遭社会标示异常。
  4. 感官、情绪与认知方面有某种程度的扭曲。


上述所说之不适应症状举列其中常见九项如下:

  1. 忧郁:想法悲观、负面
  2. 漠不关心:对周遭事物不感兴趣、对生活提不起劲
  3. 犯错、健忘:犯错或遗忘的频率上升
  4. 孤立:经常独处不社交
  5. 睡眠品质差:失眠、浅眠
  6. 不安感、害怕:经常隐约觉得不安或害怕
  7. 不满、偏激:经常责怪自己或他人,对事物都抱持负面想法
  8. 性情善变:情绪起伏大或变脸如翻书
  9. 酗酒:喝酒的频率上升


举例而言,若某人认为自己被来自某不存在国家的情报员追杀,可借由以下四点来认定其为心理异常:

  1. 在统计上很少有类似状况。
  2. 适应不良:花很多精力躲避情报员。
  3. 被标示异常:世人知道这个国家和情报员并不存在。
  4. 认知扭曲:认为有某不存在国家的情报员在追杀他。

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相同,仰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编辑]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

与其他学派的关系:

1.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

2.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课题。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变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直接服务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其临床资料和实践成果既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也能验证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说。

通常,人们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为变态。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 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 70~129 之间,属正常;智商不到 70 者,约占 5%以下,则被视为智力低下;130 以上者则一般称之为智力超常。

躯体疾病的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又称疾病模式。希波克拉底曾以四种体液不平衡来解释变态心理;又中医沿用躯体疾病的理论对癫狂进行辨证论治,即属于这一模式的代表。19 世纪菲尔肖提出细胞病理学说之后,从人脑的组织结构改变中找寻变态心理的原因曾风行一时。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痴呆(dementia paralytica),病理学家不仅发现了患者脑结构的典型改变,而且还从死者的脑组织中找到了苍白螺旋体。此外,各种急性和慢性器质性脑病综合症以及症状性精神病都显示了变态心理与躯体疾病、特别是脑病的因果关系。于是,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论据。

在专门介绍心理异常的教科书《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中,列出现今判断人们是否为精神异常的大致有以下八种:

1. 主观苦恼(subjective distress)
承受心理的痛苦时,可判断自身具有精神异常,如忧郁症患者可以明确地说出自己处于苦恼的状态。虽然主观苦恼是精神异常的要素之一,但其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2. 不良适应(maladaptiveness)
不良适应的行为会干扰我们正常的生活福祉,也干扰我们享有工作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如:厌食症患者因约束自己的食物摄取而需要住院、忧郁症患者因抗拒社交而无法维持稳定的工作等。但这里的不良适应指的是对于“社会”的不良适应,如职业杀手为了报酬而夺取他人性命,对其生计虽并非不良适应,但社会仍将其视为精神异常,因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是不良适应。
3. 统计上的偏差(statistical deviancy)
在统计学上偏离异常的状况。但仅因在统计上稀少并不能界定为精神异常,如天才或绝对音感者,此类不寻常才华者不会被视为精神异常,且有些疾病并不一定呈现正态分布;即使统计上常见,也无法界定为正常,如感冒非常常见,但仍然被定义为疾病。因此,定义精神异常的统计偏差应具有稀少而非正面的特性。
4. 违反社会规范(viol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society)
当人们无法遵循他们的文化团体之规范与准则时,有可能被推断为精神异常。这取决于违反的程度以及其他人是否也常常违反。如路边违规停车虽然违反交通规则,但因大部分人偶尔都会违规停车,我们不会将违规停车者视为心理异常;而当母亲杀死自己的孩子时,几乎立刻就会被认定为变态。
5. 社会不舒适(social discomfort)
相较于第四点的违反社会规范,此为违反不成文的社会规则,并且引起身边的人不舒适或不安的感受。例如:法律并没有规范人们应该坐在公车上的哪一座位,但当公车上只有自己与司机时,下一位上车的乘客却坐在自己身边,显然会引起不安与不舒适,并倾向于认为此人有精神异常的征兆。但这仍然视情况而定,假如对方是自己熟识的人,不坐在自己身旁反而更不寻常。
6. 无理性和不可预测性(irration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我们期待他人以某些方式展现行为,虽然少许不拘泥常规的行为可以增加生活趣味,但越过某个界线后,我们可能将之视为精神异常。如:某人突然开始大声尖叫,或对不存在的东西疯狂辱骂,我们会将其行为视为变态。这些行为通常是不合理,且无法预测的,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要评估当事人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7. 危险性(dangerousness)
假如某人的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我们几乎会认定他精神异常;但实际上,我们并不会将作战中的士兵或从事极限运动的人视为变态,即使是一个正常的人也可能因某些因素做出如危险驾驶等潜在的危险行为。反过来说,我们也不能因某人被诊断为精神异常就判断他是危险的。危险性在精神异常中更偏向是例外,而不是绝对通则
8. 社会判断(social judgments)
最后最重要的是,关于精神异常(变态)的判断始终涉及“社会判断(social judgments)”,而且是建立在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期待上。这代表决定哪些是、哪些不是精神异常时,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且因社会不断的变迁,对不同行为的容忍度会有大幅的改变。例如同性恋在历史的部分时期、地区被列为精神疾病,但随着社会价值转变,逐渐将其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去除。

心理异常成因的临床解释

[编辑]

不同学派对于心理异常有不同的临床解释,以下将一一介绍:

心理分析学派/心理动力取向(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内隐)
[编辑]
 成因: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产生冲突,这些冲突被自我(ego)压抑在潜意识中,没有化解。
 治疗将潜意识的冲突提升到意识的层次,如:自由联想、梦的解析。
此观点由心理分析学派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提出。他不认为这些病患是恶魔或疾病的被动受害者,也反对这种基本上的静态模式;他认为个体本身是造成他心理痛苦的主动的、活性的作用者,且内部的精神冲突是动态的,故有“心理动力”之称。这个学派的内容是在探讨“自我”、“本我”和“超我”不断抗衡,其定义分别为:
  1. “本我”由快乐法则支配,可说是遵循着原始欲望、非理性的“我”。
  2. “超我”则由理想法则支配,受到社会上习得的道德法则规范。
  3. “自我”由现实法则支配,作为权衡著“本我”和“超我”的调和剂。
(其他关于本我、自我及超我之介绍,请详见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于结构理论提出之精神三大部分。)
根据心理动力的观点,每个人表现出的性格与行为则是由这三者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决定。被“本我”驾驭的人较不受拘束、冲动;被“超我”掌控的人对任何不道德的事不会越雷池半步;被“自我”支配的人则较理智、现实及严谨。
强烈的内部精神冲突(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的不和谐),可能会导致异常行为的发生,例如某人对性关系感到焦虑,就可能是“本我”的欲望和“超我”的自我约束、警讯产生了矛盾。这些情形的可能成因是童年的发展异常,使得“自我”协调两者的能力下降,无法适当调和本我和超我;此类冲突通常不容易被个体察觉,但却会影响我们的感觉、想法与行为。但其实类似的精神活动、心理冲突也会在正常人身上发生,大部分人亦会偶尔经验到思考或感觉的扭曲及失真,只是状况的严重与否。
此类冲突大都是无意识的(Unconscious),病人无法知晓症状与内在核心(症状的起源)之间的关联,但却发现他们外显的症状会影响我们的感觉、想法与行为,才会认为那些症状是无理性的。因此,心理分析学派对于这些异常的治疗方法,是透过咨商晤谈等方式,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提升到“意识”层次,让个案能够了解自己内在有这些冲突,进而想办法解决它。
比昂-奥格登的理论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心理工作),或是他为自己的梦而不安以至于梦境被打断。只要患者不能在梦中整理情感体验,他就无法改变,无法成长,或是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自我”《精神分析艺术》奥格登
“无意识和有意识生活之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通过做梦来创造的-而不仅仅只是反映在梦中。在这个重要的意义上,做梦使我们成为人类。比昂的“想法的精髓——他对不能做梦这一概念的解说-从这样一个非比昂这位精神分析家莫属的寓言里传达了出来: 听说从前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消化不良,而这就是他为什么在惊惧中醒来的原因。然而我对此的再解版是:这个本来睡着的患者之所以惊惧而醒,是因为他不能做恶梦,他不能醒来也不能入睡,他从此就惠上了精神消化不良。(p.8) 拜昂所打的“精神消化不良”的比方,指的是那种被无限期地埋葬在一个无法梦出的(不能消化的)惊惧中的体验--一种在梦中和在其他形式的无意识心理工作中都无法利用的惊惧,一种既不能记起又无法忘记、既不能隐秘又无法传达的惊惧。这是一种只能被疏散(例如,在幻觉、错觉或严重的投射认同中)或(通过错乱崩溃或自杀而) 被歼灭的惊惧。”《精神分析艺术》奥格登
“这种关于梦的工作的观点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的观点是这样的:通过梦的工作,梦隐藏了梦的潜意识意义,仅仅通过精神分析才能品示出梦的意义,精神分析就是解除梦的工作。比昂认为,梦的工作使意识和潜意识材料更容易理解,持这种观点是从这样的角度考患:梦的工作使之成为易于加工的元素,从而使之可以被用于思想的进一步整合过程。”《思想等待思想者:比昂的临床思想》 Joan & Neville Symington 著,苏晓波译
根据比昂的理论,精神病患者因为本身的阿尔法功能不能将贝塔元素转化为阿尔法元素,或是阿尔法功能的反转产生了贝塔元素(奇异客体),患者便无法进行梦的工作。
拉康的理论
症状与人在拉康的理论中是不能分开的,可以说症状就是人自己本身,症状一词并不带有负面含义,而是在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结构,而人格结构则表现为症状。 (神经症常为自我与症状的二分法所困,借此“享受”在自己的症状中) ‘佛洛伊德(Freud, 1916—1917/1963)在《精神分析引论》当中,对这一点做了详细的叙述: “我们无法否认正常人在他们的精神生活当中,同样拥有凭借其单独的力量就可以去制造梦和症状的东西,而我们必须作出结论:他们也会有压抑,而且他们把一部分能量用以维系自身,他们的无意识系统隐藏了被压抑的冲动,但这些冲动仍然是被贯注了能量的,而一部分力比多是从自我的支配当中被撤回的神经症患者。”
同样见拉康(Lacan,1976,p. 15)的评论:“我并不认为我们可以说神经症是精神上有病的。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经症患者。”’《精神分析技术的基础:拉康派实践者指南(布鲁斯.芬克)》
“我将强调拉康工作的三条主线。首先,他系统化、激进化、并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佛洛伊德的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网格来诊断所谓的“精神结构”。⋯⋯透过大量的分析教学,拉康致力于建构三种不同的否定(negation)模式:精神病中的Verwerfung是对父亲能指的否定,性倒错中的Verleugnung是对阳具能指的否定的一种特殊模式,而神经症中的Verdrängung是对主体本身更为广泛的否定。 ”翻译 | 阅读讨论课程Ⅰ&Ⅱ: 拉康的临床观点介绍【https://m.douban.com/note/760692494/ 】
拉康的冶疗重点并不在消除症状。与其说人有自愈的能力,不如说症状/人格本身一开始就包含了冶愈的可能。感兴趣的可以了解尼采的酒神精神与全面接纳、还有拉康圣征的概念。

挫折防卫机转(Defense Mechanisms)

  为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指一个人面对无法应付的挫折情境时,为了防止或减轻焦虑所带来的精神压力而采用的一些习惯性适应行为。防卫机转旨在保护及增强自我的功能以及减轻超我和本我产生冲突时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俾以平衡各种需求与驱力之间的竞争或冲突。所有防卫机转的运作都有二种特征:其一是,它们都否认、曲解、扭曲现实;其二是,它们都是在潜意识下运作,所以人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换言之,防卫机转的运作是“不为人知”,也“无法加以控制”。以下将会介绍十三种不同的挫折防御机转作用﹕
心理防卫机制 说明
合理化作用
(Rationalization)
又称为文饰作用,指用社会认可的好理由来取代个人私心中的真理由,化解尴尬局面。如得不到的东西就说自己并不喜欢、被嫌丑表示自己是有内在美的、以及迟到辩称塞车等。
内化作用
(Internalization)
一种自我防卫机转,把别人的价值观标准纳入自我的标准定义,让其不再成为外在的威胁。如被严格要求的子女接受了父母的价值观,长大后也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课业。
压抑作用
(Repression)
又称为“潜抑作用”,将不容于超我的意念硬压入潜意识境界中,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冲突。如痛恨背叛自己的朋友,又怕杀了他背上杀人罪,只能将恨意压入潜意识中。
转移作用
(Displacement)
个人将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转移到另一个能让他好好发泄的对象或事物中。例如被家暴的小孩不会直接攻击父母,转而欺负学校其他同学来发泄情绪。
否认作用
(Denial)
将不想听的,不想认同的言语直接当作耳边风。例如吸毒者对于他人宣导毒品的危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退化作用
(Regression)
又称为“退行作用”,个体将行为转以较为幼稚的方式来表现,藉以暂时获得安全以消除焦虑的痛苦。例如惹另一半生气后装可爱求原谅。
抵销作用
(Undoing)
以某种弥补或象征性行为来挽救已经发生的错误或内疚感。如晚归的丈夫买礼物送给太太。
投射作用
(Projection)
又称为“外射”,是一种自欺性机转,亦属于不成熟心理防卫机转(Immature Mechanism),将错误或过失加诸在他人身上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如出轨说因为另一半太忙都没时间陪他、奢侈乱花钱说因为小时太穷都没好好享受过等。
补偿作用
(Compensation)
个体在自卑感产生后,自然形成一种内在的压力,为了弥补这种不平衡与不安,转格寻求其他管道来获得平衡。如因长相丑陋,转而专注在事业上,希望事业有成能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升华作用
(Sublimation)
可以说是最成熟的心理防卫机转,指个人将不被社会所认可的动机与欲望以另一种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把对火的欲望升华为救火的行为。
反向作用
(Reaction formation)
指行为上的表现恰好和个人内心的欲望相反,藉以减轻其心中的渴望与焦虑。例如对自己暗恋的人特别凶,怕他知道自己内心再想什么。
认同作用
(Identification)
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爬到自己想到的高度,转而模仿自己认定成功的人然寻求满足。例如模仿明星的说话方式、行为、穿搭等。
歪曲作用
(Distortion)
把外界事实加以扭曲、变化以符合个人内心需要,常以夸大的想法保护已受挫的自尊心,也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例如太太固执的认为丈夫有外遇。
人本主义学派/人本论取向(Humanistic Theory)(humanistic perspective)
[编辑]

前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 Maslow)、康布斯(Arthur Combs)和罗杰斯(CR.F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人本心理学派与传统行为学派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人的尊严,人本心理学认为比起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心理学更应该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整体经验:包括外在行为、内在的活动,如个人价值观、思想、意向、目标等,而友爱、创造、自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生成长等,这些都是人本心理学所关心的主题,人本心理学也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心理学的性质

人本心理学是对人性、对心理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态度和主张。
  • 对人性而言:人性的本质为善,只要后天环境适当,他就会自然的成长。
  • 对行为研究的中心理念:人一切表现于外的行为,都必须视为他自主选择的结果。
1. 要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
2. 要了解人、研究人从他对自己和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着手。

人本心理学的兴起

影响人本心理学发展者,有两种思想:一为存在主义;另一为现象心理学。
存在主义所强调的自由、选择与责任;现象主义所强调的知觉、主观经验与个人意义,两种哲学思想合而为一,就产生人本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的主要论点

  • 个人具备积极的人性观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赋具有高度的理性与发展的潜能,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由自己所决定。人本心理学者一致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把个人视为正在成长中的机能整体,应使其在适当的情境中,不断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
  • 个人当前的知觉场地决定其行为
所谓知觉场地包括:
1.个人对自己的看法
2.个人对其所在环境的主观判断
3.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 保持与增进自我效能是个人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个人自出生至死亡,无时无刻不奋力追求自我的成长与充实,其目的在于保持与增进自我效能,使自已的人格获致健全而均衡的发展。换言之,凡人皆有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倾向,并且设法使自己逐渐达到完美的境界。此种不断向上求进的意志,乃是个人行为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本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1. 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对于学习与教学有两点主张,其一,他认为学习不是外铄的,而是内发的,学生本身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外铄的学习是指条件作用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外铄学习是缺少个人意义的,只是对个别刺激所做的零碎反应。像这种学习,无论学到的是什么,都不是学生自己决定的,而全是教师或实验员加诸予他的。
其二,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他就会学到他所需要的一切。学习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只能辅导而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只是辅导,学生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
2.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曾先后两次提出需要层次的理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七个层次,按低级排到高级,呈一个金字塔的阶梯:
  1. 生理需要:对食物、饮料、氧气、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对安全感、稳定性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对归属感、爱情、友谊和摆脱孤独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
  5. 认知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其中认识需要是基本的
  6. 审美需要:对真、善、美追求的需要。
  7. 自我实现需要:对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力、理想和信念的需要。
马斯洛把前四种归为基本需要(因缺乏而产生的需要)把后三种归为发展需要(存在的价值或后需要)。需要层次说明了人同时具备了与动物相似的缺乏性本能需要,以及人类特有的成长性自我实现需要。亦可以说人生的发展必须由基层需要的逐步满足而来。
待基础需要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独特天赋需求就应成为我们成长的最高目标。理论上,自我实现需要的出现应是必然性的、是全面性的,但因有选择因素的存在,其达成又变得似是偶然性、是部分性的。其为何受到阻滞,马氏亦提出了关键的看法。
3. 马斯洛的教育观
在教育的立场上,应该正视应如何减少学生外在环境的挫折,及增加内在面对自我实现的勇气。在需在层次依序满足及发展自我实现的核心思想上,马斯洛有关教育的意见如下:
1.教育的目的,在于辅导需求动机的成长至自我实现。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基本需要层次是否满足。具体而言,生理方面关系到学生的营养及体格是否合乎标准;安全方面关系到学生家庭是否和谐、校园设备是否容易发生危险;爱和归属方面关系到是否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顺畅;尊重方面关系到教师是否已留意到学生的特殊背景和个别差异。在确定基本需要已经适当满足之后,学生始有发展自我实现需求的可能,才能在学习上发展其潜能。
2.传统意义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常取决于外在因素:如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盲目争取成绩等。但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应来自内心的兴趣。亦即要培养其自发性的求知精神,使学生由知识学习中,同时更加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及环境,从自在学习的教化成就中,体验可能的高峰经验,规划出人生追求的美好境界。适当的教育可使儿童心智成长,不适当的教育反到会斲丧儿童心灵上的生机,教育的责任何其重大。
  • 康布斯(Arthur Combs)的学习理论:
  1. 欲了解人类行为,必须从行为者的观点,了解其对事物的知觉感受:知觉是构成信念的基础,不同的知觉产生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人既对同一事实产生不同信念,自然该项事实对不同的人,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教师欲了解学生的行为,必须先了解其如何感受该情境及所采之行为方式,有时,教师认为学生行为是怪异的,但学生自己却未必有同样的感受;一个学生犯错,并不一定是他故意为之,而是他只知道他那样做,才会感到满足。
  2. . 人是永远有动机的: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没有动机,谈到人的动机之有无时,只能说某些人会对他目前所面对的不愿做的事缺乏动机而已,但绝不能说他们没有动机,换了另一件事可能就立即有动机。如:学生对读书缺乏动机,换一个读书以外的情境,他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因为读书对他来说,在知觉或信念上都缺乏意义,所以教师欲改变学生行为,必先改变其知觉感受。学生必有动机,只是教师要知道,学生的学习动机未必专注在他所教的科目上。因此,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专注于其为学生所设定的学科上,才是教师无可旁贷的责任,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成功的教学不是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教师能启迪学生使知识个人化,从而获得意义。
  3. . 学习主要有二部分,即获得新知、并将此项新知内化于心灵中:所以,教学并不在教给学生多少教材知识,而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从教材中获得个别化意义,若学生能将所学教材与生活相关联,则教学即告成功。康布斯主张,教育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或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意需求,使他能在知(知识)、情(情感)、意(意志或动机)三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其健全人格。学生的情意需求,是指他们在情绪、情操、态度、道德与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需求。称此等行为的学习为学生的需求,原因是此等行为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社会生活方面律己、待人、处事所需要的能力。
  • 罗杰斯(Carl Rogers)的学习理论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导向学习。
罗杰斯对人性是积极乐观的。他相信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人是会有积极及建设性去发展的倾向的。他又相信人是有一种成长的冲动,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是会努力成长,达致成熟的行为。人旳生存动机,对罗哲斯来说,就是要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要获致成长和自我实现。
1.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
当事人中心治疗法主要的观念是一种治疗关系,包括了真挚、尊重和同感。在辅导过程中,若以下六项条件出现,就会使辅导者性格改变:
  • 两人在心理上有接触
  • 当事人在无助,混乱中
  • 治疗员在真摰、尊重和同感的关系中倾谈
  • 当事人感到无条件的接纳
  • 当事人不再从自己的观点立场来看
  • 当事人能体会到治疗员对自己的尊重和同感,最后令他们有性格及思想上的改变
因此,罗杰斯提出优秀治疗员的三个基本条件:
  • 真诚一致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同理心
2.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一).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教师必须认定每个学生军各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在能力。人类的天赋学习能力,自幼即表现在对环境的探索、对世界事物的好奇。例如:儿童学习骑自行车时,忍受无数次跌伤痛苦却仍奋力不懈。儿童对于学习上适度的困难,多能自行克服。
(二).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产生学习: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只有增进它的生活经验,才有助于实现它的生活目的。
(三).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此处的威胁,是指个人在学学过程中音种种因素所承受到的精神压力。例如:学生因成绩不如人而感到威胁。学生常因威胁不能排除而感到自卑,因自卑而丧失自信自尊,终而自暴自弃。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多于失败。
(四).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安排学生学习不能使用逼迫方式,只需提供学生学习活动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教师只是从旁协助,以减少阻力与挫折。只有自动自发的学习活动,才会使学生全心投入。
(五).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学生对自由选择的学习结果,从是自我评量;除了核对答案与改正错误外,并进一步检讨,从而作成结论以示自我负责。
(六).知识外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肆应变动的社会:学校除了知识教学外,更应培养学生自行求知的能力与兴趣,不断自我充实。此外,让学校教学活动生活化,学生在自由学习活动中认识自我,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多方兴趣以为将来选择作准备。
主要理论
[编辑]
  •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阶梯与自我实现等理论
  • 卡尔·罗哲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他亦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特质/态度: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而非看重治疗的技巧。

人本心理学的局限与缺陷

如同所有一切理论,人本心理学也有诸多局限与缺陷。例如:

  1. 过于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作用,忽视环境与与教育的作用
  2. 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影响了教育与教学效能
  3. 过于突出学生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低估社会与教育的力量
  4. 低估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而此外,人本心理学主要根基于“人有自由意志”而发,然而此议题在哲学上是极端复杂的,这会使的人本心理学的根基受到动摇;且人本心理学缺乏具体的治疗方案;再者,人本心理学恐怕不足以治疗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人本心理学的主张(如马斯洛的学习理论)是否适用于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不同人群?这些理论是否是“强加”在人类身上的?这些问题都有待学者补正。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取向(Behavioral perspective)(外显)
[编辑]
  • 成因:古典制约、操作制约。
  • 治疗:削弱制约,如:暴露疗法(古典制约):系统减免法或洪水法、他人示范 (社会性的操作制约)。

行为主义取向认为可观察、可量化的行为反应才是可被接受的心理学资料,心理动力方面的历程则显得太过于模糊。主要论点有俄罗斯心理学家伊凡·巴夫洛夫(I. Pavlov, 1849年9月26日 – 1936年2月27日)的古典制约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法雷迪·史金纳(B. F.Skinner, 1904年3月24日 – 1990年8月18日)的操作制约论(Operant Conditioning),以及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E.L. Thorndike, 1874年8月31日-1949年8月9日)的学习三定律(Thorndike's Laws of Learning)。

1.古典制约:让某样我们平时不害怕的东西 A(制约刺激 CS, Conditioned Stimulus)和令我们害怕的刺激物 B(非制约刺激 US, Unconditioned Stimulus)不断重复配对出现,使我们对平时不恐惧的 A 也产生恐惧感,即非制约反应(UCR, Unconditioned Response)的制约反应(CR, Unconditioned Response),形成异常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刺激替代历程。经典案例为狗的分泌唾液实验:巴夫洛夫穿着实验用的白衣进入动物房,把狗罐头倒进餐盘中,餐盘中的狗食对狗而言是一种非制约刺激(US),因为可以自然地引发狗流口水的反应,而这种因非制约刺激(US)引起的反应也就是非制约反应(UR)。
古典制约学习之基本现象:
  • 消弱(extinction):古典制约学习完成之后,如果只是出现制约刺激,不再出现非制约刺激,那么,已建立的制约反应未来也将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消弱。
  • 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当制约反应被消弱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如果再出现制约刺激,个体又会出现制约反应,这种现象称为自发恢复。
  • 类化(generalization):当古典制约学习完成之后,与制约刺激类似的其他刺激,也能产生同样的制约反应,这种现象叫做刺激类化。
  • 辨别(discrimination):古典制约学习完成之后,如果有其他与制约刺激类似的刺激同时出现时,个体只对特定的制约刺激做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不作反应,这种现象叫做辨别。
  • 高次制约学习(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古典制约学习完成之后,如果将另一新的刺激与原来的制约刺激配对出现多次后,新的刺激也可引发个体原来的制约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高次制约学习。
2.操作制约:加强个体不适应行为的发生频率,使其产生异常行为,也可以惩罚适应性行为,降低其发生的频率而产生异常行为。著名案例为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年8月31日-1949年8月9日)以猫咪进行的迷笼(puzzle box)实验[1]:当猫初放进笼时,动作是紊乱的,直到偶然碰到门而使门自动开启,进而取得笼外的食物。之后再将猫放进笼时,其紊乱动作减少,偶然碰到门把的机会反而逐渐增加。
3.学习三定律:练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
(1)练习律:是刺激与反应的连结,随练习的次数而定。
(2)准备律:是刺激反应的联结,随个体身心准备状态差异而异。个体在需求状态下反应时,将因反应而获得满足,有过满足的经验,其后在相同情况下会出现相同反应。
(3)效果律: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视反应后是否能获得满足的效果而定。对预先设定的刺激表现反应,反应后获得奖赏,则使刺激反应联结增强。如史金纳箱的大白鼠压杆实验,经由改变行为结果来改变行为 CS ─ CR ─ UCS ─ UCR(杆 - 压杆 - 食物 - 吃食)。
  • 大白鼠压杆实验:老鼠在空箱子内经由多次误触杆子而得到食物,使它学会以“压杆”的手段来获取食物,这个手段便对老鼠形成一种“工具制约”。
学习增强效果之安排:
  • 正增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负增强(negative reinforcement)、正增强物、负增强物:某一刺激物能使个体感到满意、愉快或兴奋,因而强化了该反应者,该刺激物即称正增强物;反之为负增强物
  • 原增强(primary reinforcement)、原增强物、次增强(secondary Reinforcement )、次增强物:至于利用原增强物来强化个体反应的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原增强。事物本身原不具增强作用,但因常与原增强物伴随出现,久而久之,经由个体多次学习之后,也就具有增强作用,这类事物称为次增强物。

因此,个体行为之所以被压抑或缺乏,并不是因为那个人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行动,而是因为制约、学习造成的高焦虑引发行为的僵化,干扰个人把计划转为有意义的实际行动。或者是因为个人已习得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的策略。所以若找出环境中维持异常行为的事件及因素,研究者可试着操纵这些变因,削弱或改变制约,以修正其行为。

认知主义学派(反行为主义)/认知取向(cognitive perspective)
[编辑]

认知主义学派的理论背景 认知主义学派起源于20世纪中期,作为对行为主义的反动。行为主义主要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和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模式,而认知主义则将焦点转向内部心理过程,特别是个体如何知觉、思考和解释世界。

成因:

  • 错误的信念与归因习惯:认知主义认为心理异常的根源在于个体对事件的错误解释和不正确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刺激环境、强化物或外显反应等客观现实。

治疗:

  • 挑战与改变错误的信念和归因习惯:治疗的重点在于帮助个体改变他们对事件的错误归因和扭曲的思考习惯。

认知观点的核心:

  • 知觉与思考方式的重要性:认知主义认为在异常功能中,知觉方式和思考方向比客观事件本身更为重要,这包括个人对自身、他人关系和环境的知觉。
  • 自尊和信念的影响:个人的自尊和持有的信念会引导或误导我们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忧郁的人可能轻视自己的成就,认为自己无法成功,这种扭曲的思考方式会导致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的成因:

  • 扭曲的知觉与解释:异常行为并非直接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个体对事件的扭曲知觉和解释。这可能包括思考过程的扭曲(如轻视成就、认为自己失败)和思考内容的扭曲(如过度担心或恐惧)。
  • 自动思考的影响:当这些扭曲的想法成为习惯并自动出现时,会导致个体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最终表现出异常行为。

治疗方向:

  • 改变错误归因与思考习惯:认知取向的治疗重点在于协助当事人识别和挑战其错误的信念和归因,并培养更正确和适应性的思考方式,以减少焦虑和沮丧,改善心理健康。

认知主义学派强调心理异常来自于错误的思考方式,治疗方法则是透过改变这些错误的思考习惯,来帮助个体恢复心理健康。

认知扭曲的种类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认知扭曲。这些扭曲的思考方式可能包括:

  • 全有全无思考:将事情看成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例如,认为自己如果不是完美的,就是完全失败的。
  • 过度概括:从一个事件推及所有事件。例如,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成功。
  • 心理过滤:只注意消极的细节,而忽略积极的方面。例如,专注于一次批评而忽略多次的赞扬。
  • 贬低正面:将正面的经验贬低为无关紧要的。例如,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运气好而非实力。
  • 跳跃结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得出负面结论。例如,认为别人对自己冷淡是因为讨厌自己。
  • 放大或缩小:放大问题或缩小优点。例如,将小错误放大成大问题,将自己的优点缩小为无关紧要。
  • 情绪推理:根据情绪而非事实来判断现实。例如,感觉自己无价值就认为自己真的无价值。
  • 应该陈述:用“应该”来强加压力。例如,认为自己应该一直完美无缺。
  • 标签化:用负面标签来描述自己或他人。例如,因一次失败就称自己为失败者。
  • 个人化:将外部事件归因于自己。例如,认为同事心情不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基于认知主义理论发展出的治疗方法。CBT的主要目标是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改善其情绪和行为。其核心技术包括:


  1. 认知重构:识别和挑战扭曲的思考方式,并用更现实、更积极的思维替代。
  2. 行为实验:测试和验证自己的信念,通过行动来验证或否定原有的思维模式。
  3. 问题解决:学习和运用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4. 暴露疗法:逐步面对和适应恐惧的情境,以减少逃避行为和焦虑感。
  5. 行为激活:增加有意义和愉快的活动,减少消极情绪和行为。


认知治疗的实例 假设一位个体因一次工作上的错误而产生强烈的失败感和抑郁情绪。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师会帮助他识别这种过度概括的认知扭曲,挑战他“一次错误等于永远失败”的信念,并鼓励他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来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同时,治疗师可能会设计一些行为实验,让个体尝试完成其他挑战,以重建自信心。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异常源于错误的思考和归因习惯,而治疗的核心在于挑战和改变这些扭曲的认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个体可以学会识别和修正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神经生物学派/生理心理取向(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编辑]
  • 成因:遗传、神经传导素失衡可以导致局部脑区失能。
  • 治疗:避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药物治疗、电治疗(rTMS)、电痉挛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缩写:ECT)。

生理心理学取向认为,异常行为是因为神经系统(尤其是脑)或是内分泌系统(贺尔蒙)发生异常所致。这些生理问题通常包括脑部结构异常、组织异常、神经元传递神经传导物质的功能异常,例如:脑瘤或脑部损伤导致攻击行为、化学遗传物质或贺尔蒙失衡,以下我们从基因和神经科学两个不同层面来讨论。

  • 基因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从拥有共同行为或特征的人身上,辨别其基因是否相似;例如:辨别拥有某些基因序列是否使得人较容易得到忧郁症,不过基因同时也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 神经科学:探讨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对心理疾病的影响。人的体内有许多神经传导物质,有许多都已经被证实和心理疾病相关,例如: GABA正肾上腺素和焦虑疾患相关;血清素多巴胺和忧郁疾患相关。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式就是透过药物改变神经传导物质的活性。

不同学派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学派 成因 治疗
心理分析学派/心理动力取向 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产生冲突,这些冲突被自我(ego)压抑在潜意识中,没有化解。 将潜意识的冲突提升到意识的层次,如:自由联想、梦的解析。
人本主义学派/人本论取向 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不协调。 主动关注以及同理当事人以帮助其自我接纳与成长。
行为主义学派 古典制约、操作制约。 削弱制约,如:暴露疗法(古典制约):系统减免法或洪水法、他人示范 (社会性的操作制约)。
认知主义学派(反行为主义)/认知取向 错误的信念与归因习惯。 范挑战/改变错误的信念和归因习惯。
神经生物学派/生理心理取向 遗传、神经传导素失衡可以导致局部脑区失能。 避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药物治疗、电治疗、电痉挛疗法
文化取向(culture perspective)
[编辑]

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家强调,文化背景在人类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认为异常行为是文化上的特征。如一个行为在一个文化中被视为正常,有可能在另一文化中被视为异常。例如:牛肉在美国被广泛食用,但在印度由于宗教、民俗信仰的关系,认为牛是神圣的象征,吃牛肉就被视为异常行为。同样的异常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在某个文化中,发抖或体重减轻代表焦虑与忧郁,但在另一文化中,极度感到恐惧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才是判断焦虑与忧郁的标准。 另外,有些异常行为有其发生地点的局限性,例如:在欧美地区,厌食症很常见,但在非洲及亚洲就很少见。这样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欧美社会对身材和外貌的价值观较为强烈,并且有较多的文化影响和社会压力,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自己的体重和外貌产生不安和焦虑。此外,在欧美以外地区对于厌食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不足,或是因为资源不足导致可能存在未被报告或被忽视的情况,这样的认知偏误也可能是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以下列出几个不同文化下的影响所造成的心理异常:

日本 - 适应障碍(Hikikomori)

在日本,Hikikomori现象描述了因社会压力而选择自我隔离的人们,这些人长时间与社会隔绝,通常待在家中不与外界接触。这种现象的成因复杂,包括家庭压力、学校暴力(如欺凌)、高度竞争的学术和职业环境,以及社会对失败的低容忍度。日本社会高度重视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这使得个人在面对失败和压力时容易选择退缩和隔离。政府和社会对这一现象高度关注,并推动了相关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发展。Hikikomori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咨询、家庭疗法和社会支持计划,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2]

南非 - 精神分裂症的文化特异性

在南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常常与当地文化信仰密切相关。许多患者报告看到祖先或神灵,这在当地文化中并非仅被视为病理状态,而是带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这种文化特异性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影响。南非的精神卫生服务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背景,以便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患者。精神分裂症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医疗专业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以提供适当的治疗。这也促使了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文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3]

中国 - 气病

在中国文化中,气病被认为是由于气的流动不畅引起的心理和身体异常。这种概念源自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失衡会导致多种症状,包括头痛、失眠、焦虑等。这些症状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心理异常的一部分,但在中国文化中,它们常与气的问题相关联。这种文化背景对于心理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有重要影响,因为它涉及到病因解释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中药调理、针灸和气功等,旨在恢复气的平衡。此外,这种文化特异性也反映在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和效果上,因此在跨文化的心理治疗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4]

折衷取向(transtheoretical perspective)
[编辑]

上述六个取向都是单一取向性地解释人类所有的异常行为,但实际上没办法完全解释所有的异常行为;相反的,这些取向是相关连且互补的,像是认知取向中扭曲的想法可以用生理心理取向来解释成因,这些不同的取向可以各自深入的说明特定的心理异常,所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要解释异常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整合这些观点,形成“折衷取向”。折衷取向对异常行为的解释主要有几个面向:个体生理上易染病的体质、特定文化中的特定事件与情境、扭曲的思考过程和不当的情绪反应。

认知行为疗法即是折衷取向的例子之一,其理论背景为:思想导致感受,感受导致行为,行为再强化思想,并且一再循环。以生活中的事件作为举例,当存在“认为上课很无趣”的思想时,会创造不想上学的感受,而导致的行为是没有到校上学,而此行为再强化“认为上课很无趣”的思想。因此治疗方法会是从根源的“思考模式”进行校正,打破循环。

心理病态的病理理论

[编辑]

〔注意〕这里指的心理病态是 Psychopathy 和前面章节所说的心理变态(Abnormal psychology)、心理异常(Mental disorders),是不同的概念。心理异常可参考前面不同学派对于心理异常的观点及解释,而心理病态则是指称具有特定行为表现的人,这类型的人通常缺乏同理心、操弄人际关系等等,和反社会人格有部分的重叠性,以下为两位重要学者对于心理病态的诊断准则。

Cleckley(1941):

  1. 表面魅力且良好智力
  2. 没有安想且不合理思考
  3. 不会紧张或没有心理神经症的
  4. 不可靠、无法被信任
  5. 不真实且不真诚
  6. 缺乏悔恨与羞耻
  7. 不当动机的反社会行为
  8. 判断失常以及无法从经验中学习
  9. 病态性自我中心且无法爱人
  10. 主要情感反应上的大致贫乏
  11. 缺乏特定的自我觉察
  12. 一般人际关系缺乏反应性
  13. 怪诞而且讨厌的行为,常伴随饮酒
  14. 鲜少有自杀行为
  15. 性生活没感情、肤浅且整合不佳
  16. 无法遵循任何人生规划

Hare (1985, 1991, 2003):

  1. 擅于说话/表面魅力
  2. 夸大的自我价值感
  3. 需要刺激/易于无聊
  4. 病态说谎
  5. 哄骗/操控
  6. 缺三悔很或罪恶感
  7. 淡薄情感
  8. 无感受/缺乏同理
  9. 寄生式的生活方式
  10. 行为控制不佳
  11. 杂乱随意的性行为
  12. 儿童行为问题
  13. 缺乏实际长期的目标
  14. 冲动性
  15. 无责任感
  16. 缺乏接受自己行为的责任
  17. 许多短期婚姻𨶙系
  18. 青少年犯罪
  19. 假释撤鋿
  20. 犯罪多様
  • 低恐惧假说(low fear hypothesis): 低恐惧假说指出,参与反社会或犯罪行为的个体对比普通人群,拥有较低的恐惧水平。根据这个观点,他们较低的恐惧反应使他们对于可能的惩罚或行为后果不太敏感,因此更有可能从事冒险或非法行为。这个假说通常与精神病患相关联,并认为具有精神病特征的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生理激发降低,导致缺乏恐惧和同理心。
  • 无良知假说(without-conscience hypothesis): 无良知假说认为,表现反社会行为的个体缺乏良心或道德指导。这个假说与精神病的概念密切相关,认为具有精神病特征的个体在同理心、内疚和懊悔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可能在不经历正常的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从事有害或反社会的行为。这个假说认为,缺乏良心或道德约束是反社会行为发展和持续的原因之一。
  • 无情感假说(callousness hypothesis):无情感假说认为,表现反社会行为的个体缺乏或情感响应受损。这个假说指出,这些个体可能难以感受和理解情感,特别是与同理心或对他人的关心有关的情感。因此,他们可能表现出冷酷、无情的行为,对他人的幸福或痛苦缺乏关注。这个假说通常与行为障碍和精神病等疾病相关联,其中情感缺陷被认为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 反应调控假说(response modulation hypothesis):反应调控假说提出了对反社会行为的另类解释,特别是在注意力缺陷的情况下。它认为,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个体可能难以调节对刺激的反应,从而导致冲动或不适当的行为。根据这个观点,反社会行为不一定源于缺乏恐惧或同理心,而是源于在不同情况下调节或控制自己反应的能力存在缺陷。这个假说强调了注意力过程在调节行为方面的作用,并认为反应调控的缺陷促成了反社会行为的发展。

资讯来源:https://www.ttpc.mohw.gov.tw/public/news/handouts/a10e228ea3cc7856680920a38dd79f3a.pdf

心理衡鉴(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编辑]

心理衡鉴是一套用来了解心理异常状态的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属于相当重要的一环。心理衡鉴的发展始于 1986 年美国心理学家莱特纳·维特默(Lightner Witmer, 1867年6月28日 – 1956年7月19日)在美国宾州大学建立第一间“心理诊所”,采用智力测验来了解与评鉴儿童个案的学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征召了两百多位临床心理学者到军中进行心理测验以评估士兵的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个别与团体的治疗工作。从二战开始,临床心理学逐渐受到重视,而心理衡鉴在其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临床心理师透过心理衡鉴的方式,去诊断、评估个案或病人的心理状况,了解其心理异常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当一个人去看临床心理师时,除了自我评估(self-report)外,还需要结合临床心理师的观察判断来做综合评估,而且在心理衡鉴后的治疗(treatment)与衡鉴(ongoing assessment)过程通常会不断重复。临床心理衡鉴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晤谈、心理测验等。

心理衡鉴有分为广义和狭义:

1. 广义的心理衡鉴:对各种心理和行为上问题的评估,常运用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主要用来评估行为、认知能力、人格特质和个体与团体的特性,帮助我们做出判断、预测及决策。
2. 狭义的心理衡鉴:临床评估,是指在心理临床与咨询领域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状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做出相应判断,必要时做正确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定,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观察法

[编辑]

临床工作师借由与个案面谈来搜集其资讯,在面谈过程中观察个案的衣着、脸部神情、手部的细微动作,也可以观察其说话语气、语调、态度等,甚至是整个面谈过程中的情绪起伏。透过其他感觉感官也能观察到不同的资讯,例如,透过嗅觉可以察觉个案是否有喷香水的习惯或身上是否有异味发出,即是一种直接进行评鉴的方式。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对可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衡鉴的方式,通常是针对某个特定行为,替观察者设计合适的记录与测量方式。在一些情况下观察法会成为决定性的衡鉴工具,例如当被评估对象缺乏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或是处于高度抗拒的状态。观察工作通常由负责后续治疗的心理师执行,或者是由老师、家长、配偶执行,亦可透过个案的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来达成。

虽然直接观察行为在真实情境下的过程非常重要,但非常不容易执行。因此当已锁定欲观察的特定行为时,尝试设法控制该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为达成此目的,研究者或施测者可能会在实验室内制造出类似的情境,以便观察受测者的行为。例如欲研究儿童过动行为,会邀请妈妈与孩子一起待在模拟成家中客厅的实验室里,妈妈会被给予一系列要与孩子一起完成的任务。研究者会待在单面镜后方或影像监控室里观察整个过程,并记录下小孩在妈妈指导下的反应,以及妈妈如何回应小孩的各种反应,这些行为观察可提供丰富的资讯作为后续治疗的参考。

心理晤谈技巧

[编辑]

心理衡鉴的本质是去找到个案或病人心理异常的表现,在心理衡鉴与后续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是个案愿意揭露自己的事实或想法,这通常需要透过晤谈获得。当一个人有异常的状态时,可能怕别人觉得自己很奇怪,因此通常不会想与他人分享,而在面谈遇到这种情况时,临床心理学家就必须让案主愿意揭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与事实,抱持着真诚、同理且不批判的态度,并运用各式心理晤谈技巧来使案主分享自己的经验。其中最常使用的技巧是关注(attending)与同理(empathy)(其余技巧还有情绪辨识、情绪反映、摘要、探问等等),让对方感受到你愿意倾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而非心不在焉。还有其他非语言(nonverbal)的关注技巧,让个案感到自在、被尊重,被关注又不至于有压迫感,让他能够较开放地表现自己。 同理是指临床工作者传达尝试理解个案心情、经验,同时将此了解传达给对方知道,并进一步借由对方的反应来评估自己是否正确接近了对方的经验。常用的技巧有:

  1. 沉默(silence): 在个案表达出较其强的情绪或较多反思时,适当的沉默使其稍微冷静沉淀心情,再深入话题。
  2. 最不具干扰性的鼓励(mininal encourage): 像是前述的nodding 点头、嗯哼等反应,既不会打扰其诉说也可以表达自己认同或有在听。
  3. 重述(restate)或改述(paraphrase): 抓住几个关键或重要的语句,有助个案对像聚焦,避免面谈沦为闲聊。
  4. 摘要(summary): 精简总结个案所说的话,使其旁观自己的论述,进而补充或纠正临床工作者的理解,或选择重要的部分继续进行陈述。
  5. 反映(reflection): 适时的给予个案反映,反映可能是临床工作者所理解的情况,可能是表达对个案的某一情绪,也可能是对案主认知的想法等,使案主更进一步探索其核心信念。

关注(attending)是指临床工作者全心全意专注在个案上,常使用“ENCOURAGES”此方法,意指鼓励他说下去。这些技巧是利用较多非语言方式,让个案感到自在、被尊重,促成他能够较开放的表达自己。

  1. Eye contact-恰当的眼神接触
  2. Nodding -点头
  3. Cultur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尊重文化和个别差异
  4. Open stance-开放的姿势
  5. Um-hmm-嗯哼
  6. Relax-放松且自然的态度
  7. Avoid disturbing behavior-避免干扰性的行为
  8. Grammar style-配合对方的说话方式
  9. third Ear-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10. Space-适当地利用空间


这里可以特别提到的是,不仅仅是临床心理师会使用到心理晤谈技巧,大家而熟能详的咨商心理师、临床心理师,乃至精神科医师都会需要运用此技巧。然此三者虽有相同之处,却是三个不同的职业:

  • 咨商心理师(Counseling Psychologist)
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如心理测量),去理解/帮助个案,不可用药。
  • 临床心理师(Clinical Psychologist)
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精神病(psychosis)或脑部心智功能之心理衡鉴去帮助个案,不可用药。
  • 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
属于精神病学(Psychiatry),注重精神生理评估。把心理异常当作疾病治疗,可用药。

临床心理测验

[编辑]

在临床心理衡鉴中,常会用到智力测验、性格测验与神经心理测验。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个案的认知功能,个案如果发生严重的情绪或认知障碍,那么他在智力测验上的表现,包括常模对照的智商总分、语文与操作智商间差异,或是在测验的分数分布上很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落差。这样的落差可以使临床心理师有机会从落差的组型来推测一些可能的心理病理。不过智力测验在实用上有些缺点,例如,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做智力测验,可能会因为一时的特殊情感而有不同的结果,其他有关智力测验的详细说明请参阅第九章〈智力〉

性格测验(personality tests)
[编辑]
  • 自陈式性格量表(self-report personality inventory)
目前美国最广泛使用的性格测验为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与米兰临床多轴量表(Million Clinical Multitaxial Inventor, MCMI)。测验方式是请填答者填答有关个人行为、信念或感受等问题陈述的答案,请填答者判断自己的状况是否相同或负荷程度,通常 1—5 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根据量表所得的内容,临床工作者可以获得填答者性格及心理状态有关的资讯。
明尼苏达多相性格测验包括两种可用的成人版本,1945 年的原始测验及 1989 年的修订版。传统的 MMPI 包含五百五十题自我陈述的题目,这些题目包含身体关切、情绪、性态度、临床症状(如恐惧、幻觉),使用于年满 16 岁、初中以上知识水平及没有会影响该测验的生理缺陷。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填答类似 MMPI 的自陈式性格测验都可能有其特数的反应组型,亦即会以某种特定的反应倾向来作答。举例来说,有一些人不管题目内容是什么,总是倾向报告自己符合题目描述的状况;另一些人则可能用一种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式来作答。以上状况皆可能使他们的量表分数受影响,因此 MMPI 设置了一些题目来检验填答者是否说谎、自我防卫、或是有特定的填答倾向。
米兰临床多轴量表是另一被广泛使用的自陈式量表,它是从美国心理学家希欧多尔·米隆(Theodore Millon, 1928年8月18日 – 2014年1月29日)的性格病理理论发展而得。到目前为止,随着 DSM 系统的数度更新已经历经四次改版,它可对应 DSM-5 的诊断系统,是短期内发展速度很快的自陈式性格量表之一,进而成为临床上愈来愈受欢迎的工具。它适用于十八岁以上的一般人或疾病群体,包括十个临床综合症分量尺、十五个性格组型分量尺以及五个效度分量尺,可用来评估临床及换之症状严重度,也可用来了解性格问题与心理病理。
以下为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的 10 各个临床量表。
  1. Hs- hypochondriasis 疑病
  2. D- depression 抑郁
  3. Hy- hysteria 癔症
  4. Pd- psychopathic deviate 心理变态
  5. Mf- masculinity-femininity 男性化-女性化
  6. Pa- paranoia 偏执
  7. Pt- psychasthenia 精神衰弱
  8. Sc- schizophrenia 思觉失调
  9. Ma- hypomania 轻躁症
  10. Si- social introversion 社会内向
在台湾最常使用的自陈式性格量表为台湾大学心理系柯永河教授所编制的「柯式性格量表」,主要是参考明尼苏达多相性格量表(MMPI),考量到题目在台湾之适用性,并根据台湾心理疾病患者常呈现之症状编制而成。柯氏性格量表由十一个分量尺所组成,共有二百八十五道题目,可用来评估填答者的性格、心理特质等。而后又纳入根据后续研究所新增的六个分量尺,增为三百题,将作答方式自是非题改为六点评量,也增加了性格违常、正常心理特质等向度,共计三十八个分量尺。
  • 投射式性格测验(projective personality tests)
用来测量受试者潜藏而不愿表相的心理特质与状态。
投射”一词源自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意指“个体将本身内在经验(多半为不被自己所接受的)视为外在现象而不承认其为自己所有的”。心理学家发现,投射现象最容易产生于内容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意图不明的环境,因此若能建立一个如此的施测情境,而受试者又难以臆测一般人对此情境会有何种反应时,就能引发投射现象,当刺激与指示非常不明确时,受试者就会将自己某部分本来不愿意或不易表达的内在经验,如思考、情绪、态度反应在测验上。透过这种投射表达的历程,施测者可以获取一般沟通方式无法看到的、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内容,该测验通常可用来推测使受试者心理异常的潜意识驱力(drive)与冲突(conflict)。以下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投射测验实例:
由瑞士精神科医师赫曼·罗夏克(Hermann Rorscharch, 1884年11月8日 – 1922年4月2日)所发展,发表的“墨迹测验”(Rorschach Test),透过不规则形状的墨迹来看出测验者的心理状态与个性,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投射测验。经过大量访问、寻找规则,罗夏克医师发现每个人看些墨渍而描述的各种影像,似乎反映出心理状态的重要面向,有相同疾病的精神患者会解读出类似的资讯,而一些极难被发现的精神疾病也可以透过墨迹测验检测出来,例如,被诊断为思觉失调症的患者与焦虑症患者的描述往往大不相同。

不过罗夏克墨迹测验自发明以来就始终是个备受争议的人格测验,这个现象直到美国心理学家John Exner创造了综合系统(Comprehensive System,简称CS)以后才获得改善。2006年Exner的家人在他逝世后继承了CS版权,2009年他们决定保留CS现状以纪念Exner对心理学的贡献,但这个举动让该测验系统的缺失再也无法被修正,也因此促成了“罗夏克测验表现评估系统(Rorschach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简称R-PAS)”的问世。

  • 动态人-树-房子测验(Kinetic House-Tree-Person Drawing Test, KHTP)
目前台湾的职能治疗师经常使用,在要求受试者在纸上画出一棵树、一间房子、一个正在进行动作的完整的人,再借由对于画中每一个细节的诠释来了解受试者的精神状态、对于自身角色的认知、与他人互动的关系以及潜意识的投射。树可以表现出个案对于自身的生活方向及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如树叶的多寡和自己与环境的互动有关。房子则能代表受试者与家庭的关系及成长过程;人的表情、正在从事的事则可以了解受试者目前的心情。
动态人-树-房子测验(KHTP)虽然被许多专业人士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争议点和可能的问题:
  1. 主观性:KHTP测试的诠释往往是主观的,依赖于诠释者的个人偏见、经验和专业背景。不同的诠释者可能会对同一份测试结果给出不同的解释,这可能会影响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缺乏标准化:KHTP测试缺乏标准化的评估程序和评分标准,这使得结果的解释更加困难。缺乏标准化可能导致不同诠释者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也使得测试结果的比较和检验变得复杂。
  3. 文化和语言差异:KHTP测试的诠释可能受到受试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的影响。某些图像符号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可能导致对结果的解释存在偏差。
  4. 限制性诠释:KHTP测试的诠释可能受到诠释者的限制性观点和假设的影响。诠释者可能倾向于将受试者的行为和符号解释为特定的心理状态或问题,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解释。
  5. 缺乏科学支持:虽然KHTP测试已被用于临床和研究中,但其科学支持有限。有关该测试的标准化和验证研究相对较少,这使得对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评估变得困难。
依据哈佛大学教授缪瑞(Bowan Murray)的需求理论(need theory)发展出来的工具。受试者观看一张张黑白图片,并对每张图片编说一个故事,这些编造出来的故事大多会和受试者的过去经验相关,不论引进这些经验的念透是否是有意识的,最终将达到使受试者对评估者的戒心降低的效果。例如一位正身受升学压力所苦的青少年,可能会说出成就压力与期待,以及对父母感到愤怒的故事。
  • 神经心理测验(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是用来评估脑部功能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常与其他生理检查合并进行。该测验可侦测脑部功能缺失辨识特定脑区损伤,例如,肿瘤(tumors)、中风(stroke)、脑伤(head injury),其背后原理是基于不同心理功能(处理速度、记忆、语言等)会与特定的脑部区域功能有关,因此在特定测验上所发现的功能缺损可推测其对应的脑区可能受到伤害。最常见的测试方式分为单个测验和成套测验。以脑区区分可以分为额叶功能测验、颞叶功能测验、顶叶功能测验、枕叶功能测验以及判别大脑左右两侧功能的测验;以功能性区分则可分为说话顺畅、抽象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等测验。
共十个分测验,分成幼儿儿童成人三个不同版本。该测验中有部分为语言测验,部分为非语言测验,前者包括失语症筛查试验(Aphasia Screening Test)及追踪测试(Trail-Making Test),后者包括韦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语音听觉测试(Speech Sounds Perception Test)及海滨节奏测试(Seashore Rhythm Test)等。
是由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戈尔登(CJGolden)及其同事根据苏联神经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鲁利亚(Алекса́ндр Рома́нович Лу́рия,1902年7月16日-1977年8月14日)编制的一套神经心理测验修订而成的。用来评估学习经验认知技能,分为成人版的 15 岁以上及儿童版的 8-12 岁。该测验视整个大脑为一个系统,每个行为都包含一定数量的脑区,系统中的每个区域都被看作是一条链子上必需的一环,因此如果任何一环受到损伤,整个系统就会垮掉。用将大脑区域进行分级的方式,以帮助确定受损区域,能够区分脑损伤和精神疾病。
  • 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Quick Neuropsychological Screening Test, 简称 QNST)
是为了解决多数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实施起来复杂、操作不易、耗时长等问题而编制得更简便有效的测验,主要用于筛查而不能用于诊断。由于设计内容较少,测验所需时间也较短,大约 20 分钟左右即可完成,适用于 5 岁以上人群。主要反映受是者的感知觉、运动控制、平衡、节律和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能力,可用来测验对于脑功能缺陷、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的儿童做甄别。
心理衡鉴项目
[编辑]

以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为例,该院的心理衡鉴项目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智能评鉴:依据智力测验结果及各项适应水平,对个案的智能状态进行评估。其所采用的评估量表有:

  1. 魏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WAIS-III WAIS-IV)
  2. 魏氏儿童智力平量第三版(WISC-IV)

二、人格评鉴:以临床面谈与特定人格测验,完成对个案人格的评估。其中包括投射式性格测验或自陈量表。所谓的投射测验,是指讲出对刺激物的想法或感觉,可透露内心冲突或思考历程。其所采用的评估工具有:

  1. 班达完形测验(Bender Gestalt Test):此测验透过是让受测者一面看图形,一面仿照所看见的图形来绘图。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将正确的图形与错误的图形数目,分别与每一年龄组的“正常”分数加以比较。
  2. 画人测验:以人物画的方式,推测儿童认知的发展程度,快速客观地筛选出智能障碍儿童。
  3. 米兰临床多轴量表(MCMI):适用于 18 岁以上的成人,主要依据米兰的人格理论与 DSM 编制题项。
  4. 人际行为量表(IBS):测量在人际互动的行为反应中,相当重要的两种行为表现:自我肯定与攻击行为。
  5. 五大性格量表(NEO-FFI):基于五大性格模型(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的性格测验,模型包括五个维度: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6. 基本人格量表:针对个体基础性格特征进行评估的工具,这些特征可能包括情绪稳定性、社交性、自信心等方面。
  7. 健康、性格、习惯量表:估个体在健康行为、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通常用于了解个体的整体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
  8. 戈登人格剖析量表(GPP-I):一种评估个体性格特征的工具,主要用于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该量表评估包括领导力、自信心、社交性等多个维度。

三、失智评估:施行知能测验(MMSE、CASI)来评估个案的认知功能,并于其主要照顾者进行会谈(CDR),以了解个案原先的生活功能及病程变化,判断其是否有失智现象及退化程度。其所采用的评估工具有:

  1. 简易智能评估(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简称 MMSE):评估项目包括定向感、注意力、 记忆力、语言、口语理解及行为能力、建构力等项目,评估过程无时间限制,满分是 30 分,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答对一项给一分,总分若低于 24 分表示个案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若低于 16 分则表示有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2. 认知功能筛检量表(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简称 CASI):评估项目包括期记忆,短期记忆、时间空间定向感、注意力、心智操作和集中力 、思考流畅度,语言及基本认知功能、抽象思考能力及判断力和手眼协调构图能力。评估过程包含 25 题,满分为一百分,经由固定的换算方式测验。
  3. 临床失智评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简称 CDR):临床失智评估量表 CDR 共分为 M、O、JPS、CA、HF、PC 等六个项目,而每个项目又分为五个程度的状况包括 0 健康、0.5 疑似轻微、1 轻度、2 中度、3 重度等,其中 M 表示 Memory 记忆,O 表示 Orientation 定向力,JPS 表示 Judgment & Problem Solving 判断及解决问题,CA 表示 Community Affairs 社区事务,HF 表示 Home Functions 家居及嗜好,PC 表示 Personal Care 个人照料。

四、情绪评量:进行临床会谈与特定情绪或人格量表,比对标准分数及个案主管陈述之感受,以完成个案的情绪评估。其所采用的工具有:

  1. 贝克忧郁量表(BDI-II)
  2. 贝克焦虑量表(BAI)
  3. 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
  4. 贝克儿童及青少年量表(BYI)
  5. 老人忧郁量表(GDS)
心理衡鉴项目 说明 评估量表/工具
智能评鉴 依据智力测验结果及各项适应水平,对个案的智能状态进行评估。 1. 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WAIS-III WAIS-IV)

2. 魏氏儿童智力平量第三版(WISC-IV)

人格评鉴 以临床面谈与特定人格测验,完成对个案人格的评估。 1. 班达完形测验

2. 画人测验
3. 米兰临床多轴量表
4. 人际行为量表
5. 五大性格量表
6. 基本人格量表
7. 健康、性格、习惯量表
8. 戈登人格剖析量表

失智评估 施行知能测验评估个案的认知功能,并于其主要照顾者进行会谈,判断其是否有失智现象及退化程度。 1. 简易智能评估

2. 认知功能筛检量表
3. 临床失智评估量表

情绪评量 进行临床会谈与特定情绪或人格量表,比对标准分数及个案主管陈述之感受,以完成个案的情绪评估。 1. 贝克忧郁量表(BDI-II)

2. 贝克焦虑量表(BAI)
3. 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
4. 贝克儿童及青少年量表(BYI)
5. 老人忧郁量表(GDS)

柯氏性格量表
[编辑]

在台湾,最常被使用的自陈式性格量表为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柯永河教授所编制的“柯氏性格量表”。

柯氏性格量表(1977)各分量尺简述:

分量尺名称 意义
疑心量尺 高分者疑心较重,不易相信他人
虑病量尺 高分者较忧虑身体健康,较易以生理病状表达心理问题
离群量尺 高分者对人际关系冷淡、无兴趣,且具有思觉失调症性格倾向
信心量尺 高分者精力充沛、信心强,兴趣较外向
自我强度量尺 高分者具较高的自我强度,较能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据较好的性格弹性
自卑量尺 高分者态度消极、悲观、自卑
焦虑量尺 高分者神经质倾向强,在新环境中容易感到焦虑
强迫性格量尺 高分者具有强迫性格,办事认真,对时间、金钱、情感的态度严谨,好整洁、整齐
性压抑量尺 高分者常以压抑态度处理性之冲动与兴趣
攻击性量尺 高分者攻击性强,对于人与环境持有强烈不满
独立量尺 高分者具较强支独立性格,凡事喜欢由自己计划、执行
男性量表 高分者具有较强的男性行为倾向
女性量表 高分者具有较强的女性行为倾向
外向量尺 高分者较外向、好人群
神经质量尺 高分者神经质行为强
精神病量尺 高分者精神病行为倾向强
精神官能症量尺 高分者精神官能症之可能性大

该量表于 1998 年有重新修订,细分出共计 38 个量尺,包含原有的 11 种量尺在内。

柯氏性格量表适用对象:

由于此量表为一种文字上的测验,在某些字题内容可能较为抽象或特殊,因此柯式建议较适用于国中一年级以上,且其智商在九十以上的人。根据柯氏所说,他不曾对小学以下使用过此量表,因此效度无法确定,若要适用于该类人可能须延长时间或给予适当解释。

柯氏性格量表使用:

目前最多是用在学校的辅导单位,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加以作为学校适应程度的指标;其次则是医疗单位,用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其中精神科的使用频率最高;接着是学术研究及辅导学界的研究。

健康、性格、习惯量表(HPH)
[编辑]

与柯氏性格量表为国内最常使用的自陈式心理衡鉴量表。主要分为四大类量尺,简述如下

量尺名称 测验内容
A类量尺(精神病倾向) A1:精神分裂症倾向

A2:躁型情感性精神病倾向

A3:郁型情感性精神病倾向

A4:⾃杀意念倾向

B类量尺(焦虑障碍倾向) B1:恐慌型焦虑障碍倾向

B2:恐惧型焦虑障碍倾向

B3:泛焦虑型焦虑障碍倾向

B4:忧郁型焦虑障碍倾向

B5:强迫型焦虑障碍倾向

C类量尺(性格违常倾向) C1:分裂型性格违常倾向

C2:疑⼼型性格违常倾向

C3:消极抵抗型性格违常倾向

C4:依赖型性格违常倾向

C5:强迫型性格违常倾向

C6:边缘型性格违常倾向

C7:歇斯底⾥型性格违常倾向

C8:⾃恋型性格违常倾向

C9:反社会型性格违常倾向

D类量尺(心理健康程度及作答可靠程度) D1:⼼理功能全无受损

D2:⼼理功能轻微受损

D3:⼼理功能中度受损

D4:⼼理功能严重受损

D5:⾃评⼼理健康

D6:⾃评⼼理不健康

D7:⾃评作答可靠

D8:⾃评作答不可靠

D9:罕见反应

判断方式:

透过回答与上述四类量尺有关的256个选项计算受测者在每一量尺填答的总分,换算后得知回答的偏差结果。

可得知下列结果:

1. ⾃评本分测验结果的可靠度

2. 主观、概括性⾃评的⼼理健康程度为

3. ⾃评⼼理健康程度,与较客观的⼼理健康程度对比

4. 对⾃⼰⼼理健康状态是否符合实际状况

5. 有哪些精神疾病症状及严重程度

6. 受有无⾃杀意念及强度

心理诊断与衡鉴:类别取向及项度取向
[编辑]

现行对心理疾病的诊断分类,主要采取的是类别取向分类(categorical classification),对疾病诊断采取二分的判断。例如病人是否患有忧郁症?类别取向分类常被批评的地方在于,此种二分的诊断方式忽略了正常道异常之间往往是一个连续轴向。一个行为的正常或异常,其差异往往是程度上的不同,而非本质上的不同。因此进行类别取向的区分,可能会导致对于诊断分类的误解。相反地,向度取向分类(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认为诊断应该要在可量化(quantitative)的向度上进行评量,例如已一到十的十点量尺来评估焦虑,一代表没有焦虑,十代表极度焦虑。根据在同一诊断概念中每个向度的得分,可以标定受测者在此诊断概念中所处的位置。当然,透过设定量表分数切截点(cut-off point),向度取向分类可以转换为类别取向分类。事实上,要采用类别取向还是像度取向的系统来对疾病进行分类,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容易。以高血压为例,血压的测量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的数值,这和项度取向的预设相符;然而,临床医师要判断一个人的血压是否高到需要服用降血压的药物,例如,不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属于连续变项,符合相度取向的预测,但针对极端焦虑者创造出一个类别取向的疾病诊断,亦有其重要性存在。

在临床症状的分类与评估上,虽然类别取向与项度取向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但两者间的关系应为互补而非互斥,像是项度取向的评量常会应用在特定诊断类别的治疗中。此外,类别向度的评量有时可以被转换为相度取向的评量,反之亦然。类别取向的优点在于方便临床沟通及实征研究使用,但也可能因此过度简化了疾病的本质;项度取向的优点在于能良好的描绘症状,但决定需治疗的分数切截点却是一个问题。总结来说,不论在临床实务或实征研究上,能有弹性地使用类别取向与向度取向,会是一个比较适当的做法。过去以类别取向分类为主的精神疾病诊断,目前在最新版本的 DSM-5 中也常是纳入了向度取向的分类方式。

现行的诊断系统:DSM-5 及 ICD-11
[编辑]

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是世界各国心理健康专业最常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内容包含各项精神疾患的诊断准则,除了可供临床工作者使用,也可做为健康照护系统与社会保险制度的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39 年首度将精神疾病纳入国际通用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th Problems, ICD)中。目前使用的最新版本 DSM-5 于 2013 年五月出版,和之前的版本相比,首度引进项度取向诊断,为治疗提供更精确的资讯。但DSM-5亦有诸多为人所诟病之处,例如其修订缺乏经验的支持、评分者间信度在部分疾病中较低、书中有修订不佳或前后矛盾之状况、修订组成员与药厂有利益关系等。并且自DSM-I至DSM-5,手册呈现越来越厚的趋势,可见心理疾病之界定标准并非绝对,随时代变化而有所改变和增减,也可见随文明发展后,心理疾病之多发及多元化。

WHO 于 2018 年出版的 ICD-11,包括各个疾病的分类名称以及标准格式化的定义与诊断准则之内容描述,也纳入新的诊断,例如近年颇受瞩目的游戏疾患(Gaming disorder)等。

ICD-11 和 DSM-V 的制定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 APA 努力协调这两个系统。在一个版本—ICD-10 及 DSM-IV 两套系统开发时,美国酒精、药物滥用和心理健康管理局( US Alcohol, Drug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Administration (ADAMHA)) 自 1978 年开始,赞助与 WHO 及 APA 为期 16 年的合作计划,为要协调统一两个系统,WHO 和 APA 双方也同意,为了国际上合作与研究的便利性,应减少两套系统之间的差异。而在 ICD-11 及 DSM-V 制定时,更成立 ICD-DSM 协调小组,并多次开会讨论两本手册的分类架构。不过因为 ICD-11 刚开始制定时,DSM-V 的拟定已进入尾声,所以主要由 ICD-11 的团队参照 DSM-V 的提案进行评估,虽然没有限制两者不得有差异,但会希望这些差异是有意义的,且 ICD-11 的团队能阐明保留这些差异的原因(如:更适合全球应用)。除此之外,目前也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对照与整合 ICD-11 及 DSM-V,使两个系统更容易应用于临床医疗。 [5]

神经生物衡鉴

[编辑]
  1. 电脑断层扫描(CT/CAT Scan):以不同角度的 X 射线照射脑部,借由不同的部位对 X 射线的吸收率的不同,经电脑运算后合成一个切面的影像。能够用于侦测活体中大脑结构的异常,例如脑室扩大、脑肿瘤等。
  2. 磁核共振显影(MRI):使用强磁场使氢离子产生共振,由于人体大约70%是由水组成的,另外还有脂肪、蛋白质等含有氢原子的分子,MRI即依赖这些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共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与电脑断层扫描同样地适用于侦测大脑结构的异常,但成像的效果更好,影像更为精密详细,并且能够拍摄出任意切面的脑部影像,同时也不需要使用 X 射线。
  3. 正子断层造影(PET):将放射性溶液作为显影剂打入血液中,随着血液的流动放射性溶液会流至不同的脑区,借由仪器侦测其衰变释放出正电子。能够用于侦测不同脑区的血液流量和代谢活性,并推导出神经元的功能。可以使用放射线标定后的葡萄糖作为显影剂,标定后的葡萄糖进入神经元后会被磷酸化,使其无法离开神经元。透过神经元内所堆积的放射性葡萄糖与衰变后释放出的正电子的多寡,能够进行影像重建并推测出哪些部位的活性较高。正子断层造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获得影像,且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够好,同时也因为辐射的关系使同一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多次的造影。
  4. 功能性磁核共振显影(fMRI):较活化的脑区耗氧量较大,因此血液会提供较多的氧气供神经元使用,使得较活化的区域充满携带氧气的血红素。利用有携带氧气与未携带氧气的血红素所产生的磁共振讯号不同,借由仪器测量携带氧气和未携带氧气的血红素比例。与正子断层造影同样地适用于侦测不同脑区的血液流量与代谢活性,并推导出神经元的功能。功能性磁振造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影像,同时有较好的影像空间分辨率,并且侦测方式非侵入性。

心理生理衡鉴

[编辑]
  1. 心电图(EKG):借由置放于胸膛的电极测量心跳速率。
  2. 肤电反应(GSR):借由置放于手臂的电极测量汗腺活动性。
  3. 脑电图(EEG)借由置放于头皮的电极测量脑电波的活动性。
  4. 近红外光谱(NIRS):利用近红外光测量脑部不同区域的血氧水平变化,从而推测脑部活动情况。
  5. 心率变异性(HRV):通过分析心跳之间的时间变化来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
  6. 眼动仪(Eye Tracking):使用红外光或视频技术跟踪眼球的运动,分析注视点和眼动模式。
  7. 肌电图(EMG):通过电极测量肌肉活动时产生的电信号。

心理治疗(psychothearpy)

[编辑]

本章节的重点为心理异常的现象,下一章则着重于心理异常的治疗。因此这里仅对心理治疗稍作简介,详细内容请参见下一章。

心理治疗是指由受过专业训练并被认证的心理学家与寻求协助者之间一种正式的互动历程,而互动的目的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方法来协助后者改善其认知、情感、行为等功能,以减轻其适应困难,并提升其心理健康与适应品质。心理治疗一般是基于心理治疗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主要是咨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建立的治疗系统,以建立关系、对话、沟通、深度自我探索、行为改变等的技巧来达到治疗目标。

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法

[编辑]

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法(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肇始于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古典精神分析,治疗目的是让潜意识的东西提取到意识层面,揭开被潜抑的记忆与释放无法被接受的情绪感受,并强化自我抑适应外在世界。而常见的治疗经常透过催眠、梦境解析、自由联想、处理阻抗、诠释移情等技巧,来协助当事人产生顿悟(insight)。此外,此种取向也称为称为“洞见取向心理治疗(Insight-Oriented Psychotherapy)”

新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法

[编辑]

许多心理学家无法接受佛洛伊德提出的性决定论及性发展阶段论,纷纷提出像是分析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论等等理论。这些“后佛洛伊德学派”理论共同延续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以及本我、自我、超我相互冲突的动力概念,被称作新心理动力取向心理治疗。 这个取向不再强调性驱力的重要性,而是聚焦在自我不可接受的冲突,以及此冲突对个体的影响。其中,分析心理学把重点放在个体化历程、自我心理学则强调自我适应外界环境的重要性、客体关系论则较为重视婴儿与母亲的互动经验。常见疗法有以下几种:

  • 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使患者了解某些忧郁情绪不是永恒、持续性的,用观念跟患者沟通。
  • 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疗(Humanistic Therapies):牵涉到看待自我跟别人对自我的看法,故可能采取团体治疗的方式。
  • 神经生物的心理治疗(Biomedical Therapies):以吃药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等。
  • 人际取向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IPT):主要用于忧郁症病患,是一种短期积极性疗法,主要分为三阶段:
  1. 自身人际关系与忧郁症状间的关联,包含哀悼反应、角色失能、角色转换、人际关系不良。
  2. 协助病人检视问题,并发展出新的角色模式。
  3. 回归忧郁症状的处理,并思考将来如何面对。
  • 支持性心理治疗(Supportive Psychotherapy):不去揭露个案内在或潜意识冲突,是去鼓励并加强个案的防卫机转,维持自我的强度与平衡,而能适应外在环境。
  • 团体心理与家族治疗(Group Psychotherapy):不一定适合每个患者。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可能要开不同的药物;又或者需要一对一的深入晤谈,而非团体活动。
  • 策略或系统取向心理治疗(Strategic or Systemic Psychotherapy):透过治疗师来协助个案认识自身在问题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并促进个案发展出策略来促进系统,属于家庭治疗的一种。
  • 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心理异常的分类模式

[编辑]

心理疾病的诊断分类:目前对心理疾病诊断的分类主要采取类别取向分类(categorical classification),二分法的判断(也就是"得病"或"非得病"),但其缺点在于忽略了正常到异常之间是一个连续的状态,所以判断可能易出现错误,相反地,向度取向分类(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提倡诊断应在可量化(quantitative)的向度上进行评量,在临床的评估上,两分类算是互补的关系,向度取向分类通常用在特殊疾病诊断之中.两者都是可以视情况而互换的,类别取向分类的优点在于方便临床沟通但也过度简化了疾病的本质;向度取向分类的优点在于能清楚地描述症状但却无法决定需要治疗的确切分水岭,所以我们应该要弹性地使用两者才比较恰当。随着时代的演变再调整,像是过去以类别取向分类为主的精神疾病诊断,在目前最新版的 DSM-5 中加入了向度取向分类就是一例。

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颁布的精神疾病分类组织。他大致对应于美国目前所使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 DSM)。国际疾病分类系统设定所有标题下的次要标题,并且提供广泛的症状用以诊断。

传统上,我们将心理异常问题简单区分为神经病以及精神病。神经病(neurses)的特征是焦虑,不快乐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但是极少数会严重到必须住院的地步。神经病患者通常能够在社会中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尽管无法完全发挥他们的能力。虽然在过去神经病曾被记录于 DSM 之中但自从1980年来就已经被改名为焦虑症。现在,神经病此词只限于描述容易烦操或焦虑的性格而并非与心理病或医术相关。相反的,所谓的精神病(psychoeses)是更严重的精神疾病。个人的行为和思考历程受到严重干扰,脱离现实,无法应付日常生活,较为有可能必须住院进行长期且持续的治疗。然而这样的分类明显不够明确,将许多不同的疾病分类至同一个标准之下。不像神经病,精神病此词现今仍被记录于 DSM ,是一种真正的心理疾病。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和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将精神疾病定义的更加狭隘,如此一来,使心理医生更容易诊断,并且使临床工作者达成基本的共识。



一、神经系统疾病 其病因是因为大脑组织有损伤而引起,包括病菌、药物、外伤等损伤。其损伤是暂时性的,有可能恢复。或是因为肿瘤、手术等造成,则是一种永久性损伤,功能无法再恢复。

二、功能性行为失常 尚未发现这类疾病具体的病因,有可能和生理因素相关。常有一些患者,总觉得身体到处是病痛,到医院做很多检查都查不出原因,最后到精神科,诊断为“精神官能症”。它是心理毛病转化为生理不适的症状。很多精神官能症患者,他们起病的原因都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疾病。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

[编辑]

1.简介与历史: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中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DSM 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之统计分类,简称 ICD,同为国际间经常使用的另一个选择。DSM 之所以被发展出来,一开始是由于美国二战后退伍军人综合症在门诊上的表现,因而提供更多客观的词汇给精神病学研究,而编成 DSM。

2.版本演进:随着一次次的改版,因为有越来越多被写入的 disorders,所以手册厚度逐渐增厚。顺带一提,因为它记录的疾病与症状之多,在看 DSM 时,可能会经历所谓的医科学生症侯群,在研读疾病相关知识时,以为自己患有该病。

  1. DSM-I:1952 年出版,因应退伍军人的综合症而编成的,当中列有 60 种精神疾病。包含那时认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及患者人格对于心理、社会及生物因素的反应。
  2. DSM-II:1968 年出版,比起第一版修饰精神疾病患者的描述以及对其的诊断,仍保留反应行为的描述。
  3. DSM-III:1980 年出版,放弃心理动力学观点,改使用较中立客观的医疗模式为主要诊断方法,使正常与不正常有了明确的区别。
  4. DSM-III-R:1987 年出版,第三版的修订版。
  5. DSM-IV:1994 年出版,包括 297 种疾患。
  6. DSM-IV-TR:2000 年出版,第四版的修订版。
  7. DSM-5:2013 年出版,已去除过去 DSM-III 出版以来的五轴诊断系统,并在第五版开始改用阿拉伯数字取代罗马数字。手册其中一页,是以表格式细分焦虑症子类型。

3.DSM-IV-TR 诊断系统,采用五轴式诊断系统:

第一轴:临床疾患 (指精神或心理疾患),唯人格疾患及智能不足除外。常见的第一轴违常包括忧郁、焦虑、躁郁症、过动症、与精神分裂症 (2014 年后改为思觉失调症)。
第二轴:人格疾患及智能不足。常见的第二轴违常包括边缘型人格异常、分裂型人格异常、反社会型人格异常、自恋型人格异常,以及心智迟缓智能障碍。
第三轴:纪录了一般医学状况,能以许多方式与精神疾患产生相关性。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风、脑创伤而可能导致精神异常。
第四轴:用以纪录现行患者的心理社会及环境问题。通常诊断纪录为简洁扼要描述现行患者遇到的问题,如“人际关系不良”、“长期失业”等简单描述即可。
第五轴:对社会功能之整体评估。使用的工具为 GAF,由 1 到 100 分。患者于 GAF 量表中若分数低于 50 分则称“住院指数”,代表患者精神状况已严重到需强制住院或强制矫治;若低于 20 分,则被诊断为“监狱指数”或“自杀指数”,代表患者有严重地违反社会行为而必须坐牢、或已经严重到会产生自杀且无法照顾自己的现象;若指数为 0 分,则通常意味着该患者为游民、或是找不到家属的患者。然而,因 GAF 指数只是评断其严重性而非评估其整体功能性,因而其意义性遭受质疑,故 DSM-5 不再使用 GAF 指数

4.DSM-5 项目重编以及诊断准则的改变。朱春林(2014)比较 DSM-5 与 DSM-IV 的不同,列出了 12 项改变,以下简单说明之:

  1. 去掉五轴诊断:DSM-IV 原使用五轴诊断作为诊断的标准,在 DSM-5 已被取消,变成没有轴向的衡鉴系统(nonaxial assessment system),而只保留诊断准则 ABCDE。
  2. 增加向度(dimension)的比重:DSM-5 将部分疾患改采向度(dimension)的分类方式,例如自闭光谱障碍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光谱中包含过去耳熟能详的自闭症、亚斯伯格症等的诊断。
  3. 更改章名:更改章名常常牵涉的是更改相关定义,也暗示著理论典范的移转,以自闭光谱障碍症为例,DSM-5 将原本分属不同类别的亚斯伯格症与自闭症,涵盖于自闭光谱障碍症下,这样的改变引起了相当激烈的讨论,尤其是担心一向被视为高空能社群的亚斯伯格症患者,失去原有的身份认同。
  4. 重新调整各章次序:DSM-5 依据当今对致病因素或症状特色(underlying vulnerabilities or symptom characteristics)的了解程度来决定章节架构(chapter structure),而各章的排序基本上是依据生命发展历程来安排(Stetka & Correll, 2013)。
  5. 重组章别:DSM-5 重新调整原本 DSM-IV 的章别,包括分家独立的疾患,例如原属焦虑疾患(Anxiety Disorders)章内的强迫疾患(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与创伤后压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都独立成章。另外则是疾患的合并,例如身体型疾患(Somatoform Disorders)与人为疾患(Factitious Disorders)合并成身体症状与相关障碍症(SSRD)。
  6. 消失的章别:消失的章别并非真的消失,可能是名字的更改,例如 DSM-IV 的情感疾患,在 DSM-5 切割为“忧郁疾患”及“双极疾患”两个独立分章。
  7. 消失的诊断与诊断准则的取消:重郁病(或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诊断准则之一的“伤恸反应”已经移除,理由是伤恸可以是非常严重的心理压力源,足以引发严重忧郁。
  8. 晋升成为正式诊断:最广为人知的暴食疾患(Binge Eating Disorder)原列在饮食疾患 NOS 中,然,其在 DSM-5 中成为喂食及饮食障碍症(FED)中的正式诊断。
  9. 新增疾患:新增的包括疾患包括储物症(Hoarding Disorder)、沟通疾患(Communication Disorders)、罹病焦虑症(Illness Anxiety Disorder)、回避/节制型摄食症(Avoidant/ 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等。
  10. 注脚更名或新增注脚:DSM-5 将某些注脚更名,例如产后初发(With Postpartum Onset)被更名为孕期初发(With peripartum onset)。另外也在某些诊断中新增注脚,例如如果当事人以其所认定的性别生活,并进行了变性程序如荷尔蒙治疗或变性手术(reassignment)之后而有性别不安的症状,则可以给性别不安的诊断,并加注变性后(posttransition)的注脚。
  11. 新增待研究的疾病诊断:以网络游戏障碍症(Internet Gaming Disorder)为例,由于理由不充分足以让网络成瘾精神病化,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疾病之一。
  12. 增加客观评量要求:DSM-5 在 APA 的网站上提供许多评量工具,期待借此能与当事人对症状的的看法及文化差异有更好的整合。另外,精神疾病的诊断首度纳入生理指标(biomarkers)作为诊断准则之一,亦是为了更客观评量当事人的状态。

5.DSM-5 其他诊断准则改变[6]

身体症状-诊断准则五大改变:
  • 把身体型疾患重新命名为身体症状疾患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 并将影响身体状况之心理因素 (PFAMC) 及人为疾患一起并入。
  • 不再强调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
  • 将身体化疾患、虑病症、 未分化身体型疾患与疼痛疾患这些疾病归入新的诊断类型,称为“复杂身体症状疾患” (CSSD)。
  • 采用单一(或简略)身体症状疾患(SSSD)这个新的名称。
  • 将转化症改称功能性神经系统症状(FNS)。

6.对 DSM 的质疑与批评:

DSM 目前被广泛采用,来检视当事人是否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判断用药与否与类别,其撰写过程及内容应客观中性。然而,根据 Health (2006) 的调查,发现编纂 DSM 的人员,有 56% 与某家药厂有生意往来或纠纷,纪录片《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致命骗局》就是在探讨商业、医学与道德伦理的冲突,以及冲突的现状、带来的问题。
另外,虽然 DSM 有将疾病分成几大类,但若将疾病的症状以图块呈现,可以发现其重叠得部分相当多,也就是说它的共病性(Comorbidity)相当高。加强光谱的疾病分类概念容易把异质的病症组合全部混为一谈,自闭光谱障碍症(ASD)中的自闭症与亚斯柏格症在光谱上为引发许多正反意见之一。DSM-5 也明显更靠拢 ICD,使得显现了进退失据,例如自闭光谱障碍症的建立与智能不足的更名也都有同样的影子。DSM-5 也同时关注当事人如何看待和感觉他的症状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使得诊断阈值的下降,毕竟主观感受是一个模糊的指标。[7][8]
Comorbidity
共病性(Comorbidity)
所谓共病是指“已具有某一疾病的个体,在其病程中,同时出现任何明显不同于该疾病的另一疾病”,亦即“同一个体同时具有或符合两种以上疾病的诊断之情形”。例如物质成瘾造成压力,而压力常常造成焦虑症及忧郁症共同发生,但这些却是不同的疾病诊断。[9]

傅柯(Foucault)与对当今变态心理学及精神医学的反思

[编辑]

法国学者傅柯(Foucault)在六零年代撰写《古典时代疯狂史》的动机,是为了抵制十九世纪以降,精神医学假科学之名,声称掌握了处置“疯狂”或“变态行为”的知识和技术的傲慢。他认为,这种试图以启蒙理性“拯救”(驯服)文化道德规范定义下的“疯狂”行径的作法,无疑是在掩饰“常人”面对“疯狂”(不正常)时的恐惧、不知所措及备受威胁感。为了保卫自己的“正常”(normal),社会体制欣然仰赖医师的专业理性将之逐出公共领域,进一步边缘化已遭到异化的受苦主体。

今日的精神医学在精神药物的助益下,令许多精神病病人脱离了昔日如囚缚困兽的非人道待遇。遗憾的是,科学主义式的精神医学虽不忘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教诲,却误将“异常”行为之外显描述与分类当作最后真理的心理病理学。

电击疗法、胰岛素疗法等,这些曾在二次大战后盛行,又在七零年代的身心灵解放运动风潮中,被斥为非人手段而遭到淘汰的原始疗法,在二十一世纪重新以先进科技的姿态复出。科技进步的表象背后,其实可能意味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实质到退。

精神疾病

[编辑]

精神疾病的定义

[编辑]

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或称心理疾病(mental disorder),是指可导致病患显著困扰或功能损害的行为或心理模式。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病情达到身心障碍标准则为精神障碍。

可参照中华民国精神卫生法第三条第一项:“本法所称精神疾病,系指思考、情绪、知觉、认知等精神状态异常,致其适应生活之功能发生障碍,需给予医疗及照顾之疾病;其范围包括精神病、精神家能症、酒瘾、药瘾及其他经中央卫生主管机关认定之精神疾病。”

而精神疾病又可分为重型精神障碍和轻型精神障碍:

  1. 重型精神障碍:病患在思考、情绪、知觉及行为方面的异常,已严重影响其现实判断力,造成与现实脱节,人际互动及生活适应能力均明显受损。包括躁郁症、重郁症、思觉失调症、器质性精神疾病等,使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生活适应技能及社会职业功能等各方面呈现退化的现象,或出现伤人、自伤的情形。
  2. 轻型精神障碍:旧称为精神官能症,相对于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并未丧失现实感的其他精神疾病,概括了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以焦虑及忧郁为主的一系列行为及情绪障碍,如恐慌症、强迫症、惧旷症、惧社交症、急性压力反应、创伤后压力综合症、泛焦虑症、适应障碍症、轻虑症等。因为伤害程度不如重型精神障碍而较少被重视,但对患者及家属造成的困扰却不亚于其他身心疾病。
      1. 精神疾病的起因

精神疾病所牵涉的器官是脑部。和大部分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样,精神疾病是由外在及内在的成因一起造成的。

精神疾病的危险因子包含基因遗传(例如有患忧郁症的父母)或是有高度神经质倾向的人。大脑中有肿大的脑室和萎缩的灰质,有些人也认为神经传导物质的不平衡会导致心理疾病。许多遗传学和双胞胎的研究也证实双相情感障碍和思觉失调症等精神疾病是会遗传的。

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脑部结构与功能,或是有不同的神经化学反应。例如,许多被诊断为有思觉失调症的人被证实其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

在精神疾病中,内在的成因主要是由遗传所造成。“外界压力”主要来自生活中各种令人伤心及精神耗损的事件,例如童年时受虐待、失恋、失业、工作及家庭负担。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产生过量的“压力荷尔蒙”(包括“皮质醇(Cortisol)”),从而损害脑部。其他外界压力还可以来自有毒的化学物质(例如酒精、毒品),或者直接的大脑创伤(例如中风、头部创伤)。

若一个人的脑部先天上,基于遗传因素在生理功能上较脆弱,在面对外来压力(如失恋或吸食毒品),他的脑袋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时,精神疾病即告发生。各种精神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例如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思觉失调症的主要症状是思想及感官异常;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症状是认知功能受损。不同的症状取决于脑部的受创部位,以及个人先天倾向。

心理防卫机转

[编辑]

当脑功能运作遭到困难时,脑就会采取因应措施,心理防卫机转即为所使用的一种调适方法。恰当的心理防卫能把压力转换为生命向上的动力;但防卫作用过度或不当运用时,就会出现病态。常见的心理防卫机转如潜抑、否定、隔离、认同、反向、抵销、退化、利他、补偿、合理化、象征、转移、升华、投射、内射、理性、幻想与麻醉作用等。

以下详细说明:

1. 潜抑作用(Repression)(又称压抑作用(Suppression)或压抑机转)

最原始的防卫内心冲突方法,亦是其他心理防御机转的根源,在防卫机转中属于神经症性防卫机转(Neurotic Defense)。大部分来自于潜抑孩童时期的某些冲动。

潜抑作用指的是本我(id)出现了令个体无法接受或会带来危险的冲动时,此时心智会不自觉地产生压抑作用,将其冲动驱进潜意识里。意即,自我(ego)将不容于超我(super-ego)的欲念、具威胁性、令人痛苦的想法与感觉、或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冲动,排除于意识之外的过程,并压入潜意识层面中。

佛洛依德认为潜抑作用是个体最基本重要的防卫机制,是防卫内心冲突的最原始方法。把对个人危害太大的记忆、不容于自身超我的欲念或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觉排除于意识之外,压入潜意识,但这些威胁从未消失且其强度并未减弱,只是潜伏于潜意识,在不经意当中影响个体的行为,尤以儿童时期最为明显。因此,当事人必须不断地耗费心力压抑这些情绪,所以当事人往往因此而心神耗竭。

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是压抑的典型表现。小至日常的口误或笔误,大至幼时遭遇性侵害的当事人,潜抑其记忆于潜意识中,皆为潜抑作用的不自觉主动性遗忘(并非“否认事实”)。例如虽然在日历上注记了一个很重要的约会,甚至该买的礼物都已经准备好,却在那天忘记赴约;特别喜欢吃某种食物、钟爱某种颜色到莫名其妙的地步,都有可能是潜意识的作用。

2. 否定作用(Denial)(又称否认作用)

同潜抑作用为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与潜抑作用不同的是,否定作用并不是忘记,而是当做这件事根本没发生,拒绝面对威胁自身的现实,否认厌恶的真相,忽略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认为可以“眼不见为净”。因此通常只出现在心智未发展完全的幼儿,或自我功能极为脆弱的人(如:精神病患)身上。虽然否定作用往往能成功处理心理的创伤,但是过度的否定,有可能造成延迟解决问题或是达到妄想的程度而完全脱离现实了。

例如:单亲妈妈听闻独生子出车祸意外身亡,无法接受,不断否定这件事实,依然每天为他准备便当,整理房间,等待他回来,便是典型的否定作用。

3. 隔离作用(Isolation)(又称情绪隔离、绝缘作用)

隔离作用是指将某个意念与伴随的情绪加以分裂及区别,把会令人感到相当痛苦的感觉从意识层面中加以区隔并压抑至潜意识,让不能引起情绪经验的意念存留于意识之中,使人对某些事件失去感觉,那么在回想或面对该事件时便不会感到痛苦。强迫性人格者较擅于使用此机转处理焦虑情绪。

例如:在临床上,有当事人在陈述自己遭到的迫害或虐待时,仿佛在陈述别人的事,看不出有痛苦的表情,便是隔离作用在运转的结果,为了保护自己,而对本该产生心理起伏的情境表示冷漠。

4. 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又称表同作用、仿同作用)

指当一个人于现实生活上遭受挫折时,会在潜意识层面模仿、效法比自己强大的对象或理想中之人物行为特征,分享其虚荣与成就,来降低自身的不安与焦虑、提高个人价值感。处于不同阶段模仿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像是儿童时期会模仿自己的父母,学生时期会模仿偶像、老师或同侪中的优秀者,出社会后也会模仿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同样有受虐经验的儿童往往也会模仿施虐者。虽然认同是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属于佛洛依德所列的防卫机转之一。 常见的认同作用有偶像崇拜、阅读名人传记、观看成功人士之演讲等。

5.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又称反应形成机转、反应结构(Reaction formation))

属于神经症性防卫机转(Neurotic Defense)。反向作用是常见的心理防卫机转,为防止有威胁性或危险性的欲望或冲动被表达出来,行为或态度上会极力表现相反的做法。然而行为上极力表现的,却恰与内心隐藏的真正动机相反,其刻意展现的相反面貌,为的就是要压抑真正的冲动与欲望。

例如:表现出浓烈的爱以掩饰心中的恨,就像是一位内心对孩子充满敌意、不喜欢孩子的母亲,为了向孩子保证她是爱他的,会因此过分放纵与保护孩子;积极反对色情书刊的人,很可能潜意识中非常容易迷上色情书刊。

反向作用包括两个步骤:

  1. 先压抑住自己和他人都无法接受的想法或欲望,
  2. 在潜意识里,为了怕别人察觉自己有这种想法,反而表现出一种完全与内心想法背道而驰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常常是利他的。

反向作用经常使当事人的行为产生持续性的改变,例如:强迫性拘泥小节的人,或许只是为了掩饰心底想要放任纵欲的冲动,但对这些人而言,过分拘泥小节的行为,将会持续出现。

6. 抵消作用 (Undoing)

心理上,为了忽视过去发生的思想、言谈或行为,人们有时候会用相反意义的思想或行为来达到抵消的作用。这些思想或行为奇特,譬如强迫症病人的强迫行为,往往就是一种抵消作用的结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强迫症病人的抵消作用,在于处理那些跑到意识层面,又不被接受的冲动,以及因为这样引起的焦虑,而反向作用及隔离作用也是强迫症中常见的心理防卫机转。另外,采取的行为通常是重复而拘泥仪式的,经常有魔法和迷信的介入。

例如:道歉或赔偿就能赎罪、某些宗教净化仪式、不忠贞的丈夫买花给妻子、排斥子女的父亲会买礼物给孩子。希望能借由这些行为,改变自己原本的想法或弥补已发生的伤害。

7. 退化作用 (Regression)

退化作用是一种原始形式的心理防卫机转,这是个人在适应上发生困难时,所采取的一种逃避方式。意即在困难发生时,退化回早期较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并放弃已经学得的技巧,例如沟通等,而改以较为幼稚的方式表现,来获得暂时的安全消除焦虑。因此,当个人面临巨大压力或新挑战时,容易以不成熟、不恰当的行为回应。

例如:在某人社会经验中,柔弱方可以得到较多的照顾,故启动退化作用选择扮演柔弱方并且不愿意成长,甚至放弃理性沟通改用无理取闹的耍赖。

就心理动力层面而言,当事人遭遇内心冲突时,会产生种种生理、心理及社会上的退缩现象,不自觉地退化到人格发展中未成熟、困难较少或可以得到满足的依赖性阶段,例如:好吃、吮指头就属于口腔期退化的现象;尿床或对排泄的特别关心,则为肛门期的退化(见佛洛伊德心性发展理论)。

8. 利他作用

与升华作用(Sublimation)类似的心理防御作用,使人采取有利他人的行为,既能满足自己欲望,又能帮助他人,同时达到利己利人的理想境界,例如:孤单的老人志愿到孤儿院当义工,一方面解决自己的孤独感,满足含饴弄孙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实际帮助孤儿,协助孤儿院的教养工作;或某学生喜欢开导别人,于是顺应父母要求读医学系,并选择进入精神科发展。

然而,利他作用若是出于病态的想法,就可能会酿成灾害

例如:有些处于严重忧郁状态的母亲,在极度绝望、生不如死的念头下,并企图自杀前,会衍生出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不应该只顾自己脱离苦海,而独留子女在此痛苦世界受难,因此决定先把子女杀死再自杀。这种杀死子女的行为,表面理由是为了不忍心子女在世上受苦,故仿佛为了“利他”而杀人,有时被冠以“慈悲杀人”的名义,其实此种行为是处于严重忧郁状态下,脱离现实、误解利他作用的行为,不应算作真正利他作用的行径

9.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

当人们从事某种有目的之活动遭遇过挫败,或是在容貌、才能、天赋上拥有某些先天的缺点时,便希望透过发扬自己其他的长处和优点,或改从事有机会成功的活动,掩饰这些先天或后天的缺憾与自卑。其较积极的面相是“展其所长、补其所短”

补偿作用可再分三类型:

  1. 消极性的补偿:指个体所使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或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一个想减肥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其挫折。
  2. 积极性的补偿:指以合宜的方法来弥补其缺陷。例如一个相貌平庸的学生,致力于学问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重视。
  3. 过度补偿:指个人否认其失败或某一方面的缺点不可克服性而加倍努力,企图予以克服,结果反而超过了一般正常的程度。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外表上过度投入,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服装、化妆或整容手术上,以弥补内在的自我价值感缺失。虽然外表可能是吸引人的一部分,但当一个人过度强调外在美或依赖外在评价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时,这可能表明他们过度补偿了内在不安全感。

10.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又称文饰作用)

指个人的行为无法符合社会规范,或遭遇挫折而不能获得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时,为了维护自尊、减低焦虑感,便给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一个合理的解释,把自己的欲求或真正的动机,以意识或无意识的方式隐藏起来,改以自己或社会可接受的理由掩饰。由于真正的动机会引起个人的自卑感或不道德感,所以当事人不惜曲解现实,文饰自身的过错,但本人却不知情。即以“好理由”取代“真理由”。例如自己迟到,却将原因归罪于他人或以情境做为借口,例如“妈妈没有把我叫醒”或“我有太多其他的事要做”。这些陈述可能是真的,不过,对个人没有表现出某种行为来说,却不是真正的理由;假使个人真的关心上述这件事,就会有警觉性或注意时间。

此种合理化作用以有意识地进行者为多,不过也有在潜意识中运作的,而被合理化的原由不胜枚举,如自己的挫败、不道德的动机、异常的心理倾向、自卑感等等。举例来说,以“酸葡萄”心态贬低他人成就、以交通阻塞作为迟到的藉囗、以身体微恙作为缺席的理由、归罪别人等都是,此外,迷信也属于一种合理化作用。

精神医学上,精神官能症的病人往往会拿各种身体、心理上的症状来大诉苦经,事实上,他们是把自己心理上的冲突经过合理化作用转移到身体上来;妄想性的病人在碰到妄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现象时,经常会以合理化的方式来自我解脱,而无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其想倾向会逐渐定型起来。

上述例子都显示出,合理化作用是个人愚弄了他自己,而不是别人;这些借口的目的,是在意识上使个人觉得舒适一点。而个人也因贪图这种舒适,而真的相信自己所找的理由是真正的原因,于是情况便难有改善了。

11. 象征作用

在精神分析中,象征作用属于一种心理防卫机转。将某件事物用来代替另一件事物。象征作用是发生在潜意识的机转,而用来当作象征的事物通常只在一小部分上与原物相似,因为相似性微小,从我们的意识往往无法发觉,必须加以分析才能恢复原貌,例如:佛洛依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到,梦就是用了许多象征作用来构成。在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中别具意义的被视为符号之一的象征,例如恋物癖。每一中被恋物都有其特殊指涉含义,例如对胸罩的依恋象征对母亲的情感。通过象征意义的联想,通常可以解读恋物癖患者的心理障碍。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象征作用是感觉运动期的一个重要过程,一般婴儿约在 18 个月大时就有此能力,而能将心中的象征指涉外界实物,这也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12. 转移作用(Displacement)

又称代替作用、替代作用。将原本因某个意念所产生的情感转移至另一个不相关的意念上,便能不再因原本的情感而痛苦,例如:畏惧症的人便利用转移作用,将恐惧的目标转移至另一件不相干的事物,以避免内心的冲突。或将有敌意的情绪发泄在较为安全的对象上,而不敢对受挫的来源表示不满,颇有欺善怕恶的感觉,例如:当一个学生在学校遭受挫折,就有可能把气出在父母身上,仿佛得罪他的是自己的家人。

通常来说,转移的对象,与原来的对象有相似关系,具有代替性质。例如:小孩子喜欢吃奶嘴,长大了不能再吃,便吸手指头,再大一点,改为咬笔尖,更大的时候,变成抽香烟或咬口香糖;一个和母亲关系不良的小孩,可能会特别亲近或排斥与母亲年龄或特质相仿的老师;有时因为一份难忘的恋情,而一再爱上具有相同特质的人,正是所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转移也可以说是本能的自我保护,从一个不可接受的方式,转至另一个可被接受的方式,例如:不被认可的肢体冲突,转成言语的攻击,或将精神上无法接受的冲突,转移至可接受的身体症状。例如喜欢上已婚人士,因为不被社会所接受,转而变成喜欢他的孩子,营造自己是个爱小孩的形象,变成一个可被接受的形式。然而,过度的转移亦可能达到妄想的程度而脱离现实。

13. 升华作用(Sublimation)

借由升华作用,将本能的冲动转化成社会上可以接受的形式,这种步骤发生在潜意识,而且也被正常的自我所运用。

升华作用和一般心理防卫机转不大一样,它并不会压抑或限制自我,也不是完完全全和自我对抗,而是将这些原始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潜在欲望或本能冲动转化,从较符合社会期待的管道抒发。虽然我们的意识层面并不会察觉到原始的冲动或欲望,但这些冲动或欲望仍然借着升华作用来得到满足,故在升华作用的过程中并不包含潜意识的抑制。

像是情感受创的人不再自怜自艾,而将自己的故事写成畅销小说;具有攻击冲动的人参加拳击比赛;许多艺术家历经病痛的折磨,却将肉体的痛苦和情绪的狂暴化为无数人类艺术的瑰宝,如身受耳疾之苦的贝多芬、躁郁症的舒曼或受思觉失调症折磨的梵高等,这些都是升华作用的极佳例子。

14. 投射作用(Projection)

又称外射作用,与内射作用相对应。将某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求或态度,归咎于他人的身上,以免造成自身的痛楚。最常见的投射作用,即为将自己的敌意、怨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下来后,再把原因推到他人身上。

平时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将责任归诿于其他人身上的现象,而此种投射作用与合理化作用往往是一起运作的;或者是会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么想,所以别人大约也这样想。例如庄周临渊羡鱼,便是很贴切的描写;也有责备、批评别人的缺点或过错,而丝毫未觉察他自己偏偏就有同样的缺点。因为他潜意识里很恐惧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所以便“先下手为强”,把别人痛批一顿,那么别人便不敢同样批评他了,正是所谓“五十步笑百步”,“龟笑鳖无尾”。临床上也常发现有些病人老是疑心有人要害他,如果仔细分析,有时可以发现原来是他本来就有讨厌别人,仇恨别人的念头,但恨别人是违背超我的道德良知监督,因此他把这念头推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先恨他的,那么他恨别人便是名正言顺了。

一般而言,被投射的内容除了攻击倾向外,还有不道德的倾向、性欲、自己的缺点等等。例如:存有不忠于配偶念头的人,把这种想法投射到配偶身上,即会产生认为配偶不忠实的妄想。

15. 内射作用(Introjection)

吸收外在世界的价值观,使其不再成为自身的威胁,慢慢地同化。像是德国人民接受纳粹的种族主义思想,因为如果不服从会有生命危险;或受虐子女接受暴力父母的价值观,长大后也会成为施虐者。更生活化的形容,小丸子的奶奶最常说的:“我也活不了多久,顶多再活个三五年吧。”就是内射作用的好例子,因为实际上奶奶身体依旧健康,只是将外界对老年人的年龄刻板印象内化为自己坚持的信念而已。

有时由于内射作用,人们会将其所爱或所恨象征性地转变为自我组成的一部分。透过模仿将举动、喜好复制到自己身上来慰藉失去的痛苦;对社会的不满或憎恨在极端的情况下则可能会转变成厌恶自己而自杀。

16. 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

理性作用又称“理智化”。个人会倾向利用抽象理性的字眼来分析描述让自己紧张的情境,使自己能超然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情

如急诊里的医护人员,陈述病患情况时,看不出任何紧张、慌乱的神情,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静,即是把紧张的感觉从意识层面中分开,使对其事件失去感觉,此为理性作用。

17. 幻想作用(Fantasy)

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像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以获得心理平衡,这也是思考上退行作用的表现。理想化作用对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帮助,但会酿成虚幻的自尊,因为理想化作用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这种保护机制常被无力处理问题的人所用。理想化(Idealization)是幻想的表现之一,是指对另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或能力估计做过高的评价,以获得安全感的现象。

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

18. 麻醉作用(Narcotization)

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与神经症性否认同义。它可能包括神游、癔症性转换反映、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它也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以及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欢乐”。解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比较体谅别人,较发泄短暂。

补充:以上的分类与叙述,其实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已,事实上,这些潜意识的运作常常是重复且同时发生,很少单独出现。其目的乃在保护自我免于受到伤害,如过度使用,难免悖离现实,而导致个人严重的适应不良,甚至衍生各种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亦可能为社会所建构的:标签理论

[编辑]

标签理论(英语:Labeling theory)假定自我认同和个人的行为可能受用于描述或分类它们的术语决定或影响。它与自我实现预言和刻板印象的概念有关。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即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或标准的行为)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关注多数人对少数人或被视为偏离标准文化规范的人进行负面标签的倾向。该理论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很突出,且该理论的一些修改版本已发展并仍然流行。污名被定义为一种强有力的负面标签,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身份。

标签理论与社会建构和符号互动分析密切相关。标签理论是由社会学家在 1960 年代发展起来的。霍华德·索尔·贝克尔 (Howard Saul Becker) 的著作《局外人》(英语:Outsiders) 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及其普及产生了显著影响。标签理论还与犯罪(学)以外的其他领域相关联。例如,有对应于同性恋的标签理论。阿尔弗雷德·金赛 (Alfred Kinsey) 和他的同事是区分“同性恋者”角色和行为之间差异的主要倡导者。一个例子是男性进行女性行为意味着他们是同性恋的想法。 Thomas J. Scheff 指出,标签也与“精神疾患”有关。该标签并非指犯罪行为,而是指因精神障碍而未被社会接受的行为。

学者Edwin Lemert认为,人终其一生都会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偏差行为,这是正常的现象,标签理论称之为“原始偏差行为(Primary Deviance,或称初级偏差行为)”。其主要特征有偶然性(行为通常偶发的、不持续的)、普遍性(在各种社会群体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会有这类行为)等。虽然如此,人却不一定会就此走上犯罪生涯,大多仍然能够保有良好的行为分寸,也不会导致个人被贴上永久的越轨标签。例如一个学生偶尔逃学一次(原始偏差行为),学校可能给予警告或轻微处分,但未将其视为问题学生。

不过一旦原始偏差行为被施以某种社会控制(尤其是正式的社会制裁,例如刑罚),行为人立刻就得到旁人施加的社会减等标签(social degrading label)。行为人被贴上社会减等标签后,遭遇到社会所施加的强大压力(例如旁人开始会以标签描述的内容检视及解释行为人过去的所作所为,称为“追溯既往的阅读”),终于使行为人本身也开始发生自我概念的认同转变,而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标签的描述(称为“自我预言的实现”或“邪恶的戏剧化”)。因此持续且更严重地犯下“衍生偏差行为(Secondary Deviance,或称次级偏差行为)”,成为一个严重的犯罪者或是被社会所认定的精神疾患,并受到社会排斥。例如一个学生因为一次逃学行为(原始偏差行为)被学校严厉处分,并被标签为“问题学生”。这个标签导致老师和同学对其另眼相看,家庭也对其失去信任,最终他接受这个标签,开始频繁逃学、打架闹事,进一步形成次级偏差行为。 批评: 由于标签理论认为行为人受到正式社会控制,得到社会减等的标签后终将使犯罪越演越烈,那么初犯的再犯率应该是百分之百。但在统计上,初犯的再犯率却只有一小部分而已。因此批评者认为标签理论忽略了人本身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决定的可能性,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社会反应的结果,并不正确。 《犯罪学上标签理论与明耻整合理论之关连-修复式正义之源起》刘育伟

生理可能机转:肠道菌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编辑]
  • 什么是肠道菌?
肠道菌是在胃肠道中发现的一组微生物群,对宿主的免疫、代谢、神经功能扮演关键角色。人类胃肠道中存在大约 100 万亿种微生物,几乎可视为身体的虚拟器官;且人类基因组由大约 23,000 个基因组成,光是微生物组编码就超过 300 万个基因,他们产生数千种代谢物,而这些代谢物可以协助或取代宿主的许多功能,进而影响宿主的适应性、表型和健康。
  • “肠道-微生物-脑轴”(MGB Axis)与精神疾病
情绪、记忆和认知最初被认为仅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不过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许多非神经系统因素,包括免疫系统和胃肠道的常驻细菌,不仅参与我们的感觉系统,也会影响我们如何形成、处理和储存记忆,而且还能调节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根据许多心理胃肠病学研究,肠道菌群可以透过改变神经活性分子和中枢神经递质,如褪黑激素、GABA、血清素、组织胺和乙酰胆碱的传递,调节情绪复原力、乐观、正念、自我认同等心理健康。从啮齿动物模型的研究中也证实,微生物群的失衡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压力、社交交流减少、探索活动增加和记忆力下降的多种问题。MGB 轴就像肠道细菌和大脑之间直接连结的电话线,不同栖息地的微生物群通过体液、神经和免疫途径促成双向脑-肠信号传导,进行双向沟通,对于维持胃肠道、中枢神经和微生物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其中,食物模式和饮食习惯会导致大脑生理发生变化,抑郁、焦虑、自闭症、阿兹海默症与其他神经退化与脑部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肠道中食物的代谢物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食物衍生物和微生物发酵的小分子代谢物,会借由肠道微生物群释放到血液中,与宿主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各种疾病。
压力和抑郁: 肠道微生物组在 HPA 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发育和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临床证据表明,抑郁发作与 HPA 轴的失调有关。从MGB 轴的角度来看,影响大脑的压力因素会影响肠道功能,因此长期的压力便会损害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根据统计,约有40-60%的焦虑和抑郁个体有肠道功能障碍,如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有实验将抑郁症患者的粪便肠道微生物群转移到啮齿动物体内,发现会导致动物出现抑郁症状,这项结果突显出了不健康的肠道菌在重度抑郁症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 患者中,是重要的致病因子;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多种益生菌含量通常低于健康个体。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抑郁症与某些饮食习惯密不可分,例如大量摄入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限制糖摄入量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能帮助降低抑郁症发生的风险,在遵循“地中海饮食”的患者中,症状也确实有显著的改善。
  • 相关研究
国立成功大学生理学科暨研究所的吴伟立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 ⟪自然⟫(Nature)期刊中发表了一篇关于肠道菌透过调控脑神经元影响社交行为的研究 。研究发现,无论是无菌鼠还是吃了广效性抗生素的小鼠,当遇到陌生鼠时,他们与陌生鼠的社交互动能力都较一般小鼠低。此外,将小鼠的肠道菌移除会活化其特定脑区活动,而这些脑区都与社交能力的反应有关。同时,他们体内的皮质酮 (corticosterone)也较一般小鼠高。更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的肠道菌群例如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居然能使服用广效性抗生素的小鼠体内过量的皮质酮恢复至正常水平,甚至恢复社交能力。
除了吴教授的研究,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神经学家 Rebecca Knickmeyer 也发现,婴儿体内的肠道菌群差异会影响他们对于新事物感到恐惧的反应。从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肠道菌群失衡(某些特定菌种雄霸一方)的婴儿跟肠道菌群平衡的婴儿相比,较易表现出恐惧感。
综观上述研究,发现无论从分子调控、生理学、行为学来看,肠道菌群的种类会默默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

精神疾病的症状

[编辑]

思考异常

[编辑]

1. 意念飞跃(Flight of ideas)

思考流程障碍的一种。指思考的速度很快,念头一个接一个,无法自制,以致于无法维持思考的主题;表现出来的现象像是言语跳题,说话不连贯,让人不易理解。躁症病人较常出现这种情形,并与情绪高昂、夸大妄想、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一同出现;此症状并非局限在躁症病人,其他精神疾患亦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形。

2. 思想贫乏(Poverty of thought)

与人交谈时,言谈内容贫乏、没有内涵、甚至不知所云,反映出病人脑中欠缺思考内容,而且无法主动开口交谈。必须透过对谈者不断鼓励,才能勉强维持对话,否则对话便难以进行,这种状况经常见于思觉失调症患者。

3. 思考迟缓( inhibition of thought)

在精神病理学中,思考迟缓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思考流程变异症状,通常出现在忧郁症的病人身上。发生思考迟缓的病人,仍然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但思考流程上所需时间比一般人长很多,而且内容常常偏向比较灰暗、负面的主题;思考迟缓的病人往往十分被动,当别人问问题时,总要经过许久后才缓慢地回答,还一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样子,有时看起来魂不守舍,故常听病人抱怨精神不易集中、思虑混乱不清、记忆力变差等。

虽说思考迟缓一般多出现在忧郁症病人当中,但病人有时也会出现较为激动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注意力变差,反而呈现焦虑、急躁、坐立不安的情况。

4. 思考中断(Thought blocked)

一种思考流程障碍,思绪会在进行间突然终止,甚至话说到一半就停住,即使没有智力或感觉的缺陷,病人仍无法解释自己为何如此。思考中断会发生在思考过程中,或企图转到另一个意念的时候,甚至两者同时发生,病人虽然无法控制,却可以自觉,通常无法回到原来的意念,而由新的意念继续下去,但不论是病人或旁人,却都不知道原来的意念与新意念间有何关连,这样的经验,令病人相当不舒服。精神医学大师布鲁尔认为思考中断是思觉失调症病人思考流程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指标。

5. 思想广播(Thought broadcasting)

精神病理学中属于思想流程变异的一种。通常出现在思觉失调症的病人身上,为诊断思觉失调症的重要参考,病人会描述自己的思考、想法,散布给其他人知道,至于散布的方法,根据病人的背景文化而有多种可能,并不限于广播。

6. 思想插入(Thought insertion)

思想插入和思想广播一样,在精神病理学中,亦属于思考流程变异的一种,并且常常出现在思觉失调症的病人身上,为诊断思觉失调症的重要参考,病人会描述自己的思想仿佛是遭外界强行放入脑袋中的,对病人而言,插入的思想显得陌生,因为那些思想并不是自己产生的。

7. 妄想(Delusion)

妄想是思考疾病的表现,为一种无视事实、根深柢固的错误信念,可说是个人特异的错误观念或误解。妄想是由于其思想缺乏实证,不为他人接受认同,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功能,至于有些民俗、宗教或迷信的观念,虽然缺乏实证基础,却为其文化体系所接纳,且行之有年,就不算是妄想。

妄想较常见于思觉失调症的病患,当病人发作时,对于外界知觉或记忆产生突发性妄想的意念,例如病人先是觉得周遭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此时若闪过一个突发性的意念,让他对先前的心情恍然大悟,我们称之为“妄想心情”,又或是一个人看到自己使用的汤匙上有王冠的图样,就深信自己是皇族后裔,则称之为“妄想知觉”。

8. 自闭性思考(Autistic thinking)

自闭性思考是指一个人的思考内容出自其幻想世界而与现实严重脱节,以至于别人,甚至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也无法了解其思考内容,此病状最常见于思觉失调症病人 。

9. 执续现象(continuation phenomenon)

对不同的刺激有重复相同的回答或行为,例如问题已经问到下一题,病人还在回答上一个问题;器质性精神疾病及思觉失调症的病人,会出现此症状。

10. 说话绕圈(Circumstantiality)

属于思觉失调症病人的思考连结障碍,这是由于大脑筛选及抑制意念的功能不足,让脑中意念紊乱,以致在对话时,太多相关的想法同时涌出,虽不至于离题,却因言语迂回、夹杂许多不必要的细节而显得毫无章法。以一位病人给母亲的信为例:“我正在纸上写信。我用的笔是一家叫做派利的公司生产的,工厂在英国。派利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伦敦这个城市,而不是想到国家的名字。我知道伦敦在英国,那是学校老师教我的。”因为写信而联想到许多意念,但无法斟酌表达,便绕着主题兜圈子,把所有想到与信相关的全写进去。

有些病人能够察觉自己说话绕圈的问题,但主观上又觉得如果不把所有的事情思考一遍,心里想讲的话好像会说不清楚,类似的情形也常见于强迫症病人,由于担心自己说得不够清楚,故对话上会显得巨细靡遗、精确,甚至过度诚实。

11. 音韵连结(Clang association)

一种语言、思考方面的精神病理表现。病人以音韵的相似性,作为语言、思考连结的依据,无关字义,可能是韵母类似的字,像是“斧”与“琥”、“息”与“奇”,也可以是声母类似的字,像是“米”与“门”、“白”与“布”,常见于躁郁症躁期的病人,或是部分思觉失调症病人亦会出现此症状。

12. 语无伦次(Incoherence)

指言语前后矛盾,语意无法连贯,令听者摸不着头绪、不知所云的情形,虽是言语沟通上的障碍,但所反应的其实是思考流程上的混乱,注意力缺损或思考形式障碍者皆会出现此症状。

13. 答非所问(Irrelevance)

顾名思义,答非所问指的是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在评估病人的精神状态时,若出现此症状,须尽量区别可能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听力障碍或语言隔阂,无法了解询问者的意思;也可能是因为思考流程障碍或是注意力缺损,以致无法针对问题做出适当的回应。另一种可能则是病人的语言中枢受损,无法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14. 字句拼盘 (Word salad)

精神病理学中,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思考及语言障碍。字句拼盘常出现在慢性思觉失调症病人身上:病人的言词全然混乱,不仅对问题答非所问,说话的内容也常常是前言不对后语,听起来完全没有意义,或是根本听不懂病人在说什么。早期的精神科医师称这种现象为“分裂性语言症”,也有人称作“言语混乱”。

15. 新语症(Neologism)

病人在会谈期间自创新词,或将几个字浓缩结合成新字(即所谓的语词沙拉(word salad)),使聆听者无法理解,而病人通常对这点不自知。经常见于思觉失调症病人的一种思想过程障碍。

记忆障碍(Dysmnesia)

[编辑]

记忆是非常基本的精神功能,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能力称为记忆力。人类记忆力的好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记忆障碍可发生在记忆的各个过程,但一般来说,患者于各个记忆过程中都会有记忆障碍的发生,只是各个过程发生记忆障碍的程度不同。

  • 记忆障碍的病理原因
造成记忆障碍(memory disorders)的疾病很多,脑部各种变性病(如Alzheimer病),脑外伤和拳击手痴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腔隙性梗塞,脑梗塞和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后;脑炎后;一氧化碳中毒等脑缺氧后;营养缺乏性脑病(如Wernicke脑病);酒精中毒和生化代谢障碍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记忆障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上述任何一原因累及额叶,颞叶,海马回,丘脑,扣带回,间脑和中脑网状结构等均可有记忆障碍,精神病患者也有记忆障碍。
  • 记忆障碍二面向
  1. 质方面的障碍包括记忆错误等,以遗忘和记忆错误最常见
  2. 量方面的障碍包括记忆减退、记忆增强。记忆力差,导致的日常生活困难时,即可称作记忆障碍

而偶然发生的、轻度的、对个别事件的错误回忆或无法回忆,则不可称作记忆障碍。 将记忆障碍再做细分,可分成以下三类:

1.丧失记忆(Amnesia)

记忆的形成是把所经历的事情在脑部登录并储存,然后在需要这笔资料时,把储存的资料调出来,也就是回忆。当登录、储存及回忆三个步骤的过程中出差错时,就可能发生丧失记忆。对特定事件(包括身体疾病或社会压力事件)发生以后的事情丧失记忆者,称为“前行性失忆”,对特定事件发生以前的事情丧失记忆者,称为“逆行性失忆”。
丧失记忆的原因可以是器质性的(生理因素引起),也可以是心因性的(心理因素引起)。器质性失忆主要是登录及储存出问题,特别是储存这个步骤有困难,因无法储存,当然也谈不上回忆,许多器质性精神疾病可引起失忆;心因性失忆通常登录及储存过程没有问题,但因回忆时会引发当事人强烈的焦虑、痛苦,因此脑部把回忆的机制关闭,以保护当事人暂时免受此痛苦,而呈现无法回忆的现象,解离性失忆症是最典型的心因性失忆。
可以生理检查和详细询问导致失忆的心理因素来分辨是器质性或心因性失忆。要把丧失记忆归类为心因性时,必须先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因,并且有足够的心理因素说明当事人需以丧失记忆来解决心理压力,如果当事人呈现意识无障碍、智力无受损、只对某些事选择性失忆及突然恢复记忆等现象时,要怀疑是心因性丧失记忆;如果当事人有意识障碍、智力受损、记忆呈逐渐恢复且不完整时,特别是对较早期事情记忆尚可,而新近事情记忆差者,要怀疑可能有器质性病因。另外,当事人在尝试回忆的态度上也有所区别,器质性者比较会试着去回忆,而心因性者则相反,但头部外伤的病人常并有器质性与心因性失忆。
 前行性失忆(Anterograde amnesia)
这是丧失记忆的一种,又称为顺向失忆症或全脑失忆症。患者所丧失的记忆是针对某特定时间之后的事情,例如在某日因车祸而头部受伤,因此对受伤以后的事情记不起来,通常以前行性失忆来评估头部外伤的严重程度。有些人对头部受伤之后的事情完全丧失记忆,有些人留下片断记忆,若呈现前行性失忆时,除考虑脑部受伤外,尚需考虑因心理创伤引起的失忆及伪装等可能性。
 逆行性失忆(Retrograde amnesia)
逆行性失忆是记忆障碍的一种,指对于某一个时间点之前的事情,会有一段时间不复记忆,这种失忆通常是近期记忆的储存障碍所致,譬如头部受伤的病人,往往记不得意外发生前数分钟的事。另外,接受电气痉挛治疗的病人亦会出现此症状,严重程度和电的刺激强度与时间有关。

2.记忆增强(hypermnesia)

临床常见轻躁狂患者联想加速,“过目不忘”,而且对平时不能回忆的往事细节也能回忆起来,抑郁障碍患者也存在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既往细小过错的记忆犹新,病情缓解后以上现象消失。即使是非常细致的情景都能清楚地被回忆起来,或者有些他正常时已经完全丧失的回忆,此时也能够重新恢复。

3.错误记忆(False memory)

可分成错构症及虚构症,错构症多发生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表现为患者将过去生活中所经历过、但在他所指的那段时间内却并未发生的事件,说成是当时发生的,并坚信是事实,并予以相应的情感反应。而虚构症则是患者以想像的、没有事实根据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的缺隐,伴有严重的记忆障碍,患者谈论这些“经历”时仿佛真有其事。

4.潜隐记忆(Cryptomnesia

又称歪曲记忆,患者将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曾经的所见所闻回忆成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将本人的真实经历回忆成自己所见所闻的别人经历。常见于失智症患者。
  • 与记忆障碍相关的疾病诊断
  • 躁狂症(mania):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会产生极度愉悦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能被当事人形容为兴奋的、有活力的、满足的、狂喜的及冲动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会表现出与亢奋情绪相关的行为,包括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睡眠时间缩短,但却仍然拥有旺盛的精力),并且会产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机感降低的情形。在轻躁时,患者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且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许多病患会留恋处于轻躁期的感觉。实际上,许多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增加,水平也会特别高。躁狂则损害患者的认知能力,可能产生幻觉,从而妄想及认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绪与幻觉中产生暴力或者自残行为,有时也会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动或者决定。
  • 抑郁症(depression):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患者会感到忧郁,包括闷闷不乐、伤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悲痛、自我厌恶、内心空虚等。如果进入重郁,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动力。患者行为视轻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讲话、睡眠时间变短、经常性地哭泣、自暴自弃、产生想自杀的念头,或者将自杀付诸行动等等。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产生自责自罪妄想,其罪恶妄想可追述到童年的生活经历,认为其罪行为童年生活中的某一次错误造成的,一般在病愈后就再也不能回忆起这些经过。
  •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本症起病缓慢,发病多在中年,以荒谬离奇的幻觉妄想为主,伴有情感的不协调和言语行为障碍,有系统妄想的患者由于沉缅于幻觉妄想体验之中,表现出孤僻离群,对周围事物特别警觉与专心注意,连正常人根本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也能毫无遗漏地回忆起来。
  • 神经衰弱(neurastenia) 起病于11~40岁之间,主要表现有头痛,睡眠障碍,记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疲乏无力等,记忆障碍多为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减退明显,远记忆正常,此种记忆减退往往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之故,并非真正的记忆缺损,其表现为不论看书或读书刊,往往由于心烦意乱,印象不深,掌握不了中心内容,见了熟悉的人一时难以叫名字,但一经提醒,仍能记忆,与脑器质性疾病的记忆缺损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 脑震荡(concnssion of brain ) 脑震荡是轻型颅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短时间的意识障碍,常有记忆障碍,呈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常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一般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后恢复。

知觉异常(Abnormal perception)

[编辑]

1. 幻觉(Hallucination)

一种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的感知,它具有真实感知的特性。幻觉是生动的、实质的,并且被认为位于外部客观空间。它们有别于几种相关现象,例如不涉及觉醒的做梦;伪幻觉(英语:pseudohallucination),不模仿真实感知,准确地被感知为不真实;错觉,包括扭曲或曲解的真实感知;和心像(想像),它不模仿真实的感知,并处于自觉/自愿的控制之下。 幻觉也不同于“妄想知觉”,其中正确感知和解释的刺激(即真实的知觉)被赋予一些额外的意义。

幻觉可以发生在任何感觉模式中—视觉、听觉(幻听)、嗅觉、味觉、体感、本体感觉、平衡觉、伤害感受(英语:Nociception 或 nocioception)、温度感受(英语:Thermoception)和时间知觉等。

例如在没人说话下,听到身旁有人耳语,或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看到白影。幻觉多出现在精神病状态下,但正常人在紧张、疲劳、高烧等时候,也可能产生幻觉。所有的感觉器官均可能会出现幻觉,如:眼睛的视幻觉、耳朵的听幻觉、鼻子的嗅幻觉、舌头的味幻觉及皮肤的触幻觉,甚至有可能是原本不存在的感觉,如身体内脏被掏空的感觉,或脑中有水在流动的感觉,而这些奇特的知觉经验可以概称为体幻觉。
  • 幻觉的可能成因
出现幻觉与脑中几种生物碱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血清素等,然而出现幻觉并不等于罹患精神疾病,正常人在睡前、将醒之际、过度疲累等情况下均容易出现幻觉,脑部外伤、中风、痴呆症、谵妄症、物质成瘾或中毒、思觉失调症、躁郁症等则是可能出现幻觉的病态状况。
  • 幻肢
失去肢体但却感觉其仍存在的幻觉。幻肢与一般的幻视、幻听不太一样,他们占幻觉产生比例的约百分之十到二十,但几乎所有的截肢者都会发生幻肢的情形。
失明失聪的患者可能在失去感官后的几个月或几年才会产生幻觉,截肢者却是在手术后立刻或是几天内就产生幻肢,这点和其他种类的幻觉也不太一样。幻觉通常是千变万化,但是幻肢的大小和形状却和截断的肢体极为相似,若原本的手佩戴着手环,那幻臂可能也会戴,因此幻肢可能更接近记忆而非一种新的创造。
幻肢和其他幻觉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其它幻觉只是感觉或是感知,往往自行其是,不受当事人的控制。但幻肢却可以能执行当事人所欲执行的动作,当事人可以自主的移动幻肢,若安装上义肢,幻肢甚至能够伸进义肢当中,于是义肢就像是真正的肢体能够为人使用,也正因如此,当事人才能有效地使用义肢,义肢必须成为当事人身体意象的一部分,如同盲人的手杖已经变成了他身体的延伸,使幻肢更有效率,给予个体一种客观的感觉及可运动的实体,于是幻肢常常能感觉到外界的环境并做出反应,甚至可以更进一步的说,幻肢只是从其天然的安身之处(原本的身体)脱离或分离出来而已。
在《Phantoms_in_the_Brain》一书中记录了神经科学家 Ramachandran 曾让这样的人将完好的手放在镜子前,将镜子摆在另一肢体的位置,仿佛是被切除的肢体回来。然后移动健全的肢体,在镜子里的影子跟着移动,僵硬的感觉会好转。仿佛是幻肢因移动而不再僵痛。这显示虚幻的视觉可以激发体感。
  • 听幻觉
没有外界的声音刺激,却能感受听到声音的现象,称为听幻觉,也就是幻听。是精神病患者最常经验的幻觉,内容可以是单纯的音节,也可以是复杂的谈话内容,或者是人声、动物声、喇叭声、机械声等。
正常人在快睡着或快醒时也可能产生听幻觉,在意识不完全清醒时的听幻觉不一定是病态的。思觉失调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出现听幻觉的疾病,且其听幻觉内容也较复杂,例如:有声音在叙述或批评病人做事、命令病人做事、把病人的言行思想广播出去等。除思觉失调症外,还有许多器质性精神疾病也可经历听幻觉。
例如:安非他命所引起的精神疾病、酒或镇定药物成瘾的戒断症状、谵妄等都可能出现听幻觉。
  • 嗅幻觉
嗅幻觉也称为幻嗅,其症状可以同时在两侧,或仅在一侧的鼻孔发生,发病时间亦从几天到数周都有可能。幻嗅是颞叶癫痫的先兆,有时也出现在思觉失调症患者、肿瘤患者或受有脑损伤之人身上,甚至可能成为死亡预兆。幻嗅的患者闻到的气味多半是令人不快的味道,例如血腥味、烧焦味、腐烂鸡蛋味等等,而之所以多出现此类气味,美国嗅觉与味觉治疗及研究基金会(smell & tast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foundation)的心理医生Hirsch 指出,很可能是因为人类天生有避开臭味以求生存的本能所致。幻嗅会造成患者食欲下降,进而可能导致忧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甚至诱发自杀。目前幻嗅的成因依然不明,统计指出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10]
  • 视幻觉
嗅幻觉又称为幻视,光幻视(phosphene)是光在没进入眼睛时仍看见光的现象,可能在视网膜或视觉皮层受到机械刺激或电刺激时产生,闭眼时眼睛看到不规则图形即是光幻视,另一种为光视症(photopsia),症状是在视野中看见闪光,出现的可能原因包含视网膜剥离、玻璃体萎缩等。
  • 触幻觉
触幻觉也称为幻触,其症状是与想像中的物体产生物理接触的幻觉。少数帕金森氏症(PD)患者会出现轻度到重度的触幻觉症状,部分感受被描述为皮肤上有蚂蚁爬行,或蜘蛛、蟑螂等动物在啃咬其下肢,而不宁腿综合症(RLS)会使腿部出现搔痒、刺痛或虫爬行的感觉,触幻觉成因是大脑的躯体感觉区域和意识区域失调导致的,使用古柯碱也可能会造成触幻觉。
  • 味幻觉
味幻觉是一种错觉,指人在没有实际味觉刺激的情况下,感觉到某种味道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精神分裂症、癫痫、脑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味幻觉可能表现为感觉到不真实的甜、酸、苦、咸等味道,有时也会感觉到异常或不愉快的味道。这种错觉可能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他们的饮食和心理状态。简而言之,味幻觉是指在没有实际食物或味觉刺激的情况下,感觉到某种味道的现象。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功能表现出来时各部分不能协调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呈现极大的分裂现象,同时伴随现实感缺失和自我界限不明。患者可尝到令人讨厌的味道,如农药味、金属味或苦味等,多与被害妄想伴发,因而拒食,并可加深被害妄想。
著名精神医学家布勒提出了著名的四A症状,作为诊断此症的参考(见表一)。除了表一中的“原发性症状”,即源于思想和情感方面的症状外,精神分裂症还有“续发性症状”,包括言语、行为和知觉等方面的障碍。

X

表一
布勒的四A症状
思考联想的松散 ( loosening of thought associations )
退缩进而自闭于自己的精神内境之中 ( autistic withdrawal into a private world of preoccupation with the self )
对周围环境的矛盾情感 ( ambivalence toward the environment )
不适当的情感表现 ( inappropriateness of affect )

制表/何志培


学者希奈德认为,某些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上非常重要,并将这些症状称为“首要症状”(见表二)。临床经验显示,病人的幻觉往往伴随妄想存在,两者相互作用,使患者越来越脱离现实。
换句话说,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精神功能失调导致思想、情感和行为出现严重分裂,同时患者会失去现实感和自我界限。这种疾病的诊断参考包括布勒提出的四A症状和希奈德提出的首要症状。患者通常会同时经历幻觉和妄想,这两种症状相互作用,使患者渐渐远离现实世界。
表二 希奈德的首要症状
症状名称 内容摘要
思想被广播( thought of being broadcasted )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逃离了脑海,传播到外界
疏离经验( experiences of alienation ) 病人觉得其思想或行为不属于自己,而是受外来的力量作用而发生
被影响的经验( experiences of influence ) 患者觉得其冲动、思考及行为皆受外界的影响,而有被控制不得不依从之感觉
完全听幻觉( complete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 从听幻觉的内容而言,有思考成音、声音争论及声音指责等
妄想性知觉( delusional perception ) 病人相信某些仅对他有意义的事情,而其他人对此根本无法理解

制表/何志培


(二)癫痫 
当皮层味区产生异常放电时,临床止患者可产生不快的味觉,常与与嗅觉混杂。发作后出现异常味觉常表示有复杂的颞叶发作,此时多伴有流涎,咀嚼和用力嗅闻的动作。
幻覺常為身受其害的人帶來極大的情緒衝擊,幻覺內容則可能令人產生妄想,甚至在幻覺的干擾下做出自傷、傷人的行為,當自己或身邊有人出現幻覺時,應提高警覺早日就醫。


幻觉 说明
幻觉(Hallucination) 缺乏外来刺激的情形下所产生的错误知觉经验
幻觉的可能成因 与脑中几种生物碱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血清素等
幻肢 失去肢体但却感觉其仍存在的幻觉
听幻觉 没有外界的声音刺激,却能感受听到声音的现象
嗅幻觉 症状可以同时在两侧,或仅在一侧的鼻孔发生,发病时间亦从几天到数周都有可能
视幻觉 光在没进入眼睛时仍看见光的现象
触幻觉 与想像中的物体产生物理接触的幻觉
味幻觉 患者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地味道

2. 错觉

错觉是大脑对外来的感官刺激做出错误的分析,导致知觉上的扭曲、错认现象。譬如坐在前进的车辆中,却误判车子没动,而是车外景物向后移动。
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都是借由光波、声波、化学物质或物理压力,与感觉受器的结合作用产生,经由神经细胞传递到大脑相应的区域进行解码与判读。在这复杂的过程中,些许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解读失败,出现错觉。但是人类的感觉系统不只一套,可借由其他感觉系统的辅助进行确认、除错,将错觉导致的误判几率降至最低。人类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就有可能出现错觉,因此在药物、身体疾病、情绪激动等因素造成异常的生理状况下,出现错觉就更不足为奇了。
错觉和幻觉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现象。前者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分析错误,后者则是在完全没有外在刺激的情况下,大脑仍然感受到刺激,是感觉系统无中生有的产物。例如某人听见有人在呼唤他,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人在叫他,此属于幻觉;某人误以为听见水流的声音,实际上是其他相似的声音,并非真正的水流声,此属于错觉。两者都可能造成人类对外在环境的误判,甚至因此做出危害自身或他人的举动。

3. 自我感丧失(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指一个人的主观发生不真实、奇怪、不熟悉的感觉,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常和对周围环境失去真实感一起发生,伴随有心情变化、思考流程发生困难、头脑觉得混沌不清等。许多疾病都有此症状,像是忧郁症、歇斯底里、解离状态、思觉失调症、毒物引起的精神疾病,甚至疲惫状态亦可能发生自我感丧失。好发年龄是 20 ~ 30 岁之间,常见于女性身上,可能持续一至二年,而后自然复原,任何治疗甚少奏效。

情绪异常

[编辑]

1.躁动

是一种坐立难安、心理烦躁的精神状态,病人会显得无法放松、无法集中注意力,而这样的情绪会使人持续反复、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或是手执笔转动,或坐或站,且身体晃动。

而产生躁动的可能原因,包括严重的焦虑及害怕、激动型忧郁症、被害妄想、痴呆症、抗精神病药及三环抗郁药引起的静坐困难副作用、过动症及多种脑部疾病都可能引发躁动。

2.情感矛盾

指两种相反的感情或念头并存的矛盾状态,其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或特定情境。思觉失调症常常会呈现对某人的产生矛盾念头而不自觉,例如一方面说非常爱某个人,却同时有想杀死那个人的念头。

3.焦虑

焦虑是种主观的情绪感受,情况轻微时只是觉得不自在、心不能平静,严重时会觉得好像要发生不幸的大事情般地害怕恐慌,但当事人自己也说不出是为什么事情而操心。

但焦虑感并不见得都是坏事,适度的焦虑是学习或处理事情的驱策力。不过太强的焦虑则会带来负面效果,其严重度达到病态时,就呈现精神疾病中的泛焦虑症、恐慌症、畏惧症、强迫症、各种解离或转化症等,此外思觉失调症及郁症者也可能会呈现焦虑的症状。

4.预期性焦虑

指对尚未发生的事情过度操心,或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抱持最坏的想像,进而产生紧张不安或担忧焦虑的情绪。患者常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或不幸的事情,感到持续的害怕和胡思乱想。即使试着控制这些念头,仍不易成功,于是有坐立不安、呼吸急促、肌肉紧绷、心悸、甚至发抖等症状。

预期性焦虑只是一种心理障碍,经过适当的调整和治疗完全可以治愈。首先,要减少自我关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例如运动,音乐等;其次,要增强自信心,用成功的经历激励自己;再次,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只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过分注重结果;最后,要避免自尊心过强。自尊心太过强就容易患得患失,从而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不已。

5.广泛性焦虑

是焦虑症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对许多事情过度焦虑及担忧,容易慌乱紧张,但并不见得像其他焦虑症与特定情境有关。患者经常会过度担忧生活上的小事,如工作、健康、财务、家人、家事、意外、迟到等,常会胡思乱想或抱怨,有时会担心某件事,但过一段时间后,可能换成担心别的事。这种焦虑及担忧的程度通常会大于事件本身的客观压力,甚至造成当事人难以控制其焦虑,进而干扰其注意力,而无法好好进行手上的工作。

2017年,一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精神医学期刊>(JAMA Psychiatry) 的研究,调查了全球的广泛性焦虑症比例。其终生盛行率在高收入国家是最高(5%),中收入国家较低(2.8%),低收入国家最低(1.6%)。作者认为在相对富裕及稳定的高收入国家,是否容易担心的个体差异可能会更明显,可能是因为基础需求得到满足,可能会让我们的生存大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找寻潜在的威胁或担忧。在新冠肺炎肆虐下,初期的估计结果显示焦虑程度显著增加,2020年二月一项针对中国民众的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survey)结果显示,广泛性焦虑症的盛行率是35.2%,而这还只是新冠肺炎发生的初期。2020年四月底,英国一项报告指出,与新冠肺炎爆发前相比,心理健康恶化了。2020年四月,美国一项研究发现13.6%的受访者表示感到很严重的心理困扰。

6.情感淡漠

为一种情感表现不完全或不调和的障碍,即显现出迟钝、淡漠的情绪,对世事毫不在乎,可以表情平板、不带情绪地陈述其想或幻觉,常见于思觉失调症病人的负性症状中。

7.傻笑

精神病理学中,傻笑代表一种情感障碍,指的是病患的情绪表达无法和所处的情境相符合,而表现出和周围人大相径庭的表情,其原因可能为病患过分专注于自己的幻想或幻听中,而表现出傻笑这种旁人无法了解的愉悦表情,常出现在思觉失调症患者身上。

8.昂然兴奋

情绪持续处于喜悦、胜利、自我陶醉与过度乐观的状态,躁症的病人虽会处于昂然兴奋的情绪状态却不稳定。

9.欣快感

一种异常欢喜与高昂的情绪,无视于周遭环境,常见于躁症病人、物质滥用者。

10.恐慌

恐慌发作通常是突发性的症状,一般在出现征兆后不超过十分钟内症状会达到高峰,患者也许先经验到某些器官系统的不适,诸如胸闷、晕眩或肠胃不适等,旋即引发原因不明的极度惊吓感、紧迫的恐惧感和随时面临灾难降临的感觉。伴随有多样的身体和认知症状,常见的有心跳加速、盗汗、颤抖、呼吸急促、窒息感、哽塞感、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头晕、失去现实感或自我感、害怕失控或即将发狂、害怕将死亡等。在未发作期间,则感觉一切如昔,只是患者可能会因害怕复发而有预期性焦虑。

恐慌发作本身并不等同于恐慌症,恐慌症之外的其他焦虑疾患也有可能产生恐慌发作。

11.季节性情绪失调(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

脑部制造的荷尔蒙会因为光照的多寡,在一年之中有循环性的改变。SAD 跟血清素(Serotonin)与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变化有关。秋、冬两季日照时数减少,导致褪黑激素增多,使它的前驱物血清素在大脑中的生产量减少。因为血清素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具有舒缓、镇静的作用,所以缺乏血清素的季节性情绪失调,会产生以下症状:忧郁、疲倦、浑身无力、体重增加等,而这样的症状又俗称为冬季忧郁(Winter Blues),此病的好发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另外,春、夏两季时因为褪黑激素相对不足,则会出现一些与忧郁相反的症状,例如焦躁或焦虑、失眠、坐立不安、情绪起伏大等。这也是为何 SAD 可以用 light box 或是 light therapy 等有关光照的方式来治疗。

严重情绪障碍之认定标准

1.显著行为异常问题

2.其症状显现在认知、动作、情绪、生理等方面的障碍

3.常出现违反社会常规的行为

动作行为异常(Behavior Disorders)

[编辑]

1.语言模仿现象

病态地重复模仿他人言语,可见于紧张型思觉失调症。

2.不语症

在无发音结构异常的情形下,产生无法言语的状况,便可以说是不语症;不语症所描述的其实是一个现象,或者说是症状,但不是一个诊断的疾病项目。造成不语症的精神疾病,例如:思觉失调症病人在想或幻听的影响下,便可能出现不语的情形;转化症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神经系统失调症状中,也可以是失去言说的能力,而出现不语的情况,有些小朋友在特殊情形下会出现不语的情形(例如:遭同侪排斥、自卑心作祟、适应不良、个性畏缩等),被称为“选择性不语症”或“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 mutism),但有人认为这是小孩子惧社交症的表现。

  • 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 mutism)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把选择性缄默症描述为儿童的罕见心理失调。患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和成人能正常说话和理解语言,但在某些社交场合却无法说话。要符合DSM-5对选择性缄默症的诊断标准,必须表现出以下特点:
  1. 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持续不说话(在这些情境中存在说话的期望,例如在学校),尽管在其他情境中能够说话。
  2. 这种障碍干扰了教育或职业成就,或者干扰了社交沟通。
  3. 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至少为1个月(不仅限于学校的第一个月)。
  4. 不说话不是由于缺乏在社交情境中所需的语言知识。
  5. 这种障碍不能更好地归因于通信障碍(例如,儿童起始期流畅性障碍),且不仅仅发生在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人身上。
选择性缄默症常会误诊为自闭症或亚斯伯格综合症,尤其是当患者在心理学家面前表现得特别退缩的情况下,从而可能使患者接受错误的治疗方法。此症原先的英文名为elective mutism,凸显出对此症的普遍误解,甚至心理学家也不例外:误以为患者自己决定在某些场合缄默,但实际上是他们的极度焦虑迫使他们缄默,即使想说话,也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为了表示其非自愿性,1994年,其英文名从带有自愿含义的旧名,改为中性的selective mutism。
此症的发生比例仍不清楚。由于公众极大部分不知道此症,因此很多个案并未发现。按有纪录的个案统计,发病率为1比1000。但在《美国儿童及青年精神病学院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一份2002年的研究中,发生比例则高至7比1000。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此症的病因,但有证据显示有遗传因素,女性比男性患者多(Steinhausen and Juzi, 1996)。

3.口吃症(Stuttering)

口吃症(Stuttering)是一种动作行为异常的言语障碍,其特征包括重复声音、音节或词语;延长声音;以及称为阻塞的言语中断。口吃症的人确切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在产生正常流畅的言语时遇到困难。这些言语中断可能伴随着努力行为,如快速眨眼或唇部颤动。口吃可能会使人与他人沟通困难,这通常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其实这种现象在儿童早期并不少见(根据美国卫生部,国内大约有300万人患有口吃症),但只有在已经明显影响到语言流利时,才归类为口吃症,而且漫长、时好时坏,若遇到压力时,口吃的严重度会增加。一般人中,口吃的盛行率约在百分之一,其中以男性较多;此外, 口吃症也有家族性,但对于口吃症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 但主要认为是因为遗传, 神经生理, 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因素。

口吃症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发育性、神经源性和心理源性。[11]

口吃症的类型
类型 症状叙述
发育性口吃症(Developmental Stuttering) 发育性口吃发生在幼儿学习言语能力的时候。这是最常见的口吃症类型。

一些科学家和临床医生认为,当儿童的言语和语言能力无法满足儿童的口头需求时,发育性口吃症就会发生。发育性口吃症源于多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可能是患者脑部与非口吃者有异,也可能为家族性遗传。

神经源性口吃症(Neurogenic Stuttering) 神经源性口吃症可能发生在中风、头部创伤或其他类型的脑损伤后。患有神经源性口吃症时,大脑在协调参与言语的不同脑区时出现困难,导致患者无法清晰地流畅言语。
心理源性口吃症(Psychogenic Stuttering) 心理源性口吃症是由于患者经历情感创伤所造成的。

曾经很多学者都认为所有的口吃症是心理源性的,但随着临床试验和完善的技术,才知道心理源性口吃症其实是罕见的。

4.独语症(Alone-speaking)

即自言自语,形容一个人在无对话者的情形下,口中仍然念念有词的情形。独语症的原因千奇百怪,如强迫症的病人自己虽然不愿一直讲话,但又必须重复说出某些字词,才能降低心中的焦虑感;思觉失调症病人出现自言自语,可能是在与幻听对话,也可能是在抵抗幻觉的干扰。

5.僵直

不正常地维持身体的姿势或状态,病人会长时间维持着偶然产生或由检查者摆布的姿势,常见的表现是面具般的脸部表情、停顿于某一姿势、对移动出现拒绝现象、减少自发性的动作;僵直也常合并出现语言模仿现象与动作模仿现象,可见于紧张型思觉失调症病人、癫痫病人、歇斯底里的病患等。

6.强迫行为(Compulsive behavior)

一种重复、刻板且通常是无谓的动作,虽然患者不愿意执行这样的动作,却无法抵抗去执行这样动作的意念,若无法执行这样的动作便会逐渐累积焦虑,完成动作则暂时可减轻压力;强迫动作通常是强迫意念转化成行动,所以一如强迫意念,强迫动作是违背患者的意愿,且患者不乐于接受的,虽然动作是出自患者的意志,却不是自愿的,所以就算有再充分的理由不须这么做,却不得不执行这样的行动,例如:具有怕被污染的强迫意念病人,会引发强迫性的洗手动作,即便病人的手已经洗到红肿脱皮,也自觉这样的念头与行动是荒谬、可笑的,却无法抑制这样的念头与行动。

7.动作模仿现象

非出于自愿,而是出自一种半自动性、强迫性或无法控制的状况下,重复地模仿他人的动作,常见于紧张型思觉失调症的病人。

8.拒绝现象(Rejection)

这个词多用在精神状态检查时,描述病人在行为上,无动机地抗拒所有的移动指示和被移动的尝试,常见于患有紧张症与痴呆症的人。

精神疾病的诊断方法

[编辑]

诊断性会谈

[编辑]

精神科会谈,即为医师与患者所进行的面谈,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1. 让医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病关系。
  2. 有效地收集患者病情资料,如过去的病史、家族状况等等。
  3. 医师可以清楚地告知患者病情、诊断结果与治疗计划。
  4. 教育病人认识相关的治疗资讯,并促使病人正确地配合医嘱。

而精神科会谈又分为下列三种:

  1. 诊断性会谈: 达到精神疾病诊断所进行的面谈
  2. 教育性会谈: 教育病人及家属,使其能认识精神疾病
  3. 治疗性会谈: 进行心理治疗

而有时同一次的会谈就能兼具上述三种会谈功能。

诊断性会谈虽然较侧重前两项功能,但所运用的面谈沟通技巧则无异,常用的面谈技巧包括有注意目光接触、病人与医师均保持放松状态、倾听时适当地运用语助词促使会谈进行、不要显出急躁的样子、注意语肢体动作所传递的讯息、适时处理话量过多的状况、不要太快下结论与给建议等。

会谈一开始,面谈者(通常是医师)必须先向病人介绍自己及面谈目的,然后从病人开始陈述问题时,医师接着要决定如何进行面谈,以及要澄清哪些相关的问题。

医学中心精神科教学门诊的初诊,就是诊断性会谈的典型代表。在这诊断性会谈中,要收集病人发病经过,以及详细的精神状态检查。此外,要了解病人出生前母亲怀孕经过、出生经过、成长过程、教育过程、就业过程、过去身体健康状况、个性及人际关系、以及家族中是否有人有精神疾病,当然不能忽略身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还要安排各种检验室检查及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

[编辑]

许多坊间流传的心理测验,与其说是用来解析人格特性,倒不如说是增添趣味性多些。实际上,真正专业的心理测验,必须兼顾有效性与可信度,而且只能作为客观地判断心理特质的辅助工具。

凡是各类经过标准化程序编制而成,用来测量心理特质的工具,均称为“心理测验”。借由心理测验工具,可以评量出病人的智能、认知思考特性、情绪反应状态、性格特色、性向、心理需求、人际互动方式及行为习惯等,提供更多的客观资料,力求对病人有更具体的了解。

基本上,心理测验有一定的题目,题目内容的组成是经由适当筛选,以合乎客观化、标准化测验最基本的两项要求,即可信度与有效性;心理测验的施行与评分也有标准化程序,如此由不同的人来执行相同的测验,所得的结果才有可信度,也才能用作比较。

心理测验有很多不同类型,最简单的分类法,是将心理测验分为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两大类 。

能力测验
[编辑]

测量能力方面心理特质的工具,临床上常用的包括“智力测验”、“班达完形测验(Bender-Gestalt test)”等。

I. 韦氏智力测验

此为美国 Wechesler 在 1949 年所设计而成,于 1974 年重修编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量表。适用对象依不同年龄范围而有所区分,包括 16 岁及以上的修订版魏氏成人智力测验(Weche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简称 WAIS-R),或 16 岁以下的魏氏儿童智力测验(Weche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简称 WISC),此测验不同于其余流通之智商测验的地方是,它不单纯把智商与空间逻辑或数理能力连结在一起,而是测验多个不同领域的项目,目前施行的测验量表内容,依各地情况有所增删,大体含括常识、算术、词汇、类同、理解、记忆广度等语文方面的六项分测验,图形补充、连环图系、符号替代、物形配置、图形设计等行为方面的五项分测验,用以分析受测者的普通能力。不少研究结果均支持韦氏全面智商之概念,与其量表的个别分部测验能测试某些独特能力。 本测验适用于 16 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种方式。凡较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县属集镇以.上的人口,称之为城镇人口,采用城市式;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于农村的称农村人口,采用农村式。

II. 班达完形测验 过去在检验大脑是否损伤时,因为缺乏精密的科学检验仪器,所以有一些临床心理学者,设计了衡鉴神经心理损伤的临床工具。受测者在这些测验的分数,可以作为大脑机能损伤的指标,此类测验可以测量智能退化及大脑损伤情形,且大多可以测量空间知觉与新学习材料的记忆情形。 由班达于 1938 年所提出的绘图测验,施测者给受测者看一张图片,并请受测者按图片重绘一遍,总共测验九张图片, 通常会将受测者所模绘图形与原图片做比较,看是否有图形的相对位置被旋转、图形有没有被扭曲或被拆成片断、有没有画完、图形的角度部分是否画得准确等。原本发展此测验是要从模拟画图形里,看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特别是针对视觉与动作功能的测验,目前则用于成人, 藉以筛检是否有器质性精神疾病的可能。另外,借由模拟绘出的图形大小及分布情况,以比对是否倾向于某些症状特性。一些研究发现,成人大脑受伤者与一般人之间仿绘出来的图片存在差异显著,但是儿童伤脑者与一般儿童则无法检测出如此明显差异。

人格测验
[编辑]

人格测验是设计来测量性格或人格方面心理特质的工具,临床上常用的测验包括“罗氏墨渍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明尼苏达多相性格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dex)”等。

I.罗氏墨渍测验

罗氏墨渍测是最广为运用的投射测验(提供受测者一种暧昧的刺激环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反应,从而发现受测者隐而不显的人格特质)之一,

这是瑞士精神科医师赫曼·罗夏克(Hermann Rorschsch)根据心理分析中的投射理论,在 1910 年所设计发明的,他认为受测者在测验情境中,对模糊不清的刺激所引发的反应,会投射出其人格组织的全貌。

测验中,以十张印有两边对称但形象模糊的墨渍图片,其中五张为黑白,五张为彩色,依照一定顺序拿出来给受测者判看,让受测者以自由联想的方式,说出对所见墨渍的印象,其中包含最初印象与回忆后的联想,并记录受测者所描述对图案的反应,施测者还会进一步询问问题,来确定受测者是对图案上哪一部分、哪一个特征等发生反应,并根据这些资料加以评分。这项测验从1939年开始被采用,最初被称为“人格投射测验”。

解释罗氏墨渍测验的结果通常需要一段时间,但若运用得好,罗氏墨渍测验对于病人心理防卫机转的了解以及细微思考变异的侦测有相当大的帮助。

但是在本项测试中,也有关于信度和效度的有关争议。当被解释为投射测试时,结果是很难验证的。艾克斯纳(Exner)评分系统(也称为“综合系统”)旨在解决这个问题,并几乎取代了许多早期(且不太一致的)评分系统。该系统大量利用墨迹图的哪个因素(阴影、颜色、轮廓等)引发被测者的每一条评论。对于测试有效性的争议仍然存在:尽管艾克斯纳提出了一个严格的评分系统,但在实际解释中仍然有弹性,而临床医生对测试记录的撰写仍然部分是主观的。Reber(1985)评论道:“……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测试有哪怕一点点的有效性。”

在效度方面,本测试也受到诸多质疑。本测试的可靠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程序的细节,例如测试者和受试者的座位安排、任何介绍词、对受试者问题或评论的口头和非口头回应以及如何记录反应。艾克斯纳在此法面已经发布了详细的指导说明,但Wood等引用了许多未遵循这些说明的法庭案件。同样,对反应的编码程序虽然相当明确,但极其耗时,使其非常受作者风格和出版社说明品质的影响(如1950年代Bohm的一本教科书所指出的),以及诊所工作人员(包括考官)被鼓励偷工减料的影响。 II.主题统觉测验

和罗氏墨渍测验一样都是投射测验,重点在观察受测者于某一个不会引发特定反应的情境中所做出的反应,来发觉他行为的特质;此测验由 Henry Murray 和 Christiana Morgan 在 1943 年发展出来,测验包括三十张图片及一张空白卡片,但在施行时,可以根据施测者的意图所在挑选,而不须用到全部图片。

主题统觉测验是请受测者针对一些黑白图画卡及一张空白卡,编出一个故事,这些图画卡的图形通常含有人物,和罗氏墨渍测验不同,受测者并非用联想的方式回答,而是根据图形来建构一个故事,描述图形中人物的故事产生背景,在当时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以及有什么态度与想法,并且说出故事的结局;受测者借由故事内容透露自己的认同,并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欲望、冲突及挣扎,是一种用来进行人格分析与研究的测验,但必须考量受测者目前的动机与情绪状态,是否影响受测者对测验的反应。

主题统觉测验比较适合用来推断行为的动机,而非仅仅做成诊断,对于病人心理防卫机转的了解,以及细微思考变异的侦测,主题统觉测验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 3 ~ 10 岁左右的儿童,并将原本图画卡中的人物图,置换成动物图形,期望让儿童产生更多的反应。

III.明尼苏达多相性格量表

是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自填式性格量表,共有超过 500 题的问题供受测者选答,经由电脑统计分析之后,再由具有经验的心理师加以判读;问卷内容可以区分为十个分项目,如忧郁、焦虑、轻躁等等,必须强调的是:某分项得分高,并不等于受测者目前正患有精神疾病。

此量表为一评估受测者性格倾向的心理测验工具,并非是精神疾病的诊断工具。比如在临床医学上,量表能够捕捉患者对于疾病情况的情绪反应,让医生能够进一步知道阻碍或加速复原、适应病症的性格倾向是什么。电脑技术的引进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但对于测验结果的诠释,则有赖训练有素的心理师,否则极有可能会误导临床医师的判断,也为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尽管能力和人格两类测验在形式上和目的上各不相同,但在编制程序上均具备应有的可信度有效性两个条件。曾有研究针对CMMPI-2(中文化第二版明尼苏达多相性格量表)在台湾的适用性做信度与效度的研究,经过第一阶段依序填写CMMPI-2、健康性格习惯量表、第二版贝克忧郁量表及贝克焦虑量表,两周后第二阶段再次填写CMMPI-2,透过分析发现其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皆具可靠性,接受效度检测的22个CMMPI-2量尺中,有18个效度得到支持,显示CMMPI-2在台湾的应用上具可信度与有效性。

生化生理及影像检查

[编辑]

例行性的生化检查有血糖、肝功能、肾功能、钠、钾、电解质等,有特殊症状时,视需要做其他检查,例如:记忆衰退的老人应检查维生素 B12 及叶酸;怀疑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精神异常时,应检查甲状腺荷尔蒙;怀疑药物引起精神障碍时,应做血液或尿液之药物筛检;怀疑癫痫引发的精神异状时,可安排脑波检查;疑因脑病变引起精神疾病时,可视需要安排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正子扫描等影像检查。

精神病诊断争议:罗森汉恩实验

[编辑]

罗森汉恩实验(Rosenhan Experiment)是 197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博士关于检验美国精神病患鉴定标准的一项著名实验,被认为是对精神病患鉴定标准的重要批判。

罗森汉恩博士招募了 8 个志愿者(3 女 5 男)扮演假病人,他们分别是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诉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他们患有严重的幻听。但是除了这个症状之外,他们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外,给问诊者的所有资讯都是真实的,结果 8 人中有 7 人被诊断为思觉失调

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后,这 8 人都表现正常,不再幻听,也没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但却没有一个假病人被任何一个医护人员识破。当假病人要求出院时,由于他们已经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医护人员都认为这些病人“妄想症”的症状加剧。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甚至发明了一些新术语来描述这些假病人的严重“病情”:假病人与人聊天被视为“交谈行为”,他们甚至认为假病人做笔记都是一种精神病病情的新发展,以至于“做笔记”被护士当作病人的病状以“书写行为”记录在他们的病历中。

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发布后,罗森汉恩选择了一家著名研究教学医院进行第二次实验。这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已经听说第一次实验的结果,但声称类似的错误不会在他们医院发生。于是罗森汉恩决定与这家医院安排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为期三个月的时段内,会有一名或多名实验参与者伪装成精神病人试图入院。医院工作人员则需要对每一位入院者做出评估,以确认他们是否为伪装的精神病人。三个月过去后,193 名病人中被院方挑出了 41 名伪装者,以及 42 名怀疑是伪装者。但令人讶异的是,罗森汉恩从头到尾都没有安排任何一名志愿者试图伪装成精神病患,院方挑出的“伪装者”们,其实都是真正的普通精神病人。

通过这项实验,罗森汉恩得出了“任何极易将自己引入严重错误歧途的诊断方法都不可能是可靠的诊断方法”的结论。这项研究成功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也就是标签效应):一旦医护人员认定某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就会将他的一切行为和举止以精神病患的标准来解读。其实有时“病人”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倒是“医生”的判断能力与标准。

  • 对此争议的解方
  1. 增设一般性的精神健康机构,避开精神疾病的相关标签,让机构直接关注于具体问题和行为,从而将个人置于非贬义性的环境中
  2. 提升精神健康工作者的敏感度,恪守准则;对于其他人,直接的精神问题的住院经历可能会有很大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在发布的当时引起不少争议,尤其是其研究方法立刻受到质疑,被认为非常不典型甚至是不科学的作法。包括Fred M. Hunter医师以及Robert Spitzer精神科医师都对其研究方法以及结论提出批评。不过,尽管这项研究本身存在一些质疑,它为世界揭露一个重要的警讯,也就是罹患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院里遭受不适当的对待;受试者日后提到,只要被贴上患有精神病的标签,医院的人员对待他们的态度往往严厉且时常遭受忽略。罗森汉恩博士的研究提醒我们精神病患者遭受的非人对待,帮助日后精神病患者能获得更人性化的治疗。

精神疾病的分类

[编辑]

DSM-5 将精神疾病分为以下类别:

  • 神经发展障碍症(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如自闭综合症、过动与注意力缺失等
  • 思觉失调类群和其他精神病症(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及过去所称精神分裂症与相关疾病等
  • 双相情绪及其相关疾患(Bipolar and related disorders)如躁症、郁症。
  • 忧郁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s)
  • 焦虑疾患(Anxiety disorders):如恐慌症、泛焦虑症、特定恐惧症等
  • 强迫症及相关疾患(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 创伤及压力相关疾患(Trauma and stressor-related disorders):如创伤后压力综合症
  • 解离疾患(Dissociative disorders):如多重人格
  • 身体症状及相关疾患(Somatic symptom and related disorders):如歇斯底里症状
  • 喂食与饮食疾患(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如厌食症
  • 排泄疾患(Elimination disorders):如遗粪症、遗尿症
  • 睡眠醒觉疾患(Sleep-wake disorders)如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
  • 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
  • 性别不安疾患(Gender dysphoria)如易性症。
  • 侵扰行为、冲动控制及品行疾患(Disruptive, impulsive-control and conduct disorders)
  • 物质相关及成瘾疾病(Substance related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 神经认知疾患(Neuro-cognitive disorders)如反社会人格违常、边缘型人格违常、戏剧化人格违常、自恋型人格违常等。
  • 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s)
  • 性偏好疾患(Paraphilic disorders):如恋物癖、异装癖、恋童癖等
  • 其他精神疾患(Other mental disorders)
  • 医药引发的动作疾患与其他医药副作用(Medication-induced movement disorders and other adverse effects of medication)
  • 其他可引发临床关注之异常情况(Other conditions that may be a focus of clinical attention)

从 1952 年的 DSM-I 到今天的 DSM-5,心理疾病的类别名称与其内涵历经许多演替,也反映出了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对于精神心理病坏的诊断与于患病的相关因子在其概念上的的转变。然而,同一别的心理疾病并不能说其意味着他们都有相同的内在机制,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机制倒出相同的结果。除此之外,除了类别取向的诊断之外,当代的系统也已经纳入向度取向从而对病患的疾病进行分类。因此,了解疾病与其心理病理的关联,具有其诊断上与研究上的必要性。

以下,将介绍几类重要的心理疾患病状及其可能的病理机制﹕

神经发展障碍症(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编辑]

这类精神疾病是指在“大脑与神经发展”的阶段时偏离正常轨道,其症状在婴幼儿或儿童期就出现。足以影响人际、社交、学业与职业功能。由于是大脑神经发展的问题,所以不同类型的神经发展障碍症时常一同出现。常见病症有: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编辑]

根据美国精神疾患诊断标准(DSM-IV),要符合下列症状:七岁前发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所(如:学校、家里、工作场所等),并造成社会、学业、职业功能上的损害,而且又非因其他发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始能称之为注意力欠缺过动症,即所谓的“过动症”。

  • 症状

它的特征是容易分心,难以专注、过度的活动或难以控制自身的言行举止且不符合患者年龄该有的成熟度。症状通常出现在十二岁左右且持续超过六个月、在至少两种情境中出现(例如:学校、家庭、休闲活动等)。专注力方面的问题可能影响儿童患者的在学表现。很多家长会因为小朋友不专心、过度好动、好奇心旺盛、躁动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情形,到儿童心智科求诊,无论是出自家长自行发现此类型状况,或是因为学校老师建议而就诊,对于儿童基本的生活障碍观察,进而求助,对小朋友来说都是好事。若确诊为 ADHD,及早发现,便可及早治疗,有助于孩子更容易融入各种生活状态。若经医师鉴定后,认为不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那么可能只是小朋友年纪尚小,还无法完全循规蹈矩。

长期追踪研究显示,此病症主要是脑部发育较慢,较平均的发展约慢三年,也因此,他们认知功能发展会较同年纪者慢,包括:注意、记忆、组织、学习及解决事情能力等,自我动作及情绪控制能力表现也会较差,因此整体表现出来的症状就主要会在三个层面: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动量过多、行为冲动。但其智力和潜力其实还是正常的,只是若施行智力测验,可能会因为其无法集中注意力而造成较差的结果。过动症的盛行率高,全世界盛行率约 7.2%,但也因盛行率高,相关的研究很多,也有完善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行为治疗或者学校的特教资源、社交技巧训练等整合的方式。

  • 病因

有关ADHD的成因,目前学界始终众说纷纭,以下为几种可能的病因。但需特别注意的是,没有单一的原因能解释所有ADHD患者的病因,许多因素可能同时发挥作用。

  1. 遗传
    根据研究显示,ADHD的患者有78.8%系因遗传所致,已有超过20项基因研究证实ADHD具强烈的遗传性。然而,ADHD成因复杂,普遍认为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多数ADHD患者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有失衡的现象。ADHD患者大脑中所分泌的多巴胺以及正肾上腺素量,与常人的分泌量相比较有偏低的情况,多巴胺负责传递脑部发出的讯息,与运动功能、注意力、记忆较有相关,也因此造成患者无法有效的筛选及过滤进入大脑中的讯息,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缺乏行为控制的能力,进而容易有不专心、过动以及冲动的症状。从大脑的扫描中也发现到,一般成人与患有ADHD但是却从未接受过治疗的大脑两相比较,ADHD患者的葡萄糖代谢活性较一般人低。
    此外,脑部结构异常也可能是导致ADHD的成因之一。目前已知ADHD患者的前额叶、大脑基底核、小脑会比一般人来的小,ADHD患者连接前额叶左右两边的胼胝体较少,造成神经传导物质冲动时无法顺利连接前额叶左右两边区域,以致于ADHD患者的动作执行能力较差,会有冲动、暴躁、攻击、扰乱性的行为。由于ADHD患者脑部的缺损,导致脑部成熟度较同年龄者慢,也有脑部前额叶皮质下回路的功能异常,以及神经传导物质功能的变异,医学界也逐渐了解到ADHD是一种脑部发展迟缓所造成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问题。
  2. 后天性脑损伤
    妊娠早期受到病毒感染、产钳助产所造成的脑损伤、幼年时曾罹患脑膜炎、颅脑外伤与损伤…等原因造成脑部的缺氧,都可能造成脑部结构或是发育异常,进而引发ADHD。目前医学界仍继续探索脑部受伤与ADHD之间的复杂关系。
  3. 环境
    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可能会增加幼儿罹患ADHD的几率:
    * 母亲在怀孕期间酗酒、药物滥用或承受长期压力
    * 早产或新生儿体重过轻
    * 幼年时期暴露于铅或农药
    * 缺乏维生素B群或微量元素
    以下其他因素并非已知的成因,但可能会加重某些儿童的ADHD症状:
    * 过度观看电视
    * 过度食用糖
    * 家庭压力
    * 创伤经验


治疗
[编辑]

行为治疗

有关行为治疗在 ADHD 上的应用,有许多良好的实证,若是针对学龄前,或是症状轻微的病患,一般会建议用行为治疗为第一线的疗法。心理疗法包括有心理教育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取向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学校介入、社交技巧训练、行为方面的同侪介入、机构培训、父母管理训练。父母管理训练可以改善包括反对行为以及不合常规行为在内的一些行为问题。心理疗法也包括神经反馈训练,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效。

有关家庭治疗的效果,目前还很少足够品质的证据可以佐证。目前证据认为家庭治疗的效果类似群体照顾(community care),效果比安慰剂要好。有许多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支持组织可以提供相关资讯,并且协助家庭适应 ADHD 的情形。

有关社交技巧的训练、行为调整以及药物的对病患的好处可能有限。要减少后续心理及精神问题(例如重度抑郁症犯罪、学校学习失败、物质使用疾患)的主要因素是和没有从事偏差行为的人建立友谊。

规律的体能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对于患有 ADHD 的儿童及成人而言也是有效的,特别是配合兴奋剂药物治疗时更是如此,不过针对改善症状,最理想的运动种类及强度还不清楚。长期规律有氧运动对 ADHD 患者的好处是提升行为及运动能力、提升w:管控功能(包括专注、w:抑制控制、计划等)、较快的资讯处理速度,记忆力也会比较好。家长及教师针对 ADHD 儿童规律有氧运动对行为及以社交-情绪上的改善有:全身整体机能较佳、减少 ADHD 症状、自尊感较好、减少焦虑及抑郁的程度、较少身体症状、课业成绩及教室行为较佳,社交行为也有改善。若在有使用兴奋剂治疗时进行运动,会增加兴奋剂药物对执行功能的影响,一般认为运动的短期效果是因为运动时大脑突触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增加所造成。

药物

针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可以用中枢神经刺激剂(也称为兴奋剂)药物进行治疗。家长及教师反应哌甲酯比较可以改善其症状。针对 ADHD 的中枢神经刺激剂药物除了哌甲酯外,还有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

针对 ADHD 的非中枢神经刺激剂药物有许多种,包括阿托莫西汀安非他酮、胍法辛及可乐定,这些可以作为主要药物治疗,或是配合中枢神经刺激剂药物一起使用。目前有关各药物之间的比较,还没有说服力足够的研究结果可以佐证,不过在副作用上似乎差不多。中枢神经刺激剂药物比较可以提升课业表现,阿托莫西汀则无此效果。阿托莫西汀比较不会有成瘾问题,因此若有娱乐性药物或是强迫性药物使用风险的人,比较建议使用阿托莫西汀。有关药物对社交行为上的影响,目前的资料也还不充份。截至Template:Startdate,还没有完全确定 ADHD 药物的长期影响。核磁共振成像 研究推测长期用苯丙胺哌甲酯治疗,会减少因为 ADHD 造成的大脑功能及结构异常。2018 年的文献回顾发现若考虑短期效果,哌甲酯对儿童最有效,苯丙胺对成人最有效。

什么情形要用胍法辛治疗会依国家而不同,英国国家健康照护专业组织(NICE)针对成人是第一线药物,若针对儿童,只建议在病情严重时才使用,而大部分美国的医学指南会建议可以针对各年龄层使用。针对学龄前的儿童,一般不建议用药物治疗。若治疗用的中枢神经刺激剂剂量不足,可能会有没有药效的情形,这尤其常出现在青少年及成人身上,因为核可的剂量是针对学龄儿童的,因此有些医疗人员会依体重或是依其他因素给药。

一般而言,在正常治疗剂量的哌甲酯及中枢神经刺激剂是安全的,不过有其副作用以及禁忌症。若哌甲酯给儿童及青少年使用,有研究发现这和一些严重或不严重的有害副作用有关,不过证据品质还不充份。若针对儿童开立这类药物,需仔细的监测儿童的情形。若 ADHD 的中枢神经刺激剂严重过量,可能会和兴奋性精神病或是狂躁的症状,若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以有效缓解急性苯丙胺精神病的症状,若长期治疗,需要定期的监测。兴奋剂的药物治疗需要定期停药,评估是否还需要用药、减少发育迟缓的情形,并且减低抗药性。若是长期使用超过 ADHD 治疗剂量的兴奋剂药物滥用,一般会和成瘾物质依赖有关。不过未治疗的 ADHD,会提高物质滥用以及行为规范障碍的风险。兴奋剂药物的使用,可能可以降低风险,但也有可能没有此效果。还不清楚怀孕时服用这些药物是否安全。

自闭综合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编辑]

为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言语和非言语的表达困难及社交互动障碍,常见限制性的行为与重复性的动作,有明显的特定兴趣。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守旧性的动作和行为。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研究人员发现 7 个经常出现在自闭症病人的基因组。另有研究指出胚胎发育初期经由孕妇摄取的环境毒性亦可能是成因之一。

自闭症具有浓厚的遗传成分,而事实上,研究人员已经开始鉴定人类基因组合上可能招致该疾病的变异。受到脑部神经障碍的影响,患者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事物会与一般人的感受不同,有些患者会对特定的刺激非常敏感,比如:听觉或触觉,因此常会捂耳或避免与人的肢体接触。自闭综合症的严重程度因个人而有极大的差距,为一连串的疾患谱系,可以从认知功能出色但社会能力不佳的亚斯伯格症(Asperger sydrome, AS)到从小各项心智发育就有重大缺失的雷特氏症(Rett’s syndrome)。

一般而言,有下列明显的症状:与他人社会互动困难、表达方式刻板重复、对语言理解较差,比如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难理解双关语或会答非所问、很少注视人脸、沟通名词错置(如搞混“你”、“我”、“他”)、缺乏主动沟通的意图、有限且特殊的兴趣并且重复的行为,像是把物件摆成直线或对称的型态等等。还有高功能自闭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 HFA),像是电影《雨人》和《星星的孩子》中的主角,他们先天可能展现的心智能力和一般人不一样,在其他面向可能更高人一等。多数具有语言能力,自闭倾向较不明显,但语言理解与表达力、人际互动与聊天的能力仍有困难。

自闭症患者显示多种形式的守旧或限制行为,例如:

  • 自我刺激的行为不愿意改掉,例如用手拍打、头摇动、身体摆动。
  • 强迫行为,例如安排物体呈现堆栈或线条状、逼人迁就。
  • 对行为改变的抵制,例如坚持不愿意移动家具或拒绝行为被打断。
  • 仪式行为则涉及格局不愿意改习惯,尤其是喜欢的东西,例如不愿意改口、或不愿意转学校等等。
  • 限制行为是包括兴趣、专注或活动的局限和狭隘,持续专注于物件某些部分如车轮等,对有兴趣物件/东西注意力的程度较正常人异常。
  • 自我伤害包括伤害自己或可能伤害他人的动作,如戳眼睛,掐皮肤,咬手或撞头。

自闭症似乎没有任何特定的守旧或自残行为,但自闭症似乎使这些行为更常发生或更严重。

其实亚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ease)和高功能自闭症的症状和定义常常令人混淆,甚至有些学者认为他们两者是一样的,另外一些则会因为他们在学习策略、语言表达、社会情绪等等表现之不同,认为他们应该各自独立。不过在 DSM-IV 中,有单独写下关于亚斯伯格症的判断标准,而在下一版的 DSM-V 则被删除,亚斯伯格症也被纳入自闭症光谱中的一部分。

另外,自 DSM-IV 出版起,自闭症统计的比例升高。而其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

1. 意识提高:越来越多人重视此疾病,而愿意就医,让在统计上的病例增加,使被忽视的黑数逐渐降低。

2.诊断标准:因为医疗技术越来越进步,那些原本被忽视的对象(轻微自闭症或难以察觉病情)也被加入统计数据中。

3.晚育:研究表示,如果母亲生育时的年龄越高,会增加产下自闭儿的风险。而近期晚育的情况在各个国家中越来越显著。

  • 相关电影有:
  • 《雨人》(1988)根据金·匹克的真实故事所改编,主角患有自闭症因而缺失社交与沟通能力,甚至无法自理生活,又同时患有学者综合症,因而具备惊人的计算与记忆能力,本片叙述主角弟弟与主角之间的手足之情。
  • 《他傻瓜,谁聪明》(2001)叙述两位精神患者如何克服原有的心理障碍并成功融入社会生活下去。
  • 《雪季过客》(2006)叙述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女人与一个杀人犯之间建立友谊的历程。
  • 《马拉松小子》(2005)故事以患有自闭症的马拉松选手裴炯振的真实事件所改编,叙述生理年龄二十岁,心理年龄却只有五岁的主角如何面对生命的不足并追求真实的意义。
  • 《星星的孩子》(2010)为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动物科学学者 Temple Grandin 的自传电影。
  • 《海洋天堂》(2010)叙述一位肝癌末期的父亲带着自闭症儿子投海自尽失败后,父亲决定用自己仅剩的时间训练儿子打理生活与工作谋生的故事。
  • 《阿蒙正传》(2011)叙述患有自闭症的主角为了哥哥而改变自己,从只顾自己到学会付出最后找到幸福的故事。
  •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2014)日本作家兼重度自闭患者东田直树将自己的心声撰写成了一本随笔集。
  • 《会计师》(2016)叙述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主角,运用自己对数字敏锐的天赋游走在犯罪组织中担任会计师并赚取黑钱的冒险。
  • 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描述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印度穆斯林,在 911 事件发生前后,如何跨越信仰、种族歧视、个性等重重障碍,在美国生存下去的故事。
  • 头号粉丝》(2019)患有自闭症的主角是一位影星的头号粉丝,在一场握手会中,无意间得知影星的家中地址,却被影星误以为是跟踪狂教训了一顿,之后主角为了寻求清白与原谅与影星对峙的故事。
  • 相关电视系列剧:
  • 《良医墨菲》(2017)主角肖恩·墨菲医生是一名患有孤独症和学者综合症的年轻外科医生。他具有超乎常人的空间感、洞察力和记忆力,但却无法像常人一样与人交流。肖恩用自己卓越的医学才能救死扶伤,赢得了病人及身边人的信任。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
[编辑]

学习障碍又可称特殊学习需要,指具有了解与使用语言、说话及书写方面,一个或一个以上基本心理历程的缺陷。尽管智力没有问题,也没有发展迟缓,但在倾听、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拼字或数学计算等特定领域上,学习或使用上却出现明显问题而引致学习困难。学习障碍包括知觉障碍、脑伤、轻微脑功能失常、失读症及发展性失语症等状况等等。症状会因障碍类别而有所差异,包括失语症、色盲、失聪、失明、书写障碍等。学习障碍的成因很复杂,目前还不太了解。且不同地区对学习障碍亦有不同的定义,而亦可归因到医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等不同的范畴上。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学习障碍协会官网针对“学习障碍”有几项描述:

  • 学习障碍占总人口的 3%~5%
  • 学习障碍的孩子并不是因为笨或懒或不认真而导致学习困难,而是因为脑神经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使得他们无法用一般人的学习方式学习,而必须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 学习障碍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聪明,他们只是某一部分的认知能力有缺陷。
  • 学习障碍并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自闭症或听力、视力、人格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 学习障碍者的差异性很大,几乎没有两个学习障碍者的学习困难现象是一模一样的。
  • 如果得到适当的帮助发挥天赋潜能,学习障碍者也可以获致成功,如爱因斯坦、丘吉尔、洛克菲勒、李光耀、汤姆克鲁斯等都是有名的成功学障者。
  • 学习障碍是特教法中规范的身心障碍类别之一,其与一般身心障碍学生一样,在特教法中有明文保障其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利相关的鉴定、安置、辅导等措施也有法令上的规定
  • 学习障碍是终身的障碍,并无法透过某种治疗法而痊愈,但是他们的困难可以因为特殊教育的协助,以及他人的了解和环境的配合与接纳,而不致于妨碍他们的潜能开发。

学习障碍的类型

  • 发展性学习障碍:指学习的基本能力障碍。大部分在入学前就存在,但较难被发现。
  • 注意力方面:
  • 注意力涣散、缺乏、短暂:较活泼或退缩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易被外界干扰。
  • 注意力固着:过度注重小细节而忽略重要的部分,考试可能会因小事而分心。
  • 知觉能力和知动能力:
  • 视知觉障碍:无法很快的确认字,或需花较长时间才能确认视觉刺激,且容易混淆字或符号。
  • 听知觉障碍:对声音的分析、再认声音或听觉记忆比较差,不注意他人说话。
  • 知动障碍者:出现空间或时间定向能力不足的问题。
  • 记忆力方面:有短期记忆的编码分类和长期记忆检索资料的困难,无法记忆学过的东西,且难以复诵及表达刚听到的数字或字词。
  • 思考与推理能力方面:形成概念、组织与统整方面有困难,而表现出思考缺乏组织或连贯性、无法形成或了解抽象的概念、思考过于重视细节而忽略重点、无法理解因果关系等问题。
  • 语言能力方面:语音、语形、语法、语意、语用等方面,此类学生会表现出缺乏音韵辨识、语言发展迟缓、文法句型错误、学习字汇困难、口语理解差。
  • 社交能力方面:社交技巧不足及情绪问题,焦虑、暴怒、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易有挫折感、易于放弃、难以控制情绪、缺乏自信心等特征外,也可能有过分依赖大人、拒绝责任等社会适应方面的特征。
  • 学业性学习障碍:指发展性学习障碍影响学习,表现于学业上。
  • 阅读方面:在阅读时可能会表现出慌张、不安定、阅读距离过近、省略句中的某一字、念错字、阅读速度慢、不流畅等问题。
  • 拼字方面:拼字属于语言方面的学业性问题,可能由于学生无法辨识音韵、口语听觉理解不佳、声音的辨别有困难等问题造成,因而影响其语言方面的学习。
  • 书写表达方面:在书写时只用有限词汇和很短的句子,考试时则可能表现出造句内容贫乏、不完整的句子,或有说得出答案却写不出答案的情况。
  • 写字方面:写字速度较慢、标点符号混用、字写颠倒等情况。
  • 算术方面:对时间较无概念,考试时,无法掌握考试时间,易迟到;空间定向的概念也不好,会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不小心跌倒,对于大小、远近、轻重关系判断时会出现与现实较大的差距,难以区分方向或左右等。常有数学符号辨识、运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困难。
  • 相关电影有:
  • 《真爱奇迹》(1998)患有失读症的的少年与患有黏多糖贮积症的男孩,在贫民区中逐渐建立友谊并一同冒险的历程。
  • 《心中的小星星》(2007)以迟缓儿童的角度出发,描写患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在成长路上如何以自己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
  • 《天生蠢材必有用》(2007)一个曾经酗酒,有阅读障碍,常常搞砸事情的 30 岁男主角杰夫,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珍爱人生》(2010)一名有学习障碍的黑人少女珍爱,在转学到特殊学校接受“一对一教学”后,走出黑暗、痛苦和无力感,逐渐迈向光明、自主和充满爱的人生。
  • 《永不放弃》(2012)真实故事改编的热血电影。毫无背景的单亲妈妈与基层女教师,为了有学习障碍的儿女,携手发起抗争行动。
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
[编辑]

智能障碍为一功能性诊断,心智的缺失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受到障碍或是疾病有关,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AAMR),(Grossman, 1973)将智能障碍定义为 IQ 低于智力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下。智能不足亦即智力功能、适应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应有的一般水平,包括沟通、自我照顾、生活自理、人际技巧等方面有困难,且此困难已对生活、学业、工作造成重大影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智力残疾,但常因诊断概念不一致与调查方法上的差异,智力不足的流行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报告均不同。1985 年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报道:轻度智力不足患病率约为 3%、重度(包括中度)约为 3‰-4‰。

智力不足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智力低下与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但程度轻重不一,且个别差异相当大。过去曾按智力不足的严重程度分为:愚鲁(morons,IQ 50-69)、痴愚(imbecile,IQ 25-49)及白痴(idiot,IQ 25 以下),如今这些名称已极少使用,大部分分类为轻、中、重与极重度四级。

低于平均智力水平(Low IQ)两个标准差,即 70 分以下(100-15x2 = 70)。

以下按智力高低分及受影响之严重程度分类:

  • 轻度智能不足(智商分数在 55~70)(低于智力平均值两至三个标准差)。
  • 中度智能不足(智商分数在 40~55)(低于智力平均值三至四个标准差)。
  • 重度智能不足(智商分数在 25~40)(低于智力平均值四至五个标准差)。
  • 极重度智能不足(智商分数在 25 以下)(低于智力平均值五个标准差之下)。

评鉴工具需注意的文化差异度,评鉴时需由经过训练有经验之心理治疗师执行,评估时注意时间与环境之控制,需有客观之控制条件。

造成的可能病因

  • 遗传因素:遗传性疾病(Inheritance Diseases)--如唐氏症及各种基因异常与低智力遗传(Low intelligence),部分因素可于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出来,预防或减少发生。
  • 胎儿及母体因素:怀孕时子宫内感染、母亲营养不良、酒瘾、药瘾及中毒,环境污染铅中毒、辐射,均会影响到胎儿及幼儿脑部之发育及成长。
  • 生产因素:早产、低体重婴儿、难产,皆有可能造成脑伤。
  • 后天环境社会文化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包括营养不良、环境污染、儿童疾病感染、发烧,可影响神经发育成长,常造成“中度智能迟滞”。
  • 社会文化因素(Social cultural factor):低社会阶层、贫穷、居所不良、家庭不稳定,缺乏教导与教育可能导致轻度或中度智能迟滞,若对此类儿童给予早期疗育介入,施行加强教育,改善其居住环境及增加照顾人员,有计划培育与训练,其智能低下情况多可获得改善。
  • 相关电影有:
  • 《阿甘正传》(1994)智商只有 75 的阿甘,带着单纯善良的傻气与运动天赋,参与了美国多项重大事件的发展,并感动了许多人。
  • 《他不笨,他是我爸爸》(2002)仅有七岁智商的父亲,在老婆离开后担负起养育女儿的重任,被社工发现后,引来监护权归属的问题
  • 《七号房的礼物》(2013)有智能障碍的父亲被冤枉而入狱,在女儿与狱友的努力之下洗刷冤屈的故事。

思觉失调症,原称“精神分裂症”,1896年德国精神医师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发现有一群精神病患,“Schizophrenia”这个词由 Eugen Bleuler 于 1908 年创造出来,意思是“心灵的分裂”,旨在描述人格、思想、记忆和感知之间的功能分离。患者常出现幻听、幻觉、思考混乱的特质,有些患者会有社会退缩(指孤立自身)、减少情绪表达、对其他事务漠不关心等,并将此些病症先命名为“早发性失智”(Dementia praecox),因为患者大半在青春期开始发病,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

思觉失调症是一种慢性或复发性的精神疾病,而其并没有客观的诊断方法,最早在 1911 年由 Eugen Bleuler 定义为一综合症,并以“Schizophremia”一词取代,取希腊词根schizein(分裂)和phren(心智),形容发病后表现出来的症状一片混乱。其特征是“行为异常、言语奇怪、理解现实的能力下降”,此疾病通常与社交和职业功能障碍有关。1937年,日本精神神经医学学会统一译为“精神分裂症”,并因当时日本殖民台湾而沿用至战后;此词不仅对精神病患者强加了超过一甲子的污名,更使得常人容易将其和概念完全不同的“人格分裂”(或称多重人格、解离性身份疾患)混淆。

人格分裂是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可能在记忆、情感和行为上有所不同,人格可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记忆和行为特征,人格分裂患者的不同人格之间可能存在记忆间断,他们可能无法记得其他人格在其主人格之外的行为或经历。

全球统计之思觉失调症终生盛行率(Prevalence,指一辈子遇到这种问题的几率)约为百分之一,当中又有一半人的症状会随时间改善,少部分甚至能痊愈,而另一半的人则会终生被思觉失调症所折磨。虽然它的盛行率不高,但它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往往需要投入许多心力去关注,思觉失调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全球疾病负担最严重的十大疾病,是最致残和在经济上最具灾难性的疾病之一。

思觉失调症是一组包含不同症状的疾患,其症状包括:

  • 幻觉与妄想:错觉、幻听或妄想,这些症状可能导致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出现错误。
  • 负性症状:除了幻觉和妄想外,思觉失调症患者还可能表现出负性症状,如情绪和焦虑症状、情感淡漠、社交退缩、语言贫乏、缺乏动力等
  • 认知障碍

患者在认知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具体为:

  • 对于语言的辨识较迟缓、说话逻辑紊乱等[12]
  • 较无法从脸部表情识别他人情绪等

其牵涉一系列急性发病和偶尔缓解,大部分患者一旦有一次完全发病就难以痊愈,只能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原先在台湾被称为“精神分裂症”,但在近年更名为“思觉失调症”,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的名称容易使大众对疾病产生误解,但事实上思觉失调症不是人格分裂,也不是多重人格。

思觉失调症:可参考的期刊:《Schizophrenia Bulletin》、《Psychological Medicin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人格分裂(DID):可参考的期刊:《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Dissoci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等

思觉失调症的风险因子包括:居住在市区、身为移民、产科并发症、冬末至早春出生(也许反映了神经发育过程中接触流感病毒)、受孕时的父亲年龄(可能与新发突变的风险增加有关)。思觉失调症患者的忧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s)、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如社交焦虑症、创伤后综合症、强迫症等)以及酒精或药物滥用发生比率较一般人来的高。也因此,思觉失调症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是非常惊人的,2002 年,美国思觉失调症的总费用估计约为 630 亿美元,该数字包括直接医疗保健费用和与生产力损失相关的间接费用。

根据布洛尔(Bleuler)的长期观察,认为思觉失调症有四个A的特征,为其最原始、核心的症状。这四个A代表四个层面障碍:联想(association)障碍、自闭(autism)、情感(affect)冷漠及情感矛盾(ambivalence)。 换句话说,思觉失调症患者常常较自我封闭,思考方式为自闭性(与外界脱节),且在连贯上较松散。他们在情绪的表达上倾向冷漠,有时也会出现思想与情绪不一致的现象。另一个特征,则是对人常常出现情感矛盾,即对人同时保有正、负两种情感。

思觉失调症亚型:

  • 妄想型 (paranoid):病人敏感不安,常有被害妄想。也常出现幻听,发病年龄约在二十至三十岁。
  • 混乱型 (disorganized):发病年龄常在二十岁以前。常出现退化现象,例如:傻笑、胡言乱语、退化幼稚行为、自我照顾功能退化等等。
  • 紧张僵直型 (catatonic):发病年龄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这种或呈现紧张、 脸部没有表情、行动迟缓、呈现静呆状态;或者 乱跑、乱喊、亢奋失序,呈现躁动状态。
  • 未分类型 (undifferentiated)
  • 残余型 (residual)
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TS)
[编辑]

妥瑞氏症为一种遗传性的神经内科体征,通常发生于学龄前至青春期前,有一部分的患者会在青春期后大幅减轻症状。

症状表现
症状包含声音型运动型抽动综合症,会不受自主控制地发出清喉咙的声音或耸肩、摇头晃脑等。患者本身并非故意或习惯性做出这些动作,其症状乃肇因于脑内多巴胺不平衡。症状通常时好时坏,与患者所处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抽动症在单一妥瑞氏症患者身上亦非一成不变,声音型抽动症患者有可能转变或合并成为运动型抽动症。通常,妥瑞症不会只以单一的声音型或运动型抽动症状出现,常伴随强迫症、秽语症、注意力缺失与过动症等。

发现
1885 年,妥瑞症首先由法国医生乔治·吉尔斯·妥瑞发现并描述,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抽动性疾病,包括运动抽动、声音抽动以及综合抽动。诊断标准包括:在 18 岁以前发病,有不断复发、无法由意志控制、快速且盲目的影响大部分肌肉群的动作痉挛或多种声音痉挛。在一个阶段内,可能的严重程度可以有变化,而症状会持续一年以上。实际上,有些病人会有一种内部意志驱使运动的感觉,并伴随着心理紧张以及焦虑。该诊断标准里,并没有提及妥瑞症病人经常会表现出来的其他缺陷,例如:注意力问题、强迫症以及 ADHD 问题。

成因
目前关于妥瑞氏症的成因与机转未有定论,目前对症状与疾病成因的研究有以下几点推论:

  1. 遗传:有数组与妥瑞氏症相关的基因被发现,妥瑞氏症患者亲属的致病风险、家族病史,与双胞胎研究中的一致率等等证据表明部分基因与妥瑞氏症相关;然而,未有直接的致病基因,且其遗传病不但纯遵循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可能更包含环境影响因素
  2. 多巴胺、血清素、γ-氨基丁酸(GABA)为主的神经传导物质及其受体异常
  3. 皮质-纹状体-视丘-皮质回路异常

同时,妥瑞氏症也被发现与ADHD或自闭谱系障碍等疾病有一定的共病率。

诊断方式
目前并没有绝对正确的医学检查方法,诊断要靠完整的病史以及观察所发现的症状。根据美国精神学会第四版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妥瑞氏症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 病程中某段时间,曾出现多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更多发声性抽动,虽然不一定同时发生。
  2. 抽动每日发生(通常是一阵一阵),在一年以上期间内几乎天天或阵发的出现,没有一次超过连续三个月以上的无抽动。
  3. 此障碍造成明显痛苦,或严重损害社会、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
  4. 在十八岁以前出现症状。
  5. 非起因于物质使用或其它疾病之直接生理效应所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该诊断标准是相对于个人,并不是绝对的。很少有妥瑞症的发病在 21 岁后。

治疗方式
妥瑞氏症目前尚无能根治的方法,顶多透过药物控制症状。大部分病情轻微的孩童不需药物治疗,采取忽略的方式即可,不要太注意其不自主的动作与声音,因过度注意反而使他产生自觉意识,甚至表现出更多的抽动症状。 关于妥瑞氏症的改善与照顾,可参考以下几点: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多巴胺拮抗剂,对于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病人有效,绝大多数的病童可得到改善。虽有三分之一的成人继续保有抽动症状,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会更懂得如何去修饰自己的症状。服用减轻抽动的药物也可能造成妨害学习的副作用,有的药会造成嗜睡或抑郁,使患者无精打采,老师如在校得知此情形,需马上与家长联络,请示医师作适当的药量调整,使药效达到最大而副作用最少。相关使用药物有 Haldol(好度液)、Ziprasidone(齐拉西酮)、Pimozide(哌迷清;匹莫齐特)、Resperidol(理思必妥)、Ablify(安立复)等药物,皆有其效果及副作用。上述抗精神病药物多需搭配对应的抗副作用药物使用,例如 Ablify(安立复)常需配合 Benzhexol(苯海索)使用。
  2. 家长的自我调适:家长们情绪紧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病童症状也有可能会加剧。父母可以学习放松技巧,并且培养幽默感,以适时减低尴尬场面造成的紧张。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应寻求专业医师、心理师或其他相关心理专业人员之协助。
  3. 寻求教师的支援与协助:家长和孩子都应正确了解妥瑞氏症,必要时向老师及同学说明妥瑞氏症病情,以便了解真实情况,而不致引起猜疑与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而老师在班级中可从以下几种方式协助病童:
  • 由于病情影响病童,老师多会因其不专心而指定他坐在正中央位置,如此,反使他特别被注意而造成压力,甚至进而加重抽动症状,因此老师可协助病童坐在前排侧边,安排表现较好的同学坐在周围,以增进其楷模学习。
  • 与孩童建立适当地默契,若孩子感觉抽动即将发作,可比个手势,让老师了解,进而协助其至保健室休息,以抒解其内心压力。
  • 建立病童良好的自我形象,协助他做能力范围内可及的工作,并大量地给予赞美。教师虽无法控制其症状,但可以控制对病童的反应,并在环境中发掘对孩子最有利的事物。
  • 分次交待指定作业,并提供充足的时间以因应需要当场完成的工作。若病童合并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老师可指导其进行简单的协助工作,以发泄其过多的能量并增进其自尊。


  • 相关电影:
  • 《叫我第一名》(2008)讲述一名妥瑞症患者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真实故事。
  • 《文生去看海》(2010)讲述妥瑞症。
  • 《浮士德的微笑》(2017)女主角患有妥瑞症。
  • 《阿青,回家了》(2018)阿青(男主角)是患有妥瑞症的少年,纵火杀人犯背上四条人命,另一位是在社会底层打拼、为了让弱势弟弟不被欺凌的哥哥阿骏。阿骏是生活努力打拼的底层工人,不仅要顾自己,还把妥瑞症弟弟拉下山、逼他上课、逼他走入社会,感受到了弱势族群在社会中遇见的问题,却也因此让弟弟犯下了杀人的过错。
  • 《我的嗝嗝老师》(2018)女主角属于非典型教师,深受妥瑞氏症所扰,电影描述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误解和委屈,最终成功带领放牛班走回学习的路上。
  • 《布鲁克林孤儿》(2018)1950 年代,一位患有妥瑞氏症的私家侦探为了遭到杀害的心灵导师兼挚友而开始在纽约市四处追查。
  • 《快乐王子》(2020)男主角患有妥瑞症。

思觉失调类群和其他精神病症(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编辑]
妄想(Delusions)
[编辑]

大约 80%的思觉失调症患者存在被定义为固执的(Fixed, 即执念,即使面对压倒性的相互矛盾的证据仍坚信不移)、错误的信念之妄想。由于意识到生病的能力(病识感,Insight)可能受损,思觉失调症患者常常对他们的幻觉有妄想解释,导致人际关系、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

妄想症的成因可被分为两大类:

  • 生理因素:脑瘤、内分泌疾病、血清素异常、家族病史等都可能造成幻想。
  • 心理社会因素:社交孤立、低社会成就、社会中相对弱势的人较容易透过妄想来满足个人欲望,久而久之将有机会罹患妄想症。

被归类为奇异或非奇异:

  • 奇异妄想:即它们不可能是真实的(例如与物理定律相矛盾)。基本概念可以以不寻常的方式描述。例如:患者相信外星人已经为其复制了一个完美的身体,但是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摘下自己的头,这样他的灵魂才能进入新的身体。
  • 非奇异妄想:虽然不是真的但可以理解,并且有可能成真的妄想。例如,美国国税局因为患者没缴税而跟踪他。

而妄想的种类非常多,大致归类为关联妄想(Ideas of reference)、自大(Grandiose)、偏执(Paranoid)、虚无(Nihilistic)和爱恋(Erotomanic)的妄想:

  • 关联的妄想:认为随机或中性事件不是随机或中立的,而是以特殊方式涉及患者本身。常见的关联思想包括相信电视或广播中出现的某些单词或播放的歌曲目的是在向患者传递特殊信息。
  • 自大的妄想:相信自己特别伟大或具有某种特殊力量,例如是总统或玉皇大帝。
  • 偏执妄想:在临床上很重要,因为患者可能会因此拒绝与评估或治疗合作,并且增加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例如成为无家可归者或离群索居。
  • 虚无主义:比较罕见的一种,患者相信自己死了,或自己的身体正在崩溃或根本不存在。
  • 爱恋妄想:患者错误地认为他/她与某人有特殊关系。这些妄想可能导致法律问题,例如:限制令和非法侵入指控。
幻觉(Hallucinations)
[编辑]

幻觉是一种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的感知,它具有真实感知的特性。幻觉可以发生在任何感觉模式中,可以是听觉(Hearing)、视觉(Visual)、躯体幻觉(Somatic hallucinations)、嗅觉(Olfactory sensation)或味觉(Gustatus)、体感、本体感觉、平衡觉、伤害感受(Nociception/nocioception)、温度感受(Thermoception)和时间知觉等。而幻觉可能与吸毒、睡眠剥夺、精神病、神经系统疾病和震颤谵妄有关。

  • 幻听:最常见的,统计约有 40-80% 的思觉失调患者有幻听症状。虽然幻听经常是语音,但它们也可以采取其他声音的形式,如音乐,身体噪音或机械。一些患有思觉失调症的人将声音描述为来自头部内部,而其他人可以指出发出声音的特定外部位置。幻听通常是疾病表现中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最好的,许多思觉失调症患者表示抗精神病药物“减少了这些幻觉的音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幻听。病患对高频率、长时间的幻听会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但若是和认识的人有关的,就会有比较正面的感觉。
  • 幻视:思觉失调患者一般较少出现幻视症状。幻视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一些物件、人或图案等。例如患者或会在家中看到一个并不存在、别人也看不到的人。除了因思觉失调,幻视可与其他原因有关。简单幻视(如形状、颜色),多与脑部受外来疾病广泛影响有关,如病毒感染、脑炎、脑膜炎、血糖过低或血氧过低。但复杂幻视则与神志不清或思觉失调有关。研究显示,当幻视越简单,问题越接近脑部原始视觉区域,亦即较不会是思觉失调。
  • 幻触:在没有真正触觉刺激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触觉上的幻觉。这些患者可能会感受到有一些东西在身体上移动或在接触自己的身体。例如患者或会感觉到有昆虫在自己的皮肤上爬行但见不到这些昆虫、自己身体的器官在移动,或有人在触碰自己的身体等。

嗅觉和味觉幻觉则尚未得到系统研究。

解构(Disorganization)
[编辑]

思觉失调症是一种思维障碍。患者可能单独或同时在行为与思维方面表现出混乱。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解构的行为,而必须从患者的言论中推断出其无组织的思想。脱节、无逻辑的语言反映了患者思想组织的中断。解构的症状与幻觉的严重程度无关。最常见的异常言语形式是离题言语(Tangential speech)和间接言语(Circumstantial speech),而更严重的思维障碍包括脱轨(Derailment)、创造新词(Neologisms)和单字沙拉(Word salad)。

  • 离题言语:患者思绪漂移讲话没有重点而且离题,通常做为思觉失调、痴呆、谵妄的正向症状,程度上比间接言语严重但比创造新词和单字沙拉轻微。
  • 间接言语:患者会讲很多细节但终会以一种明显迂回的方式回到谈话主题。
  • 脱轨:患者突然切换主题,没有任何逻辑或预兆。
  • 创造新词: 创造出新的、特殊的词意。
  • 单字沙拉:单字被放在一起却没有任何明确的含义。

思维瓦解须由病患的话语中去判断,病患会答非所问、乱跳话题,可能让人无法理解。由于轻度的症状十分常见且没有特异性,症状需要够严重才有办法与之沟通治疗,而不同的语言背景也会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 解构行为 (包含紧张性行为):有许多的表现方式,造成各种问题,导致难以有正常的日常生活。
  • 紧张性行为 (Catatonic behavior):主要是对环境的反应力降低,使其和外界格格不入,表情痛苦、凝视、重复的刻板印象等症状。在其他的心理疾病也会发生。
正性症状(positive symptoms)
[编辑]

正性症状指的是在一般人上不会存在的症状,通常患者会丧失现实感,例如妄想及幻觉,内容常与患者的文化背景有关。 实例:

  • 基督徒或在基督教文化成长之人,正性病征的内容更容易与迫害或宗教有关。
  • 过去共产主义时期的南斯拉夫 Yugoslavia (1941-1980),宗教受到压制,和宗教迫害有关的纪录较少。共产时期结束后,人们得以信仰宗教与进行膜拜等相关仪式,此类型的妄想又增多。
  • 在日本,更多人有受到不明侮辱或毁谤的被害妄想。
  • 在巴基斯坦,大部分的妄想则围绕在亲戚及邻居的偏执。
  • 在电视机与收音机发明之后,人们开始产生“借由这些物品被控制思想”的妄想。
负性症状(Negative symptoms)
[编辑]

负性症状指一般功能的“缺失或减少”,如情感表现平板(冷漠、不说话、孤僻)、失语、动机低落等,其症状虽不如正性症状明显,但药物治疗成果却较差。而负性症状会随时间逐渐增多。负性症状可能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的。

原发性、持续的负性症状是思觉失调症的核心特征; 它们也被称为缺陷症状(Deficit symptoms)。原发性负性症状对药物治疗非常顽固,但与患者的社会功能密切相关。负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扭曲现实的正性症状(即幻觉和妄想)无关。患者可能有负性症状并且同时表现得很疯狂,或者单纯只有缺陷症状。

负性症状也可能继发于疾病或其治疗的副作用。例如,偏执可能导致社会孤立,抑郁可能导致失能。没有表情可能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束外副作用(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 独立于原发和继发区别,负性症状可分成两个组成部分:表达减弱(Diminished expression symptom)群与无动机冷漠(Avolition-apathy)群。认识到这两个群的存在可以帮助描绘思觉失调症的病理生理学和新疗法的发展。

思觉失调症的负性症状
负性症状群 负性症状 表现
表达减弱 情感减退(Affective flattening) 不变的脸部表情
很少自发运动
很少使用有意义的手势
无眼神交流
无情感反应
讲话缺乏音调变化
失语症(Alogia) 寡言
思考阻滞
对话反应延迟
无动机冷漠 冷漠(Apathy) 仪容、卫生变差
缺乏责任感
失能(Anergy)
无社交/无快感(Asociality/Anhedonia) 同侪疏离
对刺激活动没兴趣
对性的兴趣不大
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很少甚至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负性思觉失调(Deficit schizophrenia)虽然不是公认的 DSM-5 思觉失调症亚型(Subtype),但具有显著的负性(或缺乏)症状的思觉失调症患者似乎代表了一个独特的亚群(Subgroup)。与非负性思觉失调相比,患有负性思觉失调症的患者不太可能出现具有高情绪含量(例如嫉妒)的妄想(Delusional disorder),也少见忧郁症或药物滥用的共病。被归类为负性思觉失调的患者最难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改善和恢复。

诊断困难:然而正性症状与负性症状的区别并不如上述所言,容易从目标对象的外在行为进行判断,因为正性症状与负性症状都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根据目标对象与其他一般人的行为进行比较而得的判断,不过目标对象本身的性格却没有被考虑进去,因此可能会产生程度上的偏差。或许有人会觉得妄想、幻觉这种表现是属于较为异常的情形,所谓个人的性格是相对较为中性的因素,应该不会干扰太多。就此方面来说,或许在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身上是成立的,但是在轻度的精神疾病患者身上,表现出的情形可能就只是较为躁动或是较为沉默。因此,若是将性格的因素考虑进去就会难以界定其正性症状与负性症状的程度为何。

此外,精神疾病患者通常不会只患有一种疾病,而可能同时患有忧郁症与躁郁症之类的。此时因为症状的叠加,这个的正向症状与那个的正向症状杂合在一起表现,又会使得在疾病的判定方面有所困难。而且即使是同一个症状,在放到不同人身上的时候也会有所差异,再加上正性症状与负性症状并非无时无刻都会表现,有时是其中一种疾病的正性症状表现,等它消去后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一种疾病的正性症状,或是两者的叠合。以上各种情形,在在显示出正性症状与负性症状的区别困难,以及在投药上究竟应该针对何者去处理,而此药所造成的反向影响,例如:药如果抑制如幻听的正性症状,可能会出现呆滞等负性症状,亦须被考虑进去。

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s)
[编辑]

认知障碍是指一个人在记忆、学习新事物、集中注意力或做出影响其日常生活的决定方面出现困难。认知受损的程度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在轻微受损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开始注意到认知功能的变化,但仍能够进行日常活动。严重程度的受损可能导致失去理解某事物的含义或重要性以及说话或书写的能力,从而导致无法独立生活。[13]

思觉失调症中似乎受影响最大的认知部分如下所述。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认知障碍是否反映了多种独特的损伤,或是一个广泛性损害影响多个认知部分。

  • 处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
  • 注意力(Attention)
  • 短期记忆(Working memory)
  • 语言学习和记忆(Verbal learning and memory)
  • 视觉学习和记忆(Visual learning and memory)
  • 推理和执行功能(Reasoning/executive functioning)
  • 言语理解力(Verbal comprehension)
  •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这些损伤反映在思觉失调症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试中。平均而言,思觉失调症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试表现比健康对照者的表现低一到两个标准差。如果患者在任何给定的神经心理学测试中表现正常,那么他生病前的表现很可能高于平均水平。与年龄、教育和智商(IQ)的控制组比较看似没有认知障碍的思觉失调症患者,实际上可能表现出记忆和处理速度的独特损害模式。

一般上认知障碍性疾病分为从轻度至严重的四个阶段如下[14]

认知障碍阶段
阶段 症状叙述 持续时间
无认知受损(No Cognitive Impairment) 个人认知无下降,也没有下降到需要依赖其认知能力的复杂技能。

NCI阶段表征了正常老化的患者,以及那些患有认知受损性疾病但不严重到足以导致这些能力任何改变的人。

平均持续时间为30年
主观认知受损(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 主观感知、功能能力开始下降,但不妨碍个体执行任何日常活动或最复杂的活动。患者会意识到某些能力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补偿以执行它。

SCI阶段表征了正常老化的患者以及那些由于认知障碍而逐渐受损的人。

平均持续时间为15年
轻度认知受损(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主要认知能力(如语言、记忆、推理、判断或感知)下降,非由正常老化所致。在认知严重程度的MCI阶段,个体可以独立驾驶、购物、烹饪、支付账单、管理财务、做家务和其他不需要学习新信息的熟练技能。

MCI阶段在正常老化的患者中不可见,是由一个或多个认知障碍引起的。

平均持续时间为7年
失智症(Dementia) 为MCI阶段后的严重认知障碍性疾病。失智阶段的患者在执行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下降,这些活动包括烹饪、购物、开车到熟悉的地点、支付账单、做家务或家庭维修、进行熟悉的爱好或消遣。失智阶段的进展将影响更多的熟练技能,称为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包括洗澡、穿衣、计划排尿或排便,以便及时到达马桶。失智最终会进展到影响行走、说话、吞咽以及控制躯干、颈部和面部。

失智阶段在正常老化的患者中不可见,是由一个或多个认知障碍引起的。

平均持续时间为7年

认知障碍通常发生在正性症状发作之前。首次发生思觉失调症患者的认知表现的损害程度通常与多次发作患者的程度相似。在思觉失调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可以观察到相同的认知障碍模式,尽管他们的损伤程度较轻。在一项对只有一人发病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中,发病者在记忆力和警觉性方面的表现比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表现更差。

虽然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药物会损害认知能力,但思觉失调症记忆障碍的报道往往早于药物治疗的出现。治疗和未治疗的思觉失调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模式相同。

  • 相关电影:
  • 《瀑布》(2021)故事讲述患有思觉失调症的妈妈,与女儿在相爱相杀的相处中,重新找回爱与连结;为了更深刻诠释精神疾病患者,主角为此到精神病房与病友互动,倾听他们的人生。
  • 相关剧集:
  • 《我们与恶的距离》(2019)虽然思觉失调症并非这部作品最受到讨论的重点,但展现出思觉失调症患者与其身边的人的互动,用理解温柔的眼光,呈现出其所面临的困境。
忧郁症
[编辑]

忧郁症(Depression)是思觉失调症患者的常见临床特征。与没有忧郁症的思觉失调症患者相比,忧郁症与不好的病程和较差的预后相关。思觉失调患者忧郁症的鉴别诊断很复杂,其中包括抗精神病药物的忧郁样锥体外副作用症状、思觉失调症的负性症状和患者身体状况(如药物酒精滥用、严重贫血、感染等等)。除了彻底的评估,尝试性治疗可用于区分这些病症。

思觉失调症患者忧郁症终身患病率的估计差异很大,基于不同的研究特征,包括不同的忧郁定义、患者设置和观察持续时间,可以是 6% 到 75%。总体而言,研究发现形式上的患病率约为 25%,远高于一般人群的忧郁率。
思觉失调症忧郁症的形成因素包括忧郁症家族史、家庭和个人对生活成功的高度期望、严格的家人态度、家庭情绪表达高、耻辱感(Stigma)、智力和病识感(Insight)、多次住院治疗、近期出院、缺乏或丧失心理社会支持或丧失自尊。
思觉失调症中发生的忧郁症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概念化。包括忧郁症作为思觉失调症本身的潜在精神病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系列病理学光谱,从一个极端的“纯粹情感”延伸到另一个极端的“纯粹精神病”,或是情感和精神病理学在同一个患者身上的共同发生。
术语“忧郁症”用于描述几种不同的现象。它可以指一种情感、症状或综合症。
  • 作为一种情感(Affect),“忧郁症”是指短暂情绪低落的非病理性感觉状态。
  • 作为一种症状(Symptom),“忧郁症”是指情绪低落的夸张感觉状态,所谓夸张的表现指没有足够的刺激、比适当的更严重,或持续时间超过预期的反应。
  • 作为一种综合症(Syndrome),“忧郁症”是指一种持续的临床症状,其特征是情绪低落或快感缺乏以及诸如低能量、自责、集中力下降、悲观、内疚、缺乏自信、睡眠或食欲紊乱、精神运动亢奋或退化、自残、死亡和自杀的想法。
忧郁症状可能发生在急性精神病发作期间或随后发生。当在急性精神病期间发生忧郁时,其表现通常不如精神病症状那么显著,因此可能不太明显。在急性精神病发作过程中发生的忧郁经常发生,而且因为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消退。然而有时候随着精神病的改善,忧郁综合症可能持续存在。
已发现忧郁症与思觉失调症中的各种不良结果相关,包括更高的复发率和早期再住院率、更长的住院时间、更严重的症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更差、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社会和职业功能受损更多、个人痛苦更多、家庭和社区负担增加以及更多涉及永久性丧失或其他不利生命事件的生活事件。思觉失调症的忧郁与自杀未遂和成功自杀的比率增加有关,后者估计在 4% - 12% 之间。
焦虑症
[编辑]

焦虑症症状:

  • 思觉失调症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急性精神病发作期间)
  • 潜在内科问题的结果
  • 药物副作用

和单纯焦虑的情绪不同,焦虑症导致的不只是暂时性的紧张或害怕,在焦虑症的患者身上,焦虑的情绪可能不会淡去,甚至会恶化。高水平的焦虑症状或焦虑症的存在与思觉失调症较严重的正性症状、社交退缩、抑郁、绝望、自杀率增加、社会功能较差等有关。关于思觉失调症焦虑的病理生理学知之甚少。影像学和解剖研究表明,主要神经传递物质如多巴胺(Dopam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和血清素(Seretonin)的失调可能导致思觉失调症中的焦虑症状。一项研究发现思觉失调症和焦虑症共患者的灰质体积减少,与思觉失调症患者相比,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中最为明显,焦虑症患者的体积则与该样本中的对照组相当。思觉失调症患者焦虑的症状可能继发于思觉失调症或独立于精神病。作为次要症状的焦虑是精神病发病过程的组成部分,例如一个有可怕幻觉和妄想引起之焦虑的患者。随着精神病的改善,例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继发的焦虑通常会趋于改善。焦虑可能在思觉失调症发生之前出现,或者可能在没有精神病的情况下持续存在。焦虑通常是导致思觉失调症的前驱症状的一个特征。研究表明,焦虑症普遍出现在患有思觉失调症的早期的个体。焦虑可以独立于思觉失调症,也可以共存的综合症或病症的形式存在。几种焦虑症之区别特征描述如下。症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严重痛苦或损害才能诊断为焦虑症。

  • 强迫想法:持久、侵扰性而无意义的想法或图像。
  • 强迫行为:对重复的、刻板的行为的渴望或冲动,用以缓解强迫想法造成的焦虑。
  • 恐慌症:突然发生强烈的忧虑、恐惧或恐慌,伴随着特定的情绪、认知和身体症状(例如心悸、呼吸短促)的突然发生。
  • 创伤后压力综合症:侵入性思维、噩梦和过去创伤事件的回想、不愿提起创伤、过分警觉、过度的惊吓反应和睡眠障碍。
  • 特定恐惧症:对特定对象、活动或情境的明显、不合理而持久的恐惧,因此会主动逃避或承受强烈的焦虑与痛苦。
  • 社交焦虑症:在社交或表现情境中对尴尬和羞辱的不合理恐惧,导致患者逃避或强烈地焦虑。
  • 广泛性焦虑症:过度焦虑和担忧、疲劳、肌肉紧张、记忆力减退或失眠。

在概念上和临床上,特定焦虑症可以与思觉失调症的精神病症状呈现不同程度的重叠。例如,恐慌和偏执都涉及极端的恐惧状态。有人提出,焦虑发作期间的情绪风暴可以刺激思觉失调症患者扫描他的环境,寻找可以证明焦虑的危险。一个偏执的个体可能会在他或她的环境中体验到对危险的夸大感知,增强恐慌发作的极度焦虑。强迫症的强迫想法可能在概念上与思觉失调症的妄想重叠,不是妄想的不正确性而是患者无法从他的思想中移除妄想,导致患者的大部分痛苦和功能障碍。

强迫症
[编辑]
简介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全名为强迫性精神官能症。已有研究指出,强迫性相关疾病(即强迫症,OCD)、强迫性人格障碍和思觉失调症伴随有强迫症状的发病,在思觉失调症患者中似乎更为普遍。此发现为强迫性疾病作为独立的共病(Discrete comorbid)提供了支持。然而,这些研究样本较小,且尚未对其他焦虑症进行类似研究。
症状
罹患强迫症的人会陷入一种无意义且令人沮丧的重复想法与行为当中,但无法摆脱。强迫症的表现可以从轻微到严重,但若症状严重且未接受治疗,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学业,甚至日常生活。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重复且过度的清洁与检查行为,例如遇到手上有油污时便产生强烈的清洁欲望。正常情况下,大脑会在完成动作后减少欲望,但患者却无法从中获得满足,导致欲望持续。其他常见的重复行为包括洗手、计算、检查门锁是否上锁、强迫他人、追求完美、重复执行特定动作、要求物品按特定方式摆放或排序等。

其他主要的症状大致可分为两类:

  • 强迫思考:
强迫症患者常有重复的想法、影像或冲动。例如持续害怕自己或心爱的人会受到伤害﹔认为自己得到可怕的疾病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者超乎寻常的做一件事,并将它做得过度正确,这些现象都是很普遍的。病人不断地经验到一种困扰的想法,例如︰“我的手好脏,我必须去洗手!”、“我可能没关瓦斯!”或“我会伤害我的小孩!”。这些想法都不是个案本身想要的、那是不愉快的,会产生很高的焦虑。
  • 强迫行为:
在强迫思考之后,强迫行为也会随之产生。强迫行为可以暂时降低强迫思考带来的焦虑,但是也因此而不断地强化个案去执行强迫行为的动机。最常见的强迫行为是清洗与检查。其他症状包括︰算数字、收集物品、物品排列的整齐性。这些行为一般是想免除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或者无法摆脱不合理的责任感。某些人会有重复的仪式行为,这会暂时降低病人的焦虑,但是无法解决强迫症所带来的无限循环。
病因
强迫症的起因尚未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由于同卵双胞胎比起非同卵双胞胎更容易罹患强迫症,因此部分原因推测可能是遗传因子所导致。强迫症的风险因子包含儿童时期可能有受虐经验,或是特定事件造成的压力,部分病例曾记载患者在罹患某种传染病后,才出现强迫症的行为。另一说认为强迫症的成因主要是体质因素,也就是脑部头状核、眼前额叶的部位有病灶,以致对很多讯息的过滤过分仔细,导致讯息塞车无法通行。所以很多强迫症患者,会不断地重复检查,无法快速完成工作。
治疗
  • 药物治疗:
常见使用的药物包括 Clomipramine (Anafranil);Fluvoxamine(Luvox);Sertraline(Seroxat);Fluoxetine(Prozac)这些药使大脑中血清素(Serotonin)的浓度产生变化,而降低强迫症状。然而,单一药物是很难使所有症状去除的,必须并用其它治疗方式来使病人对其症状有更好的控制。
  •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以此时、此地的练习来去除不必要的行为,目的为让病人处于那些害怕、焦虑的情境当中,然后鼓励病人对抗那些因害怕或紧张所致的强迫行为,也就是所谓的“暴露和不反应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当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强迫症病人便会意识到即使不做强迫型为、也不会有害怕的事物产生。另外也可以使用“思考中断法”(Thought stopping),也就是在出现强迫意念时,就以其他想法来代替或阻止思想,分散注意力以中断强迫思考,如在手腕上绑一条橡皮筋,当出现强迫意念时便拉扯橡皮筋以中断思考。
  •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辅佐工具,其中以多家庭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较有效。这是由家人及病人参与,为了了解强迫症及其家属在一定时间内组成的团体。在此,提供了家属与病人多相处少交恶的机会,且对强迫症更加了解,分享相似的经验,并讨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某些时候也可以做个别家庭治疗,治疗者可促使家人与病人一起努力以改善家庭关系,减少冲突,维持居家生活。借着沟通的改善及建立彼此了解,更可减少强迫症状。
  • 心理治疗:
部分强迫症患者可经由个人心理治疗而痊愈,借由会谈的方式,治疗者与患者共同探讨其内心的世界及矛盾和症结,帮助患者自我了解,进而改善其症状。但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做心理治疗,须经由专业医师评估后转介。
躁郁症
[编辑]
主页面:双相情绪及其相关疾患
又称为“双极性情感性精神病”(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情绪失调的精神疾病,情绪经历包括亢奋期(躁期)和抑郁期,是主要精神疾病中历史最悠久、发病时间最年轻的疾病之一。情绪亢奋期(躁期)可分为“狂躁”或是“轻躁狂”,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于狂躁期,患者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于抑郁期,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病史长达 20 年以上的患者,其自杀风险超过 6%,自残风险则约 30-40%。躁郁症也常伴随焦虑症以及药物滥用等心理问题。
  • 成因:躁郁症的成因目前还尚未有明确的判定,与躁郁症相关的脑部病变比较少,并不如思觉失调症那么强烈,但是在少数患者身上,仍可出现脑室扩张、脑皮层萎缩的现象。可以确定的是影响因素包含先天基因(遗传)以及后天环境(压力),但目前还尚未找到主要影响的基因。还有如长期压力和童年受虐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致病。
  • 分类:躁郁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症状大致相同,而主要的差异为表现形式的不同:
  1. 第一型躁郁症: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抑郁与躁狂同时发作或于短时间内迅速交替,或是同时表现发作至少两周以上。
  2. 第二型躁郁症:主要表现形式为抑郁和躁狂交替,但是通常有一者的发作时间持续较长,例如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以上。若患者家属当中有罹患躁郁症(第一型)的患者,罹患第二型躁郁症的比例会增加。此类患者在重度忧郁期间,最好不要使用抗忧郁剂,否则会有躁狂发作的危险,即使要使用,也最好并用锂盐与抗癫痫药物。
  3. 环形心境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表现为长时间的心境不稳定,期间有若干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且没有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的严重度和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重度)的标准,可伴有正常心境间歇期。
  4. 青少年躁郁症,多是从一种轻微情绪交替违常引起。简单来说,情绪违常跟躁郁症一样具有“情绪愉悦、亢奋”与“情绪低落”两种状态交替的特征,但强度不及躁郁症的标准。一定比例之拥有循环情绪病征的儿童,在青春期会转变成躁郁症。
  • 症状周期
  • 躁期(manic episode):在躁期时,患者会产生极度愉悦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能被当事人形容为兴奋的、有活力的、满足的、狂喜的及冲动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会表现出与亢奋情绪相关的行为,包括自我膨胀、精力旺盛、多话、性欲增加、失眠(睡眠时间缩短,但却仍然拥有旺盛的精力),并且会产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机感降低的情形。实际上,许多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增加,水平也会特别高。
有些人很幸運地,一生長期處於輕躁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造成任何令當事人無法忍受的不便,則不需要治療,嚴格來講也不被視為疾病,但仍舊被歸類為躁鬱症的一種形式。這種精力充沛的人常常變成所謂的工作狂。輕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會因為自制力降低而揮霍金錢、亂交朋友,或者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以及危險的投資。也有可能因為情緒太過亢奮而失去自制力,導致亂發脾氣或講話不經思考,而在行為或言談間傷害到身邊的人,例如突在公眾場合無緣由地對陌生人說出可能帶有戲謔、嘲諷,甚至挑釁的言語。躁狂則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產生幻覺,從而妄想及認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緒與幻覺中產生暴力或者自殘行為,有時也會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動或者決定。躁症若沒有被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反之,若在發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護患者的社會功能,使受到的損害儘量小。
  • 轻躁(hypomania):在轻躁时,患者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且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许多病患会留恋处于轻躁期的感觉。实际上,许多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在处于轻躁时期的作品产量会提高,质量也会特别好。 有些人很幸运地,一生长期处于轻躁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任何令当事人无法忍受的不便,则不需要治疗,严格来讲也不被视为疾病,但仍旧被归类为躁郁症的一种形式。这种精力充沛的人常常变成所谓的工作狂。轻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会因为自制力降低而挥霍金钱、乱交朋友,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以及危险的投资。也有可能因为情绪太过亢奋而失去自制力,导致乱发脾气或讲话不经思考,而在行为或言谈间伤害到身边的人。
  • 狂躁(severe mania):在狂躁时,患者的认知能力会受到损害,并可能产生妄想、幻觉和认知扭曲。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绪与幻觉中会产生暴力或自残的行为,有时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行动或决定。 躁症若没有被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反之,若在发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最小的损害
  • 郁期(Depressive episode):在郁期时,患者会感到忧郁,包括闷闷不乐、伤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悲痛、自我厌恶、内心空虚等。如果进入重郁,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动力。郁期的行为视轻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讲话、饮食不振、睡眠时间变短、经常性地哭泣、自暴自弃、产生想自杀的念头,或者将自杀付诸行动等等。
  • 治疗:躁郁症治疗包含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和部分的抗癫痫药物和多巴胺抑制药。至今为止,躁郁症尚未有一套有效根治的治疗方法,仅能够透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情绪起伏的强度。
说明
躁郁症 是一种情绪失调的精神疾病,情绪经历包括亢奋期(躁期)和抑郁期,是主要精神疾病中历史最悠久、发病时间最年轻的疾病之一。
成因 先天基因(遗传)以及后天环境(压力),但目前还尚未找到主要影响的基因。还有如长期压力和童年受虐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致病。
分类 1. 第一型躁郁症

2. 第二型躁郁症
3. 环形心境障碍
4. 青少年躁郁症

症状周期 躁期:轻躁、狂躁、郁期
治疗 躁郁症治疗包含心理治疗以及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目前未能根治,仅能够透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情绪起伏的强度。
社会污名(Stigma)与自我耻辱
[编辑]

  在评估和持续临床照护过程中,临床医生可以成为患者和家属的同理心和教育的重要来源;换言之,在治疗机构中工作以及社会结构都会使行动者和受污名者产生连结。除了治疗症状和药物副作用外,患者可能需要协助应对残疾、相关的损失以及与思觉失调症诊断带来的耻辱感。根据Ervin Goffman的《污名:管理受损身份的笔记》一书中指出,这些持续和病患接触的人可被称为知情者。这些知情者们是社会认定的正常人,但在上述的特殊情境中使其能够深谙受污名者的生活并且能够同理之。知情者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可,也拥有一定程度的连带成员资格(courtesy membership)。受污名者在知情者面前,并不需要控制自身污名之外显或内隐特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知情者面前会被视为正常人。并且,污名影响会像水波一般扩散,但强度也会递减。

  思觉失调症患者经历他人污名化的态度是常见的,并且可能被内化,导致“自我污名化”内化的耻辱感可能与疾病的直接影响一样具有破坏性,在一项对 78 名思觉失调症患者进行为期五个月的纵向研究中,自我污名化患者对职能治疗的反应较差。又有对105 名思觉失调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的研究发现,自我耻辱感是治疗顺从性降低的预测因子。

  同时,也因为精神病患的污名是后天取得的,不同于自生命阶段之初就和污名共处的污名者,其需要彻底重组过去对于一般社会的认知、以及重新适应他者对自我的想像。在自我重新辨认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对自我的非难。

   關於精神病去汙名化的內容,報導者曾經出過一本名為《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內容集合了多篇與精神疾病有關的報導,如玉里社區問題,龍發堂事件解散後所造成的影響等等,而這本書的書名「成為一個新人」,則是來自已故作家林奕涵於其婚禮上的致詞:

“如果今天婚礼我可以成为一个‘新人’,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一个对他人痛苦有更多想像力的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人。”,同时在这场致词中她也提到了精神病污名化索贿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患者无法正大光明的接受治疗、被人认为在找借口等。而关于这篇婚礼的致词亦收录于此书之中。

神经障碍(Neurological disturbances)
[编辑]

  神经系统的“软件征”(Soft signs)涉及感觉整合、运动协调和连续性的微小损伤。例如左右混淆、图写感丧失(Agraphesthesia,闭眼状态下无法识别书写在手部皮肤上的字母或数字),以及立体失认症(Astereognosia,仅通过触摸无法识别熟悉的物体)。   在思觉失调症的观察中,这些神经系统软件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将某些症状与神经系统软件征联系起来,即感觉统合问题与负性症状、思维解构和认知障碍有关;而复杂运动行为的序列受损与思维解构有关。而患者中容易观察到的大多数神经系统紊乱可能是由药物引起的。例如抗精神病药多巴胺阻滞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EPS),其详细症状为:

  1. 震颤
  2. 运动迟缓
  3.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
  4. 静坐不安(Akathisia, 主观躁动或实际烦躁不安)
  5. 迟发性(Tardive, 意为“晚期”)运动障碍(Dyskinesia, 包括异常口周及其他运动),其中运动障碍包括:
    1. 假性帕金森病(Pseudoparkinsonism)
    2. 舞蹈运动(Choreiform movements)
    3. 肌阵挛性抽搐(Myoclonic jerking)

这些的迹象早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前就被观察到,至今仍常见于思觉失调症的描述中。另外,在思觉失调症中紧张性抑郁障碍(Catatonia)可以表现为极端的负性,例如无运动动机而呈现木僵(Stupor)或缄默症(Mutism)。它也可以是正性的,例如过度无目的的运动。

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disturbances)
[编辑]

  思觉失调症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和高血压(Hypertension)有关。来看看思觉失调症与糖尿病相关的研究。一项统合分析对 731 名首次发作思觉失调症的患者的葡萄糖稳态进行的 16 项病例对照研究,并与 614 名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到较高水平的空腹血糖(Hedges g = 0.20; 95%CI 0.02-0.38)和空腹血浆胰岛素(0.41; 95%CI 0.09-0.72)以及较低的葡萄糖耐受性(0.61; 95%CI 0.16-1.05),与对照组相比,思觉失调症患者的胰岛素抗性(0.35; 95%CI 0.14-0.55)更高,而HbA1c 水平在两组之间则没有差异。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关,是葡萄糖稳态改变使思觉失调症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此外还有来自抗精神病药物发展前时代和胰岛素昏迷治疗的证据表明,思觉失调症本身与胰岛素抗性有关。
  尽管许多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代谢紊乱,包括体重增加和糖尿病,思觉失调症患者往往还有其他风险因素,包括久坐和吸烟的生活习惯。与一般人群相比,思觉失调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减少了十多年,这种过高的死亡率主要由心脏病引起。

病原学解释(Pathogenesis)
[编辑]

  尽管发病机理未知,但多数科学家认为思觉失调症是一种由多个有类似症状和体征的疾病构成的综合症。这种异质性使得阐明这些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因素变得复杂化。思觉失调症似乎是一种只属于人类的疾病,因此限制了动物模型的效用。毫无疑问,思觉失调症来自基因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但即使是将遗传与环境风险因素区分开来的尝试也可能是人为的,因为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例如表观遗传学。

  • 遗传风险:近年有许多精神科研究显示,思觉失调症与遗传颇有关联。若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中有一人患有思觉失调症,另一人患有该并的几率约为 40%至 50%,且未受影响的同卵双胞胎的后代罹患思觉失调症的风险也会增加;异卵双生的双胞胎则大约 10%至 15%;一般家庭内的子女罹患的几率约为 9%。另外,也有学者发现,父母之中有一人患有思觉失调症,其子女也有 13%的几率罹患此疾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是思觉失调症患者,则其子女有 46%的几率罹患此病。以上研究结果显示思觉失调症有强烈遗传倾向,但是同卵双胞胎并非 100%的发病率显示其仍有非基因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若一个人原先已具有该病的遗传因子,后来在生活历程中遭受太大的生活压力,则比较容易患有此症。另外,也有学者发现,母亲在怀孕前三个月生受伤或感染病毒,则所生下的子女则容易患有思觉失调症。
  • 基因研究:尽管存在大量遗传风险因素的证据,但尚未发现涉及思觉失调症病因的特定基因。人类基因组的解码允许科学家研究基因变异与疾病的风险或发生之间的关联,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思觉失调症的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结果支持多基因模型,多个基因效应的累加导致该病症。在 GWAS 中已经测试了多达 500,000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思觉失调症的关联,而在一项超过 35,000 例病例和 110,00 例对照的研究中,发现 108 个 SNPs(w:单核苷酸多态性 ,研究方法见 GWAS 的连结)与思觉失调症有显著关联。鉴定的遗传基因座支持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和谷氨酸参与思觉失调症的病理生理学。该研究还支持了先前的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与思觉失调症之间存在关联。2016 年对 MHC 基因座的研究表明,补体成分 4 等位基因 A(C4A)的表达与患思觉失调症的风险成正比。然后在小鼠模型中测试 C4 表达和活性,显示其与脑突触的青春期修剪有关。这些发现与思觉失调症患者中观察到脑部神经毡区域减少的突触和树突密度一致。 描述思觉失调症遗传学的另一种尝试是评估拷贝数变异(CNVs, copy number variants),意思是已被复制或删除的基因。思觉失调患者的 CNVs 比例较高。与思觉失调症相关的最常见的 CNVs 是 22 号染色体长臂(22q11)的缺失。
  • 母体的影响:几个在出生前后发生、而会使新生儿日后得到思觉失调症的风险加倍的问题,被合称为产科并发症(Obstetrical complications),包括:出血、早产、母子血型不兼容(ABO incompatibility)、胎儿缺氧和母体感染。在一项根据医院记录进行的研究中,荷兰(1944~1945)和中国(1959~1961)在饥荒期间妊娠时,其后代的思觉失调症风险约上升一倍,实验结果表示孕妇营养是思觉失调症发展的一个因素。而其他与思觉失调症的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意外怀孕的产物和父亲在产前死亡。以上研究透露产前压力增加是思觉失调症潜在的危险因素,动物模型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些支持。
  • 感染: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传染因子可能作为思觉失调症发展的潜在危险因子。
  •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流感流行期间出生的人群中思觉失调症患病率增加。
  • 在冬末至早春出生的人中,思觉失调症的风险增加可能反映了产前神经发育过程中母体暴露于流感病毒的情况。
  • 已发现针对寄生虫弓形虫的高母体 IgG 抗体会使后代发生思觉失调症的相对风险增加约 60%至 70%。
  • 关于单纯疱疹病毒 2 型母体感染是否会增加思觉失调症风险的研究各不相同,一些研究发现风险增加 60%至 400%以上,而其他研究则未发现风险增加。 与思觉失调症相关的其他感染因子对受影响个体似乎在胎儿期以外具有影响。例如:
  • 弓形虫的母体 IgG 水平较高与母亲自身思觉失调症的后期发展有关。
  • 思觉失调症患者的麻疹抗体较高,尤其是最近发生精神病的患者,而非对照组。
  • 儿童时期导致住院治疗的细菌感染与思觉失调症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 感染增加思觉失调症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种风险与感染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直接损害有关。一项将儿童脑膜炎住院患者与儿童胃肠炎住院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比较的研究发现,两者将来因思觉失调症而住院的风险没有差异。更可能的解释是,某些感染会引发母体的免疫反应,这种母体的发炎物质会通过胎盘进入发育中的胎儿,从而损害血脑屏障并使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蛋白发生交叉反应的抗体进入发展中的神经系统。早期儿童感染也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并导致炎症加重的一般状态。
  • 发炎:增加的免疫系统活化导致血中更高水平的促发炎细胞因子(Cytokine)。在思觉失调症患者中经常观察到较高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因子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或通过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局部产生,并可能导致精神病的发生、恶化或认知障碍。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可能部分由这些药物的抗炎作用产生,这些研究结果部分地刺激了抗炎药物治疗精神病的临床试验。与思觉失调症患病率较高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
  • 大麻(Marijuana)使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使用大麻是精神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的初步结果尚无定论,因为患有精神病的人,甚至在被诊断出来之前,都可能已经在使用大麻。这反而表明精神病是使用大麻的危险因素。但是数百人接受良好控制的前瞻性研究,支持了大麻使用是精神病的危险因素。大麻带来的风险增加取决于其他风险因素,如家族史,但一般报告的胜算比为 2.2 至 2.8。大量注射δ-9-四氢大麻酚(大麻萃取物)在思觉失调症患者和非思觉失调症患者都会引起精神病样症状,进一步证明大麻是精神病的危险因素。
  • 吸烟:关于妊娠期吸烟对思觉失调症发展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然而,第一项使用血清(Cotinine,尼古丁代谢产物)作为吸烟之生物指标的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吸烟会显著增加后代思觉失调症的几率(胜算比 = 3.41,95%CI 1.86-6.24)。该研究以芬兰国家卫生登记处为基础,包括 977 例的思觉失调症。虽然这一发现可能与发育过程中的烟碱乙酰胆碱(Nicotinic acetylcholine)扰动或胎儿缺氧有关,但它可能只是反映了遗传风险。众所周知,与对照组的亲属相比,思觉失调症患者一等亲的吸烟率更高。
  • 移民:多个国家的大量研究发现,与本地出生人群相比,移民人群中思觉失调症的患病率更高。根据研究,这种增加的相对风险可高达四倍,增加的风险似乎也扩展到第二代移民。有人对移民与思觉失调症之间的关联作出几种可能的解释:
  • 思觉失调症可能在移民人群中被过度诊断;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观察到的风险增加。
  • 对于思觉失调症具有遗传或神经发育生物风险的人,压力可以在疾病的最终发展中起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移民的压力,成为外来者群体的一部分,可能有助于思觉失调症的发展。研究发现移民群体遭受的社会歧视程度与该群体中思觉失调症的发病率之间存在关联;也就是说,经历更多歧视的移民群体的思觉失调症发病率高于社会歧视率较低的移民群体。在几个国家的几个移民群体中观察到了这一发现,包括埃塞俄比亚移民到以色列、摩洛哥移民到荷兰、加勒比移民到英国。
  • 2019年发表于弘光学报的一篇论文,内容是协助一名思觉失调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文章探讨一位新移民思觉失调症女性,因跨文化适应失调及无效性健康维护能力,导致出现幻听、暴力等症状反复发作而重复入院之护理经验。文章强调新移民经历身份识别与移居社会连结的过程,面对生理、饮食、社会文化与经济状况的变动,加上语言沟通困难,又缺乏社会支持,导致罹患精神疾病是非移民者的2~5倍,其中又以思觉失调症(schizophrenia)患者最多。内文认为新移民患上精神疾病的数量比非移民者多并且难以治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文化、语言、生活环境不同,该群体需要适应以及改变既有的传统,融入当地生活,加上习惯、价值观与当地不同导致治疗进展比起非移民者更加困难。在较传统文化的社会中罹患精神疾病是不可告人的秘密,让社区或是周遭朋友圈的人知道是可耻的,他们会更倾向消极面对病情,不寻求医疗帮助,而这会导致该个体的病情恶化也导致移民群体精神疾病的风险和处境无法被社会看见。移民罹患精神疾病风险高这一现象更容易体现在较传统原始文化的群体移民到较发达的国家,而高纬地区的国家多数为发达国家,因此迁移到纬度更高地区的群体患上精神疾病的数量多的原因应该是由此得来。新移民思觉失调症病患群体因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宗教差异等冲突,使得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高且难以治愈。要使一名新移民思觉失调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在治疗期需要身边亲友、医师、翻译志工的协作,在康复后需要社区对其的关怀和包容,在就职方面不为难康复者,不歧视其移民和思觉失调症的身份。
  • 多巴胺假说:所有具有抗精神病特性的药物都能阻断多巴胺 D2 受体(D2 receptor(Dopamine receptor)),这一发现导致了思觉失调症的多巴胺假说(Dopamine hypothesis)。其中中脑边缘多余的多巴胺被假设为引起正性的精神病症状。然而,如果多巴胺是思觉失调症中被破坏的唯一神经传递物质,那么抗精神病药对于这些症状将是普遍且完全有效的。然而尽管有足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许多思觉失调症患者仍然表现出正性症状。因此,很可能需要其他神经传递物质系统的功能障碍来解释为什么许多患有此病的人仅表现出正性症状的部分减少,以及为什么思觉失调症中最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Dlozapine)是弱 D2 拮抗剂。另外前额叶皮质中的多巴胺减少(主要影响 D1 受体)可能是思觉失调症中观察到的一些认知障碍和负性症状的原因。
  • 滥用苯环利定(Phencyclidine, 一种 NMDA 受体拮抗剂)人的临床观察。
  • 使用 K 他命(Ketamine, 一种 NMDA 受体拮抗剂)的人体试验。
  • 研究测量思觉失调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 NMDA 受体拮抗剂的水平都有发现其相关性。
  • γ-氨基-丁酸(GABA):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主要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GABA 中间神经元透过调节谷氨酸锥体细胞,对调节前额叶皮质功能很重要。有几条证据表明这些中间神经元在思觉失调症患者中功能失调:
  • 思觉失调症患者的尸检研究发现前额叶皮质中谷氨酸脱羧酶(GAD67)mRNA 表达水平下降。
  • 在思觉失调症患者 GAD67 减少的情况下,枝形细胞(Chandelier cell)与锥体细胞轴突初始片段的连接密度降低,而枝形细胞轴突末端的 GABA 质膜转运蛋白-1 的数量降低。
  • GABA 再吸收转运蛋白 mRNA 水平似乎有所降低,轴突起始区段 GABAAα-2 次单元密度增加,两者都可能是代偿性改变。
  •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在思觉失调症患者中观察到的吸烟行为增加导致了一种假设,即能刺激部分乙酰胆碱受体的尼古丁正在纠正思觉失调症的一个基本神经化学问题。用尼古丁或烟碱胆碱类药物治疗可以使思觉失调症患者的一些眼动追踪和脑电图异常正常化,并可能快速改善认知的某些方面。然而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可以影响许多其他神经传递物质系统(例如尼古丁可以增强大鼠腹侧(Tegmentum)多巴胺神经元中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电流),因此尚不清楚胆碱系统是否主要在思觉失调症中被破坏,或者破坏是继发于疾病的其他病理特征。
脆弱性理论(Vulnerability theory)
[编辑]

我们描述的所有思觉失调症的源起理论都与素质(Diathesis)-压力方法一致,此方法假设压力会刺激一个人得到思觉失调症。素质-压力的框架构成了思觉失调症的脆弱性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表明:

  • 得到思觉失调症的倾性与生物相关
  • 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脆弱性
  • 脆弱性有一部分受到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另一部分则受到由环境风险因子所引起的异常影响
  • 心理因素,例如不良的养育、高压环境或不足的应对能力,可能有助于确定思觉失调症是否真的出现并且可能影响思觉失调症的病程。

许多不同的脆弱性和压力组合可能导致思觉失调症。如果人们的遗传特征或产前经历使他们容易患上思觉失调症,那么在他们后来的学习经历、家庭冲突或其他压力之中如果接触到会触发和维持思觉失调症的思维模式时,他们就特别容易这样做,而这些相同的经历和压力源不会导致那些遗传特征和产前经历上不易罹患思觉失调症的人得到此疾病。换句话说,思觉失调症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相关失调症的组合,其起源似乎存在于许多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领域之中,其中有一些还待发现。

病程(Course)
[编辑]

虽然早期对思觉失调症的描述表明预后很差,但病程实际上显示出相当大的异质性。第一个针对思觉失调症病程,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纵向研究(Blueler M. 1978)描述了八种病程类型(2*2*2=8),它们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 发病:突然与渐进
  • 症状表现:持续与间歇
  • 结果:差与好

研究中大多数患有思觉失调症的人有急性发作、间歇性症状、后来没有或只有轻微的症状。只有约 2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渐进发病、持续症状和不良结果。近年再重新检视这些数据时,参与者被更严格的 DSM-IV 和 ICD 标准重新诊断,仍被诊断为思觉失调症患者的病程与当年的观察结果基本上没有变化。

对思觉失调症进行的其他有影响力的纵向研究表明,思觉失调症的病程并不一致,并且存在具有相当好结果的个体亚组。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的 644 名思觉失调症患者进行了 15 至 25 年的随访(包括思觉失调症国际先导研究和严重精神障碍预后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患者有良好的预后(很小的或没有症状、就业、全球功能评估(GAF)得分大于 60)。

一般而言,负性思觉失调症患者的预后与其非负性思觉失调症患者相比更差。

及时、加强的治疗可以在疾病早期影响功能恢复。举个例子,一个临床试验随机在美国 21 个州 34 个社区精神卫生中心提供初次被诊断精神病患者标准治疗(181 例)和强化治疗(电脑演算辅助药物、家庭心理教育、个人化心理治疗、支持教育或就业;223 例)。两年后,接受强化治疗的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更大的改善,更多地参与了学校和工作,并减少了精神病理的变化。两组的住院率没有差异。思觉失调症的缓解是指个体至少六个月没有症状,或者至少只有不影响正常行为的最小症状。

近年来,患者权益倡导已经引起人们对思觉失调症康复概念的关注。已经出现的恢复模型不同于以往严格的临床恢复模型(例如,没有或轻微症状、恢复功能)。患者为主的恢复模型融合了功能、生活满意度和独立性。尽管有科学努力来描绘这一结果,但目前尚无普遍接受的量表来衡量康复。

思觉失调症患者的自杀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大约有 5%的思觉失调症患者曾自杀;而所有自杀死亡者中约有 10%是思觉失调症患者。

大脑变化:

  • 结构性改变:
  • 腔室扩大,灰质萎缩
  • 海马回萎缩、细胞病变:
  • 可能成因:
早期抗精神药物的功能为阻断多巴胺。使用安非他命类药物会产生 schizophrenia-like symptoms,因安非他命会抑制多巴胺的回收。(安非他命的结构与正肾上腺素、多巴胺、烃色胺等神经传导物质结构相似,能模仿它们的作用传递讯息,也会与这些神经传导物质的受体结合,阻挡这些物质的回收)

因此病因推测可能是过量的多巴胺所致。(由 LSD 及安非他命能造成类似思觉失调症的症状,而导出思觉失调症可能与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有关,不过多巴胺学说依然有其无法解释的极限。)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能需数周才有成效,效果有限。

  • 药物副作用:
  • 早期抗精神病药物 (early neuroleptics):造成 motor effects,类似于 Parkinson's disease,最终可能导致永久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通常症状发生较缓、或出现时间较长久的肌肉不自主运动,主要 出现在口、脸颊及舌头等部位。
  • 新型药物较少引发上述之副作用,但仍造成:
  • 嗜睡、动作迟缓(drowsiness and slowness)
  • 体重急遽增加(severe weight gain)
  • 增加罹患糖尿病之风险(raised risk of diabetes)
  • 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

相关电影

  • 美丽境界(2001)(英语:A Beautiful Mind)改编自同名真人传记的好莱坞电影,描述约翰奈许这位传奇数学家从研究生时期开始,对抗精神疾病,直到荣获诺贝尔奖殊荣的的过程。
  • 隔离岛(2010)(英语:Shutter Island)美国联邦执法官泰迪丹尼尔斯与他的新伙伴恰克到隔离岛,这个孤岛是一个管束精神病患的医院所在地,他们到这个岛屿调查一位女性精神病患的逃离情事。不过他们发现事情并不像想像中的那般简单,这个管束精神病患的医院,似乎藏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背后隐藏的事实是他们两个可以处理的吗?当他们发现事实后,或许没办法离开这个孤岛,而他们本身是否也藏有其他的秘密?
  • 黑天鹅(2010)(英语:Black Swan)一个芭蕾舞团正要演出经典舞蹈剧“天鹅湖”,众多舞者角逐中,总监决定让妮娜取代首席女舞者贝丝的位置。而妮娜随后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莉莉 。因为《天鹅湖》要求女舞者不但能饰演天真纯洁的白天鹅,也要能饰演充满妖娆性感的黑天鹅。前者适合妮娜,而后者适合莉莉。总监希望生性拘谨的妮娜,能多揣摩黑天鹅热情奔放的内涵,妮娜几乎以全生命在探索自己的黑天鹅潜力。
[编辑]
一、描述
[编辑]

情感性异常指的是人可能会表现出严重抑郁或狂躁(兴奋)的状态,或可能来回地经历抑郁期及狂躁期。情感性异常可以分为忧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s)。前者指个体出现一次或多次的抑郁期,之间不会产生短暂的狂躁现象;后者则是指个体来回地经历抑郁期及狂躁期,并通常在两极端之间会回到正常的情绪状态,而较少有持续地狂躁期或抑郁期。在此我们特别介绍后者。所谓“躁郁症”指的是躁期和郁期交替出现,因此又称之为双极性情感疾患,有时会被称为情感障碍。通常来说,躁郁症的患者在情绪上的变化会很极端。

  1. 躁郁症发作的进程
    1. 抑郁发作(郁期):此阶段的核心症状为意志消沉、心情沮丧低落、语言缓慢平淡,对过去的娱乐感到兴趣缺缺、活动力降低、注意力涣散、睡眠与饮食习惯改变、体重改变、疲累无活力、负向的认知、对生活的无助与绝望感可能伴随自杀的欲念,出现失乐症(anhedonia)(又称快感缺失,只无法透过愉快的行为去感受快乐)等等。心理上的症状为对自我的质疑、责怪、焦虑和抑郁随之而来,甚至引起生理上的胸闷、频尿、出汗、食欲不佳、失眠或睡眠过多等情形;精神上的症状为幻觉与妄想,患者可能出现幻听的情况。
    2. 狂躁发作(躁期):此阶段表面上会出现与抑郁完全相反的行为模式。在温和的轻躁期时,个体是情绪高昂、活力充沛、满腔热忱,且充满自信,不断地说话,活动量增大、睡眠时数减少、并订定远大的计划,完全不考虑其可行性,不似正常兴奋时所表现得欢喜洋溢,反而更具有一种强迫行为的特质,并表现出敌意而非兴奋。而处于严重狂躁阶段的人,其行为就如同一般人认为的精神错乱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极度兴奋并不断活动,像是跺步、唱歌、呐喊或重击墙壁等,若有人欲干涉他们的行为,他们会以极其愤怒的行动或言辞字立即表达冲动。而其所表现出的迷茫、混乱,也会伴随着对力量、成就的妄想出现。
  2. 躁期通常可按照程度、是否危害正常生理以及社交行为而分为:
    1. 轻躁:症状轻微,若不造成生活困扰,甚至不会被视为疾病。在轻躁时期,会特别愉悦、有活力,或者思想活跃、联想力提高,有“思想飞跃”(flight of ideas)的现象,也因此,许多患躁郁症的艺术家在此类状况下会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轻躁同时会降低自制力,使得患者更可能进行有风险的行为,或者未经思考而用言语或行为伤害周围的人。
    2. 狂躁:症状严重,并影响到生理状态或造成生活困扰。症状包括产生幻觉、妄想、认知扭曲等,在这种状态下,可能发生暴力行为,伤害周围人或自残。
病因
[编辑]

有关躁郁症的真正病因,目前并不是非常清楚,但较常被提及的原因与脑内化学传导物质有关。健康的大脑会在神经元间维持强而有力的连结,并自动移除没有用或坏掉的神经连结;而躁郁症患者的大脑修剪功能异常,造成神经元路线混乱,在混乱信号的指引下,患者发展出不正常的思想及行为,包含精神性症状如解构的语言和行为、妄想、偏执、失眠、幻听,都有可能在躁郁症的极端期间出现,这些都归因于过度分泌的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也有许多基因研究将躁郁症的产生原因指向遗传,认为是多个基因的异常所造成的。此外,心理与环境因素也容易诱发躁郁症,社会创伤、压力及使用酒精或药物是常见的因素。

治疗
[编辑]

病因不明使得躁郁症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可以利用药物控制,改善症状或减少发作次数,使患者在病情稳定时跟一般人无异。情绪稳定剂可以降低脑部不正常活动,从而增强有效的神经连结,例如锂盐有稳定情绪的功效,可以改变躁郁症的病程,协助控制高危险性的思想及行为,减低自杀危险。抗精神病药物也是常用的治疗法,会改变多巴胺的作用。而电击痉挛休克治疗法有时候会作为紧急处理使用,等同于人为控制的大脑癫痫。

病患若及早接受治疗,可使病患维持正常稳定的生活与工作。且随着病情的缓解,所服用的药物量是可以逐渐减少的。躁郁症是可治疗的,但不治疗的话会随年纪愈大情况愈糟,且会有致命的危险。此外,躁郁症的心理治疗也是相当重要的,心理治疗可以提供病患及家属情绪支持、教育、应对技巧、症状监控和维持治疗的持续。除了治疗外,躁郁症患者做出简单的改变也会对生活有帮助,包括规律的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节制的使用药物和酒精饮料,还有亲友的理解与支持也都可以有效减缓病情。

二、临床表现
[编辑]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伴有躁狂症、轻度躁狂症、严重抑郁症或混合特征(情绪发作伴有相反极性的症状)。 这些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在患者和个体患者中差异很大,并且亚综合征症状很常见。 此外,一些有症状的患者缓解并成为正常的,而其他患者则立即从一种类型的综合征转变为另一种类型(例如,从重度抑郁症到躁狂症)而没有间歇性的呕吐期。而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的情绪发作通常是严重抑郁。

另外,有许多研究表明在可诊断的双相情感障碍发作之前,可能出现过敏症、焦虑、情绪不稳定(情绪波动)、激动、攻击性、睡眠障碍和过动症等前驱体征和症状。不过不同研究的前驱症状差异很大,且在其他精神疾病的前驱症状期间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特征。

1.躁狂症(Mania)
[编辑]

又称躁郁症,为一种较严重的情绪病。躁狂发作涉及情绪、能量、活动、行为、睡眠和认知的临床显著变化。发病年龄大多在青年、中年时期。遗传和环境因素皆会影响躁狂症的病发状况。目前尚不清楚躁狂症的症状特征是否在同一患者的多次发作中是一致的。然而,至少部分疾病的发作通常是相似的,例如:患有欣快躁狂症的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欣快躁狂症,除非药物滥用、头部受伤或疾病持续时间导致表现发生变化。

  • 异常升高、易怒和不稳定的情绪是诊断躁狂症所需的核心症状。经典躁狂症的特点是异常善良、欣快或高度的情绪,可能伴随着去抑制化的行为(例如,穿着花哨的衣服或在公共场合脱衣服),无视社会界限的扩张,以及对刺激和社交活动的不懈追求(例如,调情,追溯旧友谊,或与陌生人进行冗长的电话)。
  • 躁狂症的另一个核心诊断症状是持续增加的能量和活动,通常表现为冲动、判断力差与无视风险,例如:从事新的且愚蠢的商业冒险、无法负荷的消费狂热、性行为混乱或与陌生人的性方面接触,以及鲁莽驾驶。另外,患者通常无法完成已开始进行的许多任务或项目。
  • 躁狂患者通常具有夸大的幸福感和自信心,这可能延伸到属于精神病的病例,例如:一些患者认为他们与上帝或名人有特殊的关系,或者拥有超越他人能力的才能。在一般人群中患有躁狂症的个体中,自尊和骄傲的增加是最不常见的认可症状。
  • 躁狂症通常表现为睡眠需求减少。这与失眠有所区别,失眠包括尽管感到疲倦但无法入睡。而躁狂症患者的情况可能为会感到完全休息,或精力充沛,尽管只睡了几个小时(或三小时),并且患者可能会在没有睡眠的情况下度过几天。
  • 躁狂症的常见认知症状包括增加的心理活动、注意力分散,以及难以区分相关和不相关的想法,这些症状导致思想的转移(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突然变化,这些变化基于可理解的关联)。此外,患者可能无法回忆躁狂发作期间发生的事件。
  • 躁狂的言语通常是响亮的、有压力的或加速的,并且难以打断,可能会伴随着笑话、唱歌、叮当声(选择基于声音而非意义的词语)和戏剧性的手势。烦躁不安的患者经常发表敌意评论,比平常发誓,或者愤怒的长篇大论。

躁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以保护躁狂患者并防止导致痛苦后果的行为(例如,经济损失、失业、离婚和殴打他人)。治疗的一个障碍是许多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对他们的精神病理学和功能障碍几乎没有了解,并且不受其他人反馈。躁狂症的病程可能突然发作,并且几天内发作迅速发作,发作的持续时间从数周到数月不等。躁狂症的消退通常不涉及残留症状。

2.轻躁症(Hypomania)
[编辑]

轻躁狂发作的特征是情绪、能量、活动、行为、睡眠和认知的变化与躁狂症相似,但不太严重。示例包括以下内容:

  • 在轻度躁狂期间,自尊可能会膨胀,但从未达到躁狂期间可能发生的妄想狂欢的程度。
  • 虽然精神上的过度活跃和想法的流动可能发生在轻躁狂或躁狂症中,但思想形式更有组织性的轻躁狂。
  • 对轻度躁狂症的思考往往是快速和创造性的,并导致目标导向活动的有效增加,而躁狂症的特点是思想断开连接并导致无目的或无效的过度活动。
  • 低亢语音可以响亮而迅速,但通常比躁狂的语音更容易打断。
  • 轻度躁狂症的心理社会功能改善或轻度受损,而躁狂症显著损害功能。
  • 轻度躁狂症的风险承担行为是轻度至中度,但躁狂症是严重的。
  • 根据定义,精神病症状不会发生在轻躁症中,轻躁症从不需要住院治疗。具有精神病特征的患者和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被归类为躁狂症。

轻度躁狂症的过程通常是突然开始并且在一到两天内快速进展,某些患者的轻躁症可能比躁狂症状更短暂。然而,必须认真对待轻度躁狂症状,因为它们可能表明不稳定性的增加和需要治疗。

3.严重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编辑]

严重抑郁症发作涉及情绪、行为、能量、睡眠和认知的临床显著变化。发作的强度差异很大。

与单极性严重抑郁症类似,双相情感性抑郁症的特征通常有:

  • 烦躁不安。
  • 心理和身体活动速度减慢,例如:语言缓慢而柔和,输出减少。
  • 对愉快活动(如性)的兴趣很小,能量低,记忆和注意力受损。
  • 食欲通常会减轻并伴有体重减轻;然而,一些患者可能表现出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
  • 虽然行为通常很慢,但有些患者会激动,例如:无法静坐或绞手。
  • 睡眠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度)。
  • 感到无价值和过度内疚。
  • 有自杀念头和行为。

其他临床特征包括:

  • 眼睛接触不良
  • 卫生条件差、外表不整洁
  • 无助感
  • 沉思和犹豫不决
  • 消极和虚无主义思想
  • 躯体症状(如疼痛)
  • 心理社会功能受损

抑郁症状在双相情感障碍中比躁狂/轻躁症症状更常见,其症状特征通常在特定患者的多次发作中不一致。发病可能是突然发作或在数周至数月内缓慢发展,通常持续数月。

4.混合特征(Mixed features)
[编辑]

双相性躁狂,轻躁狂和重度抑郁症的发作可伴有相反极性的症状,并被称为具有混合特征的情绪发作,例如:具有混合特征的重度抑郁症或具有混合特征的轻度躁狂症。文献中使用的其他术语包括混合发作、混合状态、混合性躁狂/轻躁狂和烦躁躁狂/轻躁狂。

具有混合特征的躁狂轻躁狂发作的特征在于满足躁狂或轻躁狂的完整标准的发作,并且在发作的大多数日期中至少具三种以下症状:

  • 情绪低落
  • 在大多数活动中减少兴趣或乐趣
  • 精神运动迟缓
  • 低能耗
  • 过度的内疚或无价值的想法
  • 关于死亡或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反复思考

具有混合特征的重度抑郁发作的特征是满足严重抑郁症的完整标准,并且在发作的大多数日期中至少有以下三种症状:

  • 情绪升高或膨胀
  • 夸大自尊或夸大其词
  • 比平常或压力言语更健谈
  • 思想的飞行(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突然变化,基于可理解的关联)
  • 增加能量或目标导向的活动
  • 过度参与可能带来痛苦后果的愉快活动,例如:购买狂热或性骚扰
  • 减少睡眠需求

具有混合特征的情绪发作可能会从纯粹的躁狂症,轻躁狂或重度抑郁症的发作中重新出现或演变。具有混合特征的发作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并且可以缓解或演变成纯粹的抑郁症。尽管具有混合特征的躁狂症很常见,但这些事件过渡到纯粹的躁狂症是不寻常的。

与没有混合特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具有混合特征的患者具有更大的自杀意念和行为风险,并且伴有焦虑症和物质使用障碍。此外,对于具有混合特征的情绪发作,对治疗的反应通常比纯双极性抑郁症或纯躁狂症更差,例如:一项随机试验发现,在 36 名分配给锂的躁狂患者中,患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的反应比纯躁狂症患者的反应更差。

5.精神病(Psychosis)
[编辑]

双相情绪发作通常包括精神病,可能发生在躁狂、重度抑郁或混合事件中,也可能发生混乱的思维和行为,但是在轻度躁狂症中不会发生。此外,躁狂症中的精神病特征可能比双相性抑郁症更常见。

精神病特征大致上有:

  • 妄想:是坚信不疑的错误信念,即使有强烈的相反证据也无法动摇。常见的妄想类型包括被害妄想(认为自己被人蓄意伤害、欺骗、监视等)和嫉妒妄想(认为伴侣不忠)。
  • 幻觉:是一种没有刺激来源的知觉。它可能涉及五官中的任何一个感官,以不同形式出现,例如光照、颜色、声音、味道或气味。其中,幻听是最常见且显著的一种形式,患者可能听到某些人的声音,甚至是假想角色之间的对话。
  • 思维及言语紊乱:患者的言语可能无意义、急迫、缺乏主题、杂乱无章,难以理解。

目前尚不清楚精神病特征是否与更严重的长期病程有关。

三、并发症
[编辑]

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少有一种合并精神疾病或一般疾病,许多患者有多种并发症,通常表现出合并精神疾病。

  • 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调查发现,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至少一种同时发生的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 92%。相比之下,一般人群中至少一种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 46%。
  • 一项针对 11 个国家的大型跨国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中,三种或更多合并症的终身患病率为 44%。
  • 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中,三种或更多合并症的终身患病率为 70%。相比之下,一般人群中三种或更多种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 17%。
  • 早期DSM将强迫症、创伤压力相关疾患归类为焦虑症。如不断洗手可能是基于对细菌的恐惧;创伤亦来自对某个记忆的担心害怕,故这两种行为症状的成因是与焦虑十分类似的。但若精细地观察这些病状的机制,会发现还是有些微区别,所以不适合归类在一起。
1.焦虑症
[编辑]

焦虑的产生跟外在压力与个人的脆弱性有关。外在的压力可以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当中,一种令人疲累且已超出个人所能承载的情况;而个人的脆弱性以及对压力源感受上的差别,则与遗传、学习经验有关。然而外在的压力并不一定会让个人产生焦虑现象,若一个人的脆弱性很高,则即使小小的压力也会让个人产生极大的焦虑。

而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焦虑、担忧、畏惧、逃避为主要症状,造成重大痛苦、影响职场表现和人际互动的疾病。成因涉及遗传及环境因素,包括家族病史、童年创伤经验、父母本身的焦虑表现、生活压力、缺乏应对困难的技巧等等,都是造成焦虑症的风险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症包括:

  • 恐慌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突然发生不可预期的极度焦虑反应,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害怕失去控制、失去现实感等。
  • 强迫症:患者会无法克制地不断反复去想或做某件事情,虽明知道这是多余、不必要的,但不做就会非常焦躁不安。例如:反复洗手、检查瓦斯。
  • 广泛性焦虑症:对许多生活上的小事过度焦虑担忧,程度通常会大于事件本身的客观压力,进而干扰其注意力,影响生活。
  • 虑病症:患者会夸大一些生理正常范围内的改变,持续担心自己可能得到身体疾病。即使承认自己夸大了患病的想法,他们也没办法克制焦虑,四处求医。

焦虑症的病征包括:

  • 生理反应:身体发热、心悸、胸口及肠胃不适、过度换气、晕眩、口干、肌肉紧绷、疲倦、无法专心、思考混乱等。
  • 认知反应:出现我做不来、觉得自己很傻、别人常注意我、可能会晕倒、得心脏病、无法呼吸、不愿意出门、会发疯等等想法。
  • 情绪反应:害怕、激动、恐慌、过度担心、不安、感觉世界毁灭、悲哀、失去控制、罪恶感、生气、忧郁等。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常患有共患焦虑症:

  • 一项针对 11 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任何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为 63%。
  •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 75%。相比之下,一般人群中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为 29%。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最常见的共患焦虑症是惊恐发作,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

与没有共病焦虑症病史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患有焦虑症的患者的病程更差,包括:

  • 早期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年龄
  • 情绪发作恢复的可能性降低
  • 更多反复情绪事件
  • 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增加
  • 较差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较差的洞察力
  • 更大的冲动
  • 更多自杀企图
2.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编辑]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有 ADHD 病史:

  • 一项针对 11 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 ADHD 终身患病率为 20%。
  • 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中,ADHD 的终身患病率为 31%。相比之下,一般人群中 ADHD 的终生患病率为 8%。

与没有合并 ADHD 病史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合并 ADHD 的患者病情更严重,包括:

  •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早期年龄
  • 情绪发作恢复的可能性降低
  • 更多反复情绪事件
  • 焦虑和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增加
  • 较差的心理社会功能
  • 法律问题和暴力的历史
  • 更多自杀企图
3.饮食失调
[编辑]

与普通人群中确定的双相障碍患者相比,在临床环境中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中合并饮食失调的患病率似乎更高。此外,合并饮食失调与病情恶化有关。

一项对 875 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至少有一种合并饮食失调症的终身病史占患者的14%,其中包括:

  • 暴食症 - 9%
  • 神经性贪食症 - 5%
  • 神经性厌食症 - 3%

相比之下,美国一般人群的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以下终生患病率:

  • 暴食症 - 2.8%
  • 神经性贪食症 - 1.0%
  • 神经性厌食症 - 0.6%

与没有合并饮食失调病史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合并饮食失调的患者病情更严重,包括:

  • 早期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年龄
  • 更多反复情绪事件
  • 精神病的终生病史
  • 焦虑和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增加
  • 更多的自杀企图
4.间歇性爆发性疾病
[编辑]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经常患有合并间歇性爆发性疾病:

  • 一项针对 11 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间歇性爆发性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 24%。
  • 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中,间歇性爆发性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 29%;相比之下,一般人群间歇性爆发性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 5%。

间歇性爆发性疾病将单独讨论。

5.强迫症
[编辑]

强迫症似乎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比一般人群更常见。

双相症患者往往由出生开始,不是太过沉默,就是太过好动,太过沉默的可能被误诊为自闭症,太过好动的,就被误诊为注意力障碍,但他们都有一个特征:一段时间沉默一段时间不沉默,一段时间好动一段时间好动一段时间不好动,家属及老师好像忘了孩子相对比较正常的阶段,只有注意到不正常的阶段,到处求诊,早早就被贴上了奇怪的标签;

到了青春期,就开始出现情绪波动,孩子每天要花50%~60%的精力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只剩下40%~50%的精力要面对每天的生活、外界的环境变化、学业的压力、家人的唠叨等,特别是家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情绪。

最好的因应方法就是让每天的生活、外在的环境变化规律化,东西放一定的地方,前后次序一样,目的是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不花脑力的方法就能处理日常生活及适应普通的环境,这应该是强迫性思考及行为的开始,渐渐形成一定的模式。

但随着生活越来越复杂与多变,更苦恼的是情绪波动越来越大,所需要花的精力越多,强迫性思考及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周围的东西要摆一定的位置,前后次序也要一样,甚至规定家中的亲人也要跟他做一样的动作、说一样的话,成了一种仪式。

但和强迫症不一样,内容可能换来换去,今天是洗手过一段时间是摆鞋子,再过一段时间是整桌子,或开关窗门及水龙头等。

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相症或忧郁症所合并有的强迫症状,当然也就会随着这些情绪障碍的减轻或稳定以后强迫症状也会减轻,但有些强迫症状维持太久了,相当可能在情绪症状稳定后,强迫症状也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强迫症状在有忧郁症状时,特别容易出现,所以一般使用抗忧郁的药可以减轻强迫症状,但这些药会使双相症恶化,所以根本之道还是将情绪稳定好,才能改善强迫症状。

6.人格障碍
[编辑]

人格障碍在双相情感障碍中比普通人群更普遍。

美国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发现,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中,下列人格障碍的一年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 任何人格障碍(51%的双相型人群与 9%的一般人群)
  • 任何群集 A(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13%对 6%)
  • 任何群集 B(反社会,边缘,戏剧和自恋)人格障碍(15%对 2%)
  • 任何群集 C(回避,依赖,强迫性和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22%对 6%)

此外,临床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常会出现人格障碍。

对 13 项研究分析发现,在 1101 例门诊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中,至少有一种人格障碍占 42%。与没有人格障碍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患有共患人格障碍的患者病情更严重,包括:

  • 早期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年龄
  • 情绪发作恢复的可能性降低
  • 较差的心理社会功能
  • 更多自杀企图

此外,新生儿寻求和避免伤害等人格特征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比健康对照更常见。

7.边缘型人格障碍
[编辑]

边缘型人格指的是一种不完全符合“忧郁症、躁郁症、思觉失调症、恐惧症”的人格,因此这里的边缘指的是难以界定为一种常见的障碍。

其特征可能主要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情感表现极为不稳定,且非常容易冲动”。
在人际关系上,可能会对一个人的评价在极好与极坏间来回摇摆不定。
在自我形象上,容易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该特质,即使许多人都已经认同他拥有该特质。
在情感表现上,容易极大程度的放大情绪的感受,并且难以控制,可能会感到极度悲伤或愤怒,而导致冲动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常与双相情感障碍共存:

  • 美国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发现,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年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15%对 1%)
  • 美国第二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界人格障碍终身患病率约为 25%
8.物质使用障碍
[编辑]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经常遭受共病物质使用障碍(如酒精、苯二氮卓类和大麻):

  • 一项针对 11 个国家的调查发现,患有 I 型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中任何物质使用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52%,而双相 II 障碍患者的终生患病率为 37%。
  •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患有 I 型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中,物质使用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60%,而双相 II 障碍患者的终生患病率为 40%;相比之下,美国一般人群中物质使用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15%。

在临床环境中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研究表明,合并酒精和药物使用障碍与更严重的病程相关,包括:

  • 更多情绪症状
  • 更多住院治疗
  • 情绪发作恢复的可能性降低
  • 更多反复情绪事件
  • 神经认知障碍
  • 较差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更高的攻击性和更多的逮捕
  • 更多自杀企图
9.一般医学疾病
[编辑]

双相患者患共患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美国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中,包括 1548 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过去一年中至少有一种一般疾病存在率为 32%,五种或更多种情况存在于 10%。对于大多数检查的一般医学疾病,双相个体的年流行率高于非双极个体。例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绞痛患病率为 18%,非双极人患心绞痛的患病率为 6%。

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中似乎比没有患有该疾病的人更普遍的一般医学障碍包括:

  • 关节炎
  • 背部疼痛
  •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肌梗塞)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胃炎和胃溃疡
  • 头痛
  • 艾滋病毒感染
  • 高血压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肝硬化以外的肝病(如丙型肝炎)
  • 代谢综合征和肥胖
  • 尼古丁依赖

在临床环境中,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俱有共存的一般医疗条件。

一项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系统治疗增强计划(STEP-BD)的研究发现,在 3766 名患者中,至少有一例合并症发生率为 59%。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其他临床研究中,同时发生的一般医学疾病的平均数量范围为 2.4 至 3.4。一般医疗疾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可能随着年龄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持续时间而增加。

与没有共患疾病病史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相比,同时患病的患者病情更严重,包括:

  • 减少抑郁发作的可能性
  • 更多反复情绪事件
  • 焦虑和物质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增加
  • 较差的心理社会功能
  • 更多自杀未遂
  • 全因死亡率上升

瑞典的一项国家登记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比一般人口早死亡。双相情感障碍的过早死亡与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和流感或肺炎的死亡率增加 2 至 3 倍有关。此外,慢性疾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的死亡率已经被诊断患有慢性病的双相障碍患者低于没有事先诊断的双相障碍患者。因此,识别和治疗双相患者的慢性疾病可以降低过早死亡率。

四、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编辑]

使用标准化测试的多项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不论在情绪平稳期间和情绪发作期间都有所受损。例如:对 45 项观察性研究进行的综合分析,发现患者存在多种缺陷,包括注意力、言语记忆、执行功能(如计划、概念或设置转移和响应禁止)、信息处理速度层面的受损。随后对个体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缺陷在临床上大致是小到中度的。

神经心理缺陷可能发生在 I 型双相情感障碍和 II 型双相情感障碍,出现在疾病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并保持稳定(而非渐增),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与思觉失调症和分裂情感障碍以及单极性抑郁症中发现的损伤重叠。然而,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认知功能范围从正常到全面的损害。此外,智商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社会认知

双相情感障碍与社会认知或能力受损有关。社会认知涉及以下能力:

  •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图(通常被称为心理理论)
  • 识别基本情绪,如快乐,悲伤,恐惧,愤怒,厌恶和其他人的惊喜(情绪处理)
  • 通过权衡与可变奖励和惩罚相关的选择来做出决策

对 20 项观察性研究进行的综合分析发现,在心理理论上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临床上较大的缺陷,以及情绪处理中临床上的小到中度损伤。

创造力

双相情感障碍与创造力相关的假设是长期的,但尚未建立。该连结的证据有限,研究的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创造性测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创造性个体或职业中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不成比例。例如,基于瑞典人口登记的病例对照研究确定了双相障碍患者,患者的健康兄弟姐妹和对照。双相患者更有可能从事创造性职业而不是对照,兄弟姐妹也更有可能从事创造性职业而非对照。此外,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创造性个体(如演员,舞者和音乐家)的双相情感障碍(基于全基因组关联数据的多个遗传标记)的遗传风险高于样本中的其他个体,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和创造力的遗传倾向可能相互重叠。

五、双相情感障碍与自杀
[编辑]

死亡

一项评估估计大约 10%至 1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死于自杀。许多研究表明,患者自杀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

  • 对 14 项观察性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观察到的自杀人数是预期值的 15 倍。
  • 使用瑞典国家登记处的研究发现,在女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自杀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 22 倍,而男性患者则高出 15 倍。
  • 随后的一项研究发现,220 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访时间长达 44 年,完成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 12 倍。

在 13 项观察性研究的分析中,确定了双相障碍完成自杀的两个危险因素:企图自杀的历史与绝望

尝试自杀

自杀未遂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很常见:

  • 在对 3536 名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至少有一次自杀未遂的终身史为 27%。
  • 一项前瞻性研究对 1556 名患者进行了长达两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自杀的比例为 3%。
  • 一项对 4360 名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自杀未遂的比例为 4%;在 174 名自杀未遂患者中,32%的人多次尝试。

基于对 23 项观察性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自杀未遂与以下因素相关:

  • 未婚婚姻状况(单身)
  • 遭受过身体或性虐待的历史
  •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早期年龄(如小于25 岁)
  • 抑郁症状
  • 混合症状
  • 逐渐增加抑郁和躁狂发作的严重程度
  • 共病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药物滥用和酗酒
  • 自杀死亡家族史

随后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自杀企图与先前的尝试和抑郁症状有关。

六、双相情感障碍与暴力
[编辑]

与一般人群相比,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似乎更有可能同时实施暴力并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犯罪

暴力行为的实施似乎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比一般人群更常见,但至少有一些风险升高是由于合并症(如物质使用障碍)。

将暴力行为与双相情感障碍联系起来的证据包括:

  • 一项国家登记研究发现,双相患者的暴力犯罪(凶杀、殴打、抢劫、纵火或威胁定罪)比一般人群对照(8%对 4%)更大。然而,风险主要局限于合并滥用药物的患者;双相情感障碍加上药物滥用的暴力犯罪与单独的双相情感障碍相比更高(21%对 5%)。
  • 在美国进行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发现暴力行为,发现在 I 型双相和双相 II 中更为普遍。此外,患有共病物质,焦虑和人格障碍的双相 I 和双相 II 患者的人际暴力程度高于没有合并症的双相患者。其中许多研究结果在随后的研究中使用相同的数据集进行了复制。
  • 一项对 9 项观察性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一般人群中,更多双相患者发生侵袭性行为(10%对 3%);然而,各研究的异质性很大。随后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调整了社会人口学特征,童年时期的受害(如虐待)、负面的生活事件和不良的社会支持,同时发现双相个体实施身体暴力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四倍。

其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合并间歇性爆发性障碍发生率约为 25%至 30%。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比其他精神疾病更常见。一项为期四年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相比,双相患者的身体攻击(如使用体力来表达愤怒)不断加大。此外,在情绪发作期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更为常见。

即使在情绪平稳期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攻击也可能升高。一项研究发现,在稳定治疗的 24 例正常双相患者中,与 38 例匹配的对照组相比,攻击水平更高(用标准化量表评估)。

受害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似乎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其发生率与暴力发生率相当或更高。对三项观察性研究的汇总分析发现,暴力犯罪和暴力受害者的六个月流行率为 27%和 38%。此外,犯罪发生与受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比值比 9)。但是,在同一事件中可能发生了犯罪和受害。

忧郁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s)

[编辑]
一、简介
[编辑]

“沮丧”或“低潮”的情绪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一个痛苦的事件发生之后,例如我们身边的人死亡,工作失望或与伴侣争吵,然而,这些与情绪障碍不同。患有情绪障碍的人往往会经历更强烈的负面情绪,并可以从脑部的扫描看出脑部出现异常活动。忧郁症是现代相当常见的疾病,约 10%男性与 20%女性都曾经历过[16];它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复发也相当普遍,在 15 岁之前首次出现抑郁症的人来说尤其明显。

二、成因
[编辑]

多种主观以及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忧郁症,针对忧郁症的病因医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目前认为忧郁症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等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在生活中遇有不利事件(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社会精神压力)的人更易罹患忧郁症。忧郁症可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加剧忧郁症状。

生理学因素

1. 去甲肾上腺素学说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让人感觉精力旺盛、情绪饱满、感觉振奋,如果缺乏则表现为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没有精神与动力,思考迟缓,学习能力变低。该学说由Schildkraut等于1965年首先提出,认为忧郁症的发生是由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不足所致。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主要有α、β受体,其中去甲肾上腺素β、α2受体敏感导致忧郁症的发生。有研究者认为忧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生成释放减少是由于突触前膜α2受体过于敏感所致;关于受体敏感性提高的原因,有研究者认为是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功能长期降低而使β受体产生代偿性敏感性增高所致。
2. 5-羟色胺学说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它被普遍认为是幸福和快乐感觉的贡献者。该学说由Coppen等人于1965年提出,认为忧郁症的发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功能下降,释放5-羟色胺减少,突触间隙含量下降所致。
3. 多巴胺学说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系统调节障碍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当多巴胺能低下时,引起快感缺失(无法感受愉快)、情感淡漠(缺乏动机)和心绪不良(感到不满意、不幸福、痛苦、激惹和焦虑)。

心理学因素

1. 心理动力学观点
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无意识冲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敌意情绪在忧郁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自我责备的根源是愤怒,这种愤怒起初指向他人,而后转向自己。这种愤怒被认为与童年时期亲子关系中的个人需求未得到满足有关,成人时期这种愤怒开始指向自己,并引发忧郁中的典型表现——自责。
2. 行为主义观点
行为主义主张应研究可被观察和直接测量的行为,反对研究没有科学根据的意识。所以行为学派不去追溯抑郁在意识中的根源,而是集中探讨一个人得到的肯定和否定产生的结果。从这点来看,当一个人生命经历重大变更时,若总是被否定,就会导致抑郁,而且会因他人的关注和同情强化此情绪。
3. 认知学派观点
认知学派的观点有两种重要理论,一种理论提出负性认知定势,这种观点认为抑郁患者觉得自己对生命中的负面事件负有责任;第二种理论是解释风格模型,这一模型认为抑郁是因为个体坚信自己没有能力来控制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贝克于1960年代初发展了现在被称为抑郁的认知模式的理论。他主张三个观念引起了忧郁症:一、认知三合一模式——关于自己,关于周围世界,关于自己的未来的消极认知;二、反复的消极认知模式或图式;三、歪曲的信息处理。根据这一理论,他发展了系统化的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人类的忧郁症状与实验室动物的习得性失助类似。
三、症状
[编辑]

忧郁症是单极性症状(相对于双极性疾患而言,如躁郁症患者会出现情绪高昂的“躁期”、情绪低落的“郁期”及正常状态),只具情绪低落的郁期与正常情况。

  • 情绪上:症状最显著。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忧郁、沮丧等情感障碍,认为生命没有希望、对一切失去兴趣,且好像做什么都不对,即使做简单的事情(如起床、刷牙)都须要费很大力气。
  • 认知上:患者会呈现出低自尊、低行动力、注意力涣散,常有悲观的想法,容易自杀(自杀并非心理异常状态,但是自杀的确是种异常行为)。
  • 生理上:病状则为失眠、食欲衰退、体重减轻、疲倦、记忆力降低等。临床上也会常观察到不同区域的身体疼痛。
四、简易检测
[编辑]

要确诊忧郁症,无法只靠单一症状判定;一般来说需要符合下列九大症状的五项以上[17]

  1. 在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感到难过
  2. 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
  3. 体重减轻(在非节食时)或体重增加
  4. 睡得太多、太少,或过早清醒
  5. 总是觉得疲累与虚弱
  6. 缺乏自我价值、有罪恶感或无望感
  7. 常常易怒和坐立不安
  8. 在集中注意力、做决定或记忆方面出现困难
  9. 反复出现想死和自杀的念头

一旦出现五项以上症状、且症状持续至少两周以上,经由专业医师诊疗会晤后便能做出正确诊断。

五、药物治疗
[编辑]
  • 三环类分子(Tricyclic compounds)可以抑制去甲基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血清素(serotonin,5-HT)在神经轴突释放后的回收。
  •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能抑制 Serotonin 在神经轴突释放后的回收。
  • 选择性去甲基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E-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s)能抑制正肾上腺素在神经轴突释放后的回收。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可以抑制正肾上腺素/血清素的分解。

需注意的是,SSRls 比起其他安慰剂的药物,增加更多的自杀率,惟这仅是统计上有相关性的资料,并没有办法证实因果关系。


焦虑疾患(Anxiety disorders)

[编辑]
一、简介
[编辑]

焦虑,是许多心理疾病所共有的特征。焦虑疾患解释为对某些不存在或预期会出现的刺激产生强烈而广泛的焦虑,为了竭尽所能的逃避这些刺激,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焦虑疾患包括:恐惧症(Phobias)、恐慌症(Panic disorder)与泛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焦虑是一种紧张、焦躁、忧伤的感觉,和恐惧不同的是,恐惧有特定对象或事件,但焦虑是模糊不清,并没有特定对象或事件。焦虑是应对生活环境的一种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会让人积极设法解决问题,但过度的焦虑反而让人感到心急如焚、忐忑不安、杞人忧天等等,往往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身体不适、做事效率降低的情况。其在美国是普遍化的问题,据估计在全部人口中,有 4%(超过八百万人)在某些时候曾经验过精神医学分类上称为“焦虑症”的症状。

二、症状
[编辑]

焦虑症主要有四种征候:情绪、认知、身体、行为的症状:

  • 情绪:会使当事人惊恐、觉得大难临头,但又不知原因,有时甚至因此而感到忧郁。
  • 认知:是在患者寻找焦虑的原因时,由于找不到根源,所以感到更挫折,使其心思无法专注在别的事物上。
  • 身体:像是流汗、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高血压、肌肉紧绷等生理征兆,而且这些症状很多都有续发性症状,例:肌肉紧绷引起头痛或肌肉痉挛、高血压导致中风……。
  • 行为:使患者心神不定、烦躁,并做出各种没有意义的动作,譬如:来回跺步、用手指轻敲物体……,而患者通常不会察觉自己有这些行为。

不过其实一般人有时也会表现出焦虑征候,所以要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是焦虑症患者?一般会依以下三个层面来判断:

  1. 焦虑的程度:举个例子,若要上到某大厦 86 楼,但此大厦只有一台电梯,里面还挤满了人,一般人可能会对这个情况感到有点焦虑,不过还是会坐电梯上去;但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电梯会因此脱线掉落,选择走 86 楼的楼梯上去。
  2. 焦虑的理由正当性:在重要的时刻,例如:学校期中考、进行一场大型演讲前,感到焦虑是正常的;但若在没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同等焦虑则显得异常。
  3. 焦虑造成的后果:如果因为焦虑而后对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因焦虑而无法出家门,导致失去现有工作,那这样的焦虑就算是焦虑症。
三、逃避焦虑
[编辑]

精神分析学家Karen Horney在其著作《焦虑的现代人(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中花了大篇幅描述焦虑:一般人虽然有时候会感受到焦虑,但仍与心理异常者有所不同。

  • 一般人

焦虑属于比较不寻常、特别的情况

  • 心理异常者

(1)对于特定的一些事物产生必然的焦虑,如身处公共场所 (2)焦虑对象明确,例如害怕自己变得疯狂 (3)未察觉到自己的焦虑,而错以为自己只是心情低落

焦虑是一种令人感觉不舒服的情绪,通常伴随的是无助与绝望。焦虑的产生跟外在压力与个人的脆弱性有关。外在的压力可以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当中,一种令人疲累且已超出个人所能承载的情况,而个人的脆弱性以及对压力源感受上的差别,则与遗传、学习经验有关。然而外在的压力并不一定会让个人产生焦虑现象,若一个人的脆弱性很高,则即使小小的压力也会让个人产生极大的焦虑。焦虑就像是心里的警钟,提醒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然而面对这种警告,我们通常是感觉反感的,因而出现想要逃避焦虑的状况。我们常常会用几种方式逃避焦虑;“合理化”、“否认”、“麻醉自己”、“回避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思想、感受、冲突及处境”。

  1. 合理化:这种状态下我们会不断为自己不理性的焦虑辩护,而这种辩护,让他以为自己的恐惧合情合理,自己真的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这种糟糕的状况。然而,这却只是患者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认为自己可以不必改变内心的缺陷,同时又可以获得由改变自己所产生的一切利益,他的不安因此永远无法消除。
  2. 否认:这种状况会将焦虑的情绪从意识中排除出去,可能是刻意否认,或者是对焦虑采取忽视的态度来逃避。然而此时焦虑仍然会从其他情势表现出来,例如颤抖、冒冷汗、频尿、呕吐、窒息感等。而这种对于焦虑的否定态度,精神病患者常会与一般人的表现不同,例如当身处在不熟悉或特定的环境中,感受到威胁与焦虑,为了抵抗焦虑,精神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较高的侵略性,然而这并不是他真正具有敌意,而是焦虑迫使他克服恐惧造成的结果。
  3. 麻痹自己:用许多种方式麻痹自己,常见的方式有喝酒、服药等。另外像是有些人会用高强度的工作让自己无暇他顾,或者不断拉长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是强迫性的性需求,都是麻痹自己借此逃离焦虑的方式,一旦终止麻痹这些麻痹手段,就会带来无可避免的极度焦虑与烦躁。
  4. 回避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思想、感受、冲突及处境:这种回避的状况,可能是刻意的,比如怕水的人会刻意远离游泳池或海边;但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我们可能会对一件事情有野心,但是却因为焦虑而主观的否定这件事情对我们的意义,比方告诉自己本来就不喜欢跟人社交,或者因为焦虑与心理上的压力,让这件事情的过程变得不愉快、让人筋疲力竭,这些不好的体验也可能造成对情境的回避。

焦虑的特征有

  1. 生理反应:身体发热、心悸、胸口紧、过度换气、肠胃不适、晕眩、口干、肌肉紧绷、痛、疲倦、无法专心、思考混乱等。
  2. 认知反应:我做不来、觉得自己很傻、别人常注意我、可能会晕倒、得心脏病、无法呼吸、不愿意出门、会发疯等。
  3. 情绪反应:害怕、激动、恐慌、过度担心、不安、感觉世界毁灭、悲哀、失去控制、罪恶感、生气、忧郁等。
四、成因
[编辑]

除了已熟为人知的重大变故刺激或是大脑结构或神经传递物质异常之外,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可能也是造成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肠道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大脑,两者甚至在胚胎初期是来自于同一个组织的发育,所谓的肠-脑轴线(gut-brain axis)就是肠道与大脑沟通的双向联系管道,而参与此管道的调控者除了肠子和大脑,还包含肠道菌及肝脏,所以准确来说应该是:菌-肠-肝-脑轴线(microbiota-gut-liver-brain axis)。 2021 年 10 月一篇在《科学》期刊发表的一篇研究探讨肠道发炎导致忧郁、焦虑症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在发炎性肠道疾病患者数据库中,发现约 4 成的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含溃疡性肠炎及克隆氏症)患者群中出现精神疾病,尤其是焦虑症、忧郁症及认知能力下降。 溃疡性肠炎的患者们及模拟此一疾病的小鼠们都有受损的肠道血管屏障(gut vascular barrier, GVB),而在肠道中的外来入侵菌及被召集的免疫细胞军团们,以及它们所造成发炎反应,便会影响到肝脏及大脑。为避免脑部因此受损,体内会产生 Wnt/β-catenin 信号以关闭起连接大脑与身体的大门-脑脉络丛的血管屏障(vascular barrier in the brain choroid plexus, 以下简称 PVB),而此保护措施会后续的其他损伤。从小鼠实验的结果来看,关闭 PVB 的小鼠组别相较于正常开启 PVB 的小鼠组别,他们所表现出的焦虑行为较高,甚至还会产生短期记忆受损。

五、类型
[编辑]

焦虑症因被体验程度、严重程度、诱发情境不同,大致分为五大类:畏惧症(phobic disorders)、恐慌症(panic disorder)、广泛焦虑疾患(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压力异常症(stress disorder)、强迫性疾患(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OCD),因各大类内容繁多,故在以下分类讨论之。

1.恐惧症(phobic disorders)
[编辑]

任何人都可能患恐惧症,恐惧症只对特定的对象感到害怕,也就是说,恐惧反应的症状是因某个对象引起,能否回避它而正常生活就是正常与病症的交界。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例如猫、狗、打针或搭飞机,但当这些恐惧如果威胁到生活、让当事人感到痛苦时,就会被诊断为恐惧症。平常我们可以避开恐惧对象过活,但不得不面对时就会感到不安或紧张,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恐慌。即使明知是过度反应,但仍无法消除的恐惧不安感正是恐惧症的特征。

恐惧症和一般害怕的差别: 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此症的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持续性的恐惧与害怕。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快速发作的惧怕现象,并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患者将竭尽全力避免惧怕情境发生,而患者的避免行为,往往大于实际遇到惧怕情境的可能性

恐惧症又称为畏惧症或恐怖症,恐惧症患者通常对于某种特定的刺激感到害怕不安而企图逃避。初次发病为急性,之后的焦虑为持续慢性。畏惧症好发于各年龄层,男女比约 1:2;它也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影响着世界上 10%的人口。发病者通常对特定物体、情况、处所感到极度、不合理和不理智地害怕,想要逃避。看见、接触或只是单纯想到其恐惧的事物都会造成严重的焦虑感,而这些焦虑感往往和受到的真实威胁不成比例。他们会把该恐惧灾难化并想到最糟糕恶劣的情景,且极度相信该恐惧会往他想像的方式发生或降临。特征是对特定物件(比如蛇、狗、医生等)、事件(比如上台、表演等)或环境(比如窄小的空间、搭飞机等)感到长久的、异常的恐惧,以致妨碍日常生活。

症状

  • 情绪症状:对特定生物或情境感到紧张、恐惧,通常有这些症状的人并不清楚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 认知症状:认为该生物或情境会带来严重伤害
  • 身体症状:肌肉紧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色发白、出冷汗等,与高度刺激自律神经系统有直接关联,这些症状也会有续发性症状:肌肉紧绷导致肌肉痉挛、呼吸急促造成过度换气。
  • 行为症状:逃避相关情境。

观念辩证: 恐惧症对生理和生活上的影响都相当巨大,我们也应学会分辨恐惧症和日常的恐惧—很多人虽会对蟑螂、老鼠、蜘蛛等虽有不合理的害怕,但只有当这些害怕严重干扰个人生活适应或困扰,才会被称为恐惧症。以下有四个例子帮助大家分辨恐惧症和理智程度的恐惧:

  1. 害怕朋友家养的小蛇
  2. 害怕朋友家会有小蛇而不去拜访他
  3. 因为怕高而不去位于 13 楼的最爱冰激凌店
  4. 爬上高梯子会感到恐惧

以上(1)和(4)为正常程度的恐惧而(2)和(3)则为患有畏惧症。对小蛇和较高的梯子都潜在一定的危险因子,前者可能咬伤人、后者则可能使人摔倒,因此感到某种程度的恐惧或担忧是合理的;然而(2)和(3)的情况则被视为夸张化或不合理的恐惧反应。因为小蛇而完全避开那位朋友,显然此程度的恐惧感已影响日常的决定和生活,故可判断为畏惧症,(3)则为较明显的例子,对数字(1)或是(3)的恐惧是不合理的。

分类

恐惧症可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

  1. 公众场合恐惧症 (agoraphobia):又称惧旷症、广场恐惧症,指对于公共场所的恐惧感,害怕难以快速逃离的场合,并倾向于回到被视为安全的场所,例如家里。因此,患有 agoraphobia 的人们通常较少出门,且会尽量避免人潮拥挤的地方如购物商场、电影院等较难快速逃走的地方。但患者不是恐惧公开的地方──意即不怕这地方本身──也不是怕多人的环境,而是害怕“在这个场合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唯恐万一发生什么事无法安全返回,经常不敢外出、生活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只要患者认为这个场合是自己能控制,不会发生危险,就会很轻松放心。患者多为女性。
  2. 社交恐惧症 (social phobia):又名社会焦虑症、人群恐惧症,指对社交场合和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恐惧。有这种病症的人,一接触到别人的视线,就会紧张,害怕对方知道自己的紧张和缺点,对如何与人建立人际关系感到困难。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们通常害怕受他人的批判和羞辱时的尴尬。在社交场合遇到尴尬的场景是常见或是合理的事情,但这些患者常会在事件发生前好几星期就感到不安、焦虑,并且容易因为在他人面前做一些常见的事情感到别扭和害怕,多数会伴随着如脸红、发抖、盗汗、心悸、轻微头痛、晕眩、胸闷、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虽然一般人对参与聚会或暴露在众人眼光下一样会感到紧张,但这不影响他们出席,社交恐惧症患者则会长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避免与他人接触。
  3. 特定恐惧症 (specific phobia):针对某种特定事物不理智的恐惧。例如:血液、黑暗。

恐惧症的种类相当多,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特定恐惧症:

  • 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通常在密闭空间发作,例如电梯、小房间、核磁共振的仪器内。也可能发生在人多的地方,例如:大卖场、拥挤的交通工具、太多病人的诊所等。大部分的人症状不严重,只是些微的不舒服并想赶快离开,严重者则会盗汗、头痛、恶心、心跳快、呼吸不顺、身体晃动或是感冒加重,甚至昏倒进急诊。病人会为了避免幽闭恐惧症发作而刻意规避特定的场所,或像是参加社交活动时无心谈话只想着发生意外要怎么逃生,因而影响生活品质,病人也可能会逃避人群以致无法正常社交。
  • 惧高症(acrophobia):又称恐高症和畏高症,指对身处一定程度以上的高度感到恐惧。可能的症状包括腿部发软、呼吸加速、体液变多、手脚乏力等,甚至会手足无措到呆站在高处下不来。除了视觉以外,其他从高处落下的体验例如云霄飞车和自由落体也会让惧高症发作。
  • 黑暗恐惧症(nyctophobia):是一种特别恐惧黑暗的心理疾病。其表现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独处、白天与晚上的精神状态与情绪落差很大,并且对于黑暗产生一种强烈的条件反射。虽然对黑暗的恐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病理成因仍然缺乏证据。黑暗恐惧症好发于儿童,而根据阿德里安·威廉斯一项基于催眠治疗的医学研究发现,成人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人患有黑暗恐惧症。
  • 密集恐惧症(Trypophobia):又称为群聚恐惧症、密集物体恐惧症、密集型恐惧症、密集综合症,或是多孔恐惧症。主要的症状是看到或想到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东西时,就会感到害怕、反胃、恶心、头晕、起鸡皮疙瘩,轻重程度因人而异。 密集恐惧症的成因多元,通常是因为先天就较敏感,而后天又遇到特殊状况造成。一般来说密集恐惧症患者在儿童、青少年期便有对孔洞或密集排列东西感到恐惧的倾向,而较少见成人才出现症状者。
  •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而频繁出现,也称社群恐慌症。是指一种由患得患失心态所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得上这种症的人总会认定别人在自己不在时经历了什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种社会焦虑被描绘为想要与别人的行动不断保持关联的渴望。同时,它也被定义为一种对后悔情绪的恐惧,使得患者情不自禁地陷入到对错失社交关系、获取新奇经历、好的投资机会等好事的忧虑之中。换言之,当你想像事情可以变得与现在不同的时候,这种焦虑就会不断向你袭来,让你感觉自己安排时间的决定永远是错的。这种恐惧症也被应用于投资上,并与其他理论交杂后诞生许多操作手法。如资金雄厚者先是利用市场多数人的风险趋避心态,在他们尚存疑虑和保守心态时不断拉抬股价,而随着失去获利机会的恐惧与焦虑不断袭向投资者们,将容易使其失去理性并几近疯狂的买进,而这些大量且不理性的需求正是资金雄厚者抛售股票的对象,可见学好心理学并善加运用有助于在生活中获得利益。
  • 长单词恐惧症(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是指持续的、反常的、没有根据的对长单词的害怕。它的英文名称本身就能令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长单词是多么可怕,因为这个专有名词是英文中较长的单词之一。长单词恐惧症 是指对长单词有莫名的、持久的、异常的恐惧心理,它的形成原因与单纯的恐惧症类似,有以下几个原因:一、遗传因素:很多恐惧症的患者是潜意识里的自卑,尤其是患社交恐惧症的人。根据国外的调查,恐惧症患者的父母或同胞患神经症的较多,所以遗传因素可能是恐惧症的发病的原因之一。二、性格特征:恐惧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常偏于高度内向,表现为胆小,怕事,害羞及信赖性强。三、精神因素:强烈的精神刺激会诱发恐惧症,在发病中常起著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如夫妻分离,亲人死亡,意外事件,恐吓事件等等。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恐惧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可能是上述三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遗传性的性格若表现出脆弱、天生紧张并且显得神经质,则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这两种因素互相冲击,当某一阶段精神压力过大时,就可能诱发恐惧症的发生。恐惧症可能是所有精神官能症中最单纯、且较易治愈的症状,因为特定场所或事物的恐惧通常是因受到惊吓,有了这种不愉快的经验后,人的反应就会回避。 以下为一些其他常见的恐惧症,取自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Adapted by Martha Lally and Suzanne Valentine-French)[18]

英文
Acrophobia(惧高症) Fear of heights
Agoraphobia(空旷恐惧症) Fear of situations in which escape is difficult
Arachnophobia(蜘蛛恐惧症) Fear of spiders
Astraphobia(雷电恐惧症) Fear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Claustrophobia(幽闭恐惧症) Fear of closed-in spaces
Cynophobia(恐犬症) Fear of dogs
Mysophobia(洁癖(病态)) Fear of germs or dirt
Ophidiophobia(恐蛇症) Fear of snakes
Pteromerhanophobia(飞行恐惧症) Fear of flying
Social phobia(社交恐惧症) Fear of social situations
Trypanophobia(针头恐惧症) Fear of injections
Zoophobia(动物恐惧症) Fear of small animals
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长单词恐惧症) Fear of long word

一个更完整的列表请参见zh:Wikipedia:恐惧症列表

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厘清他的感觉、思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最常使用的技巧之一是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古典制约。进行方式是在一个安全受控的环境,事先告诉患者场所是安全的、医护人员也在身边所以他的生命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循序渐进地让患者接触原本造成恐惧的事物(像惧高症、飞行恐惧症等可以透过虚拟现实模拟),在反复的刺激下,当患者慢慢意识到即使自己还是有心跳加速、手脚发冷、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实际上却没有发生任何他想像的恐怖情境或灾难之后,大脑会形成新的记忆,其焦虑也会逐渐减缓。认知行为治疗的缺点是治疗时间较长,但优点则是治疗效果较持久。一般在临床应用上使用系统减免法(循序渐进),而非洪水法。

(2)药物治疗:目前市面上有三种药物经过证实对纾缓恐惧症有效果,分别是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镇静剂(Sedatives)和β 阻断剂(Beta blockers)。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像抗抑郁药和β 阻断剂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另外镇静剂和某些食物会引发负面的交互作用,没有控制好用量还可能造成药物成瘾。因为药物治疗会直接对人的心脏和血压产生影响,要停止服用时宜和医生讨论。

目前恐惧症之治疗以结合药物、认知及行为治疗为佳。根据不同成因,不同处理方式会有效果的强弱差异。应经过医师评估后,再依个案状况决定何为最佳治疗方式。

2.恐慌症(panic disorder)
[编辑]

恐慌症的成因可能与脑中的蓝斑核构造相关,蓝斑核是大脑中正肾上腺素的主要供应者,它透过正肾上腺素系统,调节大脑的睡眠与清醒周期,自主神经功能控制,情绪状态调节,学习与记忆,以及痛觉等等。而在蓝斑核过度作用时,可能导致恐慌症的发生。

恐慌症主要症状是“恐慌发作”(Panic Attack),突然出现强烈的生理不适,特征是没有特定害怕的事物。会在事先无预警、且周遭没有实际的危险因子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强烈且无法控制的焦虑、恐惧、害怕和不适感,同时伴随着心悸、大汗、颤抖、呼吸急促或窒息感、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晕眩或头重脚轻、自我感丧失、脱离现实、怕自己失去控制或发疯、恐惧即将要死去、感觉异常、潮湿或发冷等症状。这种焦虑通常是短暂(持续数分钟)、无缘故突然发生的,而且平均每星期会发生一次以上。因其有随机性、突发性的本质,故会发展为附带的并发症-预期的焦虑(anticipatory anxiety):恐慌症患者因自己随时可能发作、担心自己会突然失去控制,所以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却又怕发作时无人能给予协助,而害怕独处。主要在青春期及成人期的早期发生,其病程为慢性,有些病例在突发一次恐慌发作后,相隔几年后再发。有些恐慌症非常严重,使患者甚至不敢离开自己的家中。对于恐慌症的患者而言,有时候他们对自己的症状并不自知,有时候也会将自己与他人疏离。治疗方面,有些测验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自己是否有恐慌症,测验为问卷的填答,内容包括是否有心悸、大汗、胸闷、害怕死亡、无法在没有人陪伴的情形下独自出游等等。

  • 情绪症状:害怕自己快死亡或失控
  • 认知症状:担心下次再发生
  • 身体症状:强烈交感神经反应
  • 行为症状:逃避会造成焦虑的活动

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像是苯二氮䓬类(benzodiazepines)是一种用来治疗焦虑性疾病的广泛性用药,短期服用后可以减低特定场合的焦虑症状,如大幅降低在台上向众人演说的恐慌感等等。然而服用该种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举例来说,服用者往往会需要越来越高的剂量,即药物耐受性的提升,也会出现戒断综合症的现象,服用者会对药物出现依赖性,若突然停药,焦虑症可能会再度复发,因此医生开药时往往只会开立短期服用处方,以免上述状况的发生,而在停药时,也要渐渐降低剂量。在服用抗焦虑药物的同时,可能有的副作用有头痛、恶心、疲劳、视力模糊、恶梦、混淆等等症状。

3.广泛焦虑疾患(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编辑]

广泛焦虑症患者可能对任何事物感到害怕,他们的恐惧无所不在。有时甚至会不断感到焦虑却找不到确切原因。广泛焦虑症的特征为过度焦虑情形持续半年以上,感到焦虑的内容五花八门。生活中任何极其细微的事物都可能引发焦虑,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件也都可能引发患者灾难化的想法。这种忧虑的症状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无法自制。

广泛焦虑症又被称为神经质、神经衰弱。为慢性发病,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日渐严重,发病率为人口的 2-5%,发病年龄为 18-40 岁,其中好发于 20 岁左右的族群。病患明明未受到任何特定危险的威胁,却会经常感到焦急及忧虑。担心的事情相当广泛,却没有任何其他焦虑症的特殊症状。这种情况至少持续 6 个月,又被称为游荡性焦虑(free-floating anxiety)。长期下来,该症状会影响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家庭生活,进而导致情绪低落、忧郁、甚至产生死亡意念等。身体大致仍具备足够的功能,然而持久性的身心紧张也可能增加患者感染一般疾病的风险,并伴生许多身体不适的症状。此外,患者也会经常回忆起不愉快的往事,被困在回忆中而使心情更加郁闷、对未来更加彷徨。

广泛焦虑症患者除了心神不定、烦恼不安等心理上的症状以外,通常也伴随着生理上的不适感。最常见的包含: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心悸、头晕目眩、无精打采,以及身体某些部位感到疼痛等。严重者会出现盗汗、四肢颤抖、恶心、拉肚子,甚至会产生大祸临头、死期将近、身不由己等症状。

对于广泛焦虑病患的治疗方式,通常会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两者间的关系为相辅相成。透过抗焦虑药物缓解焦虑症状,再透过心理治疗提供放松与生理回馈,辨识主要引发焦虑的想法或情境。透过对身体以及对知觉的改善,患者可以逐渐减轻药物的剂量。

4.压力异常症(stress disorder)
[编辑]

个人在经历重大创伤(例如:地震、车祸、战争)后,产生恐惧阴影

  • 情绪症状:情绪过度反应或过度淡漠
  • 认知症状:创伤经验在脑中反复出现
  • 身体症状:无法放松
  • 行为症状:逃避相关刺激

典型症状

1. 创伤后压力综合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属于典型的焦虑性创伤综合症,根据估计,竟然有 28.8% 的成年人有经历过创伤后压力综合症。脑海里不断重复创伤事件,历经过沙场血战的军人、被性侵害者或遭遇重大车祸的人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这类的心理疾病。这类事件通盛无法预测,具有突发(sudden)、异于平常(extraordinary)的特性,且会带来强力冲击(overwhelming)与损毁解体(shattering)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为的创伤比天灾更容易激发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常见之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包含下列三类:

A.经常出现过度焦虑、失眠、惊吓
B.出现与创伤相关事件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不予面对
C.一旦触及创伤时的场景就会不停做恶梦,并且会反复感受到创伤时的心情和感觉。
荷兰有名女子因 15 年前曾遭到性侵害,患上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并有厌食、抑郁症、幻觉、和自残等行为和状况,也会抗拒治疗。除了心理问题,她身体也有障碍,几乎卧床不起。在她 20 多岁时,医师认为她的症状无法治愈,同意她的安乐死请求。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压力大自然会有相对应的压力反应。PTSD 的界定标准若太宽松,会导致太多误诊及错误治疗。像是在 2006 年时,有学者对于 1990 年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再调适调查(NVVRS)做出分析,结果发现有许多人是被误诊的。可知光是看症状来判断,容易有误诊或错误治疗,若用更严格的标准去判断则会发现其实没有这么多人罹患 PTSD。

2. 急性压力异常症(Acute stress disorder,ASD):与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类似,因经过极度的创伤事件而出现害怕、无助感或恐慌的反应且达到病态的程度。其与创伤后压力综合症不同的是,症状通常在发生事件后的短时间内,三天至一个月。相较于其他创伤案件,遭受人际创伤事件(如:性侵犯、虐待)的患者有较高比例发生急性压力异常症,此外,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的病患中,约有一半的人病程初期是急性压力异常症。

5.强迫性疾患(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OCD)
[编辑]

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好发于青年,男女比例相当。症状包括重复出现的思想、冲动或是影像,例如重复洗手、开门、关门、计算、检查等非意识性的强迫式行为。这些意念、行为让患者困扰不已,同时患者会感觉强迫行为耗时且不理性,但又难制止。患者本身可能会出现非常害怕细菌、污染物,对自己本身或他人出现焦虑感与挑衅行为,对于周边的物品也会使它们照着自己喜欢的方式放置。同时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自卑、紧张和焦虑等情绪随之而来。然而有时候人们常常洗手,或反复排列某些物品,并不一定罹患了强迫性精神官能症,要确定是否罹患该种疾病,可以检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天内是否花超过一小时以上在做一些反复性而自己却觉得没意义的事。患者也常有以下状况:对称性的强迫思考(产生不断重复、排序整齐、数数的强迫行为)、清洁(对于自我意识的肮脏所产生的强迫行为)、储藏(产生储藏的强迫思考和行为,无法判断物件的价值,会储藏一些非必要的物品)。

又可细分为强迫性思考(obsessive thought)及强迫性行为(compulsive behavior),两者可能个别出现,但通常会共同出现。

  • 强迫性思考: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思意念、想像或冲动持续且重复地出现,内心明知道此想法不合常理,却无法克制。让患者感觉是侵入性且不恰当,进而产生显著焦虑和害怕。研究发现,对 82 名患者的强迫性想法进行分析,患者这些想法主要可分为五个大范畴,出现的频率依次是(1)不法、卑劣的想法(2)侵犯他人(3)无生命物体的秩序井然(4)性(5)宗教(Akhtar et al.,1975)。强迫性思想,主要为想到自己的失败、别人要陷害自己、自杀或性的问题居多。除此之外也可能有强迫思考与抑郁有密切关系,患有复发性抑郁障碍的人在抑郁发作时也可能有强迫思考。抑郁症状的减轻加重一般都会伴有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
  • 强迫性行为:个人无法克制地不断重复某些动作,可能看似有目的但其实是多余的。例如:洗手、眨眼、耸肩、重复性清理喉咙、仪式化行为(如跪拜),或是产生一些心智活动如记数、重复默念字句。目的是预防或减轻苦恼,或预防某些恐怖的情境。然而这些想法通常不切实际,或过度夸张。在患者冷静时,这些行为对他们显得没有意义,但当焦虑升高时,这么做可以释放紧张感,且使他们没有多余时间、体力去执行被其潜意识所警界的冲动行为(impulsive action),但焦虑感很快又会重复出现。

强迫性思考及强迫性行为是强迫性障碍的主要症状,虽然当事人知道强迫性思考和强迫性行为没有意义,也因过度好洁感到痛苦,但就是无法停止这种行为。一天中为了洗手花好几个小时,不但扰乱生活,自己也与这强迫行为搏斗得筋疲力尽。但尽管当事人对洗手这件事很敏感,但自己的卧室却脏乱不堪,并非真正爱整齐干净的人,亦即行为经常不一致是强迫性障碍患者的特征。

有几项因子可能触发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的发生:

1.遗传:父母双方有人在十九岁前被诊断出患有强迫性精神官能症。

2.环境:过去曾经受过虐待的儿童比起一般孩童更容易发生。

3.大脑结构:强迫症患者脑中几个部位产生化学的不平衡,使其原本正常的功能异常,不断地检查某些神经回路传来的讯息,而造成讯息的过度仔细过滤,导致讯息塞车无法通行。

治疗方式:通常运用多样的治疗模式,包括药物、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教育和适当的支持。

  • 药物治疗

最有效的药包括抗忧郁剂,这些药使脑中血清素的浓度上升,而降低强迫症状。然而,单一药物很难使所有症状去除,必须并用其他治疗方式使病人的症状得到更好的控制,且切记不可在无医师指示的情况下擅自停药,否则可能会造成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的复发,或使病情更加恶化。

  • 认知行为治疗

其最主要的方法为“减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让患者处于那些害怕、焦虑情境中,然后鼓励其对抗那些因害怕或紧张所导致的强迫行为。透过重复练习,让个患者学习到“即使不做那些仪式行为,也不会有坏事发生”。 标准化的减敏感法包括下列四个步骤:

  1. 介绍并建立主观焦虑量尺(The Subjective Anxiety Scale):治疗者要求患者描述他所曾经经历过最严重焦虑的经验,并将当时的焦虑程度订为一百,然后再描述自己感到绝对宁静的经验,将其焦虑程度订为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求患者随时以此一由零至一百的焦虑程度量尺来测量及说明其焦虑程度。   
  2. 进行松弛训练:一般均由治疗师利用四至六次治疗单元,每次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训练患者学会肌肉放松的方法,并要求患者回去每天至少要做十五至二十分钟的练习,直至患者可以完全放松自己为止。如果患者会采用静坐或心像法放松自己,此步骤可以省略。   
  3. 建立焦虑层次表(The Anxiety Hierarchies):治疗师和患者一同针对其所困扰的主题,列出所有令患者感到焦虑的情境,然后依各个情境的焦虑程度在主观焦虑量尺上排出顺序,构成由轻微逐渐升高焦虑程序的一个层次表。   
  4. 进行减敏制伏的步骤:让患者放松自己,然后呈现一个中度焦虑的刺激数秒钟,然后让患者评定其焦虑程度,再放松约二十至三十秒钟,然后再度呈现该中度焦虑刺激数秒,再请患者评定焦虑程度。通常经过数次或数十次练习之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就会降到相当低的程度,不再对该情境感到困扰。此时治疗师可进一步协助患者进行较严重焦虑情境的制伏工作。
  •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辅佐工具,其中以“多家庭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较有效。此即由多个家庭及个案参与,在一定的时间内所组成,以了解强迫症的团体。它提供了家属与个案多相处的机会,且对强迫症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分享相似的经验,并可讨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家庭治疗借着沟通的改善及建立彼此的了解,可以有效的减少强迫症状。大约有半数的强迫症患者可能痊愈,有不少患者需像慢性病者一样长期抗战。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的心理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治疗过程需忍受相当的痛苦,患者要有强烈的动机和努力,才能由认知行为治疗法获益。因此患者的配合意愿不高,大多数患者还是选择以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病原学解释

  • 心理生理取向

人类与生俱来的气质或个性可能发展成焦虑。根据某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多愁善感的人对于身体内在疾病过分敏感,最后导致焦虑。另外,大脑内部神经化学串导物质的不平衡,也是造成焦虑的重要因素。例如GABA(gamma-aminobutyric acid),因为这是大脑中的化学刹车物质,可以减缓大脑的活动,一旦 GABA 浓度过低,大脑的活动会增加并高度激发,这种高度激发就会导致焦虑。

  • 人格因素

以心理动力论而言,焦虑是因为本我和超我发生冲突而造成,当个体经历如此冲突时,会因为害怕超我惩罚的恐惧感产生焦虑,就算最终没有做出冲动行为,但恐惧感已带来了焦虑感。而焦虑症患者大多具有神经质倾向,有缺乏安全感、并且有罪恶感、沮丧、内向、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质。患者对任何事情或情境都过分敏感。心理学家分析后认为,强迫症导原于幼年肛门期,父母对于小孩清洁卫生训练太早或太过于严格,造成人格发展不均所致。

  • 行为论取向

经常被用来解释恐惧症的发展。恐惧被认为是透过古典制约而行成,即透过跟令人害怕的经验配对呈现后,原本中性的物件或情境就成为引发恐惧的刺激。

  • 认知取向

人对某些事件的看法或认知也可能产生焦虑,例如:中美断交、中共试射导弹至台湾海峡,就有人认为大难临头,焦虑不安。反之,认为国家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就不容易焦虑。因此把事情看得较严重的人较容易产生焦虑。或是当人们出现夸大威胁性的想法,人们可能会无意识的把夸大畏惧的想法,使焦虑产生。

  • 学习因素

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人类的行为或习惯不论是适应的或不适应的,都是由学习历程所形成的。学习过程至少含盖三种方式:

  1. 古典制约学习
  2. 操作制约学习
  3. 观察学习

以恐慌症为例,这种症状由古典制约历程所形成。例如:一名儿童原来看见穿白色护士袍的护理师不感到畏惧,可是以后每当看到护理师就要打针,且白色衣服经常同时出现,于是这名孩童以后看到穿白色护士袍的护理师便会感到恐惧。由此推论,个人对于原本不具伤害性的刺激,经由学习历程会产生恐怖的心理反应。例如:对某特定动物、高处、黑暗、血液等恐惧,都是经由古典制约学习而来的。

  • 文化取向

文化背景或环境影响焦虑症发展,例:缩阳症(Koro),又称恐缩症,即使患者的生殖器官没有任何变化,仍坚决其生殖器官正往体内缩,且认为当其完全缩入体内便会导致死亡,此病症在全球皆有病例,在女性身上也可能发生(认为乳头缩入乳房或乳房缩入体内),但在中国、东南亚男性身上特别常见。

[19] [20] [21]

解离疾患(dissociative disorder)

[编辑]
描述
[编辑]

解离症(dissociative disorder)指的是在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中产生整合上的障碍,因此,对过去经验、个人历史或个人身份认同产生极大的改变,藉以自我防卫避免产生焦虑。每个人应该都有能够认为自己可以支配自己一些行为(例如思想、情绪以及行动等等)的基本信念,这些自我支配的信念是由自我感(sense of selfhood)所引起的,自我感指的是自我在不同层面的连结、在空间以及时间中的连结性。当遇到“解离”状态,其起因通常是极大的压力或极深的创伤,因而患者会想要透过斩断这类自我感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借由否认一部分的自己或曾经历过的记忆,来逃避这些事物带给自己的冲突和痛苦。解离,就是指借由切割自己的精神活动和烦恼源,让自己的心神恢复安宁或者是恢复自己的自尊心。在精神科学的研究中,“失忆”为解离性障碍可能引起症状之一,患者因心理因素而失去记忆,称为解离性失忆症(Dissociative Amnesia)。

类型
[编辑]

解离性失忆症(dissociative amnesia)

又称为心因性失忆症(英语:Psychogenic amnesia),是一种突然失去重要记忆的症状,通常不是由生理因素(如脑部受伤或记忆力退化)所引起的,而是曾遭受重大打击造成内心重大的悲痛,或对自己家人极端不满所造成,这与一般的记忆力欠佳有明显的程度差异。患者对创伤产生自我防卫机制,而丧失记忆。大多数解离症会猝不及防的发作,但也恢复得快,多数患者病情不会持续超过一年,但据统计如果发病超过一年,超过一半的患者可能会持续有此症状超过十年。患有解离性失忆症的患者中,普遍来说青少年、年轻人较常见,而女性也普遍多于男性。

最常见的是(1)局部性失忆症(localized amnesia),失忆范围包括当时的压力事件与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使人较难记起重要的个人细节,以强暴受害者为例,会忘记由暴徒接近开始,一直到回复安全状态(比如到警局、逃离事件回到家)过程中的所有记忆。(2)选择性失忆症,对事件只有选择性的部分记忆。承上例,可能只记得暴徒的容貌,却忘记过程中所有细节。(3)间断性失忆,患者对某个时间点之前的事情,完全想不起来。(4)全盘性失忆症,患者完全忘记自己的过去、生活背景,包括身份、家人等。

解离性漫游症(dissociative fugue)

相较于解离性失忆症,解离性漫游症的症状更严重也更具全面性。此类疾患的人将彻底忘记过去的自我,离开熟悉的地方、家庭。漫游到全新的地方,或者曾经带来舒适愉快经验的异地,他们不只身份、工作、住所会换新的,连行为和人格也有可能完全不同,在空间、心理上,都和过去的自我完全隔离,通常都有忘却过去痛苦的潜意识动机。根据某些成功被重新找到的案例,这些患者复原后,会忘记漫游过程中的身份、事件。

解离性漫游症可能只持续几个小时, 经历它的人在那段时间里可能看起来会很困惑和健忘,但之后他们就会恢复正常。 在持续时间如此短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被其他人忽视。然而,这种情况也可能持续数周、数月,有时甚至更长。症状持续长时间的人可能有以下特征:

  1. 困惑
  2. 突然不去上班或回避他们经常去的其他地方
  3. 自体记忆丧失(关于他们自己、其他人、他们生活中的事件等)
  4. 因工作或人际关系产生的严重压力
  5. 身份混淆
  6. 抑郁、焦虑、自杀念头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7. 无法认出亲人
  8. 徘徊或去他们通常不去的地方

解离性身份疾患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又称多重人格疾患(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容易和思觉失调症搞混。其特征是解离性失忆(dissociative amnesia)和身份认同转变(identity alteration),也就是两个或多个显著不同的人格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这些人格有各自独特的身份、社会关系、行为模式、专长喜好,甚至连脑波活动都有所差异。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其中一个人格站支配地位,称为“主人格”并主导人的行为,而患者的“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人格的转换相当突然,通常会和外界的压力有某种程度相关。另外,多重人格患者发生记忆断层或人格强硬地想出现时有可能伴随强烈的头痛。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他们甚至可以进行内部沟通/会议,或进行外部会议(如果人格间进行外部沟通/会议时,在旁人看来会像是个自言自语的疯子);也有一些情况,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到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某些情况下,这些人格也可能一起出现,帮助该人处理困难的社会情境。许多此类患者童年都曾被严重虐待与伤害,对这些个案来说,解离性身份疾患所产生的人格具生存上的必要性。此外,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

人格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通常患者会感到持续或反复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现实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或反复的感到自己从心理过程、身体中分离出来,反复感到环境陌生不真实。通常被认为主要是由生活中严重的灾难事件导致的,包括童年性、身体、心理伤害;事故、战争、酷刑、恐吓袭击和严重的吸毒经历。现在并不清楚基因因素是否对此有影响;然而在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体内确实存在许多神经化学物质以及激素改变。虽然该障碍是一种对于现实体验的改变,但它却和思觉失调无关。人格解体障碍的患者能够保持对内在体验和外在世界客观事实的区分力。无论是间歇还是持续的人格解体,发作时患者都能够区分现实和幻觉,它们对现实的知晓力始终保持不变。

人格解体障碍曾经被认为在人类中非常罕见,但现在认为人类一生中有1%-2%的几率罹患人格解体障碍。尽管人格解体障碍出现几率很小,但普通人群中的许多人偶尔会经历短暂的轻度人格解体。 然而,当这些感觉强烈、严重、持续或反复出现时,以及当这些感觉干扰日常功能时,就会出现去人格化障碍。去人格化的经历往往是短暂的,但持续时间是高度可变的,有的持续数周。人格解体会带来很高的焦虑水平,而这样的焦虑又会加强人格解体的感受。

相关疾病
[编辑]
人格解体神经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编辑]

症状

人格解体的人会感到身体不受自己的掌控,仿佛是灵魂出窍一般,自己的感受为不真实的感觉,会使患者认为自己所接收的情绪、展现出的行为,都并非自我意识所掌控。换句话说,患者仿佛是以外人的角度在观看所发生的一切事物,同时认为周围的环境不真实且陌生。人格解体的发生会让人感到焦虑,而同时,焦虑的情绪也将使人格解体发生的频率增加,形成恶性循环(negative feedback)。

诊断

偶发性出现的人格解体并不会对个人造成过于负面的影响,但是反复且持续性的发作则会严重影响生活。若时常感受自己从思维过程、躯体与环境分开,使个人在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响时,就需就医进行治疗。因为人格解体的感受十分的主观,因而诊断上也略为困难。虽然人格解体障碍是一种对于自我意识的怀疑过程,不过此障碍却与思觉失调无太大的关联性。人格解体障碍的患者对于内在的体验和以及外在世界客观事实是能够保持正常水平的的区分力。不论是偶发性或是还是持续性的人格解体,发作时,患者还是可以区分幻觉和现实的差异,他们对于现实的感知力仍保持一定的水平。

致病原因 1.创伤综合症 人格解体障碍被认为主要是由生活中严重的灾难事件导致的,包括童年性、身体、心理伤害;事故、战争、酷刑、恐吓袭击和严重的吸毒经历,皆可能导致人格解体的发生。 2.脑瘤或脑部物理损伤 脑器质性疾病,例如癫痫、脑肿瘤等脑病均可能出现人格解体的症状。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可证明有部分患者的人格解体与其经历完全无关,而是脑部精神整合问题出错所致。

治疗方式 本病的治疗有一定困难。目前西医上多采用支持性疗法;向患者解释这类疾病属功能性障碍,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加强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疾病缓解,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 药物治疗上,以症状缓解为主。除针对焦虑、抑郁,选用苯二氮卓类或三环类药物外,氯氮平对有些病例有效,可以试用。 而在过去,胰岛素昏迷治疗、电抽搐治疗、持续麻醉疗法、乙醚吸入诱导兴奋产生精神发泄作用等治疗方法也曾用于治疗本病,无奈收效甚微,故现今多不建议采用。

解离性失忆(Dissociative amnesia)
[编辑]

也称为心因性失忆症 (Psychogenic amnesia) ,患者会遗忘个人记忆中的重要资料,原因为重大打击所导致内心的悲痛,或是对于其家人有极度不满的情绪,因此对此创伤产生自我防卫机制使部分记忆消失来涛历此创伤所造成的苦难。最常见的便是对于个人身份的失忆,却对其他资讯仍能有完整的记忆,通常是突然发作的症状,使得病患无法回到以前的身份过生活。而解离性失忆也被认为是所有解离症中最常见的。解离性失忆症和失忆症(Amnesia)的差别在于失忆症可能导因于一些脑部受创或是疾病以致海马回受损,而解离性失忆症却是导因于心理压力。

临床症状

解离性失忆症的症状约有以下几种。

  1. 无法认出自己应当认识的人如家属、朋友等。
  2. 无法记住对于自己所做过的事情。
  3. 对熟悉的地方有陌生的感觉。
  4. 无法记住自己的个人资料,包含姓名、电话号码、住址、身份证字号等。
  5. 无法轻易完成以前所熟悉的事情。

针对所忘记的记忆之类型或是程度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1. 选择性失忆:患者针对自己所受到创伤的部分选择性的遗忘掉。
  2. 局部性失忆:患者在创伤后,对于特定一段的记忆完全遗忘。
  3. 间断性失忆:患者会将某个时间点前所有的记忆完全遗忘。
  4. 全盘性失忆:患者将所有的记忆完全遗忘,包含身世、身份、生活经验等。

又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有时被称为人格分裂症,现在的学名是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为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思觉失调症搞混,但 DID 的关键症状是“解离性失忆”和“身份认同转变”,这两种症状并非思觉失调症患者的症状。话虽如此,不过 DID 和思觉失调症患者都很可能出现幻觉、幻听等症状。以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才改名为解离性身份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多重人格,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最少会拥有两个以上、性格迥异的人格。而解离出来的“人格”(称之为“交替人格部分”(alternate personality state)或“交替身份”(alternate identity))都有截然不同的特质(例如性别、年龄、喜好、记忆等),所有人格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格,如果解离出来的只有两种则称为“双重人格”。事实上,解离性身份疾患的患者和所有人一样都只有一个人格,只是身份认同上出现解离,这也是为什么医学界会把这种疾患的名称由多重人格障碍改为现在的“解离性身份疾患”。心理学家 Kluft 曾指出,实际的 DID 案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格数是三个。 DID 患者很有可能会觉得是自己在跟自己对话而被医生误判为是思觉失调症。由于解离性身份疾患为精神疾病的一种,部分犯人会尝试透过伪装的方式假装自己患有此病,借此透过精神病的诊明书达到减刑甚至是获判无罪的目的。此外,也有人认为 DID 是因社会文化期望及在治疗师的心理暗示下产生的,而非自然出现的精神疾病。因此,判明多重人格障碍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临床症状

DID 主要的五种症状为:

  • 失忆
  • 自我感的丧失
  • 现实感的丧失
  • 身份认同的混淆
  • 身份认同的转变等

具体的临床表现有常在房间里发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听到脑海里出现声音等。DID 患者解离出来的每个人格都是发展完整,具有自己一套思考模式与记忆的人格,而每个人格也都截然不同,各自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具有各自的性别、年龄、喜好、特质、种族、性倾向等等,甚至可能拥有不同的语言、口音和笔迹。他们都会分别出现并掌有个体行为的控制权,而原本的人格对于这段时间是有意识也有记忆的;而每个人格之间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称之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患者,甚至可以进行内部沟通,或进行外部沟通,而倘若 DID 患者的众人格在进行外部沟通时,旁人看来即是个自言自语的人。 然而在一些临床案例中,也会有 DID 患者的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到彼此的存在的案例,这便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某段时间未出现的人格会没有该段时间的记忆,仿佛那段时间遗失了一般) 原人格通常也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是在出现罹患 DID 前原本的人格,而主人格是掌握大多数个体行为控制权的人格),然而也有少数案例是原人格并非主人格。而若 DID 患者发生记忆断层(时间遗失)或某人格强硬地想出现时有可能会伴随着强烈的头痛。 而现代临床医学研究也发现,在不同人格掌控个体时,个体的大脑经由影像医学可发现具有不同的脑部影像结果。

病因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不过推测与以下几点有关:

  • 童年的创伤
有极大的关联。Colin A. Ross和 J.W. Ellason 在 2005 的一项研究指出[22],在一个 296 名 DID 患者样本里,93%的患者具有童年肢体虐待或童年性侵犯的经历。大部分 DID 患者都曾在童年遭遇复杂创伤。不一定是虐待或侵犯,家庭暴力、言语暴力、疏忽照顾、缺乏父母的爱、朋辈欺凌、医疗创伤、不良的教养等等,都可能造成深远的创伤。因为 DID 受害人在童年时期可能受到上述对::待,而如此对待他们的常是被认为应该关爱他们的人,也就是他们所依赖、而至于不得反抗、憎恨、逃离的人们,而根据心理动力论、这些受害人只好透过解离以象征性地逃离恐怖的处境。为了保护自我,他们逼不得已制造较更坚强的内在性格来协助他们应对创伤情境。其中一种表现方式是让另一个新的人格状态代替自己承受各种灾祸,而自己就像是第三者在旁边观看,感觉不到任何痛苦。另外常见的交替人格则有协助脱离困境的“保护者或救助者”、模仿虐待者谴责主人个的“迫害者”,以及敌意指向外部的“作恶者”、“复仇者”。
造成 DID 的创伤最有可能发生在人类依附行为出现和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学龄前六年(黄金六年),甚至有可能源自于婴儿时期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Disorganized Attachment)。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一开始的地基没有打稳,这栋房子在往后遇到地震时晃动的程度就有很大的几率比其他房子严重,更不用说在第七年后房子还是用不断“偷工减料”的方式建造起来的,在承受规模较大的地震时倒下来的机会就更高了。
  • 心理暗示
有些研究指出,解离境身份疾患是在心理医生在“引导”下才产生的(以暗示的方式“取回”特定的一段记忆)[23][24]。支持这个理论的学者认为解离性身份患者的诸多症状在心理医生的介入前都没有那么强烈,而透过催眠等手段帮患者塑造虚构的记忆,从而产生其他人格。根据1980年的统计,当年被诊断出多重人格障碍的患者突然飙升,而当中多数人表示自己的其他人格是由家庭暴力产生,然而该年的调查显示家暴的比率并未增加,患者的分布也几乎都是正在或曾经受过心理治疗(尤其是催眠)的人。[25]


治疗
虽然 DID 无法完全治愈,但长期的治疗仍然对于控制病情有所帮助。目前治疗 DID 的方式以谈话疗法 (Talk Therapy)药物治疗为主。

  • 谈话疗法
目的是透过与治疗人员的交谈,来帮助患者辨识及面对令其感到不安的情绪、想法或行为。或是渐渐地将各个人格合而为一,但人格仍有可能再次解离。
  • 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治疗 DID ,不过可以透过特定的药物来改善 DID 所导致的其他症状,例如使用抗忧郁药物来治疗忧郁的症状。

观念辨证

  • 主人格不一定是原始人格
  •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特殊情境下,主人格有可能会更换
  • 虽然大部分主人格知道副人格的存在,仍然有少数情况是不知道的。
  • “解离”(dissociative)的意思是人们在整合自己身心经验的过程中出现障碍,是人们面对创伤和压力的一种自然反应,也就是说这个词本身可以是非病态的。例如一整天都在房间里赶报告,因为压力大加上太专注了而感受不到肚子饿;有些人在遭遇严重车祸或其他重大意外后会想不起来之前发生的事情。

[26] [27] [28]

身体症(Somatoform Disorders)

[编辑]

身体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常感受到身体受病痛困扰,但这样的病痛却不能以一般医学事件或者直接物质关系来解释,有些人经常会抱怨身体不适,但经过重重检查,却难以发觉器质上的原因,这样的不适其实很可能反映了心理上的冲突、不协调,并被称为“身体症”。这就像小孩子有时候被责骂或者和同伴起冲突时,却会投射为身体的不适,作为自己生气或痛哭的理由,身体症也是类似的概念,不过最主要是因为患者过度担忧自身健康,自认有生理失调,而长期反复抱怨各种不舒服,并经常出入医院,浪费不必要的金钱、时间和医疗资源,同时,其主诉症状常以自律神经系统和其控管的相关器官为主。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型态:虑病症、转化症

心身症(Ph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

[编辑]

心身症是指心理或行为因素导致生理症状或生理疾病的产生,或者造成其恶化、持续,或影响该病症的治疗。 主要为身体症状,且症状比精神官能症更加明显。心理压力长期积累未解,影响贺尔蒙分泌,导致进一步演变为真正的身体疾病。主要常见症状可能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支气管气喘、高血压、自律神经失调症、过敏性皮肤炎、头晕目眩、偏头痛、荨麻疹、勃起障碍、过度换气症(呼吸困难)等,并存在个体上的差异。

患有心身症的人常有以下性格:十分注意他人的眼色或言行、忍耐或压抑对自己来说困难及难过的事及压抑自我的情绪以配合环境等过度社会化(over-socialization)倾向。情绪表达困难(Alexithymia)的人尤其容易患有心身症,此种性格的人对自己的情感难以自觉、无法以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或不善幻想及想像等。因此此类性格的人常压抑自身的负向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心身症。

心身症难以明确诊断由心理压力所产生,导致许多患者会感到不安而出现逛医院(Doctor-Shopping;Hospital-Shopping)的行为。

社会变迁快速,为了跟上社会的脚步,许多人无法适应由此造成的庞大压力,如职场性别文化、社会审美价值或家庭结构改变等,随者世代变迁造成的压力接踵而来,导致许多新的综合症(Syndrome),而综合症也算心身症的一种。

虑病症(Hypochondriasis)
[编辑]

患者会过度关心自身健康,常担心自己是否染有疾病,尤其认为可能患上极严重的疾病,甚至不治之症,虽然他们很难确切说出自己生病的部位或者症状,但深信自己病重且难以复原。有些患者会过度放大其在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变化,或是对于一些小病症过度反应,无论医生如何解释、保证,都无法缓解他们的顾虑,甚至可能进一步认为是现阶段医学不足或者医生技术不够好,才无法诊断出其罹患的特殊疾病,因此积极寻求各大名医的诊断,花费时间及精力做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导致他们将全副心神集中在自己的健康问题、满足于发掘新的症状以佐证自己的预感,反而降低对周遭事物的关心,影响其正常、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时更倾向利用他们的症状来博取关心,故常被认为是“享受自己的病症”。

造成虑病症形成的原因:

  1. 对身体感官的知觉扭曲夸大,及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或误会
  2. 经历生命中的重大变故而引起个人缺乏安全感及对疾病产生恐惧的心理因素,例如担忧自己会与过世的亲人罹患同样的疾病
  3. 社会文化因素,例如生病得到的附带利益,像是逃离压力,也能享受到亲朋好友的关心
  4. 体质因素,过去曾罹患的疾病衍生的状况,如焦虑症、忧虑症及恐慌症等等
  5. 可能由先前罹患的其他疾病所衍生,例如忧郁症、思觉失调症、焦虑症、恐慌症等

三大特征:

  1. 过度关心身体
  2. 很难相信医生的诊断,游走各大医院不同科找名医
  3. 对自己身体的关注超乎常人

以上行为如果持续超过 6 个月,造成个人重大痛苦,甚至影响到职业功能或人际关系,就代表已经发展成“虑病症”。

虑病症患者虽然身体正常,承受的精神折磨却不亚于生病,患者会举出很多不舒服的症状说自己有病,只是查不出原因,不同于蓄意欺骗的诈病(malingering,例如为了逃避兵役制造 X 光片的阴影)、或想一直当病人博取同情的伪病(factitiousdisease,例如故意造成伤口感染而延后出院),虑病症患者绝不会承认自己是多虑,也拒绝接受可能是心理问题。除非被发现异常转诊到精神科,多数患者只能奔走各大医院,为了查出不存在的疾病精疲力竭。若要治疗虑病症,可以从心里面下手,例如鼓励患者做全身性的健康检查,再根据报告与医生做详细深入的讨论,试图消除患者的疑虑,同时也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或是利用与病友的团体互动,使病患意识到自己的心并,进而愿意接收医疗咨询,此外,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借由抗焦虑剂降低患者的虑病程度。

转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编辑]

又称功能性缺失或心因性缺失,是指由心理上的问题转化为身体疾病的异常现象。与虑病症相比,虑病症是患者因过分恐惧患病或死亡而导致的心理疾病,而转化症则是身体上有症状,但缺乏病因。其主要特征是失去某部分的感官能力(如突然失明、失聪),或者运动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如手脚麻痹、无法发出声音),但却无法归因于任何器质性因素,也就是说突然失明的人双眼、神经其实一切正常,手脚麻痹也不是因为神经或肌肉系统受损。这样的症状通常很短,约莫数小时至数日就可以复原,但有时会发展成慢性疾病。再者,转换症的发生,常源于生活上遭受重大情绪压力事件之后,且病情的发生,症状无法从生理学的知识来获得答案,例如手指麻痹的患者,其手臂的感觉可能仍然正常。同时,虽然有明显症状,但在催眠或在自然睡眠的情况下,症状就会消失。而一般的转换症患者常对症状经常不太在意,不因身体局部功能突然的丧失而感到痛苦不堪,仿佛那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患者常让人觉得他在装病,但事实上他并非没有假装。

转化症的旧名叫歇斯底里、癔症(hysteria),在精神医学尚未发达以前,被认为是女性独有的疾病。转化症可以说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沟通方式,因为患者内心的情绪、冲动、欲望无法用语言或肢体正常地表达,故转为较原始的、身体方面的变化、机能缺失来传达意思,故这些,因此这些症状经常具有象征作用,呼应其感受到的情绪。这样的症状是对于内心挫折、冲突的一种处理,使患者避免了愤怒、恐惧等苦痛,称为“原本收获”(primary gain),更可以使他人难受,借此惩罚他人,或者获得他人的关怀、同情和照顾,称为“附加收获”(secondary gain),而这些收益可能造成正回馈,促使症状延续或强化。在即将进入肉搏战的战场上,经常会有军士手脚麻痹,就可视为一种原始的自我防卫方法,借此症状避免卷入战斗,而使自我生存。

转化症的病因并不明确,但可能和以下四种心理要素相关:

  1. 遇到引起心理挫折的事件
  2. 病人对症状漠不关心或者喜欢展现他的症状
  3. 该症状可以让他逃离某些厌恶事件
  4. 该症状能产生明显的附带收获。

除此之外,这些症状在教育水平较低的地方较为普遍,且较常发生在戏剧性人格、自恋性人格或依赖性人格或者有类似特质的人们身上,同时女性患者多于男。有些研究指出,在催眠的情况下,这些症状能减缓甚至消除,但是当催眠一结束,症状又会重现。这些都显示转化症的发生可能和潜意识的情感冲突处理有关系。

转化症的判别有相当难度,因为外在没有真正的器质性病因,使其和诈病有一定相似性,但转化症绝非诈病,是真的缺损了部分功能。其治疗也很棘手,可以透过辨识造成症状的压力源并设法去除源头,或者建立病人的病识感,让病人正视自己的疾病,并自发性地配合应对疾病,也透过数据让患者明白,虽然有失能现象,但自己的神经系统能够正常运作。但这些方法都很大地涉及了病患人格结构的彻底改变,并不容易,也相当旷日费时。 让患者明白自己不需背负不必要的压力与责任,并尝试好好面对未来的生活,而不是在创伤的心灵迷宫中打转。此外,透过心理治疗,协助案主能更了解自己性格上的特点,学习处理压力的正面态度,进而从封锁的内心中慢慢释放自己。

身体完整性身份障碍(Body integrity identity disorder, BIID)

[编辑]

身体完整性身份障碍,也称为截肢身份障碍和异常是一种疾病,其特征是渴望残疾或在青春期早期身体健全并导致有害的不适后果。BIID 是一种罕见的,不经常研究的状况,其中精神体图像和身体之间存在不匹配,其特征在于强烈渴望截肢,通常是腿,或变成盲或聋。这个人有时会产生性欲唤醒感,与失去肢体或感觉的欲望有关。

近年研究指出,造成BIID的可能原因,包含周边神经受损[29]、大脑的右顶叶功能受损[30]、前运动皮质异常[31]等等,皆可能造成大脑内身体图像与实际不合的情形,不过目前尚无定论。

有些人表达了他们的欲望,假装他们是截肢者使用假肢和其他工具来减轻他们成为一体的愿望。一些患有 BIID 的人向媒体或通过电话采访向研究人员报告他们已经采取了自我截肢的“多余”肢体; 例如,通过允许火车越过它,或通过严重损坏肢体,外科医生将不得不切断它。然而,医学文献记录了很少(如果有的话)实际自截肢的情况。目前没有方法可以根治BIID,只能透过复健治疗、重复性跨颅磁刺激治疗(rTMS)等方式[32]试图缓和症状。

在可以进行概括的范围内,患有 BID 的人似乎在年轻时开始希望截肢,年龄在 8 到 12 岁之间,并且在他们还是孩子时经常认识一个截肢的人; 然而,患有 BID 的人往往只在年龄较大时才寻求治疗。BIID 患者似乎主要是男性,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性偏好是相关的,但似乎与 BIID 和患有性别不安或瘫痪的人有相关性 ; 似乎与人格障碍的相关性较弱。家庭精神病史似乎并不相关,似乎没有与该人希望他们没有的肢体或四肢的部位有任何强烈的相关性,也没有任何过去对不受欢迎的肢体的创伤。

喂食和饮食障碍症

[编辑]
厌食症
[编辑]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过度担心体重因而约束自己的进食量。

  • 症状
“自我约束型”患者或简称厌食症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体重不足、营养不良、害怕体重增加、非常渴望变瘦,并因而限制卡洛里的摄取。 尽管厌食症患者实际上体重过轻,但患者仍然会认为自己太胖。当被问到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他们会否认自身存在体重不足的问题。 厌食症患者通常会频繁的量体重,只吃一点点东西甚或只吃某些东西。部分患者会出现运动过量、强迫呕吐或使用缓泻剂试图减重。厌食症的并发症包括骨质疏松症、不孕症以及心脏损伤。女性除了上述的并发症外还可能发生月经周期停止的现象。
  • 病因
厌食症的病因目前未明,可能由多种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症。
  1. 家族史 (遗传性),部分基因的组成对于同卵双生造成的影响也往往多过对于异卵双生。
  2. 重视苗条的社会文化价值:包括使自己苗条以便吸引异性的社会压力,也是提高罹病风险的重要环境因子。
  3. 重视苗条的职业与活动:通常出现于高阶竞技运动(high-level athletics)、模特儿与舞者等。
  4. 人格类型与家庭关系
  5. 研究指出,生活遇到剧变或遭遇引发压力的事情、艰难的人生经历及成长时对性别的困惑(比如女性对于胸部、臀部之第二性征不满,而寄托于绝食使那些性征消失)也可能是厌食症的诱因。
  • 确诊判定
厌食症确诊的必要条件为明显过低的体重。厌食症的严重度以身高体重指数(BMI)为判定标准,轻度为 BMI 指数降至 17;中度为 16-17;重度为 15-16,极重度为低于 15。儿童是以按年龄段计身高体重指数百分数为主,低于 5%者即为体重显著过低。
  • 治疗方式
  1. 药物:虽然药物无法帮助增加体重,但可以协助治疗相关的焦虑或抑郁,目前也会让患者服用血清胺回收抑制类的抗忧郁剂来治疗。
  2. 行为治疗:包括恢复健康体重、治疗潜在心理问题与解决引发厌食症的惯性行为。有效疗法包含:让双亲负责喂养自己孩子(也就是熟知的莫兹利家庭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等。 部分病患需要住院治疗以恢复体重。
目前尚未厘清以鼻胃管喂食对恢复体重有何助益之相关证据。有些病患发病后痊愈再也不会复发,但也有病患反复发病多年。厌食症的患者一旦恢复正常体重,其并发症就可以得到改善或解决。
神经性暴食症
[编辑]

神经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又译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经性贪食症,一般简称为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为患者会尝试在暴饮暴食后试图进行净空行为。

  • 症状
在极短时间内摄取巨量食物,而净空行为则是尽其所能消除所吃下的食物,例如透过呕吐或服食泻药来达成,也可能透过利尿剂、兴奋剂、持续禁食或过度运动来努力减重;不过,大部分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在正常值内。如此强制性的呕吐行为,可能导致关节皮肤增厚及牙齿破损。暴食症经常与其他精神病相关,如抑郁、焦虑、药物与酒精成瘾等,亦有高风险的自杀与自残倾向。
  • 病因
神经性暴食症的病因很复杂,但普遍认为社会文化中瘦身的压力和提倡节食提高该疾病的风险,以下为几种常见病因:
  1. 家族史 (遗传性):如果近亲有暴食症症状,其家族内较普遍有其他暴食症患者;遗传导致暴食症的风险比例约为30%至80%。
  2. 社会文化压力:因社会中对苗条、标准身形的提倡感到压力。
  3. 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药物与酒精成瘾等。
  • 确诊判定
通常会基于个人病史来诊断是否罹患暴食症,但若患者否认有暴饮暴食与净空行为时则难以确诊。如果病人曾被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则应依照此诊断。其他类似的疾病包括过胖暴食症、克莱恩-莱文综合症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临床上的诊断标准为:
  1. 每周至少有两次无法控制的暴食,在短时间(两小时内)吃下常人无法吃下的量,且暴食当下对进食行为有失控感。
  2. 一再出现不当的补偿行为以避免体重增加:如禁食、催吐、过度运动、使用泻剂、利尿剂、灌肠等。
  3. 上述暴食与清除行为,每周出现两次以上,至少达三个月。
  4. 自我价值感与体重身形密切相关。
  • 治疗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是暴食症主要的治疗方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或 三环类抗抑郁药类抗抑郁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疗效。

排泄病患

[编辑]
一、遗尿症
[编辑]

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指遗尿病,即俗称的尿床;二则指遗尿症,即不仅是将尿液排泄在床上,同时也在非睡眠状态或清醒时将尿液排泄在衣物或其它不宜排放的地方。从病理角度看,前者多为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后者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神经系统的损害、相关器官的占位性病变,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的病理表现,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探讨的是单纯而无器质性病变的遗尿病尿床。  


遗尿原因

(1)神经调节系统——即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支配膀胱、尿道的阴神经、腹神经、盆神经、骶神经等。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

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约而遗尿。

(2)膀胱问题——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现储尿期的无抑制性收缩,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顺应性差;膀胱充盈期和

收缩期感知能力不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低于睡眠觉醒阈值;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不能提供预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

(3)尿道问题——尿道的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尿道引起遗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狭窄等。

(4)睡眠觉醒功能障碍—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功能障碍可因膀胱充盈及收缩的感知功能不全或过度疲劳

使睡眠过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发育迟缓而引起。

(5)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正常人 ADH 分泌白天比夜间少(1:2.5),尿量随 ADH 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 3-

4: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 ADH 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

(6)遗传——遗尿症患者中约有 30-40%有家族史,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发生的几率由于种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

发生率为 77%,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 44%,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率仅 15%。

(7)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突发精神刺激,如恐惧、惊吓、暴怒、悲伤、强大的心理压抑及行为异常,意识错乱等均可引起遗尿。这些因素又会

成为孩子成长及成人持久的难治性遗尿的原因。

(8)疾病——引起遗尿的疾病来自多个系统,有器质性、炎症性、代谢性、和外伤性等,常见的有

  •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病、脑肿瘤、脑血管病、多发性脑脊髓膜硬化症、脊髓的炎症及肿瘤、出血、脊膜膨出,腰骶椎隐裂等。
  • 泌尿系统疾病:畸形(尿道狭窄、尿道口狭窄、尿道下裂、尿道瓣膜、膀胱颈梗阻及男性包皮、包茎等)、炎症(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龟头炎)、结石、肾功能损伤等。
  • 其它疾病:如慢性腹泻、腹痛,久咳不愈的气管、肺部疾病;与代谢相关的异位垂体后叶、垂体及肾性尿崩症、糖尿病等;与血液有关的严重贫血、高血钙、低血钾等;与不良习惯有关的手淫,惰性;其他有睡眠呼吸障碍症、过敏症等。


(9)其他——儿童尿床除了有遗传因素、脊柱裂或脊柱隐裂外,最后延续成为遗尿症的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不科学的排尿训练。科学的排尿训练仍是治疗儿童遗尿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不科学”的排尿训练包括:

1.在非膀胱充盈期的过度叫尿或把尿
2.长期使用纸尿裤等尿垫
3.尿床后训斥或惩罚。

  


遗尿类型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1 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觉醒障碍突出,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 


治疗方法

尿床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器械校正。药物治疗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可分为下焦虚冷、肺脾气虚、心肾亏损、肾督不足、湿热下注和下焦湿热等证型。据此分别以济生菟丝子丸、补中益气汤、蔻氏桑螵蛸散、沈氏菟丝子丸、八正散或代抵当丸等加减治疗。从临床应用情况看,只要辨证准确,坚持服用,约有半数患者可有疗效,部分可治愈。缺点是较难坚持服用和多数患者的辨证较难把握。
  • 西药治疗
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 ,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
  • 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 1~2 次。白天睡 1~2 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 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斷訓練: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自己從數 1 數到 10,然後再把尿排盡,這樣能訓練並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訓練: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讓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 30 分鐘,每天訓練 1~2 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3.定時訓練: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結合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目的也是有助於建立條件反射。
   4.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殘餘尿、擦乾局部、更換內褲及干床處理。

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 物理疗法
可采用闹钟定时促醒、针灸、按摩、电针、器械校正等方法。物理疗法无药物的付作用,不易复发,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倡导的首选方法。器械校正尿床目前国内尚未广泛应用,在美国有应用夜尿警报器校正的。它是通过长时期的“尿床即被叫醒”,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治疗约需半年以上。2006 年开始,我国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相关产品,如:相当于美国夜尿警报器的尿床提醒器、用于成年人的穴位按摩型遗尿治疗仪、用于儿童的 TENS 低频脉冲型遗尿治疗仪。

  

二、遗粪症
[编辑]

儿童在发育过程已能控制大便的年龄阶段,经常反复出现不能控制排出大便,多数是拉在裤子内,大便形状正常,并非腹泻,躯体检查无异常。


病因

精神因素(20%):精神创伤、惊恐和紧张等精神因素的存在亦是造成遗粪的常见原因,有时可作为一种对父母不适当管教的“反抗”而存在。

其他因素(18%):有的儿童自幼无良好排便习惯,或者病前曾生过其他重病,有的是由于母子关系不良或家庭不和睦,关系紧张所致。

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16%):此类患儿常伴有语言,学习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妨碍了正常排便习惯的养成。

教育方法不当(6%):家长教养方式不良而未能获得正常控制大便的能力

心理社会因素(5%):约 20%的患儿遗粪与生理性便秘有关。


诊断标准

1、年龄 4 岁以上的儿童。

2、每月至少有一次遗粪,病程至少持续 6 个月。

3、每次自主或不自主地将大便拉在不该拉的地方,如裤子,地板上。

4、大便的质地和形态正常,一般多发生在白天,尤其在幼儿园或学校多见。

5、排除由腹泻,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的病变,以及因精神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而导致 不能自主的排便。


疗法

  • 行为疗法:采用正强化法,当患儿能正常地排便,不弄脏裤子时,给予表扬、奖励。当仍出现不自主的排便时,不可对其斥责,不可恐吓,而应加以安慰,使其精神放松。事实证明行为疗法是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   
  • 辅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抗焦虑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用小剂量丙咪秦合并心理疗法,仍有遗粪或氯丙咪秦 10-25 毫克/天,连用数月,疗效明显。   
  • 通便治疗

性功能障碍(Sexual disfunction)

[编辑]

性功能障碍不仅起因于生理,心理因素更是导致此病症出现的一大原因。性功能障碍在男女双方都可能出现,只是因为男性比较容易突显或是比较容易被强调,所以一般听到的都是男性的性功能障碍。而男性的性功能障碍也往往被局限于勃起功能障碍。事实上,性功能是一个很广泛的名词,它包含了性欲望、性兴奋、阴茎勃起、性交、性高潮、射精以及回复等多个阶段。上述的任何阶段出现问题,即称之为性功能障碍。 以下为各阶段简介:

1. 性欲阶段:缺乏性幻想以及缺乏性行为的欲望,可能的原因包含:夫妻因管教子女或金钱运用或其他原因失和、担心性传染疾病、过去不好的性经验影响、创伤影响身体的形象、童年受过性暴力而留下的心理阴影、精神疾病等。目前诊断多仰赖医师细心的病史询问,治疗可透过精神治疗,诊断时尚须排除药物与贺尔蒙异常的影响。

2. 性兴奋阶段:男性为无法达到而且维持适当的勃起状态直到完成性行为;女性则为无法达到而且维持阴道湿润和肿胀。该阶段的问题相当复杂,除了跟生理及心理等内在因素有关之外,还包括社会等外在因素。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碍也属于末梢循环障碍的一种,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脏病都有关系。最近研究指出,勃起功能障碍与代谢综合症有密切关系。该阶段的治疗目前主要聚焦在生理功能方面,如第五型磷酸二酯酵素抑制剂(PDE5 inhibitor),也就是威而钢、乐威壮或是犀利士。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前列腺素 E1 注射、真空吸引器、低能量体外震波等。在使用上述治疗方式时,尚需注意改善本身的慢性疾病,加强运动,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注意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等。

3. 性高潮阶段: 在正常的性兴奋之后,缺乏高潮期的现象。有些男性会在无法控制的状态下射精,即称为早发性射精(早泄);也有些男性会无法射精,这有可能是 a.迟发性射精 b.无射精 c.逆行性射精。在女性,性高潮障碍常常有合并忧郁和焦虑的情形,治疗需考虑精神方面的问题;在男性,生理、心理、酒精、药物或是个人认知不同都会导致性高潮障碍。而早泄,在目前的研究中指出:可能与大脑中的血清素不足有关,服用提高脑中血清素的药物,有助于改善早泄。无法射精,除了少数是器质性因素引起之外,大多数与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对性的不正确认知(认为越久越好),对射精产生焦虑或畏惧、害怕造成怀孕、宗教理由、对性伴侣有不满或憎恶的情绪等。


性抑制与心性机能障碍(Sexual Inhibition and Dysfunction)
[编辑]

性活动可分为共有四个阶段,依序为兴奋期(excitement phase)、持续期(plateau phase)、高潮期(orgasmic phase)及消退期(resolution phase)

  • 兴奋期:兴奋期是人类性反应周期当中的首个阶段,其是因爱抚、亲吻,观看色情图片等的生心理刺激而导致的。当事人的身体在这个阶段会为性行为做好准备,最终导致持续期的出现。
  • 持续期:性持续期是指性高潮之前的一段性兴奋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血液循环率和心率增加、性快感提升,肌肉张度增加。此外呼吸速率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处于这阶段的男女可能会不自觉地发出声息。人们可能在长时间处于持续期而不踏入高潮期的情况下感到不满。
  • 高潮期:性高潮期是指在性反应周期过程中所累积性紧张的遽然释放,导致在骨盆区有节奏性的肌肉伸缩及表征于外的性愉悦。下骨盆肌肉会在此阶段中收缩。此外女性的子宫和阴道亦会发生收缩。性高潮常伴随着其他情不自禁的作为,包括身上多处区域的肌肉痉挛,典型欣快的满足感,及频次地发出声息与身体摆动。心率亦会进一步增加。
  • 消退期:性消退期是在高潮后的阶段,当中人的肌肉会逐渐放松、血压下降、身体从兴奋状态回复至平常水平。不应期是消退期的一部分,男性在此一阶段往往不能再度达至高潮,此外女性亦可能有不应期。

完整为一周期,此处提及的两大症状都和无法顺利完成性周期相关。

性抑制可以粗略分为性欲过抑和高潮过抑,性欲过抑(inhibited sexual desire)指的是个人对性欲望过度压抑或者根本没有性欲望,并因此不参与性行为。原因可能是过度保守的观念或者其他心理上的障碍。高潮过抑,发生在女性身上又被称为性冷感(frigidity),指的是个人有性欲望,但在性行为过程中,无法发展至高潮阶段、形成完整的周期。原因可能是厌恶性对象、对其缺乏感情,或者从根本上厌恶性行为或有所顾忌。而心性机能障碍特指没有器质性起因的性机能障碍。只要因为机能上的失常而无法连续地完成整个性周期,就被称为性机能障碍。

[编辑]

倾向不断追求特定刺激,或有强迫性地追求某种快感的冲动,称为成瘾(Addiction),症状若持续恶化便会形成依存症

依照成瘾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物质成瘾过程成瘾人际关系成瘾三种。

  • 物质成瘾:酒、烟、药物或食物等的成瘾
  • 过程(Process)成瘾:赌博、购物、借款、浪费、工作、家事、窃盗、手机或网络等的成瘾
  • 人际关系成瘾(共依存症):对他人过度依赖或控制他人的欲望强烈,在某些情况中可能会引发虐待或暴力等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成瘾行为和强迫行为的概念互相交错,但犒赏机制是区分两者最主要的一个分水岭。按照定义来说,成瘾是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常伴随着强化的作用——也就是说,冲动会使人获得犒赏,而犒赏又强化了冲动,如此不断地重复便形成了犒赏机制的正强化;而与之对比的是,强迫症患者不一定会从冲动中获得犒赏或满足感。

此外,也有许多人会将成瘾(addiction)和物质依赖(substance dependence)混淆,但两者不同的是,物质依赖者在中断物质使用后,会出现戒断症状,甚至造成更多地使用该物质,而成瘾是强制性的摄取某种物质或从事特定行为,不一定有戒断症状。不过在一位成瘾者的患病历程里面,确实是有可能由成瘾发展为物质依赖的,因此我们在成瘾的治疗上必须将两者合并看待。

成瘾的治疗
[编辑]

成瘾的个案常常不是自愿治疗,而成瘾也常常复发使得一些医疗人员对成瘾治疗没有信心。不过目前对成瘾治疗的观念大概有以下重点:

  • 治疗的目标:成瘾需要顾及个案在治疗过程中减少心理社会崩溃(psychosocial decompensation)的状况,因此必须衡量个案的功能面向。
  • 治疗成效评估:治疗效果的评估,应包含成瘾物质使用的严重度(频率、用量、期间)、整体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主观对生活品质的感受改善等等。
  • 成瘾目前已经有持续的教育训练系统(成瘾戒治机构、成瘾治疗人员认证)及专科医师,成瘾治疗需考虑专业人员的资格、团队以及治疗非自愿案主的能力。

而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包含药物以及认知行为治疗法。药物能助患者减少对成瘾事物的冲动,心理治疗则能够协助患者正面处理成瘾的问题。越早发现患者的问题并介入处理对病情的控制越理想,而预防复发 (Relapse Prevention) 如同前面所说,亦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

描述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是一种持久的(慢性的)、广泛性的、无弹性的感知、思维、内在经验或行为模式,这样的行为与经验偏离社会的期待,并且有认知、情绪、关系、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可能严重损害其社交的功能。

在 DSM-5 中,诊断人格障碍的必要条件是:

  1. 自体与人际运作存在显著减损
  2. 一个以上领域或面向的病态性人格特质
  3. 在人格运作或人格特质呈现(expression)上的减损,无论时间和情境都是相对稳定的,并不能由个人发展阶段或社会文化环境的常态(n 来理解,也不是来自某种物质(例:药物滥用)或一般性医疗状况(例:严重头部撞伤)

主要类型

主要分为 ABC 三大类:

类型 主要特征 社会观感
A 类型(认知问题) 表现出古怪(odd)与反常(eccentric)的行为 社会上会认为这类人“怪怪的”
B 类型(社会问题) 表现出戏剧化(dramatic)、情绪化(emotional)和反复无常(erratic)的行为 社会上会认为这类人“不好惹”、“坏坏的”
C 类型(情绪问题) 表现出焦虑(anxious)与害怕(scared)的行为,此类患者会对社会感到害怕、焦虑、沮丧 社会常常会边缘这类人
主要人格障碍症
类型 种类 特征 例子
A 类 妄想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对他人无法信任并存疑,将他人的所作所为解读为有害自己。 例子:怀疑自己被他人利用;时常怀疑好朋友或伴侣的忠诚。
类分裂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表现出与社会疏离,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表达有所局限。 例子:喜欢单独活动;没有亲密好友。
分裂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社会与人际关系不足,对亲近关系感到不安,有认知与知觉上的扭曲以及行为偏离常态(常被视为轻度的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症患者)。 例子:多猜疑或有妄想意念;行为偏离常态或奇特;思想混乱。
B 类 做作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过度情绪化,一直想寻求被注意。 例子:当自己不是外界注意的焦点时会显得不愉快;常利用身体外观寻求他人注意。
自恋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表现出幻想或行为上的骄傲自大,想被赞美,缺乏同理心。 例子:夸大自己的能力与贡献;认为自己是很特殊的人;强调头衔。
边缘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情绪表达都很不稳定,也非常冲动。 例子:人际关系相当不稳定;心情非常不稳定,起伏很大;常常感到空虚。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不尊重并侵犯他人权益,违反社会规范。 例子:说谎、欺骗他人;缺乏责任感;对于做错事没有任何的悔意。
C 类 依赖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过度需要被照顾、过度顺从与依附他人、害怕分离。 例子:若没有他人的指导,就难以做决定;为了得到他人的支持,常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强迫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表现出过度遵守秩序、完美主义,以及对思想与人际关系的控制(不同于强迫症,并无强迫性意念与行为) 例子:处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事事要求完美;言行僵化。
畏避型人格障碍症 特征:有社交抑制,自我感觉能力不足或资格不足,对负面评价相当敏感。 例子:害怕被批评、拒绝、嘲笑;鲜少参与社交活动;对自己没有信心。

以下是各类型的详细描述:

  1. 妄想型:又称偏执型人格异常,对某件事情有错误的信念,尽管客观性和真实性缺乏社会支持,仍深信不疑。对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动机表现一贯的不信任和猜忌,常怀疑别人想要伤害及欺骗他们。常见的有四类
  1. 夸大妄想:相信自己有特殊能力,或者是重要、尊贵的人物
  2. 迫害妄想:无根据地怀疑有人在侦查、要谋害他,通常伴随夸大妄想
  3. 嫉妒妄想:过分或病态的嫉妒,无理由地怀疑配偶不忠实
  4. 关系妄想:认为别人的言语、表情、行动都和自己有关联,或在影射自己。

此类人格障碍易发生于具有极大权力的人,例如斯大林;希特勒、朱元璋、毛泽东、金日成等独裁者。

  1. 孤僻型:又称类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对社会缺乏兴趣,偏好独立生活,不在乎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较少开口与他人说话,因此无法与他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当有他人侵入个人空间,孤僻型患者会有窒息感,并且认为有必要解脱以独立的必要。有人认为孤僻型患者并非想要躲避他人,而是想要躲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或是交流。
  2. 精神分裂型:精神分裂型患者会有以下几点特征:思想和主流文化背道而驰、会有幻觉、幻听等不寻常感、怪异的想法或是语言、对于事物有很强的疑心(例如认畏别人在说他坏话或是觉得别人是在谈论自己)、行为穿着不同于一般人、缺乏关系极佳的挚友、有社交焦虑感和被害妄想症
  3. 反社会型: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是:行为的冲动性、情绪的暴发性,对他人或社会冷酷和仇视,缺乏同情心和好感,缺乏责任感,更缺乏悔改羞愧的心,不顾社会道德规范、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则,经常有反社会言行,不会从挫折和惩罚中得到教训,缺乏罪恶感和焦虑感。在社会中约有 4%的人属于反社会型人格,男性诊断被诊断的可能性为女性的 3 至 5 倍,此型人格善于伪装与欺骗。根据“精神病与诊断手册”第五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为 7 项:

1.不遵守法律或社会规范 2.经常说谎、行骗 3.做事冲动且无事先计划 4.易怒且有伤害他人行为之想法 5.鲁莽且不在意自身或他人安危 6.经常缺乏责任感 7.缺乏悔恨、羞耻、内疚情绪

  1. 边缘型:又称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因为此类人格异常介于健康、忧郁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此四类之边缘而被称作边缘型人格异常。对自己认识不清,自我非常脆弱,无法忍受焦虑或控制冲动,怕被遗弃,人际关系紧张,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有负面情绪,会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做出像是自我伤害(例如﹕自杀、自残等)这类破坏性的行为,且这类行为会反复出现。
  2. 做作型:又称作表演型、戏剧化型人格障碍。过分的情绪化和寻求被注意,,具有强烈表演欲,富含夸张且敏感的情感,希望自己总成为注意的中心。因为此类患者对真实有扭曲的体验而很难与他们好好沟通。
  3. 自恋型:一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过度夸大自己的外貌和才能,缺乏对于他人的同理心,爱好表现引起他人注意却不懂体谅他人,只接受称赞却不接受建议或批评。被成功或权力的想像所占据且需要被持续的赞美,也会思考如何获得权力、名声、良好形象等。常觉得自己有资格享受特殊待遇,却不需负担相应责任,喜欢利用他人而不尊敬他人,这类行为多始于青春期。
  4. 畏避型:又称作回避型、逃避型、畏惧型人格障碍。此类患者会因为害怕自己出糗而逃避社交,选择一些可独立完成的事物,虽然此类患者也会想要和他人拥有完美、被爱的关系,却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这种关系,只有确信不会被拒绝才愿意与人建立关系,但仍会注意自己的缺点并贬低自己。
  5. 依赖型:对于自身需要完成的事物总是存在有无力感。无法单独的做选择获决定,做决定时总需要他人不断的认可。因此,在生活上基本上不能独立。目前有研究发现,依赖型人格障碍具有生物的基础。
  6. 强迫型:是完美主义者,过度专注于工作而排除必要休闲、坚持别人按照他的方式做事情,且墨守成规,缺乏变通。过度专注于规则、效能等琐碎却忽略整体性。且因顾虑太多、害怕错误,反而很少完成工作。任何事都谨慎小心、一板一眼,人际关系反而因此紧张,缺乏幽默感,无法享受人生。

根据以上人格异常的叙述,我们可能发现自己身上也有某些符合的特性,但大部分人本就会有些弱点(frailties),这些特征必须非常显著才能算是人格障碍。也因为这些分类可以具有很大的强制力、伤害性,故这样的分类只应留待受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判断。

台湾新闻案例

  1. 2015 年时,周姓男子杀害双亲,精神疾病专家认为他对于情感的认知与常人不同,走上歧途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所致。https://hk.news.yahoo.com/%E4%BA%BA%E6%A0%BC%E9%9A%9C%E7%A4%99%E8%B5%B0%E4%B8%8A%E6%88%90%E9%AD%94%E8%B7%AF-215516086.html
  2. 24 岁女性患者,为家中受宠独生女。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常因自卑、过度依赖、经常推诿而受排挤,最后辞职在家,却已产生严重依赖性,需父母陪同才愿意出门,还常失眠;最后寻求确诊为“依赖型人格障碍”。

https://info.babyhome.com.tw/article/13284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情感上的情绪表现是十分的不稳定且强烈的。无论是在人际关系、感情、自我肯定等等情感表现中,这类疾病的患者倾向于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且易于冲动行事,并且他们会因为害怕被离弃而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举例而言,患者可能会在一段感情中异常的不停打电话确认对方状况还有紧靠不离对方,并且在无法获得回复之时表现强烈的愤怒甚至是自我伤害的行为,利用这种情绪上的压力使对方必须持续这一段关系。 为了一直无法排解的失落心情,可能追求刺激的行为,或有偷窃、异常的性偏好、偏激的人际关系,以威胁他人、控制他人为目的,行为程度甚至会不断提高,乃至放火、杀人。

起因 研究者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起因研究着重在“先天”、“后天”两者的角色中。借由比较同卵和异卵双胞胎在发病上的一致率,研究者发现同卵双胞胎之一发生边缘型人格障碍时,另一位也发病的几率是 35.5%,而在异卵双胞胎中,只有 6.7%。因此研究者得知,这类冲动、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可借由遗传获得的。 可是基因并不全然是影响此疾病的因子,环境因素也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发现,早期创伤(例如童年虐待)可以促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在此处我们需要注意,并非所有受过童年虐待的人都会发展出边缘型人格障碍。

Miller's subtypes

亚型 特征
discouraged borderline(包括回避,抑郁和依赖等特征) 屈服、顺从、自卑、无力脆弱感、自我放弃
petulant borderline(抗拒、否定等特征) 无耐心、固执、怨恨、消极
impulsive borderline(戏剧性、反社会等特征) 易怒、发狂、善变
self-destructive borderline(忧郁、自虐等特征) 顺从、神经紧张、敏感
异规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

异规型人格障碍症,原称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症”或“反社会人格异常”,世界卫生组织所使用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修订版,已将它改为异规型人格障碍症。异规型人格障碍症患者会倾向违反社会上一般所认知的“对的规范”,他们行为上的特点即是:长时间的表现不负责以及不守法的行为,且并不以这些行为为耻或者愧疚。若动用武力伤害他人也不会对受害者感到自责,甚至会感到快乐;而最早期的反社会规范包含了学生时期的逃学、打架、破坏学校公物等等,这些举动皆表示出异规型人格障碍症对他人权益的不在意以及冲动行为的特点。 但是部分心理学家提供另一面的观点认为,反社会型特质和行为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正常心理机制,而非疾病。虽然这些行为可能招致报复,损害个人生存和繁殖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增加基因延续的机会,这解释了反社会者在人群中的稳定存在。反社会型人格难以治疗,表现出其内部自洽性,因为这类患者通常不觉得痛苦且不寻求治疗。由于反社会行为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反社会型人格被错误视为疾病。 起因 同样地,研究者借由检视双胞胎在行为上的一致性来了解遗传对于此病的影响。借由请双胞胎孩童身边的人们陈述一些行为上的特点并给予分数,例如:是否很少表现感情以及情绪、是否时常展现反社会行为等等,再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结果进行比对,研究者发现这种冷淡、较少感情情绪的人格特点具有强烈的遗传性。另外,相似于边缘型人格,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反社会型人格。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CD)患者因为反复性、持续的攻击性、反社会性、对立违抗性,而因此产生一些如极端攻击或是侮辱、虐待他人或是动物、破坏他人财产、偷窃、欺骗、逃学、离家出走、不服从等行为,一般常认为异规型人格障碍和品行障碍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强迫型人格障碍症(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
[编辑]

I. 症状: 病人在情绪表达方面相当保守、固执且压抑,为人处世坚持原则、要求秩序、讲究形式,执拗不知变通,甚至到达古板的程度,也因为他们太过坚持己见,等到必须另做决断时 ,反而会犹豫不决。

II. “强迫性人格障碍症”,又名“完美性人格障碍症”,是一种开始于成人早期之前,且不论在何种环境背景下皆会表现的广泛模式,即过度专注于秩序、完美主义、思想与人际关系的控制,因而失去对人事的弹性、开放性、甚至效率。

III. 强迫性人格障碍症患者做任何事都有一套标准,连细节也相当重视,强调道德准则,做事必定遵循一套定型化的原则, 完全不能忍受突然的变化,纵使是生活中的惊喜,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一种破坏与折磨,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僵化,在别人眼中是个严肃、缺乏幽默感、难以取悦的人,虽然他们通常能维持稳定的婚姻关系,并在婚姻生活中扮演负责、顾家的角色,然而对配偶而言,他们太按部就班、缺乏情趣。

IV. 强迫性人格障碍症与强迫性人特特质的区分,在于前者强迫性格已经影响到社会职业功能,而且强迫性人格障碍症不等同于强迫症。(强迫性人格障碍症并无强迫性意念与行为)

V. 强迫性人格障碍症患者凡事讲求规则,过分要求完美,而且不仅严以律己,也严以待人,所以在与此类患者共事时, 很可能被对方不合理甚至偏激的要求给气昏头,要小心发生摩擦争执 。

妄想型人格障碍症(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

又称偏执型人格障碍。妄想(Delusion),是指因为统觉上的障碍,对于某事情有错误的解释,尽管该信念的内容可能受到客观讯息的质疑或是真实性缺乏社会支持,自己仍深信不疑。一般来说,妄想型人格障碍者并没有幻觉(hallucination)等知觉上的障碍,但因为对事情的因果关系,依据心理状态作“主观”和“非事实”的解释,所以称为忘想。

症状
[编辑]
  1. 多疑与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使得他们经常处于对人有敌意、易怒、焦躁的情况。
  2. 对于挫折及人际相处间的不顺遂过度敏感,因此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与想法。
  3. 不能原谅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侮辱,并且会长期记恨在心
  4.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出现自大的倾向。
  5. 对于发生在周遭或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总会引起不好的联想, 认为是别人的阴谋,或觉得是对自己意图不轨。
常见种类
[编辑]
种类 症状
迫害妄想(delusions of persecution) 患者会毫无根据地怀疑有人在侦查他,或者有计划地想要谋害他,不论如何向他解说,他仍是深信不疑。此类妄想常伴随夸大妄想,因为自以为是个伟大人物,所以不断有邪恶势力要压制他。
嫉妒妄想(delusional jealousy) 嫉妒妄想是过分或病态的嫉妒,患者没有正当理由地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实、有外遇,常会因此无理地限制对方的行动。患者会故意曲解各种资料,以符合自己的设想,证实这妄想的真实性。
夸大妄想(delusions of grandeur) 相信自己具有特殊能力(Super-powers),或者相信自己是某个重要的或尊贵的人物。如大富豪或者伟人。
关系妄想(delusions of reference) 患者常认为别人的言语、表情、行动等都与自己有关连,或者其内容在影射自己。例如听到旁人在聊天,总会认为所述的主角为自己,甚至认为媒体上的消息、小说或电影上的人物也都是在影射自己。
统计与分析
[编辑]

I. 在一般人当中,妄想性人格障碍症盛行率约 0.5~2.5%。男性比女性多,尤其在弱势族群、移民者或听障者中发生率比较高,日常生活中一些偏执狂、好诉讼者、嫉妒心强而常怀疑配偶有外遇者,皆有可能是妄想性人格障碍症的患者。
II. 临床上妄想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使用“投射”的心理防卫机转,亦即将自己内在无法接受的冲动、情绪、想法归因于别人的过错,认为所有的失败、不顺遂都是周围的人所造成,因此,患者常怀疑朋友不诚实、配偶不忠、社会环境对他不公平等;他们还常自诩理智、客观,实则缺乏与人相处的热情、瞧不起弱者,又汲汲于地位、声望;虽然他们可能在商场上有所成就、工作十分有效率,然而,却常与周遭的人产生冲突,造成他人的痛苦。
III. 妄想症早期阶段,用来组成妄想信念的元素通常会包含一些不调和的因素。但经过一段时间,随着事情发展不断地被重述与演练,这些想法或主意会变得越来越有连贯性、越有逻辑性,并越具系统化。患者的控诉会变得越来越合理,陌生人乍听之下会相当同情他所自我描述的境况,甚至对这种信念表示支持。当妄想持续至少六个月以上,我们才把他归类为妄想症。 IV. 妄想者患者通常比其他心理疾病患者有较高的智商及经济水平,并且因为能维持日常生活一段时间,使旁人较无法看出他们接受治疗或者住院的需要。

自恋型人格障碍症(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

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有自恋倾向,网络时代的来临,我们时常看到五花八门的自拍照出现在社群媒体的个人版面上,爱自己,或许可以视为有自信的表现,但凡是过了头,都会成为病态的表现,当一个人过度自恋,则可能患上一种精神疾病,称作自恋性人格障碍症(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

自恋性人格障碍症的症状依严重程度可能不同,最主要的共同特色,就是患者对自我有绝对的自信,在脑中会产生唯我独尊的信念。
其他主要特征如: 拥有极高的自我意识、缺乏同理心、容易忌妒别人、态度傲慢并深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莫名的优越感、会利用他人取得自身想要的东西、夸大自身的成就与才华等等。
自恋性人格障碍症患者通常自视甚高,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但其自尊又很脆弱,一般可分为外显型和压抑型两种 :

1.外显型患者:极度寻求表现,积极追求功名利禄,但他们的自尊却脆弱得不堪一击,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一经指责,往往会爆发震怒。
2.压抑型患者:孤芳自赏、目中无人,将脆弱的自尊紧紧保护着,当别人批评时,他们反而以更自恋、自慕的方式面对,完全不顾别人的指责,因此,别人的批评对他们完全无法起作用。

自恋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很难区分有没有得病,真正区别是否有精神疾病的条件,在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的表现是否会造成周围人的痛苦,且极度无法忍受。这种精神疾病一般难以医治,要患者承认自己具有这种疾病就已经很不容易,值得庆幸的是,自恋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降低。根据临床心理学家凯恩所述,当我们与自恋者相处时,应该要了解,他们不太可能做出改变,因此只要明确定义彼此的角色与期望就好,并不需要陷入与他们的竞争,如此才是与他们最好的相处之道。

畏避型人格障碍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编辑]

畏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常见的症状包括:

1. 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2. 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3. 在社交场合过分担心会被人指责或拒绝

4. 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

5. 出于维护躯体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

6. 由于担心批评、指责或拒绝,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

成因
[编辑]

此类人格主要表现是不愿意与人接触,而这个接触障碍的常见成因是自卑心理,起源于人在幼年期的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感、痛苦感,也包括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不过,有部分患者并非有自卑心理,但是仍有接触障碍,主要原因是在自我形成以前,受到亲近的人精神或者躯体伤害或挫折,此种伤害或挫折通常来自父母、教师及同学和朋友。这部分患者试图自己解决大部分的事情,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潜意识里避免使自己受到类似的痛苦经历。然而一部分人成年后同样会出现接触恐惧类似症状,成因可能是与异性接触时受到挫折。

器质性精神疾病(Organic mental disorder)

[编辑]

当我们谈论精神疾病时,大多数人都认为生物、遗传或环境因素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并导致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事实上,一些身体疾病或医疗条件如脑损伤,神经损伤,手术,极端的身体或精神创伤也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器质性脑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集合名词,泛指由于大脑功能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任何病症。

由于身体伤害(严重打击头部、中风、化学和毒性暴露、有机脑疾病、药物滥用等)或由于身体或精神等心理社会因素,脑细胞可能受损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受此情况影响的人可能能够思考,记忆,理解和学习,但该人的判断能力可能很差而需要持续监督。如果无人看管,症状可能会恶化,导致更多问题。

器质性精神疾病可以是暂时性和急性(谵妄症),或永久性和慢性(痴呆)。

导致器质性精神疾病的生理因素:
I.脑的损伤
脑内出血、血渗入大脑周围组织(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骨内有血凝块对大脑造成压力(硬膜下血肿)、脑震荡。
II.呼吸的状况
体内维持低氧状态、体内二氧化碳含量高
III.心血管疾病
中风、因中风引起的老年痴呆症、心脏遭细菌感染、瞬时局部缺血疾病发作(TIA)也就是所谓的脑缺氧。
IV.退化性疾病
阿兹海默症、痴呆、亨廷顿病、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
V.其他情况
器质性遗忘综合征(Organic amnesic syndrome):一种综合症,可引起近期和远程记忆的显著损害,同时保持即时回忆。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慢。

谵妄症(Delirium)
[编辑]

是一种突发性的大脑认知障碍,会影响意识,注意力,感知,思维,记忆,行为和睡眠周期。由脑部疾病、损伤或功能障碍造成的人格和行为障碍。好发于六十五岁以上的高龄住院病患身上,不分内外科,尤有药物、酒精重度使用者,或有脑伤、脑疾病如失智症患者更易发生。但这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有些癌症病患、重症临终病患、接受大型手术及住加护病房者,也容易出现谵妄。临床表征为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急性意识混乱状态,并伴随诸多精神异常的现象,例如突然对人、时、地产生混乱,失忆、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与他人正常交谈,白天昏睡不起,日夜不分,甚至出现幻觉及妄想等,情绪极度不稳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病情常到了晚间益发严重,所以又称“日落综合症”。谵妄症最主要的特征即为意识障碍。谵妄症患者会呈现意识朦胧状态,也就是意识清醒程度下降,以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整天迷迷糊糊,知觉、思考一片混乱,对周遭辨识力极差,还出现幻觉、妄想,整个人恍若陷入梦境之间。

疾病原因

谵妄症主要是因身体的严重疾病影响到大脑功能,神经传导异常或发炎,使大脑出现暂时性的认知失调。特别是老年人的谵妄,主要可能来自大脑的老化,造成脑中某部分细胞数目锐减、灰质和白质的萎缩。脑疾病或损伤,譬如脑中风、脑出血,阿兹海默症造成脑部血流量降低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谵妄。 谵妄的诱因属多重性,且通常有加成作用,一般与患者本身就有的生理疾病有关,例如:癌症、肿瘤、肺炎、泌尿道感染、尿毒症、郁血性心衰竭、姿势性低血压、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等,而内分泌失调,包括: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异常、体内钙离子不平衡,新陈代谢问题,如脱水、电解质失衡等,也是引起谵妄的相关因子。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以及酒精中毒或戒断综合症(包含安非他命、安眠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的,经常也会并发谵妄的现象。其他如营养不良、精神压力、癫痫、体温过低、放置尿管等,也容易诱发。临床研究显示,高龄的住院或手术病人、原本就有多重疾病且服用多种药物,术后产生谵妄的风险更大,加护病房的病人常因多种药物的影响,及加护病房的照明造成病人日夜感觉失调错乱,谵妄症状也很常见。

常见症状
1. 记忆丧失:会忘记家人和朋友。
2. 困惑:无法识别他们的方位或发生了什么。
3. 难以理解对话、焦虑和恐惧、无法集中精力、短期记忆丧失(可能有暂时性遗忘)、难以执行日常任务、难以控制随意肌肉运动、视觉障碍、判断力差、平衡自己可能有问题(走路,站立)、可能表现出极度的愤怒或者有偏执的想法。

好发族群

  1. 六十五岁以上高龄男性,且本身行动不便、营养不良、脱水、视觉或听觉功能退化等状况。
  2. 已带有认知功能方面疾病的人,例如失智症、巴金森症患者。
  3. 过去曾有谵妄病史的人。
  4. 长期酗酒的人。
  5. 具有严重疾患、多重慢性病或服用多种药物的病患。
  6. 接受大型手术住院病患,或长期待加护病房的病患。

诊断
有些症状可能类似于任何精神疾病中出现的症状。因此,心理健康专家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包括:磁共振成像检查脑损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找到大脑中的受损区域、脑脊液标记物寻找感染迹象,如细菌性脑膜炎。治疗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或疾病的类型。临时性器质性精神疾病如脑震荡可能只需要休息和药物治疗。许多病症主要通过康复和支持治疗来治疗。改善独立性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职能治疗。

失智症(Dementia)
[编辑]

旧名痴呆症,最新改为重度神经认知症。失智症不是单一项疾病,而是一群症状的组合。失智症是患者陷入记忆的迷宫中,是老人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大脑功能发生障碍,造成记忆力、思考力、判断力、定向感(指对人物、时间、地点的辨识与定位能力)、推理解析能力、计算与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显著低落,同时可能出现个性改变、妄想、幻想症状,使得日常生活、职业工作、人际交往等均受到严重影响。

失智症是由脑部疾病所造成的综合症,病程通常是慢性或渐进性的,可能造成它的疾病很多,主因是脑细胞退化、死亡,引起脑部萎缩、大脑皮质功能丧失,大概可分为两类: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可逆性的失智症大多为特定因素造成,若能改善这些原因,便有望恢复正常。例如脑部创伤、中枢神经遭受感染、营养不均、代谢失调、忧郁症、长期压力大所引发的假性失智等等。而不可逆性的失智症因脑部先天或后天疾病,导致持续性的大脑退化病变,目前无法治愈,成因包括退化性失智症(例如阿兹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例如脑中风)、严重创伤、特殊感染等等。

俗称老年痴呆症,病因(etiology)可能结合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和环境因子等,致病机转(pathogenesis)被认为与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不正确地被切割所导致。APP被β-secretase(正常是α-secretase)分解,再被γ-secretase分解成amyloid β(Aβ)。Aβ形成的寡聚体会造成神经损伤,也会使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这也会造成神经损伤(透过影响细胞骨架的聚合)。阿兹海默症的神经和记忆退化可能肇因于突触和树突棘的消失,以及大脑特定区域产生LTP的能力减弱,和神经元的粒线体释放ROS造成的氧化压力和细胞凋亡。相关遗传因子包括APOE4基因(与晚发性阿兹海默症有关)、APP的基因或presenilin(γ-secretase的催化部位)的基因突变(与早发性阿兹海默症有关)。年龄老化、唐氏症病人的人患病几率也比较高,而且年纪越大越容易罹病。一般而言,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约是 8~10 年。病情发展缓慢而渐进,轻微的健忘通常是第一个出现的症状,但并不容易与正常的老化区分,一直到发病初期的 2~4 年,变化仍相当缓慢,之后才会出现全面性的功能障碍,如:
  1. 记忆退化加速:尤其近期内的事情越来越记不清楚
  2. 自发性行为日益减少:对旁人的依赖性增加,以致无法自觉的做事情
  3. 定向感发生障碍:认不出人事物,方向感、时间观念也出现问题,因此常有走失状况发生
  4. 情绪变化以忧郁居多
  5. 自我照顾能力逐渐退化:无法自行更衣洗澡、大小便失禁


  • 血管性失智症(Multi-infarct Dementia)
“血管性失智症”,又名“多发梗塞性痴呆症”,指造成痴呆症的原因是脑部中小型血管一再发生堵塞,而导致多处脑细胞受损,虽然这些梗塞或损伤通常很小,但它们的影响却会累加。

脑血管疾病是仅次于阿兹海默症的第二大痴呆症病因,通常病人在经历几次脑血管病变(如脑血栓、脑溢血或中风)后,就造成痴呆的症状,有些人仅在一次单独的中风后发生,但是这种情形比较少见。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特别是之前就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动脉硬化等病史者,属于高危险族群,应多加小心预防。

病程呈现阶梯式恶化,即在每一次脑血管病变后,病人的认知、记忆功能就下滑一阶;另外,如果详细检查,可以发现病人会有颈动脉杂音、眼底病变以及心脏扩大的情形,也会出现局部神经学症状;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痴呆症一样,多发梗塞性痴呆症患者除了智能的退化之外,亦容易出现忧郁及精神病症状。


因为大脑发生病变而引起,导致颤抖、僵直、行动缓慢、姿势反射出现障碍等;以往认为帕金森氏症不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现今则推翻此论点,至少 30%的病人符合痴呆症诊断;其临床表现为执行步骤性的工作出现困难、记忆缺损、言语不流畅,以及阵发性的混乱状态,类似阿兹海默症的表现,合并忧郁症状更是常见。

依照症状严重程度大致可分为五期:
  1. 第一期:单侧肢体先产生症状。若是在右侧,病患第一个感觉是右手写字或作精细的动作会较差,手部会产生僵硬或颤抖,字写起来会有些扭曲。而若发生若在左侧,也会感觉到手部的精细动作会变得较笨拙。渐渐的这些颤抖、僵直症状会愈来愈严重。若连续地写自己的姓名,会愈来愈困难或越写越小。
  2. 第二期:两侧肢体皆产生症状。双手皆会有僵直、颤抖或动作缓慢的现象,脸部表情僵硬,行走时躯体及两下肢皆较僵直、迟缓,此阶段日常生活可自我照顾,也仍然有能力从事轻便的工作。
  3. 第三期:两侧肢体之症状皆变得更加严重,已经无法工作,部分日常生活动作须旁人进行协助。此时走路相当缓慢,不但步伐很小,动作很慢,要由坐椅坐下或站立时,皆相当不简单。脸部表情则更为呆滞,说话声音变小,构音也较不清楚,但病患神智及记忆力仍然正常。
  4. 第四期:肢体症状更严重,病患行走时相当不稳,须要旁人扶助才能走动,日常生活如洗澡、吃饭等皆须受旁人照顾。
  5. 第五期:帕金森氏症的末期。此时病患已经无法自由行走,完全卧床。连吞咽、咳啖、翻身都相当因难,因此容易产生褥疮、营养不良、肺炎等症状,以致死亡。


又称为亨汀顿舞蹈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疾病,经遗传学研究发现第四对染色体发生突变,是导致亨汀顿症的主因。属于显性遗传,若父母其中之一罹患此病,其子女罹病的几率为 50%,然而其中 10%的个案则是因新产生的基因突变所导致。据统计,西半球的疾病发生率为十万分之六。

病人会出现舞蹈症、痴呆症,从病发到死亡,约为 15~20 年间,而有接近 10%的病患是自杀身亡;通常在 35 岁左右开始出现舞蹈症状,也可能发生在 20 多岁,以僵直为主要症状,或是至 60 多岁才开始出现颤抖。

早期的症状相当细微,可能只是无法专心、躁动、忧郁,有时会动作笨拙,或是突然跌倒,慢慢会出现语言、认知、动作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如:
  1. 发音障碍:语言一开始先是口齿不清,接着是无法沟通最后随着面部表情的扭曲而终止。
  2. 认知障碍:认知功能会下降,患者对于接收的资讯无法进行排定处理顺序,也无法运用逻辑原理,常常觉得资讯过多而消化不了,记忆力亦逐渐退化,接下来由于病人无法感知自己的退化,定向感发生障碍,最终则对周遭环境不闻不问。
  3. 动作行为障碍:最早的病状是快速眼球移动捕捉影像能力的障碍,病人常需利用眨眼及转头的动作来辅助眼球移动捕捉影像,接着是手足动作的迟缓笨拙,进而逐渐演变成不随意无规律的快速动作,也就是所谓的亨丁顿舞蹈症。当病程演变至后期时,舞蹈症不再是主要的病状,更显著的是行动迟缓和肌张力异常动作,无法控制的动作终将使病人必须卧床或乘坐轮椅,而运动的症状同时也会影响到病人的发音及吞咽,病人因此丧失日常生活自我照顾的能力。
  4. 精神病症状:精神病症状亦不少见,包括情感起伏大、多疑、妄想、忧郁,甚至出现暴力行为。


  • 艾滋病神经认知疾病(HIV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
HAND 是艾滋病病人最常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是病毒直接侵犯大脑、病毒感染产生之有毒物质间接损害,或血脑障壁受损所致。主要会造成病人的大脑认知功能产生障碍,通常在艾滋病早期发作,偶尔会在疾病末期出现,尤其会发生在免疫功能极度低落的病人身上;临床特征有认知功能障碍、行为改变与运动功能缺损,和皮质下失智综合症(Subcortical Dementia)有相似的病状。

早期的表现先是记忆力不佳、无法专心,这时常被认为是忧郁症或身体问题所致,接下来则会出现心智活动迟缓、意识混乱,运动功能缺损的表现是平衡感丧失、书写与手部精细协调功能退化,至于行为改变最常见的是面无表情、社交退缩,较少发激动或情绪变动过大的问题。疾病过程先是慢慢进展,当到达某一程度,就急转直下,时间通常只有数个月。

由于病人的认知产生障碍,因此在食用药物时容易产生抗拒,如不想吃药、忘记吃药,或是不愿看诊等影响治疗过程的行为。此外,也有实验显示在长达十多年的研究中,患有艾滋病神经认知疾病的病人,比起没有神经认知疾病的人们,其存活率剩下不到八成,更突显了治疗神经认知疾病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关神经认知疾病的评估十分困难,无法由仅仅几个问题直接立下诊断书,因其牵扯的成因可能包括精神疾病共病(如躁郁症、思觉失调症)、年纪大、药物滥用(如酒精成瘾)、甚至是许多科别导致的疾病的复合症状。在问诊方面主要由以下地方着手:
一、听病人对生活事务上的描述,是否有生活上产生困难、生活不易、思考变慢等情形出现。
二、观察病人回答问题时是否有障碍,如思考挑选字句过久、无法回答到问题的核心、话语逻辑迂回等神经认知障碍的征兆。
三、观察病人生活能力是否有所缺损,如使用钱币困难、交通困难。
此外,病人应接受心理测验,来进行和正常无疾病群众的对比,以产生客观的量化数据来评估。

在治疗的部分,由于 HAND 最根本成因源自 HIV 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最治本的方式极为抑制 HIV 病毒的活性。最广为人知治疗艾滋病的方式为鸡尾酒疗法,即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避免病毒产生抗药性。此外,目前亦有精神科的研究显示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可能对于治疗艾滋病有所帮助。现实面上,艾滋病神经认知疾病的病患同时亦有机会患有其他精神相关疾病而形成复合症,因此予以精神疾病药物或多或少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 额颞叶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FTLD)
额叶和前颞叶退化,导致行为或语言的能力下降,好发于 50-60 岁间。虽然在 20 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病例,一度被认为是造成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尤其泛指 65 岁以下的非老年人患者,有高度的遗传性。

在荷兰当地,FTLD 的流行率在平均每十万人有 2.7 人至 9.4 人感染之间变化,有多项实验证明,FTLD 是早发(年龄<65 岁)痴呆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和与阿兹海默症相似,并且可能导因于老年人痴呆,两者间有高度相关性。根据主要症状,FTLD 患者可分为三种类别:
  •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ehavioral variant FTD,bvFTD)
FTD 中最为常见的类别,主要症状包括对社会冷漠(不在乎行为对亲人之影响)、观察感知能力下降、人格变化(如宗教、政治理念大变)、判断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在医学上的检测中则发现额叶和颞叶的萎缩。其中,bvFTD 被认为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高度相关,大约一半的 bvFTD 患者可能符合 ALS 的标准,而有一半 ALS 患者表现出 bvFTD 的行为或认知缺陷。
  • 语意痴呆(semantic dementia, SD)
患者约占 FTLD 中 20%。左侧颞叶损伤的症状包括循序渐进式的“忘词”,起初可能失去区分不同类别的狗,如:说不出秋田犬、柴犬,而仅能用“狗”来指涉不同品种的狗。而后,患者病状越发严重,对于动物的称呼可能仅剩下“那个东西”。
在认知的测试上,患者对文字和图片的对应能力也有所下降;右侧颞叶损伤的症状包括情感钝化、冷漠、无同理心,甚至有不同类别的强迫症和进食障碍。事实上,强迫症在两种患者群体中都存在着,左侧颞叶患者可能产生视觉方面的强迫症(例如特别偏好明亮的物体),而右侧颞叶患者则发展言语取向的强迫症(例如,单词混乱,双关语)。
  • 进行性非流畅型失语症(Progressive nonfluent aphasia,PNFA)
患者约占 FTLD 中 20%。患者出现拼字上的困难,在组织词语时的能力下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表达完整词句。在阅读上,流畅度也有所下降,理解复杂字句成为了患者的一大挑战。在生活中,主要影响为和他人沟通时产生障碍。


结语
失智症发展有固定顺序,主要是以时间、地点、人,这三个指标粗略分辨患者目前属于哪个阶段。
  1. 轻度失智:一开始是搞不清时间,如果问他是什么时候出生,回答会很离谱或完全答不出来
  2. 中度失智:接下来是搞不清地点方位,如果连很熟悉的地方都会迷路,一般就是中度失智。通常到这时候患者的家属才警觉要就医
  3. 重度失智:到了连亲友都不大认得的程度则是重度失智了
失智症者在轻度和中度时期,还有基本的生活功能,但到后期会让照顾者心力交瘁,因为患者除了基本生物需求外,吃饭洗澡生活不能自理,全都需要仰赖他人照料。

失智症目前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可以提早预防,研究显示中年时期每周规律运动两次的人,失智的几率比一般人低了六成;采用地中海饮食(多鱼少肉、多蔬菜坚果)可预防包含阿兹海默症等多种慢性疾病,这可做为我们的饮食参考。
窃盗癖(kleptomania)
[编辑]
窃盗癖患者会产生无法自制的冲动而行窃,其根本因素通常和金钱利益、物质需求无关。患者症状包括精神焦虑、失眠、不专注、强迫行为,也因此目前被精神学家归类为冲动性的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此外,窃盗癖患者的思想具进攻性,缺乏能力抵抗行窃的强迫性,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强迫疾病。目前由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IV-TR)第四版中提出诊断标准:患者无法抑制窃取无经济价值物品之冲动、行窃前压力遽增、行窃当下心中充满愉悦感以及满足感、窃盗并非为了报仇他人,也不是因幻想作祟。
在法律面向上,很多人抨击这种窃盗癖被归类为一种精神疾病,因其容易被拿来当作借口,以此逃避窃盗行为的法律制裁。目前,导致窃盗癖的成因未被厘清,科学家推测原因来自以下因素:
  1. 大脑缺乏 5-羟色胺(seretonin),又名血清素。血清素参与调节情绪,我们借由检查发现容易产生强迫症或冲动行为的人,其血清素浓度较低。
  2. 患者在窃盗时产生的愉悦感,源自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一旦重复窃盗的行为,极有可能成瘾。
现阶段,窃盗癖不被广泛社会大众采信,很多人未经检查或治疗就因为窃盗行为锒铛入狱,也减少了窃盗癖的病例。有关窃盗癖的风险因子包含了家族病史(如家人患有强迫症)、患有其他种精神疾病(如人格障碍、焦虑症、物质药品滥用)。目前进行窃盗癖的诊断时,会评估可能患者的身心状况,并确定是否有其他相关的医疗疾病或因素造成此疾病。由于窃盗癖是个冲动型控制障碍,医师会安排一系列情节,试探是否这些情景会诱导可能患者的窃盗行为。
治疗方面而言,窃盗癖会带给患者尴尬、害怕甚至羞辱的情绪,而使患者逃避治疗,也因此窃盗癖现实中难以靠一己之力治好。目前,有关窃盗癖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 心理治疗:主要利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其主要理念为改变患者的认知,应用在窃盗癖上则可帮助患者以健康、进取的心态和行为取代消极的情绪和信念,并练习控制窃盗癖带来的冲动。例如:想像自己行窃被抓、有窃盗冲动时尝试停止呼吸,让自身感到不舒服、想像自己成功控制冲动……等方法。此外,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可以寻求放松身心的运动,如:太极拳、冥想,除了可以转换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亦可让患者保持正向,且更加投入治疗过程。
  • 药物治疗:目前关于治疗窃盗癖的研究相当稀少,并且没有 FDA 批准的相关药物。目前医生可能选择焦虑症的抗忧郁药物—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改善患者情绪或是纳曲酮(假海洛因)以对抗窃盗癖带来的成瘾感。知名患者有已淡出影坛的女星龙君儿和美国女星薇诺娜瑞德。
柯沙可夫综合症(Korsakoff syndrome)
[编辑]
原因
[编辑]

起因为长期饮酒造成维生素 B1 缺乏,导致大脑记忆中枢受损而表现出记忆力缺陷的情形。饮酒者出现此综合症的比例与饮酒量及饮酒时间长短有关,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出现柯沙可夫综合症的可能性越大。其他原因包括淀粉缺乏、长期呕吐、进食障碍和化学疗法副作用。它还可能发生在一类严重清晨剧吐的怀孕妇女(即妊娠剧吐)中。汞中毒也可能导致高沙可夫综合症;此外,在日本发现一类蜈蚣叮咬也可引起该疾病。

症状
[编辑]
  1. 顺行性遗忘(又称远事遗忘),在综合症发生之后的记忆丧失。
  2. 逆行性遗忘(又称倒摄遗忘),在综合症发生之前的一段时间记忆丧失。
  3. 虚谈症,亦即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不自觉地编造假的记忆,以幻想或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情节填补记忆的缺损。病人通常不觉得自身状况有异,坚信自己编造的内容,即使遭到他人质疑,仍不会另辟说辞而坚信不疑。除此之外,通常病人的智力也因病出现明显缺损。
  4. 交谈中的内容贫乏。
  5. 自知力缺失。
  6. 冷漠,患者对事物迅速丧失兴趣并对其态度冷漠。

这些症状由硫胺(维生素B1)缺乏而引起,通常引起视丘损伤,并可能伴生下视丘乳头状体损伤和典型性大脑萎缩。高沙可夫综合症多发生于魏尼凯氏脑病症状之后,但有时其阶段划分并不显著。当魏尼凯氏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与高沙可夫综合症同时发生时,叫做魏尼凯-高沙可夫综合症(Wernicke-Korsakoff syndrome)。 健忘综合症引起神经缺失,即破坏神经元。神经胶质过多症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破损的结果,其他脑出血及乳头体流失也与此有因果关系。该健忘症也与视丘的背内侧核、前部基因群(前核群)的破损有关。


韦尼克脑病:酒精造成的记忆力缺损,在急性期称为“韦尼克脑病(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 ”,除了记忆力缺损,患者还会有步态不稳、前庭功能失调、意识模糊及动眼肌肉异常等症状,大部分病人在补充维生素 B1 之后可以完全恢复,但部分病人会慢性化,便称为罹患柯沙可夫综合症。

性偏好疾患(Paraphilic disorders,原先称为性倒错)

[编辑]

特征为重复而强烈的性激发,呈现在幻想、冲动或行为上。

他们普遍都涉及:

(1)异常的性吸引对象(如幼童);

(2)不寻常的求欢行为(如偷窥不知情者裸体或为非他人意愿下暴露自己的性器官);

(3)欲引起自己或他人的痛苦及羞辱。

虽然轻微的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正常人的生活中,但性偏好症当事人的特色是坚持其性欲,只专注于所涉的物件或行动上,否则无法达到性高潮。性偏好症患者可能有或没有意愿改变自己的性偏好。

又称性偏差(Sexual Deviance),有性偏差问题的患者可以呈现出完整的性周期,然而,只有在特殊的情况或者想像下才能性兴奋或者达到性高潮,这些特殊情况包括特殊性对象、习惯或环境。

  1. 恋童障碍(pedophilia):又称恋童癖,16岁以上的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患者会认为青春期前的儿童拥有主要的性吸引力,或只有儿童才有性吸引力。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修订版(DSM-5-TR)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若然恋童者为其性兴趣作出针对儿童的行动、令其产生负面感受、影响人际关系,那么就可诊断为患有恋童症,另外,性侵儿童并不代表拥有恋童障碍,且有文献指出有些恋童者不会去侵犯儿童。恋童者可能伴随低自尊、抑郁、焦虑,或者部分反社会人格特质,而且据统计,其性格通常较为害羞、忧郁。致病的原因不明确,但可能包含:童年时期曾经受性虐待、对特定物体有着异常的性兴奋、以及神经心理方面异常(Cohen and Galynker, 2002 [1]),也可能是其缺乏与其他成年异性对象发生关系的信心,且研究指出,恋童者和脑结构异常有些相关,可能是童年时脑部受损,或者基因异常。治疗恋童障碍之前,需要进行审慎的评估,以达到最大的功效。在方案上,Cohen和Galynker (2002)提供了药物以及认知-行为上的治疗。在药物上,临床多使用抗雄激素、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或者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SSRIs)来治疗患者,但这些药物是否能够真正治疗患者的性偏离,或者只是药物中的抗御和抗焦躁发挥效果,仍需要更近一步的讨论。
  2. 恋物症(fetishism):患者的特性是性欲望不针对人,而是亲近对象的所有物或身体部位,如对内裤、丝袜、鞋、腰、胸等有特殊爱恋,并且只有如此才能激起性兴奋或性激动。其实这些物品对一般人也有某种程度的刺激效果,而且这种恋物情结有可能是社会性的,比如中国古代喜爱的三寸金莲、过去西方流行的束腹等,但只有当它强烈到形成一种障碍时才被称为恋物症。对此,佛洛伊德将男性恋物归因于童年时期由阉割焦虑造成的创伤。
  3. 暴露症(exhibitionism):俗称露阴癖,是成年人在公众场合向不知情的人暴露性器官或者其他平常不会暴露的部分,如胸部或臀部,并通过使对方惊吓而获得性兴奋或性满足,欲达成目的是诱惑或向对方示威。其原因可能来自于幼年时期曾经被恐吓过若不服从某指令将割掉其性器官,因此造成其心理阴影。另外,也有一些人处于极大压力下,例如婚姻不美满,因而表现暴露症。其中有此症状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大约二十比一。在部分法律中,公开暴露行为可能构成妨害风化、公然猥亵或其它罪名。
  4. 窥视症(voyeurism):是指透过偷看(被偷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得到快感他人裸体或性行为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通常在窥视当下或者事后回想时会伴随手淫来满足欲望、产生兴奋感。患者多为男性或异性恋者,且经常因内向、不善交际等,而无法满足正常人会有的性要求、性行动。
  5. 性虐待症(sexual sadism)和性被虐待症(sexual masochism):两者皆是透过折磨的手段(通常用羞辱、鞭打、口咬、针刺、辱骂等)来获得性兴奋或性满足,两种症状互补,且经常出现在同一人身上。其实正常的性行为本就可能带有部分虐待的色彩,而一般的性愉虐 (BDSM) 的实践者由于能够进行知情同意的实践过程且不会造成实质的伤害,也不会被视为性虐待症或是性被虐待症。但就像其它大部分的精神疾病一样,只有在这种情况走向极端,变得只有虐待或被虐待才能带来性快感者,且个体感受到困扰或是性无能;又或其性虐待或受虐之行为会导致实质的严重伤害,例如窒息等,才会被称为性虐待症、性被虐待症患者。当情况越发极端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致命危险,包括强暴或杀害被虐者。个人性兴奋和高潮的经验,曾与痛苦连结在一起,或对性有负面的态度。有少数性虐待患者患有思觉失调症或其他严重的心理病态。然而这并不代表强暴犯就会和性虐待者画上等号,只有那些会通过施加折磨获得性兴奋的人才是患者。
  6. 性沉溺(sex addiction):指的是沉陷在性相关活动和性快感,失去自制力,并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相关事物上,并到达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通常伴随其它原因,包括童年时期对性有不正确的认识或者曾受性侵犯,且此类患者经常有孤独、缺乏交心朋友、安全感低落等情况,而性能够提供一种亲近的假象。此外,社会上关于性讯息的泛滥,以及消费文化鼓吹的即时刺激、感官满足等也会造成影响。可按情节严重程度分成四阶段:
    1. 第一阶段:包括过度的性幻想和自慰,对他人没有伤害,且限于较隐密私人的范围。
    2. 第二阶段:发展至此阶段则意味着前阶段的行为无法满足欲望,因此开始出现恋物、使用色情电话等。
    3. 第三阶段:进一步牵涉到召妓、偷窥、露体等性罪行。
    4. 第四阶段:最后阶段是更严重的罪行,包括乱伦、性骚扰、性侵犯等。性活动本身带有快感,会引人喜爱,但到达性沉溺的程度。
  7. 恋兽症(Zoophilia):又称动物恋。指人类对非人类动物产生性渴望亲密感的一种特殊爱恋,将禽兽作为发泄性欲或爱抚的对象,其产生原因尚不明。可能因为患者与禽兽相处的机会较多,喜欢禽兽陪伴,或是患者在童年时期与异性相处留下不快乐的经验,转而寻求与禽兽产生性接触。专家已经确立了关于动物恋许多不太狭隘的名称及定义。例如动物恋社群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动物恋性向”。即将动物作为对象的性倾向。假设一个人从和动物亲密互动如亲吻、拥抱而得到快感,则称为“动物恋情色”。而心理动物恋指是指在观看人兽交图像、观看人兽交、观看动物交配的过程中得到性的满足与刺激。但兽交有潜藏的危险、而最大的危险在于可能会染上不知名的致命疾病。关于艾滋病起源有一个说法,就是有人与带病的猩猩性交,从而把这种致命的病毒从猩猩身体内带到人类社群中。另外,2005 年在美国有一位男子在尝试与马发生性行为后,引发乙状结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而死亡。
  8. 摩擦症(frotteurism):患者常常选择在人群拥挤而且容易逃脱的地方,触摸或摩擦异性胸部、大腿或是生殖器官,藉以得到性冲动、性幻想,通常以男性居多。因为患者通常不认为自己有性方面的心理疾病,因此很少主动就医治疗。然而,这种未经同意的接触通常是触法的。
  9. 恋物性异装症(Fetishistic Transvestism):患者会长期、多次的靠穿上异性服装,打扮成异性模样来激发性兴奋,是一种较常见的性偏好障碍,且一般只发生于男性。这一障碍与单纯的恋物症不同,单纯的恋物症仅是穿戴所迷恋的衣物,而恋物性异装症是打扮成异性的外表。恋物性异装症通常不止穿戴一种物品,常为全套装备,包括假发和化妆品等。另外,恋物性异装症也与异性装扮症([2])不同,前者清楚地伴有性唤起,一旦达到性高潮,性唤起开始消退时,便强烈希望脱去异性服装。此障碍也与一般的易服者的状况不同。易服者并不会被认为是一种障碍,且个体在易服过程中不会感受到性快感。恋物性异装症者必须要符合透过穿着异性服装得到性快感,且造成该个体重大的障碍或困扰,才符合恋物性异装症的定义。
  10. 恋尸症(Necrophilia):恋尸症是指从尸体获取性满足。患者主要有以下行为(1)抚摸尸体会觉得兴奋 (2)旁观奸尸或观看他人抚摸尸体会觉得兴奋 (3)喜欢边看着尸体边自慰。患者具有与尸体进行性交的强烈欲望,有时这种欲望能仅以想像满足;但有时这种欲望则必须通过真正与尸体性接触来满足。还有些患者以保留尸体的某些器官为乐趣,如女子的乳房或生殖器。由于恋尸者可能为了获得奸尸的机会而杀害被害者,所以这种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威胁。至于为何会有这种病态动作,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种人身上多有支配性交对象的强烈欲望,又因为尸体绝对不会反抗他们的命令,因此他们宁愿选择尸体作为性交对象以获得满足。否则面对那些活人假扮的尸体,当他们则要求其不准动时,如果对方动了,他们便会感到自己的命令受到违抗而丧失性交的欲望和能力。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

[编辑]

指被害人同情加害人、同意加害人的观点,甚至是对加害人产生感情的一种心理学现象,这种情结会使被害人认同加害者的某些行为与思想,并反过来帮助加害者。也可称之为“人质情结”、“人质综合症”。起源于一九三七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起银行抢案,四名曾遭受挟持的人质对绑架他们的歹徒释出同情,抗拒瑞典政府为了营救他们所做的努力,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此斯德哥尔摩人质挟持事件中被发现而得名。

特征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人质数据库指出,大约有 8%的人质会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根据心理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在情感上倾向依赖他人,或情绪较敏感、易受感动者,如遇上相似情况下,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候的几率偏高,会对加害者产生过度的同情与好感。 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质,通常会有以下的特征:

  1. 加害者是因为某个理由而绑架人质,并得到人质的理解与认同。
  2. 人质要确实感受到加害者(例如绑匪)是有威胁到自己的生命。
  3. 在被挟持的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到加害者(绑匪)有偶尔表现出仁慈善良的一面或一些略施小惠的举动。
  4. 人质通常要与外界隔离,接收不到其他资讯与想法,只能听取加害者的单一观点。
  5. 人质必须坚信自己“无法逃脱”。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会经历以下之历程:

  1. 恐惧:因为加害者突然的胁迫与威吓导致被害者原先的心态改变。
  2. 害怕:持续笼罩在如不定时炸弹般的环境中,身心深受威胁而感到不安。
  3. 同情:和加害者在相处中理解并体谅到对方之不得已。
  4. 帮助:被害者会极力协助加害者,如配合加害者各种指示,有机会却不逃脱等;又或是协助被逮捕的加害者逃脱,在审理时向法官求情,甚至一起逃亡等。

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可以被视为一种创伤羁绊,其实并不只发生在人质身上,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性侵害的受害者等,各种不同案例中的受害者都有可能得到此综合症,且不分性别,一般而言,生理女性的比例会比较高。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这种心理转变,其实某种程度而言,他们是为了保住生命,所以会尽力不去激怒落挑衅加害者,当他们这样做的同时,会渐渐失去自我意识,并完全接受加害者的思想,若受害者开始以加害者的眼光来看待外界,他们就不会渴望自由,有机会逃离也不会逃走,甚至当救援来时,受害者会抗拒、不想被营救。

原因解释

不同派别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解释及看法。

  1. 演化心理学:此综合症是人类先祖为了解决在史前的年代中产生的问题,而诞生的心理现象。以色列军事历史学家阿扎尔认为,因为绑架以及战乱是史前年代中常见的问题。以天择的结果来说,长时间的混乱使人类发展出能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可能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样的特征产生有所关联。
  2. 心理分析学:刚出生的婴儿会对与自己最靠近的人产生强大的依赖感,这样的情绪依附会让他为了生存,而最大化周边的人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性。因此演化心理学的学者认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而这也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点范本之一。人类在面对非现实的处境时,平日的感觉及情绪会因此错乱,以致对加害者产生依赖的心理。且受到加害人的高压支配,恐惧的心情主导下,与其抱持反抗及厌恶的态度,不如协助加害者、释出善意,得救几率可能会提高,这也可解释为何被害人会同情加害人的情况发生。
  3. 佛洛伊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个体为了减少因为超我与本我冲突而生的焦虑,因而产生一些改变本质的行为,这些行为非出自于个体的意识,而是出自于潜意识,其历程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目的是要否定或扭曲现实。所以受害者会借由站在加害者的角度让自己觉得不受到威胁。自我防卫机制中的“内射作用”(Introjection)是指将外界的价值观与标准并入自我,使他们不再是外在的威胁。以二战纳粹的俘虏为例,被德军送进集中营的他们首先会先受尽身心的折磨,一些来自中产阶级者一开始会呈现精神异常甚至引发自杀行为,在第二时期的拷刑时,不少人就出现一种“自我疏离”甚至“解离”的症状,也就是一种受苦者仿佛不是“自己”的感觉。当这两个阶段过了之后,被俘虏的他们就会逐渐内射纳粹的思想型态,而于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言行、举止、观念都变得跟纳粹的压迫者一样,因而逃过了让自己崩溃或自杀之危机。所以此机制被认为是当人类克服不了外在的威胁情境或对象之惧怕时,会在无形之中去模仿、摄取其特质,使自己与对方有一体感的错觉,来冲淡内心的恐惧。
  4. 犯罪学:也有专家以犯罪的角度来看,人性所能承受的恐惧会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被害者遇上了一个能彻底掌握自己生存权的加害者,被害者就会渐渐把生存权付托给这个绑匪。而加害者对于被害者所释出的任何一点善意,都会让被害者觉得是对自己的宽容与慈悲。换而言之,当人所承受的压力越大,被害者会逐渐对加害者产生同情、认同乃至于崇拜等情感。

治疗

由于受害者会对加害者产生认同甚至是感情,所以应该帮助受害者去厘清加害者的暴力、胁迫等伤害行为,并协助受害者面对,而非否认或美化这些行为。并让受害者了解如和寻求支援,而不是只能依赖加害者,例如团体治疗、协助热线等。

其他相关综合症

(一)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现实生活中,有众多为爱情放弃尊严和底线的人,他们正是被爱所绑架的“人质”,而对方则是以爱之名束缚他们的“绑匪”。他们明知对方之恶行,不论是劈腿或是施暴,却常常只因为一句诚恳的道歉或是温柔的讨好,就会心软再给对方一次机会,甚至去合理化对方各种差劲的行为,因而难以跨越内心的情感,总是被伤得越深就越痴迷于对方,恨得越彻骨就越无法抽离出那段变质的关系中,深陷于这虐待性关系(abusive relationship)中无法自拔。

  • 为何会得到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几项可能原因:
  1. 感到被威胁:有直接威胁和间接威胁两种,举例来说:“直接威胁”为警告对方如果敢不听话或是离开他,就采取暴力来伤害。“间接威胁”为告诉对方:‘你很差,除了我不会有人要你了’、‘全世界只有我对你最好,别人都会伤害你’。他们通过这种间接的威胁来控制受害者,摧毁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感到孤独无助因而无法逃脱。
  2. 感到有希望/可理解:受害者会努力寻找一切希望,只要对方给出一点点温暖或希望,都会让他们觉得“事情也许就快有转机了”、“他已经变了,他其实对我挺好的,我再坚持一下”。让受害者陷入不断从期望到失望的痛苦循环中。而如果对方向受害者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比如悲惨的童年,压力巨大的工作等等,受害者甚至还会同情和理解对方,因而将对方的行为合理化,认为是事出有因的,所以尽管恶行一如既往,但受害者却仍充满了“理解”和“希望”。
  3. 心理 / 生理上与外界隔离:为了增加受害者对自己的依赖性,加害者会切断或严格管控受害者与外界的联系,他们用各种手段阻止受害者见朋友和家人,无论去哪儿?要见谁?要做什么?都要获得他们的允许,而很多受害者却单纯的认为对方只是“控制欲太强”,很难发现自己其实与外界隔离了。更有一些加害者会在公开场合羞辱、责骂和贬低受害者,摧毁其自尊,让受害者开始害怕并主动减少和外界的接触,所以处于这种畸形恋情中的个体,在恋爱期间通常会消失在家人和朋友的视线中,也让许多悲剧更难被挽回。
  4. 感到愧疚和无力逃离:加害者常常让受害者认为自己才是问题的源头,“都是因为你没做这些事,所以我才骂你的!”、“如果不是你做了那些事,我怎么会这么对你?”。在这种关系中受害者会因此认为,也许陷入这样的情形全都是自己的错。这非常容易使得他们感到愧疚,以至于无法离开对方。甚至就算离开,也很容易主动回到那个被伤害的情境中去。
  • 如何摆脱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几项做法:
  1. “察觉”到自己身处于虐待性关系:很多人身处却不自知,就是由于心理机制,看不见伤口,所以容易被忽视,也常常自认为是“不就是情侣间小打小闹吗,没有那么严重。”但其实虐待性关系造成的伤害之大,它会让受害者一点点丧失自我价值感和独立性,侵蚀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所以不论是受害者自我觉醒,或是由旁人点醒,受害者必须要认知到自己与恋情的异常,才能抽身而出。
  2. 寻求专业帮助:会得到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们,通常会有些心理上的挣扎。有时候是因为现实中的支持不足,有时候是对自我价值认同的错乱,有时候关乎一些创伤的记忆。而专业的心理咨商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持和空间,帮助他们渡过其中的艰难。

PUA(Pick-Up Artist)和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关系

  • PUA 是指一群自称拥有吸引异性技巧的人,通过学习和使用各种社交技术和心理策略,以提高与异性互动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然而,PUA 文化和方法常常受到广泛的批评和争议。其中部分PUA使用的技巧利用了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所造成的受害者心理:
  1. 操纵和控制:PUA 方法有时涉及心理操纵技巧,这些技巧可能包括情感操控、心理暗示和利用对方的脆弱性来达到目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则是指受害者在受虐或被控制的情况下,对施暴者产生情感依赖或认同感,这种情感依赖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控制造成的。
  2. 建立依赖关系:一些极端的 PUA 技巧可能会试图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依赖感,这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的依赖机制有相似之处。PUA 可能会利用“冷读热推”(neg)等技术来降低对方的自尊心,随后再给予称赞和关注,使对方陷入情感起伏中,逐渐对施加这种行为的人产生依赖。
  3. 心理战术:PUA 技巧中的某些策略,例如刻意创造紧张和解救情况(即先制造问题再解决问题),可能会让对方感到混乱和不安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会对 PUA 产生情感依附。这种战术在某些情况下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的情感动态,受害者因长期处于危机和解救的循环中,对施暴者产生情感联系。
  4. 权力动态:PUA 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都涉及权力动态的失衡。在 PUA 情境中,PUA 往往试图通过控制信息和情感来掌控互动的进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的权力失衡则是由于受害者被迫处于弱势地位,对施暴者产生依赖感。

(二)孟乔森综合症

罹患孟乔森综合症代表这位患者反复并故意地制造病征,夸大自己的不舒服,让其他人以为自己生病了。而且这类病人并不想痊愈,喜欢继续停留在虚弱无助的模样。孟乔森综合症患者并非为了赚保险费,而是希望自己成为个弱小的病患角色,成为他人注目的中心。成因不明,一般推论患者可能于孩童时代受到忽视或虐待,或曾经真的因为健康问题而时常住院,进而发现自己能因“健康状况不佳”而获取关心,感受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并把照顾自己的责任过渡给他人。有些则是对能欺骗愚弄医师感到满意,好似自己获得了某种控制力量。根据研究,罹患“孟乔森综合症”的人常见于 20 到 40 岁之间有医疗背景的女性,例如护理师、技术人员;以及 30 到 50 岁的未婚男性。整体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症状

  1. 疾病史戏剧化但又前后不一致。
  2. 一旦开始治疗,又跑出新的、无法解释的症状。
  3. 状况变好后,很容易又复发了。
  4. 对教科书如何形容疾病非常熟悉,描述症状时很像在背诵教科书。
  5. 检查结果都是正常,但患者又会描述新的症状。
  6. 不希望医师与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过去的诊治医师会谈。
  7. 万一发现医师快拆穿他的谎言,就会再换一间诊所或医院。
  8. 四处求医,在不同城市找过许多医师。
  9. 就医时说自己过去得过很多病,却没有什么医学文件证据,可能推托自己都一直住在国外。
  10. 大费周章地找很多医师诊断、看病,但说到治疗就变得很迟疑。

(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

这类受虐儿童多半系受其主要照顾者(母亲为主)以蓄意方式伪造其身心疾病症状或病史,导致受虐者接受不必要之检查、治疗或住院,甚有致死者。

美国曾有几个案例,像是妈妈故意多次喂食五岁小孩过量的盐,创造小孩体弱多病的模样,冲高部落格人气;或妈妈多次试着拿枕头等闷住小孩,使其窒息,再送往急诊室说“小孩突然脸色发青”或“小孩可能突然癫痫发作”,追查起来,妈妈照护过的亲生儿女或邻居小孩等有多人都因类似的窒息事件送医或死亡。当医疗人员试着解决小孩的病症、找出病因时,患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的妈妈表面上看起来很慈爱及关心小孩,有时甚至是过度介入医疗,但却会持续暗中加重孩子的伤势。因此这类的小孩会有很多奇怪、无法解释的症状而住院的医疗史。小孩的状况变差常在妈妈单独于身边时发生,由妈妈自己回报,但医护人员不曾观察到同样的状况,后来小孩的检验结果与症状很不相符,或在小孩的尿液、血液、粪便检体找到不寻常化学物质。小孩住院时症状会恢复,但一回家又变糟。另外就是回顾家族史,同一个家族中小孩有不仅一起的不寻常案例或死亡,曾有妈妈因儿女都是怪病死亡上新闻,被称为是“全国最可怜的母亲”,七十多岁时这位母亲才承认自己谋杀了多位亲生儿女,儿女根本不是怪病死的,是死于妈妈策划的谋杀。另外 2015 也发生了患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的母亲,被她照顾的女儿谋杀的案例,参见迪迪·布朗夏尔谋杀案

(四)邦妮与克莱德症(Bonnie and Clyde Syndrome)

Hybristophilia 通常被称为“邦妮和克莱德综合症”,形容被罪犯吸引的很多女性被判刑的杀人犯所吸引,有的女性甚至嫁给了罪犯;痴迷于实施恶意犯罪的人们,对超级罪犯们崇拜,并由此获得兴奋感。 这些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安全感,愿意让男人来决定她们的自我意识。年轻人尤其缺乏安全感,自我意识不强。大多数都以年轻女性,甚至是青少年为主角。根据《泰德邦迪:与杀手的对话》的合著者斯蒂芬米肖的说法,泰德收到了无数包含求婚和照片的信件。在他的审判的每一天,许多被称为“追星族”的女性都会出现在法庭上,她们的头发在中间分开,戴着圈形耳环,甚至将他们的头发染成棕色,以与他谋杀的人的头发相配。 然而,此症状不仅是女性,男性亦会发生。因此,使用“邦妮和克莱德综合症”应做为次要用词而非主要用词,虽然两者指代相同症状,不过此译名可能让人误解为专指女性被男性罪犯吸引的现象,故应使用“迷恋罪犯者综合症”(Hybristophilia Syndrome)更为恰当。

  • 成因分析
  1. 部分人特别容易投入感情,对囚犯产生特别的同情
  2. 受虐待或尊严遭侵害的人,更易爱上暴力犯
  3. 想做老大女人 或出自不安全感
  4. 有的女人为显示与众不同,与罪犯交往

精神疾病治疗体系

[编辑]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全人类的冲击,以及 1950 年与 1957 年举办的世界精神病学代表大会,国际社会意识到精神病学领域的不断变化,经验知识相对于理论有其重要性,而这些知识的流通可促进专业能力的共享,其中累积的新知和各种治疗的可能性也可被运用于适应各地文化的需要。

1961 年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 (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 正式成立,其宗旨为增加对精神病患者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在精神卫生领域工作的必要照顾,促进在精神病护理、教学和科学研究,协助最高的道德标准制定和遵守,保障医师与病患的权利。WPA 每三年举办一次 “世界精神病学大会”(World Congress of Psychiatry),也组织举办国际性和地区性的大会和会议,并在 2002 年创办并开始出版官方杂志《世界精神病学》。

台湾于 1990 年通过精神卫生法,让治疗的过程有初步得以依循的根据,更因人力的加增,扩大对精神疾病照顾的范围,有更多的管道与人力物力提供给非严重精神疾病的病患; 1995 年台北市立疗养院与台大医院精神科,设立了没有 24 小时强制门禁的 精神官能症病房,象征台湾精神医学界对这些一般而言在职业、人际等自我功能上尚称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引发障碍的个案正式迈开协助的步伐; 2004 年成立 台湾精神分析学会,认为精神分析不单作为一种临床专业,更需不同领域的人才参与翻译引介、人文研究以及学院的教学。学会定期举办演讲和提供临床课程,于 2015 年正式通过申请成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研究团体。

然而,台湾的精神病患照护人力问题同样受到关注。卫生福利部于 2016 年 4 月表示,目前台湾约有 34,000 多名一、二级精神病患,但仅有 96 名关怀访视员。换句话说,平均 1 个访视员要负责追踪超过 300 精神病患,因此争取预算以及增加相关人力都是未来需要努力的目标。

精神疾病与社工

[编辑]

精神科社工师具体工作内容

[编辑]
  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提供有关病人的心理暨社会动力分析资料(如成长背景、社会脉络等)
  2. 让病人认识与了解治疗计划和医院设施
  3. 协助缓解病人关于疾病与治疗的经济与社会压力
  4. 协助家属面对因病人发病和治疗所产生的焦虑和不知所措
  5. 协助病人连结所需要的各种资讯或资源

精神疾病相关量表

[编辑]
  • 照顾者负荷量表:在照顾精神疾病患者时,照顾者本身可能也承受着压力,压力来源可能来自于社会周遭人也可能来源于患者,为确保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故须定期填写照顾者负荷量表,以以决定照顾者间需要协助的优先级。
  • 精神病患社会功能量表:评量精神病患的社会功能状况,以作为拟定病患出院后社区复健计划之参考。

从社会工作角度看精神疾病患者

[编辑]

精神疾病患者在现今社会仍有严重污名化(stigma)的现象,大众传播媒体总是将精神疾病和暴力犯罪连结在一起,社会大众对于精神疾病普遍会因为陌生产生恐惧感和不谅解。人们往往忽略“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的观点,忘记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背后牵涉到的不仅仅是个人因素,更包括社会脉络、成长故事等多元且复杂的因素,这使得患者在生活中处处受到歧视和压迫,社会资源和机会平等遭到剥夺。因此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协助案主充权(empowerment)赋予患者优势观点,使患者能够提升社会生活能力并达成自我实现,以对抗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社区关怀访视员

[编辑]

不同于医疗院所的医护人员,各司其职的在固定时间内为病患提供服务,社区关怀访视员(社关员)必须走入个案家里,和案主慢慢建立关系、了解其家庭、社区、生命中每一个小故事、给予情绪上的支持、试图改善精神疾病在社区中遭污名化的现象、连结不同的社会福利资源以期提供更完善的协助,这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社关员较其他社会工作来得困难的点在于要建立关系不容易,因为案主是精神疾病患者,而社工员介入的过程中一但曾经将其送入医院中治疗便又须再度重建信任关系,而在这重建的过程中因为对方已对社工产生过不信任所以要在建立关系的困难度变高上许多。此外因为精神疾病的类型太过于多元化以至于在服务上的复杂程度相当高,人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既有刻板印象又是相当负面的(不稳定、暴力等),再加上前述案主给予的精神压力导致许多社关员最后仍选择离职或转换跑道。这同时也反映出政府持续推行“外包式”的福利政策,建构一个一个专案,出钱补助、责任委外,使得社会福利工作者往往在未接触到问题核心前,即得碍于时限而被迫结案。

随着 1980 年代药物研发有突破性的发展,精神医疗开始倾向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的处遇方式,但许多学者认为当用医疗的角度来审视一个人时,我们往往只会看到缺陷和问题,而没有把一个人之所以精神异常背后的社会文化脉络和环境考虑进去,这使得实务上病人即便多次回诊或是长期住院,对于病情往往不会有显著的改善。“医疗并不是全部,更多的是在生活、社区、社会。”透过同理心,透过真正深入的了解病患,透过社区照顾,对于病患也许有更大的帮助。

最新研究

[编辑]

自我伤害的诱惑及相关探讨

[编辑]

定义

[编辑]

非自杀性的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flicted Injury, NSSI),社会大众普遍称此行为自残(Self-harm),但较近期的文献多会使用自伤去取代较不中立的“自残”,特别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出版以后。当事人故意以某种方式造成自己身体上的伤害,但其目的并不在于造成不可逆的死亡。最常见的自伤方法是使用尖锐的物体割破当事人自身的皮肤,也包括自焚、划伤身体部位、把身体撞向硬物、用拳头或其他会造成伤害的物件打向自己、干扰伤口愈合(抠皮症)、拔毛(拔毛癖),以及摄入有毒物质。物质滥用和进食障碍一般不会视作自伤,因为所造成的组织损伤通常都是无意的附加后果。然而,相关定义的界线并不总是明确的:如果当事人故意以一些通常不视作自伤的行为伤害自己,那么亦可界定为自伤。虽然自杀并不是自伤者的意图,但自伤与自杀之间存在着一段复杂的关系,因自伤行为具有致命的潜在风险。自伤者拥有相对较高的自杀风险;40–60%的自杀者亦曾出现过一定程度的自伤行为。尽管如此,仍不能归纳性地认定大多数自伤者最终都会自杀。 自伤(或称自残)并非稀有案件。虽然有很多人会把“自伤”视为“自杀失败”或“不敢自杀”而导致的,把其归为“程度在自杀之下”的行为。事实上,自伤和自杀不一样,两者不该被平行比较。 自伤行为为有意识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但并无意导致死亡。自伤的常见动机包含转移注意力、感觉自己的存在感、吸引注意力、自我惩罚等;自杀的动机则大多为解决痛苦或认为自己是他人的负担。 另外,“对自伤的渴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患有其他精神病的人亦可能会自伤,例子包括重性抑郁障碍、焦虑症、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创伤后压力综合症、思觉失调症,以及人格障碍。

学者 Favazza(1993)将自我伤害分为下列几类(李俊毅,2005):

一、重大自我伤害(major self-mutilation)

发生频率不高,但身体某部位被去除或伤害,而且造成永久性的形体毁损,例如著名画家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受听力受损所困而割下其左耳。

二、刻板重复的自我伤害(stereotypic self-mutilation)

周期性且刻板重复的自我伤害,最常见的是头部撞打,包括以头撞墙或以物体打头。

三、表层自我伤害(superficial self-mutilation)

情绪障碍的重要指标,不会造成生命危险或身体损伤,偶而才发生少有规则性重复。但有些则发展为上瘾行为,甚至整个人脑海都充满了这个冲动。这也是青少年问题中最应注意的。又可分为三种:强迫性自我伤害、偶发性自我伤害、重复性自我伤害。

常发族群

[编辑]

研究发现,不同的自伤方式与不同的动机与所处的自伤前情绪有关,且不同的自我伤害动机在情绪强度特质、情绪调节困难、负向情绪和自伤方式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大多发生于:

  1. 有意识地伤害自己者:这类人可能是为求他人的关注、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而会去自伤。
  2. 容易发生意外者:这类人在潜意识中可能倾向伤害自己,但不为其意识所接受,而转化表现在“出意外”的行为中。
  3. 有忧郁和无助情绪者:这类人大多是因为内心的压力过大,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排解压力而导致最后选择以自伤的方式来舒缓紧绷的神经。
  4. 喜欢或容易做出违规行为者:这类人选择自伤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挑战社会常规,但至于挑战社会常规背后的原因很多,像是对社会现况不满、想吸引他人关注等等。
  5. 比较容易生病的人:这类人会选择自伤可能是因为被病痛缠身而导致想轻生,但却因为总总原因而未付诸行动,此时他们便会借由自伤来安慰自己说自己已经尝试过了,只是没成功而已。

解决方法

[编辑]

寻求专业帮助:寻求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处理自我伤害问题的重要步骤。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治疗,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找到适合你的应对方法。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或同侪建立支持系统,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找到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学习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向自我对话等,有助于应对情绪压力和负面情绪。 寻找替代方式:发展健康的应对策略和替代行为,例如运动、艺术创作、写日记等,以替代自我伤害行为。 保持安全:确保自己的安全,远离可能引诱你进行自我伤害的物品或场所,并避免孤单独处。

统计

[编辑]

(资料来源: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Whitlock 和他的同事 2011 年在美国大学健康期刊(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中所发表的文章指出,根据他们对八间大学的学生随机抽样显示,在其中两间大学的研究表示自己有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NSSI)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提到他们曾经把自己弄伤到应该要寻求专业医疗协助,但只有百分之五有寻求治疗。

“根据威斯康辛大学 Jennifer Muehlenkamp 博士与其同事的综合分析显示,百分之十七的青少年曾经在过去至少执行过一次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NSSI)

You et al. (2013)以狭义自我伤害定义调查 5423 位青少年,过去一年内有 20.3%的青少年曾进行自我伤害行为。

陈毓文(2006)进行全台湾之国中、高中与高职学生共 1975 人研究结果指出, 22.4%的受访者过去曾经有自我伤害行为,在这些自我伤害者当中 24.4%表示自我伤害行为只发生过一次,其余 75.6%自我伤害者的自我伤害行为至少有两次,更有 17%的自我伤害者回应自我伤害行为已发生很多次、数不清楚几次的情形,换言之, 这样的结果显示大约每 5 位学生便有 1 位曾经有自我伤害行为。

相关性

[编辑]

(资料来源: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NSSI 预告了较高的自杀可能性。在一份关于美国五所大学学生的研究中,有 NSSI 行为但无自杀意念的学生,有较对照组高 3.4 倍的几率在学期结束前自杀,因此虽然被称为”非自杀性”的自我伤害行为,仍反映着其需要陪伴及向外界求助的讯号,须予以重视。

分类

[编辑]

(资料来源: Nixon& Heath, 2009)

Based on motivation, NSSI can roughly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1. Automatic Positive Reinforcement(自我正/负增强)

2. Automatic Negative Reinforcement

3. Social Positive Reinforcement(社会正/负增强)

4. Social Negative Reinforcement

自动负增强 自动正增强 社会负增强 社会正增强
Abbr. A-NR A-PR S-NR S-PR
Motivation 自我 自我 他人 他人
Intention 借由 NSSI 达到逃避负面情绪的效果 借由 NSSI 主动产生亢奋、刺激等情绪 借由让他方知道自己 NSSI 行为达到疏远自己的结果 借由让他方知道自己 NSSI 行为达到接近自己的结果
Example 当身体的某个部分刺痒时,会去抓 因为工作及课业压力,因此有 NSSI 的行为,借由痛觉麻痹自己对于所处压力中的强烈连结 通常发生在精神疾患患者身上,因为过去所受创伤等原因,当事人对于血液视觉及痛觉等一般人感到畏惧或排斥的感觉产生愉悦或成瘾 因为感情或合作等关系的结束,使当事者预期特定对象会对于自己得行为产生怜悯同情等感觉,而拉近与自己的关系。

调查

[编辑]

(资料来源: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1. 关于身体的物化、自我贬低以及自我意识的消失

NSSI 还有其他的风险因素,包括行为者逐渐物化身体、渐增的耐痛力、自我价值感的低落。其中,物化身体使行为者更能够在心理上抽离,并自我伤害,故在同样有情绪调节异常的人中,身体认可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这些发现暗示 NSSI 与饮食失调症有重要的潜在共通性,百分之五十五的自我伤害个体会表现饮食失调症。Muehlenkamp 与其同事支持此假说,并补充:‘身体的物化、自我贬低以及内在意识消失也经常在那样的族群中出现。’


2. 哈佛大学相关研究[33]

NSSI 在 DSM5 中被归类为“需要更多研究的新兴疾患”,同时也是一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尽管 NSSI 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强烈负面的情绪是被广为接受的,两位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其中,Joseph Franklin 聚焦在 NSSI 的潜在心理效益,他认为关键在于“后痛苦释放”(pain offset relief)无论健康对照组或自我伤害者,都会表现生理性防卫及随后的舒缓。但将刺激去除,并不会将个体还原到刺激前状态,反而会使受试者经历一段短而强烈的欣快感。所以当自我伤害者第一次伤害自己,会感受到令人不悦的疼痛,但反复操作并感受到疼痛舒缓时,自我伤害便与疼痛舒缓产生连结,导致后来的重复行为。且 Franklin 认为多数人不会特别喜欢血、伤口、刀刃或是相同意涵的刺激。但他推测会自我伤害的人或许有不同的想法,因为他的发现指出 NSSI 会将疼痛舒缓与这样的形象连结,而自我伤害的形象会活化 NSSI 行为者脑部中负责酬赏的区域。

而 Jill Hooley 则主要探讨 NSSI 背后的动机,认为自我贬低及自信心缺乏是主因。他认为可以换个方式来问:为什么他们选择自我伤害,而不是用更健康、快乐的方式来减缓情绪伤害,比如看电影、找朋友或是去上瑜珈课?这样的疼痛耐受度上升是否与某些自我伤害的心理因素有关?如:抑郁、绝望或是解离。他们有多常描述自己是“不好的”、“有缺陷的”、“需要被惩罚的”?似乎伤害自己或是经历疼痛,在某方面跟他们高度负面的自我形象是一致的,越是缺乏自信就会愿意或是能够忍受更常时间的疼痛。

心理异常例子-自我认知与厌食症之关系

[编辑]

本篇论文为 Body Image And Eating Disorder In Adolescence , 作者为 Rodica Gabriela ENACHE。主要研究饮食失调(厌食症、暴食症)对于青少年自我认知以及性格的影响,并分析饮食失调与自尊的关系。

青少年饮食失调的特征

[编辑]

研究显示,青少女对于体重的担心,是造成饮食失调以及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没有用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95%青少女会因为担心自己过重,以及受到社会上对于女生体重的刻板印象而感觉到压力,有些因此导致厌食症,即使实际上他们并未过重。多数人会想要减肥,达到理想的身型,不论男女、体型如何,还是会感受到这份压力。根据 DSM-V (APA, 2013),饮食失调包含以下类型:

  1. 神经性厌食症
  2. 神经性暴食症
  3. 剧食症
  4. 异食癖
  5. 反刍综合症
  6. 限食/畏食失调症
  7. 其他饮食/喂食失调症
  8. 非特异饮食/喂食失调症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编辑]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进食障碍症。因在“喂食与饮食病患”中有介绍,在此仅简述。厌食症患者对体重增加与体形失调有强烈的恐惧感,正常、健康的体重会使其感到紧张与恐慌。患者主要年龄层分布在 15 至 25 岁之间,百分之 90 的患者为女性,然而近年男性厌食患者逐渐增加。主要症状为摄取过少食物而引起的体重过轻,确诊的必要条件是明显过低的体重,同时患者的人格也会有明显改变。而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精神疾病,研究指出,发病5到8年内,有 5%的死亡率;发病 20 年以上,则上升到 13-20%。许多患者死于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儿童和青春期的患者则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生长迟缓、许多内分泌激素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等症状。目前主要透过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协助治疗患者相关的焦虑情形,至于病人需要在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保持与父母或他人的良好关系,并且参与更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或从参加青少年的活动中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虽然病人在这样的洽疗悄况下都能使体重回升,而在得到稳定的饮食习惯及正常体重之后,出院后病症之再发也非罕见。

  • 案例
  1. 凯伦·卡本特(Karen Anne Carpenter):木匠兄妹合唱团(Carpenters)鼓手及主唱。西元 1960、1970 年代红遍半边天的美国重唱音乐团体木匠兄妹乐团,其中的妹妹凯特·卡本特,就是精神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的患者,并于 32 岁的芳龄死于精神性厌食症。
  2. 伊莎贝尔·卡洛(Isabelle Caro):法国反厌食运动模特儿。Isabelle Caro 自 13 岁起罹患厌食症,她自述她的厌食症来自“有问题的童年”。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 In Sider 中,公开了她的精神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也于 2008 年出版自传《不想变胖的小女孩》。于 2010 年 11 月 17 日病逝于法国。
  3. 莉莉柯林斯(Lily Jane Collins):是英国老牌歌手菲尔柯林斯之女,她 5 岁时父母离异,和名人老爸关系疏离,电影和现实如此相似,各种生活压力,让现实生活中的莉莉柯林斯罹患厌食症,不仅瘦成纸片人,月经也一度长达 2 年没报到。
  • 相关电视系列剧

《深刻入骨》(英语:To the Bone)(2017) 故事叙述年仅 20 岁的少女艾伦却在正值青春时期面临着自己与厌食症的斗争,后来她被家人送至团体家屋给一名特别的医生治疗,使得艾伦渐渐地恢复自信,并开始跨出解决问题的一步。主角为曾患有厌食症的莉莉柯林斯(Lily Jane Collins)。

神经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编辑]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进食障碍症,指的是持续三个月以上每周至少二次无控制的快速过度进食。其特征为患者因心情郁闷、节食产生饥饿感等状况下暴饮暴食,之后因为进食太急和过饱而十分不适,加上内咎和担心增磅试图进行净空行为(指的是将食物透过呕吐或服用泻药排出身体)。患者多为年轻成年女性,通常体重标准或微胖。主要症状为过度摄食所引发之发胖、牙齿损伤、唾腺发炎等。同时,患者也会出现过度运动、抑郁、焦虑等心理异常。神经性暴食症的确切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它是一种可能由多种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症,包括:心因性压力(过度注重外在形象)、家族史 (遗传性)、人格类型与家庭关系。研究指出,脑部血清素的含量异常也有可能引发神经性暴食症以及其他饮食失调。但是大部分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BMI)落在正常值的范围。暴食症经常与其他精神病相关,如抑郁、焦虑、药物与酒精成瘾等,亦有高风险的自杀与自残倾向。 如果近亲有暴食症症状,其家族内较普遍有其他暴食症患者;遗传导致暴食症的风险比例约为 30%至 80%。其余导致患病的风险因素包含心理压力、对于标准身型的社会文化压力、自尊低落和肥胖症等。生活环境中若有家长担心体重的状况或推广节食的文化价值观,也有风险导致罹患暴食症。通常会基于个人病史来诊断是否罹患暴食症,但若患者否认有暴饮暴食与净空行为时则难以确诊。如果病人曾被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则应依照此诊断。其他类似的疾病包括过胖暴食症、克莱恩-莱文综合症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暴食症患者类型可分为两者:

  1. 清除型暴食者(purging type):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症发作期间,此人曾规律的从事自我诱导的呕吐或不当使用泻剂、利尿剂或灌肠。
  2. 非清除型暴食者(non-purging type):在此次心因性爆发症发作期间,此人已使用其他不当的补偿行为(如:进行禁食或过度运动),但不曾规律的从事自我诱导的呕吐或不当使用泻剂、利尿剂或灌肠。


根据美国精神科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制订的精神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是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的一种,其诊断准则如下:

  1. 狂吃(Binge eating)的情形不断出现,每次出现时会有两个特征:在一段时间内,比一般人于同样时间内和境况下进食量明显多很多,同时在狂吃期间觉得没有办法自我控制自己的进食。
  2. 重复用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来避免体重的增加,分为呕泻型(Purging Type)非呕泻型(Non-purging Type)两种。呕泻型指透过扣喉咙催吐以及滥用泻药、利尿剂、灌肠或其他药物将进食的食物排出,非呕泻型则指透过间歇性禁食或过度的运动强迫性减重。
  3. 狂吃和不当的补偿性行为同时发生,平均每周最少两次,状况持续三个月。
  4. 自我评价完全受身形和体重影响。
  5. 上述问题和症状并非只在厌食症期间出现。


临床心理学家普遍用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来医治暴食症,药物则选择用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或 三环类抗抑郁药类抗抑郁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 教育患者影响体重的生理机制,使患者能够顿悟了解到过度节食和狂吃的恶性循环,以及认识到呕泻和饮食失调的不良后果。
  2. 记录和分析狂吃与呕泻的情况和起因,然后从环境、行为各方面的改变来矫正饮食的坏习惯。
  3. 协助患者建立一套规律的饮食习惯,并让他们学习健康的控制体重方法,降低他们失控狂吃的情形,并且增强患者的自制能力与自信心。
  4. 纠正患者对自己体重和身形扭曲的看法及偏差的态度,改善患者自己自我批评和吹毛求疵的倾向。
  5. 帮助患者重塑完整正面的自我形象,不再单由身形或外表来恒量自己的价值。


暴食症患者的饮食行为常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部分甚至会有长期的后果:

  1. 发胖:虽然患者会自行将吃进去的食物呕吐出,但通常仍会有约 30~75%的食物被吸收。如果是吃泻药方式,吸收的食物高达九成。
  2. 运动伤害:患者担心吃下的食物会造成发胖,所以会过度的运动。
  3. 心理障碍:患者易产生自卑、忧郁之心理。
  4. 牙齿损伤:催吐时胃酸造成牙齿脱钙现象。
  5. 心灼热:催吐时胃酸腐蚀食道,造成心灼热。
  6. 血钾浓度过低
  7. 唾腺发炎:胃酸腐蚀唾腺造成。
  8. 便秘:排遗量减少造成便秘。
  • 相关电视系列剧
  1. 《爱上爱情》(Hunger-Addicted to love)(1997) :德国片,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而患有暴食症的她,现今仍无法摆脱阴影,而只有借由食物来压抑现实中所面临的恐慌;一个是用情专一,视爱情为一切的男人,当两人遇见时,他认为她是他的永远,不过,她却蒙骗了他…
  2. 《生命故事:家庭危机》(Lifestories: Families in Crisis) (1992):由Allen Coulter执导的生命中的故事—食物絮乱症的主角玛丽玛格丽特卡特(Mary Margeret)即展现了神经性暴食症的症状。


Penelope A. Mclorg & Diane E. Taub, 2008, “Anorexia Nervosa and Buima:The Development of Deviant Identities.” Pp.219-230, in Mapping the Social Landscape: Readings in Sociology, edited by Susan J. Ferguson. Boston : McGraw-Hill.

剧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编辑]

又称狂食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进食障碍症,相较于暴食症有暴食的现象却无代偿行为,一般持续半年以上,每周至少二次的暴食行为。暴饮暴食的情况与神经性暴食症类似,但异常进食的严重程度较神经性暴食症为轻微,而且剧食症没有补偿性行为,容易导致患者过胖。主要症状为过度饮食所导致之心血管疾病、过胖、糖尿病等。同时,患者也会出现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异常[34]

形成剧食症的可能原因:

1.社会及文化危机:
一定要瘦的个社会压力可能助长对情绪性饮食的感觉火上加油。一些家长不知不觉地为孩子铺下了通往剧食症的道路像是用食物来安慰、打发或奖励孩子。一些常因体重受到严重批评及性霸凌的孩子也容易罹患剧食症。
2.心理因素:
抑郁症和剧食症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很多剧食症病友都现在或是以前都有抑郁症,其他病友则可能有冲动控制和表现情绪方面的障碍。自卑、寂寞和身体的不满足也都有可能导致剧食症。
3.生物因素:
生理异常也可能导致剧食症。举例来说丘脑下部(脑中控制食欲的部分)可能对于传递饥饿或吃饱了的讯号有问题。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导致食物上瘾。最后,有证据显示脑中化学物质血清素低糜对强迫性饮食有关连。

剧食症的治疗方法:

1.和食物建立健康关系:
要摆脱成瘾是很具挑战性的,尤其是对于食物的成瘾或剧食症来说。不像一般的成瘾,您的[毒]是要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所以根本无法避免或代替它。就另一个角度而言,您要和食物建立健康的关系:一个基于能达到营养摄取需求,而非情绪上的需求。
2.避开诱惑:
如果您屯有垃圾食物、甜点和不健康的点心在家时会比要容易有暴食的机会。清理有您最爱食物的冰箱及橱柜吧!
3.找到“喂饱”感觉的更好方法:
试着调适负面情绪是暴食一个主因例如压力、抑郁、寂寞、恐惧或焦虑。当今天似乎过得不太顺食物看起来就会像唯一的朋友。剧食可以暂时让像是难过、焦虑、抑郁和无聊人间蒸发一般,但这种解脱只是稍纵即逝。
4.从渴望夺回主控权:
有时想暴食的欲望就事会无预警地侵袭,我们还是有可以做的事。例如:
(1)分心:任何需要花您注意力的事都有帮助: 走一走、打给朋友、上网看看搞笑影片等等的,一旦您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您的冲动就会消失。
(2)找人聊聊:当您发现了自己的暴食冲动,找到您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您正在经历的可以让您感到更好以及减缓冲动。
(3)延迟、延迟、再延迟:就算您不确定您可否战胜暴食冲动,延迟它。试着减缓一分钟试试看,成功的话,试试延到五分钟,如果您延迟得够久您就能避免暴食。

=反刍综合症(Rumination Disorder)

[编辑]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幼童身上的进食障碍症,但成年人也有发病的情形,且以男性居多。症状为将摄入不久的食物反刍到口中再咀嚼后咽下或吐出,不费力也不会伴有腹部不适、烧心或恶心,一般不引起患者反感,甚至伴有满意的体验。频率大约每天一次持续一个月以上,容易引起体重下降、蛀牙、口臭、腹泻以及嘴唇受损。此病症亦常被误诊为胃食道逆流病。反刍综合症的确切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它是一种可能由多种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症,包括:身体不适、孩童缺乏注意力而进行的自我安慰行为、孩童吸引注意力之行为、抑郁以及焦虑[35]。治疗时,对于智力正常的成人患者,应以教育和解释为主,可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对于智力障碍患者可采用行为限制疗法,皆无需要使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限食/畏食失调症(Avoidant/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ARFID)
[编辑]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 13 岁以下儿童的进食障碍症,指的是对进食产生恐惧或是对食物失去兴趣而拒绝进食的行为。恐惧的来源通常是噎到、呕吐或是疼痛。主要的症状是因为畏惧进食所导致之营养不良以及发育不良。ARFID 与厌食症最大的差别在于 AFRID 不是因为担心自己外观所导致,而是偏差的进食行为所导致。AFRID 的确切发生原因不清楚,但通常与畏惧进食行为或是心理障碍有关。

其他饮食/喂食失调症(Other Specified Feeding or Eating Disorder,OSFED)
[编辑]

根据 DSM-5 的定义,被诊断为 OSFED 的患者必须在临床上呈现足以引起功能丧失或是身体显著不适的饮食行为,但这些行为却没有完全达到其他饮食失调疾病的标准。例子包括:非典型神经性厌食症(Atypical Anorexia Nervosa)、低频率剧食症/神经性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Bulimia Nervosa of low frequency)、净空失调症(Purge Disorder)、夜食症(Night Eating Syndrome)[36]

非特异饮食/喂食失调症(Unspecified Feeding or Eating Disorder,UFED)
[编辑]

UFED 与 OSFED 的状况类似,主要的差别在于,病患被诊断为 UFED 的主要原因为诊断者在资讯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不将其归类为任何饮食失调症(比方说在急诊室里)[37]

结果

[编辑]

The Correlation Pearson Coefficient is r=.450, p=.006 透过上述研究工具,发现精神不稳以及焦虑和饮食失调症之间有很大的正相关性,假说一有很高的可信度。

Correlation Pearson Coefficient r =.-693, p=.00 研究工具结果显示,愈低的自信和饮食失调愈有关系。

结论

[编辑]

青少年对于身体的自信代表其对于身体的认知以及自尊。在饮食失调症的发展中,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是一项很关键的因素,这点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加显著。而厌食、暴食症的成因除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理学方面之外,社会性因素亦可能为重要的引发原因。如Mclorg和Taub(2008)研究厌食、暴食互助性团体的成员,即观察到患者通常都是社会规范的高度顺从者(Conformist),容易顺从家庭成员及社会媒体形塑的美丽身体样本,在过度追求纤瘦之下产生饮食失调的行为。该研究也指出这样的顺从者在获得“厌食”、“暴食”的标签后也容易接受此身份并作为行为及社会互动的基础,形成自我实现预言而难以痊愈,是故除了个人认知层面的治疗之外,充足的社会理解与支持等社会因素的改变也是重要的治疗标的。

心理异常以及病态赌博

[编辑]

本篇研究[38]从 2015 到 2016 年 8 月进行调查和整理,在病态赌博中,到底有多少比例属于心理异常患者,心理异常以及病态赌博的关联性和现今关于这一个主题的研究现况以及限制。

结论

根据 DSM-5,病态赌博中德心理异常者为青少年时期和一般人不同的内在经验和行为所导致的损害。

大多数来说病态赌博中的心理异常者属于 Cluster B,也就是心理异常里面所指称的 DSM-IV and DSM-5。患者通常反社会,非黑即白的二元思考,无时无刻的以负面方式引起注意等等。而根据本篇研究指出,病态赌博的早期阶段与心理异常有所关联。但值得一提的是赌博不是冲动性行为,而是一种沉瘾性行为,也是一种有条件的异常。

患者必须要先接触到赌博之后才有可能触发。赌博的形式(扑克牌、桌游、运动赌博等)以及赌博的媒介(网络、赌场等)。这些因子都会彼此影响,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Sir Bradford Hill’s criteria 来分类:Strength,Temporality,Biological gradient, Plausibility 和 Replicability。

研究现况

目前关于心理异常以及病态赌博的研究样本来以及相关研究论文都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或是西班牙,而论文所使用的样本数都属于小量而且受到较多限制。美国的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正在资助这个主题的相关研究,而之后的研究将会归到美国国家博彩中心( The National Center of Responsible Gaming)。

结语

关于病态赌博的研究应该超越所谓的“心理异常占比预估”,而专注在病态赌博的形成以及如何对抗病态赌博。

心理异常能不能恢复?

[编辑]

在传统心理异常的架构下包含的范围极广,从较为普遍的情绪障碍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知觉功能失调,不仅治疗的方式各有不同,所花费的治疗时间也大相径庭,在研究中,观察从青少年时期发作的各个不同疾病到成年时期的回复情形与平均而言所花费的时间。

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相当特别的一段成长阶段,往往情绪波动相对于人生的其他阶段要来的大,青少年时期因为有贺尔蒙的影响,所以推测在这期间所产生的情绪问题是短时间的,不会影响到未来成年时的心理状况,然而在一次研究中的结果却与我们的认知有所违背,青少年的情绪扰动并非不可避免也非普遍性,且有许多功能性精神障碍早于二十五岁以前就会发作,因此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似乎是成年时期心理状况的某种预兆。

研究方法是从澳大利亚的 44 所中学抽取样本,从 1992 年 8 月到 2008 年 1 月间,长达 14 年的追踪,观察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延续情形。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在常见的心理疾病中,到底有多少是会从青少年一直延续到成年阶段?而这些常见的疾病中又有那些特点与症状能让我们预测它们?

而结果显示,这些情绪失调的症状在青少年时期维持得越久,就越容易在成年时期延续,反之则否;另外,当青少年的情绪失调是在父母离婚或分居的状况时,研究显示它们的病症有更高的比例会持续到成年。

但因为社会对于心理疾患态度仍较保守,使受到精神疾病影响的人往往活得很辛苦。由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使许多患者或家人选择隐瞒病情,讳疾忌医。因此台湾在忧郁症的调查数字上与欧美国家的患病比例相距甚远,不到 2%,但自杀率反而偏高。更让人忧心的是,忧郁症的早期就诊率也偏低,仅三分之一,导致许多患者脑损伤而功能退化。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

[编辑]

又称“负担综合症”,是一种人类心理上的异常,并不是一种被收录的精神疾病,此名称于 1978 年由临床心理学家克兰斯博士(Pauline R. Clance)与因墨斯(Suzanne A. Imes)所提出。他们认为,被社会所定义的成功人士们,若患有此症,会无法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身能力,而是归因至运气、时机等外在因素,他们觉得自己只是“碰巧”成功并出名。然而这些成功人士确实拥有某些技术或能力,不过对他们来说,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丝毫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方,他们一直心虚于自己欺骗了大家,所以这种病症也名为“骗子综合症”。这种现象通常会发生在某些人在害怕自己无法达到标准或得到称赞后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其实是不值得去称赞的,在有意无意之间低估自己的成就与表现,因而产生一种莫须有的不安全感。

一些批评者指出,冒名顶替综合症的讨论往往集中在个体层面,忽略了职场中的系统性问题,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其他形式的偏见。许多人,特别是少数群体,可能因为职场环境的不公平而感到不自信,而不是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

而将职业不安全感归因于冒名顶替综合症,可能会让人们忽略实际存在的外在挑战和障碍。这种归因方式可能会导致个人将系统性问题内化为自我问题,进而增加心理压力。

患有此症的人,通常会有以下的行为表现:

  • 过度勤奋:他们会比一般人在工作时付出两倍、三倍的努力,为了避免被其他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这样的努力工作为她们赢得了更多的成功和奖励,这会使他们的压力更大。他们还会做过分充足的准备工作,并反复检查、纠结于细节(有时可能导致拖延),使他们精疲力尽,而在每完成一项成就之后,他们对自己的怀疑与焦虑感也会越强烈,怕被大家发现自己其实是个骗子,所以又更努力取得成就,因而陷入一个无限轮回中。
  • 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过分地迎合他人:无论是在学习或工作中,他们往往会很关注别人的想法,尤其是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会刻意迎合大家的想法,且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也是为了避免展现自己的自信,尤其不敢真实地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真实智商和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十分愚蠢,暴露了她们真实的面貌。
  • 利用个人魅力,来获得认可:在这样的人中还存在一些有趣的情况,即时他们不认可自己的能力,却还是非常需要获得其他人的赞赏,所以他们会运用一些个人魅力(比如外表、交际能力等)来帮助自己获取赞扬和奖赏,而且在这么做之后,他们还会将一些凭借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就又归因到对自己个人魅力的运用上。
  • 不敢展露自己的实力:为了避免出现名不副实的状况,这些人通常会选择隐藏自己的实力,而这又更加重他们产生自己的成就并非归因于自己的实力的想法。

普及率

[编辑]

在 1980 年代初期的研究指出,五名成功人士中有两名认为自己是骗子,一般而言,拥有较高成就的人通常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高发人群,所以许多名人都曾深受此心理异常所扰,如:
Maya Angelou ,一名成就很高的文学家,一生因文学创作所得的奖项与成就是在历史上难有的奇才,却时常唠叨表示自己的成就还不够高,而继续创作;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也是一名成就很高的科学家,但是宛如半神的爱因斯坦对于他自己一生的成就也是感到迟疑的,他认为自己的贡献其实并没有其他人想的这么优秀,这么的伟大,以至于歌颂。
这两位在人类历史中的成就已经是高得几乎无人能抵达,但是他们却拥有如此相同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其实也发生在我们这些“平凡”人之中,,同样面临着“Imposter Syndrome”的旋涡之中。

而在部分研究中有发现女性会更容易拥有此类特质,例如:女演员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凯特·温斯蕾(Kate Elizabeth Winsle)、蒂娜·费(Elizabeth Stamatina "Tina" Fey),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索尼娅·索托玛约(Sonia Maria Sotomayor)等人都曾公开承认自己患有此症。而艾玛·华森(Emma Waston),也向媒体表示自己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妙丽·格兰杰并且一炮而红时,曾出现对自己的怀疑、不信任等症状,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只是刚好侥幸而已。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Kara Sandberg)在自己的著作《向前一步》(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中便提到自己深受此症困扰,而她应对的方法是:“当感觉不到自信时,就假装自信。”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女性从小获得的社会期待与男性不同,当女性在获得成功时,可能是与家庭和社会期待不符的,所以会遭受到更大的压力和质疑。而 2006 年的另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在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方面属于少数群体的人,都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高发人群。

但近年来也有多项研究表明,男性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扰,如晚年的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就曾说自己是个“无意识的骗子”(involuntary swindler)。演员汤姆·汉克(Thomas Jeffrey Hanks)、编剧查克·洛里(Chuck Lorre)、作家约翰·葛林(John Green)与尼尔·盖曼(Neil Richard Gaiman)都曾表示自己受这种症候所困。但男性和女性在应对此症时的方式并不一样。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女性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努力地学习来证明自己,而男生则更多想方设法避开那些可能会暴露自己弱点的环境。但他们共同的动机是,努力保持自己很强大的外表,虽然这在他们的内心看来其实只是假象。


而 Imposter Syndrome 会被称为 "Syndrome" 是因为他拥有很大的普遍性,
这种 syndrome 并非是一种疾病或是一种先天上的缺失,他是一种很常规的心理异常,他的出现并非牵扯到任何沮丧、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产生因素可能为二,视情况而定:

  • 高技术人员容易面临的情况:当他们拿下成就时,他们不容易感到光荣或觉得自己更有机会得到任何好处,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的等级也应该和自己差不多,所以赢下来也没什么好光彩而感到不安。
  • 一般非高技术人员容易面临的情况:这些人平常都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虽然某些方面明显的赢过其他人,但也非常担心自己在其他方面落后其他人,觉得自己是多元无知。

所以我们会时常怀疑自己,隔离自己,而觉得其他人不会跟自己有相同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作比较的那位同侪到底面临了什么困难才走到了今天,或者这位同侪现在其实也正在面临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困难。此外非常担心与害怕与别人进行比对或被对方要求呈现自己的任何才能,即使之后的结果得到了正面的回复,也会担心下一次是否也是如此。这种不安感其实是非常的普及的。


补充说明:这个 Imposter Syndrome 现象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西方国家,而东方国家就没有做出类似的研究,所以此现象能否也适用于东方国家的人民就有待讨论。

资料来源:Cox, E. (2018). What is imposter syndrome and how can you combat it?. [online] Ted.com. Available at: https://www.ted.com/talks/elizabeth_cox_what_is_imposter_syndrome_and_how_can_you_combat_it#t-248398 [Accessed 24 Dec. 2018].

特征

[编辑]

冒名顶替者综合症专家的薇拉丽・杨(Valerie Young)观察到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人身上有以下的特征

 1. 「完美主義者」特徵:具此特徵的人會為自己設了極高的期望,即使達到 99%的目標,他們仍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自己失敗了。任何事只要有一點點的失誤或缺陷,他們就會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
 2. 「專家」特徵:此特徵者認為做任何事之前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因此他們會不斷尋找有甚麼證照或課程可以增進自己的能力。在確定自己符合所有職缺要求前,他們不會冒然應徵任何工作;如果不清楚答案,也不太敢在會議中提問或發言, 因為他們擔心自己鬧笑話。
 3. 「天才」特徵:有此特徵的人當他們遇到一件事是必須盡全力才能完成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因為平常他們做任何事總是輕鬆上手,所以遇到必須付出額外努力的時候,大腦就會告訴他們自己是冒牌貨。
 4. 「獨行俠」特徵:顧名思義有此特徵者喜歡自己完成一切的事情,且必須是自己完成,如果他們需要尋求幫助,他們認為這代表他們是輸家或騙子。
 5. 「超人」或「女超人」特徵:此特徵者因為覺得自己是騙子的這個感覺,導致他們強迫自己比身邊的人更努力以證明自己不是騙子。他們認為必須成功地做好生活中每件事情 ,如果無法達到目標或不盡人意便會覺得非常焦慮。

为什么会得冒名顶替综合症

[编辑]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些专家认为这与自身性格特征有关,但有些专家则是从患者的家庭或身处的环境中寻找答案。

  1. 家庭:父母对于自己的小孩过度要求,或是患者的兄弟姊妹总是比患者出色,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对自己的不满意感、冒牌感。例如有研究发现,父母一辈(特别是父亲)的照料方式会有所影响。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有可能抚养出自认为是“冒牌货”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被过度表扬,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可能会害怕失败,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告诉父母,怕父母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如果孩子的智商和能力被忽视,在取得成就时也得不到夸奖,他同样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自己能力的证明。特别是,在一些奖励和责罚同时存在(成绩好时拼命奖励,有过失时严厉责罚,两者不断交替)的家庭,孩子得到此症的几率会特别高。
  2. 身处环境:患者在身处的环境中可能受到歧视或排挤,而找不到归属感,因而缺乏自信,导致冒牌感的产生。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较被孤立,或者被一些“亦敌亦友”的人(Frenemies)包围,也会增大他患上这种症的可能性。在那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被确立下来之前,那些“亦敌亦友”的人会给他带来很多困惑的感受。他们会在他取得成功时,告诉他这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的侥幸,或者会用嫉妒来伤害他。这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对自己的成就抱有微妙的态度——不容易通过成就感来受到自信,反而还对获得成就有一些潜意识的排斥。
  3. 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对于女性普遍的刻板印象,会使跟男性处于同等职位的女性,更容易感到冒牌感。因为自己生来的性别就不受到认同,即使努力后,也许得不到相对的奖励与称赞,这让女性更容易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不配这样的成功。而在西方世界,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也会造成他们拥有杰出的成就后,倾向将这些归咎于运气,否认自己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种特质似乎会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所影响而形成,但它也会在一些特定场合容易被激发出来,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就是经历一些“阶段性仪式”(rite of passage)的时候,阶段性仪式是那些身份得到认可、地位得到提升、人生进入重要阶段的时刻。比如,取得学位、获得晋升的时刻,都是“冒名顶替综合症”容易被触发的时机。这是因为,在一个人的地位提高、获得某项荣誉的时候,一方面意味着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但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责任更大,未来如果失败所要承担的风险和代价也更高。比如说,当你是个实习生时,犯一个错误也许无伤大雅,但当你已经是公司总裁,你的一个决策错误就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研究都显示,公司高管、医生、演员等风险较大的职业会是此症的高发人群。

如何面对冒名顶替综合症

[编辑]

如果“冒名顶替综合症”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可能会引发紧张、焦虑、低自尊、抑郁、羞耻感和自我怀疑。也会限制患者在未来对新的经历去进行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引发对暴露的恐惧。而且,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有极度挫败、孤独的感受。


以下则列出几项可以尝试缓解此症之困扰的方法:

 (1)學會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自我談話中,少一些消極,多一些積極。要讓自己相信,即便自己有一點點的幸運,或者得到過他人的幫助,自己的成功仍然屬於自己,所獲得的一且都是在努力過後所應得的。
 (2)經常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覺:多和同伴交流不僅有助於建立起客觀的自我評價,也能讓自己意識到,其實其他人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自己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糟,大多數人其實都落在「平凡」這個相當廣闊的域值裡,絕對不是可恥或羞愧的事。
 (3)做記錄:做一份成就清單,記錄下成功的故事、他人的正面反饋;也記錄下那些讓自己感到是個「騙子」、「冒牌貨」的真實想法。這些記錄能在日後提醒自己擁有這些成就,也會讓自己回過頭來思考這樣的認知。

相关影音或资讯

[编辑]

What is imposter syndrome and how can you combat it? - Elizabeth Cox

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69612

How students of color confront imposter syndrome?

https://amara.org/gl/videos/js6FJr9hfHbw/info/how-students-of-color-confront-impostor-syndrome/

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被赞美?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622556

宗教与忧郁症的关联是正?是负?

[编辑]

提到宗教信仰的功能,最离不开的两个说法是心灵的寄托与找到生命的意义与出路。

然而,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 Michael King 教授所主持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此研究探讨灵性与宗教信念与忧郁症的关系,研究对象包括英国、西班牙、斯洛文尼亚(Slovenia)、爱沙尼亚、荷兰、葡萄牙、智利等七个国家、8000 多位受访者。该调查发现,跟没有宗教信仰者比起来,有宗教信仰者,在一年的调查期间内,会有较高几率罹患忧郁症,这个发现与既有文献中常见的“宗教信仰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有所不同。

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Lisa Miller 教授所带领的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宗教灵修(如:冥想)可增厚大脑皮质,因此有助于预防忧郁症,此研究探讨灵修对与预防忧郁症的效果。

在社会学当中“宗教性”包含了三个面向,分别是“所属”(belonging)、“所信”(believing)、“所行”(behavior),由此三个面向判断对于宗教的投入程度,以上两个研究以上两个研究分别探讨了中较当中的“所行”及“所信”,但皆未讨论到所属的部分。

心理健康社会学的研究已经发现,宗教具有的“社会整合”和“社会支持”功能(即“所属”这个层面)对心理健康的正向影响相当重要。因此,如果研究架构中缺少对这个面向的着墨,对宗教信仰与忧郁症之间关联机制的探讨就不够全面。

有无宗教信仰与忧郁症状之关系
要讨论宗教信仰与忧郁症之间是否有关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比较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的平均忧郁程度是否有显著差异。下表的资料,合并自台湾社会变迁调查 2005 年的五期一次调查和 2010 年的六期一次调查综合问卷的调查结果。从台湾社会变迁五期一次问卷一(2005)、六期一次问卷一(2010),显示宗教信仰者的忧郁症状分数为 50.32 分,高于无宗教信仰者的 48.62 分,两者在数值上虽然看似差别不大,但是这项差异却已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显示台湾有宗教信仰者的忧郁程度的确比无宗教信仰者高。

不过探讨背后之原因发现,拥有宗教信仰的大多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周遭的资源比他人欠缺,同时在工作环境及生活上也面临庞大的压力,借此能理解为何社会上的弱势族群较容易罹患忧郁症,同时也代表社会中的弱势者比强势者更需要宗教的协助与抚慰。

宗教行为对宗教信徒忧郁程度的影响
研究显示术数行为(像是算命、占卜、算命、占卜、去神坛)和灵修活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宗教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联有所不同。从事较多灵修活动者的忧郁程度较低,这与多数以美国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的发现一致。根据 Jeff Levin 的理论,灵修活动有助于产生希望、宽恕、爱、满足等正向情绪,也能提升个人自尊,因而有助于降低忧郁症发生的几率。但是,为何从事看风水、算命、上神坛等术数行为者的忧郁程度会较高呢?我们可以从台湾社会既有的宗教社会学文献里找寻线索。林本炫的研究指出,影响台湾人入信某个宗教的主要因素,通常是如罹患重病的生命危机,而台湾人维持信仰的动力,也以问题解决和社群友谊为主,教义的重要性并不大。

引用资料:范纲华(2014)——巷口仔社会学<信宗教,得忧郁?社会学如何解析信仰与忧郁症之关系>。

心理健康与肠道健康

[编辑]

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除了大脑以外最复杂的神经系统,人体内多达一亿以上的神经细胞都分布在肠道。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报告显示,人类的肠道菌丛和大脑之间有某种特殊的连结,两者会互相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麦克杰森教授(Michael Gershon)还把肠道神经系统称作“腹脑”或“第二大脑”。他表示肠道真的会感觉(feel)、会思考(think)、会表达情绪(express),而且和大脑一样会学习(learn)、会记忆(memory)
从演化上来看,其实是先有腹脑,才有大脑;海葵、水母、珊瑚等腔肠动物都只有腹脑,脊椎动物则还有大脑。大脑会负责处理理性的、高层次的活动,而腹脑会负责管理维系生命的消化作用。德国普林茨教授(Wolfgang Prinz)曾说,我们经常是依照“肠道反应”做事,之后大脑才去想为什么。
另外根据估计,人体约 80-90%的血清素皆产生于消化道,而血清素与一个人的情绪有关,其分泌不足或活性异常可能是造成一些心理疾病,例如忧郁症和强迫症、躁郁症的原因。同时,心理压力也会影响肠道健康,尤其是幼年期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大(因为肠道还在发育)。据统计,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慢性肠胃病患者在年纪很小的时候遭遇过亲人死亡等重大变故。
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说,心理压力会使 HPA 轴(就是下视丘—脑垂腺—肾上腺轴的回馈控制系统)刺激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在危急情况下,肾上腺皮质醇可以救我们一命,但如果过多分泌可能会让肠道发炎、使患有肠漏症的人症状变得更严重。当肠道细菌的生态出现不良变化,大脑接受到不良刺激,人们就比较容易出现情绪障碍。
自闭症与肠道健康的关联性也是医学界这几年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临床诊断时发现,自闭症儿童常常会伴随肠道不适症状(典型的例如腹胀、疼痛、便秘),而经由服用益生箘或移植肠道菌群有机会改善症状。[39]

幸存者内疚

[编辑]

幸存者内疚是指,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的自己是有过错的。我们因为自己幸存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遭遇不幸。

  上世纪 60 年代,研究者在针对犹太人大屠杀的研究中发现,那些从痛苦中幸存下来的人,并不像大家想像中那样可以幸福快乐地继续生活,相反的,他们一直饱受痛苦与煎熬。而幸存者的痛苦主要由“内疚”和“自责”组成。之后,研究者相继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战争、空难等天灾人祸中发现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在之后被命名为“幸存者内疚”。

  随着研究的进行,“幸存者内疚”逐渐不再只针对战争等极端情境,也被发现在裁员、考试等更广泛的情境中。对个体而言,例如高考之后考上好大学的人,经济条件最好的孩子,家中被偏爱的孩子,都可能出现幸存者内疚——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在有其他人失败或者“牺牲”的情况下,幸存了下来。

可能成因

[编辑]
  • 对别人面临生命危险,而自己平安无事感到内疚
  • 觉得自己没能做到某些事情,看到他人生命受到威胁,自己却无能为力
  • 认为是自己遗弃了他人,才害他人受害

幸存者内疚的类型

[编辑]
  • 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内疚。

比如,伤害过他人,做过对不起他人的事情,给别人带来过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或者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没有直接伤害别人,但是违反了内心道德或伦理的准则,比如欺骗过他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达到目的等等。无论如何,这些行为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 为自己没有做,但是曾经想要做的事情感到内疚。

比如,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灾害中,你也想过丢下自己的亲人或朋友,独自逃离。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内疚,因为你实际上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从行为上来说,你仍然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没有其他人会谴责你,你也很难将这些想法对他人启齿,但你会为不断因有过这样的禁忌想法自责。

  • 为一些认为自己“做过”的事而感到内疚。

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对他人的伤害,使得(原本是偶然的)灾难的发生。比如,你的家人可能在一次家电爆炸的意外中死去,你在悲痛之余,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和这件事的联系,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导致的,因为在此之前你没有足够的关心家人,也没有及时去检查家里电器的使用情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往往会不断修正自己对过去的记忆,并越来越相信自己真的犯下过错误。

  • 认为在帮助他人上,自己做得不够。

比如在寄宿学校中,看见过同伴因为种种原因、一生受到重大负面影响,因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帮助他们,才导致此情况。

  • 内疚于自己获得了别人没有获得的机会,或者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比如,在很多人去世的情况下,自己却生还了。在这样的情境面前,他人似乎成为了“牺牲品”,而你成为了“获益者”,会使很多人都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样遭遇了不幸。

幸存者内疚可能的症状

[编辑]

根据 Hannah L. Murray 于 2018 年的研究指出,有 90% 接受创伤压力治疗的对象都有幸存者内疚的症状,表示幸存者内疚与创伤压力综合症两者高度相关。 幸存者内疚的内向往往有以下的症状:

  • 不断思考当时事件
  • 容易发怒且暴躁
  • 觉得无助,与世界脱轨
  • 害怕、疑惑
  • 失去动力
  • 失眠
  • 头痛
  • 恶心或胃痛
  • 孤立自己
  • 有自杀想法

如何缓解

[编辑]
  • 适当暴露

学会在安全的空间里,不带内疚和羞耻感地将经历暴露给他人,并且在场的听众愿意不带有评判性地去倾听。在听众的鼓励下,当事人会渐渐开始愿意分享,接受自己的道德冲突和内疚感,而不是简单地擦除记忆,或者将它们放在一边不去触碰。

  • 学会自我原谅

过去的行为是不可改变的,能做的只有接受这个事实,表达出真心实意的道歉或忏悔,避免在未来还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同时可以进行“责任的重新评估”,如果当事者觉得自己对某件事负有全部或大部分责任,那么试着把这个事件拆分开来,分析种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比如当时的情境、领导的指示、模糊的道德环境等等,如此,当事主可能会认识到自己只是担任了其中的一个小角色,而不应该为此负全责。

  • 重新建立起信任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表达善意的行为,并收到他人的正向反馈,来帮助当事者信任自己仍然可以是善良的,也信任他人会报以同样的善意,进而缓解当事者的罪恶感。

报复性熬夜症(Revenge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编辑]
  • 定义

“报复性熬夜”(Revenge Bedtime Procrastination)这个名词最早在约 2014 年时,由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的 Floor Kroese 教授团队在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的杂志上所发表,与传统上我们所认为为了补足学习进度或者赶工作死线而熬夜的认知不同,这种“自愿性”的熬夜可说是拖延症的一个分支,其定义为排除外力因素干扰睡眠的情况下,患者却仍然无法准时上床睡觉。

  • 可能原因

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现代人平常为高压、高强度且超时的工作环境所苦,又因通讯软件、远距工作发达,就算到下班之后仍可能需要超时加班。其造成时间上的相对剥夺感,导致患者急欲夺回个人自由,甚至选择用晚上睡眠时间来找回“时间上的自主权”。然而,这类补偿行为只能暂时缓解心中的不安与焦虑,更遑论长期性的熬夜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身心功能失调与免疫力下降等一切不利健康之病症。

  • 分类[40][41](注:不同种类的拖延有不同的心理因素,以及相对应的不同行为)
1. 刻意拖延(deliberate procrastination)
刻意拖延指人们“有意识的”、“故意的”延后就寝时间且可预期拖延后更糟的结果。这些人心中会有不同的声音与内在冲突,在“睡与不睡”之间拉扯。他们会提供自己至少一个合理的理由拖延睡眠时间,并利用这段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看电视、使用手机等)或一些不紧急的事(例如:洗车、打扫家里等)。而在实验中,许多参与者的给自己的理由是,自己“应得”、“需要”或“想要”这段“自己的时间”──不用再做自己被规范要做的事情。
2. 无意拖延(mindless procrastination)
无意拖延指人们因为没有注意到时间而延后就寝时间。此类的睡眠拖延跟一个刻意的理由无关,而是因为分心或没有留意时间。在实验中,此类参与者表示他们正在做非常投入的活动(例如:看电视、创作某一件艺术品)并“忘了时间”或难以抽离。
3. 策略性拖延(strategic procrastination)
策略性拖延指人们考量一些有说服力的原因而“选择”晚睡。在研究的实验中,大部分参与者表示他们故意拖延就寝时间,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太早就寝会无法入睡,或是表示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在就寝后立即入睡所产生的焦虑感。
  • 影响睡眠拖延的心理因素[42]
1. 个体一般性拖延的倾向高、自我约束力较低。
2. 太过专注于做其他事情,没有留意到就寝时间已过。
3. 因为睡眠本身带来的负面感受而使个体刻意选择晚睡 例如担心就寝后没有立刻入睡的焦虑感)。
4. 对“睡前例行公事”的厌恶、对“起床”的厌恶或对“明天”的厌恶。
5. 在青少年族群中,持意志力有限理论且当天压力指数较高容易产生睡眠拖延之行为。
6. 白天太过疲累、没有自己的时间,因此夜晚时想要、需要或觉得应得“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以获得内在的补偿与平衡。
  • 机制

“报复性熬夜”的爽感,其实来自一种“补偿心理”,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 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它能成为维持心理平衡的内在动力。但补偿也分不同类型:消极性补偿,例如事业失败却通过家暴获得成就感;积极性补偿,例如通过努力学习提升气质克服容貌的不足;而报复性熬夜属于“过度补偿”。 “过度补偿”,往往其实无法给人真实情景的安慰。我们会越来越惧怕第二天的到来,等到第二天如约而至时,自己也没力气承担熬夜的各种后果,第二天晚上,只能继续通过报复性熬夜寻求心理的“补偿”。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Disorder,DSPD)”,一种慢性睡眠紊乱。

Nauts[44]对睡眠拖延的看法,意即睡眠拖延受到对睡前例行公事的厌恶、对起床的厌恶以及对明天的厌恶所影响。因此该研究者建议,欲促使人们停止拖延并在预定时间就寝,必须减少人们对上述所提及之事的厌恶,或是将睡前例行公事转换到其他时间进行(例如提早刷牙、晚饭后便去遛狗等)。了解是什么因素影响睡眠拖延,便能透过避免该因素的发生以减少睡眠拖延之情形。

1. 制作清单:了解并列下自己因做了什么事而延后睡眠时间,并且为那些事情做妥善的时间规划,安排其他可以完成事情的时间,以避免在睡前做这些事。

2. 找到适合自己的睡觉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的睡眠时数与适合的就寝时间,根据自己的环境与需求,决定最佳的睡觉时间。

3. 不要订定过于明确的睡觉时间:给自己约一个小时的弹性就寝时间,不给自己过多压力,否则容易导致失眠。

4. 在科技产品的使用上设限:Hysing 等人(2015) 在研究中发现,在白天与睡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睡眠 ( 包括就寝时间、睡眠不足以及睡眠迟滞期 )。而在 Kroese等人 (2014) 的研究中发现,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人更容易有睡眠拖延的行为。因此控制自己减少使用科技产品能够提升睡眠品质、减少睡眠拖延的行为。

5. 建立睡觉仪式:建立睡觉仪式虽然不能直接让人感到想睡,但能促良好的睡觉习惯。但不要过度僵化执行此仪式,以免造成反效果,使个人无法入睡。

6. 停止苛求、怪罪自己:承接第五点,帮助改善睡眠拖延有许多方法,但当暂时无法做到时也不要苛责自己。个人能做的是寻找何种方法有效并练习之。

7. 在日常生活中试着减少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并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安排“自己一个人的时间”(alone time),在这段时间中做任何想做的事,并寻找可以接手你的工作、协助你享受在个人时间的人 (Cherry, 2021)。

跨文化研究

[编辑]

不同地区与国家所做的心理学研究都具有其独特性,一个理论或结果发展到不同地区也可呈现不一样的结果。就像我们不能拿美国人的文化来衡量中国人的心理;印度人跟澳大利亚人毕竟也是不一样的群体。

  在一个文化圈 (如社会、国家等) 中,那些特殊的风俗民情、历史哲学、甚或是成员的遗传性基因,都会影响当地心理学者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分析及决定。当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都处于具备同样文化基础的情况时,就能确保当地心理学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未区分不同族群的研究更能适切符合当地民众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研究者的研究活动、知识体系与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也容易形成一种契合的状态,此即为本土性契合。

  真正建立当地人深入、有系统并贴合真实情况的知识后,我们对在地生活的人才能提供正确的服务和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本土心理学。因为有了地域性的区分,针对异常心理学的内容而言,更可以深入探讨单一地区的某事件对受难者的心理影响,或是由特殊文化习性所衍伸出来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心理异常案例。


中国病例研究

  针对中国的三个研究主题——少数民族、盲人群体、留守儿童,研究这些特定背景下,是否会导致心理障碍的罹患率增高。首先,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可能面临更多的歧视和社会压力,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其心理障碍的罹患率。其次,盲人群体由于视觉障碍,常常面临更大的生活挑战和社会孤立,这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最后,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他们因缺乏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支持,容易出现情感问题和行为偏差,心理健康风险较高。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

灵魂附身现象

  在台湾道教仪式中,乩童扮演着神明欲与人民沟通的肉身媒介。这种现象在文化和宗教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信徒相信乩童能够传达神明的旨意,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故意假借神明附身的名义,进行攻击、窃取财物等犯罪行为,在社会案件中屡见不鲜。这引发了对这种现象的怀疑和批评。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确实存在一些丧失意识、行为宛如受到神灵控制的案例。这类现象可能涉及心理异常,如解离性身份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在这些状态下可能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行为和言语。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区分出哪些是文化习俗的表现,哪些是需要医学介入的心理问题。

地震受灾户心理异常研究

  1999年9月21日,里氏震级7.3的强震让人们惊慌失措地从睡梦中惊醒,许多人因此失去了房屋和亲人。这场地震对幸存者的心理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人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例如创伤后压力综合症(PTSD)、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灾后心理恢复需要长时间的支持和治疗,这包括社会支持、心理辅导和治疗干预等措施。研究这些受灾户的心理异常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灾难对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并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帮助受灾者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生活。

我们可以做什么

  系统化的预防措施除了可以维持或增强自我心理健康外,也可以间接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另外不同缓解症状的方式对于不同疾病的效果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没有效果。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推动社区心理支持网络的建设等。此外,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缓解症状的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


中国病例研究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编辑]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与庞大的人口因素,造成了严峻的就业环境,而城乡差距愈日益扩大的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具有共通性与特性的关注焦点。主因为少数民族毕业生普遍热衷于奔往大城市就业,然而因为教育资源等城乡差异,与其他汉族毕业生相较之下,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相对不足,或是无法充分学以致用、适性发展,再加以其他因素,例如:传统择业观、汉语水平、毕业学校的程度,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造成了少数民族毕业生于在学期间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不容忽视。

  根据郭振友、韦君兰、梁秋瑜 (民 103) 针对中国福建桂林高校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 (以下简称毕业生) 其中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检出率呈现以下情况:

  • 城镇高校毕业生高于农村高校的毕业生
  • 未担任学生干部的毕业生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毕业生
  • 专科毕业生高于本科毕业生
  • 未获得奖学金的毕业生高于获得奖学金的毕业生
  • 没有兼职经历的毕业生高于有兼职经历的毕业生

  其中,兼职经历、家庭居住地和民族成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而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抑郁因子的问题检出率则高于男性。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于偏远山区,与汉族学生相较之下,承受较大的经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压力。且有关数据显示,2008 年以来,西部高校汉族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之间因素的差异,增加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精神负担和压力。因此,在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除了鼓励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之外,应将重点放置于培养其就业能力,在应对挑战上,能有更大的自信心,并消除恐惧心理。

农村留守经历与社会支持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

  留守儿童是指双亲或父母其中一方至城市工作,而被独留于农村生活的儿童,通常由单亲教育、隔代教养,或是其他亲戚朋友。童年中缺乏父母为其成长带来巨大的困惑。农村留守经验会造成其情感的孤寂。个性上产生的心理问题包括有敌对想法、孤僻与不合群、沉默寡言、内向,并且有逃学、厌学的不良心理。

17 岁的小宝是一名留守少年,他在除夕夜服农药自杀,更在遗书说“我死了……为家庭减轻负担”、“同时我将不再受我爸爸的气”小宝 1 岁就留给爷爷奶奶带了,他的父母平日在昆明打工,父亲一年回来一次,母亲和其他 3 个孩子通常不回来,小宝的父亲付老三说,他常年在外打工,与小宝聚少离多,即便父子两见面时,小宝在他面前也很沉默。有一年过年,小宝和他闹了不愉快,小宝对他说:“谁叫你生我的?”付老三认为,孩子不应该这样和父亲讲话,当即让小宝跪下认错。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少年,小宝有很多困惑:在学校有人向他收保护费,他不知该怎么办;曾有同学想来他家玩,但因为家里条件太差而作罢。 (杨一帆,民 106)

  中国有需多针对此议题的研究,对象以青年为主,采用随机取样,根据其童年状况分析,并透过 UCLA 孤独量表、自尊评定量表 (SES)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 等工具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具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新生其负面指标 (孤独感、自尊低落) 明显高于非留守农村的新生。分析造成其心理疾病的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缺乏良好亲情教育:在童年缺乏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自卑、孤僻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 监护人无法完全管教:隔代教养易产生思想上的年代隔阂,监护人也容易以溺爱的方式进行教育,不断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的过错放任;而亲戚则较无责任心去教育,采通融政策,使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无法被教育,养成扭曲的品行。
  3. 学校教育因素:“留守儿童”在生活条件和学习能力上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较为缺乏,而学校教师大多无法给予足够的重视,难以实现与家长之间的双向沟通,造成孩子的问题持续恶化,家长与教师之间便互相推卸责任。
  4. 社会因素:迫于经济因素,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力外流,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置留家中,造成情形的恶化。
  5. 自我调控因素:自控能力较差,在情感、情绪的表达上有所困难,且容易造成负面的学习效果,受不良分子的诱惑。

  在预防这个方面,应透过完善家庭教育,建立家庭内良好的亲子关系;治疗方面,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强学校教育、教师素质。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借此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盲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对应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SWB)
[编辑]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各自的标准对其生活品质做出总体的评价。从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层次、复杂的心理状态,此为反映社会、个体生活质量、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概念最先由Diener等人在1980年代提出,并成为幸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在心理学中,主观幸福感用来衡量个人整体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强调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与客观的经济或社会指标有所不同。其构成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分别为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频率和消极情感的低度:

  1.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这是个人对其整体生活品质的认知评价。研究表明,这一评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目标的达成、家庭关系、工作满意度等。
  2. 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指个体经常体验到的愉快情感,如快乐、兴奋和满足。积极情感的频率和强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3.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指个体经常体验到的负面情感,如忧郁、焦虑和愤怒。消极情感的频率和强度,会降低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其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 经济状况:虽然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并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收入的增加对幸福感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弱。
  2. 社会关系:强大的社会支持对提高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人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密的友谊和家庭支持,能显著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3. 个人价值观和生活目标:有明确生活目标并努力实现的人,通常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此外,内在价值观(如:个人成长、亲密关系)比外在价值观(如:财富、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盲校学生主观幸福感
[编辑]

  视障学生 (弱视盲生及全盲生) 由于缺少视觉的感官,在适应环境与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上比正常学生还低,无论在学习或是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都相对困难许多。而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及应对方式是否合理,都很可能影响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甚至是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林艳艳、赵洁、曹光海对 (民103) 对于山东省盲校学生的研究,发现盲校学生对于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的表现结果尚可,知足充足体验和心理健康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则呈中等,其中心理健康体验最低。
而在研究对象的差异上,则分为以下几种:

  • 性别:
在知足充欲体验上,女盲生高于男盲生;可以社会角色期望来解释,男性被赋予较大的社会期望,因此承受较大的压力,不易安于现况。
  • 家庭经济情况:
家庭贫困的盲生的各项体验均较低;因为在物质、精神、医疗条件上相对较为匮乏。
  • 视力情况:
弱视盲生的目标价值体验高于全盲生;全盲生生活条件较弱视生更为艰辛,因此目标价值低。
  • 父母文化程度:
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盲生的各项体验均较低;除了经济因素,在管教方式上也较不具有方法,能为子女量身做的有利条件较少。


  结果显示,盲校学生主观幸福感普遍呈现水平状态,没有特别的起伏。主要原因为:其与社会接触较少,限制了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交流对象往往限制于其父母、学校教师及同伴等少数人群,而其心中对盲生存在着同情、内疚、负罪感,往往不能理智地关爱盲生,对之溺爱、放任,产生盲生幸福的假象;盲生由于缺少视觉形象,造成所使用的词汇缺乏感情基础,往往无法确切地表达自身的心理状况与有效地宣泄,在与他人交流、自我教育、监督和控制上都不如普通学生,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应协助盲生调整其应对方式,教导其使用较成熟的方法应对各式挑战,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资料

[编辑]

李悟(民 104 年 8 月 18 日)——中国农村孩子——多维新闻。

林艳艳、赵洁、曹光海 (民 103)。山东省盲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35。

周慧心(民 105 年 3 月 31 日)——留守儿童恐酿巨大危机——大纪元。

郭振友、韦君兰、梁秋瑜 (民 103)。桂林市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35。

张为波(民 103)。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民族学刊,21。

杨一帆(民 106 年 2 月 10 日)——“死了为家里减负担”云南留守少年自杀——大纪元。

刘潺(民 97 年 10 月 16 日)——盲校学生的快乐盲人节——新华网。

蔡祥焜、李瑾、魏艳丽、孙静、霍军生 (民 104)。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一学生认知能力状况。中国学校卫生,36。

谢其利 (民 104)。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36。

谢其利、宛蓉、张睿 (民 104)。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36。

社会不平等与精神疾病关联性研究

[编辑]

[45]

即使社会愈富裕,但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多,全世界极端社会事件也曾出不穷,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不平等导致,当收入分配分散时,社会开始就会出现故障,影响生活在其中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反映出来的症状就是焦虑、抑郁、自恋和思觉失调症等异常行为。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道指出,早在 1955 年德国裔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Erich Fromm 就探讨过一个社会生病是否会使人民产生大量精神疾病,当时他研究的是人们长时间工作为的是追求奢侈品购买欲望的行为。近期学术研究也发现,经济起起伏伏是造成这种麻烦的根源,高度不平等与各种社会弊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肥胖到犯罪和暴力,再到教育失败和低社会流动。

流行病学家 Kate Pickett 认为,社会愈不平等,就愈可能在这些指标上表现得愈差。虽然一个人的焦虑度会随着收入增加而下降,但在不平等国家中,各级人群的焦虑程度都会提高,高度不平等国家中最富有的 10% 人群的社会焦虑程度高于低度不平等的最低 10%。

在社会不平等的系统当中,精神疾病的表现,例如自我伤害、吸毒和酗酒以及赌博问题,都会变得更糟。一项针对 3 万名英国人的研究发现,个人在收入等级中的位置,比绝对收入更准确预测精神压力的发生率。在美国,相对收入与抑郁症的关系比绝对收入更密切。

在社会地位中焦虑是人类的本能,在灵长类动物中,新皮质(neocortex)的大小,即大脑的一部分负责更高级别认知功能,随着物种的典型群体大小而变化,因为生存需要理解社会等级中的角色,以及对其他人思考的直觉,个体必须对群体内的地位以及威胁群体的社会发展保持敏感,因此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是艰难的认知工作。 当收入与社会地位愈不平等,每个人变得愈不安全,所以人们会找办法补偿心里的空缺,可能会吃药矫正神经反应或减轻疼痛。有些人采取更顺从的姿势,避免与他人接触,但是缺乏社会互动不利心理健康,影响人际关系发展与事业,使经济困难进一步加剧。

金字塔另一端的人以相反的方式回应,表现得更积极、更自负。一项对自恋倾向的研究发现 1982 年以来自恋趋势急剧增加,美国有三成的人出现自恋倾向。非常成功的人经常表现出自恋甚至精神病的行为,调查发现富人通常缺乏同情心,更有可能认为他们应该得到特殊待遇。报道认为,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和机械化虽然增加了财富,但是就心理健康而言,这些进步的痛苦并未均匀分布。

儒家式的自我及其实践: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编辑]

儒家的价值观原属于人文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开始转入本土心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y)的讨论。[46]

本土心理学

[编辑]

本土心理学是指从本土文化背景出发,研究并解释心理现象的方法和理论。这一领域强调心理学知识的文化相对性,主张心理学理论应该根据特定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实践来发展和应用,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

儒家式自我与实践

[编辑]

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儒家价值观作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本土心理学家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儒家式自我及其实践,试图理解这种自我观念对个体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和文化适应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社会和道德秩序,认为自我(self)是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来定义和实践的。这与西方个人主义的自我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强调自我独立性和个人目标。儒家式的自我强调“仁”(benevolence)和“义”(righteousness),主张个体应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并透过实践这些角色来实现自我价值。例如,作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作为公民应该遵守社会规范。这种自我观念是透过儒家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实践来培养和巩固的。 儒家自我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修身”(self-cultivation),即透过不断自我反省和改进来达到道德和精神上的完美。这种修身的过程强调内在自我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并认为自我实现不是通过追求个人目标,而是透过履行社会责任和贡献来达成。

灵魂附身现象

[编辑]

源起

[编辑]

  灵魂附身现象(spirit possession phenomena,简称 SPP)是在文化制约下所产生的现象。根据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发现,灵魂附身(或神灵附身)与原始人民对鬼神、精灵(指狐狸、蛇、猴仔等非人的生物体)的崇拜和信仰有关,此种信仰普遍存在于不同的种族、国家、社会、群体。由于 SPP 在具有这种信仰的亚文化群体中非常多见,故又称为亚文化性神灵附体状态(李丛培、孙玉国、方明昭,民 71)。

  例如,对韩国人而言,灵魂附身的观念从 20 世纪开始就已存在,而大部分的附身现象,为灵魂、灵媒、死去的祖先和活着家人的灵魂;精神病则被认为是魔鬼附身所造成的,其常出现的是幻觉及听幻觉,在灵媒眼中则是生病的前兆 (Rhi,1992);对日本人而言,由于文化及宗教基础根基于万物有灵论及祖先崇拜之上,日本的神是祖先的灵魂,而非全能的上帝。某些灵媒宗教信仰则对遭遇困难或疾病的人,提供了三种服务:仪式性的治疗过程、算命、提供预言及传递神谕 (Sasaki,1976)。

而在台湾,除了民间信仰中的乩童透过此一方法释病、治病之外,根据文荣光(民 71,74)的临床经验发现,精神病患中有灵魂附身现象者为数不少;在 Kleinman(1975,1980,1988) 对台湾的乩童、及其治疗的病人之医学人类学资料中,亦可见 SPP 散布于台湾各地社区神坛的常客身上,故 SPP 在台湾也是种十分盛行的行为。

定义、种类

[编辑]

  八〇年代之后,SPP 才被视为较明确的医学概念、且列入医学分类学内。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规定附身状态为“发生于宗教及文化所接受的场合之外,一种短暂性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完全察觉的丧失,患者的个人行为受另一个人格、神、鬼、精灵、或力量所主宰”。

  根据附身情况的不同,SPP 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型式:

  1. 仪式型附身(ritual possession):时间较短、通常是自愿 (或自我诱导) 、且可逆转的情况。常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仪式,并且使被附身者获得同个社会中他人的尊重,藉以在次文化中建立威信。附身仪式可表现平时社会所不允许的行为,如:操控别人、自我处罚、性别角色互换及退化,且其具降低社会文化压力之功能。
  2. 边缘型附身(peripheral possession):时间较长、非自愿行为。个人处于压力下且缺乏适当纾解管道时,欲借此达到治疗的自我防卫手段。通常不为社会文化赞许,且被视为生理及精神上之病态行为。

  而在李丛培等人(民 71)在观察 15 个皆具有暴力行为,生活于宗教迷信观念盛行、且文化教育落后的偏远地区与家族群体的 SPP 案例当中,发现临床个案普遍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身份障碍:15 例患者在附体状态下共同且关键性的症状是对周围人及自我身份感产生改变,由一种新的神、鬼(包括死去的人)或精灵身份所替代,并且对周围环境的察觉性产生障碍。身份改变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不等,且身份障碍都是突然终止,而回复原来的现实身份。
  2. 遗忘:全部患者均对附体状态下的凶杀事件部分过程丧失记忆,其丧失片段主要为行凶过程中最重要的情节,而对事件中的一般过程尚能保留较多的回忆,显示患者的遗忘症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且主要限制于关键性、沉重的情绪体验部分。
  3. 情绪障碍:所有案例的患者在行凶后的精神检查时,发现作案后一周内患者表现情绪不稳定,有明显焦虑、恐惧、易激惹、表情呆版,常有哭笑失常、肢体抽动等症状表现。

研究发现

[编辑]

  对于曾有灵魂附身之经验者来说,精神疾病是决定个案是边缘型 SPP,而非仪式型 SPP 的关键因素。在心理社会文化因素中,“病因界定”、“社会支持网络”、“生活压力事件”三个变项,可以预测灵魂附身经验的发生。患精神疾病且有 SPP 之病患,多倾向以超自然因素界定病因、认定其家属为重要的社会支持者、且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文荣光、林淑铃、陈宇平,民 82)。

参考资料

[编辑]

Kleinman, A. (1975). Medical and psychiatric anthropology and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forms of medicine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39, 107-123.

Kleinman, A. (1980).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Berkeley, C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leinman, A. (1988). Rethinking psychiatry: From cultural category to personal experie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hi, B.Y. (1992). Possession phenomenon in Korea. The IV Culture Psychiatry Symposium of the East Asian Academy of Culture Psychiatry, Seoul, Korea.

Sasaki, Y. (1976). Psychiatric study on the shaman in Japan. In W. Caudill & T. Y. Lin (Ed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Honolulu, Hawaii: East - West Center Press.

文荣光(民 71)。要神也要人----精神疾病与民俗医疗。载于台湾省政府民政厅与东海大学(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研讨会论文集。台中:东海大学。

文荣光(民 74)。精神疾病与求助行为类型:问题与对策 [专论]。中华心理卫生学刊(台湾),2(1),37-46。

文荣光、林淑铃、陈宇平(民 82)。灵魂附身、精神疾病与心理社会文化因素 [专论]。本土心理学研究,2,2-35。

吴丕扬(民 71)。亚文化瘾症附体状态导致的家庭悲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4)。

李从培、孙玉国、方明昭 (民 71)。神灵附体状态的相关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4),167-170。

俞敦和(民 99)。“乩童”被神明附神,身体交由附身神明所控制。中国评论新闻网。取自: https://www.CRNTT.com

张利中(民 94): 荣格对死亡与濒死的解说。“2005 荣格学说与现代人信仰生活研讨会”发表之论文。台中:东海大学。

陈乃贤 专访:从驱魔到荣格比较心灵解剖学:访《附身》作者奎格.史帝芬森

地震受灾户心理异常研究

[编辑]

创伤后压力综合症(PTSD)

[编辑]
  创伤后压力症(英语: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梦,接触相关事物时会有精神或身体上的不适和紧张,会试图避免接触、甚至是摧毁相关的事物,认知与感受的突然改变、以及紧迫频发等。这些症状往往会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出现,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与成人相异,儿童(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幼童)较不容易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孩童患者亦较少出现身心不适的症状,但对创伤事件的记忆可能会在与他人互动时体现出。创伤后压力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较高。有时候也会将尚不符合创伤后压力症的诊断但症状很类似的身心压力反应称为创伤后压力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强调这个现象乃经验创伤后所产生之合理反应,而非罹患了医学诊断上的心理疾病。
  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 (NIMH) 的数据,大约 60% 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会出现 PTSD 症状。然而,只有大约 30% 的人会被正式诊断患有 PTSD。经历非人身侵犯性创伤(例如事故或自然灾害)比较不容易出现创伤后压力症,而经历因人际互动而造成创伤(例如强奸或儿童时期受到虐待)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类的反应,可能是因为这类创伤往往涉及信任的背叛和权力的滥用。根据 NIMH 的数据,大约 70% 的强奸受害者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出现 PTSD 症状。s在诊断创伤后压力症,会以患者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的特异性症状为基础。
  除了自身受他人暴行侵害的经验会导致创伤后压力症外,自身成为加害者、从事杀害他人或动物等杀生行为的经验,也会导致创伤后压力症,在包括战场上开枪杀死敌人的士兵、刑场上执行死刑的法警和以屠宰动物为业的屠宰场员工等有合理理由杀人和杀害动物的人身上,都有观察到因自身杀害他人或动物而起的创伤后压力。而自身伤害他人的经验所导致的心理创伤,又称“加害者创伤压力”(英语:perpetration-induced traumatic stress,缩写为PITS)。比起其他种类的创伤经验,自身成为加害者、从事杀生行为的经验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更为严重的。

创伤后压力症的主要症状

[编辑]

创伤后压力症的主要症状包括作恶梦、性格大变、情感解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暴躁易怒、过度警觉、肌肉痉挛、失忆和易受惊吓。

可能会造成这些症状的经历包括:
  1. 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幼年时被抛弃
  2. 经历性侵害
  3. 暴力攻击
  4. 经历战争、打斗(常称为战斗应激反应)
  5. 严重的车祸、意外事件、自然灾难,如地震、海啸
  6. 目睹亲人、恋人等关系亲近者的突然死亡
  7. 难产
  8. 霸凌经验(包括校园霸凌、职场霸凌等等)
  9. 长期被单独囚禁或隔离
  10. 麻醉觉醒

从事杀害他人或动物等杀生行为,包括战场上开枪杀死敌人的士兵、刑场上执行死刑的法警和以屠宰动物为业的屠宰场员工等(即加害者创伤压力) 在《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指出,个体也有可能在经历创伤后并没有出现全部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的症状。大部分人对创伤事件的情感会在几个月后淡去。如果其持续过长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精神上的失调。大部分经历创伤事件的人并不会产生PTSD。PTSD是一种焦虑性失常,不应和一般的悲伤或创伤后之调适混淆,此疾病也有可能伴随着其他精神失调(合并症,comorbidity)包括重度忧郁、一般性焦虑失调,解离性身份疾患和各种成瘾性。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APA)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延迟发病型PTSD的定义是,症状在经历创伤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出现。创伤记忆可以储存在多种记忆系统中,包括程序记忆和陈述性记忆。as当病患做了某一特定身体动作时,便触发了创伤后压力症。创伤后应激的情绪反应可以在灾难后立刻发作,在数月后平息。这些反应也可能一直持续,变成慢性综合症,成为残余应激模式。延迟发病的PTSD也有可能在另一个压力事件下浮出台面,如家人或亲密朋友之死亡、或被诊断患有重大疾病。临床研究指出,曾罹患PTSD之幼童,在成年后比起没有PTSD的人有更高的犯罪倾向。

当心理创伤是因为自身加害他人而起时,症状往往会更加严重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 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感到羞耻和内疚
  • 难以原谅自己
  • 害怕被惩罚
  • 有自杀或自残的念头

详情可见加害者创伤压力一文;而一些对其他创伤后压力病人有效的疗法,对于出现加害者创伤压力的人,也可能无效。


另外,根据林耀盛(1999)整理,一般而言,灾难后存活者会面临下列五种心理社会反应经验:

  1. 死亡的印记:存活者目睹死亡事件,特别是亲近对象在自己身旁却无力搭救,这样的意象会盘踞在存活者的脑海里,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印记。若持续有死亡意象萦绕,则会加深存活者的心理伤害。
  2. 自我的罪咎:存活者面对亲人的遇难往往伴随罪恶感,例如“为什么别人的房子不会倒,偏偏倒了我们的?”或是“明明就听到了她的声音,为什么我没办法把她救出来?”这样的罪恶感若没有妥善处理,就有可能会转为潜意识的压抑情绪,加剧自我的无助感,并可能对自己的幸存感到责备。
  3. 心理的麻木:通常面临灾难后存活者会有一段时间的冷静镇定,但这其实是因为存活者还没有开始对事件有深度反应,心理麻木是一种防卫反应,可以降低受创者对灾难事件的心里痛苦与身心冲击。但若长期用否认压抑的方式面对灾难事件,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困扰。
  4. 关爱的冲突:存活者是灾难见证者,他们的叙述往往是建构整个灾难事件的重要资料。一开始面对外界的访问,存活者会高度配合并述说自己的遭遇;但当存活者一再被要求经验再现,反而会产生心理疲惫。这时存活者会产生“受害者意识”的认同,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外界所无法了解”,因此对外界的关爱产生驱避的冲突。
  5. 意义的追问:存活者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尝试解释自己的遭遇,并能逐渐赋予事件意义,找到继续活下去的价值,这就有赖漫长的心理社会重建经验了。

受创者往往置身于“刻意逃避”与“反复介入”的处境里,往往会面临两难记忆的困境,想要让亲爱的人永驻于心的同时却也想要遗忘伤痛的记忆。受灾户产生心理阴影、愧疚自责、辗难转眠,甚至忧郁与其他精神疾病时,需仰赖社会提供长期精神辅导,并寻找受灾意义与新的人生目标。

台湾实例九二一大地震

[编辑]

一位 17 岁女儿不幸罹难的 52 岁男性个案说: “那天本来一直听到小女儿呼叫声,她被压在后瓦砾下,整个房子都倒了下来。我就拼命用手挖,一直挖到她没有声音了。最后,我没办法救出自己的女儿。事后我告诉自己,或许这是她的命,但每次一想到就会对自己的无能感到自责,眼睁睁看自己女儿被压死。当时的情况我们也没办法好好为女儿办丧礼。地震实在是很可怕的灾难。”

发生于 1999 年 3 月 31 日凌晨的一场地震触发了人民恐惧心理原型的神经。灾难之后陆续对受灾户进行了各式家园与心灵的修复工作,但无形的创伤经验是难以理解与表达的。历经灾难后的存活者不只是“幸存者”与“罹难者”的一线之差而已,存活者通常会不断反复回想灾难发生的经过,产生梦魇,深陷在创痛经验里,这个现象会对日常生活作息产生影响,心理健康也会有明显转变。

九二一大地震受灾户灾受创伤与重建纪录片:生命(2004)导演吴乙峰

此纪录片真实纪录台湾 1999 年 9 月 21 日地震之后,南投县国姓乡南港村灾区内,四个家庭在 921 震灾失去挚亲后,各自和生活、创伤等压力相处和解的故事。

其他亚洲实例

[编辑]

印度洋大地震(南亚大海啸): [47]

某次地震的隔日,急诊来了一位因恐惧而不断哭泣的年轻女性。她是印尼的侨生,也是 2004 年南亚大海啸的幸存者。她在那次灾难中失去了她的家乡及男友,也失去了一部分的灵魂。

她虽然暂时压抑了伤痛,回归了生活的常轨,但创伤的痕迹,却不曾抹灭。她总是在噩梦中惊醒,男友被海啸冲走的影像反复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一种难以逃脱的不安感纠缠着她,仿佛海啸随时都可能从四面八方袭来。

海啸过后,她再也不敢靠近海边,她曾经尝试过,但不是害怕到颤抖哭泣,就是突然陷入一种恍惚抽离的状态。而来到台湾后,大大小小的地震,也都会带给她不同程度的情绪海啸。

东日本大震灾: [48]

日本东北部 2011 年 3 月 11 日发生 9 级强震,进而引发海啸,日本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 26 日一项最新研究指出,311 地震 2 年以来,重灾区岩手、宫城、福岛等 3 县学龄前幼童,4 位就有 1 位需要心理治疗,研究计划主持人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医学院教授吴繁夫表示,孩童位接受适当治疗,恐怕会导致更严重的后遗症。311 重灾 3 县的学龄前儿童,有多达 25.9%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有的孩子容易情绪激动骂人或是特别沉默不敢与人接触等。

参考资料

[编辑]
  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Edited by: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176/appi.books.[49]
  1. Mr.coffee 吧台日志(2012 年 7 月 12 日)。《921 地震教育园区》冻结历史性的一瞬间【部落格文字资料】。https://blog.xuite.net/mr.coffee/diary/60904896[50]
  1.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 (UK). (2005).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he Management of PTS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Gaskell.[51]
  1. 林耀盛(1999)。向所有参与救灾的朋友致敬:救难人员的的心理复原。台湾心理治疗暨心理卫生联合会电子报,64。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64/index.html#special-1[52]

我们可以做什么?

[编辑]

根据上述研究与实例,我们可以发现某些类型的生活压力和经验较易使人产生忧郁、焦虑、强迫等类型的精神疾病症状。而面对这些症状,可透过“三级预防”作为应对方法,并可经社会支援及正常思考习惯缓解病情。其中三级预防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及三级预防。

心理健康三级预防

[编辑]
心理健康三级预防
预防层次 描述 校园自杀预防工作[53]
初级预防 为减少个体罹病率及促进心理健康所做之预防措施,目的在维持个人健康状态,减少生病之危险因子与增加免于生病之保护因子,因此实施对象为无罹患心理疾病的民众[54]。可借由减少环境中罹病因子、提升民众对心理疾病认知、促进个人心理卫生等方法来达成预防之目的 推动校园生命教育、压力调适及各种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如:正向思考、冲突管理、情绪管理及压力与危机管理
次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发病时间缩短,以避免疾病对个体及社会造成伤害[55] 对于忧郁级自杀高危险群之早期筛检与长期追踪的预防介入
三级预防 在当事人自杀未遂或身亡之后,对当事人与受影响者(如家属、好友)提供所需提供有效治疗与复健。 建置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理机制,落实标准作业通报流程与因应措施

缓解方法

[编辑]
  1. 社会支援
    1. 一般性社会支援:如向社区心理卫生中心询问等等
    2. 协助患者解决“使其成为患者的生活事件”:除一般社会支援,此方法可帮助患者解决引发症状的根源。
  2. 思考习惯
    1. 正常思考习惯 (良好思考习惯)
    2. 焦虑思考习惯:检测自身是否对何物有紧张焦虑的想法[56]
    3. 强迫思考习惯:强迫思考会使自己焦虑的事物[57]

然而,上述两种缓解方法应用于各类精神疾病症状时,效果并非同等显著,例如:

当“社会支援”、“正常思考习惯”作为缓解方法时,其效果大小顺序皆为: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良好思考习惯”和“来自家人的支持”对于强迫念型症不但没有削减效果,反而具有增强作用。然而,这两项发现究竟是属于稳定无误的,或是不稳定而偶然发生的错误现象还有待厘清。 对于不同性别,缓解作用亦具有不同的成效。研究指出,男性比女性更能支持“比起用强迫型思考习惯,用焦虑型思考习惯更能预测个人会不会罹患焦虑症状;而比起比用焦虑型思考习惯而比起,用强迫型思考习惯更能预测个人会不会罹患强迫念型症状”的结果。 总的来说,本土研究已显示出的结果为: 就强迫症而言,“社会支援”的强弱对女生组具低度抑制性影响力,然而在男生组则看不出显著影响。 就焦虑症而言,“焦虑思考习惯”比“强迫思考习惯”对于焦虑症状具有更大影响力,此基本假设已经获得相当正面的支持。 就忧郁症而言,“社会支援”在任何性别皆具中等且相似程度的显著影响力。

结语

[编辑]

中国弱势及少数群体在特有的环境下产生出不同于常人的心理状态,其深深影响自身未来的发展;灵魂附身在亚洲被视为和鬼神有关,迷信宗教及文化教育低落处的农村或家庭较常发生;经历地震后,幸存者形成特殊回避与回想的心理,严重时,甚至转变为忧郁症等心理疾病。

台湾因为特殊的岛国文化脉络发展与特有的生活模式,因此而有跟其他西方地域不同的心理思维方式。甚至中国与东亚、东南亚也有自己的一套心理学研究理论,而本土研究的贡献即是针对这些与其他国家学者的研究做出区别。

生活应用

[编辑]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最初自给自足的生活逐渐开始有了贸易,有了竞争,而科技及网络的出现也使我们的生活的步调逐渐加快;被压力追着而常常处于紧绷的心情,也因此患有心理疾病的个案越来越多。这些心理异常可能会影响人的情感、认知、行为、健康,也会对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根据近年中研院的报告显示,台湾这二十年来焦虑与忧郁症患者倍增,因自杀行为而丧失性命的人数攀升为国人死因的第 11 名。然而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透过自我察觉调适,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商,心理困扰可以减轻许多甚至根除。以下为现代心理障碍分类及几个现代常见的心理疾病或困扰,并针对部分提出建议和改善方法,期许能让读者有更多了解也从中获得帮助。

自杀行为

[编辑]

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的观点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自杀行为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

  1. 社会因素: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时,例如失业率的攀升、重大的自然天灾等,人类的自我毁灭倾向便会增加。以台湾的情况为例,921 大地震之后南投灾区的自杀率急速增加。经济状况也是造成自杀行为增加的因素。例如台湾的自杀年龄群以老人最高,学者认为老人照顾应是重大的社会责任,但当老人照料成为家庭责任时,老人的存在便可能成为家庭的累赘;而原住民因为生活条件的不利,在生存压力下,也容易使自杀率偏高。
  2. 心理因素:有些人在面对压力与某些危机时,常会有“一死百了”、“就此解脱”的想法。当压力大过自己所能负担的情形时,焦虑、挫折、忧郁、绝望、愤怒、哀伤、失落、无助等情绪便会充塞其心理,而无法冷静、理智地省察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与思考解决方法,为求解脱痛苦,极易走上自杀一途。
  3. 生物因素:目前已知的自杀行为所牵涉的生物层面相当的广,目前有关生物层面与自杀的研究报告指出,自杀行为的产生与人体的压力反应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有密切、绝对的关连,而这两大系统之间又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例如:
    • 血清素(Serotonin):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调节至关重要。许多研究都发现,低血清素水平与抑郁症和自杀行为密切相关。血清素不仅影响情绪稳定,还参与调节睡眠、食欲和社交行为等方面。因此,血清素的不足可能导致人们情绪低落、感到无助和绝望,进而增加自杀的风险。
    •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另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快乐、愉悦和动机相关。虽然多巴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与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相对较少。然而,一些研究还是发现,多巴胺系统的异常可能与自杀行为有关。
    • 其他相关激素请至超普通心理学/行为的生理基础的条目查看。

族群

[编辑]
青少年族群 自杀是台湾青少年第三大死因,家庭压力、学校课业压力及同侪的相处等因素都是青少年自杀的因素之一。根据卫生福利部 109 年死因统计结果分析,15-24 岁死亡人口中,自杀均居死因第 2 位,仅次于事故伤害死亡。
中年男子 45 岁至 64 岁之中年男性也是自杀行为好发族群之一,自杀的原因有中年失业、与家人疏离、失去社会连结、经济压力过重。109 年自杀人数内,中年男性有933 人(占 69.5%),中年女性有 410 人(占 30.5%)。
老人族群 在台湾,自杀死亡率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加。不论男、女,65 岁以上群组自杀死亡率最高。其中自杀因素包含社会文化因素、精神疾病、身体疾病。

可能的情绪或认知

[编辑]
  • 矛盾心态
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毕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想向他人求助,因此有些人会转而自我伤害。
  • 偏差认知
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
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
“概括化”指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关注某项困难而忽略死亡之外的解决方法。比如“我作弊,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伤自毁。
  • 认知僵化
欲自杀的人无法正常感知外界的变化,正常人具有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或寻求帮助的能力,然而欲自杀者可能只认为一切都是没救的,不会在乎问题本身大或小,而只用僵化的负面态度看待问题。自杀者的认知僵化是指他们在思考和评估问题时表现出的固执和僵化的心理特征。这种僵化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

黑白思维:自杀者可能倾向于将事情分为极端的对立面,没有中间地带。例如,他们可能认为自己要么是完全成功,要么是完全失败,缺乏对复杂性和灰色地带的认识。 过度一般化:自杀者可能将单一事件或情况一般化为普遍性的结论。例如,他们可能因为一次失败而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会失败,或者因为一次挫折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否定性自我评价:自杀者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自尊心持有过度否定的看法。他们可能过度强调自己的缺点和失败,忽视或否定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时间偏差:自杀者可能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持有失真的看法。他们可能过度关注过去的错误和痛苦,将其视为未来不会改变的指引,而忽视了可能的改变和希望。 这种认知僵化使自杀者难以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使他们难以接受新的观点或方法。因此,在干预和支持自杀者时,需要通过帮助他们改变认知模式来打破这种僵化,促进更积极和健康的思维方式。

  • 记忆(经验)模糊
欲自杀者无法清楚地回想过去是如何解决困难的,会遗忘过往的记忆或对其产生偏差,造成看待眼前困难更消极的态度。
  • 关系失调
自杀者在心理状态失衡的情况下,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孤单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故陪伴有自杀倾向者是很重要的。
  • 压力调适不佳
欲自杀者在生活中连续遭遇挫折,挫折来源可能为课业、人际、工作、爱情等。当在短时间内无法纾解,将很容易封闭内心,不愿与外交流,进而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产生自杀倾向。
  • 死亡概念模糊
企图自杀者或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 乔伊纳(Thomas Joiner)的人际自杀论
乔伊纳认为想要自杀者具有两种情绪:自觉无能及受归属感受挫。自觉无能为一种认为自己毫无用处,在世界上是多余存在的一种情绪,自觉无能者会全盘否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产生自责与自恨等否定自我的想法,最终认为只有自身的死亡才能结束这一切;而归属感受挫通常来自家庭的不圆满及人际关系上的失败,造成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社交及尊重需求缺乏。这两项自杀意念满足后还需具有“自杀能力”才能构成自杀。

自杀的迷思

[编辑]

1. 说自己要自杀的人不会真的去自杀

  事實是: 大部分的自殺者曾透露自殺的意圖。

2. 面对可能自杀的人最好不要和他讨论自杀的问题?你可能会加强他心中的这个念头?

  事實是:談論自殺並不會強化念頭,反而有助於釐清他們自殺的想法。若身旁親友出現異狀,請不要忽略警訊或者避談

3. 自杀倾向是遗传所造成

  事實是: 自殺並無先天或遺傳的特質。家族中多人自殺可能與其他如社會學習因素有關,表示此家族中的人習於使用此種解決問題的模式。

4. 想自杀的人都有精神方面的问题

  事實是: 想自殺的人只是壓力超過身心所能負荷的程度,不必然是精神疾病。 

5. 自杀与气候有关?

  事實是: 自殺明顯與天氣無關,此迷思僅是合理化我們所無法操控之事,企圖找到人為以外的因素使我們得以接受。

6. 自杀普遍发生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团体

  事實是:自殺並不會發生在特定範疇的人群,預設哪一類的人會自殺是一種「他們很不幸」或「愛莫能助」的消極防衛思想。

7. 大部分自杀的发生先前没有征兆

  事實是:有 80﹪自殺的人會留下明顯的警訊,一些線索是明顯的,一些是難以捉摸的。去學習及認識這些警訊及如何應對是很重要的。

8. 自杀的人都是真的想死的?

  事實是: 有些自殺的人並非堅持想死(非死不可),而是透過自殺的方式,以免除痛苦,表示抗議、或傳達求助的訊息。因此,在適當的時機點給予情緒支持將能及時防範自殺的發生

9. 人一旦有自杀的行为,就会一直自杀下去?

  事實是: 想自殺的人經常只是在某一段時間內想死,如果可以在危機產生的同時,得到適度的支持或扭轉,他們未必會一直想死。 

10.一旦自杀危机消除后,就不会再有自杀危机?

  事實是:當一個人的情緒或行為稍有起色時,可能意味著已經度過自殺的猶豫期;然而,若沒有從根本上解結憂慮、壓力的來源,自殺危機仍然可能在情緒低落時再次發生。  

11.有药瘾或酒瘾的人因为情绪有宣泄的管道,自杀的可能性较低?

  事實是:藥癮、酒癮皆是情緒調適不良的徵兆,反映出心理受挫的狀態。當酗酒、吸毒或其它行為已無法平息內在傷害時,自殺會緊接著而來。

12. 只有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可以预防自杀?

  事實是:所有具愛心介入預防工作者都可以預防自殺,包括家長、學生、老師、學校護士、學校職員、鄰里長等等皆可成為自殺防治的工作者。

13. 自杀者很少寻求医疗协助?

  事實是:超過半數的自殺者曾在自殺六個月就尋求協助,但醫生很難從病人身上得到完整的資訊。誤以為自殺者不願就醫反而會耽誤救助時機。

14. 团体提出自杀防治就表示“我们出问题了”?

  事實是:若無預防措施才是真的出問題,教育訓練工作不僅可能預防自殺,還可以打破錯誤的迷思。 

15. 团体若发生自杀或公开自杀事件就会被贴上标签?

  事實是:遮掩事實將使問題不明或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公開與坦承才能面對問題的所在並喚起社會對議題的關注與討論,為自殺防治建立有效的處理模式,也能提醒大眾留意自己及身邊親友的心理健康。
  无论是想自杀者,或是其友人,我们对于自杀的认知都不够充分,唯有更多的观察身边友人状况,及适时地寻求帮助,才更能保护好自己与他人的性命。
  更多资料请参考: 台北市政府自杀防治中心

防止自杀专线

  • 各县市生命线 1995 (要救救我)
  • 各县市张老师 1980 (依旧帮你)
  • 自杀防治安心专线 0800-788-995 (请帮帮、救救我)
  • 紧急医疗救护专线 119

自杀的警讯

[编辑]

通常自杀行动出现之前,会展现出一些线索或警讯,包含口语的、行为的、处境的,通常警讯有下列几种形式(通常简称 FACT):

  • Feeling (感觉):无望、无助、无价值感、过度罪恶感、悲伤、愤怒等。
  • Action or Events (行动或事件):经历失落事件、重大人生痛苦、冲突等。
  • Change(改变):失去平常兴趣、个性改变、退缩、冷漠、喧闹等。
  • Threats (预兆): 有计划的安排事务、将心爱物品分送他人或丢弃、研究自杀方法、自杀意图或企图等。

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动”是经过一连串演进的,所以绝对不可忽略任一环节;及早发现、立即关怀,就能有效防止。所以请多多关心身旁的家人朋友们。

自杀的三级预防

[编辑]

自杀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议题,各国也不断致力发展应对的政策,甚至跨国整合资源,希望能持续降低自杀率、自杀死亡率及降低其它自杀后果的影响。[58] 世界卫生组织(WHO)运用三级预防的概念来防治自杀行为:

  1. 第一级预防:
    • 建立本土研究资料,找出自杀高危险个体、群体,以及压力情境为何。
    • 提升民众与专业人员有效预防自杀行为的相关知能。
    • 增进民众对自杀行为、压力对自己与他人的影响,以及有效危机管理的认识。
    • 持续对员警、教师及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自杀防治的继续教育。
    • 建立媒体报道自杀事件的伦理守则。
    • 成立统筹自杀行为研究、教育训练及服务的机构。
    • 降低自杀方法与途径的使用管道及其吸引性。
    • 增进大众了解自杀防治与求助资源在何处与如何运用。
  2. 第二级预防:
    • 及早筛检出高危险群,转介给专业人员以进行评估,并对高危险群即时进行危机处理与后续之追踪治疗。
  3. 第三级预防:
    • 在当事人自杀未遂或身亡之后,对当事人与受影响者(如家属、好友)提供所需支援与心理重建。

柯慧贞等人(2002)在参考国内外文献与经验后,引用三级预防模式到自杀的预防上,建议校园自杀的三级预防工作可以为:

  1. 第一级预防:
    • 确定哪些是导致自杀的危险因子(包括潜在危险因子与急性因子,如压力事件),进一步找出可以降低自杀发生的保护因子。
    • 进而发展出策略来降低危险因子与增进保护因子。
    • 以校园为例,包括推动校园生命教育、压力调适及各种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如:正向思考、冲突管理、情绪管理及压力与危机管理。
  2. 第二级预防:
    • 筛选出可能会自杀或自我伤害的高危险族群,及早做介入与辅导,学习危机及压力处理能力,以降低自杀发生的比例。
    • 以校园为例,重点放在对于忧郁及自杀高危险群之早期筛检与长期追踪的预防介入。
  3. 第三级预防:
    • 针对即将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人进行危机处理与介入,确认个案的安全性,保护生命,避免未来真的自杀或再度自杀。
    • 而对自杀完成者,则需对其亲友进行危机处置与事后处理,包括对家属、同侪与亲友所进行的哀伤辅导与治疗。
    • 以校园为例,首要便是建置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理机制,落实标准作业通报流程与因应措施。

目前台湾应用三级预防模式在自杀预防工作上的成效:[59]

  • 以教育部为例,目前正致力将自杀之三级预防模式推广在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上。
  • 以国立成功大学为例,将三级预防模式概念套用在校园心理健康促进与自杀防治工作,已具初步成效。
    • 在 9 月学期一开始时,即针对大一新生进行忧郁与自杀筛检,并提供新生一系列的新生成长月增进学习、课业、生活、EQ、人际关系的各种活动(一级预防),并针对筛检出来分数偏高的高关怀群进行追踪与介入(二级预防)。
    • 12 月再测量一次大一新生的忧郁分数,发现大一新生整体忧郁分数显著下降,而高关怀群的忧郁分数更是明显下降;显示三级预防工作确实能降低校园内忧郁学生的比例,并即时找出高关怀群给予协助,降低校园自我伤害事件发生比例。
  • 以花莲玉里医院为例,其以花莲县南区之国、高中生为对象,进行忧郁与自杀量表的筛检,筛检出高关怀族群后,进行短期性咨商介入。结果发现,经过介入后,全部的同学的忧郁分数与自杀意念皆显著下降;而原先分数较高的高关怀群学生之自杀危险性也下降到与低高关怀组同学无异。显示在校园进行忧郁与自杀防治筛检(二级预防)并进行介入,不但没有增高忧郁与自杀危险性,反而确实能有效降低学生忧郁情绪与自杀危险性。

网络成瘾

[编辑]

网络成瘾定义为:泛指过度使用网络/电脑、难以自我控制,导致学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家庭互动、工作表现上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切因网络有关的事物而产生强迫性、并且已影响个人正常生活、家人、伴侣、朋友及工作环境等的行为。网络成瘾者可能会将网络设为生活的优先事项,重要性甚至高过家人、朋友或工作,成为规划生活的原则中心。

网络成瘾无法借由单一行为而判定,但同其他成瘾症状具有四项特征:过度使用、造成负面影响、戒断症状、耐受性。戒断症状指的是在停止从事使其成瘾行为时出现的不适症状,例如极度焦虑、情绪低落等;耐受性是指成瘾者的满足感下降,例如之前上网四小时会感到满足,现在却需要六小时才能感受到相同程度的满足。

网络成瘾的问题,在社会大众、教育界、学术界及医疗界持续关注和探讨的情况下,其各大面向也渐渐被了解,类型依网络的使用内容区分可分为五大类:

  1. 网络之性成瘾:深受网络上与性相关内容所吸引,或沉溺于网络所引发的情色活动中。
  2. 网络之关系成瘾:沉溺于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活动之中。
  3. 网络之强迫行为: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赌博、网络购物与交易等活动。
  4. 网络之资讯超载:沉溺于网络资讯的搜索和收集活动。
  5. 网络之电脑成瘾:沉溺于与网络有关之电脑操作与探求之活动。

五类成瘾问题的强度不一,但以网络之强迫行为的问题最为严重,其中更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最受到关切。201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网络游戏成瘾症(Gaming Disorder)”列入精神疾病,其定义的“电玩成瘾症”具有以下特征:

  1. 无法控制想玩游戏的冲动(玩游戏的频率、强度、时间都要纳入考量)
  2. 比起日常生活与其他活动,相对更重视游戏
  3. 在知悉游戏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仍选择继续玩游戏。一般来说,上述的成瘾指标必须连续出现 12 个月,严重影响家庭、社交、学业、工作,才有可能被诊断为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对网络游戏成瘾症的介绍


网络成瘾的评估指标

[编辑]

网络成瘾的评估重点并非个人花多少时间在网络上,而是网络影响自己的生活到什么程度。当出现强迫性或过度专注的网络使用、想隐藏自己的上网行为,并且无法控制或停止而影响自身生活型态时,则很可能具有网络成瘾的问题。此外,如果发现网络的使用规律明显的改变自己的情绪时,很可能网络成瘾的问题正在形成。常见的指标如下[60]

  1. 强迫性:无法克制上网的强烈冲动感或强烈渴求
  2. 戒断性:不能上网时会出现易怒、焦虑不安和悲伤等身心症状
  3. 耐受性:上网的欲望越来越不能满足,而不断增加上网时间及投入程度
  4. 生活相关问题: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面情绪、向他人隐瞒玩游戏所花费的时间与费用、放弃其他日常活动、生活功能与时间管理受损等

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61]

[编辑]

一、网络环境的基本社会特性:

  • 网络环境有沟通媒介与活动场域的双重社会特性,较真实世界的沟通增加多元风貌与难以预知的特性;而其无国界连结与虚拟性特质,更使网络世界的行为问题趋于复杂且不易处理,而网络成瘾问题就在此等社会场域孕育而生。

二、网络环境的基本心理特性:

  • 网络环境有其特殊心理特性,例如:匿名性、虚拟性、方便性与跳脱性。就网络的匿名性而言,因可以隐藏身份与个人资料,而增加其表达的安全性,因此愿意有更高的自我揭露,由于社会临场感较低的缘故,易形成逆向的月晕效应、降低个人责任感及内容真实性,以及增加情感投射与幻想的可能性,亦可能造成去社会化、去个人化的沟通情境,而引发网络退回或恣意行为的可能。
  • 就网络的虚拟性而言,网络的虚拟特质提供了上网者在网络虚拟团体或虚拟社群角色扮演、扩大人际网络的可能,而低社交焦虑的互动情境,有助于上网者社交能力的发展,因此当网友想离开时,情感的羁绊是不可避免的挣扎,亦可能造成真实和虚拟身份的混淆。再就网络的方便性而言,不仅上网环境方便(家中、学校、公共场所、网咖等皆可上网),网络上还有许多工具可供我们从事工作、学习、生活与娱乐等活动,且能满足我们多方面的需求。此方便性增强民众使用网络的动机,也增加了过度使用网络的可能性。
  • 最后就网络的跳脱性而言,分为超文本的跳脱性与文字使用的跳脱性。超文本的跳脱性使网络资讯的连结非常容易,可多元串联或引用网络上的文字或多媒体的资讯,提供网友前所未有的丰富讯息;文字使用的跳脱性造就新颖网络文字形式(如:注音文)。可能造成网友易生思考跳跃或不易专注的现象,更可能在网络上沉溺或迷失。


三、网络经验的吸力(网络心理因素):

  • 同步空间的立即回馈:随时随地上网几乎都能得到网友的立即回应。
  • 连续增强与间歇增强:上网的经验可能得到立即的情绪需求满足,而使上网行为得到增强,更包括有机会名(角色与等级)利(虚拟金钱收入)双收。
  • 匿名化身的挫折与喜悦:不同的角色扮演带来多元而复杂的难忘经验。
  • 满足现实生活不易获得的心理期待:满足成就感、归属感、掌控感与虚拟名声。

上述因素强化了网络成瘾行为的重要机转。

四、现实生活的推力(个人心理因素):

  • 网络成为逃避生活问题(如:人际冲突、自卑、缺乏情感寄托与社会支持、家庭状况、课业或工作挫折等)的临时避难所,同时,有网络成瘾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心理问题(如:社交恐惧症、注意力不足综合症、躁郁症等),而使其寄托于网络来摆脱压力。


五、网络成瘾的循环:

  • 遭遇生活问题、情绪压力→方便取得网络、接触网络活动→暂时得到情绪、纾解与愉快经验→增强上网行为→问题存在/恶化、引发逃避问题的罪恶感及情绪压力→产生接触网络欲望→方便取得网络、接触网络活动→持续重复上网行为→遭遇生活问题、情绪压力。

由于网络环境的社会、心里特性,加上网络使用者因现实生活产生的推力、接触网络的行为及网络经验的吸力,最后产生循环,导致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

如何协助网络成瘾者

[编辑]

如何正确协助网络成瘾的人?根据卫福部的说法,首先就要从‘了解’开始,而不要盲目给‘建议’。[62]

  • 表达“关心”忍住“担心”:以诚相待,主动了解他的网络世界长什么样子,厘清上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界定处理的目标。
  • 同理其想法、肯定好的部分:正向的互动,能够建立合作同盟,让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喜欢跟真实世界的人互动,不需要再逃避,愿意过真实的生活。
  • 避免当面指责、质问:与其一昧责怪,不如陪伴他一起面对挫折,让他有勇气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不需要躲到网络里。

网络成瘾的治疗

[编辑]

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治疗基本上源于物质成瘾等精神疾病的治疗经验。最常用的方法为社会心理疗法[63] ,除子之外也有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药理疗法等方式研究中。

  • 社会心理疗法:其中包含用于减轻忧郁、焦虑症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源于酒精成瘾治疗的动机访谈疗法等[64]。前者透过改变认知扭曲以矫正行为,后者则以咨询帮助患者理解情绪并改善。
  •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中国研究指出,2/100赫兹经皮穴位电刺激能调整中枢神经位址递质,从而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瘾者的上网时间,并且减轻他们的症状[65]
  • 药理疗法:网络成瘾者常常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病,药理疗法被用来治疗几种病症的共同的背后机制[66],例如网瘾者的冲动与物质依赖的生物学机制相似。

强迫症(OCD)

[编辑]

认识强迫症

[编辑]

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简称强迫症,强迫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强迫症的表现可以自轻微到严重,但是假使症状严重而不治疗,可能摧毁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学校的表现,甚至连在家中的日常生活都有问题。

病因

[编辑]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和环境因素。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OCD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研究显示,患有OCD的亲属中出现相同症状的概率较高。这表明基因可能在OC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

2.基因研究:一些基因变异与OCD相关,如位于5-HTT基因的多态性,这个基因与血清素(serotonin)转运有关 。

神经生物学因素

1.脑结构与功能:OCD患者的大脑某些区域,如额叶、基底神经节和前扣带回,可能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这些区域与情绪、行为控制和决策相关 。

2.神经递质:血清素、多巴胺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被认为与OCD有关。特别是血清素系统的异常在OCD患者中较为常见 。

心理因素

1.认知行为模式:一些认知行为模式,如过度负责、自我批评和过度思考,可能增加患OCD的风险 。

2.早期生活经历:童年期的创伤、压力和情感不稳定可能增加OCD的发病风险 。

环境因素

1.生活事件与压力:重大生活事件和持续的压力可能引发或加重OCD症状 。

2.感染:一些研究表明,链球菌感染与某些儿童的强迫症状出现有关,这种情况被称为PANDAS(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儿童可能出现的强迫症行为例如过度洗手、数数、重复行为等 。

症状

[编辑]

强迫症的症状可分为:强迫性思考和强迫性行为,大部分的强迫症患者两种症状多会同时出现。

  1. 强迫思考:是一种会一再重复的强制入侵的念头、想像或冲动。患者会无法克制地不断反复去想某件事情或情境,即使患者本身不想去想却无法克制。包括:联想一连串的不幸会发生,如担心自己染病、生命受威胁、害怕心爱的人受伤等,回忆过去无关紧要的事,检查自身行为,再三确认对错,对自然现象的因果进行探究,以及二元对立的概念同时出现脑海。这些联想、追忆、疑虑、观念等顽强的反复出现,无法自已。另外,也包括:与实际状况相违背的心念和冲动,多与暴力和性有关,例如纵火、攻击他人、暴露生殖器、乱伦、手淫等莫名的冲动。或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强烈情绪,通常与恐惧有关,害怕自己会失去、失控,进而做出伤人伤己和违法的事。
  2. 强迫行为:是指患者本身会不断反复去做一件事情,虽明知道做这些事是多余、不需要、荒谬的但不去做就会非常焦躁不安。比如:反复搓洗双手或洗澡,心中摆脱不了“脏”的感觉,对自己做好的事不够放心,而反复检查已上锁的门窗、不断核对写好的考卷、算过的账单,不可控制的数物堆物,一遍又一遍,以及重复某些特定仪式,如出门前固定要有一系列的事前准备与次序、洗东西要洗几次以上才叫干净等等,这些动作和行为经不断反复后,方能稍缓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强迫症与强迫性格

[编辑]

强迫症与强迫性格不相同也没有因果关系。强迫性格又称完美性格。 大多会有以下的特质:

  1. 过度小心谨慎。
  2. 凡事过于专注于细节、规则、顺序等。
  3. 高度责任感、常自责。
  4. 完美主义。
  5. 僵化与固执,无法应付环境突然的改变。

强迫症多常见?

[编辑]

多年以来,许多人认为强迫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 但是这个疾病经常被低估,因为病人会隐瞒病情而不去寻求治疗。

根据估计,所有人口中一生罹患强迫症的几率为 100 人中有 2-3 位,也就是全台湾大约是 40-60 万左右的强迫症病人。这个比例高于思觉失调症、躁郁症、恐慌症。男女罹患这个疾病的几率相当。大部分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二十五岁以前)发病。大部分都有婚姻适应的问题,也容易并发续发性忧郁症状。

在美国,据估计,每年约有1.2%的成年人被诊断出患有强迫症,这个盛行率在女性中较高(1.8%),男性则较低(0.5%)。而在成年人间终身盛行率为2.3%[67];在中国,OCD的盛行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国的终身盛行率为3.17%,而女性的终身盛行率明显高于男性;在英国,则约有75万至200万人受到此病症影响。[68]

强迫症的治疗

[编辑]

有经验的医师会运用多样的治疗模式,包括药物、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教育和适当的支持。

现在有很多药对强迫症是有效的,然而,单一药物很难使所有症状去除,必须合并使用其它治疗方式来使病人对其症状有更好的控制。

认知行为治疗比传统的精神动力心理治疗来得有效。心理治疗挖掘过去以期找到问题的根本,而认知行为治疗则以此时、此地的练习来去除不必要的行为。其最主要的想法是让病人处于那些害怕、焦虑的情境当中,然后鼓励病人对抗那些因害怕或紧张所致的强迫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暴露和不反应法”。

家庭治疗是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辅佐工具,其中以多家庭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较有效。这是由家人及病人参与,为了了解强迫症及其家属在一定时间内组成的团体。在此,提供了家属与病人多相处少交恶的机会,且对强迫症更加了解,分享相似的经验,并讨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家属中有罹患强迫症的人,家属可以尽量做到下列几项事情:

  1. 学习分辨有问题的讯息,了解此为疾病症状,并非故意行为。
  2. 压力或任何改变都可能使强迫症状恶化,因此在有压力的情境之下,必须修正对病人的期待。
  3. 要依据病人的能力来评量进步的程度,不要与其他强迫症病人比较。
  4. 要重视病人“小小的进步”,加以鼓励,逐步增加病人的自尊与信心来克服强迫症状。
  5. 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接纳病人、避免批评。
  6. 借着“简明扼要的沟通”,来鼓励病人对抗强迫性行为与转移强迫性思考。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
  7. 除非病人的强迫症状已经危及生命安全,应避免限制病人的强迫行为。
  8. 保持正常的居家生活作息,尽量不要让强迫症状影响家庭功能。
  9. 鼓励病人规则服药,确定有无规则去门诊拿药,注意吃药效果如何及有无药物副作用等。
  10. 家属应拥有一些自己(与病人分开)的时间,有喘息的机会,以免精力耗尽。

自我伤害

[编辑]

自我伤害(英语:Self-harm),又称自伤或自残(self-injury),指非自杀性自我伤害,,是指有意且直接地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当事人一般没有自杀的意图。较近期的文献多会使用以上两者去取代较不中立的“自残”,特别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出版以后。 自残通常是私下发生的,并会以受控或仪式性的方式进行,在皮肤上留下疤痕,方式多元包含:

  • 使用尖锐的物体(大多使用美工刀)割破皮肤
  • 自焚、划伤身体部位、把身体撞向硬物、用拳头或其他会造成伤害的物件打向自己
  • 干扰伤口愈合(抠皮症)、拔毛(拔毛癖),以及摄入有毒物质。

而物质滥用和进食障碍一般不会视作自伤,因为所造成的组织损伤通常都是无意的附加后果。然而,相关定义的界线并不总是明确的:如果当事人故意以一些通常不视作自伤的行为伤害自己,那么亦可界定为自伤。虽然自杀并不是自伤者的意图,但自伤与自杀之间存在着一段复杂的关系,因自伤行为具有致命的潜在风险。自伤者拥有相对较高的自杀风险;40–60%的自杀者亦曾出现过一定程度的自伤行为。尽管如此,仍不能归纳性地认定大多数自伤者最终都会自杀。

“对自伤的渴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患有其他精神病的人亦可能会自伤,例子包括重性抑郁疾患、焦虑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创伤后压力综合症、思觉失调症,以及好几种的人格障碍。而多数的人有自残行为,是为了应对令人窒息的情绪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社会问题:例如被欺负、在工作或学校中遇到困难、与朋友或家人的关系不好,以及性向问题。或者也有可能是为了满足社会期望,而产生难以控制的情绪。自残也可能与反社会行为同时发生,例如在学校里表现不良,或与警察发生纠纷。
  • 创伤:例如身体曾经遭受过性虐待、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死亡、流产。
  • 心理原因:例如焦虑、忧郁、反刍性思考,或觉得心理有声音在叫他们自残。也有可能是因未与亲友分离,而失去身份认同,或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註:邊緣型人格障礙(又稱邊緣型人格疾患或B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嚴重影響個人情緒控管能力,容易出現極端行為或情緒不穩定。以下症狀符合5項以上就有可能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
 1. 努力避免真正的或想像的被他人拋棄。
 2. 與家人、朋友和親人之間緊張而不穩定的關係。
 3. 扭曲且不穩定的自我意識。
 4. 衝動且危險的行為,例如瘋狂消費、不安全性行為、濫用藥物、魯莽駕駛和暴飲暴食。然而,如果這些行為主要發生在情緒高漲或精力充沛的時候,它們可能是情緒障礙的症狀,而不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5. 自傷行為,例如割腕。
 6. 反覆出現自殺或威脅的行為及想法。
 7. 情緒強烈多變,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8. 長期的空虛感。
 9. 不適當的、強烈的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的問題。
 10. 解離感,例如感覺與自己隔絕,從身體之外觀察自己,或不真實的感覺。
 
 病因可能為基因遺傳、環境因素及大腦功能。

孟乔森综合症

[编辑]

有文献与研究指出,虽然通常自残是基于大脑分泌的安多酚令大脑减压,但也有时是有些人希望借着“自制”的症状来成为病人,如故意令自己受伤来获得病人的权利,从而避免了自己在健康 的状态时需要负上的责任,此病症称为孟乔森综合症(Munchausen syndrome)。 孟乔森综合症乃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假装有病乃至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

可能让人自残的风险因素很多,例如:

  • 处于青春期:尽管其他年龄的人也会自残,但自残通常好发于青春期,因为那时情绪较不稳定,且青少年面对同侪压力、孤独感以及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士的冲突,都会增加自残发生的风险。
  • 有会自残的朋友:有会自残的朋友的人,更有可能开始自残。
  • 生活遇到问题:一些自残的人,通常都在生活中受过创伤。他们可能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或性向感到疑惑,或是在团体中属于较边缘的人。
  • 精神健康有问题:自残的人比一般人更会批评、批判自己,并且不太会解决问题。此外,有某些精神障碍的人特别容易自残,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症、忧郁症(Depression)、焦虑症(Anxiety)、创伤后压力综合症(PTSD)和饮食障碍症(Eating disorder)。
  • 过量饮酒或吸毒:在酒精或毒品的影响下,容易造成自残的行为。

不过,也有些人会透过自伤的行为取得“自己活着的感觉”、“寻找著活下去的理由”,把心理上的疼痛转移到肉体上,尝试减轻自己的心理痛苦。

自恋者及反社会:心理操纵与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

[编辑]

反社会性格者,社交变态者和自恋者常使用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来虐待受害者。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一种心理操纵(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的形式,其方法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隐秘地让受害人逐渐开始怀疑自己,使他们质疑自己的记忆力,感知力或判断力,其结果是导致受害者的认知失调和其他变化,例如低下的自我尊重。因为其使用否定,误导,矛盾和错误资讯,煤气灯效应使受害者心理上去稳定化以及使受害者不再相信她/他们原来的的信仰。在现实案例中的范围,可以从虐待者否认先前发生过虐待事件,到虐待者意图使受害者迷失方向。

该术语起源于剧本《煤气灯》(Gas Light,1938年)及其1940年和1944年的改编版电影。术语后来被用于临床心理学的文献。

心理分析学家维克多·卡莱夫(Victor Calef)和爱德华·温斯赫尔(Edward Weinshel)在198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煤气灯效应涉及从施害人到受害人的心理内容的投射和注入(“转移”)。社会变态者一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违反法律并利用他人,且通常也是令人信服的说谎者,他们始终会否认有不法的行为。因此,一些受到社会变态者伤害的人可能会产生怀疑自己的看法。而一些虐待配偶身体的人可能断然否认自己曾行使暴力,从而起到对伴侣的煤气灯效果。

在精神病人的住院设施中,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也发现了煤气灯效应现象。

Dorpat在1996年的一本书中声称,“煤气灯效应和其他人际关系控制方法被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以及其他人广泛使用”,因为它们是塑造他人行为的有效方法。他指出,临床医生使用具有威权主义态度的人际控制之秘密方法,例如煤气灯效应。

心理学家格特鲁德·泽蒙·加斯和威廉·尼科尔斯在其1988年的文章“煤气灯效应:婚姻综合症”中研究了男人的婚外情及其对妻子的影响。他们描述了一个男人如何试图说服他的妻子她在捕风捉影,而不是承认自己有外遇:“一个妻子在自己家里接电话,却不经意间偷听了丈夫在出差途中和女友幽会的计划。”他通过质疑她的感官证据来否认:“我没有和任何女友通电话。你一定在做梦。”

在DSM-V中,操纵曾被列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定义特征。操纵行为是自恋者的本质,自恋者通过心理操纵来获得权力和自恋供给。而具有反社会性格的人会出于物质,权力,报仇和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而对别人进行心理操纵。

心理治疗师史蒂芬妮·莫尔顿·萨基斯(Stephanie Moulton Sarkis)解释说,保持一定程度的认知失调才能与煤气灯效应的心理操纵使用者保持连接,而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认知失调的最健康方法便是“让自己离开或远离使用煤气灯效应的人”。

书籍影音

[编辑]

科普文章

[编辑]

其他心理异常:

[编辑]
  1. Susser, E.S., Herman, D.B., & Aaron, B.(2002 年 9 月 1 日)。911 恐怖攻击的心理创伤。 科学人。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09
  2. 苏东平、周煌智(2009 年 7 月 1 日)。走过 SARS 创伤。 科学人。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983
  3. 洪兰、阮启弘、陈巧云(2011 年 6 月 28 日)。暴力犯大脑秘密档案。 科学人。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802
  4. Shermer, M.(2011 年 6 月 28 日)。罪犯神经学剪影。 科学人。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2198
  5. 黄致豪(2016 年 3 月 5 日)。心智障碍与刑事责任之谜(一):从割喉案谈起。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5122
  6. 黄致豪(2016 年 3 月 5 日)。心智障碍与刑事责任之谜(二):责任能力之谜—刑法第十九条的构成与内涵。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94572
  7. 黄致豪(2016 年 3 月 5 日)。心智障碍与刑事责任之谜(三):当法律文本与心理/精神医学交错。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94591
  8. 黄致豪(2016 年 3 月 5 日)。心智障碍与刑事责任之谜(四):精神病性疾患的代表型——思觉失调症。PanSci 泛科学。http://pansci.asia/archives/94597
  9. 黄致豪(2016 年 3 月 5 日)。心智障碍与刑事责任之谜(五):重新探讨割喉案。PanSci 泛科学。http://pansci.asia/archives/94604
  10. 黄致豪(2016 年 3 月 5 日)。心智障碍与刑事责任之谜(六):不是病患,是患病的人。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94611
  11. 庄博安(2016 年 4 月 13 日)。从随机屠杀到残忍割喉,从个人暴力到集体疯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社会怎么了?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96866
  12. 活跃星系核(2016 年 3 月 29 日)。精神病患者不等于犯罪,歧视和不了解才是社会的未爆弹。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96097
  13. PanSci (2015 年 4 月 21 日)。强迫症一族─《停不下来的人》PanSci 泛科学。https://pansci.asia/archives/78572

相关书籍

[编辑]

1. 《异常快乐杀人心理——解读性犯罪》(Sexual Homicide—Patterns and Motives)

  • 原文作者:Robert K. Ressler, Ann W. Burgess, John E. Douglas
  • 译者:李璞良
  • 出版者:台北市,台湾先智
  • 相关心理疾病:性犯罪、杀人犯、悲怆后遗症
  • 简介:全书根据FBI超级员雷斯勒暨美国宾州大学精神治疗教授伯吉丝,二十余年来研究三十六名性杀人犯,对其人格结构、犯罪手法、命案现场模式、人格结构、犯罪手法、命案现场模式,探讨其心理特质。以执法人员侦查手法、被害人心理及防暴策略,对被害人提供适切的因应方法及保护自己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提高警觉,免于被害。

2.《当天使穿着黑衣出现》(The Oursider—a journey into my father’s struggle with madness)

  • 原文作者:Nathaniel Lachenmeyer
  • 译者:赖慈芸
  • 出版社:台北市,大块文化
  • 相关心理疾病:思觉失调症、妄想症
  • 简介:本书描写作者至亲罹患精神疾病的实事。一九九五年,作者接到父亲的死讯,开始追溯父亲一生惶然而孤独的行迹,逐渐拼凑出父亲从发病到沦为游民,经历种种苦难的过去,试图找出其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原因。本书意象鲜明、行文抒情、没有过多词藻,淡淡道尽了精神分裂者的内心及作者在追寻父亲真实面貌的心路历程。

3.《24 个比利——多重人格分裂的纪实小说》(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 原文作者:丹尼尔.凯斯 (Daniel Keyes)(首届雨果奖得主)
  • 译者:小知堂编译组
  • 出版社:台北市,小知堂
  • 心理疾病:多重人格分裂症
  • 简介:“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威廉. 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本书为作者与比利共同工作撰写,在两年间纪录他的回忆,所有内容得自融合后的比利,对话与景象是比利记忆的重组,治疗的过程则直接取材于录像带。书中内容没有过作者的任何创造或改编。

4.《亲爱的我 Oh! Dear Me:250 天忧郁症纪实》

  • 作者:蔡嘉佳
  • 出版社:时报出版
  • 心理疾病:忧郁症
  • 简介:作者蔡嘉佳在二十一岁时,确诊罹患精神官能性忧郁症。在抑郁且还要承受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因不理解而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种种标签化。因此作者以纤细的笔风结合坦诚的记事,透过忧郁症患者的眼睛,纪录发病过程和病情起伏中的生活细微、看见彼此的困境。

5.《废文》

  • 作者:蔡嘉佳
  • 出版社:时报出版
  • 心理疾病:忧郁症
  • 简介:本书分为五辑,前两辑书写病程中不安、矛盾、失去开心游戏的能力的种种感受。再写面对伴侣时推开对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愧疚。最后一辑是希望借由本书,为所有精神病患撕下在社会刻板印象下被贴上的标签。

6.《深井效应:治疗童年逆境伤害的长期影响》(The Deepest Well)

  • 作者: 娜汀‧哈里斯(Nadine Burke Harris)
  •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 心理疾病:创伤后压力综合症
  • 简介:本书是关于作者在经历童年创伤多年之后找到战胜童年逆境经验的方法,并企图努力预防并减少童年负面经验对人们造成的伤痛,而在书中提出六大治疗重点。鼓励其他拥有相同处境的人能够不须克服、怪罪或选择遗忘自己的童年,并且直面问题、打破恶性循环,进一步获得能治愈一个人、一个社区的工具,从而逐步改善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健康。

7.《我的悲伤不是病:忧郁症的起源、确立与误解》(The Loss of Sadness)

  • 作者: 艾伦‧霍维兹, 杰洛米‧维菲德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心理疾病:忧郁症
  • 简介:本书两位作者认为,忧郁症确实存在,也会严重到需要医疗介入。但从盛行的精神医学观念、以及身处在这个崇尚正向思考的年代下,悲伤显得不合时宜,许多正常的感受就因此被归类为异常的经验,精神医学不再能清楚区分正常的悲伤与忧郁症。

8.《古典时代疯狂史》

  • 原文作者:米歇尔.傅柯(Michel Foucault)
  • 译者:林志明
  • 出版社:时报出版
  • 相关心理疾病:精神医学
  • 简介:为法国思想大师暨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米歇尔.傅柯(Michel Foucault)衍生自其博士论文的重要著作。中心议题为:在欧洲的启蒙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以及“理性与疯狂”如何在历史的条件中成形与出现。从这一角度讨论了两个主要问题:第一,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作为一种科学,是如何形成与开展的;第二,在旧王室崩溃的过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纪末的出现,具有何种意义。

9.《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

  • 原文作者:丹尼尔.凯斯 (Daniel Keyes)
  • 译者:小知堂编译组
  • 出版社:小知堂
  • 相关心理疾病:解离性身份疾患
  • 简介:本书是根据真实案例演绎写成的小说,以一位未曾察觉自己寂寞的离婚餐厅服务生莎莉‧波特为主角,叙述她能够同时化身成另外四个性格完全迥异的的人物。之后又遇到本身亦有一大堆棘手问题缠身的精神科医生罗杰‧艾许。而这位医生试图将其他四个分裂人格统合成“第五位莎莉”,在处理这宗多重人格病例时,历尽了无数的艰辛。对多重人格者与精神病犯皆有深层的探讨;同时,对于现实世界的残酷本质也有更真实的描述。

网络影音

[编辑]

TED

[编辑]
  1. Team Bodin. (2015, Jan 25). Rosenha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8OxdGV_7lo
  2. Ronson, J. (2012, March). Strange answers to the psychopath test [Video file]. TED Talks. https://www.ted.com/talks/jon_ronson_strange_answers_to_the_psychopath_test?language=zh-tw
  3. Insel, T. (2013, Jan).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illness. TED Talks. https://www.ted.com/talks/thomas_insel_toward_a_new_understanding_of_mental_illness?language=zh-tw
  4. Fallon, J.(2009 年 2 月)。探索杀人犯的大脑 [影音]。TED Talks。 https://www.ted.com/talks/jim_fallon_exploring_the_mind_of_a_killer?language=zh-tw
  5. Murgia, M.(2015 年 11 月)。长期压力会如何改变大脑 [影音]。TED Talks。https://www.ted.com/talks/madhumita_murgia_how_stress_affects_your_brain/transcript?language=zh-tw
  6. Farrell, H.(2017 年 2 月)。什么是双极性情感障碍(躁郁症)? [影音]。TED Talks。https://www.ted.com/talks/helen_m_farrell_what_is_bipolar_disorder/transcript?language=zh-tw
  7. Phobia Relief: From Fear to Freedom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dBWXiRTaI&ab_channel=TEDxTalks
  8. What causes panic attacks, and how can you prevent them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FObkVRSV0&ab_channel=TED-Ed
  9. What's normal anxiety -- and what's an anxiety disorder?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EJ6GeAGb0&ab_channel=TED
  10. The psycholog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n9qegR7C4&ab_channel=TED-Ed
  11. 破解对强迫症的迷思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lRgwdDc-E&ab_channel=TED-Ed
  12. Living in a Dream | Laura Weinstein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qwBvqBGv8&ab_channel=TEDxTalks
  13. Anxiety: A Cancer of the Mind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5QY_d-8J2M&ab_channel=TEDxTalks
  14. What happens when you have a disease doctors can't diagnose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3yp4uJhq0&ab_channel=TED
  15. The Power of Struggling with Mental Illness | Piper Garner | TEDxOshkosh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0fsTfPblg
  16. A tale of mental illness | Elyn Saks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CILJA110Y
  17. What's so funny about mental illness? | Ruby Wax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bMLOZjUYI

YouTube

[编辑]

十分钟内,快速、简略认识各种精神病症状和成因。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2015 年 10 月 1 日)。两分钟认识忧郁症
    • 两分钟简介忧郁症的统计数据、忧郁症与自杀的关联、以及陪伴忧郁症患者的方法。
  • 台湾精神医学会(2016 年 3 月 29 日)。思觉失调症:原因篇
    • 三分钟了解什么是思觉失调症、思觉失调症的原因以及思觉失调症的症状。
  • Visual Media Channel(2012 年 11 月 7 日)。认识思觉失调
    • 以患者德仔的生活记录,穿插彭培辉医师的专业讲解,真实了解思觉失调之成因及症状。

电影

[编辑]
  1.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2018)
    简介:叙述 1973 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银行遭到抢劫,且犯罪得手的真实故事,后来心理学就将加害者与受害者相处久,反倒同情且帮助加害者犯罪此一情形称为斯德歌尔摩综合症。
  2. 神鬼玩家(The Aviator) (2004)
    简介:讲述一位患有强迫症(OCD)的美国一代富豪霍华·休斯早年生平的故事。
  3. 分裂 (Split) (2016)
    导演: 玛莉·夏朗 简介:该片讲述一位拥有解离性人格疾患(DID)的神秘男性因故而绑架了三名少女,而使少女们接触了一连串的惊悚际遇。
  4. 阿娜答有点 blue (My S. O. Has Got Depression) (2011)
    简介:本片以可爱又温馨的方式,描述了一对结婚五年的夫妻,在丈夫因为工作压力而罹患忧郁症之后,夫妻一同对抗病魔的故事。
  5. 香水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2006)
    导演:汤姆·提克威 简介:本片在描述一位与人类不相往来、嗅觉异常灵敏的天才葛奴乙(Grenouille),为了追寻世上最完美的香味而不惜杀人的旅程。葛奴乙从小就被丢在孤儿院,受尽欺凌,感受不到任何爱,而婴儿期的个体如果没能获得安全依恋,他的死本能会被激活,严重者会发展为“死亡母亲综合征”很显然,葛奴乙就是这样。缺爱、饥渴的本能使他形成了虚无的主客体信念:所有人对我都不具有意义,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实情感。而这样缺乏爱的人,要怎么追求自己所爱呢?
  6. 追杀比尔 (Kill Bill) (2003,2004)
    导演:昆汀·塔伦提诺 简介:本片描述“新娘”原是杀手组织“毒蛇”的成员,却在不经意中怀上了组织首领比尔的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生活环境,她决定退出组织且和平凡的男人结婚,却因此犯了组织的规则,在婚礼上遭到集团的追杀,然而新娘中枪重伤未死,但其丈夫及亲友无一幸免,更因此失去了腹中胎儿,她因此丧失了身边所有的亲友。在重伤复原后,她决定展开一连串的报复行动,向当初参与婚礼屠杀的成员与集团首脑展开追杀。但他对集团首脑有近似伊底帕斯情结的狂热,这样的感情阻止了他一次次地暗杀......
  7. 全面启动 (Inception) (2010)
    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 简介:本片柯布作为一名“盗梦者”,与搭档亚瑟利用潜意识进入别人梦境窃取商业机密,于一次任务中,柯布与亚瑟入侵日本国际企业老板斋藤的梦境意识,但柯布的已故妻子茉儿于梦中出现使任务失败,斋藤事后透露自己是有意让他们潜入以考验二人技术,并安排了一个任务给予他们。而通过重重考验,他们终于越来越接近任务的中心,但柯布却渐渐在梦中失去与现实的界限......这部电影其实讲了两个人的心理治疗之路:以主角柯布从妻子自杀造成的创伤中恢复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以小费舍先生克服对父亲的矛盾态度为辅线。
  8. 隔离岛 (Shutter Island) (2010)
    导演: 马丁·史柯西斯 简介: ,本片描述泰迪丹尼尔与查克奥尔两位美国的法警,特别被安排到位于美国新英格兰区的波士顿海湾外的“隔离岛”,要调查一名在隔离岛上莫名失踪的女性重案刑犯。然而,当他们抵达Ashecliffe疗养院后,发觉似乎所有职员包括院长都相当不愿意配合调查,而他们手上仅有的一条线索是瑞秋·索兰度藏在病房里的纸条,写着“四的法则;第 67 号是谁?”(THE LAW OF 4 WHO IS 67?)在调查中,丹尼尔无意间发现Ashecliffe疗养院有许多怪异之处,因此也暗中调查疗养院隐藏的事情...
  9. 美国杀人魔 (American Psycho) (2000)
    导演: 玛莉·夏朗 简介:电影内容改编自布列特·伊斯顿·艾利斯的同名小说,以1980年代的纽约为背景,描述一名年轻有为的华尔街雅痞,私底下原来是连环杀手的故事。电影虽然主要是心理惊悚片,但亦有恐怖片、黑色幽默、讽刺等元素在内。
  10. 吮指少年(2005)
    叙述正处青春期的十七岁,却异常躁动的少年想要戒除吸吮大拇指的幼稚习惯的历程。
  11. 她不怪,她是我妹妹(2014)
    叙述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女孩被寄托到已成家立业的哥哥家中,两人之间的兄妹情谊的故事。
  12. 逆风少年(2013)
    由真实故事改编,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小男孩,共同开启了一段独特的心灵探索之旅。11 岁的大卫罹患肌肉萎缩症,10 岁的莱尔则是个患有过动症精力旺盛、令大人感到头疼的小孩。当大卫偷偷告诉莱尔,上帝告诉他说老师快死了。在预言成真时,莱尔对于上帝是否存在感到困惑不已。而莱尔则试着让大卫相信在他的教导下能学会跑步,心里也偷偷将这个任务,视为上帝是否真正存在的测试依据。没想到,却得到始料未及的意外答案。
  13. 爱情药不药(2010)
    各自有着过动儿与帕金森症病人的背景的男女主角相爱的故事。
  14. 布拉姆的异想世界(2012)
    电影以过动症儿童的角度拍摄,提供一个特别的视角来理解ADHD的孩子,看一个普通班老师如何读懂孩子的内心,从心里出发到实务协助的过程。
  15. 黑天鹅(2010)
    简介:主角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女主角妮娜是一位孤僻而受压抑的年轻女子,她在芭蕾舞团中渴望着成为首席舞者的梦想。当舞团艺术总监(文森特·卡索尔饰)决定重新演绎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时,妮娜得到了机会。电影通过她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充满竞争、心理压力和自我探索的世界。她渐渐陷入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并开始分不清虚实,逐渐失去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16. 瀑布(2021)
    导演:锺孟宏 简介:本片描述在2020年受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冲击的台湾,一对住在正在防水拉皮整修公寓里的母女,在母亲经历婚姻失败以及患上思觉失调症后,原本关系紧绷的母女,在隔离期间关系调适及疾病适应过程的家庭故事。母亲在罹患思觉失调症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处在叛逆期的女儿又该如何陪伴?
  17. 蓝色恐惧(1997)
    导演:今敏 简介:本片描述主角未麻从偶像转型为女演员的心理变化。因事业一再被迫的作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及疯狂粉丝的诡异行径,使她越来越迷失自我...
  18. 钢琴师(1996)
    简介:这部电影诉说患上躁郁症澳大利亚钢琴家大卫·赫夫考身为天才儿童的悲惨童年,也大胆地勾勒出父子间的爱与恨。
  19. 美丽境界(2001)
    简介:约翰·纳许是位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美国数学家。但疾病并没有影响他的成就。这部电影记录了他如何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仍透过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及数学阿贝尔奖。
  20. 鸟人(1984)
    简介:这是关于两个陆续到越南服兵役的朋友Birdy和Al的故事。Birdy对鸟儿有妨碍性迷恋,而他在越南的经历更影响到了他的精神状况。从战争归国后他就被送到精神病院评估。Al在过程中陪伴着他,更试图打开他的心门。
  21. 真相拼图(2001)
    简介:一名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男子住在公园山洞里,电影讲述此人开始追查起过去一起凶杀案的凶手,意图将对方绳之以法。
  22. 东京少年(2008)
    简介:电影以三个视角诉说着一个复读生少年与一个有着解离性身份疾患的少女间无法实现的爱情故事。
  23. 致命的吸引力(1987)
    简介:一位婚姻幸福的纽约律师在妻儿外出度假时和同事艾莉丝有了婚外情,但当他决定回到妻子身边时,患有边缘型人格疾患的艾莉丝开启了一连串的惊悚行径。
  24. 控制(2014)
    简介:尼克·邓恩和妻子爱咪是对令人称羡德夫妻。尼克是名社区大学讲师,爱咪则是哈佛大学心理系毕业,从事新闻业。某天,爱咪突然离奇失踪,使得尼克沦为主要嫌犯。随着剧情发展,爱咪被丈夫发现是自导自演,而边缘型人格疾患更使她做出更多惊悚的行径……。
  25. 惊魂记(1960)
    简介:一位贪污巨款潜逃至偏僻汽车旅馆的秘书玛莉安·克莱恩,和患有解离性身份疾患的旅馆主人诺曼·贝兹相遇后,发生了一连串惊悚事件。
  26. 三面夏娃(1957)
    简介:夏娃·怀特是一位深受解离性身份疾患所苦的家庭主妇。电影中的她是否能在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下恢复正常生活?
  27. 克里斯汀贝尔之黑暗时刻(2004)
    简介:崔佛失眠了一年,身心俱疲的他的逐渐能看到他人看不见的东西。然而当他明白的越多,种种解离性身份疾患的迹象却更是令他抓狂。

纪录片

[编辑]
  1. 暴走的青春(2014)

关键词汇

[编辑]
病原学 (etiology) 专门研究疾病形成的原因,是指引或促成心理和医学问题的形成的因素,为医学的一个基础学科。病原学研究障碍为何发生、起源为何、如何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过程,帮助我们寻找新的治疗途径以及预防。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又称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为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针对各种心理疾病或异常行为描述其病理学及治疗方法,是更深入了解异常行为的入门学科,也是成为心理治疗师训练的必修知识之一。
重度抑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 又称重度忧郁症,为一种精神障碍。典型表现为陷于忧郁的情感状态、自尊心降低、对以往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失去身体的活动力等等。重度忧郁症是一种对患者的家庭、工作、学习、日常饮食与睡眠等身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失能状况。
躁郁症 (bipolar disorder) 又称双极性情感疾患、情绪两极症,早期称为躁狂抑郁疾病(manic depression),为一种精神疾病。此疾病患者会经历情绪的亢奋期和抑郁期,情绪亢奋期(躁期)可分为“狂躁”或是“轻躁狂”,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影响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现精神病症状。于狂躁期时,患者会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于抑郁期时,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有自杀的可能。躁郁症常伴随焦虑症、药物滥用等心理问题。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为精神疾病中,对于一群特定拥有长期而僵化思想及行为病患的分类。这类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为的问题而导致社会功能的障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定义人格障碍的发病期至少要能追溯到成长期早期或更早,且诊断的最低标准为疾患本身必须已干扰到个人、社会、或职业功能。
分离性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 为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扰乱。患者会缺乏对自我感觉(selfhood)的辨别和控制,其在时间和地点上缺乏自我在各方面的一致性以及认同感。
分离性失忆 (dissociative amnesia) 又称心因性失忆症,详见分离性失忆
分离性身份认别障碍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又称多重人格,为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思觉失调症混淆,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改名为解离性身份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多重人格即具有超过一个人格存在(若只有两个则称为“双重人格”),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
思觉失调症 (schizophrenic disorder) 旧称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疾病的一种,患者会出现异常行为和心理、现实世界的混淆,常伴有其他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例如焦虑症、重性忧郁障碍、药物滥用障碍等。
烙印 (stigma) 又称社会污名 (social stigma) ,是外界由于某种身份,而对特定群组产生刻板印象、偏见和标签。这些负面元素常被夸大且以偏盖全,使特定族群在社会上处于较不利位置。
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 抱有一个或多个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考书

[编辑]
  1.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陈学志(2001):心理学。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 朱光潜(2012)。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中国:中华书局。
  3. 陈生(2009)。变态心理学引论。中国:知识产权。
  4. Nevid, J. S., Rathus, S. A., & Greene, B. A. (2009). Abnormal Psychology In A Changing World (11th ed.). New York City, NY: Pearson.
  5. 彼得森(Peterson, Christopher)(2002)。变态心理学。台北市:桂冠图书。
  6. 洪妮君(2003)。变态心理学。台北市:新文京。
  7. Kring, A. M., Johnson,S. L., Davison, G. C., & Neale, J. M.(2017)。变态心理学(三版)(张本圣、徐俪瑜、黄君瑜、古黄守廉、曾幼涵译)。台北市:双叶书廊。
  8. 林天德(2004)。变态心理学(第四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9. 王溢嘉(1992)。变态心理档案。新北市:野鹅。
  10. 佛洛伊德(1986)。变态心理学(苏燕译)。台北市:水牛。
  11. 香山理香(2014)。一小时搞懂什么叫忧郁:“忧郁症”自我检测与应对方法(陈盈燕译)。台北市:晨星。
  12. 杨淑智(2005)。天然百忧解: 告别忧郁症的自我疗愈法。新北市:经典传讯文化。。
  13. 黄子音(1999)。另一种清醒: 我与忧郁症共舞的日子。台北市:圆神。
  14. 庄桂香(2001)。三种灵魂: 我与躁郁症共处的日子。台北市:天下文化。
  15. 林家兴(2015)。心理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6. 刘翔平著(2014)。自尊上瘾症:我们时代的头号心理疾病。台北市:橡实文化。
  17. 陈晓虹著(1994)。社会心理与中年疾病。台北市:浩园文化。
  18. 菲力浦·津巴多、罗伯特·詹森、薇薇安·麦克恩(2017)。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七版)(钱静、黄珏𬞟译)。中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 Philip G. Zimbardo(2016)。心理学导论:核心概念(第二版)(张文哲译)。台北市:学富文化。
  20. 林信男等(2003)。精神疾病:自我诊断。台北市:华城出版。
  21. 叶重新(2020)。心理学(第五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22. 王智弘(2009)。网络咨商、网络成瘾与网络心理健康。台北市:学富文化。
  23. Bear, M. F., Connors, B. W., & Paradiso, M. A. (2016).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Four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olters Kluwer., 188-191

参考网站

[编辑]
  1. 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无日期)。心理衡鉴。https://www.taic.mohw.gov.tw/?aid=52&pid=86&page_name=detail&iid=51
  2.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2021 年 12 月 13 日)。在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5%B0%BC%E8%8B%8F%E8%BE%BE%E5%A4%9A%E9%A1%B9%E4%BA%BA%E6%A0%BC%E9%97%AE%E5%8D%B7
  3. Mayo Clinic(2017, Oct 21). Kleptomania.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kleptomania/symptoms-causes/syc-20364732
  4. 卫生福利部 109 年国人死因统计结果。https://www.mohw.gov.tw/cp-5017-61533-1.html
  5. 卫生福利部基隆医院(2013 年 8 月 8 日)。认识失智症。https://www.kln.mohw.gov.tw/?aid=509&pid=62&page_name=detail&iid=772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5%BE%B7%E5%93%A5%E7%88%BE%E6%91%A9%E7%97%87%E5%80%99%E7%BE%A4
  7.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17775
  8. http://www.sop.org.tw/sop_journal/Upload_files/16_2/14.pdf
  9.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4/Munchausen.html
  10. https://www.refinery29.com/en-gb/what-is-hybristophilia
  11. https://www.fbi.gov/history/famous-cases/bonnie-and-clyde
  12. http://cht.a-hospital.com/w/%E6%83%85%E6%84%9F%E6%80%A7%E5%BF%83%E5%A2%83%E9%9A%9C%E7%A2%8D
  13. http://mypaper.pchome.com.tw/my13tryto/post/1285663616
  14. http://www.tph.mohw.gov.tw/?aid=509&pid=62&page_name=detail&iid=434
  15. http://www.tph.mohw.gov.tw/?aid=509&pid=62&page_name=detail&iid=434
  16. http://www.reangel.com/05-Read.php?LI=298
  1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091191
  18. https://insights.ovid.com/crossref?an=00005053-200712000-00004
  19.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1019
  2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A%81%E9%AC%B1%E7%97%87
  21. https://helloyishi.com.tw/healthy-eating/nutrition/what-are-probiotics-and-prebiotics/
  22. https://www.edh.tw/article/26781
  23. 思觉失调症
  24. 学习障碍症
  25. 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26. 躁狂抑郁症是什么?
  27. 双极性疾患

延伸阅读

[编辑]
  1. Benowitz-Fredericks, C. A., Garcia, K., Massey, M., Vasagar, B., & Borzekowski, D. L. (2012). Body image, eating disord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media use.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59(3), 693–ix. https://doi.org/10.1016/j.pcl.2012.03.017[69]
  2. Baiden, P., Stewart, S. L., & Fallon, B. (2017). The role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s determinant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ferred to community and inpatient mental health settings. Child abuse & neglect, 69, 163–176.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7.04.011[70]
  3. Vaddiparti, K., & Cottler, L. B. (2017).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pathological gambling.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30(1), 45–49. https://doi.org/10.1097/YCO.0000000000000300[71]
  4. 吉沅洪(2017),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第 3 版)。中国:重庆出版社。[72]
  5. Rabinovici, G. D., & Miller, B. L. (2010).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NS drugs, 24(5), 375–398. https://doi.org/10.2165/11533100-000000000-00000[73]
  6. Suppes, T.(2018).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s: Clinical features.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bipolar-disorder-in-adults-clinical-features[74]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anm--WyQJo
  2. Kato, T. A., Kanba, S., & Teo, A. R. (2019). "Hikikomori: Experience in Japan and International Relevance." World Psychiatry. 连结
  3. Sorsdahl, K., Stein, D. J., & Lund, C. (2013).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South Africa: Scaling Up and Future Directions."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连结
  4. Lee, S., & Kleinman, A. (2007). "Are Somatoform Disorders Changing with Time? The Case of Neurasthenia in China." Psychosomatic Medicine. 连结
  5. First, Michael B., et al. "An organization‐and category‐level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for mental disorders in ICD‐11 and DSM‐5." World Psychiatry 20.1 (2021): 34-51.
  6. 参考台湾精神医学会所出版之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通讯
  7. Stetka,B. S.,& Correll,C. U. (2013, May 21). A guide to DSM-5. Medscape Psychistry.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03884
  8. 朱春林(2014)。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关键改变及其意涵。辅导季刊,50(4),2-16。
  9. 高雄市立凯旋医院,(2015, June, 02)https://www.ksph.gov.tw/ksphepaper/Epaper_Detail.aspx?ID=1327
  10. https://www.cup.com.hk/2018/10/11/phantosmia-phantom-smells/
  11. https://www.nidcd.nih.gov/health/stuttering
  12. Green MF, Horan WP, Lee J (June 2019). "Nonsocial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World Psychiatry. 18 (2): 146–161.
  13. https://www.cdc.gov/aging/pdf/cognitive_impairment/cogimp_poilicy_final.pdf
  14. https://www.hoag.org/specialties-services/neurosciences/programs/memory-cognitive-disorders/types-of-memory-cognitive-disorders/cognitive-severity-stages/
  15. 蔡振家,2006
  16. (Weissman & Myers,1978:Woodruff, Goodwin &Guze, 1974)
  17. 吴佳仪、李明滨(2016)。解忧诊疗室。台北:平安文化。
  18. https://dept.clcillinois.edu/psy/IntroductionToPsychologyText.pdf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Adapted by Martha Lally and Suzanne Valentine-French
  19. 陈以青 临床心理师。新竹市国中小学生咨商中心电子报 第九期
  2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 DSM-5 jin shen ji bing zhen duan zhun ze shou ce.
  21. Michael HB, Angeli LW, Maria CR, Christopher P, James FL:Meta-Analysis of the Symptom Structure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m J Psychiatry 2008; 165:1532–1542.
  22. Ross, C. A., & Ellason, J. W. (2005). Discriminating among diagnostic categories using the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terview Schedu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96(2), 445–453. https://doi.org/10.2466/pr0.96.2.445-453
  23. Piper A, Merskey H (2004). "The persistence of folly: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Part II. The defence and decline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or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PDF).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9 (10): 678–683.
  24. Cardena E, Gleaves DH (2011).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 Hersen M, Turner SM, Beidel DC (eds.). Adult Psychopathology and Diagnosis. John Wiley & Sons. pp. 473–503.
  25. Lynn, S. J.; Lilienfeld, S. O.; Merckelbach, H.; Giesbrecht, T.; Van Der Kloet, D. (2012).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1): 48–53.
  26. 解离性身份疾患(2021 年 12 月 13 日)。在维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A7%A3%E9%9B%A2%E6%80%A7%E8%BA%AB%E4%BB%BD%E7%96%BE%E6%82%A3
  27. Brand, B. L., Loewenstein, R. J., & Lanius, R. A. (2014).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In G. O. Gabbard (Ed.), Gabbard's treatment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pp. 439–458).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28. Hoblit, G. (1996). Primal Fear. 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Hollywood, CA.
  29. Sacks, O. 1984. A Leg to Stand On.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30. Ramachandran , V. and McGeoch , P. 2007 . Can vestibular caloric stimulation be used to treat apotemnophilia? . Medical Hypotheses , : 250 – 252 .
  31. Blom RM, van Wingen GA, van der Wal SJ, Luigjes J, van Dijk MT, et al. (2016) The Desire for Amputation or Paralyzation: Evidence for Structural Brain Anomalies in Body Integrity Identity Disorder (BIID). PLOS ONE 11(11): e016578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65789
  32. Müller S. Body integrity identity disorder (BIID)--is the amputation of healthy limbs ethically justified? Am J Bioeth. 2009 Jan;9(1):36-43.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265160802588194
  33. 《割腕的诱惑:停止自我伤害》史蒂芬.雷文克隆
  34. Eating Disorder Hope. (n. d.). What is Binge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risks, & causes. https://www.eatingdisorderhope.com/information/binge-eating-disorder
  35. Pathak, N. (2020, August 10). Rumination Disorder. WebMD. https://www.webmd.com/children/eating-disorders-in-children-rumination-disorder#1
  36. Eating Disorders Victoria. (n. d.). Eating disorders explained. https://www.eatingdisorders.org.au/eating-disorders/what-is-an-eating-disorder/classifying-eating-disorders/dsm-5#rumination
  37. Eating Disorders Victoria. (n. d.). Eating disorders explained. https://www.eatingdisorders.org.au/eating-disorders/what-is-an-eating-disorder/classifying-eating-disorders/dsm-5#rumination
  38. Vaddiparti, Krishna and Cottler, Linda B. (2017).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pathological gambling [Electronic Version]
  39. 腹脑-会思考,有情绪的第二大脑 http://ylnova.pixnet.net/blog/post/252202127
  40. 林怡安(2023)。睡眠拖延之心理因素探讨。咨商与辅导,(452),13-1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6846478-N202308010015-00006
  41. Nauts, Sanne & Kamphorst, Bart & Stut, Wim & Ridder, Denise & Anderson, Joel. (2018). The Explanations People Give for Going to Bed Lat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Varieties of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 17. 1-10. 10.1080/15402002.2018.1491850.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6700834_The_Explanations_People_Give_for_Going_to_Bed_Late_A_Qualitative_Study_of_the_Varieties_of_Bedtime_Procrastination
  42. 林怡安(2023)。睡眠拖延之心理因素探讨。咨商与辅导,(452),13-1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6846478-N202308010015-00006
  43. 林怡安(2023)。睡眠拖延之心理因素探讨。咨商与辅导,(452),13-1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6846478-N202308010015-00006
  44. Kroese, Floor & Nauts, Sanne & Kamphorst, Bart & Anderson, Joel & Ridder, Denise. (2016). Bedtime Procrastination: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Sleep Insufficiency. 10.1016/B978-0-12-802862-9.00005-0.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5208514_Bedtime_Procrastination_A_Behavioral_Perspective_on_Sleep_Insufficiency
  45. https://technews.tw/2018/12/24/social-inequality-makes-mental-illness/ 贫富差距副作用,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增与社会不平等有关
  46. 儒家式的自我及其实践:本土心理学的研究。翟学伟(2018)
  47. 郭彦麟(2013 年 5 月 6 日)。难以抹灭的伤痛 创伤后压力综合症。自由时报。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676774
  48. ETtoday 国际中心(2014 年 1 月 28 日)。日 311 海啸后遗症!重灾 3 县幼儿 4 个就有 1 个需心理治疗。ETtoday 新闻云。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128/320558.htm
  49.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Edited by: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176/appi.books.
  50. Mr.coffee 吧台日志(2012 年 7 月 12 日)。《921 地震教育园区》冻结历史性的一瞬间【部落格文字资料】。https://blog.xuite.net/mr.coffee/diary/60904896
  51.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 (UK). (2005).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he Management of PTS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Gaskell.
  52. 林耀盛(1999)。向所有参与救灾的朋友致敬:救难人员的的心理复原。台湾心理治疗暨心理卫生联合会电子报,64。http://www.tap.org.tw/eletter/mag064/index.html#special-1
  53. 猫头鹰之家学生辅导中心 http://counseling.just.edu.tw/files/13-1049-27051.php?Lang=zh-tw
  54. 周才忠(2001)。台湾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初级与次级预防工作与评估之现况调查研究。中国心理学会 40 届年会临床与咨商心理学组口头发表论文。
  55. Katz, D. L., & Ali, A. (2009). Preventive medicine,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the health of the public. Commissioned for the IOM Summit on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the Health of the Public.
  56. Andrews, G., Creamer, M., Crino, R., Hunt, C., Lampe, L., & Page, A. (2003).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disorders: Clinican guides and patient manual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 ane769896(2010 年 6 月 12 日)。强迫性思考~走不出的迷宫【部落格文字资料】。http://blog.xuite.net/ane769896/twblog/95189770
  58. 猫头鹰之家学生辅导中心 http://counseling.just.edu.tw/files/13-1049-27051.php?Lang=zh-tw
  59. 校园自杀的三级预防模式介绍 https://ccd-osa.nsysu.edu.tw/p/406-1091-205913,r4087.php?Lang=zh-tw
  60.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Questionnaire_Content.aspx?n=E185DA971747A722&s=E97D3107244F6FE2&sms=0C566093E1618870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社区心理卫生中心 网络使用评量表
  61. 王智弘、杨淳斐、张匀铭(2019)。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与防治对策。刑事法杂志,63(3), 21-86。
  62.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910-55038-107.html
  63. Aviv Weinstein. Internet Addiction or Excessive Internet Use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2010, (36): 277-283 [2018-03-07].doi:10.3109/00952990.2010.491880.
  64. Orzack, Maressa Hecht; Voluse, Andrew C.; Wolf, David; Hennen, John. An Ongoing Study of Group Treatment for Men Involved in Problematic Internet-Enabled Sexual Behavio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6-06-16, 9 (3): 348–360. doi:10.1089/cpb.2006.9.348
  65. 朱天民; 金荣疆; 锺晓鸣; 陈骥; 李辉. 电针结合心理干预对网瘾患者焦虑状态及血清NE变化的影响. 中国针灸. 2008, 28 (8) [2018-03-08].
  66. viv Weinstein. Internet Addiction or Excessive Internet Use (PDF).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2010, (36): 277-283 [2018-03-07].doi:10.3109/00952990.2010.491880
  67.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statistic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
  68. https://www.brainsway.com/knowledge-center/ocd-statistics-around-the-world/
  69. Benowitz-Fredericks, C. A., Garcia, K., Massey, M., Vasagar, B., & Borzekowski, D. L. (2012). Body image, eating disord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media use.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59(3), 693–ix. https://doi.org/10.1016/j.pcl.2012.03.017
  70. Baiden, P., Stewart, S. L., & Fallon, B. (2017). The role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s determinant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ferred to community and inpatient mental health settings. Child abuse & neglect, 69, 163–176.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7.04.011
  71. Vaddiparti, K., & Cottler, L. B. (2017).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pathological gambling.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30(1), 45–49. https://doi.org/10.1097/YCO.0000000000000300
  72. 吉沅洪(2017),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第 3 版)。中国:重庆出版社。
  73. Rabinovici, G. D., & Miller, B. L. (2010).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NS drugs, 24(5), 375–398. https://doi.org/10.2165/11533100-000000000-00000
  74. Suppes, T.(2018).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s: Clinical features.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bipolar-disorder-in-adults-clinical-features